《邂逅一树的花开》陈丽桔散文赏析

《邂逅一树的花开》陈丽桔散文赏析,第1张

为避开拥挤的车流,我每天上班都绕开市区主干道,从边上的一条辅路经过。

辅路,顾名思义只起辅助作用,因此一切从简。它只有两车道宽,夹在十几层高的楼房和五六米高的防洪堤中间,像个不受人待见的童养媳。路面极其坎坷,平时日照时间很短,一到冬天就阴森森的,冷得令人忍不住发抖。尽头连接主干路处,是一小块绿化地,种着一些紫荆树。寒冬时节,叶子全部随季节而去,光秃秃的枝干如简笔画,渲染着冬的萧瑟,让人找不到任何的生命迹象。

我一直认为,这是条没有风景的路。行走其上,常会想起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心绪也时不时被孤苦与忧伤填满,直到遇到那些美丽的紫荆花……

一个冷飕飕的清晨,风迎面吹来,似无数锋利的针尖在扎皮肤。我忍受着寒意的肆虐,如往日闷闷地埋头赶路。行至尽头时,忽觉有馥郁的芳香扑鼻。我不由自主地放慢车速,循香气张望,眼睛瞬间被点亮,那是一份怎样逼人的惊艳呀!最靠近路边那株紫荆树,那株不着一片叶子、在我看来几乎是奄奄一息的紫荆树,竟然开花了!且那花儿并不只是试探性地开一朵两朵,成千上百朵的花儿,像约好似的,都扬起笑脸,挂满枝头。紫红的花瓣,似无数只翩跹的粉蝶,美得恣意妖娆,摄人心魂。我凝望着,难以名状的喜悦在心中起伏澎湃,无法言说的感动令我忍不住热泪盈眶。是啊!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美,总有疗伤的功能,叫我们忘却人世间的种种不如意。

那热烈绽放的紫荆花,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温暖与美好。也让我明白,许多看似绝望的时刻,也有可能是孕育希望和美的最佳时候。这路,也在我眼中变得生动而美好。每天上班,我不再为它的坎坷与阴冷而沮丧。因为我知道,路尽头,有一树繁花在等着我。及至树下,目光每每与之接触,我总忍不住在心里深情地吟咏起那首诗: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期望……”

诗美如花,花亦美如诗,美得让我每次都止不住想落泪。 脆任性地想,这是一棵为我而绽放的树,它长在我必经的路旁,每一朵花,都是上苍赠送给我的礼物。也因此,那一树的花成了我放不下的牵挂。起风了,下雨了,降温了,我总不由自主地想起它们,担心那娇嫩的花朵,会抵不住凄风冷雨的无情侵袭,在一夜之间离我而去。我更担心,花期过后,它们逃脱不了凋零的宿命。

只是,不管我在心里如何地疼惜它们,我担心的时刻终究还是到来了。花,最初是一朵一朵减少的。一开始,我并不曾发觉它们在凋谢,是地上三三两两的残红提醒了我。渐渐地,花朵的减少明显起来了。一场盛气凌人的冬雨入侵后,那一树的繁华尽被风吹雨打去,地上残红点点,枝上花朵寥寥无几。那天,我在树下呆呆地站了很久很久,之后像孩子那样,抬起头,认真地数起树上的花朵:“一、二、三……”全都数完,只剩十二朵了。它们零星地挂在枝头,每一朵依然美得叫人心疼。再过几天,那些花儿又掉了一半。终于,最后的一朵花,在枝头孤独地坚持数日后,如折翼的蝶儿般悄然坠落。我没看到它凋谢,但看着空荡荡的枝头,我可以想像它跌落时,有着怎样的疼痛与不舍。

一场繁华一场梦。热烈绽放后,紫荆树又回归原来的凄清与萧瑟。想来,一棵树的一季,像极了一个人的一世,繁华胜极的时刻终究是短暂的,唯有寂寞和平凡是漫长的。只是,不管怎样,那花儿带给我的惊艳,如同生命中遇到的温暖的人和事一样,都在我心里烙下了美的印记,让我行走在坎坷的路上,不再觉得凄凉与孤单。

我期待着,来年,依然能邂逅那一树的花开。

  邂逅黄姚,如同邂逅时间犯下的一个美丽的错误。时间遗忘了这座古镇,同时也成就了它的魅力。

  藏于深山之中的黄姚古镇,陆路交通是非常不便的。因此,水,才是黄姚传奇的起点和终点。通达三江的姚水,使古镇在明清两朝成为出海通衢的商业中心,到了民国时代,随着姚江水位的下降,古镇也失去了旧日的繁华,重新与世隔绝。当姚水退去之时,时间吻别了这座古镇,悄然而去。此后的草长莺飞、年华暗换,又有谁人知晓呢?即使战争也没有打破这里的宁静,古镇对于战争的记忆,只是几位历史名人来去飘然的雪泥鸿爪的倩影。

  百年之后,与时间一同归来的,是异乡人的惊艳。当那些来自尘嚣的人们终于到达了神话的彼岸,他们的第一感觉早已题写在古镇一幅斑驳的楹联之上——“别有洞天藏世界,更无胜地赛仙山”。明清风格的岭南民居、以九宫八卦阵式布局的街道,更有一方痴山醉水,重重古木参天。昔日商号云集的桂东名镇,今日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仿佛绝代名姝洗尽铅华,那般的风情,是令人难以抵挡的。

  古镇的街道,全部是由黑色石板镶嵌而成,年深日久,已被先人的双足琢磨得漆亮如玉。漫步其上,仿佛漫步于岁月一声悠长的叹息。那淳厚的质感,令我甘心在这古镇的青石街上做一缕幽魂,看岁月如何无情,又如何任是无情也动人。

  四处弥漫的宁静是黄姚的外表,幽幽散发的文气是黄姚的内涵。传说,从清康熙到光绪年间,黄姚就出过11名举人。举子们当年的书生意气、诗酒风流早已浑然内敛,如今的黄姚依然君子如玉,触手也温。这里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一块块牌匾如同一张张泛黄的古镇的名片,所谓温柔敦厚,所谓骨感峥嵘,昨日种种,尽在不言之中。

  黄姚依然是任运而恬淡的。这里的人们乐山,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仁者;这里的人们乐水,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智者。信步走去,但见逐闹嬉戏的童颜稚子,皆有三分灵气,枯坐檐下的鹤发老者,尚带七分古风。便是柴门犬吠、舍里鸡啼,梁间黍香,但凡此间风物,皆有一段洒脱悠然的风流态度。

  黄姚依然是一卷尘缘未了的浮世绘。斜晖晚照中,袅袅上升的炊烟是古镇的呼吸,捶衣舂米的闷响是古镇的脉搏,而阡陌闾巷间的生息歌哭,是古镇的灵魂。青石街上的木门常常是厚重而细节丰盈的,推开来是“吱呀”一声,仿佛苍凉的记忆由沉睡中醒来,慵懒地打了个哈欠,迈进去便有一脚踏空的晕眩,如同穿越时光的隧道,恍然若失而不知今夕何年。

  黄姚依然是时间的迷宫。当你凝望那琉璃彩瓦、画栋雕梁,仿佛你凝望的是历史,其实你凝望的是时尚,五百年前的时尚;当你走过一条条静谧幽深的青石老街,仿佛你穿越的是寂寞,其实你穿越的是繁华,康乾盛世的繁华;当你抚摸那褪色的门楣、模糊的雕像,仿佛你感受的是粗朴,其实你感受的是精致,是流年镌刻、风描雨绘的精致。

  这就是黄姚,千年一梦的黄姚,多少异乡人远道而来,只为见证今时的雨滴敲打万历年的窗棂,只为猜测古祠深宅背后所隐藏的几许红尘无奈,只为聆听那一江碧水缓缓讲述黄姚古镇的前世今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0726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