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历史典故的经典歇后语

出自历史典故的经典歇后语,第1张

 导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出自历史典故的经典歇后语大全: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齐桓公的老马——迷途知返

 赵括打仗——纸上谈兵

 鲁班皱眉头——别具匠心

 陈胜扯旗——揭竿而起

 楚霸王自刎——身败名裂

 李世民开言路——从谏如流

 秦叔宝卖马——穷途末路

 穆桂英挂帅——威风凛凛

 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

 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赵括打仗——纸上谈兵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百里奚(春秋时虞国大夫,后为秦国左相〕认妻——位高不忘旧情

百里奚饲牛拜相——人不可貌相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崇祯上吊——走投无路

霸王别姬——无可奈何

历史名人歇后语

 不少歇后语是以历史中的名人作为素材的,以下是我收集的歇后语,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2、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3、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4、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5、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6、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7、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8、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9、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0、刘备三上卧龙岗——就是请你这个诸葛亮

 11、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12、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3、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4、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6、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7、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

 18、诸葛亮招亲——才重於貌

 19、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0、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21、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22、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23、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24、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25、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26、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27、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28、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

 29、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30、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31、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32、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33、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34、孔夫子下凡——一输到底(地)。

 3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36、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37、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38、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39、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40、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41、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42、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43、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44、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45、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冒充斯文

 46、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47、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48、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49、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50、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导语:歇后语来源于现实,有一些是从历史典故中演化而来的,与各种历史人物有着莫大关系。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历史人物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来俊臣的高个儿 —— 请君入瓮

2、 吕不韦拥立秦王庄襄王 —— 奇货可居

3、 孟母三迁 —— 望子成才

4、 木兰从军 —— 女扮男装

5、 郑人买履 —— 生搬硬套

6、 申公豹的嘴 —— 搬弄是非

7、 高俅当太尉 —— 一步登天

8、 管宁割席 —— 断交

9、 曹刿论战 —— 一鼓作气

10、 匡衡凿壁 —— 借光

11、 叶公好龙 —— 怕是真的

12、 比干丞相 —— 没心

13、 楚王戏宴子 —— 自讨没趣

14、 狄仁杰的门生 —— 桃李满天下

15、 王恺斗石崇 —— 甘拜下风

16、 冯妇打虎 —— 重操旧业

17、 王佐断臂 —— 留一手

18、 赵匡胤穿龙袍 —— 改朝换代

19、 宣统坐江山 —— 只有三年

20、 康熙替父还债 —— 碗(晚)了

21、 西施坐飞机 —— 美上天了

22、 王安石画圆圈 —— 留下一个尾巴

23、 杨国忠做宰相 —— 冰山难靠

24、 袁世凯称帝 —— 不得人心

25、 姜太公算卦 —— 好准啊

26、 孔夫子的弟子 —— 贤(闲)人

27、 萧何追韩信 —— 连夜赶

28、 秦始皇收兵器 ——高枕无忧

29、 秦桧杀岳飞 ——罪名莫须有

30、 齐桓公用管仲 —— 不记前仇

31、 王羲之的字帖 —— 别具一格

32、 慈禧太后听证 —— 专出鬼点子

33、 楚霸王自刎乌江 —— 没脸回江东

34、 汪精卫照镜子 —— 一幅好相

35、 霸王请客 —— 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36、 班门弄斧 —— 自不量力

37、 老海瑞上金殿 —— 为民请命

38、 刘关张桃园结义情——同生共死

39、 安禄山起兵 —— 反了

40、 张勋复辟 —— 痴心妄想

41、 邓艾率兵过秦岭——九死一生

42、 刘谌自刎——与国共存亡

43、 刘谌与刘禅划界线——殊途不同归

44、 淳于琼守乌巢——小材大用

45、 王番章向关兴问路——鬼使神差

46、 黄忠打头阵——宝刀未老

47、 徐庶投曹操——尽孝不尽忠

48、 孙策急火攻心——意气丧命

49、 草船借箭——只借不还

50、 陆逊夷陵败刘备——少年老成

51、 陆逊入八卦阵——迷途不知返

52、 关兴杀王番章——报仇雪恨

53、 徐庶进曹营——苟且偷生

54、 徐庶为曹操献计——自食其言

55、 草船借箭属孔明——历史误判(实属周瑜)

56、 吕布为人——见利忘义

57、 魏延妄喊谁杀我——自取灭亡

58、 司马昭之心——篡国诡计

59、 司马懿装病——暗藏杀机

60、 司马懿铁笼山火中遇大雨——绝路逢生

61、 董卓吕布夺貂禅——争风吃醋

62、 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63、 落风坡前见庞统——死而复生或青史留名

64、 赵云曹营救阿斗——横冲直撞或勇冠三军

 歇后语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历史人物的歇后语初中,欢迎来参考!

  历史人物的歇后语

 1、王佐断臂——留一手。

 2、姜子牙钓王八——愿者伸脖来。

 3、孔夫子的包脚布——文绉绉的;文绉绉。

 4、刘备的兄弟——红的黑的都有。

 5、张飞穿线——大眼瞪小眼。

 6、姜子牙卖面粉——不遇时。

 7、黑旋风李逵——有勇无谋。

 8、孔夫子上课——之乎者也。

 9、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10、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11、孙武用兵——以一当十。

 12、刘邦打项羽——十面埋伏。

 13、楚王戏宴子——自讨没趣。

 14、孔夫子讲学——满口仁义。

 15、姜子牙离婚——泼水难收。

 16、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

 17、周文王拜请姜子牙——净找明白人。

 18、鲁班皱眉头——别有匠心。

 19、邓艾率兵过秦岭——九死一生。

 20、姜子牙卖粉——越卖越穷。

 21、孙悟空使定身法——一动不动。

 22、申公豹计害姜子牙——达不到目的。

 23、赵云闯曹营——浑身是胆。

 24、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25、赵子龙上阵——百战百胜。

 26、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27、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28、纣王的作——犟孙。

 29、姜子牙封神——顾人姜子牙。

 30、狄仁杰的门生——桃李满天下。

 31、诸葛亮说周瑜——请将不如激将。

 32、孔夫子挂搭裢——两头书;两头输。

 33、孔夫子读书——咬文嚼字。

 34、孔夫子写文章——不打草稿。

 35、猪八戒爬墙头——倒打一耙。

 36、姜子牙做买卖——光赔不赚。

 37、申公豹状告姜子牙——搬弄是非。

 38、孔夫子打呵欠——净是书生气。

 39、姜子牙卖干面——渗出汤来了。

 40、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41、姜子牙卖盐——出蛆。

 42、木兰从军——女扮男装。

 43、姜子牙担着笊篱进朝歌——没有买你的货。

 44、猪八戒吧嗒嘴——看见媳妇了。

 45、姜子牙说相声——神聊。

 46、冯妇打虎——重操旧业。

 47、姜子牙封板壁神——百无禁忌。

 48、黄忠打头阵——宝刀未老。

 49、姜子牙卖灰面——倒霉透顶。

 50、岳飞叛国——莫须有的罪名。

 51、猪八戒吃竹子——装熊。

 52、陆逊夷陵败刘备——少年老成。

 53、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54、申公豹见姜子牙——朝后头看。

 55、诸葛亮辅刘禅——聪明帮糊涂。

 56、姜子牙卖面——倒霉透了。

 57、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58、匡衡凿壁——借光。

 59、姜子牙八十遇文王——交老运。

 60、姜子牙下山——现了原形。

 61、姜子牙封神——没有自己的位置。

 62、曹刿论战——一鼓作气。

 63、姜子牙卖白面——正是倒霉时候。

 64、猪八戒的钉耙——倒打一耙。

 65、孙悟空制服铁扇公主——钻心战术;钻心术。

 66、神仙吃供奉——姜子牙封的。

 67、姜子牙背封神榜——替别人搞了一场。

 68、华佗施医术——起死回生。

 69、孙策急火攻心——意气丧命。

 70、猪八戒娶老婆——一个高兴一个愁。

 71、管宁割席——断交。

 72、杨家将上阵——婆婆妈妈。

 73、猪八戒戴花冠——自夸自美观。

 74、姜子牙娶媳妇——老来喜。

 75、姜子牙卖面——连本散。

 7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7、李逵敬酒——非喝不可。

 78、孔夫子耍大刀——文得武不得。

 79、徐庶投曹操——尽孝不尽忠。

 80、姜子牙卖面遇大风——倒霉。

 81、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8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83、姜子牙开饭馆——卖不出去自己吃。

 84、姜子牙的钓钩——直的。

 85、猪八戒喊二黄——没人腔;没有人腔。

 86、陆逊入八卦阵——迷途不知返。

 87、高俅当太尉——一步登天。

 88、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

 89、猪八戒进盘丝洞——色迷心窍。

 90、李鬼见李逵——贼形毕露。

导语:歇后语是约定俗成的熟语,是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精到看法。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历史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开场!

关于历史典故的歇后语1: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典故出自晋·苻朗《苻子·方外》,文载:“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

今多比喻心甘情愿的落入别人的谋划。类似的故事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于历史典故的歇后语2:齐桓公的老马——迷途知返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出处: 《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虽然其家世代为官,但他八岁丧父,十二岁丧母,家境非常贫寒。而陶渊明人穷志不短,勤奋读书。后来,他在叔父的引荐下成为彭泽(今属江西)县令。然而,陶渊明本性热爱自然,上任没几天便思念故土,想辞官归去。他觉得,出来当官只是为了糊口,可衣食无忧之后却由于所做之事违反了内心本意,非常痛苦。不久,陶渊明的妹妹在武昌(今河北鄂城)去世。他想立刻去吊唁,于是辞去了官职。就这样,陶渊明仅当了八十多天的官就又过上了田园生活。又据记载,陶渊明是因不肯屈从于郡里派来的一个盛气凌人的督邮,才交出官印,隐居田园的。陶渊明隐居后,便写下了《归去来兮辞》,也就是成语迷途知返的出处。在这篇赋的序中,他总结了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认识到过去虽已无可挽回,但未来的事还来得及弥补。意思是出来当官已错,现在归隐还来得及。自己确实迷失了道路,好在虽迷了路但还知道回来。他的许多田园诗正是在此之后创作出来的。

关于历史典故的歇后语3:赵括打仗——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关于历史典故的歇后语4:鲁班皱眉头——别具匠心

别:独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也作“独具匠心”、“匠心独运”。

[语出]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关于历史典故的歇后语5:陈胜扯旗——揭竿而起。

陈胜字涉,阳城人,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戌渔阳,与阳夏人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旗。在陈县(今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声势浩大,震撼暴秦。起义失败后,被车夫庄贾杀害,部将吕臣又斩庄贾,迁葬陈胜于芒砀山。西汉以陈胜首倡反秦之功,高祖时为涉置守冢30家,免其赋税杂役,以守护墓地,东汉后渐废。

诸葛亮说周瑜——请将不如激将

诸葛亮辅刘禅——聪明帮糊涂

诸葛亮帮蜀国——鞠躬尽瘁

诸葛亮华容道上用关羽——有意放曹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内柔外刚

诸葛亮江东斗群儒——独占鳌头

诸葛亮得姜维——将遇良才

诸葛亮伐孟获——征战不如心战

诸葛亮兄弟争国事——各为其主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中生智

诸葛亮为周瑜造兵器——草船借箭

诸葛亮失街亭——用人不当

刘备投曹操——寻找时机

刘备离曹赴徐州——逃之夭夭

刘备陶谦让徐州——你推我攘

刘备投袁绍——委曲求全

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

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

刘备招亲——玩假成真

刘备东吴作女婿——乐不思归

刘备襄樊撤军——拖泥带水

刘备曹操论英雄——各怀鬼胎

刘备复仇败夷陵——倾国倾城

刘备庞统入西川——生离死别

周瑜暗算诸葛亮——计计落空

周瑜谋杀诸葛亮——忌贤嫉能

周瑜计除蔡瑁、张允——借刀杀人

周瑜杀蔡瑁、张允——曹操代劳

周瑜招亲——反中诸葛亮算计

周瑜配小乔——郎才女貌

周瑜火攻遇东风——天作之合

周瑜打黄盖——打在黄盖的身上,痛在周瑜的心上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战马超——①棋逢对手②白花脸杀黑花脸

张飞买刺猥——人又刚强,货又扎手

张飞当阳桥上一声吼——吓退千军

张飞发怒——气冲斗牛

蒋干盗书献曹操——包藏祸心

陈宫离曹操——反目成仇

袁绍用兵——优柔寡断

袁绍待许攸——疑而生妒

孟获归顺诸葛亮——心服口服

孙坚回江东——猛虎归巢

孙权向曹操献关羽——嫁祸于人

孙策向袁绍献玉玺——借兵兴国

庞统当县官——大材小用

刘禅上朝误斗鸡——顾此失彼

刘禅封安乐公——乐不思蜀

歇后语典故历史

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4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6诸葛亮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典故

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三国时蜀主。赵云在长坂坡救了刘备的儿子阿斗,来见他时,他故意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了救你,差点伤了我一员大将。事出《三国演义》。此语用来指那些虚假的笼络人心的行动。成语:虚情假意。

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建安十五年,刘备陪妻回家省亲,到江东见孙权时,提出让东吴让出江陵,孙权当时未正面答复。刘备回荆州后,鉴于江陵为荆州咽喉,势在必得,便有武装夺取的打算。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为巩固联盟,建议将江陵“借”给刘备。孙权亲攻合肥虽已失败,但此时仍视曹操为主敌,仍需孙刘联盟,特别是鉴于若刘备从上游攻江陵,便不好防守这一事实,便将江陵借给了刘备,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历史事实。

4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

话说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后,周瑜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既然生了周瑜,又何必要生诸葛亮呢?)而亡。孙权知道周瑜死后,非常伤心,并照周瑜遗书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诸葛亮得知此事后,与赵云引五百军乘船去巴丘吊丧。途中,诸葛亮知周瑜灵柩已到柴桑,便率部前往。当诸葛亮一行来到柴桑后,周瑜部将想杀诸葛亮,但见赵云在其身旁便不敢下手。诸葛亮读了祭文后,伏地大哭,连鲁肃都很受感动。其实,诸葛亮并不是因为周瑜的死而伤心,他是哭给周瑜的部下看的,真正目的是消除东吴的敌意,维持孙刘联合。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赤壁之战时,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对抗曹操。为了让使曹操上当,周瑜和黄盖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不逊。于是周瑜大怒,下令将黄盖斩首,众将苦苦求情,周瑜便将黄盖处于杖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周瑜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就相信了黄盖,之后赤壁之战爆发,诈降的黄盖开船来投降曹操,不料曹操中计,曹操的船团被黄盖的火船击中而着火,加上庞统的连环计和诸葛亮招来的东风,曹操军溃不成军,经过周瑜的奇袭后几乎全军覆没,甚至到了差点要被关羽所杀的地步。之后曹操惧怕周瑜,一直不敢南下。

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6诸葛亮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话说生于公元一九○年,死于公元二二九年,马良之弟,蜀国将领。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人。

司马懿派兵来夺街亭,马谡因为纸上谈兵,自以为是,导致街亭失守。之前马谡曾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虽不忍心,但为顾全大局,也只能处斩马谡。

人物有关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以下是人物有关的歇后语,欢迎阅读。

NO1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NO2、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NO3、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NO4、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NO5、孙武用兵以一当十

NO6、(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NO7、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NO8、孙二娘开店进不得

NO9、诸葛亮说周瑜请将不如激将

NO10、诸葛亮辅刘禅聪明帮糊涂

NO11、诸葛亮帮蜀国鞠躬尽瘁

NO12、诸葛亮华容道上用关羽有意放曹

NO13、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NO14、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内柔外刚

NO15、诸葛亮江东斗群儒独占鳌头

NO16、诸葛亮得姜维将遇良才

NO17、诸葛亮伐孟获征战不如心战

NO18、诸葛亮兄弟争国事各为其主

NO19、诸葛亮唱空城计急中生智

NO20、诸葛亮为周瑜造兵器草船借箭

NO21、诸葛亮失街亭用人不当

NO22、刘备投曹操寻找时机

NO23、刘备离曹赴徐州逃之夭夭

NO24、刘备陶谦让徐州你推我攘

NO25、刘备投袁绍委曲求全

NO26、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

NO27、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NO28、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NO29、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

NO30、刘备招亲玩假成真

NO31、刘备东吴作女婿乐不思归

NO32、刘备襄樊撤军拖泥带水

NO33、刘备曹操论英雄各怀鬼胎

NO34、刘备复仇败夷陵倾国倾城

NO35、刘备庞统入西川生离死别

NO36、周瑜暗算诸葛亮计计落空

NO37、周瑜谋杀诸葛亮忌贤嫉能

NO38、周瑜计除蔡瑁、张允借刀杀人

NO39、周瑜杀蔡瑁、张允曹操代劳

NO40、周瑜招亲反中诸葛亮算计

NO41、周瑜配小乔郎才女貌

NO42、周瑜火攻遇东风天作之合

NO43、周瑜打黄盖打在黄盖的身上,痛在周瑜的心上

NO44、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NO45、张飞战马超①棋逢对手②白花脸杀黑花脸

NO46、张飞买刺猥人又刚强,货又扎手

NO47、张飞当阳桥上一声吼吓退千军

NO48、张飞发怒气冲斗牛

NO49、蒋干盗书献曹操包藏祸心

NO50、陈宫离曹操反目成仇

NO51、袁绍用兵优柔寡断

NO52、袁绍待许攸疑而生妒

NO53、孟获归顺诸葛亮心服口服

NO54、孙坚回江东猛虎归巢

NO55、孙权向曹操献关羽嫁祸于人

NO56、孙策向袁绍献玉玺借兵兴国

NO57、庞统当县官大材小用

NO58、刘禅上朝误斗鸡顾此失彼

NO59、刘禅封安乐公乐不思蜀

NO60、刘禅遇邓艾自缚请降

NO61、关羽洛阳赴王直宴文进武出

NO62、关羽出席鲁肃宴单刀赴会

NO63、关羽华容道上放曹操知恩图报

NO64、关羽走麦城终身悔恨

NO65、关羽门前耍大刀挑战高手

NO66、关羽下葬首身分家

NO67、关羽死后看太阳日出日落

NO68、曹操为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NO69、曹操躲马超落荒而逃

NO70、曹操用关羽真心实意

NO71、曹操遇蒋干背时或倒霉

NO72、曹操找王垢借物杀头稳军

NO73、王麻子的剪刀货真价实

NO74、伍子胥过昭关更添三分愁

NO75、曹操唱京剧满脸奸诈

NO76、曹操见诸葛亮一生未有

NO77、曹操看张松以貌取人

NO78、曹操对诸葛亮又爱又恨

NO79、曹操用母得徐庶四两拔千斤(军)

NO80、曹操兵败赤壁遗恨终身

NO81、曹操接许攸赤脚相迎

NO82、曹操天下归司马白忙一场

NO83、司马昭笑刘禅乐极生悲

NO84、司马昭之心篡国诡计

NO85、司马懿装病暗藏杀机

NO86、司马懿铁笼山火中遇大雨绝路逢生

NO87、董卓吕布夺貂禅争风吃醋

NO88、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NO89、落风坡前见庞统死而复生或青史留名

NO90、赵云曹营救阿斗横冲直撞或勇冠三军

NO91、徐庶进曹营苟且偷生

NO92、徐庶为曹操献计自食其言

NO93、草船借箭属孔明历史误判(实属周瑜)

NO94、吕布为人见利忘义

NO95、魏延妄喊谁杀我自取灭亡

NO96、草船借箭只借不还

NO97、陆逊夷陵败刘备少年老成

NO98、陆逊入八卦阵迷途不知返

NO99、关兴杀王番章报仇雪恨

NO100、王番章向关兴问路鬼使神差

NO101、黄忠打头阵宝刀未老

NO102、徐庶投曹操尽孝不尽忠

NO103、孙策急火攻心意气丧命

NO104、邓艾率兵过秦岭九死一生

NO105、刘谌自刎与国共存亡

NO106、刘谌与刘禅划界线殊途不同归

NO107、淳于琼守乌巢小材大用

NO108、刘关张桃园结义情同生共死

NO109、安禄山起兵反了

NO110、张勋复辟痴心妄想

NO111、汪精卫照镜子一幅好相

NO112、霸王请客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NO113、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NO114、老海瑞上金殿为民请命

NO115、王羲之的字帖别具一格

NO116、慈禧太后听证专出鬼点子

NO117、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

NO118、萧何追韩信连夜赶

NO119、秦始皇收兵器高枕无忧

NO120、秦桧杀岳飞罪名莫须有

NO121、齐桓公用管仲不记前仇

NO122、杨国忠做宰相冰山难靠

NO123、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NO124、姜太公算卦好准啊

NO125、孔夫子的弟子贤(闲)人

NO126、宣统坐江山只有三年

NO127、康熙替父还债碗(晚)了

NO128、西施坐飞机美上天了

NO129、王安石画圆圈留下一个尾巴

NO130、王恺斗石崇甘拜下风

NO131、冯妇打虎重操旧业

NO132、王佐断臂留一手

NO133、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

NO134、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NO135、比干丞相没心

NO136、楚王戏宴子自讨没趣

NO137、狄仁杰的门生桃李满天下

NO138、高俅当太尉一步登天

NO139、管宁割席断交

NO140、曹刿论战一鼓作气

NO141、匡衡凿壁借光

NO142、来俊臣的高个儿请君入瓮

NO143、吕不韦拥立秦王庄襄王奇货可居

NO144、孟母三迁望子成才

NO145、木兰从军女扮男装

NO146、郑人买履生搬硬套

NO147、申公豹的嘴搬弄是非

带有历史典故的歇后语

1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

2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

3霸王别姬无可奈何

4霸王请客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5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6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突如其来

7仓官不识串字中中

8程咬金上阵三板斧

9穿草鞋游西湖忘了自己身份

10东吴杀人嫁祸于曹

11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12关夫子对曹操饶他三不死

13关公老子满面红

14关老爷赴会单刀直入

15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上

16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17汉高祖斩白蛇一刀两断

18好汉上梁山逼出来的

19黄忠出阵不服老

20黄忠上阵老当益壮

21假李逵碰到真李逵冤家路窄

2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3姜子牙的坐骑四不相(像)

24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25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26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27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28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29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30孔夫子的褡裢书袋(呆)子

31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32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33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34梁山上的好汉逼出来的

35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

36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阵阵出马

37南郭先生吹竽不会装会

38潘金莲的脚趾头一个好的没有

39骚狐狸见不得关二爷邪不压正

40属魏延的头上有反骨

41隋炀帝游江南自坐龙舟人拉纤

42孙二娘开店宰客

43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44唐三藏过火焰山没咒念了

45唐僧跑进和尚庙同吃一碗斋饭

46唐僧上西天取经去了

47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48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发

49武大郎打虎没长下那拳头

50武大郎登梯子想高出一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0931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