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佛光九色
二日佛光七彩
我们就会一直沉浸在佛光普照中,感受佛的慈悲与详和。当我们诚心念佛时,我们的身上 颜色,各不相同,凡是有权有势的人,大都是红光、紫光;清高正直的人,大都是白光、青光;
佛光,一般是指佛陀出生及证道时,身上所发的五色光。
佛教的教旗,就是由这五色构成,在寺院中经常可以看到。
祝吉祥如意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如果众生的心里时常忆念佛,纵使现在没有看见佛,将来就一定会见到佛。我们念佛,就离佛不远,而且不需假借其他方便法门,自然会开悟心性。好比在衣服涂洒香料或者香水的人,身上也定会感染香气。这叫做‘香光庄严’!”
阿弥陀佛,就是“无量佛、无量光的圆满觉者”。他时常放出无量的光芒,照摄十方世界的众生。当我们对阿弥陀佛的悲愿有深刻的体悟和信心时,我们就会一直沉浸在佛光普照中,感受佛的慈悲与详和。当我们诚心念佛时,我们的身上也会散发出不可思议的佛光。
科学界对光的解释
我们所说的物体的颜色是指可见光对人眼的作用,并通过大脑产生的视觉印象。人眼中接收光信号的是视网膜的光敏层,其中杆状细胞仅能感受光的强度,对颜色不敏感,不能形成彩色印象;而锥状细胞感受一定光强的颜色信号,能在大脑中产生颜色印象;若光信号强度太低,锥状细胞也不能感受颜色信号,因此在黑夜或黑暗的环境里,人们只有“黑白”的印象;即使光强足够使人眼感受颜色,而当光强有变化时,人眼看到的颜色感觉与光的波长也不是完全对应的,据测定仅在5720(**)、5030(绿色)和4780(蓝色)这三个波长的视觉特性不变,其它颜色的视觉反应随着光强度而变化,在光强增加时都略向红色或蓝色偏离。
这就是说,人眼和大脑合作,就象一个分辨颜色和混色仪器。由于各种颜色的光都占有一定的频宽,有人假设人眼视网膜上的锥状细胞可分为三种类型,每种细胞有着对某种色光敏感的特性,如同电子仪器一样有着一定的频率响应范围。三个不同种类的锥状细胞组合成一个整体,当光信号分别激励它们、将分别产生三个响应,然后互相叠加经视神经传到大脑就复合成一个与原来光信号相同的彩色印象。根据实验,可以观察到当用红、绿、蓝这三种色光以某种强度比例搭配、混色后,能在人眼中形成各种颜色印象,因此又把三种类型锥状细胞分别假设为红、绿、蓝感受细胞。图1所表示的是几种色光进入人眼时人眼的颜色响应,黄光既能激励“红色”锥状细胞,又能激励“绿色”锥状细胞;反过来如果当红光和绿光同时到达视网膜使红、绿锥状细胞同时受到激励,在大脑中形成的色觉与单色黄光是没有区别的。不过,如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钠光灯发出的黄光等,由于频宽非常窄,它们的色觉效应就不能由其它色光来合成了。
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自然界里物体的各种颜色都是各种单色光的混合光,一般无法找出光谱上相应的波长,如品红色就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纯正的单色光是比较少的。
对于各种颜色的光(包括物体反射的光)在人眼中混色是用“加法原理”来实现的。一般以红、绿、蓝三种颜色作为基本色(也可用另外某三种颜色作基色);如前所述,红、绿、蓝三种或其中两种色光以不同的频宽和强度搭配,在人眼中就形成不同的颜色。通常的三基色原理用下列公式表示:
红色+绿色=**,
红色+蓝色=品红色,
绿色+蓝色=青色,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例如:在彩色电视显象管里就是用红、绿、蓝三色荧光粉,以某种规律排列,分别在红、绿、蓝三色电信号的激励下发生三种强弱不同的三束色光,由于这些光点很小,人眼的分辨能力有限,于是就在人眼中混色。从而感觉到了五彩缤纷的画面。
我们也可在实验室暗室内用三架幻灯机(或一架带三个镜头的特殊幻灯机),分别用红、绿、蓝三色滤色镜放在镜头上,然后将这三束色光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并使其互相交叠,就可看各种色光的混合,如三束色光强度适当还可合成白光。有一种大屏幕彩色投影电视机就是用三只红、绿、蓝色显象投影管,分别同时投射三种单色图象在白色屏幕上,经适当调整使三幅图象完全重叠,就产生了完整的彩色图象,这是加法原理最生动的实例。
新编初中物理第二册中讲了透明体、不透明体以及混合颜料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而且一些书或文章都讲到颜料的混合是用“减法原理”混色的。这里所指的“减法原理”是颜料从白色光中吸收某些波长的色光,而透射或反射出其余波长的色光。而感觉到彩色印象。不过,这些透射或反射出的色光在人眼中仍然是用“加法原理”来混色的。
必须注意的是课本上说的混合颜料应该是两种颜料的充分混合调和,如果一种颜料已干,再盖上一层不透明的颜料,如画油画或油漆物品,那么显示出的仍只能是最后涂上的那种颜料的颜色。
现在的彩色画页、彩色照片一般都不是将三种基色颜料进行调和制成的,而是采用透明颜料一层一层涂抹或印刷到白色底板上制成的,在透射和反射白色光时,这三层或多层颜料遵循“减法原理”进行混色。
“减法原理”的三基色(相对于“加法原理”)是品红、黄和青色,这曾被一些人误认为是红、黄、蓝三基色。品红色颜料可透射或反射红光和蓝光(人眼感觉是品红色),而吸收绿光;**颜料可透射或反射红光和绿光(人眼感觉是**),而吸收蓝光;青色颜料可透射或反射绿光和蓝光(人眼感觉是青色),而吸收红光。需要注意的是,要产生效果良好的印刷成的彩色画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颜料几乎是透明色,能透射某些色光,二是画页纸基必须十分洁白,即反射光的效率要高,否则会影响色彩的正常显现。
这样,印一张彩色画页至少要分别印上三层不同颜色的图案(有的甚至要印上四、五种),准确地套印在一起才能逼真地重现彩色。没有印上颜料的部分,保持纸的本色,即显示白色;如单单印上某一种颜料,如**,那么这部分颜料一方面反射**,另一方面自然白光透过颜料层被吸收掉其它色光,最后被白纸反射出来的仍是这颜料的**光;如果重叠印上品红色和**颜料,自然白光透过两层颜料时先后被吸收掉绿光和蓝光,最后到达白纸面的只有红光,再经白纸反射,显示出的是红色光;同样,重叠印上品红和青色颜料,先后被吸收掉绿光和红光,最后经白纸反射出的仅是蓝色光;重叠印上**和青色可显示绿色光;重叠印上品红、黄和青色颜料,由于自然白光中所含各波长的色光将分别被三层颜料所吸收,因此无色光到达白纸,人眼的感觉就是黑色。随着三种颜料深浅、部位不同的搭配,就可表示各种不同的颜色,我们可用图2来简单示意三层颜料的搭配及反射颜色光的情况。
彩色照片也是根据“减法原理”三基色来制作胶片和印相的,在此不再赘述
我亲爱的小区,你就像我怀里的一束玫瑰,我痴迷于你娇艳的花朵,又惧怕你花茎上那细小而坚硬的刺,我是如此痛苦而纠结的爱着你。朝南的大门前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田野,中间夹杂几片小树林,左右两面被宽阔马路上的高大梧桐掩映,后门远远是绿色的山峦起伏。
我喜欢我们家小区里的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你瞧,花园里洁白似雪的梨花,粉红绚丽的桃花和吹着小喇叭的迎春花竞相开放,山坡上一簇簇五颜六色的小野花可爱极了。
小区的早晨,是忙碌的,卖牛奶的女的老人在外面高声喝卖,赶集的人匆匆的起来了。
小区里树多,白天一片葱绿,夜晚一片浓荫。在路灯附近,朦朦胧胧的光从枝叶间透出来,给树添了一圈圈光晕,远远望去,树冠如笼罩在一片佛光之中。没有灯光的地方,树的颜色却是阴阴森森的,如幽灵般高高矮矮地站立着,寂静得有几份可怖,让人不由地想起《夜幕下的哈尔滨》,这里会不会有那个特务隐藏在角落里。
灯光映照小区行人道上人流熙熙攘攘,树荫下,长椅上也坐了不少人,有独坐沉思的中年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梳理自己的情绪,有甜蜜私语的年轻情侣,黑暗中耳鬓厮磨。走累了歇脚老夫妇,互相帮忙捶打按摩腿肚,没有言语,那朴实真挚的关切远胜过一旁年轻人的情话。
生活,原本是苦辣酸甜,心累了,不妨靠岸,淡去浮华,静品浅藏;禅意人生,让生命深刻。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供大家欣赏。
:禅意自然
世间万物,芸芸众生,皆由一个缘字而起。缘分是一根与命运纠缠的丝线,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便是彼此的一生。佛曰: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静,则佛土净。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心的旅程,去繁化简才能返璞归真。非人生如此,天下物皆然。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草木本是静物,因受到了雷霆雨露的恩惠,滋养了它们的灵性,于是便有了慧根。随着四季更替,风物常新,一片云,一朵花,一阵风便是一个境界。闲暇之余,我亦想隐与青山绿水之间,躬耕于田园之中,以读书品茗为志,捞萍采莲为乐,远离红尘纷扰,春看云卷云舒,秋则感受花开花落。
草木有灵,人间有情,偶尔诗人路过,唤起了诗意,稍加润色,便形成了锦绣诗篇。雨后微溼的渭城、想要留住故人的柳枝;亦或是皎洁的月光、潺潺的流水,在诗佛王维的笔下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禅意。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心是一种境界,修心之人,看似远离红尘,不染尘埃,实则却融于山水之间,一旦入了情境,便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与草木结缘,存了慈悲之心,便有了禅意。禅意自然,融于天地之间,虽然寂静无为,却处处蕴意着生机,滋养了心境。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看淡了尘世浮华,只愿寻觅一处幽静之地,亲手种下十里桃花,只盼来年三月,在桃花纷飞的季节,手调素琴,阅金经,时光湛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大漠禅意
对于“沙漠”,很多概念性的印象归集于一个词语概括,那就是“畏惧”。畏惧黄沙漫卷,狂风恣肆,畏惧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侵袭,畏惧那时空的迷失,自我的迷失。如同远古的先民,畏惧黑夜的降临,畏惧洪水的泛滥。
可在阳春二月的丽日晴天新春元宵佳节,我们跟随金昌背包客走进巴丹吉林沙漠,畏惧顿然全无,倒是被它的柔情、包容和静默摇颤着心旌。从迎接我们的晨曦到送别的夕阳;从高耸入云的沙峰到低凹如湾的沙窝;从漫无边际,起伏跌宕的沙海到道道蜿蜒曲美的沙梁,无不忠实地阐释著一个“禅”字。静驻尖梁,远眺沙海,心境澄滤,一如脚下的沙粒,毫无尘滓。这里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豁达;这里有“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超然;这里有“石压笋斜出,岸悬花倒生”的执著;这里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从容。
明代学者马坤在《 语》中曰:“造化之精,性天之妙,唯静观者知之,唯静养者契之,难于纷扰者道。”徒步之旅有其他所有旅行所绝不能及的,得天独厚的内蕴:于每一步,每一滴汗水,每一声感叹,每一次张目,每一阵双腿酸疼,每一回席地而坐,每一回瞭望,每一回静思,每一次回首中,修炼禅定,参悟天地奥妙。骑行多为终点的挑战,走马观花一路风景;自驾、乘车旅行只为自主快速到达景点,是刻意为赏景而行,计划目的过于明确,缺少从容和超验。
巴丹吉林沙漠的神奇在本世纪初就吸引了人类的拜谒。当考察队、探险者、户外运动者纷沓而至时,它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不是单调的堆堆沙丘,他有海拔高达一千六百一十七米的必鲁图巍巍高峰,堪称沙漠中的“珠穆朗玛峰”,在蓝天下,犹如万年古塔肃穆、静默;有神秘的千年古庙;有上百个海子,更有神泉存在。当我们汗流浃背,弓著腰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到高峰前,就像是完成了一个长长的膜拜之礼。我静静地凝望他的神情,在阳光的映照下,他和大庙的如来别无二致。我不由地盘腿而坐,双手合掌,面对这自然之神,没有杂念,连身体也没有,只用灵魂对白,轻轻地问:吾心尚在否吾心尚明否他仿佛对我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观空亦空,观闲亦闲。
沙漠风神的雕塑艺术才是真正的登峰造极。错落韵致的沙丘上,道道匀称的曲线,不再柔美,而是遒劲、朴约。沙梁如削,又如巨龙静卧,身躯半明半暗,一阴一阳,和谐相容。我想象,风神在一个晨光熹微的清早飘然而至,他的长发映衬著晨光,飒爽,超然。广袖扬起,双脚踮起,舞动身躯,开始他的创作。两手各持一具:酣畅和简约。挥洒在天地之间,滚涛,怒舞,忽而如群龙飞天,又如六宫粉黛,一起飘袂。卷起沙的裙边,跳进沙湾,掠过籽蒿,摩过脊背,漫过峰尖。黄昏, 的落日为他谢幕,余光染红了长袍,他含笑着静静地欣赏他的杰作。蓦然间,消失在暮色里。
这片神奇而宁静的大漠,没有孤寂在千年的荒芜中,他以极致的宽巨集荫佑着生命的生长。从远古的月氏人逐鹿,到今日的牧民放牧,从曾经水草丰茂的湖泊到今日隽秀的海子,从湖边的芦苇到沙丘上的蓬蒿,无不是大漠的孕育,弱水河的福泽。天玄地黄,旷漠苍远。一行赤诚于自然的背包客数十人举旗浩荡在大漠中,渺小成散落在大漠中的各色的小点。流动的点和静默的点,动静相互映衬,谱成一曲悠远而又苍凉的歌,一曲生命的咏叹,回荡在**的漠上,**的荒草上,**的容颜上。远眺的眼神和静立的身影是深沉的旋律,脚步和汗水是跌宕的节拍。抑或这支歌已然吟唱了几千年,从大漠生成,有了生命就开始了,大漠的子民用粗犷、沙哑和朴拙的音腔喟叹生之悲壮和苍凉,却无悲戚和忧郁,已生即生,淡然如然,昼顶高阳,夜披星光,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寸断一日的行旅返在路上,于漠中古庙未曾谋面,亦未邂逅朴实的牧民,不知古庙会层叠多少大漠的禅意,亦不知牧民会启迪多少生之意蕴,只看到天边一轮殷红的落日染抹著两三只骆驼的双峰。它们犹如得道的僧师,静立在大漠中,守望大漠的星空,聆听风神的禅语,参悟岁月的更迭和人世的沧桑。
早些年,我曾在部落格里起了一个名叫“沙海垂钓”的栏目,在那里遐想身处大漠,能经历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收获什么。但终究是无病 ,空洞无物。今日真正身处沙漠,我像一个阅历丰厚的钓叟,又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兀自在这广袤无垠的沙海里垂钓,然而无论以何种技艺,终究是两手空空,所有的皆被茫茫沙海的博大和深邃化了,只有大漠与我两空。我还不如做一个不识只字的闲人,空对这高天厚地,无心,无形,无物,虚极,守静。
:空灵中静守禅意
大雄宝殿前,虔诚拜佛的信徒,眼含泪水,嘴里喃语,在菩萨面前跪拜祈福,感恩,呼唤,求愿。眼前的一树一木,一窗一梁,一柱一瓦,一殿一堂都是入心的圣洁,灵魂的禅释,佛法的修炼。空灵中,禅在诗意里吟唱,佛在经海里传颂。跪拜中禅在眼前,静守着简单的自己,与世无争,不去惊醒别人的梦境。大殿的幡幛在涌动的气息中轻轻晃动,吹开心灵的云霾,朝示心愿的接纳和栖居在心中的善良。
禅是道义的化身,是圣洁明示的神灵,是朝拜者的心底的最后求愿。跪拜在心中的温暖,静守禅意。
请到的香柱一把把,一束束扔进滚烫的香炉变成红通的烟火,散发出浓浓的香云,飘逸在香炉四围的空中。香炉被烟雾缭绕着,聆颂著良知的呼唤和泪水以及心里的祈愿。求佛接受凡间的膜拜,让神灵敬畏,佛法无疆。虔诚者的纯洁的泪水和心灵在烟雾中冉冉升华,每一步的匍地跪拜,每一次的合掌祈祷,每一句的心愿都变得极其纯洁栖息在佛光里。凡间全部的欲望和贪婪,静静的化作全身心的修炼,和佛亲近,和禅对话,不为风雅,不求高贵,平平淡淡,归隐红尘。一叶轻舟飘过禅的烟际,寻云吞雨雾、绽放禅花的彼岸。
空灵中,香火连着虔诚的心愿,佛在看,禅在听,祈愿声中静静相守着禅意。
清晨,金顶的阳光黄灿灿似金如辉。禅声在齐齐的颂经里回荡在寺院和周围,钟声阵阵悦耳,颂经句句禅心。在佛法大疆的深处,唯有佛在。在空灵的佛法里静静的修炼求佛的真谛,跪拜禅意入心的精髓。膜拜是修炼的先行,颂经是入佛的必修,闭目忆经是修炼的更高境界。温一壶绿茶,嫋嫋婷婷升腾著宁静的心境,岁月中祥和淡定,年轮里温馨入梦。看山望水,聆听春水潺潺,素云朵朵。潋灩日月,凝望乾坤。心入佛境,天地合一,相守佛门,静静的相守禅意。
当最后一缕霞光沉入树底,金碧辉煌的大殿被笼罩在暗黑里。暖暖的钟声从大殿里缓缓的飘出。余温还未全部褪去,香炉里还有点点星火,斜阳下虔诚者还在清理著香火,擦拭著案桌。钟声幽幽,香火影影,送走今日的香温,把尚存余热的灰烬装入时光的行囊,深深的埋在地下,梦中回忆,渐远渐忘。
择一处仙境,修几条小路,盖几间茅草小屋。清晨静读,落日颐养,红尘远离,闲闲的翻阅著岁月的书页,一页页,一段段,一章章,胜似闲庭。一介布衣,清吟素颜,依偎著日月,静静的相守着禅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