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葡萄酒密码》 作者:文含
《葡萄酒密码》内容详实,图文并茂,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深入浅出的将葡萄酒的历史文化、种植酿造、全球知名产区等众多内容一一道来,并佐以大量手绘中文产区地图及2000余张海量,3000多个中文标准术语。
2、《葡萄酒品鉴大全》 作者:株式会社主妇之友社
《葡萄酒品鉴大全》主要内容包括葡萄酒的品种、世界各国知名葡萄酒的产地、使用葡萄酒调制鸡尾酒等的解说、严格挑选的200余种葡萄酒与点评说明等,书中还附有许多图表以及照片。
3、《葡萄酒全书》 作者:林裕森
《葡萄酒全书》共分为两大篇,第一篇属于葡萄酒的入门知识,从历史、葡萄品种、酿酒过程、保存、年份、品尝、搭配……等,第二篇则进一步介绍全球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从传统葡萄酒王国一直到新兴产区,从历史、地理环境、品种、制度、酿造法一直到葡萄酒特色等各个环节。
4、《弘兼宪史葡萄酒入门讲座》 作者:弘兼宪史
《弘兼宪史葡萄酒入门讲座》通过81个关键词,以漫画+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决定葡萄酒的风味的四大要素——葡萄品种、产区、年份、生产者,以及从辨识酒标、选酒、品鉴,到了解产区、酒庄、葡萄园等非常实用的知识。
5、《葡萄酒经济学》 作者:让·玛丽·卡德拜
《葡萄酒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葡萄酒的供需变化、价格波动、组织模式等,通过展示葡萄酒经济的各个侧面,揭开了葡萄酒市场的规则,并预测了未来十年葡萄酒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1/5
2/5
3/5
4/5
5/5
July(줄라이)来自韩国,钢琴曲创作者,曲风以Jazz-HipHop为主,代表作品《My Soul》。而July演唱的《somewhere》发行时间:2011年6月30日,并收录在个人专辑:《in love》。
扩展资料:
歌词如下:
《Somewhere》
演唱:SNH48
作词:郭德紫毅
作曲:July
为什么眉头紧皱,有什么理由
当你用无数借口,我看都没用
人生像一场穷游,没什么带走
及时行乐去邂逅,这才叫生活
烦恼如影随形,每个人都想得救
可是都不愿放开紧握的手,脑筋生锈非跟自己死斗
可当时间都过去,当一切都平息
回过头,你是否还是自己
那些旅途中的风景,你能不能记起
哪一段最动心,不如走走停停
学着享受平静,将感触
都说给我听一听,生命如江河川流不息
离别或相遇,都值得被铭记
有一天你终会庆幸,拥有一切的自己是多幸运
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追求自由
仿佛拥有是累赘,我看并没有
人生不是场作秀,没观众拍手
向我点杯鸡尾酒,这才是享受
谁都想有一处Somewhere,能放纵自我
可每个人都活在空中阁楼,象牙塔里不肯出去走走
可当时间都过去,当一切都平息
回过头,你是否还是自己
那些旅途中的风景,你能不能记起
哪一段最动心,不如走走停停
学着享受平静,将感触
都说给我听一听,生命如江河川流不息
离别或相遇,都值得被铭记
有一天你终会庆幸,拥有一切的自己是多幸运
云会有雨有晴,天会有暗有明
这世界,本就是这么运行
撑着伞感受,雨声动听
大雨后的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那些错过的曾经,被重伤的勇气
请相信,会得到温柔回应
时间会偷去,你的曾经
可是别忘记,你就是你自己
对了无论未来崎岖,我都会一直在这里
等着你,WU
1756-1758年在伍斯特市普特南的法律事务所中学习法律,教过初级中学,1758年由波士顿律师会授予律师资格。1765年亚当斯在《波士顿公报》上发表文章抨击《印花税法》,自此他便积极参与殖民地的政治
尽管亚当斯批评英国的政策,但他还是为那些被控在1770年波士顿大屠杀中杀死五个殖民地居民的英国士兵辩护;结果指挥官和几个士兵都被宣判无罪。他这样心甘情愿地站在令人讨厌的一边辩护并没有妨碍他的政治生涯。1774年,他当上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其后又参加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他也是由托马斯·杰斐逊组成的《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亚当斯是美国第一任副总统,后来又当选为总统(1797-1801)。由于他任职期间在内政、外交方面均无明显成就,1800年竞选总统时被托马斯·杰斐逊击败。他和杰斐逊都是在美国独立五十周年纪念日——1826年7月4日去世的。其子约翰·昆西·亚当斯是美国第六任总统。
老亚当斯于1735年10月30日出生在靠北边的一幢房子里,因为这幢房子里诞生了美国第一任副总统暨第二任总统,所以美国人称其为“美国独立的摇篮”,现在房中的陈设仍和当年一模一样。1784年,老亚当斯代表独立前的美国出任驻英国大使,四年后任期届满回国。在此期间他买下了位于如今的昆西市亚当斯街135号的豪宅,并为其命名“和平田地”。这座大宅子拥有20多个房间,周围是大片的绿地和典型的18世纪风格的花园。亚当斯家族曾有四代人在此生活。1846年,亚当斯的后人将这幢房子捐献给了国家,从此,这里成为了“亚当斯国家历史公园”的一部分,以纪念亚当斯父子对国家的贡献。
老亚当斯的父亲是一位英格兰清教徒的后裔,他既是制鞋匠,又是牧师、农夫,还兼任着民意代表等职。他一生生活简朴,勤俭持家,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购置土地,从来不追求享乐。如果单从外表上看,没人会相信他是拥有数百公顷土地的大农场主。他这种脚踏实地、勤劳朴素的生活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儿子约翰·亚当斯,可以说,在他全部的政治生涯中,亚当斯都在努力践行着这一准则。约翰·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享有“神童”的美誉。他20岁时就获得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硕士学位,并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师。约翰·亚当斯素来热衷政治,他是美国独立运动的主要***之一,与华盛顿和杰弗逊一起,被誉为美国独立运动的“三杰”。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临危受命,出使法国和荷兰,参与缔结和平协定,使这两个当时主要的欧洲大国站在了正为独立而苦苦拼争的美国一边,打破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将这个新生的国家扼杀在摇篮里的企图,为不被当时绝大多数国家所承认的初生的美国争得了极其宝贵的物质和道义援助。为此,英国人将其视为仅次于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的第二号“邪恶人物”,必欲除之而后快。在他出使欧陆期间,英国人派出的刺客对他穷追不舍,多次锁定了他那桀骜不驯的身影,但都被机警过人的他一一设法摆脱了。他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为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打开了外交局面。作为美国独立运动最重要的***之一,老亚当斯在独立战争后被选为第一和第二届国会议员。1789年至1797年,老亚当斯在开国元勋华盛顿的班底中连任两届副总统。1797年3月,他在大选中以微弱优势击败了自己在独立战争中的老战友托马斯·杰弗逊,成为第二届美国总统。老亚当斯回忆华盛顿把总统大权交给他的一瞬间时,有这样一段话:“我想我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噢!你接任了,我解脱了!看我们谁更开心!’”老亚当斯很快就知道了答案,他面对的是比华盛顿更多的困扰。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贝奇·富兰克林因与老亚当斯政见不合,指责他是“该死的美国暴君”,“一个全人类都应该诅咒的恶棍”。他嘲笑身躯肥胖的老亚当斯是“圆球”,说他长了个“一英尺半高的肚子”。在老亚当斯的任期内,因为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美国开国元勋们最初的梦想——建立一个超然于政党之外的纯洁的政治体系——彻底破灭了。原因之一,多数原则;原因之二,法国大革命。多数原则要求联合,越稳定越好,因而政党是不可或缺的。法国大革命则在意识形态上分化了这种联合。以老亚当斯为首的民主党人,面对以杰弗逊为首的共和党人的挑战,牢牢地把持着权力。1798年,老亚当斯提出了移民和言论法案,试图在法律上阻止共和党人在新移民中招募支持者。和预料中的一样,这些措施引起了轩然大波。纽瓦克市一个小酒馆的老板(共和党人)踉踉跄跄地走上街头,刚好看到军队鸣枪十六响向老亚当斯总统致意,他便大声“祝愿”说:希望早晚有一枪能打到老亚当斯胖乎乎的屁股上。但老亚当斯最严重的危机不是来源于共和党人的崛起。他与自己的密友和政治上坚定的支持者、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汉密尔顿闹僵了,他轻蔑地称汉密尔顿为“苏格兰小贩的乳臭未干的私生子”,汉密尔顿则写了本小册子指责老亚当斯的不足。汉密尔顿的倒戈令共和党人大喜过望,把他的小册子称为“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杰弗逊高兴地意识到,共和党人很可能取得绝对的胜利。他猜对了。民主党人的内部分裂给了共和党和杰弗逊可乘之机,从而使杰弗逊在1800年的总统选举中获得了胜利。1800年11月,在新一届总统大选前夕,老亚当斯完成了一件在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事——把首都从费城迁到华盛顿,使自己成为首位入主白宫的总统。但天有不测风云,在几天后举行的大选中,老亚当斯以几乎同样的劣势败给了杰弗逊。形势的逆转来得太快、太猝不及防了,老亚当斯还没把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椅子焐热呢。大选失败的老亚当斯表现出了君子风度,他真诚地向杰弗逊道贺,毫不“恋栈”地离开了自己一手打造的白宫,回到了老家昆西市,并在此度过了他的余生。1826年7月4日,是老亚当斯参与起草的美国独立宣言诞生50周年纪念日,也是美国的国庆日,这一天,90岁高龄的老亚当斯在昆西与世长辞。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在杰弗逊依然活着”。他哪里知道,曾在大选中输给过他也击败过他的杰弗逊,已在数小时前先他而去。后人总认为美国开国之初最有名的总统是华盛顿和杰弗逊,老亚当斯夹在他们中间有些黯然失色。殊不知,老亚当斯是美国历史上最正直聪慧的总统之一,与他同时代的人对此感受最深,他们当时就尊称他为“政治哲学家”而非摇唇鼓舌的“政客”,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老亚当斯除了为国家的独立做出了杰出贡献之外,他的另一傲视群伦的成就,是为美国培养了另一位总统。在有生之年,他亲眼看到儿子成为了第六任美国总统,把亚当斯家族的足迹又一次延伸到了他亲手创建的白宫之中。讲述老亚当斯的故事,不能不提到他的夫人阿碧格尔。早年,老亚当斯热心于社会活动,经常外出。当时交通十分不便,往往一走就是数月,这期间家里的农场全靠夫人阿碧格尔经营。有一段时间老亚当斯为美国的独立而奔走,没有收入,全家的生活均靠夫人经营农场支撑着。她不仅相夫教子,而且还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活动。当年老亚当斯在费城出席新大陆会议时,阿碧格尔写信给丈夫,提醒他在开会时注意妇女社会地位和权益的保护,否则可能引发美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件事在美国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1756-1758 year studies the law in the Wuest city Putnam's law office, has taught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in 1758 could award attorney by Boston attorney the qualificationsIn 1765 Adams on published the article in "the Boston Bulletin" to attack "Dye printing Tax law", from now on he then positively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colony politics
Although Adams criticizes England's policy, but he in the Boston massacre killed five colony inhabitants for these accusations in 1770 the English soldier to defend; Finally commander and several soldiers is pronounced all not guiltyHe stands like this willingly in loathful one side defends has not hindered his political careerIn 1774, he worked as the first subcontinent parliament representativeAfter that attended the second session of continental congress, he also is composed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by Tuo Masi · Jefferson drafting committee's membersBy the reputation is “the American independent giants”Adams is American first vice president, afterwards was elected as president (1797-1801)Because he holds an office the period when internal affairs, diplomatic aspect not obvious achievement, in 1800 presidential bid is defeated by Tuo Masi · JeffersonHe and Jefferson all are on July 4 died in the American independent 50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on day ——1826 yearWest its sub-John · elder brother · Adams is American sixth president
Old Adams was born in October 30, 1735 in depends on in a north house, because in this house was born American first vice president and second president, therefore American person it was “the American independent cradle”, now in the room arrangement still was entirely alike with the same yearIn 1784, old Adams represented in front of the independence US to take the post in English ambassadors, after four years tenure in office expiration returning to homelandHe buys has been located present the elder brother west market Adams street 135 mansions, and for its naming “peaceful paddies”This big dwelling has more than 20 rooms, periphery is the big piece green space and the model 18th century style gardenThe Adams family once had four generation of people in this lifeIn 1846, Adams's posterity has given this house contribution the country, from this time on, here has become “the Adams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a part, by commemorates the Adams fathers and sons to the national contribution
“老亚当斯的父亲是一位英格兰清教徒的……”到最后翻译不出来了,抱歉。
文 / 杜豆豆
“优秀的写作意味着要进入其他人的思想,反过来让他们的思想进入我们自己的写作。”
这句话,出自《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的前言。
我是在亚马逊网站上,邂逅《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的,而让我怦然心动,毫不犹豫地买下这本书的,正是前言的这句话。
写作,是“我手写我心”,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传达出价值。“优秀的写作意味着要进入其他人的思想”,没错,这句我非常认可。
可后半句,却让我有些困惑:“ 我写我的思想,为什么还要’反过来让他们的思想进入我们自己的写作’呢?
看完前言,我搞明白了。原来作者写这本书的目标是:
“让学术写作回归社会与交往的本源,揭开它身上的面纱。虽然写作要求沉静与独处,但“他说/我说”模式要告诉学生的是,提高论证技巧的正途不是反躬自省,而是想想与亲友交谈时怎样会最好,也就是认真倾听,关注其他人的看法。”
换句话说,这本书不单纯是教你是进行学术写作的,而且 它采用了一种特别的“他说/我说”模式,让你能够“一招走天下”,把握核心,写出优质的学术文章来 。
有些写手可能会说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搞自媒体,又不搞学术,看这书有用吗?
诚然,这本书的目标受众是学术写作,如果你是搞研究、写专业文章的,是最对路的。但如果你不是,其实也很有启发性。因为它的理念是“优秀的写作就是与他人对话”,也就是“总结归纳他人的观点,从而构建自己的论证”。
想想看,你写一篇文学评论,针对热点发发有见解的文章,分析经济形势,搞搞科普教育,哪一种不和学术沾边儿呢?更何况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你想让自己的观点独树一帜,出类拔萃,没有点儿高大上的学术气息,怎么能写出深度,让人心服口服呢?
还有些写手会想:都是套路!最讨厌套路,我就想自由点儿写,干嘛给我介绍“模式”?
这高傲的宣言,让我很是敬佩。倘若你已经能行云流水,笔下生花,这本书不需要看。但如果你还没有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又想能够很快地写出一篇高质量、学术气息浓厚的稿子来,这本书值得一读。
《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封面的副标题,直接写着这么一行字:美国 1500 多所高等院校指定的写作教材。已经再版过多次。作者有两位,一位是杰拉尔德·格拉夫,另一位是凯茜·比肯施泰因。两位作者都在伊利诺伊大学任职,一辈子都在研究写作教育。这本书自打出版后,便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广泛推崇,多次再版,英文版销量上百万册,亚马逊好评如潮,长销不衰。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更何况一贯爱挑剔老师的大学生?能得到学生们如此热烈的欢迎,可见这本书并非商业包装下的产物,而是的确“有料”。
这本书“有料”在哪里呢?
就在标题里——高效写作的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这本书的主轴:“他说/我说”模式。
“他说/我说”模式,就是别人说了什么,我怎么回应,然后将这些回应整理成一篇文章。这样,就形成了三个步骤:他说,我说,整合成文;这也是这本书的结构。第一部分讲倾听的艺术,第二部分是如何做出自己的回应,第三部分介绍“整合”之道。
(1)“他说”
“他说”,就是别人怎么说的。别人怎么说,叫做“引述”。所以,这第一部分的开篇就是“引述为先”,主张先引用他人的说法,而非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并解释其原因。
不懂“引述”怎么做?别急,看作者给你送法宝来了。
法宝就是一系列“引述”模板:引述他说的模板、引述标准观点的模板、以你说为他说的模板引入假定或推论的模板、引入争议的模板。末了,还解释给你听,为什么要牢记“他说”在心头。
引述完,你得归纳呀。作者接着开始介绍“他认为”,也就是归纳之术。
归纳怎么做呢?
首先,让自己站在他们的立场。
你需要暂时放下成见,把你自己放到别人的脑子里,先玩玩“相信游戏”。
其次,清楚你自己的方向。
归纳是要准确呈现他人观点,如果你归纳有误,歪曲了别人的见解,那可就有损你学术的声誉了。别人会批评你说:“原文都看不懂,还在 这里胡说八道!”不过,除了要忠实于原文,你还要与自己的全篇谋划相合,因而在归纳时,就要有所侧重,为自己的观点做好准备。
虽然说,好的归纳一般会忠实呈现他人的观点和作者自己的意图之间搞好平衡,但有的时候,用用讽刺性归纳,能让被归纳的观点自曝其丑,所以,作者还专门讲了讲讽刺性归纳的模板。
最后,将行动倾向与指示词统一起来。
什么是指示词?就是表明你态度的词汇。比如,“表明、宣称,这是声明主张的;“认可、支持”,这是表达赞同的;“有待验证、否认”,这是表达质疑或反对的;“恳求、呼吁”,这是提出建议的。在总结归纳或直接引用时,使用准确、生动的指示词,会让你的文章更有说服力。
引述、归纳会了,该怎么引用呢?
作者开始为你讲解“如他所述”,也就是引用之道。
对于引文,作者做了一个有趣的类比,说:“引文有点像‘孤儿’:从原来的语境中抽离出来,然后整合到新的语境中。”
因此,书中特意介绍了整合引文的两个重要方面:
第一个,慎选引文,注意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你的具体段落。选择引文时一定不要“掉书袋”,而要确保它能支持你自己的论证。
第二个,为重要引文加上“配套”,比如原文作者、引文含义、与正文的关联等。要强调的是,引用“他说”必须与你自己的内容联系起来。要想把引文配套好,需要把它夹到“引用三明治”里,也就是:“顶上的一片面包”是引用声明,“底下一片”是后续说明。
(2)“我说”
“我说”,就是我怎样回应那些“他说”的。这部分,书中讲了回应的各种方式,讲解了“他说”和“我说”的转换,引入和回应反对意见,以及如何回答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意义何在”和“谁会关心”。
首先,作者提出了三种最常见、辨识度也最高的回应方式 : “没错/不对/没错,但是”,也就是同意、反对,以及两者的结合。
在回应时,不要一上来就抛出大量具体观点,而是应当用直截了当、毫无疑义的常见用法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比如“我同意”“我反对”,或者“我有同意的地方,;但也有反对的地方,”。一旦你给出了这样明确的命题,读者就会有力地了解你的立场,继而循着你的论证思路,理解之后的种种精微之处。
同意,但并非是亦步亦趋,否则对读者来说就毫无价值了。同意的要点在于:要显示出你的观点与你认可的观点存在差异或对照的地方,而不能原样照抄。
反对,是写成一篇文章的最简单的方法:确定一个主题,找到一段别人说过而你反对的相关的话,总结归纳,然后给出论证。
既同意又反对,也是经常会碰到的。学术界重视思虑周全,你直截了当宣布自己有新意的看法或许会一鸣惊人,但总有些问题是你拿不定主意的,是存疑的,这也同样是一种观点。
既然优秀的学术写作是进入与他人的对话,在任何时候,你都需要让读者能分清你自己的观点和你对他人观点的陈述。
其次,在从“他说”转向“我说”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不让读者混淆两者呢?
书中介绍了两种方法:“声音标示语”和“插入引述”。
某些微妙的提示词,可以标明作者正在用谁的声音说话。这类词语,就是“声音标示语”。养成使用“声音标示语”的习惯后,读者会减少困惑,你也能在阅读繁难文本中更好地注意类似的标示语。
在提醒读者你在阐述的观点属于谁时,你未必要千篇一律地用“X认为”加上对论点的阐述,你也可以在自己的句子中插入对X观点的引述。
再者,引入和回应反对意见时,有什么技巧吗?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话站得住脚,加入反对者的角色,告诉读者他们能从哪些方面批评你,是一种料敌先机、先发制人的写作方式。
优秀的写作不是在真空中堆积没有争议的事实,而意味着加入对话或辩论。一旦你将写作视为进入对话,你就应当看到,针锋相对的观点对你有利无害。
比方说,书中给出了这个模板就很好用:“虽然有些读者可能会反对”你的某个论点,而你“给出的回答是”。
最后,是关于论文意义的写作技巧。
谈论论文意义,也就是回答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意义何在?谁会关心?”“谁会关心”要求你明确哪些人或哪些群体会关心你的主张;而“意义何在”是关于这些主张的实际应用和后果,也就是接受这些主张会带来什么变化。
(3)“整合”之道
既然是模式,自然是总结了“整合”方法的。如何整合呢?书中讲了三个重点:
首先,是通顺连贯的问题。
最优秀的文章都会在各个部分之间给出明确的关联,形成一种“势”,一种方向感,每个句子(或段落)不仅为后文打下基础,而且已有前文做好铺垫。你写下一个句子时,就在读者的头脑中创造了一种预期,即下一个句子会以某种方式延续和扩展当前的句子,哪怕下一个句子要展开一个新方向。
想要使文章达到通顺连贯,要记住这四条实用方法:
A、使用连接词(如“所以”“因此”);
B、加入指示词(如“这个”“这样的”);
C、为每篇文章设定一组关键词;
D、换一种说法复述,要有一定的变化,以免造成赘余。
然后,是书面语和非书面语如何混搭。
学术论文并非与象牙塔外的日常口语水火不容。“我觉得不行”和“缺乏可行性”,这是两种风格。你当然可以根据受众和目的,灵活使用它们,保证你既能用自己的声音说话,又能写出有力的学术论证。晓畅的口语往往能够让学术文章活泼生动起来,甚至能让文字更严格、更精确。
最后,是用来澄清问题的“元评述”。
所谓“元评述”,也就是对评述的评述,展示如何引导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告诉其他人应当——以及不应当——如何认识这些观点。
不管你写得多明晰、多准确,读者还是有无数种可能误解你的方式。运用元评述,你就可以澄清和阐发你的思想。“元评述”较主要的形式是标题、副标题和小标题,另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法也能做元评述,比如,讨论发对意见,加入连接词,为引文加上配套文字,回答“意义何在”与“谁会关心”的问题等。
不过,你以为秘密讲解完,就这样结束了吗?
No!作者讲完了方法,还告诉你说:“别着急,你只是完成了初稿,你还需要修订。”
修订 是极重要的写作环节之一,你要通读初稿,检查论证是否完善,能否加以改进。难点在于发现何处需要改进,然后是需要怎样做。
怎么发现呢?作者给出了一张按本书章节顺序排列的问题清单,你对照检查就OK了。
这还不算完。你掌握了秘密,明白了方法,作者说:“等等,我还有礼物送给你!”
哈,太惊奇了,居然是 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还有全书的模板索引和五篇范文 。
好了,坐下来写吧,不会就翻翻书。
高效,就在这里了:套用模板,然后快速写出你的“深度论文”,对比范文,修订提升,搞定!
就是这么简单,还等什么?学起来吧!
(本文结束)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