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则材料出发,我们可以抓住“牛顿”和“苹果树”,探讨牛顿是如何抓住灵感,获得成功的。这不是牛顿运气好,而是他一直在思索相关物理学问题,同时自己有深厚的学识基础,才能从苹果落地出发,发现万有有力。其实,苹果落地这个故事本身就是牛顿编的,他想借此引起人们对万有引力的关注,不然谁会对这么冷门的物理问题感兴趣呢?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材料作文的话,作文开头一定要点到给的材料吗?
我建议,材料作文开头不要联系材料,而应通过有文采的语言亮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围绕主旨举些略例,这样能给阅卷老师留下特别的印象。
至于材料,放在第二或第三段来联系,比较合适。结尾处也要注意呼应开头、题目、主旨,可以再联系下材料哦。
移树·移土·移人(67分)
南京大学在校庆前移植了一枝来自牛顿故乡林肯郡的苹果树枝,为了一个美丽的理由:“砸中牛顿的苹果也将有可能砸中南大学生”。
同样的,在天大、在汕大,一株株“引进牛顿”的苹果树在中国校园的各个角落里生根发芽。移树者的愿景自然是美好而富有诗意的,可是移树了之后呢?如果移了树却不能继而移土移人,这株来自异乡的苹果树会不会也像那个我们早已听厌了的“逾淮为枳”的故事那样,最终没于平庸呢。
移来一株苹果树,请也同样将那片养育它的土壤一并移来吧!我想,在那至今还保持着远离尘嚣的林肯郡的土壤里,最多的怕是那份沉积了千百年的澄静吧。莫非如此,你又如何能想见昔日的牛顿能在一片喧嚣中感悟那只苹果背后的真理呢。只是现如今,中国的大学都争先恐后地从象牙塔走上了十字街头。当一个个国家教授化身屏幕上的学术明星;当人们已习惯性地称呼教授“某某主任”而非其学术称谓之时,我总觉得这过分的喧闹背后本非一种学术的繁荣,却是一种更深的文化没落。那株被人围观、被镁光灯包围的苹果树下又如何能诞生需要耐心、澄静的心灵方能品出的真理呢?
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如今看来,需要慢慢成长的恐怕不只是那株苹果树。
“在未有天才之前,我们需要培育滋养天才的土壤。”鲁迅先生的话似乎是永不过时的,可是这片澄静的精神土壤又该怎样慢慢地成长呢?我想,不如“顺天致性”,给它以空间,对大学少些关注。就如同此番备受关注、隆重移树的南大校庆,本身就是一个现实中的反例。一直很欣赏葛剑雄教授在《邂逅霍金》里所描绘的剑桥大学校园中那片宁静、少有人关注的学术氛围。那才是真正的大学啊!我想也只有这样,宁静的土壤才可以生长,陈寅恪笔下的“独立之思想与自由之精神”才可能真正实现,移土才能真正移人!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引进苹果树本身也意味着大学对新生与变革的期冀。只是苹果树的移植可以很快,而移土乃至移人则需要我们用平和与耐心去等待。这回,可别再急躁了。
或许,在一个宁静的午后,在南大一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苹果树下,一颗熟透了苹果正悄然落地!
养好苹果树(65分)
国内几所大学相继带回“牛顿苹果树”,可说为大学校园增添一抹亮色。当然,这势必会引来对其作秀行为的质疑与批评。我倒觉得,这不算是个坏事。
对南大来说,这种行为有一定正面意义。当校庆渐渐转变为比拼富翁数量与领导职位的时候,繁忙的校庆办能在寻找“杰出校友”的工作中想到林肯郡那根树枝,也还算“良心未泯”。天大、汕大及南大移植苹果树,说明校领导脑子里还有“科研”这根筋——前提是领导们不全为出风头曝知名度。
然而,苹果砸出脑浆容易,砸出灵感可是难上加难。对中国的大学来说,培养出优秀科研人才,还有许多要做。我们不能只想要做苹果树,应该努力像培养牛顿伟大头脑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看齐。
若是大学领导们有心,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对科研的热情与正确态度。在当下中国的大学中,学生们确有认真学习的,但有多少热爱科学用于探索的呢?做题是为高GPA,学习乃为保研、出国,这般大环境怎能孕育出杰出人才?校长们应当努力营造正面、积极的学术氛围,引导学生好好学科学,为真正有兴趣有理想的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并非指多好的图书馆和寝室,而是要让他们能遵从内心愿望和理想,而不是被汹涌的大军胁迫着冲走,失去宝贵的时光和梦想。对于教授和学生,领导们应当允许他们静下心来做研究、搞学术,不要用论文数来逼迫他们——论文发的多就能赶上麻省理工了么?即使校长自己不懂科研,也应当创造条件——省下盖楼的钱搞学术活动,或许就能启发一个聪明的头脑。
当然,要让苹果树真正长好,全社会都应来做土壤。社会中应当有鼓励、支持孩子学习科学的气氛。在人人想赚钱之时,有多少家长能看着聪明的孩子走进深似海的实验室?当整个社会都崇尚地位与财富,而对知识分子投以冷淡的态度,优秀的人才也就自然而然地——情愿或是不情愿——踏上攫取名望与金钱的征途。诚然,科研人员需要静下心来搞学术,但这决不意味世人当对其冷眼相待。
有牛顿爵士的苹果树不算坏事。但如果我们无法拥有十七世纪剑桥小城的环境,只怕苹果树都耻于生长在中国。
共同努力,不要让苹果树蒙羞!
苹果何能(63分)
天津大学、汕头大学、南京大学纷纷移植牛顿故乡林肯郡的苹果树枝。南京大学校庆办说,届时,“砸中牛顿的苹果也将有可能砸中南大学生”。
如此看来,林肯郡的苹果树竟是沾了牛顿的光,一脚迈进了宝物的行列。然而,苹果何能?
在牛顿出生前,林肯郡的苹果就曾砸中过许多人,但他们谁也没有想出万有引力定律。在有了牛顿之后,谁又能说浩瀚世界里其余有待于被发现的规律就一定同苹果树有关,并且还非得是林肯郡的这一棵?谈及此,不由联想到释迦牟尼静坐于一棵毕钵罗树下苦思、觉悟,最终创立佛教的故事。故事中的那棵树现已改名叫菩提,同林肯郡的那棵苹果树一样,成为别有象征的珍宝,连一片飘下的树叶都价值连城。然而,保存这树叶又有什么价值呢?须知只要心中有菩提,则草木山川皆是佛,若心中原就没有如释迦牟尼那般苦思以求觉悟的念头,即便坐拥菩提树,也不过一场徒劳!同样地,倘若中国的大学只追求引进移植“根正苗红”的林肯郡苹果枝条,而不致力于培养学生求真求知的思考钻研精神,那么,或许有一天,移植的苹果枝条真的会长成参天大树果实累累,但我们科学园地仍将只会是一片荒芜萧索!
苹果何能。我们又该怎样在移植苹果的同时,一并移植它的精神。更直白地说,我们应当怎样来铭记伟人,并学习他们的精神。
我不能说移植苹果树完全是错误的,毕竟让富有内涵的苹果枝条成为校园一景,从某些层面上也是一种外在的宣传,就像巴金曾提议建文革博物馆,因为无论怎样高贵或卑劣的精神都还要寄托在具体物质上才能真正长存在世间并引起人们共鸣。但是,我们是否在这些外在表象上已做了太多功夫,在进行移植时总忘记培植其最核心的内在精神?国内不乏模仿外国城镇建造的地方,但种种不文明现象在这些地方仍屡见不鲜,那是因为我们只移植了建筑,没有“移植”来当地更优秀的文明。
如果我们的移植总是只有一半,并且是偏表象的那一半,那么,移植来多少有寓意的东西又能有多少意义。
苹果何能,与其千里迢迢去寻枝,不如好好研讨如何培养出善于探索思考的学生吧。
需要的不止是树枝(63分)
牛顿的苹果树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愈发红火。树上的枝条已连续落户天津大学、汕头大学和南京大学。希望“砸中牛顿的苹果也将可能砸中南大学生”。同南大一样,其它高校无非也是出于这一愿望。
的确,这反映了我们对科技越来越高的重视,和高等教育发展下科学成就的迫切之情。虽说是形式主义,但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这样的举动,可以理解,也值得肯定,因为它有利于促进学术氛围。
不过,正如前文所说的,这毕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如果真正想让学生的科学素养上升到新的高度,使我国的科学成就有重大突破,我们需要的就不止是苹果树的树枝,而是科学精神这样的“树根”。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科学精神相较于西方人就比较缺乏。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儒家思想却鄙夷科学技术。中国人辛勤劳作,在实践中也曾总结出不少技巧,但缺少科学精神之根,陌上柔桑难以成长为参天巨木。就如对待苹果树的态度,中国人不断被苹果砸中,最终通过每年树木的反复表现总结曰:“瓜熟蒂落”。而西方的牛顿却质疑为何苹果是往下掉的。可见,科学研究中的理性、严谨、探究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精神的尊重才是科学发展的树根。根深才能叶茂。而那些树枝,只不过是最表象的技巧,可以移植,可以模仿,但必须生根才能长久。
不可否认,如今中国人对待科技的态度及成就相对于前代,是进步的,所以才会有钱学森科学报国的热情,才会有政府科教兴国的战略。但我们也必须正视的,是我们科学精神依然有所缺失。国家建设的年代里,我们高喊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不用怕”;而当今大学教授则以四处发表论文、举行讲座为主要职责。表面上,似乎是我们的科学知识与素养在提高,但若深究下去,我们便会察觉到急功近利的心态。这是科学研究的大忌。
所以说,要培育出真正适合科学精神生根的土壤,不仅需要更多的尊重,还不妨让我们对科技带动生产力的迫切心情缓一缓,是学者真正能沉潜下去。我们不时追问国人何时能得诺贝尔奖,殊不知,只有当我们把诺奖也当作虚名,放下燥郁、纠结的心境,心无旁骛地追求科学精神的时候,我们才自然具备那样的能力。唯有摈弃树枝表面的繁华,让科学精神植根心中,才能使掉落的苹果变化为科学的灵光。
我们需要的不止是树枝。
成功,从教育本身开始(62分)
牛顿因被苹果砸中而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使得牛顿的故乡林肯郡的苹果树竟也成了各大学追逐的焦点。天津大学校长将这棵苹果树的枝条带回校园;李嘉诚将枝条赠予汕头大学;南京大学移植苹果树枝,希望“砸中牛顿的苹果也将有可能砸中南大学生。”
面对各大学费尽周折地种植“苹果树枝”,我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效。在校园的一角有一个与名人有关的历史文物,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添一份校园的文化气息。但是若是想简单地凭借这一根小小的枝条,就达到“桃李满天下”的目标,未免有一些简陋了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培养真正的人才,还得从踏实的教育方式开始。而所有伟人的成才,都离不开教育和其本身的努力。牛顿被苹果“砸”出的灵感,也不是随随便便得来的,而是基于其对于生活细节的思考和刻苦的钻研。曾几何时,一定有一个人如牛顿那样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中,但其没有成为“牛顿”,原因就是其自身努力与准备不够充分,学识不够广博。所以学识对一个人的成才极为重要,而学识的一个重要来源便是教育。
然而近年来国内许多学校并没有把握住“教育育人”的大方向,而是纷纷希望借助其他“旁门左道”来达到使人成才的目的,这是十分不可取的。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理应营造一个健全完善的学习氛围,当然,单单凭几棵苹果树是不够的。师生之间应构建平等、自由的学术交流的关系。就如海森堡和波尔那样,一个身为著名的物理专家,而一个则是默默无闻的大学生,但两人却能一起平等自由地钻研科学问题。最终,也正是这种良性的学术环境造就了波尔。另外,单纯的学术教育业应该施于每一个学生,不应过多地将名利、学分涉入学术研究中。只有这样,才能汲取到最纯正的知识,造就出真正的人才。
苹果无时无刻地不在落下,但它只落入有教育的人手中。
培育人才,只有从最初始、最踏实的教育入手,诲人不倦地育人,才能造就出真正的成功。
对移植苹果树枝的思考(62分)
不久前,南京大学决定在校庆前夕移植牛顿故乡林肯郡的苹果树枝,据校庆办说,届时,“砸中牛顿的苹果也将有可能砸中南大学生。”
况且,这种举动也不是南大独创,天津大学与汕头大学也曾纷纷移植“牛顿苹果树”的枝条回学园中。一时间,仿佛“移植牛顿苹果树”的行为,竟已成风。
乍看之下,这看似热闹的行为并不算什么,其中不过饱含各所大学校园对它学子的期望,希冀着有朝一日自己学校也能毕业出个震惊世界的“牛顿”来,何乐而不为呢?可深思过后,我们可以窥见的,不仅有这一点点殷切的期盼,更引人揣摩的是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国人的思想。
我们宁愿迢迢千里,万苦千辛带回远方一处苹果枝,也不愿哪怕作一点点微小的实际行动,去改善校园的条件,为人才培养塑造更好的土壤与环境。
我想牛顿之所以成为牛顿,不是因为那个砸中他头的苹果,而是他脑中的思想,他对科学研究事业无限广阔的热情,以至于在生活的每时每刻中,他都能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而那颗苹果,不过是一个灵感的开关,一剂催化剂,却怎么也不可能成为那至关重要的原因。
回望那些纷纷视“牛顿苹果树”为宝物的大学校园,他们是否可曾懂得,如今国人未有牛顿的原因,归根究底不是灵感的缺失,而是思想的不足?没有灵魂般不可缺失的思想、思维方式,即使砸千个、万个苹果下来,也是无用的。
一言蔽之,如今求得这苹果枝,仍为时过早。当务之急,是在教育培养上花更多心血;在设备条件上投入更多物力人力;在培养出“牛顿”的土壤上花更多精力;扫荡开这片停留在浅显表层的“移植牛顿苹果树”的风气;抛开肤浅虚荣的价值观,为大学校园中的莘莘学子营造一个没有急进功利、宁静超然物外的环境。
要想真正的一个“牛顿”的诞生,那就不要去期待一个牛顿。
苹果枝背后的科学精神(62分)
南京大学校庆移植来牛顿故乡的苹果树树枝,说届时砸中牛顿的苹果也可能砸中南大学生。而此前,天津、汕头大学也都曾接受过牛顿的苹果枝。
中国各大高校对于苹果枝的钟爱也许从某一个层面上反映出了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视,也可以看作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这本身并不是坏事,然而,苹果枝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表象,那么其背后蕴藏的精神又是什么?学生们能从这苹果枝中悟出一些什么,收获一些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禁要问,牛顿的成功难道仅仅因为一个苹果吗?
答案显然不是。牛顿因苹果的掉落而产生疑惑,随即思考观察,潜心研究,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科学是需要探究、创新的,是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决心与毅力的,苹果的砸落不过是一个灵感来源,一个走进科学的契机,这之后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耐得住寂寞,承受的了挫败。高校移植来苹果枝时,是否也把这苹果枝中所蕴含的科学真谛一同移植了来呢?或者,是否能够把这种科学探究的精神传递给莘莘学子,让它开花结果呢?我想,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真正做学问,是需要静的下心,是需要抓住其本质与灵魂,从而沉淀,厚积而薄发。而现在的一些所谓专家学者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我们往往过多专注于表象而忽略了其实质,这是浅见,是永远都不会走得长远的。这也难怪整个社会都浮浮躁躁,过于急功近利,只做表面文章,丝毫没了做学问的氛围。发表论文数的多少似乎决定了一切,悲哉!
最近听说国内创办了一项菠萝科学奖,与搞笑诺贝尔奖有异曲同工之妙,生物奖颁发给了几个理工男,他们悉心观察研究了江豚妊娠期长达300天,做了几百页的观察报告,这看似有些无厘头,却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躲在岸边观察300天,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我想,我们真正需要的应当正是这样一种静心,一种对于科学执着的追求,这是一种修行,我想也是牛顿苹果枝所要向我们传递的精神。
其实苹果枝只是一种表象,不必在这上面做太多文章,也不必投太多目光于此上,我们要有一颗看透现象的心,真正领悟其背后的真谛。
不知院方是否参透,万万不要辜负了苹果枝的一片苦心才好。
思路:从题目入手,结合学生预习,介绍霍金的情况,为深入阅读课文作好铺垫工作。
1、我们已经作过预习,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所了解的霍金。
学生介绍集中于两部分:
霍金的科学成就——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时间简史》,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
霍金的疾病——卢伽雷氏症,绝症。最后他的身体会象植物一样,只有他的心脏、肺和头脑仍能运行,只有思维仍然是完好的,但不能与外界进行沟通。
老师的补充:
霍金的一首诗——“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点拨)我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我们生存的宇宙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是否有边际,是否有一天会消亡?你可曾追寻过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多数人成年后忘怀的问题,霍金等科学家却执著地追寻着……
霍金的疾病——请同学们想象以下自己若患有此病后的感受。霍金说:“我得病后的一个体验是:当一个人面临早逝的可能,就会体验到活下去是值得的。”(点拨)是什么支撑着霍金活下去并继续在科学道路上跋涉?(生答: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是的,这种精神与霍金在科学上的伟大发现一样,也是人类的一笔巨大财富。
2、“邂逅”何意?(生答:偶然相遇。)偶然的相遇却在作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来邂逅这位伟人吧。
(三)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把握课文的结构、主旨、写作特点
请学生根据预习,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并在全班交流。
比较集中的问题:
1、为什么作者写遇到霍金时,要着重强调他“与照片上见到的一模一样”?
(点拨)请学生朗读这句句子,一遍保留这半句话,一遍去掉这半句话。
学生互相讨论感受,明确:这是一种惊喜感受的表达。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遇到仰慕已久的伟人,作者不免有不能确信之情,所以要“确认”一下。
(进一步点拨)作者对霍金仰慕已久吗,何以见得?
生答:第一小结作者写得很明确。第二小节我与博士的对话实际上也是从侧面写出霍金的伟大。
2、霍金的目光既可看作极度冷漠,也可视为极有魅力,这是什么意思?
学生互相讨论。
(点拨)可结合背景材料。
生答:这目光反映了一个与严酷命运作战的不屈灵魂,是坚毅不屈精神的反光。一个生长在鲜花与阳光中,一路顺风的人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目光的。所以作者做这样的描写。
3、当遇到心中的“偶像”时,为什么我却“呆滞”了,什么也没有做?
生答:是因为太崇拜他了,所以如此。
生反对:其实“我”当时是想拍照的,只是出于某种原因控制住了自己。书中有“摸了摸照相机”的描写。
(点拨)是什么原因呢?文章中怎么写?
生答:“或许是……”“或许是……”两段。一是感到不应该打搅这位不屈的斗士,这是对个人价值的应有尊重。另一个是当时的人们的行动感染了我。
(再点拨)当时周围的人们为什么是这样的举动呢?
生答:都是出于尊重之心。
4、“不幸”和“幸运”之说是否矛盾?
生答:不矛盾。霍金身患绝症是不幸的,但是他却能够在外界的帮助下完成对命运的抗争,因此是幸运的。
(点拨)外界的哪些帮助?
生答:两点——A、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提供了他与外界沟通的可能。B、他生活在一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环境中。
(点拨)作者更强调哪一点?
生答:后一点。书中有“更”字说明这点。
(进一步点拨)这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剑桥就是这样环境的代表。
高一(上)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生命体验
《沁园春•长沙》
《跨越百年的美丽》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第二单元 美好感情
《<边城>节选》
《合欢树》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第三单元 人我之间
《最后的常春藤叶》
《邂逅霍金》
《一碗阳春面》
第四单元 诗歌欣赏
《再别康桥》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双桅船》
《地球,我的母亲》
《中国古代小说地发展和规律》
第六单元 诗歌欣赏
《促织》
《香菱学诗》
《群英会蒋干中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中国古代小说地发展和规律》
高一(下)教材目录:
《老王》
《项链》
《当炉女》
《回忆鲁迅先生》
《小平,走好》
《贝多芬百年祭》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为了忘却的记念》
《我有一个梦想》
《哦,香雪》
《变形记(一)》
《微型小说两篇〈在柏林〉〈走出沙漠〉》
《〈药〉评点》
《阿房宫赋》
《诗词四首》(《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八声甘州》柳永,《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登快阁》黄庭坚)
《项脊轩志》
《黄州快哉亭记》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梦游天姥吟留别》
《律诗三首》(《书愤》陆游,《登楼》杜甫,《终南山》王维)
《绝句三首》(《从军行(四)》王昌龄,《过华清宫(一)》杜牧,《塞下曲(一)》卢纶)
第五单元 树木花卉
《诗经•秦风•蒹葭》
《种树郭橐驼传》
《病梅馆记》
《诗二首》(左思《咏史》、陶渊明《饮酒》)
(一)现代文主旨
应该紧扣“知全貌、抓主旨、理思路”这九个字来做好高考现代文阅读题。
1、知全貌
“知全貌”就是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就要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也就是说要"整体阅读",大体浏览一二遍,了解文章的话题是什么,写作的对象是什么,这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也是容易忽略的环节。在这一步,要善于"借助",也就是要借助文段的题目和出处,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同时要善于借助文段的首括句、小结句、过渡句、关键句,借助经常出现的词语,借助重要的关联词。尤其要注意把观点和材料分开,看看哪里是作者运用的材料,把这些材料放到一旁,观点就水落石出了,抓住这些观点,就抓住了文段内容的核心。
如2004年北京高考第21题简答题:“(1)普希金‘独有的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2)作者为什么强调‘文学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惟有普希金一人’”。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就必须整体阅读全文,根据命题要求,在全文中去搜索提取信息。放眼全文,这篇文章写了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并且谈到东西方的区别,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普希金做画是在诗情之下激发出来的,是诗稿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托尔斯泰认为普希金“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根据这些内容可以对普希金绘画时特有的思想状态加以概括说明。例如可以答“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欲”,可以答“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可以答“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等。依据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理解可以回答第二问。总起说来,作者要强调的是东西文化的差异——古代东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差异不大,而西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完成两样;西方绘画另有一套训练方法与绘画理论;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不大讲究触类旁通——导致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不容易逾越。而作者认为提倡逾越这种壁垒,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
2、抓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
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选用孙犁的《老家》。它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思念故乡,尊重故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第21题A项“‘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这两句诗,使人不禁自然联想到李白‘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本文的主旨是思乡。A项中的两句诗,都表达了共同的思乡的主题。因而是正确。B项“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文化大革命”的出现并没有使主题深化。因主题是思乡,思乡之情怎样深化?让人不可思议。因而B项不正确。E项“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一席话意味深长,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遗忘深长。”E项和本文的主旨向背,也有损作者形象。因而E项不正确。
三、理思路
一般说,搜集信息式的文章阅读有别于专门研究性的文章阅读,其目的在于了解作者的观点、主张、态度和感情。我们根据文章的语言表述,在读通文章知其大略后,必须细察作者在文中留下的思维的痕迹,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复制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感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理清文章作者的思路,是指对文章宏观的把握。宏观把握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也不是让我们死记对文章结构分析得出的结论,而是在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中,训练、提高我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2004年高考语文辽宁试卷选用了纪伯伦的《认识自我》,这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而且包含着领悟生活的哲理。《认识自我》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文章开头写“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是“从开始的自我怀疑到产生决心重新认识自我的念头”;“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是“在与名人的外貌特征的比较中寻找自我”;文章结尾“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 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是“最终获得信心,认定自我”。
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第18题:“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我们可以概括为:“从开始的自我怀疑到产生决心重新认识自我的念头,然后在与名人的外貌特征的比较中寻找自我,最终获得信心,认定自我。”第21题:“请扼要评价赛艾姆这一人物形象。”我们也可以概括为:赛艾姆是一个耽于幻想、缺乏行动力、在虚幻中求得精神满足的人物形象。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感知了文章的全貌,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文章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如果我们不在这方面下功夫,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解答后面的问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答错。
(二)现代文写作手法
记叙文
1、人称的确定:
第一、二、三人称。较少用第二人称,一般是便于直接抒情,拉近与读者距离。
2 中心的归纳:
通过 (什么人干什么)表达(思想感情)
3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4 写景的作用:(1)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2)描写——景物,表达——感情。(3)推动情节发展
5 记叙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6 记叙的线索:关注情线
7 详略的处理:详略的处理是为了突出中心
8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议论往往升华主题
(2)关注描写: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景物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9、表现手法:
烘托(衬托)、对比、对照、
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
10、语言的赏析
如果考句子的作用,首先明白结构作用,
其次重点分析内容。
方法:看是人物描写,还是景物描写,再具体分析。
从动词、形容词、修辞,语言的通俗易懂、
幽默诙谐的角度进行分析。
特别是深层意思的挖掘。
(1)常用修辞:
比喻、拟人。
夸张: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反问:加强语调、强调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加深印象
排比:节奏感强,有气势,增强文章感染力。
反复: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
对偶:结构相对,句式工整。
(2)看句子结构作用:
过渡(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伏笔、铺垫、照应、对照
说明文
一、说明对象及特征
二、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三、说明方法: 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
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
注意说明方法的作用
四、 说明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递进
五、说明语言:
1、段、句的作用
开头(1)、结构 :交代说明对象,引出说明对象
(2)、内容:增加一些内容
中间(1)、结构:是否过渡
(2)、内容:从说明方法和说明对象来分析
结尾(1)、结构:是否有照应
(2)、内容:归纳总结
2、 哪些句子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具体分析
3、有些词句能否删去
议论文
一、论点:作者的见解或主张
1 一定是一个判断句
2论点出现的位置
出现在开头
出现在中间
出现在结尾
出现在标题
要归纳总结
二、论据
事实论椐:古今中外、面点、正反(例子)
理论论据:1、引用名言(直接引用、间接引用)
2 、作者的分析
无论是哪一种论据,都只有一个作用: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
三、论证
1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从“大”从“小”原则)
2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3论证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驳论方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四、分析议论文:段、句的作用
开头: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
证明论点
中间:是否过渡
从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尾:是否照应归纳总结
5 论证的结构:
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层层深入(递进)
五、一些题型:
1、文章从哪几方面论述?
方法:找分论点
2、补充论据(1)理论论据
---最好引用名人名言或自已分析
(2)事实论据---举名人的例子,实在不行就举自已的例子。
(名人优先)
六、一些名称:
手法----写法、表现手法
修饰手法---修辞手法
19.结合全文回答,霍金“超常的魅力”除目光以外,还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三点)(3分)
20 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既没有移步, 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4分)
21.作者说“霍金是幸运的”,其理由是什么请分条陈述。(3分)
22.第⒀段中,作者为什么希望霍金能够在“平静”中度过他的一生(3分)
19.①取得非凡杰出的科学成就;②直接挑战传统权威理论;③以坚强毅力战胜罕见疾病;
④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答对三点即可,3分)
20. ①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这样一位的超常的人,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②周围的感染了我,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意思对即可,4分)
21.①霍金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②霍金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③霍金生活在剑桥大学,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意思对即可,3分)
22.希望人们能够让霍金远离各种干扰,像常人一样平静地生活,这才是对他最大的尊重。(意思对即可,3分)
23.第一问: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坚韧乐观地面对不幸。(意思对即可,1分)
第二问:不设统一答案。(3)
是这个吗?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