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的画怎么鉴定真假?东画的老师们指教

张大千的画怎么鉴定真假?东画的老师们指教,第1张

大千(1899-1983)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其山水,花鸟,人物,仕女画以及诗文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当前艺术品市场中,他的作品成为抢手货,润格颇高,随之而来的赝品也很多。本文就如何辨别张大千书画作品的真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研究体会。

第一,要牢牢掌握张大千书画的用笔之法,或者说是他的艺术风格。

一个艺术家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用笔之法和习惯,一个伪手要在短期内全部学会是不可能的,即使临摹,也只能是表面的形似,要做到气韵生动,神似是不可能的,伪张大千的画也是如此。按张大千的山水,人物和花鸟画,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早年即张大千1941年43岁赴敦煌以前,山水主要学习石涛和八大山人,且大量摹仿他们的作品。其用笔利落,灵秀,画风俊俏,爽利。虽然山水中的人物画得笔简神足,很似石涛,但无石涛古朴厚重的风骨。而这一时期的张大千伪画,容易在山水画中的小人物和水边的细草上出现破绽。张大千的作品风格雄健灵秀,人物面相圆润,衣纹线条严谨流畅,与画面整体协调;而伪张大千的作品笔力软弱,呆板无神,极少有整体感。张大千的人物仕女画主要学习清代画家改琦,所画仕女瘦削、柔弱,具有一种“病态美”。其所画花卉、蔬果画,主要学习明清小写意的画风,如陈淳、徐渭,八大山人等,尤喜画荷花、芭蕉,技法以写意为主,但工笔兼而有之。其画风清新活泼、俊爽,设色明净秀润。所画梅花老干如铁,有一种耐寒喜洁的笔意。所画兰花,幽香清远,处处体现一个“清”字。所画菊花,其叶尖是圆形的,其花态有一种凌寒傲霜之姿,绝无俯首随人之态。其画墨竹,竹枝吸收篆书的笔法;画竹叶,下笔劲利,多为个字或介字形态,几乎没有川字形状;而所画竹杆,下下粗细差不多,无两头大,间小,蜂腰鹤膝的弊端。张大千的荷花(泼墨除外),多用大笔蘸淡花青色扫出大体,再用汁绿层层渲染,然后用线条勾出花瓣的轮廓和斑纹,以表现花瓣正侧向背。

(二)中期是指张大千赴敦煌后到1957年59岁患病前艺术的成熟期。此时,张大千由于深受敦煌壁画的影响,画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山水画除在所画细草,皴法,设色上仍有石涛的影子外,主要取法王蒙茂密繁复的画风,画面由俊俏爽利变为瑰丽雄奇,功力也比早年深厚。此时所画人物画尤其是仕女画,人物面相圆润,体态丰盈,色彩浓丽,线描严谨,衣裙图案精致。此时,他的人物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即变小巧为精密,变小乘为雄伟,变病态美为健康美,寓革新于复古的创作之中。其所画仕女,飘逸妩媚,衣纹细劲圆润,多重渲染,并留有水线以加强衣纹的凹凸效果。而衬景中的修竹、芭蕉,多浓施石绿,以衬托人物雅洁的衣冠,从而形成古艳精丽的格调。此时的花鸟,走兽画,除仍保留早期陈淳、徐谓、八大山人的余韵外,又学习了敦煌壁画工笔重彩画法,如明代陈洪绶,宋代赵佶等的画风,形成造型饱满,色彩华美,神韵俱足,工意兼备的风格。而伪作的仕女画,几乎无传统功力可言。

(三)晚期从1958年60岁以后直到逝世,张大千的绘画品逐渐变工意兼备为大写意。此时,他苦心探索革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洋抽象主义画派的长处,创山水画破墨,泼墨,泼彩的新画风,使他的绘画创作达到最高峰。他的泼墨,泼彩画,把色与墨相融相间,将半抽象与写意的具象画法融为一体,是一种巧妙的中西合璧。而作伪之人容易把破墨,泼墨画成漆黑一团,无层次,灵秀之感。此时,张大千的人物画,多为写意之作,人物衣纹更趋于简练,点景多为意笔,笔墨酣畅,颇有“老大竟转拙”之意。此时他的花鸟,走兽画,主要以破墨,泼墨,泼彩为主,在继续保持陈淳,徐谓,石涛的影响外,又含英咀华,将水墨花鸟推向崭新的领域。

第二,张大千的署款书画作品上的署款和题跋,是书画鉴定的重要依据,也是伪者下功夫最多的地方。张大千的书法,早年学习曾熙和李瑞清,书风稚嫩潇洒,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学习石涛,八大山人以后,其法书有两种面貌,一种是老师曾熙,李瑞清细秀,方平,略带隶书味的书风;另一种是学石涛笔法劲健,豪放,不拘一格的书风。张大千此时的楷书,横笔上挑,捺笔外撇,有很浓的隶书味。以后,他又学习魏碑,《瘗鹤铭》和宁代的黄庭坚,从而形成利落,平中求奇,隶楷相参的书风。张在千的署款很有特色,他初名季,季爰,早年的“爰”字有虫字旁,因为古写的“猨”,“蝯”,“猿”相通,故又名“济蝯”。他拜曾熙为师后,改名“爰”,21岁出家时,才有“大千”这个法号。而作伪之人,由于缺少这些知识,往往把款写错,或者时间上出现错位。关于“爰”字的写法,从传世作品看,又有早中晚期三种不同的写法。张大千早年,约34岁以前,“爰”字字形头小,底大,“爰”字头上所谓三横(实为撇点横笔)最后一笔短,“爰”字下半部大,形态像一只猿猴,如《江村渔归图》和《黄山松涧图》上的署款。大约34岁以后,“爰”字用行草书,字形上头变大,三横最后一笔比早年长,用笔

  风景画·甘蔗的画法

画时各节的亮面要一齐完成,再一齐画各节的暗面。用色水分要多,如有切面的,则切面的外轮廊和表皮交接处要锐利,最后再描绘它的空的部分。

国画技法·画蔬菜瓜果的技巧甘蔗,是经常见于画面的蔬菜瓜果之一。

由于蔬果各具特征,各有自己的生长规律,这就要求作者要抓取典型,掌握典型形象,了解一般规律,从而进入创作。

要特别注意表现蔬果质体的鲜嫩,着意表现它的满含水分,富有色、香、味、形的引人入胜的特质。无论用笔墨色彩如何简练,总要向观众传达其中的生活情趣,既具自然之妙而又生气勃然,意识到是不久才从畦里或树上采摘下来的,仿佛还凝结着露滴,散发着芳香。(附图为郭味蕖作品《蔬芗图》

画蔬果首应热爱蔬果,要以劳动人民的眼光和态度来对待蔬果。白石老人曾说:“没种过白菜,对它不认识,是画不好白菜的。”我想,要画好蔬果,就应当好好体会他这句话,认真地观察自然界中的蔬菜瓜果,认识它,熟悉它,并创造技法将它表现出来。

一般蔬果构图多取折枝或平列形式,也就是静物式的构图。这就要求散点陈列法要符合透视法则,上下前后要分清层次,注意表现出物象的深度和空间距离感。

作者应学会利用各种视线来取景,应避免平视和直视,以求把蔬果依次推远。写意蔬果构图更要注意画面物体的聚散、高低、前后、轻重的关系,色彩的对比和调合也应十分注意。

根据前人经验,蔬果的构图应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几组物体组成,如以大型蔬菜配以零星果物,有意避免等量均齐布列,物体间做到纵横交叉,注意叠压和掩映。若蔬果构图布列不当,蔬果便会悬空,或者两种物体贴在一起,分不出前后层次。

总的说来,一幅好的蔬果图,不仅要求形式正确,色彩对比鲜明,而且质感和立体感也要特别注意。若用笔柔弱,物体没有重量,就不能立体在画面上。写意画又不能皴擦出物体的外光,因此就要求作者以洗练的线条和纯熟的手法表达物体的形质。

画花卉蔬果除了单独取材于蔬果外,还可配以其他物体以构成画面。如画蔬果可配以花卉、禽虫,或配以文石;又可和筐、罐、瓶、盆、书砚、玩具等一块组合,如古人所作《岁朝图》、《清供图》等。

蔬菜瓜果的取材和构图,是至为广泛和多样的,可根据内容和表现形式的需要自由组合。画面要有主有宾,有变化有统一,既要有形有色,又要有笔有墨。

我国历代花鸟画画家所作的优秀的蔬菜瓜果作品很多,有不少留传了下来。五代徐熙善画花果,有《园蔬药苗图》传世。我们从宋人《果熟来禽图》、《枇杷绣羽图》以及墨笔花果长卷上可以看出宋人所作花果的精到。降至元季明世,钱舜举有《秋瓜图》,温日观、徐青藤善画葡萄,一脉相承,被推为大家。沈石田、陈白阳更以花果能手著称。清代石涛、八大山人也兼长画瓜果。石涛的《午瑞图》,便是以静物形式处理构图的典范。恽南田以没骨花果独步一时。黄瘿瓢、罗两峰也以写意之笔画蔬果。赵之谦有《瓯中物产卷》,以浓丽之色表现蔬果鳞介,尤称巨手。近代吴昌硕以篆籀之笔墨画蔬果,行笔老劲。齐白石以铁笔之法出简笔蔬果,画樱桃、竹笋、荔枝等精到老练,融会前人,独出机杼,堪称当代高手。

 诗句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出处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意思自己惭愧所处地位太过高贵,未能顾及平民百姓有无安康。

  全诗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唐]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开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全诗鉴赏

 接着六句自述近况与个性。由生病带来的烦闷近日已经消 散,嘉宾又来相聚,济济一堂,想到自己居刺史官位,竟未亲睹人民 过上安康的生活,心里不免惭愧,好在自己能够通达理性,所以能 遗忘形迹,不计世俗的是非毁誉。“烦疴”两句,写病愈烦消,又复 嘉宾满堂,自是高兴,文气与前相承。在嘉宾满堂之际,自有许多 彼此祝愿相贺之语,其中自然以主人为中心,这些在诗中已被省略 掉的内容,我们是不难想见的。下面诗人的自述正是由此而来。 其中的“自惭”两句,便是应宾客恭贺而发的自谦语,与“兵卫”两句 相照应,十分得体。“理会”两句,紧承“自惭”、“未睹”所作的旷达 语,于文人气质中兼有将才风度,乃是“兵卫”两句的灵魂所在。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两句是互文。“会”和“达”都有通的`意 思。总观这一层,宾客满堂时的热烈场面跃然纸上。诗人是活跃 在这场面的中心人物,他的情态气度如在眼前。

十句的古诗是: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具体内容如下: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译文: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东南近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凉。

心里头的烦躁苦闷将要消散,嘉宾贵客重新聚集济济一堂。

自己惭愧所处地位太过高贵,未能顾及平民百姓有无安康。

如能领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释,性情达观世俗礼节就可淡忘。

鲜鱼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荤腥,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尽管品尝。

大家躬身饮下一杯醇清美酒,抬头聆听各人吟诵金玉诗章。

精神愉快身体自然轻松舒畅,心里真想临风飘举奋力翱翔。

吴中不愧为文史鼎盛的所在,文人学士简直多如大海汪洋。

现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哪里是仅以财物丰阜而称强?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结构特点和赏析

此诗可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为开头六句,写宴集的环境,突出“郡斋雨中”四字。兵卫禁严,宴厅凝香,显示刺史地位的高贵、威严。然而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原由。宴集恰逢下雨,不仅池阁清凉,雨景如画,而且公务骤减,一身轻松。

第二层为“自惭”以下四句,写宴前的感慨。“自惭居处崇”,不单指因住处的高大宽敞而感到惭愧,还包括显示刺史地位的“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等因素在内,因为这些更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

第三层为“鲜肥”以下六句,写诗人对这次宴集的欢畅体会。这次宴会,正值禁屠之日,并无鱼肉等鲜肥食品上桌,而是以蔬果为主。

第四层为最后四句,盛赞苏州不仅是财赋强盛的大藩,更是“群彦今汪洋”的人才荟萃之地,以回应题目上“诸文士燕集”的盛况。

吾与古诗词邂逅卡内容如下:

在岁月的交错中,我与古诗词邂逅,仿佛是一场缘分的相遇。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当我打开那本古旧的诗集,一股深邃的情感涌上心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苏轼的诗句在我心中回荡,仿佛是在呼唤我去领略古人的智慧。

我开始了解,每一行字,都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如同他们的灵魂在时光中留下的足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仿佛在告诉我,世界的本质往往超越了表面,只有真正深入其中,才能领略事物的真实。

我开始投身于古诗词的海洋,每一首古诗仿佛是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古人的情感、思想和生活。吟咏着唐诗宋词,我仿佛与古代文人心灵相通。他们对山水的描绘,对人生的思考,似乎也在我心中涟漪。我和他们一同游走在江南的水乡,登高远望,在每一个字里感受着千年的风华。

吾与古诗词邂逅,此乃正之内容地:横着看,像是山峰,侧着看,又像是山岭,远近高低都不一样。不是因为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貌,而是因为我身处于山中。

古诗的意义

古诗词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补充和领悟。而小学阶段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若我们能以古诗词为抓手,鼓励学生联想、补充和创造,对其后续想象发展大有裨益。

学生在读古诗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以此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画面。这不仅利于诗词意境理解,也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对促进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样大有助益。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代表诗作

秋夜寄邱员外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答李瀚

答李瀚

林中观易罢, 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 何人最往还

寄全椒山中道士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长安遇冯著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夕次盱眙县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幽人寂无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东郊

东郊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赋得暮雨送李胄

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寄李儋元锡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蕃地,岂曰财赋强。

送杨氏女

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调啸词 二首

调啸词 二首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长安道

全唐诗卷一百九十四 长安道韦应物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晨霞出没弄丹阙,

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

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贵游谁最贵,

卫霍世难比。何能蒙主恩,幸遇边尘起。

归来甲第拱皇居,朱门峨峨临九衢。

中有流苏合欢之宝帐,一百二十凤凰罗列含明珠。

下有锦铺翠被之粲烂,博山吐香五云散。

丽人绮阁情飘飖,头上鸳钗双翠翘。低鬟曳袖回春雪,

聚黛一声愁碧霄。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炰羔如折葵。

既请列侯封部曲,还将金印授庐儿。欢荣若此何所苦,

但苦白日西南驰。

行路难

行路难(一作连环歌)韦应物

荆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

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人情厚薄苦须臾,

昔似连环今似玦。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旁人见环环可怜。

不知中有长恨端。

横塘行

卷194_3 横塘行韦应物

妾家住横塘,夫婿郗家郎。玉盘的历双白鱼,

宝簟玲珑透象床。象床可寝鱼可食,不知郎意何南北。

岸上种莲岂得生,池中种槿岂得成。丈夫一去花落树,

妾独夜长心未平。

贵游行

卷194_4 贵游行韦应物

汉帝外家子,恩泽少封侯。垂杨拂白马,晓日上青楼。

上有颜如玉,高情世无俦。轻裾含碧烟,窈窕似云浮。

良时无还景,促节为我讴。忽闻艳阳曲,四坐亦已柔。

宾友仰称叹,一生何所求。平明击钟食,入夜乐未休。

风雨愆岁候,兵戎横九州。焉知坐上客,草草心所忧。

酒肆行

卷194_5 酒肆行韦应物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

银题彩帜邀上客。回瞻丹凤阙,直视乐游苑。

四方称赏名已高,五陵车马无近远。晴景悠扬三月天,

桃花飘俎柳垂筵。繁丝急管一时合,他垆邻肆何寂然。

主人无厌且专利,百斛须臾一壶费。初醲后薄为大偷,

饮者知名不知味。深门潜酝客来稀,终岁醇醲味不移。

长安酒徒空扰扰,路傍过去那得知。

相逢行

卷194_6 相逢行韦应物

二十登汉朝,英声迈今古。适从东方来,又欲谒明主。

犹酣新丰酒,尚带灞陵雨。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

宁知白日晚,暂向花间语。忽闻长乐钟,走马东西去。

乌引雏

卷194_7 乌引雏韦应物

日出照东城,春乌鸦鸦雏和鸣。雏和鸣,羽犹短。

巢在深林春正寒,引飞欲集东城暖。群雏缡褷睥睨高,

举翅不及坠蓬蒿。雄雌来去飞又引,音声上下惧鹰隼。

引雏乌,尔心急急将何如,何得比日搜索雀卵啖尔雏。

鸢夺巢

卷194_8 鸢夺巢韦应物

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吞鹊之肝啄鹊脑,

窃食偷居还自保。凤凰五色百鸟尊,知鸢为害何不言。

霜鹯野鹞得残肉,同啄膻腥不肯逐。可怜百鸟纷纵横,

虽有深林何处宿。

燕衔泥

卷194_9 燕衔泥韦应物

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

岂不解决绝高飞碧云里,何为地上衔泥滓。衔泥虽贱意有营,

杏梁朝日巢欲成。不见百鸟畏人林野宿,翻遭网罗俎其肉,

未若衔泥入华屋。燕衔泥,百鸟之智莫与齐。

鼙鼓行

卷194_10 鼙鼓行韦应物

淮海生云暮惨澹,广陵城头鼙鼓暗,寒声坎坎风动边。

忽似孤城万里绝,四望无人烟。又如虏骑截辽水,

胡马不食仰朔天。座中亦有燕赵士,闻鼙不语客心死。

何况鳏孤火绝无晨炊,独妇夜泣官有期。

古剑行

卷194_11 古剑行韦应物

千年土中两刃铁,土蚀不入金星灭。沉沉青脊鳞甲满,

蛟龙无足蛇尾断,忽欲飞动中有灵。豪士得之敌国宝,

仇家举意半夜鸣。小儿女子不可近,龙蛇变化此中隐。

夏云奔走雷阗阗,恐成霹雳飞上天。

金谷园歌

卷194_12 金谷园歌韦应物

石氏灭,金谷园中水流绝。当时豪右争骄侈,

锦为步障四十里。东风吹花雪满川,紫气凝阁朝景妍。

洛阳陌上人回首,丝竹飘飖入青天。晋武平吴恣欢燕,

馀风靡靡朝廷变。嗣世衰微谁肯忧,

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追游讵可足,共惜年华促。

祸端一发埋恨长,百草无情春自绿。

温泉行

卷194_13 温泉行韦应物

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作官不了却来归,

还是杜陵一男子。北风惨惨投温泉,忽忆先皇游幸年。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玉林瑶雪满寒山,

上升玄阁游绛烟。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沓溢四鄽。

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朝廷无事共欢燕,

美人丝管从九天。一朝铸鼎降龙驭,小臣髯绝不得去。

今来萧瑟万井空,唯见苍山起烟雾。可怜蹭蹬失风波,

仰天大叫无奈何。弊裘羸马冻欲死,赖遇主人杯酒多。

学仙二首

卷194_14 学仙二首韦应物

昔有道士求神仙,灵真下试心确然。千钧巨石一发悬,

卧之石下十三年。存道忘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

云气冉冉渐不见,留语弟子但精坚。

石上凿井欲到水,惰心一起中路止。

岂不见古来三人俱弟兄,结茅深山读仙经。

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下有飕飗万壑之松声。

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读多七过可乞言,

为子心精得神仙。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厘千万年。

广陵行

卷194_15 广陵行韦应物

雄藩镇楚郊,地势郁岧峣。双旌拥万戟,中有霍嫖姚。

海云助兵气,宝货益军饶。严城动寒角,晚骑踏霜桥。

翕习英豪集,振奋士卒骁。列郡何足数,趋拜等卑寮。

日宴方云罢,人逸马萧萧。忽如京洛间,游子风尘飘。

归来视宝剑,功名岂一朝。

萼绿华歌

卷194_16 萼绿华歌韦应物

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萼绿华。

仙容矫矫兮杂瑶佩,轻衣重重兮蒙绛纱。

云雨愁思兮望淮海,鼓吹萧条兮驾龙车。

世*浊兮不可降,胡不来兮玉斧家。

王母歌

卷194_17 王母歌(一作玉女歌)韦应物

众仙翼神母,羽盖随云起。上游玄极杳冥中,

下看东海一杯水。海畔种桃经几时,千年开花千年子。

玉颜眇眇何处寻,世上茫茫人自死。

马明生遇神女歌

卷194_18 马明生遇神女歌韦应物

学仙贵功亦贵精,神女变化感马生。石壁千寻启双检,

中有玉堂铺玉簟。立之一隅不与言,玉体安隐三日眠。

马生一立心转坚,知其丹白蒙哀怜。安期先生来起居,

请示金铛玉佩天皇书。神女呵责不合见,

仙子谢过手足战。大瓜玄枣冷如冰,海上摘来朝霞凝。

赐仙复坐对食讫,颔之使去随烟升。乃言马生合不死,

少姑教敕令付尔。安期再拜将生出,一授素书天地毕。

石鼓歌

卷194_19 石鼓歌韦应物

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

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今人濡纸脱其文,

既击既扫白黑分。忽开满卷不可识,惊潜动蛰走云云。

喘逶迤,相纠错,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秦家祖龙还刻石,

碣石之罘李斯迹。世人好古犹共传,持来比此殊悬隔。

宝观主白鸲鹆歌

卷194_20 宝观主白鸲鹆歌韦应物

鸲鹆鸲鹆,众皆如漆,尔独如玉。鸲之鹆之,

众皆蓬蒿下,尔自三山来。三山处子下人间,

绰约不妆冰雪颜。仙鸟随飞来掌上。来掌上,时拂拭。

人心鸟意自无猜,玉指霜毛本同色。有时一去凌苍苍,

朝游汗漫暮玉堂。巫峡雨中飞暂湿,杏花林里过来香。

日夕依仁全羽翼,空欲衔环非报德。

岂不及阿母之家青鸟儿,汉宫来往传消息。

弹棋歌

卷194_21 弹棋歌韦应物

园天方地局,二十四气子。刘生绝艺难对曹,

客为歌其能,请从中央起。中央转斗破欲阑,

零落势背谁能弹。此中举一得六七,旋风忽散霹雳疾。

履机乘变安可当,置之死地翻取强。

不见短兵反掌收已尽,唯有猛士守四方。四方又何难,

横击且缘边。岂如昆明与碣石,一箭飞中隔远天。

神安志惬动十全,满堂惊视谁得然。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 轻舟已过万重山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 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 流。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 山。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 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 来。 望庐山瀑布

七言绝句大全 (1)

1/17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 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

早发白帝城 出塞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 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 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山。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 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 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 州。 春夜洛城闻笛

2/17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 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情。

诗句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出处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意思心里头的烦躁苦闷将要消散、嘉宾贵客重新聚集济济一堂。

全诗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唐]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开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全诗鉴赏

这是韦应物贞元初任苏州刺史时的'作品。韦应物在任苏州期 间,与本郡和邻郡的过往频繁,常相宴聚作诗。本诗是为宴送著名 诗人顾况所作。顾况于贞元五年(789)由著作郎被贬为饶州司户 参军,赴任途中苏州刺史韦应物、杭州刺史房孺复、睦州刺史韦赞 都在郡中宴待,并且都有诗。其中韦应物这首写得最好,得到后来 到苏州作刺史的白居易的好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8035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