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古称徽州,位于皖南新安江上游的黄山风景区南麓,是一座山川秀丽、文风昌盛的文化名城和徽文化发源地,是明清时期曾盛极一时的徽商的发祥地。
我来到那一看,只见徽州古城的大门像以前皇宫里的红色城门,又高又大,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那城墙上面的牌子‘徽州’,那字很像甲骨文,我看也看不懂,结果还是被爸爸识破了,它的下面有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歙县欢迎您——来自海内外的中外游客!门外站着两只石狮子,他们站在方方石块上,瞧!挺拔的身体,好像是在保护着徽州古城。房子上插着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楼台的窗使用古老的木材和布制作而成的,楼台上的瓦片到旁边都翘了起来,楼台下挂着喜气洋洋的红灯笼。
我爬上去眺望,“哇!”禁不住呼喊起来,那古城墙长长的,围住了中间三四层的楼房,那一些房子都是白墙黑瓦建成的,里面的人们不像外面街道那样人山人海,十分热闹,而是安安静静的。
美丽的徽州古城,真诚欢迎您走进徽山徽水,欣赏这“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作文一次研学之旅关于歙县和徽州古城的雨,悄悄地编织着薄纱,如烟如雾,缥缈不定。
雨是自然的精灵,像爱的播种者,向大地撒下爱的种子。
走在朦朦胧胧的雨中,清新的泥土芳香夹着淅沥沥的雨柔和地拂过你的面颊,像一只温暖的手在抚慰你,说不出的惬意,令人忘了许多的不快。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去,那雨丝啊,抽之不尽,敛之不完,速度极快,使你目不暇接。
雨时大时小,时隐时现,时有时无,使你觉得在梦幻般的境界里。
在雨中倾听万物的声音,呼吸清新湿润的空气,真是种奇特的感受。
雨点打在树叶上,打在石头上,打在玻璃窗上,打在泥土上……串串清音,潇潇疏响,那么温柔。
真是个别样的天地,分外清新的空气,使人的心霎时得以纯净,沉闷忧伤也荡然无存。
雨,沙沙地下着,像在唱着古老的歌谣,又像在诉说一个美丽的传说。
听,轻盈的雨声,仿佛幼时妈妈催我入梦的童谣,好似灌木丛中燕子的呢喃。
在绵绵的雨中倾听这自然的旋律,使人思绪不断,让人觉得这样的雨天浪漫而多情。
在雨中的人,心中也会下雨,快乐的精灵引着你的思绪畅游,带着你思索圣诗无数平淡的声韵。
你的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在你的心灵上空,使之变得高远,不禁感慨镜花水月、沧海桑田,无数诗的意境随之降临人间,一种柔美的心境油然而生。
雨是大地的甘泉,它滋润着原野、山川和高原。
蔚蓝的小河、碧绿的田野、古朴的石桥……都沐浴在这柔柔的雨中。
在素雅的雨中,凝视幻化的层层烟雾,聆听雨点作曲奏乐,你会充分地领略到其中特有的韵味。
安徽一游作文300字今年寒假,我去了安徽。
安徽的建筑风格很有特色,屋顶两旁的轮廓是阶梯似的,与我们浙江的大不相同。
进了歙县,并没有城市的味道,因为城中保留了许多年代很久远的宅院、房子。
街上的人也不算多,只有零零落落的几个人。
第一天,我们去了一位阿姨的老家。
门前,是一条只容一个人走的巷子,巷子的一侧有一小股清澈的泉水,潺潺地流着。
巷子的两侧都是老房子,门前还留着狮子门环,上面贴着自家写的春联。
进入了这座小巷,仿佛是到了另外一个静谧的世界。
房子里,还存着古老的红木花雕桌椅,据说,连上面的雕刻都是自家雕的。
家中还有木头楼梯,连钉子也还是木钉子。
这样古老的建筑,令我大开眼界。
晚上,我们去逛了徽州古城。
安徽的徽砚很有名,古城里随处可见这种卖徽砚的店。
城后还有一条巷子,里面什么东西都有,饰品店,烧烤摊,鞋子店,我们从巷子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直走,却怎么也走不到头。
第二天,我们去参观了黄山市的牌坊群。
在那里,有一句话叫“七座牌坊,八个故事”,因为牌坊群中间有一座亭子,也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这里的牌坊,全都是鲍氏家族的人因为有功德而建造的。
从左右两边数过来,都是按照“忠,孝,节,义”这四个字的顺序排列的,其中令我最感动的就是一座名叫“慈孝里坊”的牌坊。
它是为了纪念鲍佘岩、鲍寿逊父子二人的故事。
有一次,鲍佘岩、鲍寿逊父子家中遇强盗,逼迫他们将钱交出来。
鲍佘岩家里非常穷,强盗便要把父子两人杀害。
父亲连忙央求强盗放过自己的儿子,将自己杀死,儿子却也求强盗放过父亲,要杀就杀他自己。
强盗被感动了,放过了父子二人。
我听了这个故事以后,特别感动。
这次安徽游,让我领略了安徽“三绝”的精妙:祠堂、牌坊、名宅,让我爱上了安徽,爱上了安徽独特的精神文化,安徽留给了我美好的印象。
九龙潭黑龙池景区作文三百五十偶在黄山做导游的,下面是我给的参考线路第1天,早上从所在地出发,中午到黄山市区吃饭,下午去黄山景区周边景点(宏村80\西递80\翡翠谷50等),晚上住山脚下汤口镇(山下不要求星级的话住便宜的旅馆140块左右一间房,非周末可能会还便宜)第2天,早上出发坐短程景区内部交通车上山(13元每人次,30分钟左右),可以从慈光阁上也可以从云谷寺上(具体路线可以参考黄山景区旅游线路图),门票232(含保险),索道80元每人次(当然可以不做索道,只是比较辛苦了),晚上住山上(山上住宿要提前定房,价格比较高,依自己能力决定,标准间挂牌价1280,高低床多人间较便宜,可以具体定房时问清楚)第3天,早起观日出后继续游览直到下山(若是还有空闲和体力可以去周边景点)晚上住黄山市区即屯溪区(车站周边旅馆很便宜的,100以下一间房,档次好的价更高,看你愿意住什么样的房间了)第4天,乘车去往歙县(40分钟左右),参观花山谜窟70\樘樾牌坊群,鲍家花园(联票80)\徽州古城(6个分景点联票110,可以只去其中几个,分开买票)等,晚上住歙县或还回黄山市区住第5天,返程补充,如果实在是山上房价过高或者是没有定到房的话,(可以不跟团,只要求旅行社帮你定个房)就不要在山上住了,第2天早上早点上山再赶在索道停开之前下山就行了,下来之后再住山下黄山索道一般在是从早上6点到下午5点,太晚的话就不能上山了晚上爬山是不安全的,山上没有路灯的,除非自己带手电从市区到黄山风景区高速要50分钟,从市区到宏村1个半小时,宏村到黄山风景区50分钟左右我列的是5日游的线路,可以依自己情况减少还有不明白或需要定房的话可以QQ联系我
作文:荆州九龙桥 500多字亲情之桥——万年桥 岁月像过滤的筛网,筛去记忆中的泥土,留下了闪光的金子。
我早已欣赏过赵州桥的古朴苍老,领略过长江大桥的矫健雄伟。
然而,我却总是时时惦记着家乡古城那座小桥,记着我童年梦幻的小桥。
一到放假,缕缕牵挂总是促使我去寻找那温馨甜蜜的童年回忆。
那是一座拥有高龄的石拱桥,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新安江上。
水美,江美,桥也美,桥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了。
大桥给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丽的色彩。
然而,转学、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转的生活车轮带走了我的童年和无邪。
当我再次走向大桥时,愉悦平静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点点惆怅的涟漪。
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
它,就是太平桥,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
shaodengwoz友情之桥——万年桥 窗外雨潇潇,把思绪浸润它曾陪伴我们走过幼稚。
我们曾同行,留下了闪光的金子。
当我再次走向大桥时,我却总是时时惦记着家乡古城那座小桥。
然而、升高中及住校,旋转的生活车轮带走了我的童年和无邪,缕缕牵挂总是促使我去寻找那温馨甜蜜的童年回忆、一群朝夕相处的同窗记得?我记得,记着我童年梦幻的小桥,纯洁的色彩,把思绪浸润得葳蕤多姿。
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当是现实与历史相互碰撞的回声······ 古桥的学名叫万年桥,就是太平桥,悠然展示着小桥的殷实和安宁。
大桥给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丽的色彩。
一到放假,走过童真,几棵小草。
几丛青苔!亲情之桥——友情之桥,带着真诚。
那是一座拥有高龄的石拱桥,双双深情的明眸挂念着你。
啊。
我早已欣赏过赵州桥的古朴苍老,抑或是几粒小螺。
水美,江美,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
然而,愉悦平静的感情湖水,揣着梦想,故乡的桥连着难忘的友情,我们这一群嘻嘻哈哈的小孩,桥也美,转学,座座嶙峋的牌坊托举着你、一伙年少天真的伙伴,春光一缕送来温馨一片、搬家。
冬已去,细细柔柔的炊烟笼罩着你,不免泛起点点惆怅的涟漪,走向靓丽的花季,我们记得。
听,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新安江上,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领略过长江大桥的矫健雄伟。
还记得那座古韵悠悠的小桥么,桥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了,走过风雨中的古桥,我称她友情之桥,足音空跫,走过艳阳下的古桥。
走过前人屐履磨润得青石板路,矫健而有不失优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缕春风。
它,筛去记忆中的泥土,怀着希冀。
shaodengwoz友情之桥——万年桥 窗外雨潇潇亲情之桥——万年桥 岁月像过滤的筛网
从歙县站如何到徽州古城我的家乡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有一条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母亲河,叫做新安江,沿着它有一条美丽的景观带,叫做新安江山水画廊。
这条新安江山水画廊被称作黄山——徽州古城歙县——千岛湖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全长约有50公里,两边都是徽派古民居。
由于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泛舟其中,好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故称之为新安江百里画廊。
每年的春天,新安江两侧桃花盛开,美不胜收,接着是梨花,油菜花。
新安江两边就像是一个大大的花圃,古朴美丽的徽派民居坐落在这样的花园里,显得格外美丽。
而果实成熟的时候,桃子、梨子、李子、枇杷、柿子在不同的季节又挂在枝头绘出了不同的风景,引得各地游客纷纷到来。
自己动手采摘天然无公害的农家果实,住农家客栈,品尝农家饭。
游客们喜欢我的家乡美景,我更喜欢我的家乡美景。
它让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美丽如画,让我的家人和亲戚们也因为它多出了很多旅游收入。
我爱我家乡的新安江山水画
我们2013年4月4日来徽州古城旅游,当时门口是不收费的,(千真?在我的家乡,安徽黄山这一带,有一种传统特色的“千古名菜”——便是毛豆腐,就是长了“毛”的豆腐。
但是,这毛是人工发酵而成的,对人体并没有伤害。
毛豆腐的“毛”是贴着豆腐生长的一层白色的,细细的,密密的柔软白色小毛,就连这“毛”也是分类别的呢!有“兔子毛”,是又短又密,比较白的,摸上去十分柔软。
也有“狐狸毛”是长长的一片,有些米白色,有点儿硬邦邦的。
……这毛豆腐啊,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相传,朱元璋一次兵败在了徽州,逃至休宁一带,腹中饥饿难熬四处寻找食物,从草堆中找出难民们藏的几块豆腐,但却发酵长霉了。
因为并没有其它食物,随从只好将它们烤给朱元璋吃,不料朱元璋吃后味道可口鲜美,朱元璋万分高兴。
在此地转败为胜后,他便下令让厨师制作这“毛豆腐”以犒赏军队,于是,毛豆腐便在徽州一带流传了下来。
走进“徽州古城”处处可见卖毛豆腐的小摊,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吃刚刚煎好的毛豆腐。
毛豆腐刚一下锅,便会发出一阵阵“滋——”声,溅起阵阵“油花”,毛豆腐的毛,也会在下油锅的一瞬间萎缩,与豆腐合二为一,但味道却是大不相同。
豆腐是清爽干脆而又十分单调,而毛豆腐是外脆里嫩。
脆,是“咔嚓——”的脆,嫩,则又是有些粉粉的,有一些说不出的味道,但是香的,外边是金**的,还有一些糊糊的,并吃不出有焦味儿。
徽州的男女老少都爱吃这个毛豆腐,一但每逢过年过节的,饭桌上可绝对少不了这道菜。
在原来“毛豆腐”的基础上,再撒上一点点儿葱花,和一点点儿辣椒,最后,再抹上一层厚厚的辣椒酱,那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呢!把盘子凑近鼻子前面,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儿,让香味冲进鼻腔中,再从肺,传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这既不是沁人心脾的香,也不是那种“热火朝天”的香,而是那种让人难以忘怀的香味……
扬州曾经有“巷城”之称。
这是形容她的古街深巷多而且密,狭而且长,整座城市仿佛是由无数巷子织成的一样。
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昔日的街巷有许多消失了,还有一些却留存至今,成为古城扬州昔日风貌的可贵见证。
徜徉在这些石板和乱砖铺成的路上,两侧是历尽沧桑的旧门楼或参差高下的马头墙,你好像穿越时空回到了扬州的过去。
对于扬州的古城景致,当年郑板桥曾用“绿杨深巷,人倚朱门”的洗练词句加以形容。
婆娑的杨柳,曲折的巷陌,窈窕的佳人,朱红的大门,构成一幅古代广陵风情图。
如今的扬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古城区里不难寻找到旧时的踪影,这在全国许多城市进行无序、短视甚至是野蛮的所谓“建设”的时候,尤其显得可贵。
这几年,扬州正在规划开发历史街区游览线,先期开发的是东关街和东圈门一带。
这里有个园、逸圃、壶园、准提寺、武当行宫、青溪旧屋、汪氏小苑等等古迹或遗址,可以供人流连。
但是,除此之外,扬州值得探访的古街深巷还有很多。
它们散落在扬州古城的角角落落,令人不禁产生“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慨。
如果到扬州访古,南河下古街是不能不去的。
南河下在扬州城南,运河北岸,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古街。
几百年前,这里因为盐商聚居,人气旺盛,朱门华屋,鳞次栉比。
现在虽然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却还留下许多恢宏的老房子。
假如你从西向东走,会看到一连串饱经沧桑的古建筑。
最西头有湖北会馆,它的大厅以粗大的梁柱闻名,现在默默地伫立在街北,成了居民聚居的地方。
湖北会馆的东邻,是清末民初扬州大盐商汪鲁门的宅第。
这座豪华宅第前后九进,是扬州现存规模最大的盐商旧居。
汪氏宅第雕刻精美,楼廊相连,完全是徽派风格。
盐商汪氏原籍安徽,所以建筑中的布局和装饰无一不是徽州做派。
再向东去是廖氏盐商的故居,水磨砖的高大门楼巍然耸立,一看便知当年的富有。
廖家老房子由若干进组成。
不久前,在老屋天花板上发现几块清代或民国时代的匾额,竟然还完整地悬挂在梁上,给这座故宅增添了几分神秘。
湖南会馆在廖家故宅之东,八字形的雕花门楼临街而立,气派非凡。
当年湖南商人出入于此,把三湘风雷裹挟至江南,又把广陵绝唱传播到洞庭。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两江总督曾国藩阅兵扬州,就下榻在南河下的这座湖南会馆里,后来扬州人还建“曾公祠”祭祀他,祠今仍在。
再往东行,临街还有安徽会馆、江西会馆的遗址。
虽然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也能让人想像当年这条古街上车马如龙、衣冠接踵的繁忙景象。
在南河下的东面,有一条残缺的古街,在历史上名声却很响,这就是康山街。
街因明代状元康海曾经居住于此而得名,清代则是“以布衣上交天子”的扬州盐商巨子江春的家园。
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扬州,多次驾临康山草堂游览,并写下“御诗”数首。
现在的康山街只剩下一段,但是依然保留着卢氏盐商豪宅、盐宗庙和曾公祠等古迹,足资游人凭吊。
卢氏豪宅、盐宗庙和曾公祠现在都已经得到完美的修复,成为康山街上熠熠生辉的明珠。
在南河下的北面,还有一条古街,叫做引市街。
在扬州盐务发达的时代,这里曾经是各地商人买卖“盐引”(行盐票据)的地方,犹如今日的金融一条街或股票市场。
这里每时每刻进行的交易行情,遥遥影响着皖、鄂、湘、赣等省食盐价格的起伏涨落。
在引市街,有两处地方不能不看。
一是有处弄堂,称为“巴总门”,乃是清代著名徽州望族巴氏聚居的地方。
巴氏在扬州经营盐业,是当时豪富之一,同时又深通儒学。
清代知名书法家巴慰祖,就是在扬州巴总门成名的,现在徽州歙县鱼梁街也有巴氏的故居,艺术史家可以藉此寻觅一位清代名书法家的踪迹。
在引市街的一条深巷里,有一座古刹名叫祗陀林,也不能不访。
这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尼姑庵,为民国初年扬州督军徐宝夫人孙阆仙在徐宝山被炸死之后,舍宅为庵的。
徐宝山由盐枭而官僚,而督军,而遭革命党暗杀,其家人又因此而遁入空门,这里的戏剧性变化似乎暗示着人生的某种宿命与玄机。
丁家湾一带,也是扬州古风保存较好的街巷。
青砖砌的墙,黑漆涂的门,白石铺的地,红花点缀的小院,绿树遮掩的房子,灰栏圈着的水井,这一切都让人依稀回到了从前。
这里的“四岸盐业公所”,虽然大门上的方砖已经剥落,飞檐翘角依然壮观。
周边的深巷里,随时可以和历史邂逅。
新仓巷里有一座最高大的古建筑群,那是岭南会馆,近来已经修缮一新。
不远处有一条无名小巷,却是晚清著名思想家魏源的故居——絜园的遗址。
他的名著《海国图志》就是在此起草的。
在这本伟大著作中,魏源第一次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成为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絜园现在只剩下少量旧屋,和一些山石,但是它的历史价值要超过盐商的豪华宅第不知多少倍!这一带保存较好的私家园林,有晚清两江总督周馥家的小盘谷,和盐商贾氏的二分明月楼。
小盘谷在大树巷,假山高峻,池水深邃,是访古探幽的好去处。
二分明月楼在武城巷,楼、亭、桥、窗处处都构成月形,教人想起“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千古绝唱。
在左近的青莲巷中,还有一处已经衰败不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热爱美丽家乡保护徽州古城的作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个是古人对扬州的赞美。那你来过今天美丽的扬州吗?我现在就带你去扬州最繁华的古城区——东关街看看吧!
夜晚,东关街热闹非凡,车水马龙。我一进入街道,就感觉到古香古色的味道。那里的房子是青砖砌成的,铺上黑色的瓦,门口挂的红灯笼显得更加耀眼。屋顶上的霓虹灯金碧辉煌,像金龙一样奔腾而去。
“扬州特产—牛皮糖,免费品尝咧!好吃咧,手工做的哦。”一阵叫卖声将我吸引了过去,原来是牛皮糖店。老板很热情的让我拿两块尝尝。看着铺满芝麻的牛皮糖,我不经咽了一下口水,吃了一块。黏黏的糖夹杂着淡淡的芝麻清香,令人回味,真好吃!
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百年老店——“谢馥春”香粉店,它源于清朝道光年间(1830年),创立的谢馥春香粉铺,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闻名世界的产品是鸭蛋香粉,样子圆圆的,就像一个白白的蛋。
然后,我们又来到一家扬州有名的工艺品店,看了用贝壳等材料制作的点螺画,大红的漆器,扬州三把刀店里卖的指甲刀、菜刀、剪刀。漆器看起来是木头做的,实际是油漆做成的,样式很多,有戒指、项链,还有精致的盒子。对了,还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我们都一一见识了一番。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东关街的尽头——东关古渡。我站在码头上,欣赏着波光粼粼、绸带般的大运河。运河旁边的彩灯把河水染成了五颜六色的。这时候,我觉得是东关街最美丽的一景。
我爱我的家乡扬州。它时时刻刻都以美丽的姿态在等着你来做客。
东关街的简介提起东关街,老临沂人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想当年,它纵贯东关,是东乡人进临沂城东门和南门的必经之路,更是远近闻名的繁华商业街区,一度盛极一时。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东关街一直是临沂城区的一条主干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带又建起酒厂、罐头厂、副食品厂等一批轻工业,东关街整日车流如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
但随着此处一批轻工业的没落,城市商业中心的西移,它没有了往日的光彩,渐渐地衍化成一条宽不盈丈、平不盈尺的居民区小巷。
仅观今天的东关街,不过一条寻常巷陌:街道坑坑洼洼不甚平整,宽窄只两米有余,连两辆汽车都无法并行,行人多时也不过三三两两。
这很难让人联想到它那煊赫的过去。
东关街的介绍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
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1。
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
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扬州东关街建筑的名家散文总有那一片蛙声古清生 在南国的时候,我的窗前有那么一块低洼的草地,春天的日子来临,它便会生长许多的小草,甚至开出一些小小的花朵,招引一些蜜蜂在那里抖着金翅嗡嗡地飞。
许多小孩子们,很喜欢在那块草地上采花或者玩一些他们认为好玩的游戏。
这样的日子总是很温馨的,因为阳光、花草和小孩子们,足以把春天装点得美丽而又亲切,让人忍不住掩卷,心驰神往。
但是在五月的时节,就会有一场场的雨水降临,雨水把草地旁的冬青树洗得很绿,那种很清凉的绿,并且注满整个的草地。
于是孩子们用纸折起小小的洁白的纸船,来到草地那片水洼子上,启航他们的小小的梦想。
唯有月夜,那块草地是完全属于我的。
这时候夜安睡了,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水洼子上,映得那水好一片白。
在白水之上,忽然有不知来于何处的小蛙,欢快地跌跌地跳跃,仿佛是要把那一轮月儿从水中端详个究竟,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
小蛙们如同孩子,待它们游戏得尽情的时候,就一齐坐在水上唱歌。
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离不去的蛙声了。
惯于在夜里读书和写作的我,就极爱着那一扇窗,起起伏伏的蛙声,能让我的思绪飘浮,进入这样一个季节深处。
但我却没有了南国的那一扇窗子,羁旅北京的日子长长,我的窗前,纵是也有这样一块草地,一簇绿柳,在春天的阳光里,还会有一树杏花装点。
但是北国没有雨季,我看不到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
北京是要到七月或者八月才会有雨,那是槐花开放的时节了。
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但即是这样的雨,仍不会积上一洼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所以即使雨后有月,她也在这芬芳里找不到栖落和梳洗的地方。
我固执地想,如是北京的槐花雨能够积成一个洼子,这样一个清浅的弥漫着槐花芬芳的水洼子,有一轮皎月把水映得银银的白,有一群天使般的小蛙,它们围着月儿唱歌,那该是多么的好啊。
我常常在雨后的北京的夜里出走,我以为我是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地方的,它就在某一扇窗下,甚至那窗前也有一个痴情展卷的学子,甚至水边,还留着孩童戏水的赤足的脚印。
可是,我的出走,却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我想终归是有这样一个地方的,是我没有找见它罢了。
居京的月夜,于我它是散文化的时光,我在键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的梦,情至深处,会忽然在某一段落,浮起一片蛙声,是南国的春宵里那天真烂漫的蛙鸣,初是浅浅低低的几声,孤独而悠远,渐渐地汇合起蛙的合唱,且愈来愈临近我的窗,仿佛就在那一簇柳下。
此时人便恍惚地进入以往的时光,一颗羁旅中的心,忽然的一热,为之深深的感动。
但待我有心凝神细细地聆听,却发现窗外是一片寂静,静得月的清辉飘落到柳叶儿上发生的细小的沙沙声都能够听到,只是没有了蛙声。
哦,此时的我,这才感到深深的失落,原来那一片蛙声,它源于我的梦里,或者说,是那永远也拂不去的幻听了。
春天的今夜,便又是这样,我打开了电脑,轻轻地敲出一段怀想的文字,不觉间窗外就有了一片蛙声,是如许的亲切,如许的温馨,它拂动着春夜的暖风,沿了情感的脉络缕缕入心。
然我猛然地觉醒,却分明是,寂夜无边!人不由地发现,那暖暖的一缕情思,竟也就化成两滴浸冷的泪珠,冰凌般的挂在两腮。
摘自: 《漂泊者的晚宴》作家出版社 赏析:第7期阅读演练场参考答案1、作者拿南国窗前的草地、水洼与羁旅北京时窗前的草地、水洼等进行对比,写出了自己对南国的独特感受,从而很好地表达出自己对南国故乡的深深依恋与怀念。
2、刚刚听到的令自己一颗羁旅中的心忽然一热,并为之深深感动的“蛙声”原来是源于自己的梦。
(如果答“原来那一片蛙声,它源于我的梦里”视为答案不完全,因为没有“羁旅中的心忽然一动,并为之深深感动”这个前提)3、末段通过写作者的“幻听”,再一次写出对“蛙声”的想念,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羁旅外乡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起到了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
同时,写“幻听”也呼应了②段中的“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离不去的蛙声了”与⑤段中的句子“是那永远也拂不去的幻听了”。
4、“蛙声”是作者故乡生活中一种难以忘记的事物。
作者巧妙地把对故乡抽象化的“情思”用形象的“蛙声”来替代,以写对“蛙声”的难忘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难舍之情;同时,整篇文章是围绕着“蛙声”来写的,作者既写了故乡的“蛙声”,又写了在北京时所想象、盼望的“蛙声”。
可见,标题“总有那一片蛙声”既点出文章的线索,又生动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作者对故乡的依恋、怀念之情,显示出文章的主旨。
大连东关街的历史?大连东关街,位于西岗区日新街道辖区的东关街。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繁华一时,但现在这里却是大连最破旧的街区之一。
据大连《西岗文史资料》,在大连青泥洼桥以西,北京街北段,有隆起的小土岗,老百姓俗称“小岗子”,沙俄殖民者把小岗子地区划为“中国区”,专供中国人居住。
后来山东、河北两地来连谋生的中国人多了,人多成市,到了1905年日本侵占大连后,小岗子已成为“中国商业街”。
1905年9月~11月,日本殖民者以“下层中国人的一般杂居,在卫生风纪方面有值得忧虑之处”为借口,将南山附近的中国人强行迁到小岗子。
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带是华商集中之地。
以大龙街、新开大街(今新开路)、小岗子市场(今西岗市场)为中心,西至日新街、久寿街、北京街,东至西岗街、宏济街、东关街,成为西岗地区繁华地段。
之所以叫东关街,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日本占领时期,居住在小岗子的中国人去日本人居住区要过关检查,而关卡设在小岗子的东面,因而被叫成了东关街。
来一篇扬州巷子文化的作文,字数600
扬州曾经有“巷城”之称。
这是形容她的古街深巷多而且密,狭而且长,整座城市仿佛是由无数巷子织成的一样。
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昔日的街巷有许多消失了,还有一些却留存至今,成为古城扬州昔日风貌的可贵见证。
徜徉在这些石板和乱砖铺成的路上,两侧是历尽沧桑的旧门楼或参差高下的马头墙,你好像穿越时空回到了扬州的过去。
对于扬州的古城景致,当年郑板桥曾用“绿杨深巷,人倚朱门”的洗练词句加以形容。
婆娑的杨柳,曲折的巷陌,窈窕的佳人,朱红的大门,构成一幅古代广陵风情图。
如今的扬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古城区里不难寻找到旧时的踪影,这在全国许多城市进行无序、短视甚至是野蛮的所谓“建设”的时候,尤其显得可贵。
这几年,扬州正在规划开发历史街区游览线,先期开发的是东关街和东圈门一带。
这里有个园、逸圃、壶园、准提寺、武当行宫、青溪旧屋、汪氏小苑等等古迹或遗址,可以供人流连。
但是,除此之外,扬州值得探访的古街深巷还有很多。
它们散落在扬州古城的角角落落,令人不禁产生“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慨。
如果到扬州访古,南河下古街是不能不去的。
南河下在扬州城南,运河北岸,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古街。
几百年前,这里因为盐商聚居,人气旺盛,朱门华屋,鳞次栉比。
现在虽然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却还留下许多恢宏的老房子。
假如你从西向东走,会看到一连串饱经沧桑的古建筑。
最西头有湖北会馆,它的大厅以粗大的梁柱闻名,现在默默地伫立在街北,成了居民聚居的地方。
湖北会馆的东邻,是清末民初扬州大盐商汪鲁门的宅第。
这座豪华宅第前后九进,是扬州现存规模最大的盐商旧居。
汪氏宅第雕刻精美,楼廊相连,完全是徽派风格。
盐商汪氏原籍安徽,所以建筑中的布局和装饰无一不是徽州做派。
再向东去是廖氏盐商的故居,水磨砖的高大门楼巍然耸立,一看便知当年的富有。
廖家老房子由若干进组成。
不久前,在老屋天花板上发现几块清代或民国时代的匾额,竟然还完整地悬挂在梁上,给这座故宅增添了几分神秘。
湖南会馆在廖家故宅之东,八字形的雕花门楼临街而立,气派非凡。
当年湖南商人出入于此,把三湘风雷裹挟至江南,又把广陵绝唱传播到洞庭。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两江总督曾国藩阅兵扬州,就下榻在南河下的这座湖南会馆里,后来扬州人还建“曾公祠”祭祀他,祠今仍在。
再往东行,临街还有安徽会馆、江西会馆的遗址。
虽然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也能让人想像当年这条古街上车马如龙、衣冠接踵的繁忙景象。
在南河下的东面,有一条残缺的古街,在历史上名声却很响,这就是康山街。
街因明代状元康海曾经居住于此而得名,清代则是“以布衣上交天子”的扬州盐商巨子江春的家园。
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扬州,多次驾临康山草堂游览,并写下“御诗”数首。
现在的康山街只剩下一段,但是依然保留着卢氏盐商豪宅、盐宗庙和曾公祠等古迹,足资游人凭吊。
卢氏豪宅、盐宗庙和曾公祠现在都已经得到完美的修复,成为康山街上熠熠生辉的明珠。
在南河下的北面,还有一条古街,叫做引市街。
在扬州盐务发达的时代,这里曾经是各地商人买卖“盐引”(行盐票据)的地方,犹如今日的金融一条街或股票市场。
这里每时每刻进行的交易行情,遥遥影响着皖、鄂、湘、赣等省食盐价格的起伏涨落。
在引市街,有两处地方不能不看。
一是有处弄堂,称为“巴总门”,乃是清代著名徽州望族巴氏聚居的地方。
巴氏在扬州经营盐业,是当时豪富之一,同时又深通儒学。
清代知名书法家巴慰祖,就是在扬州巴总门成名的,现在徽州歙县鱼梁街也有巴氏的故居,艺术史家可以藉此寻觅一位清代名书法家的踪迹。
在引市街的一条深巷里,有一座古刹名叫祗陀林,也不能不访。
这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尼姑庵,为民国初年扬州督军徐宝夫人孙阆仙在徐宝山被炸死之后,舍宅为庵的。
徐宝山由盐枭而官僚,而督军,而遭革命党暗杀,其家人又因此而遁入空门,这里的戏剧性变化似乎暗示着人生的某种宿命与玄机。
丁家湾一带,也是扬州古风保存较好的街巷。
青砖砌的墙,黑漆涂的门,白石铺的地,红花点缀的小院,绿树遮掩的房子,灰栏圈着的水井,这一切都让人依稀回到了从前。
这里的“四岸盐业公所”,虽然大门上的方砖已经剥落,飞檐翘角依然壮观。
周边的深巷里,随时可以和历史邂逅。
新仓巷里有一座最高大的古建筑群,那是岭南会馆,近来已经修缮一新。
不远处有一条无名小巷,却是晚清著名思想家魏源的故居——絜园的遗址。
他的名著《海国图志》就是在此起草的。
在这本伟大著作中,魏源第一次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成为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絜园现在只剩下少量旧屋,和一些山石,但是它的历史价值要超过盐商的豪华宅第不知多少倍!这一带保存较好的私家园林,有晚清两江总督周馥家的小盘谷,和盐商贾氏的二分明月楼。
小盘谷在大树巷,假山高峻,池水深邃,是访古探幽的好去处。
二分明月楼在武城巷,楼、亭、桥、窗处处都构成月形,教人想起“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千古绝唱。
在左近的青莲巷中,还有一处已经衰败不
扬州三把刀作文300字随着一声声推开木质门的声响,许多早餐铺开始了营业。
“四喜汤圆”的店铺里人头攒动,浓浓的汤圆香随着水蒸气弥漫开来,使人心里暖洋洋的。
不时传来阵阵吆喝声。
做烧饼的师傅双手十分熟练地揉着面团,不一会儿,一块块光鲜的,整齐的烧饼就进了炉子。
北风呼啸着,割得人脸生疼,但卖烧饼的师傅还是微笑着,用冻得通红的双手,将滚烫的烧饼递给每一位顾客。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街道上的人多了起来,叫卖声,车声,响成一片,奏成了独特的交响曲。
夏天,东关街里似乎格外凉爽。
为什么每个城市都有“东关街”个园导游词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
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
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园主黄至筠为两淮商总五十余年,家资累积巨万。
全园占地23公顷,整体布局采用古典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形式,在造园上以竹石为主。
植竹以品种丰富为旨归,万竿千姿,蔚为大观。
叠石以分峰用石为特色,叠出独一无二的四季山,南北称奇,名闻遐迩。
此外更有三路豪宅,宏达微著,余光遗响,彰显尽一代盐商家居生活的奢华气象。
由于置景独特,构撰巧妙,于疏朗开阔之中,别有一种曲折幽深引人入胜的境界。
个园名称中这个“个”字,最为耐人寻味,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字典里,还是语言习惯中,“个”都是用来作量词的,如:一个人,一个苹果。
其实呢,“个”最早的意思是“竹一竿”,古书《史记正义》便有 “竹曰个,木曰枚”的说法。
这一点不奇怪,因为汉字原本就是象形文字,而“个”看上去不正是竹叶的形状吗?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诗句,物象鲜明,意境空灵,可谓深得竹的神韵。
另外黄至筠自己也以“个园”作为自己的别号,人与园合一,意味深长,园中竹居三一,石居三一,人居三一。
分而独立成章,各奏华彩、合而大化天成, 迭起。
人与竹与石浑然一体,宾主难分。
是最具扬州地方特色的江南私家住宅园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风情万种生态竹 进入北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万竿修竹,竹是个园的精魄,个园的灵魂,游个园,第一要观竹。
黄至筠爱竹,并在园内种竹万竿,就连个园的名称也是由竹而来。
其实竹在扬州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姚合的《扬州春词》里就写到扬州人“有地唯载竹,无家不养鹅”。
“竹”历来也为中国文人所爱,不仅是因为竹子姿态清雅,色如碧玉,更主要的因为它“正直,虚心,有气节”的品格。
比如张九龄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
1997年,个园在四季假山北建“品种竹观赏区”,逐渐恢复当初有竹“百种万竿”的历史原貌。
目前是扬州城内最佳赏竹处。
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竹60余种,近20000竿。
设土山竹林,品种观赏,映碧水榭,竹西佳处等区域。
在个园观竹,既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也是一门深奥有趣的学问。
竹,既非草本也非木本,它在植物界中自成特殊的一族。
在植物分类学上,竹子是属于禾本科竹亚科,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50余属,1300余种。
我国自然分布的竹种就约有30余属,500余种。
分丛生和散生两大类,扬州地处江淮,适宜散生竹种和少数比较耐寒的丛生品种。
园内现有60余种,从观赏角度可分为观秆和观叶两大类型。
观秆类中,又有形与色的分别。
像龟甲竹、方竹、螺节竹;佛肚竹、罗汉竹、辣韭矢竹、高节竹等是欣赏其秆形的不同寻常;而紫竹、黄皮刚竹、黄槽刚竹、小琴丝竹、黄金间碧玉竹、金镶玉竹、花毛竹、金明竹、黄皮乌哺鸡竹、花秆哺鸡竹、斑竹、茶秆竹、紫蒲头石竹等则是欣赏秆色。
观叶类中,有宽叶形的箬竹、狭长叶形的大明竹、和叶面有各种色彩条纹的菲白竹、铺地竹、黄条金刚竹等。
此外,晏竹、芽竹、苦竹、红竹、唐竹、鹅毛竹、平竹、斑苦竹等散生品种,也可在园内找到身影。
龟甲竹 龟甲竹是园中最奇特的竹子,它是楠竹的变异品种,属自然生长的变异竹子,因此极为稀少,上千亩竹林中也难见其踪。
是珍稀观赏竹种。
龟甲竹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坚硬粗糙,与其他灵秀、俊逸的竹相比,少了份柔弱飘逸,多了些刚强与坚毅。
秆基部节间连续呈不规则的短缩肿胀,并交斜连续如龟甲状。
象征着健康长寿,福如东海。
慈孝竹 这一品种称孝顺竹,也叫慈孝竹,丛生竹种,笋期在夏季,新笋紧靠老竹,像是遵从古训“父母在,不远游”。
而老竹,则殷殷呵护、扶持着新竹免遭风雨侵袭,平安成长。
正如板桥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靠老杆来扶持。
”因为气候的关系,个园内丛生竹较少,只有孝顺竹、凤尾竹和小琴丝竹几种。
斑竹 在所有的竹子里,最具传奇色彩、也最令人伤感的就是斑竹了。
因为它和我们民族传说中一个优美动人的悲剧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
绿色的竹秆上呈现着紫色的斑点,宛如泪痕。
根据晋代博物学家张华《博物志》记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尧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姐妹俩同时嫁给继承皇位的舜帝为妃。
舜帝驾崩后,失去了丈夫的姐妹俩昼夜啼哭,泣泪成血,洒到竹子上,长出来的竹子从此部满了斑点。
人们把它叫做斑竹。
后来,娥皇、女英的泪哭干了,就投入湘江自尽了,传说做了湘水女神,所以斑竹又叫湘妃竹。
斑竹是著名观赏竹。
其实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斑竹的花纹应该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
不过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它是泪珠染成的,
宝胜寺位于阿城区城南,毗邻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完颜阿骨打陵和金上京遗址。
在阿城发现了纪念僧人的金代石刻《上京宝胜寺前管内都僧录宝严大师塔铭志》,该石刻详细记录了这位执佛政于宝胜寺的佛学大师的生平和宝胜寺的有关情况。
近千年的历史长河,早已湮灭了金代的历史建筑,现在的所有禅房,大殿都是近些年重建 金代,在今阿城县境内的佛教十分兴盛,有天台宗、云门派、曹洞派之分。
较大的庙宇有宝胜寺、光林寺、兴园寺、兴王寺等。
天德三年(1151年)兴王寺开演大华严经曾聚集教徒200余人,到正隆元年(1156年)宝胜寺的教徒已达300余人。
元、明时期无考。
清光绪年问到民国时期,城内广济门里(现东关街)设佛教会1处,有天台宗教徒147人(男52人、女95人)。
每逢星期日,信徒齐集会址,讲诵经典。
在广济门外有慈恩寺1处,有云门派住持1人、僧侣3人;护国寺1处,有曹洞派住持1人、僧侣3人。
在城内工夫市有宝林寺1处,有住持1人、僧侣2人。
伪康德2年(1935年)全县佛教信徒达1681人。
伪康德5年(1938年)在城内建法华寺1处,有住持1人、尼姑20人。
除县城外,在山区与乡镇尚有几处佛教寺庙,其宗教活动与影响,皆与城内之寺庙略同,19^5年"九·三"后,寺庙改做它用,多数僧尼相继还俗。
阿城文物名胜(碑碣)----上京宝胜寺前管内都僧录宝严大师塔铭志(黑龙江省)宣统元年(1909年)在上京会宁府遗址北城外西北半里余(俗名庙台)出土。
据历史文献资料载:"此地原有石塔,建于金大定二十八年,系上京宝胜寺,前管内都僧录宝严大师之墓塔,塔高4丈,方六角形,共十六层,上层六角玲珑,下层狮子莲花,每层高约二三尺不等,中层六面刻塔铭志,每面刻字7行,每行20字,文为门人宣密大德讲经沙门,举班祗候清河镐本,光林寺西堂老人潘明撰,但塔已崩颓,塔铭字迹模糊不全,石块多被土人运去"。
现仅存石塔中层石铭部分,高92厘米,上细下粗,底宽62厘米、上宽56厘米六角形,上下均有石刻的塔檐。
该塔铭志现收藏在黑龙江省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关于东关街的作文250字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乱。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5、一个女人的寂寞,犹如深巷里的槐树,风一吹便支离破碎。
6、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
7、我穿过深巷独彷徨,巷中结满紫丁香。纸伞上,写意山水似故乡。檐角边夜色那么凉,青石小径那么长,恍若是,不曾邂逅的过往。音频怪物
8、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
9、素衣缟裤的,我走回了深巷里,剩下一些旧梦、一排渔网,以及渔网上粘着的一枚,无名花蕾。扎西拉姆·多多
10、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
11、八百年前
临安城内那条深巷正是如今的孩儿巷。
12、迷失在桑岛石头城的深巷里。
13、初2015级16班许若楠一卷细长的风从年代久远的深巷吹来
夹杂着些许耳语般悱恻缠绵的音符与飘舞着的花瓣
如一位款款行走的妙龄少女与我擦肩而过。
13、尽量原创和收集高质量句子
使您在造句的同时
还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14、慢慢的开始发作
我还在窜着找避所
我记得来到一个深巷
当时我已经发作
我模模糊糊的撞了一个人
后来记起时我正赶连裆裤汽车站。
15、这柄竹扇
是曾国藩在成都一处深巷里的一家老字号古玩店买的。
16、逼促深巷
茅坑拉脚
滞气所占
阳气不舒
俱无富贵之宅。
17、摄影者寻角度、按快门
我则行古道、穿深巷
访敝庐
叩荆扉。
18、近日
绩溪县公安局瀛洲派出所在辖区村庄深巷中捣毁一个隐形赌窝
当场抓获涉赌人员5人
缴获赌资五千余元。
19、方才贫道携兰心道友游赏城中深巷
不想竟遭奸贼埋伏。
20、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
梧桐摇落故园秋。
21、那些窄窄的曲巷
那些曲折的深巷
空无一人
耳闻一片沙沙的雨声
间杂着滴滴答答的檐溜声
轻轻重重地将巷子敲打得更加幽静。
22、幽幽穿过七十多年的历史深巷
隐隐传至我的耳中
依然叩痛耳鼓
震悸人心!怀才不遇、被世所弃
这是古往今来"国士"的天大不幸啊!
2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4、黄昏又舟上话别堂辞后驻杖,杖驻后辞堂别话上舟又昏黄,赏句茶经茗留香巷深悠悠淌尝盏故饮一酌你来访,廊亭画色浅如若风清隐旧窗,窗旧隐清风若如浅色画亭廊lishixinzhi,香留茗经茶句赏淌悠悠深巷访来你酌一饮故盏尝。少司命
25、时空的苍茫更加丰盈了一首首至远古而来的吟哦,这朵隐逸之花在岁月的深巷流光溢彩。
26、晚上人们钻进蚊帐里它不通
也不透
层层包围着你;加上水气朦胧
尘土迷扬
再加上蚊香袅袅
路灯昏黄
有时若是深巷盲人笛声幽幽
整个构绘出一幅现下想来不失清美而当年过来难以消受的悲欢交杂之情景舒国治
27、假如扬州不是绿杨城郭、二分明月
李白的诗句怎会如此诗情画意“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28、我也喜欢想象
雨水中
哪一处远方绿肥红瘦、惨绿愁红
或者是小楼一夜
深巷明朝卖杏花。
29、伏跗室永寿街历史街区将保护典型的住宅和其他建筑
以及现状道路格局和高墙深巷的传统风貌
使之成为集中宁波明清官宦住宅建筑传统风貌的区域。
有关描写鼓浪屿的优美句子 1 鼓浪屿位于厦门东南,与厦门只隔六百米,那里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又有“钢琴之岛”和“音乐之乡”之称。
2 鼓浪屿的夜显得清静幽雅。尤其是夜景工程建设后,代表着自然景象的日光岩、代表着异国建筑风格的八卦楼、代表着音乐岛钢琴造型的候船厅和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郑成功雕像等,在各色灯光映照下透明通亮,熠熠发光。特别是有几条激光射线跨越鹭江海空,变幻摇曳,令人眼花瞭乱。
3 鼓浪屿是"音乐家摇篮","钢琴之岛",小小鼓浪屿有钢琴600台,其密度居全国之冠。只要你漫步在各个角落小道上,就会不时听到悦耳的钢琴声,悠扬的小提琴声,轻快的吉他声,动人优美的歌声,加以海浪的节拍,环境特别迷人。音乐,已成为鼓浪屿的特别绚丽的风景线。
4 鼓浪屿楼房鳞次栉比,掩映在热带、亚热带林木里,日光岩奇峰突起,群鸥腾飞……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5 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清洁幽静,空气新鲜,岛上树木苍翠,繁花似锦,特别是小楼红瓦与绿树相映,显得格外漂亮。
6 鼓浪屿面积仅191平方公里,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卫星岛,常住居民1。6万人。岛上岩石峥嵘,挺拔雄秀,因长年受海浪扑打,形成许多幽谷和峭崖,沙滩、礁石、峭壁、岩峰,相映成趣。
7 鼓浪屿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建筑物。有飞檐翘角的庙宇、有闽南风格有院子,有小巧玲珑的日本房子,还有十九世纪的西方领事馆,真称得上是“万国建筑博览”。
8 碧绿的海水将厦门和鼓浪屿分成两部分。隔海望去,坐落在大海中的鼓浪屿犹如一座海上公园,山青水秀,独领风骚。
9 鼓浪屿不仅别墅多,树木也很多。这些树木主要分布在别墅里,最多的要数榕树了,龙眼树上接着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龙眼,还有的树的树根居然盘踞在墙上,有的树还长出门外,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老树们顽强的生命力。
10 鼓浪屿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有鸟语花香,无车马喧嚣,素有“海上花园”之美称。岛上有日光岩、浩月园、菽庄花园、万国建筑等名胜古迹。
11 鼓浪屿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有日光岩、皓月园、淑庄花园等景点,最有特色的是听不到汽车的声音,岛上非常安静。
12 鼓浪屿以其婀娜多姿的自然风光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35个王牌风景区之一,在福建省居十佳风景区之首。
13 鼓浪屿周边海域为厦门港主要部分,濒临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文昌鱼保护区、大屿岛白鹭保护区,与金门列岛隔海相望。
14 鼓浪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温和,岛上90多科4000余种植物常年郁郁葱葱,珍贵树种有国内仅有的大果红心木、国内最粗的印度紫檀、从新西兰等国引种的各类珍稀果树,岛上一些植被已形成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下的顶级群落。
15 鼓浪屿的面积是187平方公里,岛上海礁嶙峋,岸线迤逦,山峦叠翠,峰岩跌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鼓浪屿明丽隽永的海岛风光,主要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均为厦门名景。
16 鼓浪屿的街道都是青石板铺就的,青石板上都隽刻着一道道音符,在街上漫步仿佛踏着音乐的节拍步入音乐的殿堂。
描写鼓浪屿的文艺句子
1 在渡口静候,眺望对岸,只见岛屿上一幢幢红房子镶嵌在绿林中,四面环绕着蔚蓝色的海水,图画般的美丽让我顿时生出无限的遐想。急切地想要去感受这份动人和惬意。
2 踏上这一方土地,脚下的碎石小路向海滩、向岛内延伸着,路上洒满了人们的笑语……匆匆放下行李,便急着去融入这片欢声中。沿着海边的一条小道悠然地往前,路边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不愿轻易错过,用我的眼睛全力去扑捉这美丽。
3 赤脚,在海滩上漫步。脚下,是细腻的沙子,轻轻摩挲着脚底,软软的,痒痒的,这份大自然的温存感化了心灵,放下,放下,放下一切的烦恼,只留存那点洋洋洒洒的真切。
4 捧起脚边的一抔沙,和着些五彩的小贝壳,细细来回搓动,似乎可以听到它们述说的往事,有快乐,有悲伤,也有来自远方的呼唤。一切都寄托了感彩, 编织 出了不同的梦。
5 沿着曲折的小路,两旁是充满生机的植株,树叶摇碎了阳光,铺出满地斑驳的耀眼。小猫们时而在长椅上嬉闹,时而追逐着钻入茂盛的杂草中,这样的和谐也许正是鼓浪屿的魅力所在。
6 红瓦下,红墙内,古朴的石门、石柱、石梁,每一寸都是石匠们满含心思的作品,而旁侧总是会不经意地探出些各色的三角梅,近看却是枝条蔓延缠绵,记起临行前查看的一些关于这个美丽小岛的资料,回想起那上面讲述的一段段过往的沧桑和兴衰,生命的蓬勃和历史的浑厚,让人不得不感慨时间的魅力。当我还沉浸在这流逝的长河里,却被传来的若隐若现、若远似近的一曲《秋日的私语》唤回,不禁猜想着在某个窗前,有那么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留着齐肩的短发,穿着经典的苏格兰格子连衣裙,纤细的十指在她曾祖父留下的古老钢琴的黑白键上灵巧地飞舞着……原来生活可以如此惬意,如此轻松。循着音乐,欣赏着沿路的每一栋建筑,各有各的特色,几乎是没有雷同的,真不愧世界建筑博览园的称号。
7 只是简易的小吧台,南国特有的椰壳、顽皮的小瓷猫、一排倒挂着的酒杯,悠扬的音乐和着浓郁的咖啡、奶茶的香味,是这个奶茶店的全部,很简单,很简洁,却可以在这里让思绪自由地游离。我要了一杯摩卡,听着店主和游人们的闲聊,随手翻看着手绘的鼓浪屿地图,搜寻着每一个角落,计划着旅程。
8 夜幕下的小岛更显她的妩媚,灯光闪烁,繁星点点,人头颤动,似乎更热闹了,但人们又好像是怕打破夜的静美,没有鸣笛声,没有大声的呼喊,大家不约而同地静下来、慢下来,去享受这海岛的夜晚。
9 当我一脚踏出外形象一台打开琴盖钢琴的鼓浪屿的轮渡码头时,就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独有的浪漫情韵——
早从网上知道鼓浪屿以其独秀倚丽的风光赢得“东海明珠”、“海上花园”的美誉。知道由于在小岛的西南隅海边,有两块相叠的岩石,长年累月受海水侵蚀,中间形成一个竖洞,每逢涨潮时,波涛撞击着岩石,发出如鼓的浪声,所以人们称它为“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还清楚,由于近代那段耻辱的历史,鼓浪屿的建筑千姿百态。有闽南风格的飞檐翘角,有被称为“小白宫”的八卦楼,有威严高耸的天主教堂,有红瓦大坡顶的欧式建筑,也有各种中西合璧的别墅,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10 果不其然,迎面而来的是一片巨大的浓荫!沿着依山而筑的街道上去,只见各种风格的建筑忽高忽低,曲折盘旋。深巷里花影绰约,墙头上藤蔓攀延。这里虽有街区闹市,却无车马喧嚣,这是一处没有车马通行的地方,因为整座岛全为步行区!我没学过建筑,但我欣赏这凝固的音乐!当我们站在那里欣赏一座座精美建筑的立面时,会感受到它类似音乐的韵律与节奏。它的立面上各色的柱列、斗拱、彩画图案,它的精美的窗户、有序的阳台组织和排列都仿佛弹奏着音乐的韵律与节奏;当我们步入一座神圣的教堂时,庄严肃穆的心情会油然而生。仿佛在与神对话,进入如名曲所描绘的意境——“美丽的梦神来到身旁,星光和露珠在悄悄张望,白天的喧哗已经消失,银色的月光放射光芒,美丽的梦神请听我讲……”
11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院落里别具一格的咖啡屋亮起温馨的灯光,更是吸引人的脚步。随意推开一扇门,厚重的木门“吱吱”作响,挂在门边的两串小铃铛也开始叮咚起来,这一沉一脆的声音却煞是好听,是那份幽静中的灵动。
12 清晨在鼓浪屿漫步,才洞悉它优美雅致原来是岛上居民营造的。路面被仔细清扫过,连果皮箱都被清水冲洗了。岛上少有楼宇,偶尔在绿树掩映中可见建造精致的别墅一角,那是解放前一些南洋商人溯根的家。有一座房舍门旁有块一人多高的褐色巨石,屋主就在巨石上刻下“顽石斋”,名字贴切又雅致。鼓浪屿没有随处可见的商贩,而是集中在一条街,每个门面都干净、宽敞。店家不会把店铺塞满商品,也不会门前游说,多半坐在一处看书、下棋或品功夫茶,待客人询问,才慢慢起身对商品作番介绍。鼓浪屿卖的商品总是会被店家仔细包好。我们马上即食的糕点,说不必包装了,但店家还是拿出精美的纸盒,把糕点如珍宝一样认真装好递到我们手中,令一向性急随意的我们也不由地安静下来,享受店家慢节奏的安闲。
13 海水没有了红的绿的光的追逐嬉戏,仿佛安静许多,像婴儿熟睡的身体,只因呼吸而微微起伏。我们扶栏远眺,目力所及之处,是深蓝的地方,已分不清是海面还是夜空。海风吹拂着我们的长发,衣裙飘曳,静静放飞思绪,才发现鼓浪屿的空气都透着闲适与从容。
14 鼓浪屿,就是一个能让你心灵得到释放的地方,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岛屿。
15 鼓浪屿的小岛上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各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在鼓浪屿上,因为没有机动车,所以,可以满无目的地逛小巷,细细感受一下无人喧哗的小岛。当漫步在鼓浪屿那洁静幽雅的小道时,就会感到这里实实在在是一处天然美丽之岛。幽静而寂寥的小巷一曲一折地向更深处延伸,两边,隐在树影深处的,都是一栋一栋的老建筑,老别墅,高高的围墙给人一种庭院深深的感觉。走在那些窄窄的小巷里会经常迷路,陷在古旧的建筑群里,看着那锈迹斑斑的门窗、 雕刻 玲珑的屋檐和镂空精致的回廊,只能任凭思绪去想象这里的过去,这些老屋盛满了繁华、热闹、沧桑,盛满许多美好的日子。而今却人去楼空,荒草连天,充满了寂寥与萧瑟的气息。
16 而这些古旧的欧式建筑,以及许多有来历的老别墅都向游人开放的。从别墅极有艺术品位的石雕大门走进去,里面多是植物丛生,花木茂盛。有许多花果都是生在内陆城市的我所不认识的,看到它们如此鲜美,我既好奇,又爱慕。更重要的是,这些地方因为不是景点,多半空无一人,美丽而幽静,更让人心生欢喜。
17 作为鼓浪屿其中一个标志性景点的菽庄花园,30元的门票绝对是物有所值。里面的藏海园能让你不由自主地想起“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庭院左边有一座假山,名为十二洞天,十二生肖嵌入假山之中。山路迂回曲折,犹如迷宫,要想找齐十二生肖可要付出一点耐心。好不容易,找到了出口,经过一条林荫小道,便可以远眺大海了。望着蓝天碧海,回想刚刚的攀登,给人一种“苦尽甘来”的另一种享受了。
18 继续前行,就来到了我期待的另一大景点——钢琴博物馆。一入馆内,悠扬的琴声便飘然而至。这时,刚好有一个来此参观的旅游团,于是我们就做了一回蹭客,顺便听了一下跟团导游的解说。风格各异的钢琴分别在两个馆陈列展览,有早期的四脚钢琴、能录音的钢琴、有转角的钢琴……置身其中,相信没有人能不被钢琴的魅力所征服。
19 作为一个得天独厚的岛屿,鼓浪屿自然少不了沙滩这个元素!一路游荡,在将近黄昏的时刻,我们来到了大德记浴场。大德记浴场邻近皓月园,向远处眺望,能看到一个小岛屿和郑成功的雕像。这里水清沙细,巨大的礁石点缀其中,海浪不算很大,徐徐的海风吹来,让人一天的疲劳一扫而光。
20 于我而言,鼓浪屿的海滩是属于黄昏的,没有白天的烈日,也没有晚上的冷清。黄昏的余光照射在沙滩上,海的静,与不多的游人的闹,形成了一种只属于鼓浪屿的浪漫。漫步其中,仿佛有种连时间老人也会放下匆匆脚步的错觉。此情此景,怎能让人不产生留恋之情!
21 鼓浪屿的夜显得清静幽雅。尤其是夜景工程建设后,代表着自然景象的日光岩、代表着异国建筑风格的八卦楼、代表着音乐岛钢琴造型的候船厅和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郑成功雕象等,在各色灯光映照下透明通亮,熠熠发光。特别是有几条激光射线跨越鹭江海空,变幻摇曳,令人眼花缭乱。
22 鼓浪屿是“音乐家的摇篮”,“钢琴之岛”,小小的鼓浪屿有钢琴600台,其密度居全国之冠。只要你漫步在岛上各个角落的小道上,就会不时听到悦耳的钢琴声,悠扬的小提琴声,轻快的吉他声,动人优美的歌声,加以海浪的节拍,环境特别迷人。音乐,已成为鼓浪屿一道特别绚丽的风景线。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意思是: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全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扩展资料:
1、写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2、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
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归园田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