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诗人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使海棠花得“烧烛照”之别称。而海棠一名“贮金屋”,却出自唐代诗人何希尧的《海棠》: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
前两句“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诗人直接把艳丽娇媚的半开海棠展现在读者面前。她,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娇羞少女,在春天的和风细雨里,显得更加楚楚动人。海棠花蕾呈朱赤色,诗称“绛萼”。稍开后呈粉红色,比之花蕾的秾艳则更具丰姿。著雨的海棠,胭脂消尽,花色格外清新光洁,远远看去有如少女含羞的红晕。
面对如此娇美妩媚的海棠,诗人流连忘返,仅仅赋诗犹不能尽情,进而生发奇想:“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这里诗人运用《汉武故事》中的一则典故。汉武帝为太子时,长公主欲以女配帝,问曰:阿娇好否?帝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诗人用此典,意在抒发自己对海棠的爱惜之意。半开海棠虽美轮美奂,但“大多好物不长久。”红颜命薄,好景不再。有谁能用黄金屋宇,深锁东风,让海棠花长盛不衰呢?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既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挚爱,又隐含着诗人对美之幻灭的深深的优虑。从而更有力地深化了主题。
素以娇艳著称的海棠花,引得无数诗人对之吟咏。以咏鹧鸪著名的晚唐诗人郑谷也为之销魂,写下了这首颇有新意的《海棠》诗: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首联“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是全诗的总领。“匀”,即调匀。在和煦春风细心地吹拂下,海棠的花色显得格外鲜艳夺目,诗人为之销魂,忍不住要携酒对赏,挥毫赋诗了。“用”字,看似随意,实则甚见功力,把春风写活了,似乎春风也偏爱海棠,着力打扮她。
颔联较为集中地写了海棠花的特点。“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刚刚经受雨水洗濯的海棠最为光艳动人,而她在欲放未放之际色彩最为鲜红艳丽。海棠未开时呈深红色,开后则现淡红色,而它含苞待放之时最美最动人。“新著雨”与“欲开时”对举,既突出地表现了海棠花的特点,也增加了全诗的诗情画意。
颈联紧承颔联,又从侧面对海棠着力进行烘托。“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面对娇艳夺目的海棠,美丽多情的莫愁女因耽于观赏海棠毅然连妆也懒得梳了;以画海棠而闻名的画家梁广也迷恋海棠的艳丽而迟迟不肯轻易下笔。“懒”字和“迟”字,形象深刻地表现了美女莫愁、画家梁广对海棠的沉迷态度,有力地衬托了海棠的美丽和神韵。
尾联转而写诗人自己对海棠的沉迷。“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诗人为海棠的娇美而深深陶醉,早晨饮酒对赏,晚间赋诗吟咏,流连忘返。即便如此,诗人仍感不足,他甚至羡慕起在花枝间过夜的蝴蝶来了。可以想见,如果诗人能化作蝴蝶,那么,他必将日夜不离海棠花了。这两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对海棠的倾慕之情。
这首诗主要写海棠之美及诗人对海棠的无限眷恋之情。全诗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写法,而且诗中虚实相生,以虚衬实,空灵蕴藉。全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海棠之美,也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挚着追求的心态。
《全唐诗》收录诗作800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的晚唐诗僧齐己,以咏《早梅》诗闻名,其咏《海棠花》也很有特色: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首联“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诗一开始将海棠花与桃李和梅花相比,突出了海棠花的繁荣、茂盛,并交代了其开花时间是在社日之后到寒食节前。颔联“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写天气暖和,海棠花开留下娇艳的美态,此时风雨祥和,避免摧伤那娇艳的花朵。说明大自然对海棠花格外照顾,为它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
颈联“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诗人喜爱海棠花的品格奇特,多谢诗赋赞美,蝴蝶贪念它的香气浓郁,夜里又飞回花间来。表现了对海棠花极度的喜爱之情。尾联“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写暮春时节,还有未凋残的海棠花在开放,与牡丹花相继绽放在池台边。将海棠花与花王牡丹相提并论,突出了海棠花的美丽高雅。
宋人陈思在《海棠谱序》云:“梅花占于春前,牡丹殿于春后,骚人墨客注意焉。独海棠一种,丰姿艳质,固不在二花之下。”此诗正是道出了海棠花艳冠仲春的独特魅力。
晚唐著名诗人顾况之子顾非熊的《斜谷邮亭玩海棠花》,写出了对海棠花的痴迷:
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
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
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
顾非熊少小聪明,一览成诵。却困举场三十年,穆宗长庆中登进士第。做过盱眙尉。顾“不乐奉迎,更厌鞭挞”,所以弃官隐居茅山。
从这首诗的整个格调看,大概是诗人过隐居生活时所写。标题“斜谷邮亭玩海棠花”中一个“玩”字,便活脱出诗人心境的闲适与安逸。正因为心境的闲适与安逸,因此,“玩”得仔细,“玩”得尽兴。
首联“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意思是说,在斜谷邮亭,诗人忽然间看到了海棠花,首先是心有所动,便情不自禁地为之赞叹。接着是仔细观赏。颔联“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写诗人看到海棠花色艳花繁,感到十分赏心悦目。他想,凡是见到这样艳丽繁富的花朵的人都会喜欢。“艳繁”,形容花艳丽而繁富。海棠花的特点是“有艳无香”,诗人在观赏之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诗人并没有直接写海棠花的这一“缺点”,而仍然是以赞扬的笔调写道“香近试堪夸”。意思是说,如果海棠花能够香气袭人,那大概会更令人夸赞。可见,诗人对海棠花的偏爱。
颈联“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写诗人下马观花全然忘却了山路的险峻,花前把酒任凭夕阳西下。诗人迷恋海棠花已经到了如痴如醉,乐不思归、乐而忘归的地步了。斜谷邮亭旁的海棠花似乎还不够诗人欣赏,因此,诗人在尾联猜想,哪里是海棠花最多的地方呢?“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大概应围绕着道士的居处去寻它。“羽人”,是指神话中的飞仙。旧时称道人为羽人。说不定诗人以后又寻访更多海棠花呢! 事实上,道士居处海棠花也不一定就多,诗人之所以一下子会联想到道士居处恐怕是和他本人过着隐居生活有关吧。
这首诗在写法上犹如剥笋,层层递进。面对斜谷邮亭旁的海棠花,先是“叹嗟”,继之是“观赏”,由“观赏”到“入迷”,最后是决心“再寻”。诗中,海棠花姿可见,诗人心情可感,不知不觉的,我们也被带到斜谷邮亭旁,同诗人共赏海棠花。
五代诗人刘兼的《海棠花》,描写了一株幽居独处的海棠,以花喻人,感情深切细腻: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首联“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诗的开头描写了海棠花淡淡微红的颜色和风韵。这是一株盛开的海棠(因为海棠未开放时为深红色,开后则为淡红色),这种颜色使海棠别具风韵,那轻柔的花姿独得春天的生机,好像一个少女充满怀春的心情。这两句把海棠描成了一个轻施粉黛的少女,在姹紫嫣红的百花中,她独具风采,难怪春天都对她偏爱。
颔联对海棠的花姿和神态做了具体的描绘,运用典故,以花喻人,形象而传神。“烟轻虢国颦歌黛”,将海棠花比作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长得很美,不施脂粉,唯恐掩盖了她的天生丽质,海棠花就像不施粉黛的虢国夫人那样皱着眉头。“露重长门敛泪衿”又把海棠花比作了汉朝的陈皇后,她在失宠后别居于长门宫,愁闷悲思。这两个典故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海棠花淡装素裹、娇美婀娜的花姿,并把人的感情赋予了海棠花,写出了海棠花孤寂、哀怨的神态。这样,诗人笔下的海棠花就成为了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有血有肉,有情有感。
海棠花幽居独处,凄凉哀怨,但它是一种高洁的花,诗人同情它的处境,更喜爱它的品格,颈联写出了海棠花的生活环境和孤高圣洁的气质。“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这海棠花没有盛开在百花园中,而是长在人们举手可折的绣帘旁,孤独无依。正是这种环境,使它感到哀怨、孤独。但是,海棠花温馨高洁,虽然人们可以折损它,但它决不附丽,它要保持自己的圣洁,所以,总是秘密地藏起自己的花蕊,使彩蝶难以寻找。
在诗人的眼里,海棠花不仅如少女般美丽,而且像少女一样多情,诗的尾联写出了海棠的情致:“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海棠花藏起自己的花蕊,并非无情,到了美好的夜晚,它才有了多情的神态,为的是在皎洁的月光下,吐着芳香,伴着微醉的人儿低声吟唱。至此,花与人的感情融为一体,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一眼凝眸一世倾情,一场邂逅一世倾心,曾经的美好只留余味,那些伤痛安静地陈列,一场戏,华美上演,悲伤落幕;一场烟花,绚烂了天空,冰冷了誓言。这一程山水,与你相遇,我动了情,醉了心,甘愿在你的眼角里沉沦;这一生,与你相知,只一心,许你一人,缠绵在有你的风花雪夜中不醒;读你三生亦不厌,念你百转也嫣然。然而,你的《断了吧》三个字,就那么轻易的从你嘴里说出,你的轻言放弃,彻底吹毁我的梦。——紫蝶儿
这一生,有的人只能深藏,有的爱只能缄口,有的牵挂只能寄予清风明月,如此这样,再也无法触到你的眉眼,只能留一盏茶的时间,让我与相思作伴,也许,这其中萌生的爱意只是舞蝶恋香花,飞花逐流水的浅浅情谊。
斟一杯迷离的红尘酒,浅抿口中,就让我醉倒在红尘路上,吹箫一首,诉我踏了千年依旧孤单的轮回,消瘦的身姿,伴着迎面而来的风,数不尽离人梦。伊人憔悴,举杯为谁醉情愫所归,怦然为谁碎琴音缭绕,落叶为谁坠匆匆,苍白了你的背影,潺潺,掩盖了我的泪水,记忆,不过流沙,浮华,不过如梦,落寞的等待,无力的执着,相信,恪守,千百年后轮回相遇,望君与佳人携手,黛眉轻蹙,似曾相识,淡然一笑。一如艳丽的海棠,一如无垢的青莲,缱绻着花底离愁的温柔,牵绊着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情锁,那一米阳光,从灰色云端漏下,漏在被你丢了的天涯,终究成了最美的传奇。
时光如玉剪,将唯美与朦胧镶嵌于古韵的委婉里,眉尖轻蹙,一份纤尘不染,从骨子里流落到指尖上,委婉成千年的绝唱,兰亭有你,某个时刻,如约而至,穿透夜的袅袅,晕染了一生的心事。那一世,西子湖畔,君为伊人弦上弹,伊人为君舞翩翩,弹不尽前世情缘,舞不完一世蓝蝶醉花间,执手天涯。那一世,大漠孤烟,金革铁马驰风沙,长亭轻抚夕边霞,痴等君还泪沾纱,红黛难遮霜鬓发,此生来世只为君思怀。
烟雨红尘,点点离人泪,拂不尽心事多如烟雨,叹不完情缘染如红尘。月夜起舞,难掩愁容片片,情到深处,怎由人淡绿点妆,身似纸签,心,薄若蝉翼,重拾的那一刹那只剩下隐隐的伤痛和淡淡的感动,谁是谁前世今生应该拥有的缘谁和谁是今生前世再续的缘求得今生,何处求来世无论世事如何变换,无论沧海如何桑田,在我心中,你永远是我不老的传说!
岁月的那一抹嫣红点缀了一世春秋,烟火的那一束流光踏碎了刹那芳华,烟雨红尘,是谁扰乱了青春的旧梦;尘埃落定,是谁诉说了离别的情衷、听,远处笛声悠悠,可惜情愁若痛、看,近处细水长流,可惜离苦似梦。是谁将红尘看破,是谁将文字浅薄,又有谁能熄灭这人间烟火一些故事早已被时光无声掩埋,一些记忆早被风吹得无影无踪,而铭记于心的温纯,便是岁月颠沛流离里最美的风景;轮回的湖畔,等待无数个年月,只因放不下想念,就成了执念;有些过往,映在眼角,就成了沧桑;有些清喜,放在心里,亦是最美。
一双翅膀能飞多高,一颗心能走多远,一份相思能有多痛,只有寂寞开出的月华知道,如果可以,让我许相思一个未来,让翩飞的蝶儿不再红尘辗转,泊在宁静的指尖,用一朵勿忘我的素雅缚住跃动的情丝,从此再无天涯。相思醉人心,落寞染红颜,而今心系谁,徒守满身残,谁知花开尽出,落满了我思念的海,朝阳升落,演了岁月剧一场。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栖清长夜,谁来残红落尽,莺声渐老,世事无常,层层纷扰,聚散匆匆的人生,更苦彼爱无岸,纵使今朝梦里觅旧痕,明日,又如何再揽一怀余香往事如烟,叹流年一笑。
那些陈旧在光阴里的荒年,低迷和失落,感动过的眷恋,一如风起落叶偏舞,残叶扰乱几梦繁华事,断续绵延着情愫的愁肠,弥漫心情的凄悲和哀愁。无数让梦存在过的痕迹,沾满了时间苍老的双手,红尘里曾吟唱的往昔,枯干了岁月的情迷,斑驳了时光的碎影,淡淡的忧伤。
指尖,一缕微凉,凝香的思绪,都凝聚到了笔端,将一纸的思念戳穿之后,心便无处躲藏,融于清风吧!透过笔下的一韵浅墨,悄然绽放着我思念的温暖,只是,这微凉的月色,能否也染凉了你的心事在你思念的角落里,可曾会有我的名字路过红尘匆匆,许,只要相遇,就是最好。花开知春暖,叶落凋秋凉,花开有花开的炽烈,落叶有落叶的静美,那些花开叶落的情殇,悠长地飘扬在季节的尾稍,只期一些时日的消弭,转而沉淀成一份温润的回忆存心间,拨开岁月的云雾,遁着时光的痕迹,拾掇一份久违的温暖,尘封一段失落的尘缘。
也许有太多的情绪无从倾诉,也许有太多的瞬间流水不复,灯火阑珊处,回眸如故,泪水止不住,醉酒迷了双眼,字迹双影,恍然如梦,泪如雨下,弹指一笑,藏尽前尘所有的缘,只为这一次无望的落泪,也罢,今夜,且让我孤醉独饮,哪一杯酒是你荡漾的波影映出那前世的容颜,也罢,今夜,我是受殇的舞者,伴着幽怨的箫音,踏乐翩跹,敲碎那久远的灵魂。
多少思念染红了昨天,一阕相思消瘦如丝,轻吟时,伤心的泪谁来擦,把你藏在心里,依旧还会把你来牵挂,与夜色融为一体,有些凉顺着指尖缓缓滑入体内,一杯红酒,饮进所有的殇,借酒消愁愁更愁,谁笑饮杯中酒,独醉风雨中;谁彼岸遥望,任相思成病;谁长歌当哭,结局不再完美;谁深情依旧,爱过,弦断曲尽终不悔。
每到春天海棠盛开的时候,一条花带流泻数里,红如仙霞,让人流连忘返,如果遇到蒙蒙细雨交织,那就更是美不尽言。雨日午后,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行走在高楼林立的烟雨路上,身后的江面升起层层薄雾,前方有轻风吹拂面颊,花香依旧、鸟语空灵……
时代变迁,当前世的海棠溪完全淡出,烟雨路却从未消失,她依然带着朦胧的美感,从花雨墨画之间徐徐走来。
寻访烟雨路一定要选个微雨淡洒的日子。那时候,江面上会升起一层薄薄的雾纱,空灵而缥缈地从烟雨路一直飘向南山……这时候,你就可以撑着细伞,揣着朦胧,沿着街道慢慢寻去,只需要一个不经意的转身,你就真的可能会陶醉在唐代女诗人薛涛赞美“海棠烟雨”的诗境中:“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珍卉异,竞将红缬染轻纱。”
实际上,美丽的烟雨路起于海棠溪的江边;而海棠溪,就是烟雨路的前世。
岁月里,一条十里蜿蜒溪流的旧梦
绵延百里的南山莽莽苍苍,与长江水若即若离。曾经,一条叫做海棠溪的小河流就蜿蜒着南山,一路欢歌流到茫茫长江之中――这条小河流发源于南山北坡,由西南向东北,蜿蜒十余里,一路上在接纳了好几条山溪涧流之后,又忽地转了一个弯,才向北注入长江。
在海棠溪两岸,地势低缓而开阔,溪水沿岸栽满了海棠,因此得名。每到春天海棠盛开的时候,一条花带流泻数里,红如仙霞,让人流连忘返,如果遇到蒙蒙细雨交织,那就更是美不尽言。
上世纪30年代初,军阀刘湘在广阳坝修建飞机场。为了沟通重庆城与飞机场的交通,他便从海棠溪修了一条公路到广阳坝。后来,这条公路从海棠溪河边到四公里一段被纳入到川黔公路中,为了区分公路的地段,人们便将这段公路看作“烟雨段”,并借巴渝十二景的“海棠烟雨”之名,将其正式命名为“烟雨路”。
当年的烟雨路美则美矣,人迹却很稀少,除海棠溪码头与罗家坝有人居住外,这条路更像是一个美丽的符号,相较之下,海棠溪码头就相当繁荣了。
海棠溪既是街名,又是南岸进城的主要渡口。早间长期摆渡的工具是木船,到了20世纪20年代,江面上出现了“突突突”冒着浓烟、航速极快的汽轮船,重庆人称之为“汽划子”,于是海棠溪便成为了重庆城两江渡口中最先采用汽划子的码头之一。
烟雨路修通后,海棠溪有了车站,熙来攘往,异常热闹。海棠溪的清流在烟雨路脚下蜿蜒,溪面上往往云蒸雾腾。沿着溪水行约两公里,便至罗家坝。罗家坝是一个冲积小平原,很早以前便有了工厂,形成了居民区。过了罗家坝,房屋渐稀,人们开始爬坡,爬到坡的顶端就到了四公里。
烟雨路的全长正巧四公里,别小看这四公里,它可是当年重庆城最长的街道之一,也是重庆城连接綦江和贵州的主要通道,抗战时期,它更是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册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抗战时期所修的川黔公路,以海棠溪为起点,将烟雨路纳入怀抱,此路成了陪都及大后方与国际上联系的主要陆上通道,当年美国援华的军用物资几乎都是从昆明经这条道路运到重庆来。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旖旎的风光,民国时期的官员、富豪与各国大使便在海棠溪背后的南山上建了许多别墅。人们从山下往别墅去,中国人喜欢坐滑竿,洋人则喜欢骑马,而那滑竿或马匹,就在海棠溪码头边悠悠地候着……
墨画中,海棠那不惜胭脂的美色
烟雨路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气质古雅,迷人浪漫。她从悠远的历史中徐徐走来,一步步,走入花雨墨画之间;海棠是她永远不褪色的芳华,烟雨是她永远剪不断的情思。前人记述:在太平门的对岸,海棠遍布,如果遇上烟雨时节,那海棠的娟秀之姿更是绝无仅有地迷醉人心。从白居易到薛涛,众多的诗人在此留下诗词赞咏。纵然如今,海棠溪不见溪,但沿溪旧址始终繁花盛开,其隔江朦胧的意境,依旧让人浮想联翩,透出无穷韵味。
从烟雨路到晓月路不足一公里的距离,就是古人赞美的“海棠烟雨”美景所在,作为巴渝十二景之一,它深深地印刻在了重庆人的记忆中。
“一下雨就烟雾缭绕,美得简直不摆了!”家住南岸上新街82号的高忠良老人兴奋地回忆起当年的美景。他说,每当春雨降临,整条烟雨路淡烟微布,溪流映带,“海棠烟雨”名副其实。
事实上,欣赏“海棠烟雨”的最佳地点并不在南岸海棠溪,而在渝中区储奇门的江岸上,原因很简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早在250多年前的清朝时期,巴县知县王尔鉴的隔江一望,已将“海棠烟雨”的美景列为传奇。
王尔鉴的办公室巴县署,位于当时的金碧山下,离储奇门很近。借助居高临下的坡形优势,王尔鉴的望江书屋正好能够越过城墙远眺到对岸美景。这偶然的隔江一眺让王尔鉴颇为震撼,遂在咏海棠烟雨一诗的《小记》中写道:“海棠溪在大江对岸涂洞之下,溪水出南坪山坞,沿壑带涧,曲折入江。江水涨时,兰桡轻棹,直溯溪源……烟雨神情,此山为独檀也。” 寥寥数语,尽诉对“海棠烟雨”的倾慕,“海棠”之艳与“烟雨”之娇在王尔鉴的笔下流传开来,让后人无限神往。
然而,岁月流逝百年,时光没有驻足,昔日古人笔下的“海棠烟雨”美境,今人已无法再见。从上世纪90年代起,重庆城开始兴建南滨路,海棠溪渐渐地从人们视线中淡出。大名鼎鼎的南滨路建成后,海棠溪永远沉入了地下,溪上那座石头桥也被拆掉,溪沟被填平后建起了江南体育馆,如今,烟雨路上集纳了重庆最知名的餐饮酒店,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火通明。人们穿梭于烟雨路的繁华中,已看不到传说的花雨美境,只有镶嵌在烟雨公园上的“海棠烟雨”四个字,勾起人们对往昔的追忆。
尽管如此,王尔鉴还是为后人留下了欣赏这一美景的秘诀:陶醉美境,贵在静思。“海棠烟雨”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她的空灵缥渺,在无形和有形之间游离,这正是靠思、靠悟才能获得的境界。心静如水之时,我们眼中映照出的景致会化成另一种别样的美:雨日午后,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行走在高楼林立的烟雨路上,身后的江面升起层层薄雾,前方有轻风吹拂面颊,花香依旧、鸟语空灵,你会觉得生活的惬意与幸福其实就藏在每一次迈开脚步的刹那。
这时候,你若还不知足,那便寻向长江对岸的储奇门,隔着江朝烟雨路静思远眺,此时,淡淡的云雾忽而与江戏水,忽而缥渺舞动飞向南山,而路旁依山傍水的高楼,则在雾中时隐时现。 时代变迁,当前世的海棠溪完全淡出,烟雨路却从未消失,她依然带着朦胧的美感,从花雨墨画之间徐徐走来,这一次,她选择让孤独和等待悉数融化于眉峰,选择迎向那些苍茫眺望着她的隔江人,选择永远扑入今世繁华的红尘之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