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世界帝国,那么唐朝在科技方面有什么主要成就?

唐朝是一个世界帝国,那么唐朝在科技方面有什么主要成就?,第1张

鄙人所知唐朝在在科技方面有很多的成就,非常粗略的来说:

1、造纸术外传, 其利千秋万代

首先,众所周知,造纸术是中国先人发明的,在东汉得以改良后,因为地理时间、空间、以及人为因素的干扰。造纸术一直没有大范围的被推广开,同时代欧洲、西亚、南亚的各个人类文明一直在受制于纸张的材料局限,没有办法用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办法。保存和记录自己的文明成果,只到那一年高仙芝带着唐军和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在怛罗斯(哈萨克斯坦境内)一仗。唐军被葛逻禄 阵前出卖,几乎全军尽殁。

可是由此大量的唐军工程,技术等多方面人才也由此,被带到了当时顶级阿拉伯帝国,并在那里生根发芽,融合发展。所以,自此欧洲也逐渐告别了羊皮纸时代。尽管造纸术的外传,不是唐帝国的科技成就,但是外传的造纸术,却因此改变了世界。其利千秋万代!从广义上说,造纸术外传,勉强的讲,也是唐朝的一种科技成就啊!

2、卫公兵法,曲辕犁、千金方、雕版

再次,卫公李靖是唐朝初期,难得的军事家,他不光打下唐帝国的半壁江山,难得的是还有大量军事理论,军事科技等的阐述,留给了后人,并对后世军事可以将,军事科技、理论影响很大。

再有就是对于农耕者来说,曲辕犁,这种高效的工具,也在这一个时刻,被发明。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在这一个时期,被创造。并影响后世千年,让今人依旧受益,还有就是雕版《金刚经》被发明。要知道,那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 ,而这雕版印刷,却是让中古时代西方人,羡慕的高端技术。它的外传和造纸术外传,更是让人类的文明传播,进入快速道。

永兴坊位于西安城墙中山门内北侧顺城巷,该美食街区占地15亩,紧靠城墙而设,距离吃货们熟悉的东新街夜市仅有几步之遥,是闹市中的幽静之处。这是一组具有明清风格的关中牌坊和传统建筑群组合的古典建筑。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就住在这里。

永兴坊,原地为唐朝魏征府邸旧址,是西安市为了继续完善顺城巷历史风貌,充分彰显古城历史底蕴,扩大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2007年在原址上建造的,为古城再添了一个"坊"式的精品项目。项目总占地15亩,东西长130米,南北宽88米,按规划设计拟建仿古"坊、肆"建筑群、牌楼、休闲绿化广场、内街、井房以及建筑物外墙仿古装饰等等,主要以关中牌坊和具有民间传统的建筑群组合,形成古里坊式布局,展示古长安城的街坊式形态和历史生活气息,以及传统民俗生活空间。依托古城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传承历史、彰显人文,进出有序、错落有致,内涵丰厚、做旧如旧,内敛外聚、动静分离等风格特色上,实现与古城墙历史景观系统的高度和谐,不仅将里坊文化的建筑作为保护重点,更将陕西非物质美食文化的城市人文精神作为发掘和保护的核心。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下面我们来看看西湖的简笔画可以怎么画吧。

  相关链接:

 “西湖十景”,景名合一,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深受国内外广大游客欢迎,堪称景点命名的典范之作。“西湖十景”景名之美,甚至打动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评审专家,对西湖申遗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西湖十景(2007)

 从1985年到2007年,时间又过去了22年,这22年里,西湖的变化有目共睹,尤其是2002年启动综合保护工程以来,西湖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为了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西湖的美景,2007年6月,杭州举行了三评“西湖十景”的活动,评选对象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湖保护建设特别是2002年以来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期间恢复重建、修缮整治的145处景区(点),“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不再列入评选范围。共有3386余万人参与评选,收到有效选票约2974万张,评选结果在2007年10月27日举行的第九届西湖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揭晓。

  灵隐禅踪

 灵隐景区包括灵隐寺和飞来峰。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是杭州禅寺的最早踪迹,寺名来自创建者印度僧人慧理所说的“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故称“飞来峰”。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我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

 由于灵隐周边有上天竺、莲花峰等名山,佛音庄严,禅意隐现。所以禅踪乃是灵隐山水的境界所在,故取名为“灵隐禅踪”。

  六和听涛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吴越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六和塔原建塔身九级,顶上装灯,为江船导航。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年间重建。明正统二年,修顶层和塔刹,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建塔外木结构。乾隆皇帝游此,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此况实属罕见。现存六和塔,平面八角形,外观 八面十三层,内分七级。高5988米,占地888方米。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十万军声半夜潮”,在“群峰可俯拾”的六和塔上,听涛比观潮更需专一用心,更易启发遐思,心领神会,体味万千意象。“六和听涛”因此而得名。

  岳墓栖霞

 岳王庙是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建。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一直何存到现在。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1918年曾大修,1979年全面整修,使岳庙更加庄严肃穆。

 岳王庙位于杭州市栖霞岭南麓,每年入秋,栖霞岭上红枫似火,望之如霞。“岳墓栖霞”景名中的“栖霞”既借用了岳墓所在地栖霞岭的地名,同时又借喻岳飞的'碧血丹心,精忠报国,还摹写了《满江红》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离离墓草映栖霞,这一景名为西湖增添了历史沧桑感。

  湖滨晴雨

 2003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启动湖滨新景区建设,范围从北山街断桥起至一公园沿湖用地。

 湖滨地区保留下来的老建筑主要是民国以后的民居、旅馆、店铺、小别墅等类型。整治中,这一带的风貌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持,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小庭院、小巷、小天井、灰色的两坡顶、骑楼、灰砖墙、檐口、石库门、木门窗等建筑元素都会再现在新湖滨的各个角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骑楼的建筑形式,在整治中特别强调要“似曾相识”。

 由于湖滨位于西湖和城区的接壤之地,三面云山一面湖,因此也是品鉴阴晴雨雾的好地方,尤其是多雨时节,漫步湖滨,烟雨蒙蒙,水天一色。杭州有句名谚:“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而长久以来,从南宋的“西湖十景”,到1985年的“新西湖十景”,讲到了晴湖、月湖和雪湖,却唯独没有说到雨湖。取名“湖滨晴雨”,既是对苏东坡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一种再现,也是对西湖四时美景的一次补写。

  钱祠表忠

 钱王祠旧名表忠观,供奉钱氏三世五代国王。钱王祠在宋代

 初名“表忠观”,清代以后则通称为钱王祠。祠内有苏轼撰书的

 《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碑。“碑记”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节,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褒扬了历代钱王的功绩,认为“有德于斯民甚厚”,“有功于朝廷甚大”。

 2003年,在保护原有遗迹的前提下,配合西湖水体景观,钱王祠重新复建,成为西湖南线集游览观赏、文化展示、历史研究于一体的园林景点和研究吴越文化的重要基地。景名“钱祠表忠”,既写出了杭州百姓对于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万松书缘

 万松书院初创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名报恩寺,是明清时期杭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是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的地方。书院位于西湖南缘凤凰山万松岭,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旁边即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湖山萃秀”。

 几百年来,万松书院为浙江乃至全国输送了无数人才,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形成尊师重教、育才树人的民风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据史料记载:唐朝曾在万松岭上修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浙江右参政周木在报恩寺原址改建万松书院,奉孔子像,并聘请孔子的后代孔衢、孔绩主持院务,世代相袭,明清时期已成为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浙江省文人汇聚之地。

 梁祝之恋使万松书院成为男女婚姻一线牵的姻缘之地,名声远播省内各地,故而取名“万松书缘”。

  杨堤景行

 杨公堤是与白堤、苏堤齐名的“西湖三堤”之一,南起虎跑路口,北至北山路口,有花港观鱼、浴鹄湾、乌龟潭、茅家埠、杭州花圃、曲院风荷、金沙港等重要景点。

 杨公堤是为纪念杨孟瑛而得名。明弘治十六年(1503)杨孟瑛出知杭州。其时西湖葑塞已久,湖西一带几成平陆。杨孟瑛力排众议,于明正德三年 (1508)实施疏浚,并以疏浚产生的淤泥、葑草在西里湖上筑成一条呈南北走向的长堤,堤上建六桥。后人为纪念杨孟瑛,称此堤为“杨公堤”,堤上六桥为“里六桥”。2003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恢复杨公堤六桥,俗称里六桥,与苏堤六桥遥相呼应。

 “景行”原意指大路,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典出《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杨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桥,遥对南高峰、三台山,南宋以后到明代,因附近有三贤祠,所以桥名题作“景行”,这也是杨公堤上至今惟一尚存桥拱圈旧构的古桥。杨堤景行,既表达了今人对先贤杨孟瑛浚湖筑堤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的德行的景仰之情,也点出了杨公堤人行景移、移步换景的特色。

  三台云水

 三台山景区集浙江山地和江南水乡风貌于一身,它以浴鹄湾景区为核心,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北至乌龟潭景区,南到虎跑路。

 重新修复后的三台山景区内恢复了黄公望故居、先贤堂、黄篾楼水轩、武状元坊、霁虹桥、三台梦迹等故迹。三台山景区的茶楼,是杭州茶楼的一大特色。飞檐仿古的建筑,亭阁宛然,花木葱茏,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协调。

 “三台云水”点出了这里景观的多样性和立体化,同时借用了宋代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颂扬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热血千秋,清白一生。

  梅坞春早

 梅家坞位于云栖西二公里的琅砀岭北麓的山坞里,四周青山环绕,茶山叠嶂,是杭州最大的龙井茶生产基地,茶地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

 梅家坞原来是一个很不知名的小山村,由于周总理的五次来访使得梅家坞的名气大增。80年代,梅家坞虽是一个小山村,但是已经是很多国外宾客的来访之地,梅家坞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漫山遍野的茶园。经过2003年的整治,梅家坞营造出“十里梅坞蕴茶香”的农家休闲旅游环境,成为杭州一个具有独特性品牌的旅游新亮点。

 现在的梅家坞是杭州一处独具风姿的旅游热点,农家茶庄迎接着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梅家坞盛产的茶叶是西湖龙井中的珍品。每年采茶分作四次,清明之前的头茶称“明前茶”,也叫“莲心”;谷雨之前是“雨前茶“;立夏之际为“三春茶”,也称“雀舌”;一个月后最晚采摘的称“四春茶”,也名“梗片”。所以,“春”在梅坞便是茶香之意;春茶四摘,又以最早的“明前茶”最为名贵。

  北街梦寻

 北山街东起保俶路,西至曙光路,南临西湖,北靠宝石山、葛岭、栖霞岭,并与市区湖滨相连,全长2600米,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是西湖风景区内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

 在这条路上,你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撞上历史,撞上文物,其间的一草一木,一楼一舍,一砖一瓦都透露着浓郁的文化。历史上,北山一带向为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寺院祠墓林立,曾留下无数佳话逸事。现尚存许多文物古迹,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就有7处,包括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岳飞墓(庙),杭州市标志性建筑保俶塔,大石佛院造像、首届西湖博览会工业展馆等。还有秋水山庄、孤云草舍、坚匏别墅、抱青别墅、静逸别墅、穗庐、玛瑙寺等一大群中西式近代建筑。

日本京都建筑时将京都分为东京和西京两部分,东京模仿我国古代唐朝洛阳,西京仿照长安。

日本京都被称为洛都的原因:京都历史曾一度仿效洛阳,所以京都又被称为“京洛”、“洛都”、甚至“洛阳 ”。

日本京都初期建筑格局介绍:

日本京都又叫平安京,它的选址参考了风水思想,并且效仿中国唐代的京师长安,是一座传统的市坊制都市。平安京南北长约52公里,东西长约45公里,面积相当于中国唐代京师长安城的五分之一。天皇居住的大内里位于平安京的正北,以朱雀大路为中心,

城市分为右京(又称“长安”)和左京(又称“洛阳”)两个对称的部分。平安京堪称是一座规模宏大且规划严谨的东亚传统型的计划城市。 平城京是仿照唐朝的京师长安而建造的,圣武天皇迁都到平城京之前,日本的国都是位于大和平原南面明日香村北部的藤原京。

公元702年(大宝二年)日本再次派遣了遣唐使,回国时他们详细描述了中国长安城的辉煌壮丽。以长安城为模本,藤原京从罗城门向北的通道就是朱雀大路,宽达74米,到平城宫朱雀门大约有4公里的距离。朱雀大路左右有侧沟,沿路种有柳树、槐树等树木,形成一条林荫路。

唐朝和新罗的外国使节曾通过这里前往平城京。平城京的核心建筑物大极殿和朝堂院就位于平城宫中,这么做是在模仿长安城的格局——长安中心建筑物是太极宫太极殿,西面则有大明宫含元殿。第一次大极殿是举办天皇即位式和外国使节谒见仪式时用的,而第二次大极殿就是用来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了。

公元745年迁回平城京后,在第一次大极殿原址上,模仿长安大明宫的麟德殿建造了楼阁,用以举办宴会。 内里位于大极殿北部,朝堂院则位于大极殿南面。

扩展资料:

日本京都介绍:

京都(Kyoto),位于日本西部,京都府南部,属于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是一座内陆城市,坐落在京都盆地(山城)的北半部和丹波高原的东部山区,总面积为82790km2,占京都府总面积的179%。是京都府各县市中土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市。 

京都为京都府府厅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京都市还和京都府南部、滋贺县西部及大阪府的部分地区共同组成了京都都市圈。京都市也是“京阪神都会区”的一部分。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东京奠都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

长年的历史积淀使得京都市拥有相当丰富的历史遗迹,也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镇之一。京都市的部分历史建筑在公元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的名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同时京都府是人口较多的自治体之一,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日本文化的源点,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

古都京都是根据历来王朝文化中盛行的日本式唯美意识所构建的。以神社、佛阁等历史建筑物、庭院、绘画、传统活动、京都料理为代表,被称为“千年古都”。

-京都 (日本京都市)

-洛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3144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7
下一篇2023-1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