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赵生煌是哪里人啊

古浪县赵生煌是哪里人啊,第1张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感谢信的使用者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感谢信的时候要注意态度要真挚。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感谢信很难写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学校感谢信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感谢信 篇1

尊敬的学校领导,XX老师:

 你们好!

 首先,让我代表我们全家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的孩子XX是贵校一名普通的学生,在20xx年省计算机比赛中取得了省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些都是在贵校各位领导、老师特别是孩子的班主任xx老师辛勤培养教育下取得的结果。从班主任xx老师等身上,让我们作家长的看到了贵校的每一位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敬岗爱业,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操。师道既尊,学风自善,是你们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

 成绩的取得是与xx老师的精心培养、辅导是分不开的。xx老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庄严的使命感,及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给所教学生带来了规范丰富的治学环境,增添了学生的信心,我的孩子xx每次回到家不止一次的提起xx老师。由此也可见孩子对老师的信赖和尊敬。

 最后,请允许我再一次向贵校的各位领导和全体老师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和最真诚的祝福,我衷心的祝福贵校越来越好,在教育战线上永远健康持久的发展前进,祝愿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能取得更加喜人的成绩,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学生家长:

 年 月 日

学校感谢信 篇2

敬爱的xx学院经济系各位领导、老师:

 您们好! 我是xx学院经济系xx届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xx。

 今天写这封信给母校,是希望对母校老师三年的悉心培养和教育表示由衷的感谢! 时光飞逝,毕业已经几个月时间了,但母校的点点滴滴犹在眼前,XX年8月29日第一次踏进xx的那一激动的心情仿佛就在昨天。老师在讲台上的背影,辅导员的关爱和指导,我曾经活跃过的各种活动场所,这一幕幕都记忆犹新。

 当年的机缘巧合,让我来到了xx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一个农村的孩子,背井离乡来到xx,就在我踏进xx的那一刻,老师和学长们洋溢的笑脸让我有了家的感觉,在这个家里,我从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孩,知道了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去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除了文化基础外,我还在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素养修为都有很大的提高,老师将他们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我们,通过在班级、学生会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活动来锻炼了我们的思维和能快,在这里我再次向培养教育我的领导和老师表示感谢。

 如今我已是xx教育集团成都分公司的一名优秀的合格的客户经理,这也得感谢学校让我认识了这个平台,提早让我们懂得如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当初的实习到现在的正式的客户经理,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如今工作和生活都挺好的,请学校领导们放心。公司领导也常说在xx学院能做、能说、能合作的办学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社会真正需要人才。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因为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xx学子。

 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回到xx给我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我在xx的成长经历。我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xx对我们多年的培育之恩,并用实际行动中为xx争光、争气。

 同时我希望xx学生能珍惜大学时光,认真学习,积极锻炼,努力做人,今天我们为xx骄傲,明天xx为我们而骄傲! 最后,我再次衷心地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祝愿xx的学子前程似锦! 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愿xx的事业蒸蒸日上!

学校感谢信 篇3

尊敬的学校各位领导:

 你们好!

 感谢下罗定中学中二(一)班的全体教师,你们呕心沥血的民主教育,和对每一个学生的耐心、细心、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引导,让学生们把老师当朋友,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收获。我的孩子走进梦寐以求的中学阶段,这是下罗中小学老师的功劳,我代表大家诚挚的感谢下罗教育局各位领导,和这么多优秀老师。

 我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为我调皮的孩子网上写信。得知孩子成绩下降,早出夜归不愿到校上课的韩进秋给你们添了许多麻烦。今后该生希老师严管,特向你们表示歉意,再次感谢下罗定中学、张校长、李校长、郑书记、沈教导、和班主任等老师对学生的照顾和关心,严谨督学,与时俱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下罗定中学辉煌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最后祝愿各位教导在人生的征途上更上一层楼,造福人类!

 此致

敬礼!

写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学校感谢信 篇4

亲爱的父母朋友:

 你们好!

 我是李阳,疯狂英语的创始人。

 恭喜你们的孩子成为“李阳疯狂英语辽宁封闭强化集训营”的学员,这是一个“国际化中国人的俱乐部”,加入这里就是加入成功者和强者的行列!

 到今天为止,我已经教授英语20年了。其实,成功就是反复做一件事,直到无人可以超越!我相信,在英语教育领域,我是最棒的!

 XX年,我正式成为了XX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英语口语总教练。在推广英语口语20年,推广“热爱丢脸、把英语说出来”这个理念20年之后,我的努力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这再次证明了坚持的力量!坚持创造奇迹!重复就是力量!

 中国人在英语学习上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我要联合所有的中国人,坚决粉碎聋哑英语!坚决反对英语上花费太多时间!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全力以赴支持和帮助孩子的英语和人生获得伟大的成功!你们的孩子将走上与众不同的成功之路!

 从今天开始,我、我的团队将和你们一起携手培养你们的孩子,把他(她)真正锻造成为父母的骄傲、国家的栋梁!

 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痛苦、艰难的事情。在未来的岁月当中,我们将一起研究和实践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案。

 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英语天才!每个父母也都是教育天才!

 我更加坚信:你们的孩子不仅属于你们,也是我的孩子,是伟大祖国的孩子,更是地球之子!我们都有责任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快乐和成功!

 从今天起,你们的家庭将正式成为“李阳疯狂英语国际家庭”!全家学习的时代到来了,不学习就会落后于时代!除了8天的魔鬼训练之外,我们还将为你们的孩子量身订制家英语操练方案,同时,我们成立的“李阳国际家长联盟”会为家长朋友提供国际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成长方案。在未来的两个月里,你们将收到我们精心编制的“李阳教子秘方”短信,这些“秘方”曾经帮助过数千万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也相信一定能够给你们的家庭带来帮助。

 我们坚信:孩子赢在家庭!

 强大的家庭必须能够培养强大的下一代,从而铸就强大的国家!

 再次祝贺你们和你们的孩子,并深深感谢!

 我和我的团队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学校感谢信 篇5

 “5·12”大地震转眼一年。过去300多个日日夜夜,令人难忘。

 在陇南人民遭受巨大灾害的危难关头,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全力支援我市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

 在深圳人民的无私帮助下,陇南市城镇体系规划及重点城镇规划取得明显进展。由深圳援建的一幢幢设施一流、功能齐全、有标志性的学校和医院在陇南大地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的道路、一座座高质量的桥梁将贯通陇南的山山水水,一个个崭新的新农村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深圳对我市对口援建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之多,支持领域之广,援建力度之大,在陇南抗震救灾史上前所未有。在金融危机严重蔓延的情况下,深圳顾大局,讲奉献,动真情,拿出巨额资金,倾注全力援建陇南,更显难能可贵,充分体现了深圳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更加坚定了我们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深圳人民的深情和厚爱,陇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衷心祝愿深圳的明天更加和谐美好,祝愿深圳的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公司抗震救灾小分队队员赴陇南所见所闻所感

5月19日早5时,集团公司总部院内已是熙熙攘攘的挤满了人,这里即将举行一个隆重而庄严的仪式,那就是由公司59名员工组成的小分队马上要奔赴陇南地震灾区进行抗震抢险。集团公司领导来了,总部及各基层单位党政负责人来了,他们带着对地震灾区人民无比关爱的心情特地赶来为公司抗震救灾小分队送行。

由集团公司各单位精选出来的59名“抗震救灾小分队”队员统一着装,整齐列队,正在等待公司领导的检阅和壮行。白银路上由20几辆重型施工机械和大小车辆排成的长龙等令待发。车体上那带有豪迈激情和温暖爱意的大幅标语和旗帜,振奋人心,随风飘扬。5点30分,抗震救灾小分队队长、总经理助理刘明亮对全体队员整队报数完毕,精挑细选出的小分队队员个个都是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要去陇南地震灾区所面临的“抗震救灾战斗”一定是非常艰苦、非常困难。但大家心里想的更多的是尽快赶赴灾区,用我们市政员工的双手为灾区人民打通道路,排除险情,减轻灾区人民因地震而遭受的损失和痛苦。出发仪式很简短,没有激昂的誓言,有的只是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掷地有声的信任和嘱托。

6点30分,我们小分队带着全司1400余名员工的殷切希望,在队长刘明亮的带领下踏上了奔赴陇南地震灾区的路程。一路上,我已记不清过了多少收费站,但我清楚的看到所有的收费站对公司抗震救灾长龙般的车队都是快速放行或开设了专门通道,而那些交通稽查人员更是快步跑向出口,拉起横杆,认真指挥车队快速通行。看到收费站那一双双因敬佩而注视着我们的目光,我激动的同时又倍感责任重大,因为那微笑着的脸庞和目光里饱含着真挚的信任和希望。

中午1点30分,公司抢险救灾小分队的全部车辆设备进入了天水市区,在这里我看到512大地震的阴影仍然强烈的笼罩着这座美丽的城市。所有的街道和空旷场所到处都挤满着大大小小自建的临时帐篷。市区虽然人流车流不断,但从住在帐篷里的那些充满焦虑和惊恐的人们的脸上和眼神里,我却感觉出了一种莫名的悲怆。

因为辎重车辆加油,小分队临时稍作休息。当我们一下车来,许多在附近帐篷里和树下乘凉的群众,呼啦啦一下子围了过来,他们看到了车队的横幅标语,知道我们是抗震救灾队伍,于是纷纷把自家的椅子、凳子、席子等一切可供休息的东西,不容推辞的塞到我们许多队员的手中,并诚恳地说着“你们辛苦了,休息一会吧”,而他们自己或站、或蹲、或随地而坐在我们的周围。有的群众拿来了开水瓶,有的端来了自家的水果,俨然把我们当成了即将冲锋陷阵的英雄。根本就不曾相识,原本也没有亲情,然而一场罕见的民族大灾难,把全国人民的心紧紧的拉到了一起。拉得那么近,那么亲,那么的坦诚无私。灾区、灾情牵动着全国上下,牵动着各行各业和各民族人民的心。

5月19日下午2点28分,举国悲哀,大地肃穆。全国人民为“512”大地震的遇难者默哀三分钟。天水市的大街上,车辆停泊,行人伫立,汽笛长鸣。善良的愿望无法改变灾难,全国人民只有用这最庄严的仪式来纪念和悼慰遇难的数万同胞。此时,有多少人在哭泣,又有多少人在滴血的心里呼喊着自己亲人的名字,我和所有的队员心情都很沉重,但在悲痛之余我们更加坚定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意志。

车队向陇南灾区飞奔,看着一路灾后的惨烈景象,我的心情越发沉重。天色渐黑的时候,车队终于进入陇南了,路也显得更加的蜿蜒崎岖,总是上不完的山或下不完的坡,570公里的路途显得特别漫长。天色渐渐的黑了,大巴车上没有了一点声音,有的只是一双双炯视前方的眼睛,此时只能听到奔驰的车轮发出的沙沙声,经成县,跨康县,直奔重灾区——陇南市武都区。凌晨三点,小分队经过连续21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目的地。此时的陇南市武都区夜深人静,我看到紧紧相连的帐篷已溢出城区,大片住宅因无人敢住而漆黑一片,只有环城路上的路灯发出橙色的耀眼光芒,大大小小的车辆已将道路两侧占的满满当当,偶尔还有救灾的车辆呼啸而过。在当地救灾指挥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小分队来到了位于武都区白龙江边的大桥施工工地驻扎,这里是天水市政公司武都区白龙江大桥项目部,项目部的近百名农民工已在地震发生后匆忙回家了。凌晨3点多,小分队队长刘明亮示意大家在车上休息。凌晨4点,当我方便回来准备上车时,发现队长刘明亮那一闪一闪的烟头亮光,我知道他失眠了。灾害无情人有情,灾区人民正等着我们的救灾行动。早上6点刚过,队长刘明亮立即前往救灾指挥部请领抢险任务;7点20分,刘明亮和李军德察看多处滑坡坍塌的道路现场;8点40分,城关镇南北两山三个村子的道路因滑坡被堵请求救援,队长刘明亮亲自带领装载机赶赴救灾第一线指挥抢险。就是从这一刻起,小分队全体队员都分头奔赴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拉开了公司抗震抢险小分队抢险救灾的序幕。

陇南市武都区是我省重灾区之一,这里山大沟深,地势险要,最重要的交通线只有316国道,而国道进入陇南就成了狭窄的双向两车道,而且蜿蜒崎岖、上下盘旋。公司抗震抢险小分队的任务是抢修和打通武都区通往几个所辖乡镇的多条滑坡塌方道路。武都区通村道路险峻狭窄,有的在山腰上依附着,有的在悬崖上镶嵌着。但这些崎岖坎坷的道路,又都是几代人艰辛开辟出来的生命之路。陇南地区盛产油橄榄、花椒、木耳以及各种名贵药材,正是由于道路的不畅和艰险,至今仍然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一场罕见的大地震,震得山崩地裂,大堆大堆的土石塌落下来,堵塞掩埋了许多这样的生命之路。路不通,许多村子墙倒屋毁,等待救援;路不通,外面的救灾物资送不进去,省市救灾部门心急如焚。受灾群众急需的帐篷、食品、药品、纯净水等救灾物资,在武都区象小山一样堆积着。看到此情此景,我们每个队员都恨不得马上打通所有道路。在随后的7天抢险过程中,59名抢险队员在刘明亮的有利带领下,发扬集团公司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以最快的速度打通了一条又一条道路,排除了一处又一处险情,这种争分夺秒的抢险速度连陇南市武都区各级抗震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都感到十分惊奇。

5月20日早7点,陇南市武都区城关镇的张镇长,带着小分队部分队员去的是浮在山腰上的被埋路段,山上垮塌下来的像流沙一样的白土,一堆一堆的横卧在本来就十分狭窄的山路上几公里长,象一头头怪兽,狰狞可怖,仅眼前就有塌方、滑坡5000多方需马上清理,而塌方路段的下方又都是一家家的住户,十几米高的土方使施工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和危险。队长刘明亮带着石福顺、李军德认真查看作业面,并现场制定施工抢险方案,叮嘱马田林、方志强监控挖机左侧和上方土方裂缝,一定要注意安全;周伟、蒋海轮番驾驶着挖掘机一点一点试探着开进,面对如此复杂危险的地势,队员们凭着过硬的技术和经验展开艰难的清理。烈日当照,尘土飞扬,湿热难忍,就是在这样的恶劣危险环境下,我们的队员一天三餐吃方便面、压缩饼干,不分昼夜的大干了整整四天,终于打通了那条原本数周才能打通的生命之路,降服了那一堆堆、一块块的黄土堆和拦路石。当队员们为胜利在望加油掘进时,山上一位年逾80的老奶奶,手拿一盒“优酸乳”来到李军德面前,非要他们几人喝“优酸乳”,从老奶奶悲伤的表情可以看出她的家里肯定发生了不幸的事。直到老奶奶走后,附近居民才告诉李军德,老奶奶就是去给孙女买那盒“优酸乳”的路上,三岁半的孙女被地震夺去了幼小的生命。最终,没有一个队员去碰一下那盒“优酸乳”。凄惨的故事,真实的感情,激励着小分队勇往直前。当天18时许,随着最后一堆土被清除,一直坚守在这儿的张镇长和附近居民都露出了笑脸。临近傍晚时分,城关镇张镇长受山上村民委托,亲自来到小分队驻地,为公司抢险小分队送来了两篮群众自发采摘的樱桃。

5月22日一大早,距武都区最远的一个乡——磨坝藏族乡的乡长来到小分队驻地,请求小分队派人抢修乡政府通往两个村子的道路,并说明了去磨坝乡的路都是栈道,最宽处只有4米,因余震不断,通向该乡6公里的地段经常落下巨石,武都区以及磨坝藏族乡政府的小车也很少进出,2000多藏族村民等待救援。听了乡长的求援话语,小分队队长刘明亮立即指派魏传勇、杨长林等人带机察看受灾情况,力争尽快打通磨坝藏族乡的两条道路。磨坝藏族乡距离武都区56公里,是紧挨文县的一个重灾乡,这里地势以高耸入云的石山为特点,村民大多居住在山上。因此,这里房倒屋塌、道路损毁牲畜被埋死亡的情况比较严重。而沿途近6公里多的栈道则是挂在悬崖峭壁上的道路,一边是深不可测的深渊,一边是随时都可能摇摇欲坠的巨石,道路险恶之极恐怕所有参战队员都是第一次经历。然而,公司抢险小分队的几位队员却毫无惧意,他们小心谨慎驾驶着装载机和后勤保障车辆,硬是在三米宽的栈道上开进了三米宽的装载机。陇南市在该乡蹲点的副市长握着小分队队员的手激动的说:“真是了不起,真是英雄”。小分队队员杨长林等人在磨坝藏族乡一干就是两天,除了扫清乡政府和两个藏族村的塌方堵塞路段,还为该乡排除塌方险情30余处,胜利完成了用人工需要20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受到了当地藏族同胞和解放军救灾部队的好评。

几天下来,我们抢险救灾小分队队员的身影活跃在武都灾区各个险要的地方,磨坝、外那、南北两山,小分队队员们冒着一天几十次余震的危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打通了一条又一条的生命线,用兰州市政人的实际行动努力修复着武都灾区的乡镇道路,修复着通向灾区人民的希望之路。

在武都区抗震救灾过程中,集团公司派出的59名小分队队员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大家面对工作和生活困难,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8天时间里,全体队员没有吃过一顿正常的饭菜,一日三餐顿顿都以方便面、压缩饼干充饥。晚上睡在四面透风的帐篷里,听着怒吼的风声,每晚数十次的余震摇着每位队员入睡。每逢下雨,帐篷上下漏雨,凹凸不平的砂夹石泛出特别难闻的潮气……。可是,队员们总是与灾区人民相比较,还有多少人没有帐篷?还有多少人急需救援?还有多少人……?5月23日,由于空气湿热,饮食单一,缺乏蔬菜,加上睡眠不足、劳累过度等原因,许多队员出现胃胀胃痛,大便排不出来的现象,队长刘明亮立即让后勤保障队员设法买一些黄瓜、西红柿、大葱,给大家改善一下生活。面对不多的黄瓜、西红柿、大葱,大家并没有争抢,而是相互推让着。事虽小,却表现出了公司小分队队员们坚强、豁达和无私,反映出一支顽强的抢险队伍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友爱和精神凝聚。

在武都区抗震抢险的过程中,集团公司抗震抢险小分队用实际行动在陇南人民面前表现出了公司打硬仗、恶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受到了陇南市、武都区两级交通局指挥部的好评。5月27日凌晨3点,当小分队完成抗震抢险任务准备离开时,一位得知消息的老大爷还是让孙子用摩托车带着他,给小分队送来了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洋芋,虽然是凌晨3点多了,爷孙两人还是坚持帮小分队整理东西,他们用默默的行动表达着深深的谢意。早上5点半,小分队的车队缓缓地行驶在武都区的大街上,橙色的路灯依然抚慰、温暖着那一个个熟睡在帐篷里的人们,我抓紧时间一眼一眼贪婪的留恋着这饱受创伤的城市和这里的人民。我们恋恋不舍地走了,但爱心接力才开始启程,出了武都区不远,天渐渐地放亮了,从朦胧到清晰我仔细的观看着两旁山清水秀的自然风景,真不敢相信这里的人民正遭受着一场灾难。我只能默默地祈祷,祈祷灾难快快过去,让甘肃美丽的陇南快快好起来。

我相信在伟大的中国***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将越来越富强,坚强淳朴的灾区人民,一定能度过难关,把美丽的陇南建设的更加美好。

张景生

爱心接力

基层公司认真组织职工为地震灾区捐款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震惊全国,地震给灾区同胞造成巨大的创伤和痛苦,灾区群众的困难深深牵动着每一个兰州市政人的心。基层各公司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号召,认真宣传动员全体员工,为灾区人民奉献一份爱心。

5月14日,集团公司发出“为地震灾区捐款”的倡议后,5月15 日上午,基层各单位立即在办公区域、各施工项目部悬挂横幅,张贴捐款倡议书,大力营造献爱心的浓厚氛围,并组织召开宣传动员大会,传达集团公司党委关于组织员工为地震灾区捐款的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捐款活动工作。中盛公司、欣达公司针对施工点多,人员分散,时间紧迫的特点,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带着相关人员带着倡议书、捐款箱到各个项目部做宣传动员,号召全体员工为地震灾区奉献一份爱心,帮助灾区同胞度过难关。由于宣传到位,形式适当,广大员工积极踊跃捐款,远在天水、陇西、碌曲施工的员工也委托其他员工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送上一份真情。

程 杰 姜映强 潘从文 谭小燕

张颖意 刘 渊 王志湖

中盛公司党员积极交纳“特殊党费”

6月2日下午,中盛公司党支部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号召,在短短

半天时间里,30名党员积极交纳“特殊党费”5380 元。

活动中,公司支委成员、公司经理吴守河身先士卒,积极带头交纳“特殊党费”2000元,以实际行动向灾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在天水、陇西工作的党员同志,主动打电话委托同事代缴“特殊党费”,踊跃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党员们纷纷表示:***员作为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抗震救灾的紧要关头,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践行党员承诺内容,以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克服困难、战胜灾害、重建家园丰献爱心。

程 杰

兰州市政建设集团缴纳特殊党费汇总表

单位名称

党员数

党费金额(元)

备注

集团总部

43

17620

欣达公司

29

3580

建信公司

14

3400

建正公司

7

1250

建筑公司

6

1270

机械化公司

71

7200

新兰公司

8

1170

第二工程公司

34

5650

飞达公司

21

3520

第三工程公司

26

4300

混凝土公司

22

3020

第一工程公司

26

4200

中盛公司

30

5380

道面公司

21

2720

离退休党员

2

350

刘晓军母亲

以刘晓军名义

1

500

合 计

361

65130

情寄灾区

防空警报响起震撼人心

在5月19日14时28分,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七天,举国上下怀着悲痛的心情哀悼遇难者,在机械化和三公司的会议室,两家公司领导班子早早入座会议室的最前面,目不转睛的观看电视中传回的现场报道,每个人眼中都噙满泪水。

跟随电视画面,大家已准备进行默哀,深切悼念在地震中夺取生命的同胞。会议室的气氛是凝重的,每个人都在为“512 ”遇难的同胞默默祈祷。28分整,防空警报、汽车喇叭一起鸣响,默哀现场原本庄严、肃穆的气氛终于被沉痛的心情彻底打破了,好多员工的情绪都无法控制,会场顿时被低泣声所淹没。这一刻,让泪水肆意挥洒,为了那逝去的数万名生灵;这一刻,让悲痛无限蔓延,为了那毁于一旦的家园;这一刻,让国人铭记,为了逝者的尊严和生者的希望。

陈学斌 穆文利

地震无情人有情 感人的故事在发生

四川汶川地震,大量民房倒塌,无数居民被掩埋废墟,无家可归的幸存者缺吃少穿,伤病疼痛,……灾区的同胞们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地震无情人有情,在兰州市政建设集团,就发生着无数感人、催人泪下的故事。

5月14 日,集团公司发出“为地震灾区捐款”的倡议后,5月15 日一大早,在家休假的女职工王洪芸就早早的来到第三工程公司办公室要求为灾区捐款,她说:“希望我微薄的力量,能帮助灾区人民早日恢复信心,重建家园”。在捐款动员大会召开之前,刚休完产假不久的贾丽抱着自己的小孩来捐款。驾驶员王子龙第一次捐款以后,又来到捐款办公室,说:我媳妇在家没有工作,她希望能通过我们单位为灾区的人民献上一点爱心,希望灾区的人民早日振作起来。困难职工石建生、丁利宾、吴连青、金德、陆义平也为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中盛公司退休职工冯惠兰说:在地震发生后,通过电视看到灾区人员、财产损失惨

重,自己年龄大,到单位捐款不方便,就通过邮局向甘肃省红十字会捐款100元。中盛公司安全员张鹏程在向甘肃省红十字会捐款100元后,又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捐款活动。特别是中盛公司四川籍员工陈志军,父母很早去世,从小是奶奶养大,妻子怀孕在身,生活本就很艰难,当他从施工现场到项目部捐款350元后,笔者给他照相时,他哽咽着说:别照了,我也是四川人。令在场的每一个员工都默默无语地注视着他,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刘晓军的母亲替刘晓军缴纳“特殊党费”500元。在集团公司组织的抢险救灾突击队中,也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自地震发生后,我们便一直被各种各样的感动包围着。动人的故事汇成河,流淌在中华儿女的心窝。这些感动,延续着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坚定着灾区人民战胜灾害的信心,激励着抗震救灾将士的昂扬斗志;这些感动,是我们共渡难关的共鸣,是我们重建美好家园的心声。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更加坚强有力!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的心贴得更紧!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更加彰显民族凝聚力!

程 杰 姜映强

《钗头凤》

五一二,天降灾,汶川地震催人泪。家破离,人掩埋。满怀愁绪,举国同悲。哀,哀,哀!

残断壁,虚高垒,满目景象使心碎。一方难,八方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催,催,催!

陈学斌

《水调头歌》

震灾突发生,汶川遇灾难。数万同胞丧生,生者无家还。通讯电力不畅,灾区消息全无,国人心似煎。慰逝者英灵,愿生者团圆。

市政人,急灾区,踊捐款。组队抢险,抗震救灾于陇南。愿做开路先锋,敢冒余震危险,得灾民称赞。祝灾区人民,早日复家园。

陈学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3856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