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剧情介绍,电视剧旗袍,旗袍DVD版,旗袍高清,旗袍优酷地址

旗袍剧情介绍,电视剧旗袍,旗袍DVD版,旗袍高清,旗袍优酷地址,第1张

电视剧 《旗袍》 地区:内地 类型:剧情 爱情 导演:李舒 演员:马苏 饰演 关萍露 王志文 饰演 丁默群 李幼斌 饰演 钱鹏飞 《旗袍》全集下载地址 http://wwwyslangcom/view/25721html 《旗袍》全集高清观看地址 http://wwwmeng77com/gc/qipao/ 剧情介绍 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民众生活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黄浦江畔满目苍痍,一些年轻学生狂热投身于反侵略革命浪潮中,一部分人牺牲了,一部分人在斗争中迅速成长起来。本片讲述的就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为革命理想而奋斗不息的故事。 旗袍 海报(5张) 吴春艳和李芬芳、胖子,小王,赵世杰等是上海某校同班同学,吴春艳是学校才女,性格倔强。李芬芳性格外向,说话像开机关枪一样。赵世杰是富家子弟,革命热情最高涨。五位同学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想用自己的青春报效国家。吴春艳编的进步话剧在学校礼堂上演,李芬芳还是主演。吴把心爱的惟一的棉布旗袍借给了李芬芳当道具。演出结束后,他们从学校出来,恰逢新四军锄奸队,在一条弄堂除掉一名汉奸,同时杀死了一名日军宪兵。而这五个人无意中帮了他们的忙,其中一名锄奸队员王炳南受了刀伤,吴春艳撕开随身带着的那件旗袍替他包扎。五个人因为这小小的成就而显得兴奋无比。大批军警赶来,小王被流弹击中死去。锄奸队长老宋记住了吴春艳。四人出席了小王葬礼后,面对小王的突然夭亡,从此明白革命不仅仅是演话剧发传单,更不是儿戏。赵世杰声明无论受到何种磨难,哪怕抛却生命,都将革命到底,他们都想去心中的圣地延安。 吴春艳在报纸上开的专栏较受欢迎,她写下了许多进步文章,引起了日本要员的不满,命令设在上海的特务机构梅机关的木村准尉调查此事。热爱诗歌的木村却在调查过程中翻阅吴春艳专栏文字时被迷住。吴春艳和胖子等人参加游行集会,吴春艳上台演讲,有十数名学生被刚刚设立的汪伪特务分支机构,十六铺万定路一号的特务头子行动队队长范文轩下令逮捕。他竟然曾经是吴春艳学校的校长,但他并不认识吴春艳。后因赵世杰的富商父亲周旋,以年轻人涉世不深,被误导为由,他们被一同保释。赵父恨铁不成钢,一定要将赵世杰送往南洋。赵世杰心仪吴春艳,偷偷在暗夜约出吴春艳,要和吴春艳互许终身。定情物是为她定做的真丝旗袍,吴春艳情急之中慌乱异常,不知所措地收下旗袍。赵世杰当着父亲的面在十六铺上了轮船,却偷偷在开船前溜了回来。此时,赵又和送客人离码头的王炳南巧遇。 赵世杰带吴春艳、胖子、李芬芳走近了王炳南。王炳南是某报编辑,也是地下党员。不久,王炳南正式介绍赵世杰加入***,令另外三人羡慕不己。四个年轻人的蓬勃热情被点燃,在王炳南的指引下,他们积极投身到抗日活动中去。同时,王炳南的成熟风采,以及对文学的热爱,也吸引了吴春艳,更巧的是王炳南家竟然是裁缝世家,专事旗袍。吴春艳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但因答应赵世杰在前,只好硬生生把情深藏心底。 万定路一号的特务机构分为行动队和特务队两组,分别受刘不群和范文轩领导,各有分工,职位相当,都受当时的汪伪特务总部“七十六号”特务头子李士群指挥。组织上决定由酒坊老板老宋物色,并以单线****一名绝对可靠的进步青年,以 “旗袍”为名打入万定路一号。在酒坊,老宋悄悄为她举行了入党仪式,为防止人杂的酒坊有人偷听偷看,老宋和吴春艳用对口型的方式举行了宣誓仪式,连王炳南和赵世杰也不知情。组织上让她学会了跳舞,搓麻将等交际手段,没有经费她就向赵世杰借钱,在赵世杰和李芬芳等人眼里,吴春艳突然之间变得开始追慕虚荣了。她想方设法利用组织为她设置的所谓亲戚关系搭上了范文轩的妻子赵丽敏,想要在万定路一号找事做,却被范文轩拒绝。吴春艳在范文轩家邂逅了木村少佐,木村送他回来时,赵世杰和他大吵一场。木村爱上了吴春艳,经常向吴描述他心爱的日本。而李芬芳也把深藏在心底的爱向赵世杰表达。 吴春艳设计,在一次枪战中救了赵丽敏的命,从此赵丽敏称她为妹妹,自此吴春艳可以随意进入范家。吴春艳的变化令赵世杰、李芬芳、胖子等都和她反目,赵世杰痛苦异常,甚至还找王炳南喝酒诉苦。王炳南猜想吴春艳一定是受到了上级的指令才这样做的,但又不能完全确定。不久王炳南被组织派往延安学习,王走前向吴春艳表示爱意,吴痛苦异常。王劝导吴不要再这样下去,应好自为之,并送上亲手做的旗袍盘扣作纪念。 旗袍 剧照(7张) 王炳南在十六铺码头上船时,吴春艳正陪范文轩跳舞,在范妻赵丽敏不在场时,范有些蠢蠢欲动。为能送王炳南,吴春艳借机从舞场抽身,前去送行时,吴春艳遇到了同样来送王炳南的赵世杰等人,赵等逼问吴春艳如此堕落这是为什么,吴不能回答。气愤的赵世杰当场表示分手。而特务正在逼近船上的王炳南,情急之下吴春艳冲上未离港的轮船,设计救下了王炳南,但是却引起了行动队刘不群的怀疑。王炳南知道赵吴分手后,坚决要求确立恋爱关系。吴春艳考虑后答应,从此,两人苦藏相思,都盼着能在革命圣地延安见。 “隐形地下党员”吴春艳开始了她不为人知的“孤单英雄”斗争生涯,她按组织部署执行任务,接近范文轩。赵世杰发现了范文轩和吴春艳常在一起,举止暧昧,尽管他已和吴分手,但仍妒火中烧,想要刺杀范文轩,自民反倒受了重伤。吴春艳前往赵家探视,结果被赵家骂成狐狸精并赶出。此时范文轩的同党,行动队刘不群开始紧盯吴春艳,吴春艳四面楚歌。范文轩按汪伪政府指示办了一张反动报纸,对抗当时的进步报纸。吴春艳按宋方春指令,为更好地打入敌人的最核心机构,让她开始撰写倾向性明显的文章,小有名气的吴春艳终于被文学界骂为汉奸。不久,吴春艳被汪伪点名作为作家代表团人员去日本访问,并作为作家代表发言,回国后即引起了民众愤怒,她的门口倒满垃圾,走在街上有人向她扔菜叶。心力交瘁的吴春艳处于崩溃的边缘,不但放弃了自己的文学理想,而得不到民众理解。一气之下,她倾所有疯狂地定制旗袍。老宋出现,想方设法让她重新上路。因为她的亲日,却受到了汪伪政权的干将周佛海的接见。在她最艰难无依而又和党暂失联系之时,自己都差点忘了自己究竟是***还是汉奸,只有赵丽敏一直在帮助安慰她。为方便工作,吴春艳勾起了刘不群和范文轩之间的权利斗争,制造了轰动一时的“百乐门”事件。吴春艳坐收渔利,革命工作慢慢变得轻车熟路,不久,吴春艳接到为江苏新四军筹集药品的任务。他认识了一名大药材商胡四海,胡四海对吴春艳有意,令范文轩不满。范文轩对富商不敢轻举妄动,而刘不群却想到了另一层,吴春艳为什么要接近一个药商?刘不群派出特务跟踪吴春艳,吴春艳借和范文轩幽会之机巧妙避开。范文轩得知吴春艳被刘不群手下跟踪窥探,这是对自己的极大不尊。范文轩大怒,和刘不群矛盾更深,闹到了七十六号总部李士群那儿。范文轩不怕丢官,据理力争。赵丽敏终于听到了风声,又气又恨认为自己招贼进门的赵要全力对付吴春艳时,范文轩却全力护住吴春艳。范文轩甚至愿意和吴一起逃往香港。吴左右为难,举棋难下。 刘不群仍然紧盯吴春艳,吴春艳巧妙利用范文轩和刘不群的矛盾,在重重危机中筹到了药品,并且顺利交给了老宋。老宋找到已经病愈的赵世杰,让他负责运送药品,赵世杰却不知道药品的来源。 终于,吴春艳接到了上级命令,刺杀罪恶累累的范文轩。按照上级通知,协助她的人竟然是胖子,赵世杰和李芬芳,而此时的李芬芳已是赵世杰的未婚妻。赵世杰终于明白了吴原来一直在忍辱负重,深入敌后进行着最艰苦的斗争。他想要回到她的身边,却被吴春艳坚决拒绝。而李芬芳却因此而和吴春艳发生误会。其时范文轩有离沪赴重庆任职的机会范文轩却因种种原因没有离开。吴春艳决定实施刺范行动。 刺杀历经数次风险,都被老奸巨猾的范文轩识破。在最后一次行动中,吴春艳引出范文轩,李芬芳和胖子却在伏击中牺牲了,赵世杰被活捉后叛变。知道真相后的范文轩忍无可忍,要让手下除掉吴春艳的时候,因范得罪了日本人,却被宪兵分队长涩谷准尉在寓所内毒杀。不久,日本兵败,梅机关的木村少佐来和吴春艳话别,送给她一袭从日本国带来的日式旗袍。当吴春艳在收音机里收听日军小分队和梅机关部分人员集体剖腹自杀的新闻时,知道木村必已死。 抗战胜利,吴春艳为自己倒酒庆祝,认为所有的委屈都可以化解了,认为终于能去延安和王炳南团聚了。王炳南却从延安回到了上海,因为内战即将爆发,他领受了新的任务。此时的吴春艳已经是众人眼中的汉奸,宋方春转达了组织上给吴春艳的又一务之后,在执行锄奸任务,杀赵世杰的时候,自己也壮烈牺牲。组织上只知有一个代号叫“旗袍”的女人,可老宋牺牲,吴春艳的身份又该由谁来确定?她以自己的坚强与执着,忍辱负重地努力去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此时王炳南却给了她一封绝交信。任务仍在继续,最后,吴春艳凭着一己之力斗智半勇,在除掉已从汪伪投靠中统的刘不群,同时为了掩护刚刚新婚的王炳南时牺牲。在她的贴身处,珍藏着王炳南送的旗袍盘扣。她留下的最后财物,仅为一袭袭华丽而孤独的旗袍。用她如花生命的华丽谢幕,向党交出了最后一份答卷,奏成一曲献身新中国解放大业的凄凉旷美的绝唱。

都说是喜欢二次元的妹子啦,当然是因为喜欢啊。每个人有不同的爱好也是很正常的。喜欢j k制服的jk们喜欢那种学院风,喜欢汉服的则是痴迷于传统文化或者是汉服的款式啊

Lolita则是喜欢那种可爱的洋娃娃一般的打扮。jk制服,汉服,Lolita和cosplay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和c服像这一点它们不背这个锅。

当然圈内也存在一部分什么都不喜欢只是跟风的人,这种人,我

然而旗袍在二次元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喜欢二次元的妹子很少接触旗袍,而且在不懂的人眼中汉服就是旗袍反而将旗袍推入了尴尬的边缘。一些旗袍因为尺度较大反而不适合日常,一些旗袍被改为婆婆装会让别人觉得小姑娘穿老气,而喜欢二次元的都是很年轻的妹子,我认为能将旗袍穿出韵味的应该是中年女性,而欣赏旗袍也属中年女性偏多。

然而!有一家衣服店宗旨为向一九三零年代致敬,这家店叫百武西。里面风格偏民国风,改良旗袍超多,慢慢旗袍文化也会普及的,很多二次元妹子也会去买呢。

顺便说下,这里是一只jk嘿嘿嘿。

在中国文化中,玉一直是纯洁、美好、善良、高雅、尊贵、品位的象征。

而翡翠作为玉中翘楚,历来都被赋予美好的形象,欣赏翡翠也是一种高尚的嗜好,它寄托了人们的艺术情怀和精神追求。它的深邃晶莹的质地,蕴涵着神秘东方文化的灵秀之气,而这些又都是东方女性的特有的品质。

旗袍,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充满灵性的创造,最能体现东方女子之韵味。关于旗袍,最深的记忆是民国那些摇曳多姿的女子,旧上海不曾迷失的风情。

可以将它们完美结合的只有女人,中国女人将它们的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有人说旗袍和翡翠密不可分,因为它们具备相同的特征——既高雅脱俗又充满古典气息,更是气质的驾驭者;

总是觉得东方的女子,都该着一身旗袍,却又觉得不妥,因为不是所以的人都能穿出旗袍的风情。

如果衣服并没有把你的气质表现出来,翡翠绝对让你美到令人惊慕;

一袭旗袍,邂逅的是一份平静,带给我的是优雅的闲情,就如同翡翠的韵味;

青绿色翡翠手镯与花旗袍,犹如大自然的赏赐,给人超凡脱俗的美;

色泽温润、色彩绚丽的翡翠,是最能展现东方女性独特韵味的佩饰,与婀娜多姿的旗袍相得益彰。

翡翠既可以充当旗袍的配角,把传统旗袍衬托出艺术品的光辉;

翡翠也可以是独立的主角,以其独具灵韵的天成之美,让佩戴者举手投足间展现优雅魅力,吸引全场关注的目光。

甚至,可以选一款素色但做工极佳的旗袍,配上一款翡翠首饰,于波澜不惊中将女性柔美的身姿与典雅的气质显露出来,传递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风情。

女人天生就是为美玉而生的,在与美玉的长相厮守中,女人会变得愈发精致、柔润和高贵。任凭世事沧桑,也无法改变那种蕴含于心灵深处的宁静、含蓄与美丽。

万千美感与深情 安慰此人生——当年那个杭大邮局的女诗人 又写了一部献给外婆的长篇小说

鲁颖 凡一平 老杭大 2016-06-28 09:35

卢文丽

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她是很多老杭大人嘴里念叨着的邮局女诗人。在那个生活费、稿费基本靠寄,家信、情书基本靠写的年代,那个小小的邮局承载着好多好多杭大人的文学记忆和梦想。在这篇访问里,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于杭大邮局的回忆。

她一直在杭州日报工作,业余从事文学创作,著有诗集《听任夜莺》《无与伦比的美景》《亲爱的火焰》《我对美看得太久——西湖印象诗100》《西湖诗雨》,散文集《沙漏的舞蹈》《温柔村庄》,长篇小说《外婆史诗》等。

Q&A

万千美感与深情,安慰此人生

鲁颖

最近,诗人卢文丽出版了长篇小说《外婆史诗》,书中以作者的外婆为原型,讲述了“雪舫蒋腿”创始人蒋雪舫的曾孙女蒋小娥,这位普通劳动妇女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体现了浓郁的诗性特质。对于个人生活、写作心路、诗与美,卢文丽别有一番体悟。

1

超越苦难的温情之书

记者:请谈谈写作《外婆史诗》的缘起和初衷,您在里面想寄托哪些东西?

卢文丽:我出生在浙江东阳,六岁前,在杭州工作的父母,一直把我寄放在乡下由外婆外公抚养。从小我就跟外婆比较亲,为她写一本书是我多年的愿望。我外婆的一生经历民国、抗战、“土改”、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历经风雨,她依然能够心态平和,笑对人生。通过写作外婆,我发现自己也从她的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这部小说以我的外婆为原型,讲述了“雪舫蒋”火腿的创始人蒋雪舫的曾孙女,与旧上海旗袍高手以及国军将领之间的爱恨情仇,也反映了一个家族的百年史。近日,中宣部和文明办主办的中国文明网“读书”栏目,为《外婆史诗》制作了一个专辑,并且取了个很正能量的标题,称之为“一部超越苦难的温情之书”。

1990年 杭州

记者:“史诗”一般是恢弘的历史叙述,很少用来描述个人,您是怎么想到这个题目的?

卢文丽:小说发表在2015年第四期《十月》长篇专号上时,题目叫《萱草花》。出书时,拟作《外婆诗》,出版社领导建议加一个“史”字,我觉得也蛮好。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史诗,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史诗,这部书讲述的是外婆的一生,多个“史”字,既有点诙谐夸张,也表明是一种诗意化叙事,有别于其他长篇。另外,封面设计稿采用了蓝印花布,书名是我自己题的,蓝印花布+手写体,组合在一块儿,温暖、古雅,看上去很外婆,我很喜欢,读者反响也不错。

2

邮局那个会写诗的女孩子

记者:您是怎样走上创作道路的,与个人成长经历相关吗?

卢文丽:我在南山路上的省军区司令部大院长大,父亲是军人,转业后一直在宣传文化系统工作。家中我是长女,妹妹弟弟比我小七、八岁,父亲像带兵一样训练我们,我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并给妹妹弟弟起表率作用。上小学时,父亲就指导我将平时读到的好词好句,誊写在摘抄本上,分门别类,以便写作文时活学活用。

1990年 首届西湖诗船大赛颁奖会(从左至右):郭小橹、卢文丽、秦巴子

我在雷峰塔下的汪庄幼儿园接受启蒙,在吴山脚下的劳动路小学读了小学,在玉皇山南的杭州师范学校附中念了初中,高中则是在东阳老家借读的。因为初中毕业没考上重点,父母把我弄回老家上卢中学(现六石高中)读书,学校离我外婆所在的村庄有十里地。在农村读书,生活条件自然不如杭州,但每周可以回到外婆家,享受外公外婆的关爱,依然觉得快乐、温暖。现在回头想想,也要感谢父母当年的决定,在乡村的三年高中生活,对我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否则我也不会对乡村有那么深的体悟。

高中毕业,我回杭州参加高考,没上分数线,又回老家复读。第二年依然因数学差,高考落榜,我参加了邮局招工考试,分配在杭州大学邮局,当时我很多东阳老家同学,也考在杭大,下课时,时常跑到柜台前来看我。记得邮局所长是位福建莆田籍的老太太,她担心我工作出漏子,一看到有同学在柜台前聊天,就像哄麻雀一样把他们哄走。上课铃响之后,邮局安静下来,坐在带高高铁栅栏的柜台内,耳边传来读书声,作为同龄人自然感觉失落。或许是“痛苦出诗人”,那会儿我的内心生发了高玉宝“我要读书”那样的念头。

1992年 卢文丽在杭报副刊任文化记者采访汪曾祺先生

我订了《诗歌报》、《诗神》等报刊,一有空就趴在柜台内写诗,写好就四处投稿。杭大图书馆只对师生开放,好心的邮局所长,托校后勤部门的人,帮我弄来了阅览证。有一阵子,下班时间一到,我就脱下绿制服,带上干粮,骑上自行车去图书馆翻阅书籍和报刊。

我就这样陆陆续续发了许多诗,也拿了一些奖,很快在校园里也小有名气了,大家都知道邮局里面,有一个会写诗的女孩子。杭大中文系的飞白、金健人老师,取好稿费,也会在栅栏外跟我聊一会儿文学。今年已经93岁的任明耀先生,现在我们还有联系,记得有次他跟老伴来邮局给女儿寄包裹,送我一本他写的书《博马舍》。

1997年 嘉峪关

之后我去复旦中文系作家班进修,1992年调到杭报副刊部当文化记者,在杭州日报工作至今。回想起来,如果当年考上大学,也未必走上文学之路,人生中的一些事,说不上好坏,实际上都是考验,不必惧怕,更不必消沉,没有一个过程会是浪费的,关键取决于你怎么看待。

记者:《外婆史诗》体量大、结构复杂、时间跨度长,能否介绍一下它的创作架构?

卢文丽:全书共分五部分,由三条时空交叉线索构成。为突出小说叙事和抒情交织的特色,章节的划分上我采用了歌剧形式。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随意转换、穿插,且每一部分讲故事的方式都不尽相同:有日记体、书信体,甚至采访记录体。我写得很繁密,语句也基本属于长句,篇章段落层层叠叠,仿佛故意对阅读有障碍者形成挑战。

2007年 土耳其大皇宫

这是一个根植于江南的中国故事,东阳、杭州、上海,是这部小说的叙述版图。为写此书,我做了不少案头工作:查阅家族宗谱,托老家的亲戚朋友,找寻各种可能找到的与小说创作相关的资料。我熟悉着它们的历史:雪舫蒋腿、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淞沪抗战、东阳抗战、民风民俗……

2008年 法国奥维尔教堂

由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也决定了我无法像书斋中的作家那样,坐在书斋中想象着虚构故事和场景。我曾沿故事里男女主人公的足迹,以一个新闻记者的较真劲儿,进行采访和实地考察、拍照。比如,为描写小说主人公,走在1929年西湖边的情景,我查阅大量西湖博览会的历史资料,无数次穿行于浓荫覆盖的北山路。民国时期的西湖,“溪谷缕注,银泉璜泻,波光岚影,相映成绝”,展示彼时西湖之美、西博览会之盛况,也是我的考虑。我要求笔下的每一处局部,每一个细节都尽可能准确、细腻。这么做或许很笨,也很费功夫,而且许多内容也并不会用到小说里,但我知道这样的努力是必须的。

3

好的小说家都是或都想成为诗人

记者:您从事文学创作已有20多年,对诗和小说有哪些个人体悟呢?

卢文丽:我的写作时间都是在业余,节假日我一般很少外出,会事先跟儿子们到超市里,采购好充足的食物和用品,接下来那些天,就窝在家做饭、写字。情形往往是这样的:临近做饭时分,儿子们就会来敲我的书房门,探头吆喝一声:老妈,好去做饭了!我就电脑一合,围裙一穿,上厨房屁颠忙乎做饭去。

这是一部缓慢之书,从孕育到完成,历时十年。长篇小说是需要打磨的,跟写诗不同,写诗更多依靠灵感。写长篇则可以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类似买菜烧饭。六年前,我写过一本献给西湖的诗集《我对美看得太久——西湖印象诗100》,写作初期也曾有过忐忑,觉得西湖曾被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抒写,还写得出新意么?但我很快克服了这个想法。

写长篇最初也有过自我怀疑,担心人家说诗人写不好小说,后来我意识到,写作本是一件私事,怎么顺手、怎么能表达自己就怎么写。这部小说我就是写给自己、写给外婆的。我相信小说是有形式感的,如同诗歌须得有诗意,但这些并不是多么玄奥的事儿,关键是你必须沉下心来,卷起袖子动手写起来。

2009年6月 香港 世界华文旅游文学研讨会上

记者:诗人、作家、记者、编辑这些角色您更偏爱哪个?日常生活中怎样来平衡工作与爱好的关系?

卢文丽:一定要选择的话,我更愿当一名诗人。作家、编辑、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只有诗人的后缀是个“人”字。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说过,好的小说都是从诗意里诞生的。我也愿意相信,好的小说家都是或都想成为诗人。我眼中的诗人未必放浪形骸、愤世嫉俗,能够清醒地看待世界并且热爱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的,才是好诗人。

4

写作是一场修行

记者:现代社会日益浮躁,如何还能静下心来阅读、写作?能说说您对年轻记者的寄语吗?

卢文丽:写作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没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心理准备,最好别干。年轻记者首先要好好写稿子,做好本职工作,到一定年龄,对文字若是还有想法,不妨从身边人写起,因为写身边的人你最熟悉、也最能撇开功利杂念。

我去印度旅行时,看到很多苦行僧,其实写作也像是一场修行,相当于把自己放逐在空旷大地上,不知归途何处,但我相信行走本身已是一种抵达。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

2009年 印度

写作是一件很慢的事,我们身处的却是一个很快的时代。在一个很快的时代,做一件很慢的事,更需要定力与耐力。我们不能责怪这个社会急功近利,但结果往往并不可控,注重结果你只会导致惶恐、失望。而只有过程专属于你,过程能够教会我们很多东西,比如心无旁骛地做事。

“万千美感与深情,安慰此人生”,这是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艺术馆馆歌中的一句,我很喜欢,把它用作《外婆史诗》后记的标题。艺术就是美感与深情,是滋养、安慰人心的东西,文学看起来没什么实用价值,但是它却能带给我们恒久的慰藉。

注:此文经“杭报集团业务交流微信公号”授权

卢文丽《外婆史诗》

评论

一部让小说家汗颜的小说

读《外婆史诗》

凡一平

看了卢文丽的长篇小说《外婆史诗》,有数个惊讶。

首先,卢文丽由诗人变成了小说家。虽然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我。正因为我是这样的经历,所以我知道是不容易的,能成功更是不容易。这情形可不像球员改当教练、编辑改当评论家那么简单。诗歌和小说,虽然都是文学,但却有本质的区别,就像女人和男人,变性或成功变性是很困难的一样。但卢文丽变了,果敢、成功地变了。她洗心革面、脱胎换骨,变成小说家卢文丽。从此,小说天地或方阵里,冲出了一匹黑马,尽管对比她厉害的黑马是构不成威胁,但不如她的那可就相形见绌了。而且我只看了四部中的一部,就已经看出诸多小说家才华之不如和不及了,这其中含我,这是实话。

2010年 日中韩东亚文学论坛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自左至右):石舒清、陆天明、许金龙、莫言、铁凝、金勋、李锦琦、卢文丽、彭程、胡殷红

卢文丽的文笔和叙述方式优美从容、精致熟练,这是我的另一个惊讶。如果不看简介或熟悉作者,谁也不会相信这是卢文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甚至是第一次写小说。她的小说语言清新洒脱而又细密沉着,更不乏幽默。在文坛中有幽默感的女作家我数不出几个,在文字中幽默更是乏善可陈。关于她的小说语言,我随便从小说拈来两段,看看:

“我所知道的一切,都得在这个夏季回忆出来,即使那些往事,已经被烈日烤焦,被地气蒸发,被一阵热风刮跑,我也得描述出那个,储存着我生命里重要记忆密码的村庄。我得描绘出一个洋溢着米酒般安谧气息的早春,在中国南方纵横交错、色泽清新的版图上,构勒出一个笼着绿色水雾一般朦胧调子的小村庄。”

“这一次,你再也不会醒来了。你躺在那张铁架床上,显得很放松,你的皮肤看上去不错,颈纹也不明显,在你这种岁数的女人里,称得上凤毛麟角。你的眼睛,懒得理睬人似地闭着,你的眉毛,像被一根黑炭棒,仔细描画过,呼应眼皮底下,两扇秋日茅草一般的灰睫毛。你的脸颊,开着两朵桃花,左颧骨上原本一块枣核大小的晒斑,也不翼而飞了。你的嘴唇今天也很特别,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4859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