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能徒步旅行并且能玩得开心的城市有哪些推荐?

秋天能徒步旅行并且能玩得开心的城市有哪些推荐?,第1张

终于熬过了炎热的夏季,迎来了凉爽的秋,秋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户外运动最舒服的季节了。20℃左右的天气温度非常舒服,景色也非常的好,所以秋天对于一些喜欢徒步的驴友来讲是去旅行不可错过的时节,那么有哪些城市适合秋天去徒步旅行呢?今天鹿鹿就来给大家推荐几个我个人认为适合秋季去徒步旅行的城市吧!

临海市

临海市的南黄古道是一个特别适合徒步的地方,古道修建于一千多年前,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沿着悠悠古道向上走去沿途一路都可以看到遍地的枫树,各种颜色不同的枫叶,这里的枫叶不是一次性全部变红的,二十逐渐分拨一点一点变红,使得这里的枫叶别有一份韵味。

每年都秋季是南黄古道最漂亮的时候,石板路上各种颜色的枫叶,走路的时候踩上去超级舒服,走在古道上偶尔还能够听到鸟叫,非常恬淡自然,并且风景也很nice!还可以看到梯田,可以说是最手一拍就能出片的一个地方!并且南黄古道是一个风景很美的地方,如果你顺着古道徒步不仅能看到美丽的梯田,看梯田,听鸟叫真的很恬静自然,不由自主就会让人感到开心,并且临海市整体气候非常舒适,空气也比较清新,玩起来一定会特别开心。

tips:路线推荐

1:护龙寺—泗洲堂—观音殿-龙潭叠瀑

2:护龙寺—泗洲堂—观音殿--济公殿—望海尖—黄坦梯田—永清寺--龙潭叠瀑

四川成都

这里有“国内经典徒步路线”-- 长穿毕,起点是由四姑娘山景区“三沟之一”的长坪沟,穿过原始森林,绿树、湖泊、瀑布、峡谷,连通毕棚沟,一路上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自然风景。秋季的长穿毕更是美不胜收,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红叶的山林,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雪景,超级漂亮的一条徒步路线。

成都本就是一个非常好玩的城市,经济和交通都很发达,并且年轻一族也比较多,年轻人去玩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一定可以玩的超级开心,强烈推荐,我自己去的时候真的玩的相当开心。

tips:路线推荐

day1: 成都—四姑娘山镇

day2: 四姑娘山镇—喇嘛寺—木骡子营地

day3: 木骡子营地—水打坝—叉子沟营地

day4: 叉子沟营地—长坪沟垭口—毕棚沟—成都

稻城

稻城亚丁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四季都很美丽,秋季的稻城格外美丽。稻城的亚丁大转这条徒步路线被称之为川西顶级徒步天花板路线!

亚丁大转的起点从亚丁景区内的冲古寺开始徒步, 沿着三座雪山的外围环绕 360 度。沿途的风景超级美丽,我们在路上可以看到雪山、湖泊、森林,除了可以看到三座绝美的雪山之外还可以看到牛奶海,真的超级漂亮,绝美之景。

在稻城这条路线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还能够看到猴子和小松鼠超自然的生态环境!和朋友去真的真的超级好玩!强推!各位喜欢徒步的一定要去试试!

tips:路线推荐

1:香格里拉镇(日瓦镇)集合

2:香格里拉镇-冲古寺-巴玉营地

3:巴玉营地-波用措

4:波用措-且萨嘎丁垭口-擦公牛场营地

5:擦公牛场营地-贡嘎扎则-夏诺多吉横向垭口-万花池上方营地

6:万花池上方营地-杂巴拉垭口-央迈勇横向垭口-新果牛场

7:新果牛场-黑湖垭口-蝴蝶石-蛇湖垭口-蛇湖营地

8:蛇湖营地-松多垭口-五色海-牛奶海-洛绒牛场-稻城

以上就是鹿鹿推荐的适合秋天去徒步的一些城市啦,今天的推荐就到这里啦!

清明节假期将至,在北京近郊徒步踏青的好时节,那么在京郊既可以避开人群聚集,又可以全家享受亲子户外的地方都有哪些路线值得一去呢,关于具体的户外徒步骑行线下面一起来看看。

精灵谷1小时亲子“探险”,云蒙山42公里步道远眺长城

地点:密云

难度:适中,适合家庭亲子

提醒:山谷温差大,建议携带保暖服

提到密云踏青,很多人会想到古北水镇,其实密云还有很多更空旷、更小众的徒步踏青线路,可以赏花、观山、戏水、远眺长城与水库,比如云蒙山、黑龙潭、清凉谷、精灵谷等。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距离市区仅15小时车程,修有42公里的登山步道,非常适合踏青。云蒙山古称“云梦山”,主峰海拔1414米,因为山势耸拔,沟谷幽深,并且云雾变幻莫测,被称为北方“小黄山”。进入山门,可以先乘坐全长108米的自动扶梯上山,然后从“520爱之谷”出发,通过42公里的登山步道,抵达位于青空岭区域的山顶。这段登山步道难度适中,总爬升高度约600米,适合全家亲子徒步,仿佛置身于原始森林中,途中还能看到北齐长城遗址、长城烽火台、长城观景台、万龟峰、凤凰峡等景点。抵达青空岭之后,可远眺密云水库,十分壮观。据说,云蒙山长城连绵近百公里,分别修建于明代与北齐,与密云水库共同形成长城、雄山与湖光的画卷。如果体力不支,建议乘坐索道缆车下山,全长2500米,从另一个角度欣赏云蒙山独特的地质风貌。“520爱之谷”是休闲区域,小朋友可以在松果乐园里玩玩,再吃点小吃,补充体力。

精灵谷

此外,推荐前往距离黑龙潭很近的小众景点——精灵谷,体验1个小时左右的亲子徒步。购买门票后,通过一段吊桥,便进入了精灵谷,这是大山深处一处天然幽谷,有水潭、溪流、滩石、悬崖流水将巨石冲刷得形状各异,栩栩如生。这里没有平整的步道,人们需要在巨石间行走,攀上、爬下、跳跃,有一定挑战性,但在有难度的区域有栏杆等设施辅助,提高了安全性。据景区工作人员提醒,游客最好沿着徒步线路抵达“灵泉”,玩耍后即可返回,如果没有当地人带路,再前往深处会有迷路的风险。在精灵谷口对面,还有一片白河沙滩,可以露营、野餐、放风筝。

骑上单车玩遍延庆,有山有水还有恐龙足迹化石

地点:延庆

难度:轻松初级到中高级

提醒:注意保暖,出发前与景区确认开放时间

如果想去京郊骑行,延庆是不错的选择。这里骑游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设有千家店百里山水画廊、妫水河森林公园、古龙路、香龙路、龙庆峡、大庄科乡、石峡、四季花海等多条骑游线路。等到五六月份,从北六环立汤路上安四路,可以一直到四季花海,盘山路曲折蜿蜒,不时有花海景观闪过,点缀于青山之间,美不胜收,还不时会出现“骑游线路”的指示牌。

妫水河森林公园。

亲子骑行的话,首先推荐妫水河森林公园,沿妫河而建,东起曹官营水库,西至康张大桥,北至三里河湿地公园,东西全长18公里,占地面积足足有1026公顷。公园内植被丰富,等天再暖和一些,野花遍布全园,这里还设有伏象园、半山湖、月季园等,有山有水有亭阁。森林公园内可以租成人或者儿童自行车,有平坦的骑行道,也有沿着河边的木栈道,还有一些提高难度的小碎石路、林中小路等,非常有趣。

如果体力好,不妨骑行得远一些——环绕妫水河,骑行道路平坦,沿途景点颇多,有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夏都公园、世界葡萄博览园等。游客可以从妫水河森林公园向东骑行,一直到永宁古城,约37公里,沿途可品尝豆腐宴,或者向西骑行,途经世界葡萄博览园,抵达张山营镇小河屯村,那里拥有为延庆区保留的最后一块稻田,约30公里。

玉渡山

对于骑行“发烧友”来说,全长约23公里的古龙路骑游线路更过瘾。从古崖居到龙庆峡,中间穿过玉渡山,有一条山路被称作“古龙路”,颇有侠气。这条路沿着山体曲折的幅度,优美绵长,适合骑行,而且民俗村、采摘园遍布沿线,可品尝玉皇庙的“水豆腐”、卓家营的“小馄饨”等。另外一条千家店百里山水画廊骑游线路也不可错过,全长约30公里,起点为干沟咨询站,终点为滴水壶。这里有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乌龙峡谷等景点,能见到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恐龙足迹化石。

如果徒步的话,可以去珍珠泉乡,设有6公里的“国家级登山步道”,修建得颇有趣味,全都是碎石土路,陡峭处的台阶都用木头分隔,不走回头路,从一个山头上山,从另外一个山头下来。山上有青松凉亭,凉风习习,可将珍珠泉乡尽收眼底。另外一个徒步的好地方是玉渡山风景区,玉渡山设有约11公里的步道,山中的忘忧湖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水库之一,围绕忘忧湖走一圈,身心舒展,再沿着山路继续前行,能邂逅大大小小的瀑布。

沿着百年“京门铁路”,了解中国的铁路历史文化

地点:门头沟

难度:可灵活选择路段,适合家庭亲子

提醒:带手电筒或者头灯、保暖外套、足量水、登山鞋

如果想了解中国最早期的铁路,不妨去门头沟沿着百年京门铁路徒步。京门铁路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于1906年主持修建,全长53公里,单线行驶,全线共11站,是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辅助线。当时修建这条铁路是为了将门头沟的煤炭运抵西直门,以供京张铁路蒸汽机车燃料使用。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西直门站至五路站区间线路被拆除;进入21世纪,随着京西各煤矿陆续关闭,三家店至木城涧区间也基本停运。不过,门头沟正在打造“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未来“门大线”(京门铁路)或将作为观光旅游专线重新启用。

京门铁路遗址

徒步之前,不妨先去京门铁路遗址公园逛逛。公园位于门头沟区城子大街北侧,毗邻长城公园,北接京门铁路,园内环境优雅。公园以铁路建设为主题,包括风车、火车头、钟鼓楼等,还有精致的老式蒸汽机火车模型,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京门铁路的历史。

如果体力好,可以从京门铁路遗址公园沿着百年京门铁路徒步,经野溪站、丁家滩站,到达韭园。不过,大多数户外爱好者选择野溪到韭园这一段线路,全长约155公里,途经丁家滩站和1号至8号隧道,大概需要4-5个小时;如果带着孩子,担心体力不够,可以选择野溪到丁家滩这一段线路,全长约69公里。其实,丁家滩与韭园村只有一山相隔,直线距离不长,但铁道绕山峰有个大约180度的转弯。沿途站名很有趣,比如“野溪”站,据说当地村民看见一股泉水从山中流向永定河;“丁家滩”站则是“惊驾滩”的谐音,传说乾隆皇帝骑马路经此地,因河水上涨惊马而得名。春夏之际,铁道两边有很多野花,两侧可见险峻山峰,部分路段能看到永定河蜿蜒流淌,途中喜河湾公园里面还有一辆绿皮小火车。据去过的游客介绍,5号隧道最长,里面还有两个“躲车洞”,中间路段需要开手电筒照亮。

京门铁路主题公园

若是意犹未尽,回到城里不妨去海淀慈寿寺地铁站附近的京门铁路主题公园,这里曾经是京门铁路的五路居火车站。在这个狭长的街心公园,可以了解京门铁路的历史。公园内除了铁轨、车轮、信号灯、站台、站牌等,还有黑色火车头以及绿皮车厢——据说,这个火车头来自1956年第一批国产的“解放2345”蒸汽机车。

2022年3月24日,周四

门票:无

停车:免费

位置:北京门头沟 永定镇万佛堂

导航:万佛堂村

总里程:13公里左右(环线)

累计爬升:530米左右

用时:5个小时30分钟左右(我们走得慢,正常走比我们快)

路况:休闲登山步道+土路

路线上的古迹遗址:古塔、十处佛字石刻、过街楼、古桥、万佛寺遗址、古碑、万佛堂村北关口

提醒:可带狗狗;自备垃圾袋,爱护环境;途中会经过几个坟头,介意的朋友就不要走这个路线了

万佛堂老村始建年代不详。因村西有万佛寺遗址,以寺得名。在万佛山中,地处地山丘陵地带,山也是因寺得名。2017年因棚改及环境整治项目已整体拆迁。

到了导航目的地,新楼前面有一块专门停车的地方,停好车后,往西走。

大概走400米左右,到岔路,往左沿水泥路走。

水泥路上走300米左右,到小房子附近,右边树上挂有彩带,从右边土路上坡。后面土路跟着彩带走就行。

小土路上走几百米,就到古塔了。

万佛堂古塔也称开山寿塔,为慧进大师舍利灵塔,在老村的东北处。古塔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有近600年 历史 了。1985年,门头沟区政府公布万佛堂村砖塔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在塔的东侧立的有文保碑。

古塔之前损毁严重,现已修复。为五层六角实心密檐式砖塔,高9米多,坐北朝南,塔身南北面有券门,其余为假窗,整座塔基、塔体砖雕精美。

看完古塔,我们先原路返回下去十几米,到小土路上的岔路,然后继续沿路径明显的小土路往右走。

本来一直往前,就到施工地,但是小土路前面被拦上了。从旁边路径明显的小土路上山,翻山头绕过去。

虽然走山上绕了点远路,但是山花已开,山路非常的美,还经过幽静的柏树林小路,走在山里也是一种享受。

大概在总里程2公里,到山上岔路,往右下山,回到施工地。

沿着工地,走过老村以前的石头桥,在拐弯处的铁皮上,能看到“佛”字提示方向,第一个东方“佛”字石刻就在这个小山包上。从铁皮缺口穿过去,沿着山沟往上爬几十米,就能看到“佛”字了。

在万佛寺遗址周边,东、南、西、北、中5个方向的广袤山野中有十处摩崖石刻,每个方向两处石刻,八处“佛”字、一处“念佛”,一处“南无佛”。

看完第一个佛字,原路返回到施工主路继续往前走,不远就能看到过街楼了。在过街楼的前面,就是第二个东方“佛”字石刻,“南无佛”。这个石刻是当时施工,把旁边的山石炸开的时候才发现的。

大概在总里程35公里,用时1小时40分钟,到过街楼。

过街楼是我国古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风格。过街楼横跨街道、胡同,基本结构呈城台状,下有券洞,其上设置殿堂,一般为单层。因建筑较高,故谓之楼,但有一部分过街楼,券洞上并不设建筑物。过街楼一般建在行人必经之路上。门头沟区 历史 悠久,因地处山区,大规模建设较少,故现存古建筑保存较多。在北京其它地区已成为罕见之物的过街楼,在京西这块古老大地上,至今仍耸立着十余座。门头沟区现存最早的过街楼是建于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的万佛堂村过街楼,此过街楼是京西山村过街楼代表形制之一。

万佛堂过街楼在老村东口。山石砌筑而成,拱券外侧用青石发券,9块青石连接紧密,内拱券则用青砖砌筑。券洞上嵌石额,有题字“誓永不分爨”。爨就是灶的意思,就是永不分灶,永不分家,全村人团结起来的意思,反映了明代山民的纯朴心愿。

过街楼原来安装有大门,在内墙的两侧各有一个放门闩的孔洞,直径015米。夜间将大门关闭,以保护村民的安全。

1981年,门头沟区政府公布万佛堂过街楼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过街楼与门头沟其他地方的过街楼有所不同,城台上没有供奉神佛的殿堂,而是在券洞顶上建有其他用途房舍(据说是打更房,现已无存),只起到保护村庄安全的作用,并没有祭神的功能,由此看来,这应该是一座保护村子的“堡门”。

过街楼坐西朝东,在它的南北外侧原有围墙,围墙应包围了整个万佛堂老村。

看完过街楼继续往前走一两百米,到岔路。我们先往左边下坡,去看两处南方“佛”字石刻。等下看完石刻再返回到这个岔路口。

在这条大土路上,经过一大岩石,上面把十处佛字石刻的位置都标注出来了。在岩石附近,还能看到以前老村的石槽和老井,井里面现在都还有水,不过已经不再使用了。

一直往上,拐弯处有一大石头,左边写着:石头上有佛字。这个佛字风化严重,所以很难看出,若不是有提示,都不知道这块石头上有佛字,需要爬上石头从上往下看。

继续往上十几米,就到南方第二处“佛”字石刻。

两处南方石刻看完,原路返回到岔路口,往中间土路前行,去看万佛寺遗址。左边有一块石碑,是2002年立的重修万佛寺的奠基石碑,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项目被搁置了。

往前走十几米,就能看到沧桑的古桥,过桥即为万佛寺遗址。

万佛寺始建于辽代,有前后两座大殿,距今千年,毁于元代,明代宣德七年1432年重修(明朝时太监重修,用以寄托死后能皈依佛界)。在庙的围墙内,坐北朝南增建三间关公殿(当地人称老爷庙),殿内供奉关公、关平、周仓等神像。香客沿街行进,望见庙门,登着下马石(犹存)下马。过石拱桥,要分别攀登三十级、二十级、十级,三段台阶,走神路,进庙门——迎面有汉白玉石碑两方,庙内两侧有钟、鼓二楼。不过现在寺庙已毁,只剩残墙和杂草。

走过残墙,地上躺着一块古碑,碑上刻有:十方海会丛林。

往里走还能看到一些散落的石件、房屋柱础。最里面就是一座新修的小庙。

看完往回走一点,不要过石碑,左边丛林有一条小道,地上石头写有“上山”两字。从这里去看山上的两处西方“佛”字石刻。

丛林也就走十几米,就到了上山的小土路。地上的石头有“万佛寺”方向提示,从这里右转上山,等下看完西方石刻要回到这个岔路去看中方佛字石刻。

上山走百米左右,先看到“念佛”石刻。石碑造型很柔美秀气,“念佛”的位置也很好,背靠山石大树。

往上走十几米就到第二处西方“佛”石刻。这里是十处佛字最高位置,视野也是最开阔的。能看到东、中、南三方六处石刻和去北方佛的古道。

看完返回到刚刚有“万佛寺”字石头处岔路,这里就不要再往万佛寺遗址去了,继续沿路径明显的小路下山。下到平台处,往左上山,后面这段就是平整的古道路段了。

古道上走十几米,右边地上石头有提示,往右进去,就是两处处中方佛字石刻。看完也是原路返回到古道上。

然后沿着步道继续往北上山。大概走一两百米,到老村的北关口遗址。

万佛堂老村除了过街楼,还有一座北关口,俗称北墙口。位于村北山上,扼守住进村的另一条通道,加上村东的过街楼、村南北侧高大的围墙、西面茂密的森林,构成封闭城关,万佛堂村就像一座山中一个小城堡一样。现在北关口的东西两侧还有围墙遗迹。

在过街楼顶上和北关口,黑白天都有人把守,站岗放哨,夜间楼门紧闭,万佛堂村过街楼、护村墙还有北关口,都对保护村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北关口也是一处非常有 历史 意义的遗迹。这些防卫设施均修建于明代。

看完北关口继续沿着古道上山。

剩下两处北方佛字石刻,就在步道边上,一直沿着步道走就能看到。

大概在总里程7公里,用时3小时30分钟,看完十处佛字石刻。

看完继续沿步道前行,计划从冯村步道出,然后回到万佛堂村,走一个环线。

步道往前走500米左右,就到冯村步道岔路口了。我们是往左边先上山,去看千层石,岔路口去往千层石大概是500米左右路程。看完千层石再原路返回到这个岔路口,然后下山。

大概在总里程10公里,用时4小时50分出步道,往左沿公路走500米,往右边路口走,能看到大坝,我们沿着大坝下面的小路走,下到公路上。

到公路之后,大概还剩2公里路程,后面直接步行导航起点,回去拿车,完成环穿。

万佛堂村的寺庙遗址和佛字石刻路标、佛字石刻方位图、佛字石刻前搭建的平台、佛字的维护,都是一位信佛的大哥每周末来这里自己弄的,没有任何报酬的。他所做的,不仅守护了遗迹,也为每一位访古者带来了方便,在这里向每一位默默守护古迹遗址的人致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433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