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青花的诗句(赞美青花瓷的古诗)

关于赞美青花的诗句(赞美青花瓷的古诗),第1张

1赞美青花的古诗

1、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清代龚轼《陶歌》。

译文:带有白釉的青花瓷是用火烤制而成,青花从釉质里透出分外明晰,这可真是天地造化的美妙啊,这种美是天地所生。

2、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进艇》唐代:杜甫

译文:把煮好的茶汤和榨好的甘蔗浆,用青花瓷坛来盛装也不比玉制的缸来得差,放在艇上可以随取随饮。

3、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秋日三首》 宋代 秦观

译文:碾好的月团用青花瓷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

4、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 皎然

译文:素雅的青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5、特与此花添色相,千山秋翠越窑瓷。——《以乾隆青花瓷盆种牡丹》 清代 曾习经

译文:为了特意和芍药花来相配颜色,所以用着好像有千座山上的森林翠绿的青花瓷来栽种。

2关于青花瓷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陶歌》

清 龚轼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译文:白色釉面的蓝白色花朵在火中成熟,蓝色的花朵从釉料中透出明亮的色彩。

2、《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唐 杜甫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译文:烧制大部分瓷器的蓝白瓷器非常轻且非常坚硬。手指轻弹,金城似乎到处都是好玉的声音。

3、《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 皎然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译文:在青花瓷碗里,长寿琼树浆等蓝茶汤从天而降

4、《进艇》

唐 杜甫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译文:烹饪茶汤和压榨甘蔗浆并不比蓝白瓷器的玉缸更好。你可以把它们带上船。

5、、《秋日三首》

宋 秦观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译文:蓝白色的瓷器碗里装满了一个被碾磨的月亮组,孩子在喝完后朗诵了这首歌。

3求有关青花瓷的诗句

答案一:两条青龙在盘旋山一样的火把龙珠 锻炼星光引诱我踏入工匠的心田 精心调制的泥土塑造着永久的祈盼圆 是家的饭桌青 是龙翔的天炊烟飘起的酒香在龙须上缠绕筷子动起的声响是龙吟的欢颜我捧着这凝固的思绪看到了晕散的历史和生活也看到了不变的飞升 不变的钴蓝答案2: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譬喻)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转化)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转化)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譬喻) 你的美一缕(转品)飘散去 到我去不了的地方(转化)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夸饰)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转化)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转品)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类迭)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转化)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上下两行形成倒装、譬喻)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摹写)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夸饰)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譬喻)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转化、摹写)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上下两行三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类迭)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转化) 答案3 一、概述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二、青料 (一)苏泥麻青 即苏泥勃青、苏勃泥青、苏麻离青等。

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

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

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二)平等青 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

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三)石子青 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四)回青 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

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五)浙料 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六)珠明料 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

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七)化学青料 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

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三、款识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一)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

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

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

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

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

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

书写得很随意。 (二)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

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

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四)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

4关于青花瓷诗句 散文等

原来的仿官窑杯不小心被摔坏了。

从柜子里拿出两个从老家景德镇带回来的青花盖碗茶杯。白瓷的底色,上面是山水的图案,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由浓转淡,淡雅脱俗。

看起来很不错,赏心悦目。上面的山水透着一份闲适与悠然,撮几片茶叶,冲一杯茶,有着淡淡的绿意。

淡淡茶雾中,心情莫名的就恬淡起来。悠悠地想:若在向阳的阳台置一把藤椅,有阳光斜斜照过来,再泡上一杯茶,握一卷书,清水瓷瓶里有一支荷,养几尾鱼,岁月就这样浸在淡淡的茶香中,像一本书一样慢慢地翻过了。

你可曾听说过青花瓷的故事? 从小,我就看着祖辈用灵巧的手烧制出一件件精美的青花瓷,而青花瓷中最难烧制的釉色又是天青色。传说,只有在雨过天晴时才能烧出真正的天青色的瓷器。

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 日复一日烧制着瓷器的人,要等多久才能在釉色成形的时候遇上雨过天晴呢? 而一个人又要等多久,才能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呢。

我与你的结缘,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只是,只是我曾在菩萨前许下心愿:今生只为你路过人间! 只是,只为了那一句简单却执着的誓言: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一个“等”字,有多少无奈和惋叹。这一等,是无望的等,是来生的等,是明知不可等的等。

可是这句淡淡的浅吟低唱,仿佛只是每天等待日出那般简单;等待的时候,可以看书写字,可以吟诗作画,可以赏花弹琴,只是时时不曾忘记等待的人。 众生皆苦,等待也是一种美丽的心情,不如就当此生的相遇,只是为了来生的重逢埋下伏笔,这样想来,不禁释然。

就算不能再相遇,也应当感恩曾经那惊鸿一瞥的际遇。谁能凭爱意将富士山私有?青花瓷,也是一样。

那些过往和未来都不如当前,这一刻,捧着这一杯青花瓷杯里盛装的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丈夫为生意被我们景德镇浮梁茶诱了去的清茶,茶烟氤氲,有点迷离,长夜漫漫,就这样随着那袅袅茶香香进了那梦里去。 执着于自己心中的梦,一份绝美的爱。

那些美丽,那些情怀,那些缱绻,那些缠绵,那些你侬我侬的日子仿佛都已被时光磨去了光泽,直至完全消失。 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成全一份美丽,一份凄婉。

心越发的清淡了,可以平静地不露声色,不悲不喜,知道一切都会以既定的方式来到眼前,容不得躲闪或是逃避,也不再期望改变自己或是别人。 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于是方才可以这样内心安静地沉默着。

真的可以这样:沉默相爱,寂静欢喜。 以为自己是喜欢极致的女子,一切的一切都要做到极致,要全心全意的投入,就算是分别也要有一份泪水和出来的凄美。

不喜欢平平淡淡,虽然一直说着平平淡淡才是真,内心深外却那么真切的知道;不爱平淡,不能固守在一份寡淡的情感中看风轻云淡。 不喜欢那样的结局,不喜欢曾经的心动变得麻木以至于成为习惯,不喜欢带着犹豫地靠近,不喜欢若有若无的距离。

然而我自知,自己没有那一份看穿世事的聪慧,我的内涵不足以抵挡这些风月的侵蚀。 遥想经年以后,在老去的年华里,坐在那株香樟树下,午后的阳光温暖热烈,那个遥远的曾经的你,被我一次次地温柔地想起。

于是,开始微笑,这样多么美丽,有一个人,在记忆里陪你消尽流年,陪你在老去的年华里内心甜蜜。 一抹笑,轻浅,城市的天空依然不眠,闪着迷人的光彩,像是有莲花自心底次递开放。

也许这个时候我浅浅的笑也是如莲一样的清淡,不热烈不喧哗,是自心底溢出来的。 因为自己说过:要做一个内心沉静怡然的女子。

月华缱绻,余音袅袅。 我不再去想答案和结局,因为所有的结局一早就写好,所有的答案都来自心灵的方向。

我心自有明月,何不让我就这样平静地与你沉默相依相携,两两相望 ?! 原来,那些独自走过的长久岁月,只是为了能够在某一日的午后与你相遇,原来那些千回百转的过往,只是为了能够与你这样细水长流地平静相望。 也许,那些过去的时光,那些或热烈或清淡的日子,早已渗透于心。

拂去岁月表面的尘土,曾经鲜亮的情怀或者已有些褪色,可是却已那么自然地融入了时光,那些一起走过的时光,那些一路走来的风景,每一处都留下了一抹亮丽,在每过不经意的时刻,它们会被不经意地打捞,然后萦上心头,岁月已模糊,可是情怀会依旧。 所以,我才能在今夜的夜色下,轻唱那一首歌: 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

至少,我可以隔着千里山水遥遥眺望江南的袅袅炊烟,隔着茫茫人山人海默默想念回忆中那一抹淡淡的背影,正如隔着重重历史静静观赏这传世青花瓷不变的美丽。

想起一句话:芭蕉帘外雨声急,匆匆而过的是时间。 青花瓷容颜依旧,老去的只是我自己,而你,永远定格在永不褪色的青花瓷里,可以欣赏,可以玩味,也可以守望。

也允许我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或绽放或氤氲在自己的空间。 握一缕茶香,允许我在夜色里将那情怀打捞,然后在静水流香的岁月里,与你一起,相看两不厌,无语也缠绵。

第一段其实已经清晰地说明了歌词所描述的对象,“我”一边为素胚上色,一边思念一个曾经邂逅的如青花瓷一般秀丽的江南女子。冉冉檀香中,心中微酸,再也画不下去,纵是丹青圣手,瓶上的牡丹终究是不如伊人含苞待放的笑容,不知玉人生在何方,不免心自忧伤。从文笔和选用的意象来看,开首直叙,并不词藻华丽,但是已然奠定全篇清韵雅致的基调。值得一提的是“去到”是典型的台湾的说法,改成“去了”更符合内地的语言习惯。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全文的点睛之语,优雅而深情。有人误认为“天正在等烟雨”等说法,是因为对青花瓷还缺少一定的了解。“天青过雨”是青花瓷上品中的上品,存世极少,也是最美丽的颜色。这种釉色必须在烟雨天才能烧出来,(以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其实主要是湿度)所以说,烟雨天时出现天青色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天青色等烟雨”不但诗话了语言,而且串联“而我在等你”彰显出伊人于“我”而言多么的可贵。再加上动人优美的旋律,令人如闻天籁。“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画面感极强,一石三鸟,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伤感。“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依然秉承一边勾勒青花一边展开思绪,而伏笔一词其实对以后的结局作了暗示。“我”是否与曾经邂逅的女子缘悋一面呢。

青花瓷(歌曲)

《青花瓷》是钟兴民编曲,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周杰伦2007年11月2日发行的专辑《我很忙》中。

2008年2月6日,周杰伦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该歌曲。2008年7月5日,该歌曲在第19届台湾金曲奖颁奖典礼上获得年度最佳歌曲奖、年度最佳作词奖和年度最佳作曲奖三项奖项。

周杰伦

周杰伦(Jay Chou),1979年1月18日出生于台湾省新北市,中国台湾流行乐男歌手、音乐人、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商人。2008年凭借歌曲《青花瓷》获得第19届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

方文山

方文山,1969年1月26日出生于台湾花莲县,华人版图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台湾男导演、亚洲流行天王周杰伦御用金牌作词人,有“词圣”的美誉。也曾为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蔡依林、林俊杰、SHE、吴宗宪、温岚、潘玮柏、袁咏琳、张靓颖等艺人作词,多次凭借周杰伦作品获得金曲奖的肯定。其擅长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建构后现代新词风。其创作的词曲中有画面感和东方风,非常符合江湖的整体音乐风格。

《青花瓷》周杰伦完整歌词如下: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周杰伦《青花瓷》歌曲鉴赏

从《东风破》里的“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到《发如雪》中的“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再到《千里之外》里的黯然神伤“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离恨是歌者永恒的主题。《青花瓷》又是一首周杰伦演唱的中国风,但它这种离愁别绪被描写得更加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

1 一段其实已经清晰地说明了歌词所描述的对象,“我”一边为素胚上色,一边思念一个曾经邂逅的如青花瓷一般秀丽的江南女子。冉冉檀香中,心中微酸,再也画不下去,纵是丹青圣手,瓶上的牡丹终究是不如伊人含苞待放的笑容,不知玉人生在何方,不免心自忧伤。从文笔和选用的意象来看,开首直叙,并不词藻华丽,但是已然奠定全篇清韵雅致的基调。值得一提的是“去到”是典型的台湾的说法,改成“去了”更符合内地的语言习惯。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全文的点睛之语,优雅而深情。有人误认为“天正在等烟雨”等说法,是因为对青花瓷还缺少一定的了解。“天青过雨”是青花瓷上品中的上品,存世极少,也是最美丽的颜色。这种釉色必须在烟雨天才能烧出来,(以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其实主要是湿度)所以说,烟雨天时出现天青色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天青色等烟雨”不但诗话了语言,而且串联“而我在等你”彰显出伊人于“我”而言多么的可贵。再加上动人优美的旋律,令人如闻天籁。“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画面感极强,一石三鸟,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伤感。“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依然秉承一边勾勒青花一边展开思绪,而伏笔一词其实对以后的结局作了暗示。“我”是否与曾经邂逅的女子缘悋一面呢。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同样的旋律再次吟咏,一个“晕”堪称绝妙,什么是晕?我举个例子,当你把一滴墨汁滴入一碗清水,看他缓缓扩散,这就是晕。人说:“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朦胧的月光下,结局竟真的被打开了?朝思暮想的伊人看到了么?“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本句是一个标准的倒装,是的,看到了,如真似幻,似乎一切都融入了江南的美景里,似乎是个喜剧结局。然而笔者更倾向于认为这是“我”久念成痴,眼前出现了幻觉,朦胧月光消逝,不过更相思。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倒叙手法,交待和伊人匆匆相见,匆匆话别的来龙去脉,依然是一边勾勒一边追忆。不得不说方文山有着天生的对文字的敏感,连续三个惹字用得极妙,虽然“帘外芭蕉惹骤雨”活剥自前人诗句。顺便说说,这种方式也叫做“无理而妙”,最早来自元曲,显然骤雨不是芭蕉惹来的,这样说没有道理,但是味道就出来了。

反复吟咏最动人的两段旋律,并重复歌词,直道柔濡的江南烟雨把所有的听众都全部融化……

2 填词人方文山对歌词的解释

首先跟亲爱的网友们分享此次填写杰伦新专辑里这首“青花瓷”的创作过程。前一阵子我认识了几个鉴赏古董艺术的朋友,在与他们时而青铜、时而宋瓷、时而明清家具等横跨千年谈古论今的聊天中,触发我想用那些传世的中华艺术品来当歌名的动机。当时第一个想到的是青铜器,原本是要以殷商时期开始铸造的青铜器来做为歌名,以青铜的厚实来象征爱情的坚真;以千年斑驳的铜锈来比喻世事的沧桑;以器皿上难解的铭文来阐述誓言的神秘。但刚开始落笔时却发现杰伦这首“青花瓷”的曲调温柔委婉、淡雅脱俗,以至於我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烟雨江南的画面。又因当时的青铜器也同时制作成杀敌的兵器,这显得“青铜器”这三个字太过厚重笨拙,充满厮杀的硝烟味,於是尚在构思中的歌词尚未落笔便已放弃。

后来我再选定宋朝时曾盛极一时的汝窑瓷,主要是因为它的珍稀度。因为战乱的关系,与釉料配方与烧制过程的窑变等因素,全世界现传世的汝窑珍品竟只有70余件,堪称国之重宝,弥足珍贵。但问题又来了,因为纯正上品的汝窑,只有一种颜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没有任何花俏的纹饰,而且造型简单素雅,在我看来犹如现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虽有一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但总觉得不足以形容诡谲多变,爱恨兼具的爱情。虽然最后还是没有用汝窑当歌词名,但我在收集写作资料的过程中,却因为一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词句,触发我灵感而写下副歌的第一句“天青色等烟雨”。此话据传语出宋徽宗,因当时的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而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此句另有一说为五代后周柴世宗所说)但后来我还是放弃用汝窑当歌名,除了因为它的特性不适用於缠绵悱恻的爱情外,汝窑的名字也稍嫌不够凄美。几经转折,最终歌名才确定用初烧於唐代至今已绵延一千多年为中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外销艺术品—“青花瓷”。当初当我确定了“天青色等烟雨”的歌词后,没多久就又顺手写下副歌第二句“而我在等你”,於是副歌第一行的关键词即孕育而生:“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因我歌词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因为雨过天晴后才会出现天青色,先降雨才能有天青,但我倒过来说,想看到天青色唯有先等待下雨。还有,之所以用“烟雨”,而不用“下雨”,则纯粹是因为烟雨的意境比较美。而我用“天青色等烟雨”此句来对仗较为白话的一句“而我在等你”,一连用了二个“等”字,是为来强调爱情里最无力的无奈就是“等待”。换个散文式的说法就是:“那天气的变幻莫测,那里是我们平凡人所能掌握的呢?想看到纯净被雨洗涤过的天青色,就只能耐心的等待骤雨自然的停,就如同我也只能被动而安静的等待著不知何时才会出现的你。”这首青花瓷里还出现“芭蕉”这个歌词里较不常出现的植物,实在是因为个人对“芭蕉”这款植物的莫名喜爱,情有独钟。就像椰子树会让人联想南台湾,棕榈树等同於热情的海滩,仙人掌的场景则理所当然在沙漠一样,不知怎地,对於“芭蕉”我就自然而然的会联想起宋词中烟雨江南里的苏州林园。如李煜的长相思里就有“…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棵,夜长人奈何。”其实你只要仔细观察宋词里常出现的植物,“芭蕉”出现的频率还颇高。另外日本著名的俳句诗人松尾芭蕉,也是取芭蕉为自己的别名,这又让芭蕉这植树增添些文人气质。

还有顺带一提的是“惹”这个字在歌词中的用法,是我从六祖慧能那句著名的谒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得到的体会。因为“何处惹尘埃”其实也可写成“何处“沾”尘埃”,或“何处“染”尘埃”,但因为沾与染的语意都没有“惹”来的强烈,沾与染只是一种与他物接触的用词,但“惹”字却有不请自来的招惹之意,主动性很强,比较具侵略与戏剧性。也因此,我用“门环惹铜绿”,而不用“门环染铜绿”;还有另一句歌词我也是用“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也不用“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遇见”你”是同样的道理。其实在“南拳妈妈”的《花恋蝶》中我就已经用了“惹”这个字,在第一段歌词里“幽幽岁月、浮生来回、屏风惹夕阳斜”,我用“屏风“惹”夕阳斜”来表示夕阳西下时因屏风的阻挡斜射进屋内的光线,而不用“屏风“遮”夕阳斜”。

最后,关於“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的词意,在此容我再累字赘语的解释一下;一场大雨后满园的翠绿,空气里充满湿润的水气,芭蕉叶上滚动著晶莹的雨滴,此时此景,最是诗意;还有那历经风霜风吹雨打后,依旧镶嵌在门板上只是多了些锈蚀斑驳的铜环,最富古意。我先用“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段文言词句以景入情,然后再承接较为白话的下一段“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以为对仗。因为芭蕉与门环都是静态的实物,只能被动的等骤雨,等岁月侵蚀后慢慢氧化的铜绿;但人称代名词的“我”却跟芭蕉与门环不一样,因为“我”是可以自由移动的,於是我偶然间经过江南小镇邂逅“惹了”你,并不是被动的等你了,而是主动的去认识你。所以虽然同样都是用动词的“惹”,但其主动与被动性却迥然不同,而且在这段词里我一连用了三个“惹”字,字义相同,用法却不同,饶富趣味。总之这首歌写的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

周杰伦《青花瓷》歌词如下: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青花瓷》相关介绍

《青花瓷》是一首充满书生飘逸气息的周式中国风歌曲,延续了《东风破》《发如雪》《千里之外》等中国风歌曲的“离恨”主题,但它这种离愁别绪被描写得更加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

第一段其实已经清晰地说明了歌词所描述的对象,“我”一边为素胚上色,一边思念一个曾经邂逅的如青花瓷一般秀丽的江南女子。冉冉檀香中,心中微酸,再也画不下去,纵是丹青圣手,瓶上的牡丹终究是不如伊人含苞待放的笑容,不知玉人生在何方,不免心自忧伤。从文笔和选用的意象来看,开首直叙,并不词藻华丽,但是已然奠定全篇清韵雅致的基调。值得一提的是“去到”是典型的台湾的说法,改成“去了”更符合内地的语言习惯。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全文的点睛之语,优雅而深情。有人误认为“天正在等烟雨”等说法,是因为对青花瓷还缺少一定的了解。“天青过雨”是青花瓷上品中的上品,存世极少,也是最美丽的颜色。这种釉色必须在烟雨天才能烧出来,(以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其实主要是湿度)所以说,烟雨天时出现天青色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天青色等烟雨”不但诗话了语言,而且串联“而我在等你”彰显出伊人于“我”而言多么的可贵。再加上动人优美的旋律,令人如闻天籁。“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画面感极强,一石三鸟,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伤感。“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依然秉承一边勾勒青花一边展开思绪,而伏笔一词其实对以后的结局作了暗示。“我”是否与曾经邂逅的女子缘悋一面呢。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同样的旋律再次吟咏,一个“晕”堪称绝妙,什么是晕?我举个例子,当你把一滴墨汁滴入一碗清水,看他缓缓扩散,这就是晕。人说:“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朦胧的月光下,结局竟真的被打开了?朝思暮想的伊人看到了么?“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本句是一个标准的倒装,是的,看到了,如真似幻,似乎一切都融入了江南的美景里,似乎是个喜剧结局。然而笔者更倾向于认为这是“我”久念成痴,眼前出现了幻觉,朦胧月光消逝,不过更相思。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倒叙手法,交待和伊人匆匆相见,匆匆话别的来龙去脉,依然是一边勾勒一边追忆。不得不说方文山有着天生的对文字的敏感,连续三个惹字用得极妙,虽然“帘外芭蕉惹骤雨”活剥自前人诗句。顺便说说,这种方式也叫做“无理而妙”,最早来自元曲,显然骤雨不是芭蕉惹来的,这样说没有道理,但是味道就出来了。

  反复吟咏最动人的两段旋律,并重复歌词,直道柔濡的江南烟雨把所有的听众都全部融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445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