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塞恩在哪里卢塞恩好玩吗

卢塞恩在哪里卢塞恩好玩吗,第1张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是罗马假日中的经典台词。也是多少文艺青年的追求,一本佳书、一段旅程、一次邂逅,可以留下多少回忆慢慢品味。然而眼前的生活总是苟且多过诗意,幸好,幸好还有诗和远方。

我以为,旅行就是身体和灵魂双双放飞的过程。在卢塞恩的几天感觉就是置身天堂。

“如果有天堂,这里就是天堂的入口。”到过卢塞恩的人都会赞同这样的评价。

卢塞恩也叫琉森,一个只有7万人口的小城,却是瑞士第一旅游城市,被誉为瑞士最美的城市。

无数名人骚客曾在此停留,托尔斯泰曾长居于此并写下同名小说《琉森》,大仲马赞誉卢塞恩是“世界上最美的蚌壳中的明珠”,一代佳人奥黛丽赫本曾在此定居,雨果曾数次来到卢塞恩。

佩尔桥是卢塞恩的代表景点之一,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木制廊桥,始建于1333年,廊桥全长204米。卡佩尔桥是中世纪时卢塞恩的水上城墙,弯折的桥身与矗立在河中暗礁上的八角水塔一起构成了古城卢塞恩的地标性建筑,也是瑞士明信片上最常见到的风景之一。

卡佩尔桥的内廊顶棚挂有120幅三角形的宗教油画,描绘了卢塞恩的历史风貌和英雄人物故事。1993年8月卡佩尔桥因撞船而遭遇一场大火,几乎把木桥给毁了,仅剩下水塔。后由瑞士工匠加以重建,近乎完整地将木桥重现,包括桥顶内壁的彩绘。

卡佩尔桥距离卢塞恩火车站仅几百米的距离,离我们住的酒店也就两站路的距离。日暮或晨曦漫步至卡佩尔桥,领略它不一样的美。华灯初上,卡佩尔桥在灯影照耀下,如梦如幻,恍如天堂。它横跨罗伊斯河两岸,将卢塞恩的老城与新城连为一体,罗伊斯河则静静地流向卢塞恩湖。

卢塞恩湖是瑞士的第四大湖,湖水一碧万顷,清澈深邃,在岸边一眼望过去最显眼的是霍夫教堂,标志式的双塔,据称是哥特式建筑。卢塞恩湖被阿尔卑斯群山环抱,不远处的瑞吉山就是阿尔卑斯山的最前沿,称为“山峦皇后”。

说起卢塞恩出行的交通工具,不得不由衷地推荐瑞士通,可按你呆在瑞士的时间选择几日卡。除了瑞士境内的公交车、城际列车外,我们坐的游轮,上瑞吉山的缆车及瑞吉山的高山小火车均可凭此免乘坐,期间会有帅哥拿着手持扫描仪来检票,并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对于我们陌生的东方面孔,就是他们眼中的歪果仁。

坐在邮轮上欣赏幽蓝的卢塞恩湖和两岸不断变幻的风景,山脚下一座座高低不一的楼房镶嵌在绿幽幽的草地和丛林中,尽管是11月底的寒冬,远处的瑞吉山顶是皑皑积雪,湖边的山脚下却是绿草茵茵。

下了船步行至缆车乘车处,路遇一群来自四川的中国同胞,还有三位韩国的帅哥美女,一路徐徐行来,感觉脚步越来越迈不动了,因为画面实在太美了,终于明白古人在秀峰的石壁上镌刻的“不忍去”,此刻正是我们的写照。姐们都忍不住欢呼雀跃,频频驻足,青草地上错落但却有致的小木屋,清澈的湖水,远处的雪山白云环绕,即便是阴天仍有霞光微现的山峦,我们呼吸着空气中甜甜的负氧离子,手机急急的拍下眼前的美景,生怕迟一分钟便会消失,谁又会怀疑这不是天堂呢

从缆车下来映入眼帘的便是瑞吉山的雪,1800米高的瑞吉山据说是峨眉山的姐妹山,冬日白雪覆盖,山上的游客并不多,也不是很适合滑雪,瑞吉山最美的是日出和日落,可惜我们呆的几天太阳公公度假去了。

驶向山顶的小火车只有三节车厢,大约能乘坐几十人。这段火车是瑞吉山最大卖点之一,它是欧洲最早开通的登山列车,同时还是瑞士最早的齿轮小火车。行进过程中,火车几乎全程保持30度角的坡度,但是一点都不危险,因为车开得很慢。

从小火车的终点站下来,我们准备搭乘公交车回程,在等公交车的间隙,我发现路边野生的一大圈一大圈茂密生长的多肉。无人采摘,无人管理但却茁壮生长!想想家里阳台上种了快两年的多肉已经凋零几近于无,原来我们悉心呵护却无法成长的多肉在此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呆在卢塞恩的两天三晚,我们不用急着观景,闲适如度假,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呆。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巴罗克建筑与老城区的古老街巷中,现代文明与古代建筑浑然一体。

卢塞恩,背靠阿尔卑斯山脉的雄伟,怀拥卢塞恩湖的婉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现代文明艺术的相得益彰,每一眼都是天堂的视觉享受。

《荒原狼》作者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寿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在轮下》《悉达多》《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创作特点

黑塞的创作生涯始于诗歌,也终于诗歌,他的诗歌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的浪漫气息,表现出对旅行、自然和朴素事物的爱好,和他小说中的彷徨、孤独、感伤、梦幻以及对理想的渴望的浪漫气息完全一致。在他早期诗歌中,这种孤独、感伤的气息最为浓郁。他早期的小说也具有田园诗风格的抒情气息,与其中后期的作品有显著差别。

黑塞的大多数作品主题都紧紧围绕人对生活的两极性的认识,是对这一思想的诗化表达。他在1924年写的散文《疗养客》中直抒胸臆道:“我要用诗句、用篇章赞美世界的二极性,因为在那火花闪耀的两极间我看到了生活的灿烂。中国的老子为我们留下不少篇章,在那里生活的两极似乎在电闪之间触手可及”。

—赫尔曼·黑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698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