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景区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高清 广元景区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高清版

广元景区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高清 广元景区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高清版,第1张

广元有哪些景点

1剑门关风景区全景5A景区

地址: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

2昭化古城风景区4A景区

地址: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

3皇泽寺景区全景4A景区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108国道与则天南路交汇处附近西

广元十大最好玩的景点 广元有什么好玩的

广元十大好玩的景点 广元有以下好玩的:

剑门关风景区

剑门关风景区位于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108国道。第一站肯定得去关楼,标志建筑,然后走柿子坪,坐观光车,再去爬猿猱道(只能上不能下爬),超刺激,上去后直奔大小穿洞,比较有意思,特别是小穿洞,洞后面观景台挺好的,接着去玻璃观景平台,去翠屏湖和寺庙看下,可以原路向下,去走鸟道,还是可以的,然后观光车下去,直接走栈道,那里有滑索可以体验下。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位于广元市元坝区,其嘉陵江水在此洄澜,水系宛成,太极天成。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遗址、遗迹众多,民风古朴典雅。

皇泽寺风景区

皇泽寺风景区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女皇路与滨江路交叉口(近嘉陵江西岸乌龙山脚)。先去皇泽寺,呆两个小时,然后再去千佛崖。巴蜀石窟,这两个地方是必须造访的。广元江边很美,春夏和秋季去都非常适合。

千佛崖风景区

千佛崖风景区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嘉陵江东岸千佛崖风景区。嘉陵江边的千佛崖,是较大的摩崖石刻群。

翠云廊风景区

翠云廊风景区位于广元剑阁县剑门关镇北街。翠云廊隔着剑门关,在翠云廊的观景台上,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剑门关72峰景色, 翠云廊主要以观赏古柏为主,相传是三国时期张飞种植的,每一颗都很粗壮,有的甚至好几个人围在一起都不够,最好穿平底运动鞋,古道很幽静凉爽。

唐家河风景区

唐家河风景区位于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这里的原始生态、自然风光非常好看,野生动物也很容易碰见。秋天时您可以去看红叶的,红石沟那一段的红叶漫山遍野,漂亮极了!

明月峡

明月峡位于广元市朝天区明月峡景区。广元,嘉陵江畔,明月峡。非常壮观——古栈道、化石、悠悠嘉陵风貌。

雪溪洞

雪溪洞位于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精美绝伦的天然雕塑,地设天造了这座神奇了地下仙宫。

青溪古镇

青溪古镇位于广元市青川县。城门备有吊桥,东西北三门各建有半园形外城墙,称“瓮城”,内外城门洞全以石条镶拱。内城门不与外城门相对,门开侧面,上建箭楼。内城门上建有距地四丈五的重檐城楼,戌守_望,显示边陲雄姿。城形如靴,又称“靴城”。城内分东南西北四大街和下东街、下南街、石板铺面。城内四街交汇的十字口,建有木质高大鼓楼,占地面一丈八,横顺相对,高四丈五,两楼一底,三层飞檐,琉璃筒瓦,雕梁画栋,四方悬匾。西为“阴平古道”,北为“北方锁钥”,东书“紫微高照”,南挂“南山聚秀”。四大街各竖牌坟坊,上书匾额,东街“紫微高照”,西街“西蜀咽喉”,北街“北极联辉”,南街“人杰地灵”。

广元曾家山景区

曾家山景区位于秦巴南麓、川陕结合部的广元市朝天区。景区由森林景观、农业观光、民俗风情、地质博览“四大园区”和川洞庵、石笋坪、汉王洞、吊滩河、麻柳峡“五大景点”构成。森林景观园总面积497平方公里,园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红豆杉等珍稀植物、林麝等野生动物数百种;云海、-、石海、草海、雪海五大景观独具特色。

广元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剑门蜀道、天_山、唐家河、天_山国家森林公园、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佛崖摩崖造像,南河国家湿地公园、皇泽寺等。

1、剑门蜀道

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剑门关为核心,北起陕西宁强,南到成都,全长450公里。剑门蜀道沿线三国文化深厚,庞统、蒋琬、姜维、邓艾、马超、鲍三娘等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故事。

2、天_山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西北部,米仓山南麓,距广元城区1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0′—105°45′,北纬32°27′—32°30′。天_山曾为幼年武则天避暑、拜佛、游玩之地,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3、唐家河

位于广元市青川县。唐家河风光秀丽,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和现实的自然景观,令人神往。同时该区还是候鸟从温带向热带迁徙的重要的中转站,在我国也是少见的。因此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保护、科研、教育和生态的价值。

4、皇泽寺

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位于四川省广元城西嘉陵江畔。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5、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东城片区南河河畔,东西长约1.9km,南北宽近1.4km,总面积110.64hm2,公园内有河流、湖泊、梯田湿地等多种类型的湿地680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6126%,是许多珍禽水鸟和鱼类的栖息地,生态功能显著。

-广元

-唐家河

广元有哪些旅游景点

1天雄关:清道光《昭化县志》引《旧县志》说:“葭萌治地四面环山,三面临水,以天雄关为屏障,则上接朝天声势联络,下接剑阁首尾呼应关之地势雄险而又扼控蜀道要冲,峰连玉垒,地接锦城,襟剑阁,踞嘉陵,诚天设之雄也。宋、元改修驿道时于牛头山北麓设关,因名天雄关。”元明关隘遗迹及碑碣至今犹存。1984年,广元县(今广元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剑门蜀道 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广元境内,因1000年前,诗仙李白题《蜀道难》,得以名扬天下。剑门蜀道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面积4万公顷。位于广元市青川县境内,岷山山系龙门山脉西北侧,摩天岭南麓,北与甘肃文县境内的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东接青川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西与绵阳市的平武县毗邻

4古栈道

古栈道又称阁道,位于广元城北25公里朝天镇南北的明月峡和清风峡中,濒嘉陵江东岸峭壁上,是古代四川一陕西之间开凿的水栈遗迹,朝天关山险水急,其北为清风峡,下行为明月峡

5白龙湖

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6茶园沟

介绍: 茶园沟,位于小剑山中段,在剑门关西北原普广乡境内,距普广乡驻地10公里。茶园沟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沿途奇峰屹立,层峦叠嶂,因宋代产好茶而得名

7七里峡风景名胜区

介绍: 位于广元市旺苍县北部鼓城乡境内,距县城63公里,由鼓城山、七里峡、白龙宫三大景区组成,面积100平方公里。这里属米仓山系西段,为构造侵蚀、溶蚀中的地貌,最高点东鼓城海拔2073米,最低点关口垭河谷海拔880米

8千佛崖

介绍: 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市城北5 公里的嘉陵江东岸,古栈道险阁石柜阁就在崖南头,与皇泽寺隔江相望。千佛崖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1961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柏林沟古镇

柏林沟古镇位于四川广元市所辖的元坝区,据道光年间《广元县志》记载:先祖(刘备)留中郎将霍峻守葭萌,蜀定后,废葭萌迁东山下更名汉寿。葭萌县东汉时属益州广汉郡,今四川保宁府昭化县东南,即广元柏龙堡,柏林驿,是为葭萌故地

10昭化古城

在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古名葭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23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四川境内建制最早的县。公元前316年,曾在此发生过秦国与蜀国的生死较量,秦并蜀后,在四川设置的首批郡县中就有葭萌县,后又改为汉寿县、晋寿县、益昌县,后才称为昭化。

11四川天台山

天台山,距广元城约15公里,其山海拔1500余米,顶部有一平台,常在云雾之中,故名天台山。古时为川、陕、甘、滇的道教名山。 天台山原有道教建筑一座,名曰天台观,为清乾隆年间所建,现已不存。前些年,新建一天台阁,可供游客小憩 。

12雪溪洞

史金龟驮塔。雪溪洞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地址: 广元市朝天区

13

翠云廊

被誉为蜀道灵魂、国之珍宝。 翠云廊古称剑州路柏,民间又称皇柏,亦称张飞柏。她东南至阆中,西南至梓潼,东北至广元昭化,如一条苍龙,沿着起伏的山峦,跨越沟壑深涧,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

14烟丛寺 在城南少屏山腰,与县城隔江相望。民国《苍溪县志》载:“烟丛寺创建最古,历宋、元、明、清皆称胜地。”北宋诗人文同过苍溪《登少屏山烟丛寺》诗中有“层岩抱林木,有寺藏葱倩”句。明正统年间(1435—1449)官居苍溪的刘丙在《游烟丛寺》诗中有“高阁面山云霭霭,曲栏临砌草芊芊”句

15红军渡 位于县城东3公里处的塔山湾,渡口在两山之间的峡谷口,森林茂密。这里江面狭窄,水流平稳,利于战前隐蔽和渡江登陆。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选定此地为渡江主渡口,3月28日晚,红四方面军主力在此地胜利渡江西进。解放后,为纪念红军渡江胜利,将渡口取名“红军渡”并勒石以志。

16皇泽寺 位于广元市西嘉陵江西岸、乌尤山麓。背依悬岩,下瞰江流,颇具巴山蜀水之秀。旧名乌奴寺,亦称川主庙,因武则天出生于广元,后人改名皇泽寺。今寺为清代建筑,有大佛楼、则天殿、小南海、五佛亭、吕祖阁等。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姜维城

别名: 营盘嘴

姜维当年守剑门关安营扎寨之地,在关山的高处,叫营盘嘴,也称姜维城。城上小丘起伏, 林木葳蕤。登城北望,当年钟会驻兵的钟会营隐现在关外约五里草木丛生的山野。过往剑门关的文人墨客,总要登临凭吊,观山望景,咏叹当年两军对垒、金戈铁马的往事。

18经皇洞在翠屏峰下,洞口临涧,外有林丛荫蔽,洞穴宽敞如舍,可容数百人,洞内正中塑有神像,神像左右塑着十八罗汉。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最美的秋天在这里

这里的秋天,有遍地金黄的野草。躺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之上,你完全被金黄包裹着,阳光洒满大地,闭目遐思,心随意动,温情阵阵弥漫在周围,你就是这里的主宰。

这里的秋天,有清澈见底的河湖。这的水没有内地河湖水的腥臊味,更没有工业废水的污染,永远都是那么洁净。捧秋水洗脸,再喝上几口小酒,气定神闲。最让人喜欢的还是用这里的水煮茶、冲茶,没有任何异味,充分溶解了茶香,让人“爱不释口”。

阿里,世界屋脊

这里的秋天,有湛蓝幽深的天空。白云是那么千姿百态,秋风是那么柔和,视野是那么开阔,空气是那么纯净清凉……在这样湛蓝的天空下,美景处处皆是,即便有再多的烦恼,也会被瞬间冲淡。

这里的秋天,有遍布山谷的红柳,郁郁葱葱,满目艳红。它们与土红的山、艳红的晚霞,共同构造了一个以红为主题的时空。立于红柳林中,那漫山遍野的红艳填满心扉,彼时彼刻,你再不会对生活有任何的不满与抱怨,取而代之的是感恩生活的美好,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山间“明珠”

这里的秋天,有徘徊不离的候鸟。有水的地方,总能看到成羣结队的鸟儿,黑颈鹤、黄鸭、海鸥……没有人类惊扰它们的生活,没有了以往的偷猎者,它们在水里自在地捕捉游鱼、打闹嬉戏。即便天已经很冷了,这些候鸟还是在尽享生活,迟迟不愿意离去。

这里的秋天,有无忧无虑四处觅食的野生动物。秋天的草原之上,经常可见自由自在的藏野驴、野犛牛、狼、白尾野兔、狐狸、乌鸦、草原雀、藏羚羊、旱獭、黄羊、岩羊……偶尔也能看见金丝野犛牛、雪豹、盘羊……走在这样的路上,你才深知,这里的世界是属于野生动物的,你无权去破坏,无权去改变,只是作为一名过客,曾经来过。

 这里,无限风光,这里便是阿里。

 西藏的西藏,

 世界屋脊的屋脊

这里是“万山之祖”,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在这里相聚;这里是“百川之源”,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在这里发源。

这里更是“神灵之所在的世界中心”,印度教、耆那教、西藏苯教、佛教都将这里视为心中的圣地,每年都会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教徒来此朝圣,他们一步一叩首的身影,将每一寸土地渲染得异常神秘而神圣。

严苛的土地

这里叫“阿里”,一个你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说熟悉是因为,如果算上那些音译的外国人,你一定可以随意说出几个叫阿里的名人;说陌生是因为,当你在网上搜索“阿里”一词时,排在最前面的都不是这个叫做“阿里”的地区。而且我相信,大多数的中国人,即使是爱好旅游的你,甚至是一些已经去过西藏的朋友,都没有听说过它。

阿里,位于西藏最西部的一个地区,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全地区面积约30万余平方公里,人口仅6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这相当于3个浙江省那么大的土地上。仅居住着还不如浙江大学的在校学生人数多的人口,这样的人口密度是身处中国内地地区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相对于如此稀少的人口密度,阿里地区最为特别的还是那超过4500米的平均海拔,为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之最,所以又有人将阿里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这里是阿里,没有常年葱绿的树木,有的只是终年不化的积雪;没有茁壮成长的庄稼,有的只有顽固坚硬的岩石。这里是阿里,没有轻快歌唱的鸟儿,有的只是在空中盘旋的秃鹫;没有悠然闲情的牲畜,有的只有弱肉强食的野兽。这是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甚至可以说是不适合大部分生物生存的地区,但这里却是无数如我一般的游人梦中向往的地区。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纯粹的美景,最自然的生灵,最神秘的文化以及最虔诚的信仰。于是有人说“没有去过阿里,就等于没有真正到过西藏。”

 “神山”冈仁波齐

在阿里,耸立着一座海拔达6714米的山峯,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冈底斯山主峯——冈仁波齐峯,人们都称它为“神山”。

冈仁波齐曾是当地及印度、尼泊尔、不丹和锡金等国的佛教徒祈天求神的圣地。至今在“神山”脚下还残存着不同国度风格的古刹。当时那些虔诚的佛教徒,不远千里,不辞千辛万苦来到这脱离尘世的“仙境”求取“神灵”,表达他们的“诚心”。他们要沿路叩头祈祷,最后到“神山”之下绕山朝拜数圈,才算完成夙愿。据说凡是到此朝拜者,回去后立即身价倍增。不过,也有些朝拜者到了“神山”脚下,受不了辛苦,不是自己绕山求神,而是以羊为代价,请当地贫苦牧民“代劳”,这大概也算尽了他们的“诚心”吧。

“神山”之名的由来,并不纯属于偶然,可能与它那险峻的奇峯异貌有密切关系。在峯峦起伏的羣山之中,唯具独特雄姿,气势磅礴的冈仁波齐峯凌空直耸云霄,峯顶常年被皑皑冰雪所覆盖,就像戴上了一顶壮观的大银冠,与朵朵白云浑然一体,举目远眺,真有“神浮盈空”之感。经过长期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天然台阶,纵贯峯体中央,好像通往云端的悬梯,两侧悬崖绝壁,使整个峯体显得更加庄严雄伟,像个天然的大宫殿。故此在科学尚未发达的岁月里,不能正确地解释这些奇峯异景的形成,而被宗教所利用,并加以神化,就成了至今还在相传的“神山”了。

藏在云雾后的神山

科学的发展逐步揭示了“神山”的奥秘,其实“神山”并不神秘,这些姿态万千的地貌景观,不是什么神工造就,而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漫长而复杂的地质作用的结果。

根据科学工作者的考察,“神山”不过只是由数千米厚、颜色不同、成分不一、大小不等的普通砾石、卵石、砂和产状平缓软硬相间的砾岩所组成的,其下部还埋藏有湖滨相的含煤巖系和标志着生长在炎热多雨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低山植物化石。大约在距今4千万至5000万年前,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的结果,区域性造山运动急剧发生,局部地壳强烈擡升,致冈底斯褶皱带机械蚀作用加剧,处于山前相对比较低凹的湖盆地带,极易接受这些风化产物的快速堆积,使之层层叠加,而形成这套巨厚的粗碎屑沉积层。最后在印度板块的作用下,随着整个青藏高原的隆起,它们也毫不例外地升高,由于岩层性质不同,又受到不同方向的构造变动,加上自然界长期风化作用的雕塑,形成了今日外貌奇特的“神山”。

“圣湖”玛旁雍错

距离“神山”冈仁波齐不远,有一个著名的湖泊,叫玛旁雍错。玛旁雍错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深达77米。

和冈仁波齐一样,玛旁雍错是世界上众多宗教教派所奉拜的圣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佛教经书讲:玛旁雍错是世界上的“圣湖之王”。湖水由冈底斯山冰雪融化而来,极为清澈,可见水中鱼羣,湖水甘洌,被佛教徒们视为胜乐大尊赐给人类的甘露,因而是“圣水”。从古至今,倍受赞美,藏族民歌里就唱道:

金瓶似的小山,山上虽然没有寺,美丽风景已够我喜欢;明镜似的西海,海中虽然没有龙,碧绿的海水已将我留恋……

歌中的“西海”,也就是圣湖。它地处西藏众湖最西部,因而称之为“西海”。两千多年前,印度杰出诗人迦梨陀娑,就很有可能到过玛旁雍错,在其著名的长篇抒情诗《云使》里,用饱含热情的笔触,描绘了湖畔的山川景色,虫、鱼、鸟、兽等在其诗里,都跃然生辉,栩栩如生。

阿里,神秘的地方

玛旁雍错,之所以叫作“圣湖”,有两层意思:其一,因湖水源于雪山融化的冰雪,被视为佛祖赐给人间的甘露;其二,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之为王母娘娘和随从游乐的“西天瑶池”。

据经文记载,“圣湖”下有108个泉眼,上有广财龙王的龙宫,宫中聚集着世界上众多的财宝。而宫前长着高大繁茂的“赞布扎西”神树,可以覆盖凡天下界,给人们带来吉祥与欢庆。因而,来此朝拜的人,绕湖一周,便能捡到干鱼、五彩石子或湖鸟的羽毛。人们坚信这是龙王的赏赐,今后人的一生将财源广进,故将湖以龙王名字取名为“玛旁错”。11世纪,佛教和苯教展开激烈的争斗,曾在湖边斗法,以佛教的胜利告终,故更名为“玛旁雍错”,藏语意为“永恒不败之湖”,以此来纪念斗法的胜利。

190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在湖边住了一个月,第一次对湖水进行全面的考察。他不但走遍了围绕玛旁雍错的所有寺庙,还测量到玛旁雍错呈蛋圆形,南面略窄,直径约24公里,湖面海拔4604米,湖面高出拉昂错2米左右。他趁夜登船游湖,有幸观赏到月光下玛旁雍错如梦似幻的湖光水色,还目睹了湖水迎来朝霞的全过程。

 “鬼湖”拉昂错

玛旁雍错旁,便是与圣湖同样出名的鬼湖——拉昂错。两湖之间相距最近之处只有3公里。据考证,拉昂错与玛旁雍错曾经相连,后因湖面下降,才分成了两个湖。至今两湖间还有一河相通。

鬼湖同圣湖一样,也是美丽的高原湖泊,且北面湖底相通。为什么一湖美名远扬,另一湖却名声丑恶呢?原来,鬼湖是咸水湖,人畜不能饮用,而且交通又不便,人需绕湖远行。所以,也许是人们出于实用观点,而将其打入另册。此外,有趣的是,圣湖宁静如处子,水波不兴,而鬼湖却时常波涛汹涌,像是湖水中隐藏着邪恶的鬼怪。

湖水的颜色也有所区别,玛旁雍错的湖水纯净碧蓝,能见度可达几十米,而拉昂错的湖水却蓝中带黑,令人不由得产生一些神秘的遐想。从纳木那尼峯后腾起的云雾,犹如把阳光都吸走了,拉昂错的湖面上常笼罩着一层潮溼而诡秘的气氛。鬼湖中有一个小岛,据说岛上有一小寺,每年冬天,湖面封冻结冰,寺中的喇嘛才与外界有所联系。

这两个湖就像是冈仁波齐的两只眼睛,从外表看来并没有多大区别,更想不到玛旁雍错是淡水湖,而拉昂错是咸水湖。有人说这两个湖像两颗心,一白一黑,白的自然是玛旁雍错,黑的就是拉昂错。人们敬仰神湖,同时也畏惧鬼湖。在天寒地冻的日子,走在湖边结冰的路上,很容易滑进湖里。曾经不止一次,有人连同自己的牛羊、帐篷全都掉进冰窟里,于是人们误以为有鬼怪捣乱。

尽管玛旁雍错与拉昂错的含义如此大相径庭,但在自然环境中,它们也并不是从来就那么水火不相容,相传它们有夫妻关系,而且在很久以前,其实就是一个湖,后来才一分为二。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里,玛旁雍错的水会漫过与拉昂错相隔的水沟,两湖重新连成一片。不过只有玛旁雍错的水流入拉昂错,从未听说过拉昂错的水流进玛旁雍错。

 Tips

 最佳旅游时间

7 ~9月是阿里的雨季,道路非常难行。12月至次年3月是阿里的雪季,气温很低,经常是大雪封山,路无人烟、车辆极少。由此看来,阳光灿烂的4、5月和秋高气爽的10、11月是前往阿里的黄金季节。

 边境通行证

越南非遗作品——漆艺水牛、鲤鱼。 本报记者 申孟哲摄 马来西亚非遗作品——亚麻制服装、壁布及藤包。 本报记者 申孟哲摄 北京市通州书法家协会会员张敬正在作画。 刘山山摄 参展者正在与巴基斯坦相关负责人交换名片。 刘山山摄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各种展览、演出让所有观众都大呼过瘾。听,不同文明在对话;看,大美亚洲在眼前。 邂逅宝藏 一眼千年 公元前4千纪的沙特石雕人像、阿塞拜疆「 ”生命之树”地毯、姿态各异的印度神像、精美夺目的缅甸竖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 ”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汇集亚洲全部47个国家及希腊、埃及两个文明古国的400余件精品文物,为观众奉上一场文物的盛宴、文明的盛宴。 走进序厅,巨大的弧形LED屏上播放《大美亚细亚》主题影片。展览以「 ”多元文明并置,古今文明相通”为主线,分四部分讲述「 ”亚洲文明”:诠释亚洲是人类文明之源,展示古代中国与亚洲各国通过丝绸之路建立的经贸文化联系,讲述中国与亚洲各国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合作情况,展示新中国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与文化交流。 「 ”一进展厅看到视频短片,就被各国的文化景观震撼。这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展览,我看了两个小时还没看完。”从山东淄博来北京旅行的学生邱一诺,很高兴能在国博邂逅这场展览。 居于北京的艺术爱好者张国弘第一时间赶来参观。「 ”平时想要看到这些藏品,得去几十个国家的博物馆。这次能一次性欣赏到亚洲各地的文物珍品,非常难得。” 「 ”通过这些文物,我们能了解古代中国与亚洲各国通过丝绸之路展开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正是因为频繁的交流,各民族文明相互促进。”参观者王守信说。 展厅中还设有「 ”文物带你看亚洲”多媒体互动展示系统。观众能在电子屏上欣赏亚洲13个国家的近60件文物。每件文物都可以360°观看并放大细节,打开灯影模式则能感受到不同光线下文物的质感和纹理。「 ”与文物合影留念”吸引不少观众体验。当电子设备识别出人像,用手托起屏幕中的文物,就能与巴基斯坦贵霜王朝雕塑或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钧窑瓷器等来一张「 ”亲密”合影,扫描二维码可以把照片保存到自己的手机上。 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 ”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是「 ”亚洲文明联展”的主展览。此外还有一系列文物展在北京各大博物馆展出。 遇见美景 鬼斧神工 5月16日上午9时,亚洲文化旅游序馆,北京市通州书法家协会会员张敬铺开画卷,用手将砚台里的墨一点点推开,开始在宣纸上勾起轮廓。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纷纷走到他的桌前,或拍照留念,或详细询问。一对来自阿富汗的夫妇好奇地问:「 ”这是墨水吗?”张敬耐心地解释这是水墨。他说:「 ”很开心能通过这次活动和外国友人面对面地进行文化交流。” 这里是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北京兴旅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 ”亚洲文化旅游展”,展期为5月16至18日,展示了中国与亚洲各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展区规模约3万平方米,分综合展和专题展两个部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展览,综合馆的各个展厅分别展现着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与文化旅游的特色。除了文字介绍,还有东南亚的瑜伽表演、中国河南的武术表演等。整体上采用展示、实物陈列、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呈现,丰富现场的展示内容和内涵,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和感受。 亚洲世界遗产影像专题展则展示了亚洲地区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质影像作品,有中国武当山等鬼斧神工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也有印度泰姬陵等特色建筑的和影像。「 ”看完这些,我对今后旅游地的选择有了方向。”北京的退休员工王先生欣喜地说。 此外,正如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巡视员张西龙介绍的,这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是智慧化的新技术。展厅里,《清明上河图》在观众头顶环绕,观众还可以选择播放感兴趣的影像。 老挝是亚洲文化旅游展的主宾国之一。老挝新闻文化与旅游部部长波显坎·冯达拉说,他们将借此展览,推广旅游产品和旅游业务,构建跨越国际的关系网络。另一个主宾国柬埔寨将民族舞蹈带到了展厅之中。柬埔寨王国旅游部大臣唐坤说:「 ”这次活动展示了我们亚洲国家之间不仅有很多的相似性,还有各自的美丽文化和卓越成就,同时也展示了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的交融和互动。”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表示,相信此次展览必将推动亚洲各国文化和旅游深度合作,密切亚洲各国友好关系,凝聚构建亚洲各国的智慧与共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筑牢基础。 视觉盛宴 独特魅力 富有西班牙风情的古典芭蕾双人舞《堂·吉诃德》、融入朝鲜民族色彩的现代芭蕾双人舞《春香之爱》、充分展现舞者力量且优雅的《古典大双人舞》、古典芭蕾双人舞《海盗》、古典双人舞《爱神》、现代舞《冬日漫漫》…… 5月14日晚,一台精彩纷呈、风格多样的演出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亮相。在韩国、菲律宾等多个国家表演了精彩节目之后,中央芭蕾舞团以《天鹅湖》片段为开场并以《阿莱城的姑娘》片段为结尾的演出引来赞声一片。 这是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央芭蕾舞团共同承办的「 ”亚洲文化展演”的开幕演出《亚洲芭蕾之夜》。各国艺术家同台炫技,为观众轮番呈现古典芭蕾精华舞段以及独具地域特色的高水准现当代舞作品。 「 ”亚洲文化展演”以「 ”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为主题,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全方位呈现亚洲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生动彰显亚洲文明与世界地区文明相互借鉴、交相辉映的特点。 同期,亚洲影视周也精彩开幕。国家**局副巡视员陆亮说,亚洲影视周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局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承办,携手20余国的**人和50余家媒体机构,开展启动仪式、**大师对话、制片人合作论坛、亚洲**展、亚洲优秀电视节目互映互播等主题活动,共同呈现精彩的视听盛宴,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向世界展现一个开放、包容、多元、协作、团结的亚洲,为世界文明宝库增添新的光彩。 16日上午,亚洲影视周——制片人合作论坛在北京金茂威斯汀酒店举行。来自多国的40余位**人出席了论坛。正如陆亮所说,在**整个产业链中,制片人起着无与伦比的关键性作用。亚洲影视周——制片人合作论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交流平台,「 ”开放交流,合作共赢,促进**产业繁荣”正是这个论坛的目标。 国际制片人协会副主席 ·迈赫迪·阿斯加玻尔说,中国**的制片人数量在增加,**业快速发展,蕴含巨大的商机,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努力。如果我们要达到双赢的合作,就需要从业人员做出贡献。我们协会期待与中国合作,拍摄出好的**作品,符合共同利益和目标,也使整个制片人群体受益。 文明匠心 古老多彩 5月的北京已进入夏季,但走入中国国家图书馆,凉爽的低温让观众瞬间心静。迈入国图第三展厅,挂在最显眼处的是一件看上去「 ”破旧”的衣服——短身长袖,宽袖展开;「 ”Y”形传统衣襟,上面缀满了各种颜色的色块。 这是一件中国传统的「 ”百衲衣”。这件由中国艺术家马德帆创作的作品,收集了来自中、日、韩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布料制成,涵盖了多种极具代表性的制作工艺,某些工艺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宋代。 「 ”人类的文明也是这样,积沙成塔,汇聚成文明的百衲衣。也正如历史的路慢慢汇集到一点,无数匠心在此相遇。”马德帆给自己的作品作了如是注脚。 这件匠心独运的百衲衣,是5月16日开幕的「 ”文明匠心——亚洲非遗大展”中摆在最显眼位置的作品。 它也成为一种象征: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多样文明的发源地,亚洲承载了丰富的传统和悠久的文明积淀,其文化本身便蕴含着不屈隐忍、互助互融、相濡以沫、重视和谐的特征。14个亚洲国家的30余位非遗大师,320件(套)展品,通过器物之美彰显亚洲活力。同时,此次展览以对话、交流的方式向世界传递博大自信、古老鲜活亚洲的主旨精神,也对本次亚洲文明对话「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做了回应。 「 ”这次展览很有意义。我看到一幅中国艺术家的刺绣,展示了当年出使西域、打通丝路的故事。特别有意思的是,印尼的皮影戏里面有薛仁贵等中国历史人物的故事,越南的器物上有‘雍正通宝’等元素,证明亚洲文化自古就多有互通。大家生活习惯相近、地域相接,现在也理应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展览现场,白发苍苍的北京退休教师莫先生对本报记者说。 器物不言,但其中自有故事。看到韩国的传统斗笠,会让人想起韩剧中的历史人物;尼泊尔的木雕铜佛,背后是该国浓重的礼佛氛围;土耳其瓷盘色彩艳丽鲜明,令人想起《一千零一夜》的神秘夜晚;中国的刺绣、瓷器以及传统家具、书房、茶室,彰显出中国几千年文明形成的审美与生活方式。 此外,观众在现场还可以近距离看到日本的陶瓷,泰国的木偶、陶瓷,印尼的皮影,泰国的孔剧面具、斯里兰卡的木偶,伊朗的挂毯,马来西亚的扎染、藤编,科威特的蛋雕,越南的漆画……展览的现场还邀请到了亚洲各国的20位非遗大师,向观众表演和讲述相关的文化和技艺传承。 「 ”正是因为有了亚洲的工匠传统,才构筑了亚洲文明的丰富性、多样性,这些传统也彰显了亚洲文化的内在理念。”总策展人范迪安说。 国之交在民相亲,更在心相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每个民族和国家的记忆与情感,当它们汇聚在一起,便呈现出色彩斑斓、交相辉映的美感。 (张红、叶晓楠、苗春、申孟哲、邹雅婷、刘山山、周缘)

雕塑,是城市永远不灭的铜石传记。文中所提及的雕塑,大多已被毁,但,事实上,它们的确存在过。

浓缩着曾经的“侵略”和占有。战争的胜利者在这片土地上任意书写着自己的纪念,无法回避,但,它们的确存在过。存在、被毁,这些纪念碑终究没能永远地存活下来,即便今天的我们仅找到一块残石,也无法否认,它们存在过。 常胜军由美国人华尔建立,为清廷四处征讨“判逆”最终解散常胜军的是英国人戈登,起因是对李鸿章不满。上海外滩外白渡桥南堍曾经有座常胜军纪念碑,这是由李鸿章出资,为纪念1862-1864年在江苏省攻打太平军的常胜军阵亡将士而建的。

纪念碑原在外滩花园北门外,重建公园围墙时划入园内。它以正方形大理石为基座,基座上为三角锥形碑。碑上镌刻汉文“得胜”二字,共镌刻有48名阵亡的外籍常胜军官兵姓名。因华尔列居首位,因而又被称作“华尔纪念碑”。

华尔是个颇带些传奇色彩的美国人,他曾赴南美洲参加冒险活动,曾投身法国军队参加克里米亚战役。1859年来到中国,次年到达上海,应邀任清军水师炮舰“孔夫子号”大副。

在上海,华尔娶候选上海道杨坊之女为妻并加入了中国籍。在上海道吴熙及候选上海道杨坊的支持和资助下,招募外国人组成洋枪队并任队长,率领洋枪队协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因多有战功,他所率的洋枪队被李鸿章授予“常胜军”之名。后来太平军攻打宁波,华尔前往增援,终于在浙江慈溪受到重创,次日死亡,临终时将生前积蓄一万元捐赠给美国政府。

最终解散这支队伍的是英国人戈登。他毕业于英国军官学校,1859年奉命来中国,曾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进攻北京的战役和烧毁圆明园。

戈登接任后,指挥常胜军参加了江浙战场上的大多数战役,因作战有功被清政府授为总兵、提督,还被朝廷赏穿黄马褂。1863年12月,他引诱太平天国纳王郜永宽投降,并攻占苏州,而李鸿章违背了事前誓约,强行处死郜永宽,戈登遂对李鸿章不满,辞掉了清廷授予他的将军之职,并拒绝了皇帝传旨给予的赏赐——黄马褂、花翎和一万两银。同时,戈登决定解散常胜军,清廷拟赠赐白银二万两挽留,也被戈登拒绝。

1864年5月31日,常胜军在昆山解散,全体军官辞去了在清军中的职务。解散后,李鸿章划银1500两在上海建立了常胜军纪念碑。 作为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侨民在上海外滩竖起了这座“十字架”,纪念他们曾经的“侵略”。这是上海外滩唯一保存下来的实物1843年,上海依据《南京条约》开埠,自此,上海由一个普通的沿海城市,变成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英国率先在上海开辟租界,也树起了第一座纪念碑——红石纪念碑。直译,这个纪念碑叫作“英领署地上十字纪念碑”,可不知什么缘故,中国人都把它叫作“红石纪念碑”,19世纪60年代初起,它就矗立在外滩33号驻沪英国领事公署前的草坪上。有关红石纪念碑的文字记载和资料是相当少,我们仅能在本世纪初的一些英国领事馆的旧明信片上见到。

红石纪念碑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是为纪念当时与巴夏礼一起被中国官兵所擒后被杀的英国人而建。1859年巴夏礼带一小队兵士到通州与清廷所派遣的钦差大臣会晤,被僧格林沁囚禁,并被监送北京。为此,英、法联军打到北京郊区,为了保全京城,清廷只好释放巴夏礼,但是同时被擒的英人中已有数人被杀。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三千人,在额尔金、葛罗、巴夏礼的指挥下,火烧圆明园。不久后,在北京礼部衙门,中、英、法三方签订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北京条约》。

作为战争的胜利者,在中国的英国侨民特地从英国定制了花岗石十字架,以纪念遇难诸人。因为无法运往北京,这个十字架就立在了上海英国领事馆前的草地上。100年之后,受中东国际形势影响,英国政府下令撤消驻上海领事馆,原领事馆按照国际惯例为中国政府收还。据说当时有市民在英国领事馆前示威游行,红石纪念碑可能就是在当时被毁的。笔者曾到原英国领事馆前的草地上搜索,发现有两块被土坡半掩盖了的枣红色大理石呈阶梯状分布,每块约1平米见方,中间还各有一个宽15厘米左右的插槽。这两块枣红色大理石很有可能就是“红石纪念碑”的基座,当时十字架下方三级台阶中的两级的残部了。而它也成为外滩曾经的那些纪念建筑物现唯一仍保存在原地的实物了 赫德,英国北爱尔兰人,曾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长达48年。从19世纪70年代起,清廷同外国的谈判交涉,几乎都有赫德插手。客观地说,赫德对对中国近代邮政的开办起了重要作用。

坐落于九江路外滩海关大楼前的赫德铜像,可以说是上海历史上最具知名度的铜像。其之所以著名,并不在于铜像本身,而是由于赫德本人在中国的地位。赫德获得清廷赐予的头品顶戴,他是唯一获此荣衔的外国人。赫德在中国任总税务司,时间长达48年之久。上任伊始,赫德就发现,当时广东海关每年的税银不过120余万两,而各种走私漏税货物造成的损失即达85万两以上。赫德在任期间,制定海关制度,管理和分配关税收入。同时,他也利用李鸿章对其的信任及其所控制和掌握的权力,暗中帮助英、法等国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在帮助葡萄牙窃取中国对澳门的主权问题上,赫德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赫德去世后,英国驻沪领事馆及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决定为他立像纪念。1914年5月23日在九江路外滩的海关大楼前举行揭幕仪式。该铜像由英国人设计并在英国铸造。铜像底座为四级台阶,台阶之上是长方形的基座,靠北的座基上镌一健步行走的男子,南面的石碑为一女子站在岩石上双手高举红灯望大海。东面和西面的石碑上则刻赫德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迹,其中写道:“前清太子太保尚书衔总税务司英男爵赫君德,字鹭宾,生于道光己未,卒于宣统辛亥,享遐龄者七十七年;综关榷者四十八载,创办全国邮政,建设沿海灯楼,资矜式于邦人,备咨询于政府,诚悫谦忍,智果明通,立中华不朽之功,膺世界非常之誉,爰铸铜像,以资不忘”。 1924年2月,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爱多亚路外滩上竖起一座和平女神像。神像面朝西,由上海的英美法侨民团体建立。和曼哈顿港的自由女神不同,从海上到达外滩的人们看到的是女神的背影。她左手抚一战争中失去母亲的儿童,以使他不再受到伤害;右手正欲放于一位失去儿子母亲的头顶上,以抚慰她心灵中深深的创伤。这种悲悯的造型,让几乎所有国籍的人们都献上了鲜花,可惜1941年日本占领当局将其拆毁,熔铸成炮弹。

它是外滩当时体态最大的纪念碑为纪念各国在一战中,从上海出发的阵亡将士。欧战纪念碑坐落于延安东路外滩,与外滩的气象信号台并排耸立在黄浦江边,是外滩曾经体态最大的纪念碑。它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及西人社会各界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从上海出发的阵亡将士而立,以巨大的花岗石为基础和基座,碑基上为双翅高展的胜利女神铜像,两边各有一代表和平的小天使。在铜像的四周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向同盟国宣战各国的国徽或国旗,在碑基上镌刻了所有从上海出发而在欧战中阵亡者的名字。1924年2月16日,欧战纪念碑落成,当时的英国驻上海总领事法磊斯主持了纪念碑落成揭幕仪式,他在致词中说:“当我们的祖国处于危难之际,当欧洲正处于战火之际,我们许多远离祖国,远离战争的侨民,以义不容辞地为保卫祖国而本赴欧洲,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我们在上海建造欧战纪念碑,歌颂和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这比任何以经济形式的补偿更显其珍贵。” 位于黄浦公园南大门内,它是大型青铜人像雕塑。一位身躯伟岸的工人,扬着风帆迎向袭来的巨浪,奋勇搏击。形象而动感强烈,表现出无产阶级力量无比,不畏艰险,勇敢前进,气吞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作品主题是表彰上海工人阶级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光辉业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970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