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天津这个地方,作为一个直辖市,真的是让人难以忘怀。毕竟这个地方真的是一个不去就会后悔的城市,天津有很多非常好玩的地方,以及一些免费的景点,都是非常值得去打卡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角东门外,海河西岸,系商业步行街,作为津门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古文化街内有近百家店堂,是天津老字号店民间手工艺品店的集中地,其中地道美食有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饼果子等;旅游景点有天后宫,喜马拉雅,大清邮币,泥人张彩塑等。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宫北大街79号
2、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五大道在天津市中心城区,是一个以由南向北并列着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这五条道路为主的一个街区的统称。五大道地区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建筑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其中有较具典型的300余幢风貌建筑,还有众多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70号
3、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建于1998年2月28日,位于天津市南开区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北侧,占地面积7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为三大展区即主展厅、按1:1比例仿建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专题陈列厅和专机陈列厅。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是一座园林式的伟人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和国家一级博物馆。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9号
4、天津南湖景区南湖景区,位于武清区下朱庄街。景区占地3590亩,其中水面面积2640多亩,绿化面积900多亩,包括城市故事展示区、水街休闲商业区、家庭休闲娱乐运动区、湿地生态体验区和高端商务休闲区。南湖景区,依托其特殊的交通、区位、生态优势和湖景资源,成为集产业、居住为一体的产城一体化新市镇,也成为京津之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地址: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街天和路
5、意大利风情旅游区意大利风情旅游区,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是一处具有意大利风情的旅游风景区,也是一处具有意大利风格的大型建筑群。景区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区内包含了意大利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主要有梁启超故居及饮冰室、李叔同故居、曹禺故居和袁世凯、冯国昌宅邸、回力球场、意大利租界领事馆、圣心堂、意国花园、兵营等景点。漫步其中,就好像行走在浪漫的欧洲小镇,众多的名人故居、影视剧取景地也为游人的旅程增色不少。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
6、平津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是中共中央决定在天津修建的、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题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主要由多维演示馆、纪念广场、胜利花园、序厅、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人民支前厅、伟大胜利厅、英烈业绩厅等组成。平津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包括: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五个部分;馆藏文物达6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6件,大量实景实物和声光电展示给观众。
地址:天津市红桥区平津道8号
7、天津水上公园天津水上公园,位于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北路,是天津市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公园,因其有东、西、南三大湖与11个岛屿组成,所以取名水上公园。公园面积为125公顷,其中水面面积为75公顷,陆地面积为50公顷,绿化面积达35万平米,园内主要有儿童乐园、水晶广场、碧波庄、盆景园、神户园、水上乐园游乐场、水上公园、动物园、眺远亭等景点。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北路33号
8、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自然保护区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形成于距今18-8亿年间,被誉为罕见而有价值的地质瑰宝,堪称世界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中、上元古界地层标准剖面展布蓟县城北,县城至黄崖关公路以东,始于县境东北端的常州村,沿东北至西南方向层层叠复,直至临近县城的府君山,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平均宽约350米,总面积84平方公里。以地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顶底清楚、构造简单、变质极浅、古生物化石丰富等得天独厚之特色闻名于世。
地址:天津市蓟州区蓟县北部山区
9、天津邮政博物馆天津邮政博物馆位于和平区解放路109号,展览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分“序厅”、“邮驿与其他通信组织厅”、“邮政厅”、“集邮厅”四大展厅。展示内容从时间跨度上分为5个阶段,即古邮驿时期、近代邮政创办时期、大清邮政时期、中华邮政时期、人民邮政时期。展厅通过文字、实物、照片、塑像等展示方式,介绍了天津邮政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展示了邮政行业独特的文化魅力。近代中国看天津,作为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天津在中国邮政史上写下了众多第一。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解放路109号
10、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李叔同故居原位于河北区粮店街60号,是一座清朝年间建造的一套由四个四合院组成的大宅院,平面呈田字形,有房60余间,占地1400平方米。院内建有游廊和小花园,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在宅院里有一西式书房,取名“意园”,是李叔同1910年从日本学成重返故里时修建的,以示一展宏图的意愿。院内花园游廊环绕,雕梁画柱交辉,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宜人。为津门名人故居建筑中的一支奇葩。后来,由于住户繁杂,年久失修,粮店后街60号逐渐失去了本来面貌。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
以李叔同故居为中心,海河东岸将建起一个占地约398公顷的新文化中心。作为东南亚文化巨匠的李叔同又是新文化的代表人物,同时,这个中心侧重于反映天津市新文化的代表人物,并结合李叔同故居的恢复建设进行整体设计,故而得名。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新文化中心将建成4个规模不同的建筑,除了恢复重建李叔同故居外,还将建设其他以文化性经营为主的建筑项目。与曹禺、梁启超等文化名人有关的展品也将进驻新文化中心,这种规划设计利于故居的保护和文化交流。
李叔同(1880-1942),学名文涛,小字三郎,出家后法号弘一,原籍浙江平湖,光绪六年(1880)生于天津。是中国著名的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享誉海内外的佛教高僧。李氏酷爱文学、艺术,擅长书法、绘画、音乐、篆刻,多才多艺,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
李叔同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书法家、画家、僧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从事各种艺术活动,在音乐戏剧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丰子恺、刘质平等皆出其门下。 李叔同1880年生于天津的一个进士盐商家庭。小时候的他,知识面就很宽。少年时已擅长吟诗作画,写字刻印。(李叔同一八八○年农历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平湖。幼名文涛,又名广侯。先世是盐商。父名李筱楼,为清进士,曾官于吏部,晚年亦耽禅悦。五岁丧父。及长,曾往随北方名士严范孙、赵幼楼、唐敬严、王仁安游,因之诗、文、书、画、篆刻等造诣均深。时在清末,国政腐败,他亦主张变法图强,挽救中国。戊戌政变失败后,有人指其为康梁同党,于是天津不能留,便奉母南迁上海,与上海名士许幻园、袁希濂结为朋友。)
1901年来到上海,在南洋公学读书,是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学生。在读书期间,李叔同仍然从事各种艺术活动。他文才超群,在“泸学堂”的征文比赛中曾三次获首奖,深得人们的称赞。
1905年至1910年间,他在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西洋画和音乐,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出国学习音乐绘画的进步知识分子,同时也是我国最早学习西洋音乐的人。他除了学习作曲理论之外,还主攻钢琴。在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曲方面造诣甚深。曾创“春柳社”于东京,主演茶花女。
1906年李叔同在日本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并且在国内发行。他创办刊物的目的就是用音乐唤起民心,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音乐小杂志》中,还刊登了他创作的三首歌曲《我的国》《春郊赛跑》和《隋堤柳》。
1910年3月,李叔同回到祖国,先后任教于天津上海,同时在《太平洋报》任音乐编辑。
1913年任浙江第一师范音乐美术教员,并兼任南京高等师范的音乐美术教学工作。其间加入过南社,为事有盛名的艺术家。
1918年到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常居厦门南普陀及泉州承天、天元等寺。以戒行著称,立志复兴南山律宗,整理律宗著述,曾创设“南山律学院”。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要略》等佛学著述及《护生画集》、《三宝歌》、《清凉歌》等传世。出家后尤多以书法赠人,弘扬佛法。
1942年病逝于福建泉州开元寺。卒后被尊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祖。 画册:《乐石集》 《李叔同印存》 《护生画集》(与丰子恺等合作,弘一题诗)
论文:《图画修得法》 《水彩画法说略》
填词:歌曲《送别》 歌曲《忆儿时》
作曲:歌曲《三宝歌》(释太虚词) 南京大学校歌《大哉一诚天下动》(江谦词)
生于商贾之家,却不喜经商之道;学习八股文之时,却沦陷於戏曲艺术;经营两段婚姻,一段婚姻平淡如水,与妻子相敬如宾,一段婚姻轰轰烈烈,与妻子鹣鲽情深,最终却选择皈依佛门,常伴青灯。从一代风流才子到艺术大家,最终遁入空门,半世繁华半世僧,李叔同的一生,活出了别人的好几辈子。 不喜经国济世,爱上戏曲艺术 1880年,李叔同降生于天津故居李宅,家族几代经商,到李叔同这一代,李家已经是名门望族。李叔同在家中排行第三,上有两位嫡亲兄长,母亲不得父亲喜爱,在家中伏小做低,谨言微行。虽是庶子,但李叔同从小就被养在大房嫡母膝下,被家族寄予了光耀门楣的厚望。 李叔同五岁时父亲便去世了,他的二哥对他严加管教,从小就让他学习书法、金石篆刻等技艺。好在李叔同底子不错,是个天才,小小年纪聪颖机灵,六岁启蒙,十岁熟读诗书,十三岁就学训诂书法。据说,他「 ”年十三,辄以篆刻和书法名于乡。” 李叔同16岁就考入辅仁学院开始学习八股文,但许是兄长的严格教育和大宅门枯燥无味的生活使他渐生叛逆。随着年岁渐长,他逐渐爱上戏曲这一当时世人眼中的「 ”贱业”,同时沦陷的,还有他那颗情窦初开的少年心。 因为李叔同的生母非常喜欢听戏,24岁守寡之后更是常常往戏院跑,每次去戏院听戏她都会带上李叔同,久而久之,李叔同也成为了梨园的常客,长大后更是时常往梨园跑,因此也邂逅了人生中第一个让他心动的女人。 图 | 青年时的李叔同 一代风流公子 于李叔同而言,坤伶杨翠喜是他的红颜知己,是心头的一抹朱砂痣。 杨翠喜十四五岁时便出落得一番花容月貌,加上天生一副好嗓子,每次登台献艺都能博得满堂彩。杨翠喜在台上歌喉婉转,笑靥如花,李叔同在台下听得如痴如醉,目不转睛。戏院散场后,李叔同提着灯笼送杨翠喜回家,微弱的灯火,逐渐靠近的两颗心,这一段微亮的路,记录了少男少女共同的兴趣,情窦初开的稚嫩,还有纯纯的爱恋。 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 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 夕阳微雨后,叶地秋痕瘦; 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 ——李叔同《菩萨蛮》 李叔同曾写了两首《菩萨蛮》送给杨翠喜,诗中的柔情蜜意足见其用情至深。然而,才子佳人的故事敌不过现实的残酷。声名渐远的杨翠喜由于被庆亲王和其儿子载振看中,最终被天津地方官员送至北京庆亲王府,一代名伶就此消失,而李叔同也整日以泪洗面。 图 | 恋人杨翠喜 李叔同的生母和二哥不忍他忧伤度日,便做主替他相看妻子,最终李母看上茶商之女俞氏,俞氏比李叔同大两岁,知书达理,贤良淑德,但李叔同不愿意娶之为妻。由于而此前李叔同一直渴望大宅门外面的自由世界,所以他的二哥就以成婚之后可以搬出去自立门户为诱,使得李叔同同意了这门婚事。婚后两人虽育有三子,但一直聚少离多,相敬如宾,却举案不齐眉。因此,俞氏也只是个空有原配头衔的女主人罢了。也正是因为俞氏非所爱,所以李叔同一直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这造就了他后来的风流史。 李叔同不仅早婚早恋,还是个愤青。1898年,很是支持康有为等人维新变法的李叔同刻了一枚印章「 ”南海康君是吾师”,也是因为这枚印章,维新变法失败后李叔同被认为是康有为同党。为了活命,他只能带着母亲和妻子离开天津前往上海。在上海,李叔同除了诗词唱酬,书画寄情,便是寻花问柳,时常出入声色场所,与上海有名的交际花都混得很熟,和名妓李苹香、谢秋云等均有情史。如他诗中所写:奔走天涯无一事。何如声色将情寄,休怒骂,且游戏。 图 | 李叔同 1905年秋天,李叔同告别妻子和儿子,告别生活了六年的上海,踏上轮船,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认识了她的日本妻子福姬。福姬是李叔同房东的女儿,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李叔同便被福姬的容貌和气质打动,他邀请福姬作为他的裸模,福姬同意了,两人的蜜恋就此开展。 李叔同从未隐瞒自己有家室,但福姬仍表示愿继续追随,后来两人在日本结婚。但李叔同婚后不久就患上了肺病,不得不回天津养病。原配俞氏见到丈夫归来万般兴奋,仿佛看到了生活的盼头,一心一意要伺候病中的李叔同,她甚至以为李叔同浪子回头了。然而现实却是丈夫病愈之际就是夫妻分离之时,病愈的李叔同虽感谢俞氏无微不至的照顾,但还是转身离开,回到在日本和福姬组成的的家。心中虽有愧疚,但这份愧疚不足以让他留下,在俞氏这里,李叔同终究是狠心的。 图 | 原配妻子俞蓉儿 1910年,李叔同再次归国,这次还带上了他的日本妻子福姬。两人幸福的婚姻生活也一直在持续。为了挚爱告别父母远离故土的福姬也以为,这个男人可以是一生的依靠,直到1918年,福姬收到丈夫托人转交的信,告知她,他已皈依佛门。 「 ”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从上海跑到杭州终于见到李叔同,双眼盛满泪水的福姬悲切地问道。 「 ”爱,就是慈悲。”李叔同如是答复。 「 ”先生,你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福姬悲痛欲绝地问道,但这个问题,李叔同没有回答她。 李叔同的学佛理念是「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以天下苍生的慈悲为怀,但对于福姬而言,却只剩「 ”渡天下人,却独独不肯渡我”的怨言。仓央嘉措曾经说过: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佛与情之间,在别人那里是为难,李叔同却从来没有过犹疑。 图 | 出家后的李叔同 广结善缘,桃李满天下 1901年,李叔同考入南洋公学,师从蔡元培先生,并成为他的得意门生。由于旧体诗词写得好,他还加入了「 ”城南文社”,与许幻园、张小楼、蔡小香、袁希濂结拜金兰,号称「 ”天涯五友”,二十岁的青少年,正值意气风发之时,几人时常郊游宴饮、切磋文章。 到了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刚从日本回来的李叔同想在教育上有所建树,他先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被南京高等师范大学聘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受聘于杭州师范大学,就同时在两个学校教书,往返于南京和杭州。 图 | 李叔同作品 图 | 李叔同作品 李叔同以严肃的教学风格赢得学生尊重,每次上课前都会在黑板上提前板书,减少课堂上的时间浪费,于是学生们每次上课前推门进去,都能看到李叔同先生已经坐在讲台上等他们了,这时候迟到的学生会因感到羞愧而面红耳赤。 名师出高徒,李叔同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漫画家丰子恺、国画大师潘天寿、书画家钱君陶、音乐家刘质平、画家李鸿粱这些人才,足以撑起民国文艺界半壁江山。 「 ”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在丰子恺的散文和随笔里,李叔同好比全能的优伶,因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 ”凡事认真”。 看破红尘,皈依佛门 深悲早现茶花女, 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尽奇珍供耀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赵朴初 李叔同受佛法影响是从他还未出生就开始了,他的父母深信佛教,而在他五岁那年,他的父亲过世,家里请来高僧诵佛念经,就这样,空寂悠远的佛音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在那以后,李叔同还经常与家中弟弟一起学僧人做法,或裹着被罩当袈裟在炕上玩念经。 李叔同在杭州教学期间,有一次和好友夏丐尊吃茶时,夏丐尊打趣说「 ”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挺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触动了李叔同的心,他竟真的跑去杭州广化寺体验了几天当和尚的感觉。后来又有一次,夏丐尊提起日本「 ”断食”修养的文章,两人一起去找资料研究,夏丐尊没有当真,李叔同却在新年十几天的假期里在虎跑寺实践。在这期间,了悟和尚收李叔同为在家弟子,取名演音,号弘一。 1918年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圣诞,一代艺术大师落发为僧,从此世间再无李叔同,只余弘一法师。1942年十月十三日晚,留下「 ”悲欣交集”四字遗作的弘一法师在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圆寂,享年62岁。 半世风流半世空,李叔同半世出家,世人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肆意一生,他这一辈子,都过着自己想过的日子。 文 | 蜗牛 源于网络
说到天津这个城市,作为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开放城市,自然是有很多非常漂亮的,或者是非常有历史意义的景点。今天小编要给大家推荐的就是天津一日游的必去景点,来到天津千万不要错过这些地方哦!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蓟县县城往东走20里,九龙山是一座以森林景观为主体的生态型自然景区,辖九龙山、梨木台、黄花山三大风景区,总面积21万亩。它西邻古长城,东依清东陵,南瞰翠屏湖,峰峦叠翠,连绵耸立九条山脊,恰似九龙聚首,故名九龙山。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该公园拥有各类珍稀植物达300多种、野生动物40多种。区内不仅山峦起伏,雄伟壮观;植被繁茂,林海茫茫;山泉喷涌,生机盎然,是一处难得的天然气仓和绿色宝库,而且这里可观赏春花、夏瀑、秋果、冬青,四季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九龙山集幽林、古洞、奇峰、秀水为一体,以其葱郁的森林生态环境,神奇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着游人,成为京、津、唐独具特色的新型的森林旅游区。
开放时间:全年 08:00-17:00;17:00停止入园
银河广场
津银河广场坐落于河西区友谊路以东、乐园道以南、越秀路以西,是一座半下沉式全开放式公园。
广场与天津大礼堂、天津国际展览中心、天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相望,与天津博物馆融为一体,珠联璧合,蔚为壮观。
开放时间:全年 8:00-0:00
武清南湖绿博园
武清南湖绿博园总面积380公顷、园内面积345公顷,其中水绿面积占比达到80%以上,该展园共分“南、北”两个展区,并由“绿博之径”连接,南部展区为南湖景区,主要包括滨湖度假区、主展馆区、游船体验区、绿色科普区、湿地观赏区、水街风情区等功能分区。北部展区主要承载48个参展单位展园,划分为“中西合璧、时代新风、民俗风情、写意山水、江南秀色、古韵雄风”等六大主题区域。整体上看,绿博园犹如一棵“生命之树”,南部展区的南湖是滋润树木生长的水源,“绿博之径”是树的根茎,连接南北展园,北部展园主次路是树的枝杈, 48个单位展园是树的果实,隐喻大自然万物相生相依,人与绿色世界相融相辅,充分表达了绿色生态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理念。
开放时间:全年 09:00-18:00
李叔同故居
天津李叔同故居原坐落在河北区粮店街60号,是一座清朝年间建造的一套由四个四合院组成的大宅院,平面呈田字形,有房60多间,占地达1400平方米。在2007年12月31日天津市政府在老粮店后街的原址上开工重建李叔同故居,之后又对故居内部进行了装饰和布置,建立了“弘一法师——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于2011年12月30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参观。
开放时间:全年 周二至周日 9:00-16:00
利顺德博物馆
天津利顺德大饭店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坐落于当时天津英租界的主干道维多利亚道和维多利亚花园的东侧,即今天的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99号和台儿庄路33号,作为原天津租界区现存极少的19世纪中叶建筑之一。
利顺德大饭店专门开辟了700余平方米的酒店博物馆,讲述酒店的历史。目前,利顺德博物馆每天开放,供酒店住客免费参观。博物馆还原了当时餐厅和餐单,内有三千余件古董、文物、老物件,保留完好。历史悠久的利顺德是天津开埠以来的一个侧面反映。深度了解之后,肯定会更喜欢天津这个地方。
开放时间:
9:00-12:30、13:00-18:00、18:30-20:00;
除夕营业时间:
9:00-17:30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 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 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1880年(光绪六年庚辰)10 月23 日(农历九月二十日) 辰时,李叔同生于天津河北区地藏前故居李宅。祖李锐,原 籍浙江平湖,寄籍天津,经营盐业与银钱业。父李世珍,字 筱楼,清同治四年进士,曾官吏部主事,后辞官承父业而为津门巨富。行列第三,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1] 李叔同幼年时就受到了佛教的熏染。据说,他降生之日,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至产房内,大家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后 来,李叔同将这根松枝携带在身边,终生不离。他的父母都 笃信佛教,他的大娘(李世珍的大姨太)郭氏也是虔诚的佛 教徒,叔同跟她学会了念诵《大悲咒》、《往生咒》。他的长 嫂信佛,曾教他背诵佛经。叔同小时候,常在家与三弟一起 学僧人作法,“两个人都用夹被或床罩当袈裟,在屋里或炕 上念佛玩”。
李叔同六七岁时,开始跟着年长自己12 岁的兄长文熙读 书,并学习日常礼仪。文熙对他督教甚严,日常功课不得马 虎,应对进退也不得稍越礼仪。他小小年纪便受到如此严格 的教育,无疑会使他的天性受到压抑,但对他养成严肃认真 的习惯却大有好处。他日后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 的好习惯。 1884年(光绪十年甲申)5 岁在天津。8 日,父病逝,终年 72 岁,叔同跟母亲在李家的处境更显尴尬。生长在这 样的环境中,李叔同小时候难免有一些自卑倾向,他沉默寡 言的性格,就这样形成了。 1895年,李叔同16 岁考入城西北文昌宫旁边的辅仁书院, 学习制义(八股文)。和当时天津另外两处书院(三取书院、 问津书院)一样,辅仁书院与官学已无多大区别,以考课为 主,不再讲学。每月考课两次(初二、十六两日),一次为 官课,一次为师课,分别由官方和掌教出题、阅卷、评定等 级,发给奖赏银钱,以督促学业。李叔同在进入书院前,已 饱读过经史诗文,学有根底,加上自幼聪慧,每次考课作文, 只觉得有不尽之思绪需要写出。按照格式,文章是要一个字 一个字书写在格子中的,老师发下来的纸张又是有一定 的。叔同每感到意犹未尽,纸短文长,就在一格中改书两字 交卷,博得了“李双行”的美称。
他的文章常常名列前茅,获 得奖银。[3] 1896年(丙申光绪二十二年)17 唐敬严师为钟鼎篆隶八分书。秋,从天津名士赵幼梅学诗词,兼习辞赋、八股。喜读唐五代诗词,尤爱读王维诗。又从津 门书印名家唐静岩学篆书及治印,并与津门同辈名士交游。 1897年(丁酉光绪二十三年)18 娶茶商之女俞氏为妻。哥哥文熙从家产中拨出30 万元供叔 同家用,这在当时是一笔巨额财富。他买了一架昂贵的钢琴, 开始学习音乐和作曲。那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持维 新变法,一向关心国事、憧 憬未来又极厌旧制度的李叔同,对这场变革感到很兴奋,积极鼓吹新说,并刻了一方“南海康梁是吾师”的印章,以示 对变法的支持。不料,“戊戌政变”后,六君子殉难,康、梁 逃亡海外,这场维新运动以失败告终。外界哄传李叔同是康、 梁同党,为了避祸,他带着母亲、妻子,迁居上海,在法租 界租了一套房子,安住下来。由于他家在上海有钱庄,他可 以凭少东家的身份任意支取生活费用,手头相当阔绰,他以 富家公子身份,与沪上名流交往。十月加入“城南文社”,曾 以《拟宋玉小言赋》,名列文社月会第一。 1906年(丙午光绪三十二年)27 岁正月,在东京编辑《音 乐小杂志》。
7 日,首以“李哀”之名在东京首次参与日本名士组织“随鸥吟社”之雅集。1906 之名注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与同学曾延年(孝谷)等组织“春柳社”,此乃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演出话剧《茶 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李叔同是中国话剧运 动创始人之一。从川上音二郎和藻泽栈二朗研究新剧演技, 艺名“息霜”。是年曾回天津,有《喝火令》一词记己感慨。 1907年(丁未光绪三十三年)28 花女》,李叔同饰茶花女一角。此为中国话剧实践第一步。7月再演《黑奴吁天录》,饰美洲绅士解尔培的夫人爱密柳同 时客串男跛醉客。留日期间,因与美术模特(姓名不详)产生感情,后随同回国。 1908年(戊申光绪三十四年)29 岁退出春柳社,专心致力 于绘画和音乐。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 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 1911年(辛亥清宣统三年)32 岁春,创作毕业自画像。3 月,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偕日妻回国抵沪,在直隶高等工 业学堂任图画教员。同年家道中落。[5] 1912年(壬子民国元年)33 校长的城东女学任教,授文学和音乐课。是年加入“南社”,被聘为《太平洋报》主笔,并编辑广告及文艺副刊。
与柳亚 子创办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秋,《太平洋报》停刊。 应经亨颐之聘赴杭州李叔同简介,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音乐、图画课 教师。 1913年(癸丑民国二年)34 岁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改名为浙 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5 月,校友会发行《白阳》杂志,设 计创刊号封面,全部文字亦由李叔同亲手书写石印。 1914年(甲寅民国三年)35 岁是年加入西泠印社,与金石 书画大家吴昌硕时有往来。课后 友生组织“乐石社”,从 事金石研究与创作。 1915年(乙卯民国四年)36 岁应校长江谦(易圆)之聘, 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画音乐教员,在假日倡立金石书画组织“宁社”,借佛寺陈列古书、字画、金石。二十四年后,南京高师校长江谦大师六十周日甲诗云:“鸡鸣山下读书堂李叔同简介, 廿载金陵梦末忘。宁社恣尝蔬笋味,当年已接佛陀光。”是 年夏,曾赴日本避暑。9 月回国。秋,先后作诗词《早秋》、 《悲秋》、《送别》等。 1916年(丙辰民国五年)37 岁因日本杂志介绍“断食”以修 养身心之方法,遂生 寺,试验断食17 日,有《断食日志》详记。入山前,作词 1918年(戊午民国七年)39 岁春节期间在虎跑寺度过,并 拜了悟和尚为其在家弟子,取名演音,号弘一。
农历七月十 三日,入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出家前,将所藏印章赠西 泠印社,该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为凿龛庋藏,并有“印藏”题 1939年(己卯民国二十八年)60 月,澳门《觉音月刊》和上诲《佛学半月刊》均出版《弘一法师六秩纪念 专刊》。秋末,为《续护生画集》题字并作跋。 1940年(庚辰民国二十九年)61 岁春,闭关永春蓬山,谢 绝一切往来,专事著述。10 月,应请赴南安灵应寺弘法。 1941年(辛巳民国三十年)62 1942年(壬午民国三十一年)63 弘一提出三约:一不迎,二不送,三不请斋。3月回泉州开 元寺,后居温陵养老院。7 月,在朱子“过化亭”教演出家剃 度仪式。8 月在开元寺讲《八大人觉经》。10 日下午身体发热,渐示微疾。10 10日下午写“悲欣交集”4 字交妙莲法师。10 月13 时45分呼吸急促,8 时安详西逝,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 为振兴律学,不畏艰难,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 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 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 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中国僧俗两界闻名于世弘一法师,在近代文艺领域里无不 涉足,诗词歌赋音律、金石篆刻书艺、丹青文学戏剧皆早具 才名。而他在皈依佛门之后,一洗铅华,笃志苦行,成为世 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师。他被佛教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 祖。他传奇的一生为我国近代文化、艺术、教育、宗教领域 里贡献了十三个第一,堪称卓越的文艺先驱,他爱国的抱负 和义举更贯穿于一生。 李叔同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成员。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春节演出的那扯《茶花女》, 是国人上演的第一部话剧,李叔同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后来,他还曾主演独幕剧《生相怜》、《画家与其妹》和 改编自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李 叔同的演出在社会上反响极大。李叔同的戏剧活动虽如星光 一闪,却照亮了中国话剧发展的道路,开启了中国话剧的帷 幕。特别是在话剧的布景设计、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 许多艺术方面,更是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启蒙作用。在音乐 方面,李叔同是作词、作曲的大家,也是国内最早从事乐歌 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响的人。 李叔同,中国油画之鼻祖,是最早在中国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也是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人。
他同教育家、作 家夏丏尊共同编辑了《木刻版画集》。他是中国现代版画艺 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他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 术思潮,组织西洋画研究会,其撰写的《西洋美术史》、《欧 洲文学之概观》、《石膏模型用法》等著述,皆创下同时期国 人研究之第一。他在学校美术课中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美术 发展史和代表性画家,使中国美术家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了解 了世界美术大观。作为艺术教育家,他在浙江一师授课采用 现代教育法,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一 批负有盛名的画家、音乐家。 10 李叔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冲淡朴 野,温婉清拔。特别是出家后的作品,更充满了超凡的宁静 和云鹤般的淡远。这是绚烂至极的平淡、雄健过后的文静、 老成之后的稚朴,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样:“朽人之字所示 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李叔同是中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驱。接受了欧洲音乐文化的李叔同,把一些欧洲歌曲的现成曲调拿来,由他自己填写 了新词。这些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曲调带着强烈的 外来色彩,歌词带着浓重的旧体诗词的韵调,这便是最初的, 也是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歌。
李叔同用这样的歌完 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 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 喊出李叔同和叶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 11 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李 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 连叶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 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 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的传世佳作。 李叔同去学生丰子恺家,每次坐木藤椅时总要摇摇才下座,丰子恺刚开始不好问,但见他多次如此,就开口问他为何这 样,李叔同答道,这个木藤椅可能会有小虫,这样摇摇后这 些小生命就跑开了,坐下去后不至于杀生。 弘一法师出家后,徐悲鸿先生曾多次进山看望法师。一次徐悲鸿先生突然发现山上已经枯死多年的树枝,发出新嫩的 绿芽,很纳闷,便对法师说:“此树发芽,是因为您,一位 高僧来到此山中,感动了这棵枯树,它便起死回生。”弘一 法师说:“不是的,是我每天为它浇水,它才慢慢活起来的。” 还有一次,徐悲鸿先生又去看望弘一法师,他看见一只猛兽在法师跟前走来走去,没有伤人的意思,徐先生觉得很奇 怪,便问:“此兽乃山上野生猛兽,为何在此不伤人?”法师 12 说:“早先它被别人擒住,而我又把它放了,因此它不会伤害我。”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李叔同最有名的一句话是:如果无能为力,那就顺其自然。如果心无所待,那就随遇而安。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他一生的传奇经历令人叹为观止。他被称为半世繁华半世僧,他的传奇不仅仅表现在生活方面,人生经历丰富多彩,曾有两位妻子,两位红颜知己。而他不管是在文学、音乐、书法、绘画、话剧、诗词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他的学生丰子恺对他的评价是,无人能及半步。张爱玲在他的面前都感到十分卑微。可见弘一法师的造诣和才华,真的是无人能及。
人物生平: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其主要著作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要略》及《佛学丛刊》《护生画集》,重要的音乐作品有《送别》《夕歌》《三宝歌》等。
李叔同生于天津河北区地藏前故居李宅,祖李锐,原籍浙江平湖(另有一说称天津人),寄籍天津,经营盐业与银钱业。父李世珍,清同治四年进士,曾官吏部主事,后辞官承父业而为津门巨富。行列第三,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