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哦??

假面的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哦??,第1张

  D君:美淑的爱慕者,就是你说的后面那个男的。真是一个超级猥琐的男人!

  另外,本人很讨厌小西他姐姐,

  假面后的真相

  第一场谋杀

  作案人:D君。

  作案理由:D君爱慕美淑。而A君在名义上占有着美淑。

  案发现场疑点:死者的精液,双性别的头发。

  疑点理由:因为A君在当晚企图再次侵犯小西。

  第二场谋杀

  作案人:D君

  作案理由:B君之前对D的无端暴力羞辱。事实证明最变态的杀手就隐藏在那些看似最懦弱的人中。

  补充:和第一起案件手法一致,所以是一个人。

  第三场谋杀:

  作案人:京伊

  作案理由:无法忍受C当年对尹西德施暴。虽然报复来的晚了一点。

  补充:京伊的打火机遗落在了案发现场,后被恩珠捡到。恩珠替他隐瞒了。

  第四场谋杀

  作案人:D君(又是你……)

  作案理由:美淑指出他就是前两起谋杀案的真正凶手。(女人的直觉真不是盖的。)并且因为D君永远无法拥有美淑,美淑对他只有无尽的鄙夷,且毫不掩饰,D君爱极生恨。

  其中,前三起,警方皆认为作案人是小西。

  而京伊也认为小西是前两起谋杀案的凶手。

  。

  不过我想要说明的是,这不是一个很变态的事情。

  感觉他们的爱很伟大,虽然京伊到最后一刻才肯承认自己对尹西的爱,但是这对尹西来说已经足够了。

  最后,就这么死在一起了,很可惜,但是很唯美。

  至于他们的关系就有点乱了。有兴趣就慢慢看。

  本人很喜欢这个片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516730htmlwtp=tt#14

  盘点假面中的四场谋杀和五段爱恋,以及其他。(BY 二十八画先生)

  假面下的爱、情欲与罪

  ——四场谋杀、五段爱恋,以及其他

  此后,我夜夜梦见他,我的罪。

  ——魏尔伦

  出场人物说明

  京伊:主人公,男,警察

  恩珠:京伊的警察拍档,女

  尹西:京伊的同性恋人

  小西:京伊的女友

  A君:即第一场谋杀被害者秉康。

  B君:即第二场谋杀被害者斐杰。

  C君:即第三场谋杀被害者。

  美淑:即第四场谋杀被害者

  D君:美淑的爱慕者。

  四场谋杀假面下的罪

  故事始于一场残酷的少年爱,激化于三场谋杀,止于第四场谋杀。

  前三场谋杀,由于种种地机缘巧合,真相被永久的隐蔽,第四场谋杀的警方定论,片中并未给出,但不重要了。

  在地下车库,美淑的爱慕者(D君)追上她,在将匕首刺入她胸腔的同时,抱紧她,“我爱你!”。

  凡俗庸碌的假面下,是绝望的激情,不可实现的爱,邪恶的欲望,和赤裸裸的罪。四场谋杀,皆是如此。

  第一场谋杀

  死者秉康(下文对此死者简称A君),男,O型血液,一家高档俱乐部的老板,死在俱乐部的房间内。身中至少二十刀,凶器疑似30CM短刀。现场留有死者的精液,无任何指纹,在死者的指甲中发现了头发,经检验为男性,AB型血液。后又经检验发现,呈现出一定的女性特征。

  第二场谋杀

  死者斐杰(下文对此死者简称B君),男,A的朋友,在俱乐部浴室被杀,作案手法与第一起类似。

  第三场谋杀

  死者男性,C君,AB的朋友,死在家中浴室,作案手法与前两起不同。

  第四场谋杀

  死者美淑,女,与AB皆有暧昧关系,俱乐部歌手。死于地下车厂。作案过程大家都看到了……情杀。

  五段爱恋假面下的爱

  NO 5B-A

  A君死亡后,警察京伊找到B君,B君开初否认了与A存有男男爱,京伊于是像B展示了在现场搜到的数码相机中二人的亲密照片。B君恼羞成怒,在京伊走后,迁怒于送外卖的D,暴打D……

  B是同性恋者,并且爱A,但从后来的一些警方问询和一些断断续续的插叙来看,A并没有对B有同样的感情回应,以至于B认为A并不是同性恋者(这也许是A身前,用以搪塞B的理由)。

  所以当女警恩珠说,报告出来,对他解除嫌疑时,他突然失控的,极为痛苦的捶墙,因为案发现场存有A的精液,而嫌疑犯为男性,说明A其实与其他男人存有同性性行为。

  NO 4美淑-B

  美淑并不漂亮,但非常有性吸引力,算得一个尤物。个人觉得她真的很像变性人……

  作为A的情妇,她痛恨A。京伊去找她的时候,她扬着头淡漠的说:“他是个畜生,但我还不至于要杀他。”“杀他的人,应该是有爱生恨吧。”因为她知道A的同性倾向,作为A的情妇,她不过是一张掩人耳目的假面。

  所以,美淑寄情于B,他们三个人的关系应该比较糜烂……像B所说的“我们三个不过互相慰藉寂寞。”

  由此,不难想象,当她从警察口中得知,B同样也是一个GAY时的内心感受。这个在夜总会迷离灯光下妖娆而备受男人爱慕的女人,在感情上被二度的背叛了。

  她打电话给B,当时B的身边很应景的睡着个男人(虽然姿色非常平庸……)

  “你也是GAY?那天晚上你从我那里会去后有去找A了?那我算什么?只是你们的道具?”

  是的,美淑,不过是道具而已。

  NO 3D-美淑

  “看见了吧,男人都为他疯狂!”

  在美淑众多爱慕者当中,D卑微,甚至有点猥琐之态。

  一个自甘臣服,一个是不屑的女王。

  两个人心知肚明,永远的不可能。

  终于,**落幕时分,美淑拉着手提箱准备移民巴黎,对这后面的D不耐的说:

  “你要跟我到什么时候?那两个人都是你杀的吧?”

  她无限鄙夷的轻启口齿,两个轻轻的爆破音——“废物”,随即转身前行。

  身后,D亮出了匕首,那是唯一可以成全他占有欲的方式。

  NO 2恩珠-京伊

  有一种爱,不惊心动魄,不刻骨铭心。

  它舒适而无负担。这是恩珠给京伊的爱。

  恩珠丢给京伊咖啡,“影响了你和女人的约会?可别怪我。”

  京伊一笑,斜身从她生边过去,“如果吃醋的话,就去找个男人。”

  保护证人的那天,他们一起蜷坐在卧室的衣柜里。

  恩珠:你对小西是一见钟情?你喜欢她什么?

  京伊:这个说不清楚。

  恩珠:这辈子我最确定的事情,就是你不会和任何人约会

  京伊:为什么?

  恩珠:因为你不喜欢女人。所以我一直把你当兄弟看。

  京伊笑了,一把搂过她,“那么靠到哥哥身上来吧。”

  这里,我想起了《love story》里的一句话:how can you know me and still love me

  第三场谋杀案,在现场捡到了京伊的打火机,她没有声张,不动声色的私自留了下来,甚至不曾告诉京伊。只是一语双关的说了一句“真是忙碌的一天啊,京伊。”

  最后的那次,她拉住他,“京伊,如果现在我让你走了,我有种预感我再也见不到你。”抓捕现场,摩托车上的京伊最后对着她微笑,他应该知道她对他的爱的,只是他不属于她。

  恩珠没有留下打火机,她到底是个作风潇洒的女人,打火机被留在了某人和某人殉情的地方,也是恩柱伤情的地方,祭奠的微弱火光在夜风中闪动。

  NO 1京伊-尹西-小西

  没有现代BL的喜感,对于美少年尹西的设定更加偏向于早年日本的耽美风格——残酷的少年爱。过分的美丽是不详的,是罪的诱惑。

  像《风与木之诗》里的吉伦贝尔一样,存在于少年尹西周围的人,惊慕他过人的美貌,充斥着占有的欲望,和不明所以的恨意,从对他的侵犯和亵渎中获得邪恶的快感。

  少年京伊是尹西的守护者——并不坚定地守护者。

  当别人侵犯尹西德时候,他和他们厮打,某一次,他看到了别人撕扯尹西的裤子,也许正是那一次,隐埋在深处的对于尹西的渴望觉醒了。

  在学校的天台上,他怒其不争的扯过尹西的衣领,“为什么你那么懦弱,要像个男人,傻瓜!!我已经厌倦保护你了”

  可是最后一拳,迟迟的落不下去,尹西姣好的面容近在咫尺。

  突然间,在静默的夕阳中,他拉近尹西,吻了下去。

  然后,是同学中不堪入耳的香艳的传言,那不是一个充满同人女的狂热和宽容的年代。京伊退缩了,他又一次和那些人厮打在一处,叫嚣着,“我怎么可能和那个变态约会?”

  他当面撕毁了尹西送给他的手绘肖像,“我不过是和你玩玩的,男人之前不会有爱情。”

  少年的爱至此终结,和恩珠说的一样,他成了一个不会和任何人约会的人,他不爱女人。

  直到他在车站邂逅小西。

  “我们在哪里见过吗,**?”

  **不断地在可以制造错觉,

  小西在做爱的间隙和他说“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在看到他和尹西的照片时问:“那就是说你们还会再见?”

  在美甲的店面里,向他温柔的抱怨,“有一次你喝醉了,却为另一个人伤心。”

  京伊恋慕着小西,一见而钟情,因为她身上全是尹西的味道。他们甚至有着一模一样的看雪落下的姿态。

  另一条线,京伊在办案的过程中,意外的发现了失去联络多年的尹西的点滴消息。

  他当年施予残酷的尹西,他多年魂牵梦绕的尹西。

  不,尹西并不是如他意想的一般,“也许在某处过的很好。”他残酷的命运一直延展着。在军队遭遇到了疯狂的蹂躏,最后自尽未遂,而容颜尽毁。

  遥隔数年光阴,从某个尹西的队友口中,他知道了,当年,那个纤弱的美貌少年曾羞怯的等在营房中,姿态静好,当被问及为何要参军,他曾那么一低头,略带沉吟,“因为有人曾经叫我成为真正的男人。”

  假面后的真相

  第一场谋杀

  作案人:D君。

  作案理由:D君爱慕美淑。而A君在名义上占有着美淑。

  案发现场疑点:死者的精液,双性别的头发。

  疑点理由:因为A君在当晚企图再次侵犯小西。

  第二场谋杀

  作案人:D君

  作案理由:B君之前对D的无端暴力羞辱。事实证明最变态的杀手就隐藏在那些看似最懦弱的人中。

  补充:和第一起案件手法一致,所以是一个人。

  第三场谋杀:

  作案人:京伊

  作案理由:无法忍受C当年对尹西德施暴。虽然报复来的晚了一点。

  补充:京伊的打火机遗落在了案发现场,后被恩珠捡到。恩珠替他隐瞒了。

  第四场谋杀

  作案人:D君(又是你……)

  作案理由:美淑指出他就是前两起谋杀案的真正凶手。(女人的直觉真不是盖的。)并且因为D君永远无法拥有美淑,美淑对他只有无尽的鄙夷,且毫不掩饰,D君爱极生恨。

  其中,前三起,警方皆认为作案人是小西。

  而京伊也认为小西是前两起谋杀案的凶手。

  京伊-小西简史

  一开始京伊作为尹西的朋友和保护者

  夕阳下,京伊情不自禁的吻了尹西,恋人关系。

  京伊因为惧怕留言而与尹西决裂。

  二人失去联络(尹西入伍,尹西不堪性虐,自杀未遂,毁容,尹西出国,接受变性手术,以小西的女性身份返回韩国,再次邂逅京伊,二人成为恋人)

  京伊因为前两起谋杀案而寻访到军队,知道了尹西当年的境况。充满了对尹西的愧疚,遂转嫁爱给与尹西极为相似的小西,向小西求婚。

  京伊为了尹西的缘故而杀了C君(“爱,该死的,爱不是玩笑,而我爱着尹西”)

  京伊得知了小西即为尹西,让小西快走(因为所有人都以为人是小西为了复仇杀的,而小西并不解释)。

  京:你既然爱我,愿意和我再一起,你为什么还要杀他们

  小西:我恨那些把我变成现在这样子的人。

  京:所以你就报复他们,也报复我。

  ……

  小西:我知道的,你只是怕别人说而已,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动了心吗?

  小西:当我在体内把他埋葬的时候,你却在梦里一遍遍呼唤他的名字。

  临别时

  京伊:下次不要爱了,这事羞耻。

  小西:你以为,爱也是羞耻的吗?

  最终,京伊追回了与车祸差之毫厘的小西,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团圆的时间不过须臾。京伊用摩托载着小西在夜路中狂飙,最后在围捕中,退无可退,跳河殉情。

  尹西的姐姐

  尹西的女性向部分来自于过人的美貌,还有部分来自于他姐姐。这个女人从小把尹西当女孩打扮,尹西失踪以后,又把自己的女儿当成小时候的尹西。(**中,也明确表明,此女有精神病史)

  A君和C君对于尹西

  如果爱不分高低贵贱,那么A和C对尹西也算是有爱的。

  A君在退役后还不断派人去打听尹西的下落,后来又看上小西(不能确定他知不知道那就是多年前的尹西,但至少可以确定,他非常迷恋尹西)。而C君,更加是赤裸裸的台词,“就是死了也想干他。”并且他常年保留着尹西的项链。

  片中的BT和SB

  这是本片的又一亮点。

  有个SB秀逗警官,一听到GAY就要跳起来。

  审讯经典语录,我每次看都要笑。

  “你这个没有人伦的基佬,连我家的公狗,也知道要找条母的。”

  变态3人组,ABC君,也都很好。

  A的暴虐的舌头令人震撼。

  B其实算个帅叔。

  C完全是变态中的极品,如果对BT没有感性认识的话,强烈推荐,重点关注。

  还有D君,同极品,片尾最后一分钟,那猥琐的气质,瞬间转为阴冷,如同鬼魅附生,厉害厉害。

  ----------------------------------------------------------------------------------------------------------------------------------

  -------------------------------------------------------------------------------------------------------------------------------------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①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②

[注释]

①故园:指长安龙钟:即泷冻,湿漉漉的样子

②凭:托

[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调任安西途中所作诗中前两句,写东望故园,泪流不止,抒思乡之情后两句写诗人路上巧遇熟人去往长安,手边没带纸笔,只能相托捎个口信回家报平安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作者抓住了这个细节,以自然质朴的话语,说出了令人叫绝的特定的真实情感,所以能打动人

{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1 关于秋叶落下来的诗句

关于秋叶落下来的诗句 1描写秋叶落下的句子

无数片金黄的秋叶,如随“波”荡漾的小船,摇摇摆摆、飘飘停停…把灰白色的水泥路面点缀得如天空一般,星星点点。渐渐地,金色的树叶越来越多,慢慢……慢慢……盖住了道路,层层叠叠地辅在路上,给人一种优美、舒适的感觉。

一来到花园,满院秋色,正欣赏秋色的我发现脚下踩着了一片飘落的玉兰树叶,我将它轻轻拾起,仔细的观察着:它多像一只小船,墨绿色的叶片上有一根又粗又长的茎,格外明显。正面摸起来十分光滑,周边还有一条**的框,很美丽。宽大的叶子背面凹凸不平,有一层棕色的毛,又短又密。玉兰叶比较坚强,似乎想用自己小小的身躯抵抗秋风的吹拂,但弱小的身躯还是抵不住秋天无情的寒风。我小心翼翼的将它放进集叶袋里。

秋姑娘停留在微风中,一片片叶子纷纷飘落,唯有不畏寒风的树叶仍然不动,抗畏着秋风。红的、黄的、绿的。。秋天真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

我沿着幽雅的小路一直向前走,林中的小鸟被我的脚步声吓到,飞向蓝天……我便于工作停下来,一看,我已来到了红色的世界——红枫林。望着漫山的红枫,远远望去就像红色的海洋,那种红色鲜艳夺目。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捧起一把枫叶。哇,它好美!像一个巴掌,鲜红、鲜红;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永不凋谢!临走,我拣起一片绿色的红枫,我会将它作为青春、美丽、激-情的象征,永远珍藏!我再回头看看,这座长满红枫的山整个就像一堆顽强的烈火,不管经历多少风吹雨打,都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

清晨,我来到公园。发现公园里的树木没有往日那样苍翠茂盛了,树叶落了一地。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便迎风起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正翩翩起舞。地上的落叶,有的已经枯萎了;有的是刚落下的,还隐隐透着一丝绿意;还有的是几天前就已经落下的,被虫蛀了好几个洞。

虽然已经是深秋,但太阳仍旧天天上班,给予植物足够的光和热,使它们能够在寒冷的深秋依然长得很好。

2描写秋天桑叶落下的诗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我屋上三重茅。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诚城闭。 ——范仲俺《渔家傲·秋思》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辛弃疾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枚《山行》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

——杜枚《秋夕》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石竿斜。 ——李峤《风》

湖光秋月两相加,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3描写秋叶的诗句,快啊,急用我要几句关于秋叶降落或纷飞的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4描写秋天树叶落下像蝴蝶的诗句,没有,描写秋天树叶落下的也行

灞上秋居

朝代:唐代 | 作者:马戴

原文: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注释

⑴灞(bà)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⑵郊扉:郊居。

⑶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04

鉴赏

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读者把它慢慢地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飞过。连番的风雨,雁儿们已经耽误了不少行程,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得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宿处。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乡思。读者继续打开画卷,景象则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只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个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落叶他乡树”这句,很值得玩味。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触。自己羁留异地,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不难想象: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而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也随之更进了一层。“寒”与“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五、六两句让画卷再向下推移,它不仅显示了更大的空间,更细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这时夜阑人静,连秋虫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一滴接着一滴,虽很微弱,却很清晰。这句“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动”烘托“静”的手法,比写无声的静更能表现环境的寂静,露滴的声音不但没有划破长夜的寂静,反而更使人感到静得可怕。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就没有什么比这更寂静的了。下一句“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要说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秋夜孤房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正说明他思潮起伏,长夜无眠;而所与为邻的只有一个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经被抛出世外,不知何日才能结束这种生涯。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诗的最后两句也就与前面的描写自然衔接起来,不显得突兀。

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又作“霸上”,长安东)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这首诗写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1、王松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1257-1258页

5关于秋天诗句树叶落

落叶 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题落叶 司空曙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

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飒岸浮寒水,依阶拥夜虫。

随风偏可羡,得到洛阳宫。落叶 王建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落叶送陈羽 韩愈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落叶(一作孔绍安诗) 孔德绍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落叶 王周素律铄欲脆,青女妒复稀。

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闻落叶 齐己楚树雪晴后,萧萧落晚风。

因思故国夜,临水几株空。煮茗烧干脆,行苔踏烂红。

来年未离此,还见碧丛丛。落叶 齐己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

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落叶 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和盛集陶落叶 钱谦益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落叶 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一叶落 白居易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风引》 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登高》唐·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雨霖铃》宋·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唐·杜甫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池上宿》唐·刘得仁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宋·林速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满庭芳》宋·秦观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6有关于秋天落叶的诗句

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题落叶 司空曙

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

飒岸浮寒水,依阶拥夜虫。随风偏可羡,得到洛阳宫。

落叶 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落叶送陈羽 韩愈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落叶(一作孔绍安诗) 孔德绍

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落叶 王周

素律铄欲脆,青女妒复稀。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

闻落叶 齐己

楚树雪晴后,萧萧落晚风。因思故国夜,临水几株空。

煮茗烧干脆,行苔踏烂红。来年未离此,还见碧丛丛。

落叶 齐己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落叶 修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和盛集陶落叶 钱谦益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一叶落 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7秋天感觉真好 有什么描写叶子落下的诗句i或经典的话语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补充: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补充: 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追问: 叶子落下の时候 , 分手了 ----- 比叫伤感 有怀念感觉的 耐种 回答: 秋天说分手(诗歌)

我独自等在这里

任风吹落一地的思念

梧桐树叶开始下落

一如无边的爱恋

漫过一地的忧愁孤单蔓延风过去往吹不散丝丝牵引的情

本不是孤独的灵魂

只因风云的变幻化作最后的坠落拾不起片叶的牵挂

由它在风中独自飞舞

忘了你么,我说

想念变成距离把你我站成两地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一、《窦娥冤》

《窦娥冤》——元·关汉卿

  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儿子成婚,婚后两年蔡子病死。后来蔡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流氓张驴儿父子撞见。赛卢医惊走后,张驴儿父子强迫蔡婆与窦娥招他父子入赘,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为了与窦娥成婚,张驴儿想毒死蔡婆。蔡婆有病,张驴儿把毒药倾在羊肚儿汤让给张驴儿的老子吃,把他老子毒死了。张驴儿以“药死公公”为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斩窦娥。后来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舞台上常演的有《斩娥》一折。

二、《汉宫秋》

《汉宫秋》——元·马致远

  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

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流传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名家杂剧》本、明顾曲斋刻《元人杂剧选》本、《元曲选》甲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曲大观》本、《元曲四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取材于王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昭君出塞的故事,从西汉到元初,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它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和《匈奴传》。大致情节是:西汉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以宫人王嫱赐呼韩耶单于为阏氏;昭君入匈奴,生二子;呼韩耶死,从成帝敕令,复为后单于阏氏。元帝时,汉强匈奴弱,昭君出塞,是元帝主动实行民族和睦政策的具体表现。

三、《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京剧传统剧目,剧情:晋灵公无道,荼害百姓。赵盾劝谏不听;奸臣屠岸贾残害赵盾全家。赵媳庄姬公主避入宫中,产生一子,由赵门客程婴乔装救出。屠岸贾闻公主产子,进宫搜孤不得,下令十日内若不献出婴儿,即将国中与孤儿同庚的婴儿均杀死。程乃与公孙柞臼计议,程婴舍子,公孙舍身,救出孤儿。后孤儿成人,魏绛回朝,怒打程婴。程述真情,回府绘图,告知孤儿过去情景。孤儿遂与魏绛等,计诛屠岸贾报仇。

四、《琵琶记》

《琵琶记》——元·高明

  《琵琶记》,元末南戏,高明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被誉为传奇之祖的《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从,邻居张大公也在旁劝说。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试。应试及第,中了状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从,被迫滞留京城。自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饥荒。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写信去陈留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音信不通。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亲。牛丞相为女儿说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来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

五、《精忠旗》  

《精忠旗》——明·冯梦龙

  《精忠旗》署“西陵李梅实草创,东吴龙子犹详定”。对于原作者李梅实,我们别无所知。修订这个剧本的龙子犹,是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冯字犹龙,别署龙子犹,室名墨憨斋,因此又号黑憨斋主人。江苏吴县人。生于明万历二年(1754),卒于清顺治二或三年(1645或1646)。崇祯时曾为福建寿宁知县,不久退职家居。所作传奇有《双雄记》、《万事足》,经他改编、修订的戏曲有《墨憨斋新曲十种》,《精忠旗》是其中的一种。他的戏曲主张接近吴江派。经他收集、改编、整理和创作的还有小说“三言”、《新列国志》、《平妖传》,散曲《太霞新奏》,俗曲《挂枝儿》,笑话、笔记《古今谭概》、《智囊补》、《情史》等,诗文集有《七乐斋诗稿》、《春秋衡库》、《中兴传略》等,在中国俗文学史上有杰出地位。

  《精忠旗》写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谋害的故事,是我国古典戏曲中比较优秀的悲剧作品。岳飞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久远,在宋元戏曲中就有《秦太师东窗事犯》和《宋大将岳飞精忠》;明代传奇有《东窗记》、《精忠记》等作品。清中叶以后,花部勃兴,地方戏曲中出现了许多岳飞故事戏,它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当民族矛盾加剧的时候,岳飞形象更起了鼓舞人们团结抗敌的重要作用。

六、《娇红记》

  《娇红记》——明·孟称舜

  《娇红记》上、下二卷,是现存中国宋以后中篇文言小说中最早的一部。现多以《娇红记杂剧》形式出现,在《娇红记杂剧序》中有“元清江宋梅洞尝著《娇红记》一编,事俱而文深。”一句,推知书作者为宋梅洞。宋梅洞,名远,今江西樟树人。《娇红记》单刻本,今所见,有明建安书林郑云竹刊本,书名作《申琦建拥炉娇红记》,题“元邵庵虎伯生编缉,闽武夷彭海东评释”。明代小说总集,多收录此篇,如:《艳异编》、《国色天香》、《绣谷春客》、《情史类略》、《风流十使》、《燕居笔记》等。

  内容介绍

  汴州人申纯,字厚卿,居成都,聪明卓异。宋徽宗宣和年间,到舅舅王通判家走亲戚,对表妹娇娘一见倾心,日夜思慕。后来二人常以诗词往来,传情达意,最终剪发为誓。过了一段日子,申纯不能老是赖在舅舅家不走,只好回自己家。申纯相思成病,借求医之由,又来到舅舅家,与娇娘相会于卧室,终成姻缘。如此月余,被舅舅侍女飞红窥见,娇娘略施小惠,让飞红千万不要说出去。

  申纯这次回家,吃了定心丸似的,虽相思更烈,却不再生病,因为只须假以时日,即可迎娶入门。申纯派人上门求亲,但舅舅却以朝廷规定内亲不得通婚为由,不答应此桩婚事,二人绝望。申纯原与妓女丁怜怜交好,此时婚姻失意,重至丁怜怜处,丁告知曾见到娇娘画像,并求申纯问娇娘讨一双花鞋。未几,申纯又来到王家,又与娇娘幽会,私下偷娇娘花鞋,被丫环飞红发现要回,交还娇娘。娇娘怀疑申纯与飞红有点不清白,辱骂她。飞红又恼又恨,故意让娇娘母亲发现申、娇二人私会,申纯被迫回家。

  不久,申纯高中进士,重至舅舅处,欲图婚姻。但申纯母亲监视太严,无法相见,日夜思想,遂被鬼魅,娇娘与飞红和好如初,飞红主动为申、娇之事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安排二人相会,又请巫婆驱赶鬼魂。而二人行动不秘,又为娇娘母发现,申纯再度离开娇娘家。娇娘父母抓紧将娇娘许配给府尹之子。娇娘郁郁而病,婚期渐近,病情日重,估计不久于世,终与申纯诀别,不久去世。申纯闻讯,一病而亡。两家合葬于濯锦江边。飞红梦见二人成仙。第二年清明,娇娘父亲来到女儿坟前,见一对鸳鸯嬉戏于坟前。后人慕名而来,凭吊感叹,名之为“鸳鸯冢”。

七、《清忠谱》

《清忠谱》——清·李玉

  中国明末清初传奇作品。李玉著。反映明代天启年间阉党魏忠贤等人对东林党人的迫害史实,成功地塑造了颜佩韦等“五人义”的市民形象,他们舍生仗义,毫不畏惧,可歌可泣,与胆小怕事、迂腐可笑的请愿书生形成鲜明对照。特别是剧中描绘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抗争的场面,在舞台上展示了市民暴动的壮烈景象。这在中国戏曲史上尚属首创。

八、《长生殿》

《长生殿》——清·洪升

  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灭亡的教训,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样的作品,《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明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剧情梗概

  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为讨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海南岛为杨玉环采集新鲜荔枝,一路踏坏庄稼,踏死路人。

  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马嵬坡军士哗变,强烈要求处死罪魁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不得已让高力士用马缰将杨玉环勒死。

  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织女星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

郭子仪带兵击溃安禄山,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闻铃肠断,见月伤心,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九、《桃花扇》

《桃花扇》——清·孔尚任

  剧情梗概

  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其中复社中坚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提诗扇,而和其“梳栊”(和妓女结婚非正式叫梳栊)。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香君坚决不从,撞头欲自尽未遂,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全剧其中穿插当时历史事件,南明君臣如何花天酒地,四镇带兵打内战,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投河自尽等。

十、《雷峰塔》

  《雷峰塔》——清·方成培

  《雷峰塔》为中国清代传奇作品。今存两部,一为黄图珌撰,一为方成培撰。据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辑录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改编,使早在民间流传的白娘子故事最后定型。《雷峰塔》传奇增加了《端阳》、《求草》、《水斗》、《断桥》、《合钵》诸出,奠定了全剧的悲剧冲突基础。

  《雷峰塔》以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波折为主线,展示了深刻的社会矛盾。由于白娘子的所作所为是违反和破坏封建统治秩序的,因此,以法海为首的一系列社会和神权势力视她为“妖邪”,必欲翦除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样,一切冲突涵盖为反封建力量与封建势力的冲突,《水斗》就是两种势力之间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斗。最终以白娘子的失败而告终,同时也完成了白娘子这个具有优美品质和叛逆精神的悲剧形象的塑造,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 3

· 顶一下

一、《窦娥冤》

《窦娥冤》——元·关汉卿

  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儿子成婚,婚后两年蔡子病死。后来蔡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流氓张驴儿父子撞见。赛卢医惊走后,张驴儿父子强迫蔡婆与窦娥招他父子入赘,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为了与窦娥成婚,张驴儿想毒死蔡婆。蔡婆有病,张驴儿把毒药倾在羊肚儿汤让给张驴儿的老子吃,把他老子毒死了。张驴儿以“药死公公”为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斩窦娥。后来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舞台上常演的有《斩娥》一折。

二、《汉宫秋》

《汉宫秋》——元·马致远

  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

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流传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名家杂剧》本、明顾曲斋刻《元人杂剧选》本、《元曲选》甲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曲大观》本、《元曲四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取材于王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昭君出塞的故事,从西汉到元初,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它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和《匈奴传》。大致情节是:西汉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以宫人王嫱赐呼韩耶单于为阏氏;昭君入匈奴,生二子;呼韩耶死,从成帝敕令,复为后单于阏氏。元帝时,汉强匈奴弱,昭君出塞,是元帝主动实行民族和睦政策的具体表现。

三、《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京剧传统剧目,剧情:晋灵公无道,荼害百姓。赵盾劝谏不听;奸臣屠岸贾残害赵盾全家。赵媳庄姬公主避入宫中,产生一子,由赵门客程婴乔装救出。屠岸贾闻公主产子,进宫搜孤不得,下令十日内若不献出婴儿,即将国中与孤儿同庚的婴儿均杀死。程乃与公孙柞臼计议,程婴舍子,公孙舍身,救出孤儿。后孤儿成人,魏绛回朝,怒打程婴。程述真情,回府绘图,告知孤儿过去情景。孤儿遂与魏绛等,计诛屠岸贾报仇。

四、《琵琶记》

《琵琶记》——元·高明

  《琵琶记》,元末南戏,高明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被誉为传奇之祖的《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从,邻居张大公也在旁劝说。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试。应试及第,中了状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从,被迫滞留京城。自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饥荒。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写信去陈留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音信不通。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亲。牛丞相为女儿说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来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

五、《精忠旗》  

《精忠旗》——明·冯梦龙

  《精忠旗》署“西陵李梅实草创,东吴龙子犹详定”。对于原作者李梅实,我们别无所知。修订这个剧本的龙子犹,是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冯字犹龙,别署龙子犹,室名墨憨斋,因此又号黑憨斋主人。江苏吴县人。生于明万历二年(1754),卒于清顺治二或三年(1645或1646)。崇祯时曾为福建寿宁知县,不久退职家居。所作传奇有《双雄记》、《万事足》,经他改编、修订的戏曲有《墨憨斋新曲十种》,《精忠旗》是其中的一种。他的戏曲主张接近吴江派。经他收集、改编、整理和创作的还有小说“三言”、《新列国志》、《平妖传》,散曲《太霞新奏》,俗曲《挂枝儿》,笑话、笔记《古今谭概》、《智囊补》、《情史》等,诗文集有《七乐斋诗稿》、《春秋衡库》、《中兴传略》等,在中国俗文学史上有杰出地位。

  《精忠旗》写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谋害的故事,是我国古典戏曲中比较优秀的悲剧作品。岳飞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久远,在宋元戏曲中就有《秦太师东窗事犯》和《宋大将岳飞精忠》;明代传奇有《东窗记》、《精忠记》等作品。清中叶以后,花部勃兴,地方戏曲中出现了许多岳飞故事戏,它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当民族矛盾加剧的时候,岳飞形象更起了鼓舞人们团结抗敌的重要作用。

六、《娇红记》

  《娇红记》——明·孟称舜

  《娇红记》上、下二卷,是现存中国宋以后中篇文言小说中最早的一部。现多以《娇红记杂剧》形式出现,在《娇红记杂剧序》中有“元清江宋梅洞尝著《娇红记》一编,事俱而文深。”一句,推知书作者为宋梅洞。宋梅洞,名远,今江西樟树人。《娇红记》单刻本,今所见,有明建安书林郑云竹刊本,书名作《申琦建拥炉娇红记》,题“元邵庵虎伯生编缉,闽武夷彭海东评释”。明代小说总集,多收录此篇,如:《艳异编》、《国色天香》、《绣谷春客》、《情史类略》、《风流十使》、《燕居笔记》等。

  内容介绍

  汴州人申纯,字厚卿,居成都,聪明卓异。宋徽宗宣和年间,到舅舅王通判家走亲戚,对表妹娇娘一见倾心,日夜思慕。后来二人常以诗词往来,传情达意,最终剪发为誓。过了一段日子,申纯不能老是赖在舅舅家不走,只好回自己家。申纯相思成病,借求医之由,又来到舅舅家,与娇娘相会于卧室,终成姻缘。如此月余,被舅舅侍女飞红窥见,娇娘略施小惠,让飞红千万不要说出去。

  申纯这次回家,吃了定心丸似的,虽相思更烈,却不再生病,因为只须假以时日,即可迎娶入门。申纯派人上门求亲,但舅舅却以朝廷规定内亲不得通婚为由,不答应此桩婚事,二人绝望。申纯原与妓女丁怜怜交好,此时婚姻失意,重至丁怜怜处,丁告知曾见到娇娘画像,并求申纯问娇娘讨一双花鞋。未几,申纯又来到王家,又与娇娘幽会,私下偷娇娘花鞋,被丫环飞红发现要回,交还娇娘。娇娘怀疑申纯与飞红有点不清白,辱骂她。飞红又恼又恨,故意让娇娘母亲发现申、娇二人私会,申纯被迫回家。

  不久,申纯高中进士,重至舅舅处,欲图婚姻。但申纯母亲监视太严,无法相见,日夜思想,遂被鬼魅,娇娘与飞红和好如初,飞红主动为申、娇之事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安排二人相会,又请巫婆驱赶鬼魂。而二人行动不秘,又为娇娘母发现,申纯再度离开娇娘家。娇娘父母抓紧将娇娘许配给府尹之子。娇娘郁郁而病,婚期渐近,病情日重,估计不久于世,终与申纯诀别,不久去世。申纯闻讯,一病而亡。两家合葬于濯锦江边。飞红梦见二人成仙。第二年清明,娇娘父亲来到女儿坟前,见一对鸳鸯嬉戏于坟前。后人慕名而来,凭吊感叹,名之为“鸳鸯冢”。

七、《清忠谱》

《清忠谱》——清·李玉

  中国明末清初传奇作品。李玉著。反映明代天启年间阉党魏忠贤等人对东林党人的迫害史实,成功地塑造了颜佩韦等“五人义”的市民形象,他们舍生仗义,毫不畏惧,可歌可泣,与胆小怕事、迂腐可笑的请愿书生形成鲜明对照。特别是剧中描绘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抗争的场面,在舞台上展示了市民暴动的壮烈景象。这在中国戏曲史上尚属首创。

八、《长生殿》

《长生殿》——清·洪升

  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灭亡的教训,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样的作品,《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明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剧情梗概

  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为讨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海南岛为杨玉环采集新鲜荔枝,一路踏坏庄稼,踏死路人。

  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马嵬坡军士哗变,强烈要求处死罪魁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不得已让高力士用马缰将杨玉环勒死。

  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织女星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

  郭子仪带兵击溃安禄山,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闻铃肠断,见月伤心,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九、《桃花扇》

《桃花扇》——清·孔尚任

  剧情梗概

  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其中复社中坚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提诗扇,而和其“梳栊”(和妓女结婚非正式叫梳栊)。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香君坚决不从,撞头欲自尽未遂,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全剧其中穿插当时历史事件,南明君臣如何花天酒地,四镇带兵打内战,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投河自尽等。

十、《雷峰塔》

  《雷峰塔》——清·方成培

  《雷峰塔》为中国清代传奇作品。今存两部,一为黄图珌撰,一为方成培撰。据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辑录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改编,使早在民间流传的白娘子故事最后定型。《雷峰塔》传奇增加了《端阳》、《求草》、《水斗》、《断桥》、《合钵》诸出,奠定了全剧的悲剧冲突基础。

  《雷峰塔》以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波折为主线,展示了深刻的社会矛盾。由于白娘子的所作所为是违反和破坏封建统治秩序的,因此,以法海为首的一系列社会和神权势力视她为“妖邪”,必欲翦除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样,一切冲突涵盖为反封建力量与封建势力的冲突,《水斗》就是两种势力之间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斗。最终以白娘子的失败而告终,同时也完成了白娘子这个具有优美品质和叛逆精神的悲剧形象的塑造,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直面问题,拒绝闲扯。

我的回答是:苗人凤的外号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可并非是真的无敌手。而且,他起这外号是另有深意的。

具体分析如下:

答案是否定的。

在当时的江湖中,有几个人是肯定比他武功高的。比如袁士宵、阿凡提、陈家洛、无尘道长等,即使是胡一刀,武功和天赋也略高于他。所以,苗人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打遍天下无敌手”。

苗人凤取这个外号是有原因的。

苗家是和胡家后代一直有仇恨的,为了这个家族之仇,苗人凤到处去找胡一刀,可是却找不到。他也知道,胡一刀的武功很高,于是,为了引他出来,就起了个外号叫“打遍天下无敌手”。

这一点在书中是有明确交待的。苗人凤其实也知道,当时的江湖中,高手很多,他起这名字真不是藐视天下英雄,吸引胡一刀,才是真正目的。

尽管起这个外号不是苗人凤的本意,可他的武功到底如何呢?

应该说,他还是非常厉害的。苗人凤是一个极有武学天赋的人,而且他除了武学,其它的都很平庸。他与胡一刀对决,相斗几天几夜都不分上下。与武功大成的胡斐相斗,也数百回合难分难解。至于当时江湖上的其他人物,像田归农、钟家三人等,却都远不是他的对手了。以胡斐作参考,胡斐曾与无尘道长有过交手,以快对快,拆了几百招。按书中的描写,胡斐虽支持下来,但功力是弱于无尘的。那也可以看出,苗人凤也是处于和无尘道长一个级别的人物。所以,尽管他不能真正的打遍天下无敌手,也算是极顶级的高手了。

从武功上说,他是一个不可否认的高手。

从正邪上说,他是一个善良、有原则的人,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正派人物。

从性格上说,他沉默寡言,不喜交往,但交朋友豪爽大气,值得托付。

从命运上说,他一生过得并不幸福快乐。知交少,刚交了一个胡一刀,胡一刀就死了。后来又交了一个胡斐,可是胡斐却是仇人。还缺少家族温暖。他的妻子南兰,跟着朋友私奔了,留下一个女儿,独自养大。所以,他的命运算是不太圆满。

但总体来说,苗人凤不愧于一代大侠,值得尊敬。

苗人凤的成名时间要比陈家洛还要早十年,在陈家洛来京祭奠香香公主过世十年时,胡斐已然有二十岁,而在这二十年前,苗人凤与胡一刀展开生死决战。

苗人凤一生都是最孤独的,这种孤独是常人难以理解的。本来,苗人凤性格就是相当孤僻,这与他从小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为父亲督促他修炼剑法,督促他要为家族报仇,这种以仇恨作为动力的修炼方式正如古龙笔下的傅红雪,只是相比而言,傅红雪性格更是极度孤僻,完全与世人保持距离,而苗人凤虽然有些孤僻高傲,但内心还是有自己的立场。

因为世仇与胡一刀比试,为了逼胡一刀出来应战,他不惜给自己扣了大大的帽子,就是外号“打遍天下无敌手”,这也是为了激怒胡一刀出山,可实际上也为自己带来无数多的麻烦,因为江湖中人都因为这个外号而向苗人凤挑战。

苗人凤深知自己的麻烦不断,却也因为过人的剑术让自己名震天下,而在田归农等人的一再相邀下,他与胡一刀决战,实际上苗人凤压根看不起田归农等人的所作所为,而也正是田归农,让苗人凤失去了极多。

对于苗人凤而言,如果人生可以倒退,他绝对不会与胡一刀决战到底。

当然,也正是沧州这一战,让苗人凤结识了真正具有英雄气概的胡一刀。

胡家刀法与苗家剑法果然江湖上双绝,二人一经交手都深感对手武功之强,即便是从来不惧任何对手的胡一刀内心都有所忌惮,尽管他是担心年幼的儿子和妻子,但是这也足以说明胡一刀眼中的苗人凤实力之强。正如西门吹雪与叶孤城之战,这一战之前西门吹雪内心已经有所担心,他担心自己的妻子,而这份担心已经让西门吹雪处于劣势,如果巅峰对决成行,西门吹雪肯定是要败在叶孤城剑下。

此时胡一刀内心有所忌惮也说明苗人凤的气场是很强的,而当二人交手之后,胡一刀却与苗人凤惺惺相惜,因为两位巅峰高手透过武功看出人品,都对彼此人品相当认可,进而惺惺相惜,短短几天时间就肝胆相照,互为知己。

苗人凤自己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对手竟然成为最好的朋友,他对胡一刀的武功和人品都深深折服,也对胡夫人的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甚为赞赏,可是一场极大的变故却让内心逐渐敞亮的苗人凤突然灰暗起来。

而这个变故就是胡一刀之死,胡一刀刚好就是死在自己的手上,自己用的是胡一刀的刀,可是刀上却被涂满毒药,而苗人凤刚好用刀在胡一刀手臂上划了一个小口子,这足以让胡一刀中毒身亡。

突然的变故让苗人凤难以招架,而后胡夫人自尽身亡,刚刚出生的小胡斐又突然失踪,这一切让头脑本不是太灵光的苗人凤一下子懵了,当他反应过来时,胡氏一家竟然落得悲惨下场。这一战,也开启了苗人凤悲剧的人生。

因为胡一刀夫妇的惨死,让苗人凤终生愧疚,即便后来遇到官**南兰,他内心也始终认定南兰不及胡夫人大气。

苗人凤有意无意的一些暗示让南兰内心十分难受,而苗人凤的性格又是沉默寡言,不懂浪漫,使得南兰跟随他几年,却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爱情。而苗人凤却并不知道南兰对自己的不满意,还是一心沉浸于修炼剑法之中。

当田归农来到苗人凤家中时,南兰就被这位帅气的公子哥所吸引,田归农的儒雅,体贴,浪漫是苗人凤所不具备的,而这也成为南兰背叛苗人凤的直接理由。

一顶绿油油的帽子扣在苗人凤头上,这也让苗人凤彻底封闭自己,于是他极少在江湖上走动,更多的时候就是抚养女儿,让她认字读书,绝不学武功。

人生唯一知己死在自己手里,人生最爱的女子却跟随别人而去,苗人凤内心的孤独可想而知。

随后,他极少参与江湖之事,而十年后正是红花会轰轰烈烈的时期,这一时期苗人凤却并未与红花会众当家的有任何往来,实际上,此时苗人凤的剑法也是极少有对手,即便是二当家无尘道长估计也难敌苗人凤的苗家剑法。

再往后十年,也是胡斐二十岁时,红花会专门来中原祭奠香香公主,无尘道长与胡斐交手,却难舍难分,不分胜负,如果此时苗人凤出手,估计无尘道长还不及苗人凤。而此时的陈家洛,已然沉沦无比,他的武功应该是超过无尘道长的,但是与苗人凤相比,不见得有太多的优势。

所以说,即便是面对红花会的高手,不见得有谁能够稳胜苗人凤,苗人凤武功出众是无需质疑的。

说到金庸先生的《雪山飞狐》,个人非常的感慨。因为那一首由《雪山飞狐》改编同名的电视剧的片尾曲《追梦人》非常的好听,直到今天,仍不厌倦。

说到《雪山飞狐》中的苗人凤,人称金面佛的天下第一高手,钦佩他的功夫,可怜他的情商!!!

其实,在《雪山飞狐》中,真正的天下第一高手不仅仅是苗人凤,还有辽东大侠胡一刀,也就是胡斐的老爸。

因为祖上留下来的世仇,苗人凤和胡一刀相约在沧州了结。

真的是不打相识。

真的是不打不相交!

彼此倾慕对方武功之高,又豪气干云!

其实那不是决斗,是神交已久的故人切磋功夫!

尽管相处三天,但彼此之情深足够一辈子之厚!

随着胡一刀中毒而去,苗人凤虽然成为了天下第一高手,冠绝江湖,但是也开启了一生的孤独!还有英雄寂寥的落寞!

少年成名天下知。

官家女子南兰,也仰慕天下第一剑客苗人凤!

初 初结合的新鲜感一过,渴望温存渴望浪漫渴望激情的南兰,面对情商超低的苗人凤失望至极!

于是,飘逸又衣冠楚楚,揣着非分之念的田归农盯上了孤独的寂寞的渴望男人呵护的南兰!

无疑,为了另一个男人,南兰不顾幼小的苗若兰绝决而去,对苗人凤的打击是沉重的!甚至是致命的。

因为苗人凤是天下第一高手。

于是,本身就少言的苗人凤更加的沉默与孤寂了。

因为南兰离去,无异于在苗人凤心口插上一把刀!

虽不致死,但够疼痛一辈子!

苗人凤自称“打遍天下无敌手”,众所周知这是他为了引出胡一刀入关和他比武,而故意为之。那么他配得上这一称呼吗?我觉得他还差得很远。

首先 ,以武功论苗人凤不如胡一刀。当时苗人凤同时代的武林中,还有许多顶尖好手没有和苗人凤交过手。象天池怪侠袁士霄、阿凡提、红花会陈家洛等姑且不论。仅胡一刀就比他略胜一筹。两人比武第五天胡一刀受夫人指点看出苗人凤招数中的破绽,已然赢了。和苗人凤互换刀剑,也不如胡一刀领悟的快,靠颠倒招数次序侥幸砍中胡一刀。

其次, 苗人凤虽武功高超,但总让人感到不踏实,要替他担心。苗人凤《雪山飞狐》中出场较少,在《飞狐外传》中却两次受重伤,第一次在沧州救南兰时中了蒋调侯的毒针,险些丢了性命,幸亏南兰杀了蒋调侯。第二次在家中中了刘鹤真书信中的毒烟,双目失明,幸亏胡斐和程灵素相救。虽然这两次都是敌人行施诡计才中招,但苗人凤打着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名号行走江湖多年,对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早应该再熟悉不过,小心提防才是,也许是他自负武功高,太托大所致。不管怎样,在险恶的江湖多年,苗人凤能活到见着胡斐也是奇迹。

第三, 苗人凤缺乏武功高手的杀伐决断。苗人凤也许是性格使然,也许是受感情的折磨,总有些优柔寡断,做事不利索。胡一刀夫妇临死之际把胡斐托付给苗人凤,指望他能把胡斐培养成一个英雄好汉。苗人凤也曾许诺过“伸手抱过孩子,将黄布包在他身上,对胡一刀道:‘胡兄,若是你有甚三长两短,别担心这孩子有人敢欺侮他。’胡一刀大喜,连连称谢。但随后胡斐失踪,也没见苗人凤多么着急寻找。那谢逊可是一听张无忌出事,瞎着眼睛也要从冰火岛赶回中原寻找。在商家堡,苗人凤抱着女儿去追和田归农私奔的妻子,却一言不发,只指着妻子良心发现,跟他回家。哪像打遍天下无敌手?试想如果换成黄药师会怎样?就算不杀田归农,肯定象对付侯通海一样,先扯掉他一只胳膊再说。

总之,苗人凤虽然武功甚高,但他自称打遍天下无敌手,实属无奈之举,从他的性格看,也许他更愿意退出江湖,带着女儿在乡间隐居。

《雪山飞狐》中的苗人凤虽然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是从他先后与胡一刀、胡斐比武的情景来看,他的“打遍天下无敌手”是不成立的。只不过书中交待,他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只不过是想激辽东大侠胡一刀进关。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苗人凤都是一个光明磊落的真汉子。他与胡一刀连续比武的那几天,田归农等人总是搞阴谋诡计,苗人凤发现后总是加以训斥,绝不与对方同流合污。正因为如此,胡一刀才视苗人凤为知己。胡一刀与苗人凤比武的篇章异常精彩,而两人之间的肝胆相照惺惺相惜才更让人为之动容。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苗人凤都是一个好父亲。失去妻子南兰后,他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女儿苗若兰身上,就算是在身受重伤之际,也怕惊醒爱女。这份深沉的父爱,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

至于南兰弃他而去,这不能怪他,而是有着多重因素,比如田归农花言巧语的哄骗,南兰的轻易相信别人等等,好就好在,南兰终于有一天看清了田归农的本来面目,她的心终究还是回到了苗人凤身边。田归农真应该“归农种田”,苗人凤才是真正的“人中龙凤”。

如金庸塑造的那般,苗人凤出场便带光环,所向披靡,江湖无敌手,“知苗人凤后,方信英雄,应知生儿当如此”,但是小说中苗人凤与另一位英雄胡一刀之战却难分高下,由此可见,号称“天下无敌手”只是吹嘘主角的一种说法。不说武功,但说形象。

在小说中,苗人凤与胡一刀恩怨牵连,不过两者行事磊落,心怀坦荡。苗人凤错杀胡一刀后一直耿耿于怀,陷入伤心自责当中,但眼见胡一刀的儿子胡斐后又出于善意和怜爱,不仅与胡斐一见如故,更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这既显现了苗人凤大丈夫的气慨,又表明他悔恨在心,思力补过的江湖情义。

在电视中,苗人凤一副江湖伟丈夫的形象,深得观众喜爱,有前人所描述的“游侠仗义,襟怀磊落”之慨,不自觉也让联想起唐传奇小说中虬髯风尘客,行事决断有谋,豪气干云,不斤斤计较,让人心生敬仰。不仅如此,苗人凤也有男人的似水柔情,从他对待女儿态度上可见一斑。

苗人凤和金庸小说中的另一位人物有所相似,那就是乔峰,两者可对比之处非常之多,看过小说的朋友想必都可以加以联想。

个人认为,苗人凤“金面佛”是一个很成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雪山飞狐》中,和辽东大侠胡一刀、胡夫人三足鼎立,放眼整本小说里,能打过苗人凤的也屈指可数,名号响当当。

但是,虽然是个正面形象,是个坦荡荡的正人君子,也是个英雄豪杰。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东邪黄药师一样,绝非完人。苗人凤生性木衲,沉默少言。由此他人生最主要的三个错误就产生了。

一‘间接造成胡一刀夫妇死亡,胡氏之子胡斐流落江湖’二‘妻子出轨,被奸人毁掉人生’三‘让自己的女儿命悬一线,他和胡斐的对决至今悬而未决,女儿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最后,也是最为难得的一点,其实苗人凤也并非不懂爱,只是生性闷,注意不是闷骚,是直男闷。他的爱是沉稳的守护,尊重他爱的女人的选择,即使你香消玉殒,不管犯过什么样的错误,只要她愿意,就永远是我苗人凤的妻。金庸小说的魅力正在于此

《雪山飞狐》中,苗人凤之所以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有三个原因:

其一,苗人凤要以“打遍天下无敌手”这个称号激出仇人胡一刀。

虽然胡一刀的先祖“飞天狐狸”父子都远胜于苗、田、范三家两代人,但胡姓一家与苗、田、范三家世世代代为仇,一直冤冤相报,从未停歇。直到胡一刀和苗人凤这一代,苗人凤远胜于他的若干代先祖,武功出类拔萃,几乎罕逢敌手,但与世仇胡一刀却从未交过手,也素未谋面。苗人凤为了给父亲报仇,只能想办法把家在辽东的胡一刀给激出来,让他听闻苗人凤“打遍天下无敌手”这个称号,就主动入关来找苗人凤。苗人凤和胡一刀在第一天比试时就特意解释了这件事。

其二,苗人凤内心对自己的武功是极度自信的,认为自己用“打遍天下无敌手”这个称号也没有什么过分之处。

苗人凤的武功的确强悍到了令人心惊的地步。和苗人凤同为“三大家族”之一的田归农,武功和苗人凤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田归农诱拐了苗人凤的妻子南兰私奔,被苗人凤追到,田归农想要带着南兰坐马车赶紧离开,被赶到的苗人凤一把拉住骡车,大车竟然丝毫动弹不得。田归农下车后丝毫不敢生出以武力抵抗的心思,见了苗人凤竟然像老鼠见了猫一般,连抵抗的欲望都荡然无存。苗人凤当初和胡一刀连续比试了四天,丝毫分不出输赢,两个人竟然由世仇慢慢生出惺惺相惜之心,两人都对对方油然生出敬佩之心。

其三,苗人凤故意以“打遍天下无敌手”这个称号来激励和鞭策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仇人胡一刀。

胡一刀和苗、田、范三家一百余年来积下来的数代恩仇,到了苗人凤和胡一刀这一代手里,胡一刀居于北方辽东,和苗人凤从未谋面,双方都是对对方的侠名早有耳闻,心底下一直挺认可对方的为人和作派。但苗人凤始终不清楚自己的父亲是怎么死的,江湖上传闻就是胡一刀下手杀了苗人凤和田归农的父亲。所以,苗人凤尽管内心对胡一刀颇为钦佩,但父仇不能不报,他知道胡一刀武功了得,在江湖上名头极响亮,倘若要报父仇,必须要刻苦练功,让自己的武功练得出类拔萃,所以,苗人凤就以“打遍天下无敌手”这个称号来激励和鞭策自己,时时刻刻不要忘记了仇人胡一刀。

单选|苗人凤真的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吗?

苗人凤和胡一刀激战三天三夜之后,也就是胡一刀中毒身亡之前,早已看出苗人凤剑法中的一处破绽,只是惺惺相惜,迟迟没有出手。

“不来辽东,大言天下无敌手,邂逅冀北,方信世间有英雄”。武功不如胡一刀,这一点,苗人凤自己也是承认的。

苗人凤是个顶天立地的盖世大侠,是个坦荡磊落的正人君子,是个人人尊敬的英雄豪杰。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就和东邪黄药师一样,是正面人物,但绝非完人。

像苗人凤与黄药师这样的男人,老年以后,身居武林食物链最顶端,咖位如同神一般的存在,这样的人物是断然不会成为话唠的。他们生性不喜多言,从不主动与人交流,更加不屑向人解释,苗人凤的一辈子,郁郁寡欢,从各方面抱憾终生。

苗人凤闷葫芦一个,性格有问题,有心思总是藏着掖着,遇事爱钻牛角尖。他跟胡一刀的误会,几句话能交代清楚,非要拼命。明明深爱老婆,但是不言不语,偶尔嘀咕一句,居然是夸了下胡大嫂。性格缺陷表现为情商欠费,所以几乎重要的事情都搞砸了。

苗人凤这个人物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沟通的重要性。

雪山飞狐中金面佛苗人凤剑法流,但并不是真正的打遍天下无敌手,为人正直勇敢、重义守诺,是一代大侠正人君子。可惜爱情失败,妻子被田归农勾引出轨,自己还遭田归农暗算被其重伤、妻子还惨死九泉,自己差点也性命不保。苗人凤既是金庸笔下一位守信重诺的大侠,同时又是一位悲情的男配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1541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9
下一篇2023-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