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毛加一毛——十毛(时髦)
2、两下子加半下子——不成整(两个半,不是整数)
3、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七窍减六窍等于一窍)
4、一口吞了25个“小老鼠”——百抓挠心(一只小老鼠4个爪子)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扩展资料:
歇后语的分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歇后语故事—快刀斩乱麻一刀两断
在1482年7月23日,刚满24岁的小伙子吴东胜准备去街上买二斤白菜。突然,看见了一个人群拥挤的地方。他看见人群内部似乎有一个擂台。于是,他使用轻功飞过人们的头顶,落在了擂台的最前方。
原来,台上正站着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在与一个膀大腰粗的男子在比解死结。两个人各拿了一个复杂的用麻绳捆的结。粗一看去没什么奇怪,细一看就不得了了,这个大结上至少有90个小结。小姑娘和大汉开始比赛谁先解开结了。吴东胜明白了,这不是比武招亲,也不是比文招亲,而是比巧招亲呢!
没过5分钟,少女就已经把所有的结解开了。而那位中年汉子却才解30多个结。于是,那位少女对大汉说道:“对不起,失败了。”中年汉子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了擂场。接着,少女又对大家说道:“现在只剩两个结了,如果也失败的话,今天就到此结束了!”
吴东胜早就想好了:这位少女有着一对水灵灵的眼睛,五官端正,皮肤也嫩白,身材也很苗条。吴东胜又想到:我也要到结婚的时候了,老母亲也还没有看见过我的女朋友呢!于是,他飞上了擂台。
底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吴东胜上台就问:“有没有规则?”“有,谁先弄开谁就胜!”听了规则后,吴东胜和少女的比赛正式开始。吴东胜拿出匕首一刀就把结给砍断了。因此也赢了这场比赛。
后来,此事被传开了,就成了歇后语:——快刀斩乱麻——一刀两断。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猪八戒照相——自我欣赏
朱航
话说猪八戒护唐憎取经成功后,被封为天庭土特产小卖部总经理,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过得舒服实在。但美中不足的是人们都在背后议论他:“小卖部真是倒霉啊!找了这么丑的总经理!”“猪八戒这个丑家伙怎么当上了总经理?”……
猪八戒听后好生奇怪:为什么每个人都说我猪大帅哥长得丑?我应该照张相,看看自己到底丑到何等程度!于是他找来了菩提老祖做照相师,准备拍一张大头照。
照片很快就冲洗出来了,猪八戒看后,愤愤不平:“这叫丑?看这鼻子,方方正正多挺拔!看这耳朵,大大扁扁多凉快!看这身体,肥肥胖胖多福相!十足的吊死帅呆超酷型的美男子!快把这照片放大一万倍,贴到南天门让全世界的人民为我拍掌叫好!”
南天门上很快贴出了猪八戒的超大照片。人们见了,都摇着头,苦笑道:“唉,这真是猪八戒照相——自我欣赏啊!”
张飞卖豆腐——黑白分明
诸爽
话说张飞在长板桥护刘备有功后,当上了黄石县令,但不久就厌倦了如此呆板平淡的生活,想出去干一下老本行——卖菜。卖什么好呢?张飞绞尽脑汁也无从下手。
有一天,荆州电视台播出了一条消息:“荆州豆腐营养丰富,味道可口,是上上佳品。”张飞即刻一拍脑门,大声吼道:“对!我决定卖豆腐!”
张飞说话算话,打电话向关云长要来了30斤豆腐,用小推车装着。他又化了装,推到街上大声叫卖:“卖豆腐!上等豆腐!三个铜板一斤!”
从此,菜市场上又多了一道风景:张飞身高一丈,黝黑的脸庞,微微卷曲的发型,铜铃般的怒视别人的眼睛,龇牙咧嘴的笑容,钢丝般的胡子根根竖起,一副凶神恶煞的壮汉形象。他卖的豆腐则是滑嫩洁白,质量上乘。一黑一白,泾渭分明,引得路人纷纷捧腹大笑。由此就得出一个歇后语:张飞卖豆腐——黑白分明。
土地女儿嫁玉皇——一步登天
史淑意
玉皇大帝听说土地神的女儿聪明贤惠,温柔文雅,知识渊博,而且长得绝不亚于嫦娥,便决定邀土地神和他的二女儿到天上来一趟。
土地神和她的二女儿腾云驾雾的来了。玉皇大帝定睛一看,顿时呆住了,土地神的二女儿比玉皇大帝想象中还要美十倍。她的两个眸子犹如玉杯中两黑牡丹的花瓣,冰肌玉肤,总挂着让人百看不厌的笑容。玉皇大帝眼睛都看直了,决定娶土地神的二女儿为妻。
等土地神和他的二女儿回家时,玉皇大帝立刻下了圣旨,叫人去传旨,那个人到土地神家,念道:
“奉天呈谕,皇帝召曰,宣土地神二女儿为玉帝之妻,封昭仪,接旨。”
“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土地神大喜,邀来各路神仙,大摆宴会,将女儿梳妆大扮一番,备好嫁妆,又飞往天上。
成亲之后,土地神女儿正式封为昭仪,由于得宠,后被封为淑妃。
就是这样,这个故事流芳百世,得了个歇后语“土地女儿嫁玉皇——一步登天。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孙神怡
一天,张飞乘坐时空机来到了二十一世纪。
他走到大街上,发现现代人的发、衣服与众不同,而且销售也得好,大街小巷里,都有服装店。什么“雅戈尔”、“小博士”……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张飞见了,都想买一件,可买衣服要花钱,张飞是穷光蛋一个,哪有钱呀?于是,他决定自己做一件衣服。不过,做衣服也要材料呀?这可难不倒张飞,他决定到街头卖艺。不一会儿,张飞足足有了50多元钱。他买了布料、针、线等材料,准备先穿针。
张飞拿出针认真看了看,心想:“这玉剑虽然锋利,可怎么这么小呀?咦?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洞。”这是什么东西呀?他又拿出线仔细瞧了瞧,心里的疑团便更大了:“这鞭子虽然长,可怎么这么细呀?咦?打在身上一点也不痛。这又是什么东西呀?”张飞左看右看左思右想,还是看不懂这些是什么东西。没办法,他只好去请教他人。在一位老师傅的指点下,他明白了这些是什么东西,也明白了它们的使用方法。
张飞拿出针与线,仔细看了看针,终于发现了针后面的小孔。他仔细看了看,心想:“这么小的洞,怎么穿线呀?”他看了许久,拿起线,左穿右穿,还是穿不进。张飞发火了,他瞪着一双大眼睛,怒气冲天、暴跳如雷地瞪着针,想把针的小孔瞪大,可瞪了好长一段时间,针的小孔还是原来的样子。
于是,留传下来一个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铁公鸡请客——一一毛不拔
黄勇伟
传说有一个人叫铁公鸡,这个人非常小气,连一粒米饭都不肯给别人,宁可浪费掉。
有一天,这个铁公鸡竟会请客,让人听了就会想入非非,迷惑不解。有一个叫大畚箕的想:“这个铁公鸡怎么想到请客呢?
这一天到来了,铁公鸡用小灵通联系上了几个人,并请了四五个客人,有阿狗、阿猫、大候、老东瓜、大南瓜和大畚箕。铁公鸡见这么多的客人都来到了,眉开眼笑地说:“大家好,这次大家来到小弟的家里,让小弟高兴的不得了。“说完就把客人领进屋里,叫他们坐下,自己就到厨房去做饭。
铁公鸡出来了,“饭来了。”随着这一声声音,大家都迫不及待的要吃钣了。等铁公鸡一到,只见他手里只拿了一碗饭,自己坐在椅子上就开始开饭了。
大家见了,真是三分面加七分水——十分糊涂啊,是铁公鸡请客我们来吃饭,我们却是一粒米都没有吃到啊!这个铁公鸡真是一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从此以后,这个世界上就有了这一个歇后语:铁公鸡请客——一毛不拔。
猪鼻子插葱——装象
黄臻尔
大家都知道猪是好吃懒做的,在小动物们心中也不例外,猪是最懒的,而大象是最爱乐于助人的。
一天,公猪胖胖慢腾腾去仓库取粮食。一看,仓库里一粒米也没了。胖胖心急如焚,急得直跺脚。正巧胖胖的好朋友劣性不改的狐狸来了,狐狸见胖胖愁眉苦脸,好像有心事似的,便问了一问:“胖胖怎么了?”胖胖耷拉着脑袋说:“我家粮食都没了!”狐狸眼珠一转,计上心来。狐狸向来就对大象乐乐不满意,想尽办法毁它名声。于是狐狸嬉皮笑脸地说:“你按我的方法去办保你家里一天内有满满一仓库的粮食!”狐狸在胖胖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胖胖连连点头叫好。狐狸偷了两根葱,硬把葱塞进胖胖的鼻子里,对胖胖说:“你现在就是大象乐乐了!”它们先走到了小兔子家里,只见小兔子正在收胡萝卜,胖胖最爱吃胡萝卜了,忙对小兔说:“小兔呀!大象叔叔今年收成不好,粮食没了,给大象叔叔一些胡萝卜吧!”小兔子一听,觉得这不是大象叔叔,大象叔叔是从不向我们要东西的,但聪明的小兔没在这位“大象叔叔”面前说出。小兔对“大象叔叔”说:“好!我去取一些来!”但小兔并没有去取,而是连忙跑进客厅打了大象叔叔家电话。大象乐乐接了电话,小兔知道了大象乐乐在家里,连忙报了警,让黑猫警长把假冒的大象给抓了。
从此以后,这件事就传开了,森林博士猩猩还篇了一句歇后语:猪鼻子插葱——装象。
阅
回答者: 460799574 - 初入江湖 三级 9-24 19:21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以前有这样一个故事
刚满24岁的小伙子吴东胜准备去街上买二斤白菜。突然,看见了一个人群拥挤的地方。他看见人群内部似乎有一个擂台。于是,他使用轻功飞过人们的头顶,落在了擂台的最前方。
原来,台上正站着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在与一个膀大腰粗的男子在比解死结。两个人各拿了一个复杂的用麻绳捆的结。粗一看去没什么奇怪,细一看就不得了了,这个大结上至少有90个小结。小姑娘和大汉开始比赛谁先解开结了。吴东胜明白了,这不是比武招亲,也不是比文招亲,而是比巧招亲呢!
没过5分钟,少女就已经把所有的结解开了。而那位中年汉子却才解30多个结。于是,那位少女对大汉说道:“对不起,失败了。”中年汉子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了擂场。接着,少女又对大家说道:“现在只剩两个结了,如果也失败的话,今天就到此结束了!”
吴东胜早就想好了:这位少女有着一对水灵灵的眼睛,五官端正,皮肤也嫩白,身材也很苗条。吴东胜又想到:我也要到结婚的时候了,老母亲也还没有看见过我的女朋友呢!于是,他飞上了擂台。
底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吴东胜上台就问:“有没有规则?”“有,谁先弄开谁就胜!”听了规则后,吴东胜和少女的比赛正式开始。吴东胜拿出匕首一刀就把结给砍断了。因此也赢了这场比赛。
后来,此事被传开了,就成了歇后语:——快刀斩乱麻——一刀两断。
回答者: 可爱酷小孩 - 试用期 一级 9-24 19:22
歇后语故事—快刀斩乱麻一刀两断
在1482年7月23日,刚满24岁的小伙子吴东胜准备去街上买二斤白菜。突然,看见了一个人群拥挤的地方。他看见人群内部似乎有一个擂台。于是,他使用轻功飞过人们的头顶,落在了擂台的最前方。
原来,台上正站着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在与一个膀大腰粗的男子在比解死结。两个人各拿了一个复杂的用麻绳捆的结。粗一看去没什么奇怪,细一看就不得了了,这个大结上至少有90个小结。小姑娘和大汉开始比赛谁先解开结了。吴东胜明白了,这不是比武招亲,也不是比文招亲,而是比巧招亲呢!
没过5分钟,少女就已经把所有的结解开了。而那位中年汉子却才解30多个结。于是,那位少女对大汉说道:“对不起,失败了。”中年汉子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了擂场。接着,少女又对大家说道:“现在只剩两个结了,如果也失败的话,今天就到此结束了!”
吴东胜早就想好了:这位少女有着一对水灵灵的眼睛,五官端正,皮肤也嫩白,身材也很苗条。吴东胜又想到:我也要到结婚的时候了,老母亲也还没有看见过我的女朋友呢!于是,他飞上了擂台。
底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吴东胜上台就问:“有没有规则?”“有,谁先弄开谁就胜!”听了规则后,吴东胜和少女的比赛正式开始。吴东胜拿出匕首一刀就把结给砍断了。因此也赢了这场比赛。
后来,此事被传开了,就成了歇后语:——快刀斩乱麻——一刀两断。
裤裆里抡大锤的歇后语是沉重打击。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歇后语的类型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况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歇后语
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半夜吃柿子——专拣软的捏
半夜三更放大炮—— 一鸣惊人
抱住木炭亲嘴——碰一鼻子黑
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C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茶壶煮饺子——倒(道)不出
拆了的破庙——没神
出窑的砖——定型了
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
D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大老爷坐堂——吆五喝六
大炮打麻雀——不够本钱
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刀尖上走路——玄乎
肚皮上磨刀——好险
肚子里敲鼓——心中乱扑腾
E
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F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飞机上吹笛子——唱高调
飞机上吹喇叭——空响(想)
飞机上点灯——高明
飞机上挂口袋——装风(疯)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瓶(平)
飞机上做梦——天知道
G
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刚孵出的小鸡——嘴硬腿软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狗撵鸭子——呱呱叫
狗头上长角——装羊
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挂羊头卖狗肉——里外不一
H
何家的姑娘嫁郑家——正合适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怀里抱冰——心寒
黄连树下吹喇叭——苦中作乐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火车拉汽笛——鸣(名)声挺大
J
捡芝麻丢西瓜——贪小失大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近视眼看月亮——好大的星
井里划船——前途不大
K
开弓不放箭——虚张声势
孔夫子搬家——净书(输)
口袋里装钉子——个个想出头
L
拉磨的驴断了套——空转一遭
拉琴的丢唱本——没谱
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老虎打架——劝不得
老虎挂念珠——假慈悲
老虎拉车——谁赶(敢)
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虎头上拔毛——不知厉害
老虎头上拍苍蝇——好大的胆子
老虎嘴里拔牙——找死
老九的弟弟——老十(实)
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鼠啃碟子——全是瓷(词)
老鼠碰见猫——难逃
老鼠跳进糠囤里——空欢喜
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
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梁山上的兄弟——不打不相识
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招亲——弄假成真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得出神
龙王跳海——回老家
聋子的耳朵——摆设
鲁智深出家——毫无牵挂
捋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M
麻子跳伞——天花乱坠
马群里的骆驼——高一等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马尾作琴弦——不值一弹(谈)
卖豆芽不带秤——乱抓
盲人上街——目中无人
猫吃老鼠——天经地仪
猫哭耗子——假慈悲
毛驴和牛顶架——豁出脸来干
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没病抓药——自讨苦吃
梦里看牡丹——想得美
庙里失火——慌了神
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N
拿着凤凰当鸡卖——贵贱不分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P
判官的女儿——鬼丫头
皮球抹油——又圆又滑
Q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秦琼卖马——没办法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
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R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S
入秋的高梁——老来红
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
沙滩上走路——一步一个脚印
上弦的月亮——两头尖(奸)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屎壳郎搬家——滚蛋
屎壳郎下饭馆——臭讲究
寿星拿琵琶——老调常谈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宋江的军师——吴(无)用
孙二娘开店——进不得
孙猴子穿汗衫——半截不象人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孙悟空翻跟头——十万八千里
孙悟空碰见如来佛——有法难使
孙悟空听见金箍咒——头疼
T
偷来的锣鼓——打不得
头发里找粉刺——吹毛求刺(疵)
头上点灯——高明
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兔子拉车——连蹦带跳
兔子尾巴——长不了
腿肚子上绑暖壶——水平比较高
驼子上山——前(钱)紧
W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王八吃称砣——铁了心
王八笑乌龟——彼此彼此
蚊子打呵欠——好大的口气
乌龟请客——尽是王八
乌龟笑王八——彼此彼此
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
X
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
瞎子点灯——白费蜡
瞎子逛大街——目中无人
瞎子认针——对不上眼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小泥鳅跳龙门——妄想成龙
小子打老子——岂有此理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徐悲鸿的马——中看不中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Y
哑巴挨打——痛不勘言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哑巴拾黄金——说不出的高兴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一根筷子吃藕——专挑眼
鱼口里的水——有进有出
月亮跟着太阳走——借光
Z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张飞遇李逵——黑对黑
芝麻开花——节节高
芝麻落进针眼里——巧极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归天——气死的
猪八戒喝磨刀水——内锈(秀)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鼻子插葱——装象
竹篮打水——一场空
锥子上抹油——又尖(奸)又滑
走夜路吹口哨——壮自己的胆子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
牛身上拔根毛——不在乎;无伤大体
牛死日也落——祸不单行
牛蹄子两瓣——合不拢
牛蹄子上供——就显你角(脚)大
牛王爷不管驴的事——各管各的
牛眼看人——高瞧了你
农村的老黄牛——苦了一辈子
脓胞破了顶——烂透了
女儿国办婚事——难得有一回
女儿国招附马——一厢情愿
女鬼偷汉——死不要脸
女子走钢丝——胆大心细
偶像面前磕头——毕恭毕敬
藕丝炒黄豆芽——勾勾搭搭
爬竿比赛——看谁上得快
爬楼梯跌跤——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爬山虎的本领——会己结
爬上马背想飞天——好高鹜远
拍大腿吓老虎——一点没用
拍马屁拍到马嘴上——会咬一口
拍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脚
拍拍屁股就走——不管了
排笔绘画——线条太粗
排队梳辫子——一个一个来
排骨烧豆腐——有硬有软
牌楼下躲雨——暂避一时
潘金莲熬药——暗地里放毒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潘金莲敬酒——丑话说在前
盘山公路上开车——要善于转弯
判官办案——吓死人
判官演魔木——尽耍鬼把戏
盼望出太阳的姑娘——热情(晴)人
螃蟹教子——不定正道
螃蟹拉车——不走正道;使横劲
螃蟹娶亲——尽是王八
螃蟹吐沫——没完没了
胖大海掉进黄连水——苦水里泡大的
胖婆娘过窄门——门当(挡)户对
胖子穿小褂——不合身
抛球招亲——未必如意
跑步比赛——你追我赶
跑了虾公捉到鲤鱼——理更好
跑了羊修圈——防备后来
跑马使绊子——存心害人
泡泡糖粘住糯米饭——扯也扯不开
泡软了的豆子——不干脆
泡透的土墙——不久长
喷火器的脾气——张口就发火
盆子里摆鸡蛋——不数的几个
盆子里摆山水——假景
膨胀的皮球——一肚子气
捧着金碗当乞丐——高兴得发傻,何必求人
捧着金碗要饭吃——装穷叫苦
捧着泥鳅——耍滑头
披麻救火——自讨苦吃
披蓑衣救人——惹火(祸)上身
砒霜拌姜汁——毒辣
砒霜里浸辣椒——毒辣透顶
皮裤套皮裤——定有缘故
皮箩里洗虾公——一个也跑不了
皮球擦油——又圆又滑
皮球掉在油缸里——又圆又滑
皮球落水——浮在表面
皮球上戳了一刀——泄了气
皮球上磨刀——泄气
皮软骨头硬——表面和气
皮条打人——该收拾
皮娃娃砸狗——招你不当人
皮鞋打蜡——一时光
皮影戏——一牵就走
屁股底下安弹簧——一蹦老高
屁股上插针——越隐越深
屁股上持锯子——截断后路
屁股上打花脸——哪有人样
屁股上画眉眼——好大的面子
屁股坐在鸡蛋上——一塌糊涂
骗子赌钱——耍手腕
拼死吃河豚——一命搏一命
贫血病人——脸上无光
平地里起坟堆——无中生有
平光镜——八面光
屏风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
瓶口封蜡——滴水不漏
瓶子里的苍蝇——没有出路
泼妇搽粉——只图脸上好看
婆婆一个说了算——没公理
婆婆嘴吃西瓜——滴水不漏
婆媳吵架儿子劝——左右为难
迫击炮打蚊子——小题大作
迫击炮对机关枪——半晌回一句
破被子包珍珠——好的在里面
破表——没准儿
破茶壶掉进水里——几头进水
破大褂——没理(里)
破罐子——甩了
破夹袄上绣牡丹——图表面好看
破饺子——溜边了
破喇叭——别吹了
破梁做根烧火棍——大材小用
破麻袋装着烂套子——不是好货
破棉袄套绸衫——装面子
破皮球,烂轮胎——到处泄气
破皮球缝帽子——不成器(盛气)
破琵琶——不好谈(弹)
破网打鱼——瞎张罗
破网捞虾——落空
破屋门——老得用棍儿顶着
破蒸笼蒸馒头——浑身出气
剖腹藏珍珠——爱财不爱命
剖腹藏珠——要钱不要命
剖腹献肝胆——死尽忠心
剖开墨鱼肚——一付黑心肠
剖鱼得珠——喜出望外
菩萨的长虫——佛口蛇心
菩萨的胡须——人造的
菩萨的胡子——人安的
菩萨的心肠——软的
菩萨掉大河里——留(流)神
菩萨坐冷庙——孤苦伶仃
葡萄架下乘凉——舒适
葡萄汁充花露水——不是哪块香料
七八月的南瓜——皮老心不老
七尺汉子六尺门——不得不低头
七擒孟获——叫他口服心服
七石缸里捞芝麻——费功夫
七仙女嫁董永——采取主动
齐桓公用董仲——不记前仇
骑老牛追快马——望尘莫及
骑楼下躲雨——暂避一时
骑驴看唱本——看多少算多少
骑驴拿拐杖——多此一举
骑驴望着坐轿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骑马背包袱——全在马身上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骑马过独木桥——回头难
骑马过闹市——岂有此理
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骑马上天山——回头见高低
骑马时间少,擦镫时间多——本末颠倒
骑毛驴不用赶——道熟
骑毛驴有用赶——道儿良好
骑牛找牛——老糊涂
骑牛追马——望尘莫及
骑着骆驼吃包子——乐颠了馅儿
骑着骆驼赶的鸡——不识高低
棋盘里的老将——出不了格
棋盘上的士象——不离将
棋盘中的子儿——捻一下,动一步
旗杆顶上拉胡琴——唱高调儿
旗杆上的灯笼——高明
旗杆上挂地雷——空想(响)
乞丐吃醋——一副穷酸样
乞丐吃梅子——穷酸
乞丐打铃——穷得叮当响
乞丐的衣服——破绽多
乞丐过日子——全靠别人施舍
乞丐进发廊——没人理
乞丐扭秧歌——穷快活
乞丐说相声——耍贫嘴
乞丐跳舞——穷快活
乞丐养猪——没料儿
起重机吊灯草——不值一提
起重机吊鸡毛——不值一提,大材小用
气象大学毕业的——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
汽车死了火——要人推
汽球上天——吹起来了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千斤顶干活——不怕压力大
千斤顶伸头——压上劲了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客——总有一别
千里行军才起步——路长着呢
千年的大树——根深时茂
千年的狐狸精——古怪
千年的铜器——老古董
千年的铜钟——经得起打击
千年的野猪——老虎的食
牵牛过独木桥——难过
牵牛花儿当喇叭吹——闹着玩
牵牛花讨好——顺杆爬
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牵只羊全家动手——人浮于事
牵着骆驼数着鸡——高的高来低的低
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羊)相
前面是狼后面是虎——一个比一个凶
前面是死胡同——行不通
前妻的孩子哄后娘——尽说瞎话
前藤子上上吊——难死人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进退两难
钱串子脑袋——见窟窿就钻
钱塘江涨潮——大起大落
钱眼里睡觉——细人
潜水运动——要沉住气
浅滩上放木排——一拖再拖
欠债不还——放赖
欠债还钱——理所当然
强盗发善心——难得一回
强盗碰着贼爷爷——黑吃黑
强盗照镜子——贼头贼脑
强盗走了扛出枪来了——假充勇敢
强盗做梦——想着偷
强拉媳妇成亲——人在心不在
墙缝里的坚强不屈蚁——自有路数
墙缝里的蚂蚁——不愁没出路
墙缝里的蝎子——暗中伤人
墙上的麦子——野种
墙头上的种白菜——难浇(交)
墙头上睡觉——难得翻身
墙头上种菜——没缘(园)
抢吃弄破碗——欲速则不达
敲锅盖卖大饼——好大的牌子
敲开的木鱼——合不拢嘴
敲锣卖糖——各干一行
敲锣撵兔子——起哄
敲锣碰到放炮的——想(响)到一点子上
敲锣捉麻雀——一个逮不了
敲着空米缸唱戏——穷开心
荞麦地里藏秃子——没有看出你来
荞麦地里抓王八——十拿九稳
荞麦捏的——没有骨头
荞麦皮打浆糊——粘不到一起
荞麦皮里挤油——死抠
荞麦皮榨油——无中生有
桥顶上盖搂——上下空
桥孔里插扁担——担不起
桥孔里伸扁担——担当不起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巧他爹打巧他娘——巧上加巧
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俏大姐的头发——波涛滚滚
俏大姐择眉毛——连根拔
俏媚眼给盲佬看——传错情
俏媳妇戴凤冠——好上加好
翘辫子不叫翘辫子——死了
切菜刀剃头——真玄
茄子开黄花——变了种
秦桧的后代——奸小子
秦桧杀岳飞的罪名——莫须有
秦桧杀岳飞——罪名莫须有
秦桧要负担——没给的
秦始皇的奶奶——有年纪啦
秦始皇收兵器——高枕无忧
秦叔宝的黄骡马——来头不小
青菜煮豆腐——没什么油水
青草喂牛——有嫩的咬了
青面虎下山——小打扮
青皮菠萝——还不成熟
青染缸里洗澡——一身轻(青)
青石扳上炒豆子——熟一个,蹦一个
青石板上的青苔——扎不下根
青石板上摔鸟龟——硬碰硬
青桐木作杠子——硬邦邦
青蛙唱歌儿——呱呱叫
青蛙吃黄蜂——倒挨了一锥子
青蛙过冬——呆着不动
青蛙爬在脚上——不咬人,吓一跳
青蛙求偶——大声叫喊
青蛙拴在鞭梢上——不值摔打
青蛙谈恋爱——吵闹不休
青蛙望玉兔——有天地之别
青蛙笑蝌蚪——忘了自己从哪来了
青蛙钻蛇洞——自寻死路
青竹竿掏茅坑——越掏越臭
青竹蛇,黄蜂尾上针——最毒
倾巢的黄蜂——一轰而散
清明后的妻子——一夜一节子
清明时节黄梅雨——年年如此
清水潭里扔石头——一眼望到底
清油炒菜——各有所爱
清蒸鸭子——浑身稀烂嘴巴硬
蜻蜒吃尾巴——自咬自
蜻蜒点水——东一下,西一下
蜻蜒点水鱼打花——没有用
蜻蜒点水——只接触表面
蜻蜒撞着蜂蛛网——有翅难飞
请个猴子去摘桃——到不了你肚里
请来阎王压判官——以大欺小
请狼来做客——活得不耐烦
请瓦匠上房顶——查漏洞
请小姨子做伴——不安好心眼
穷大奶奶逛庙会——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穷风流,饿快活——苦中作乐
穷寡妇赶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穷寡归回娘家——苦衷难诉
穷汉下馆子——肚里空,兜里光
穷皮匠的家当——破鞋
穷人打官司——屁股上前
穷人掉雪窟——又冷又饿
穷人买米——只要一声(升)
穷人卖女儿——迫不得已
穷人卖仔——逼不得已
穷秀才娶亲——将就着办,一切从简
穷债户过年——躲躲闪闪
穷嘴恶舌头——招人讨厌
秋风扫落叶——一吹一大片
秋后拔萝卜——再硬也要碰
秋后蝉鸣——声嘶力竭
秋后的棒子地——好硬的碴子
秋后的瓜棚——空架子
秋后的蝈蝈——没几天吱吱头了
秋后的狐狸——变了样
秋后的黄蜂——欲凶无力
秋后的黄瓜——无前劲儿,没后劲儿;蔫了
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秋后的扇子——无人过问
秋后的树叶——黄了
秋后的丝瓜——一肚子私(丝)
秋后的蚊子——没几天嗡嗡头了
秋后的蚊子——又欢起来了
秋后高梁——从头红到脚
秋后刮西风——一天凉过一天
秋千打成一字平——大动荡
秋天剥黄麻——净是扯皮事
秋天的柿子——越老越红
蚯蚓戴帽子—%A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