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邂逅的介绍

美丽的邂逅的介绍,第1张

《美丽的邂逅》是陈升在2008年12月19日发行的一张国语录音室专辑,由滚石唱片发行,共收录了11首歌曲。122009年7月5日,该专辑在第九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中荣获“年度国语专辑”奖项。此名还为一部连续性漫画《美丽的邂逅》

作者:纪天才

山有山的雄伟挺拔,水有水的妩媚柔情。焉支山是一幅油画,远观比近看更和谐、丰韵,充满遐思,多了美感。

焉支山是一部厚重的穿越 历史 的作品,坐落在河西走廊蜂腰地带的甘凉交界处,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处,东西长约34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自古就有“甘凉咽喉”之称。焉支山主峰百花岭,海拔3978米,也是距县城最近的原始森林。

焉支山又叫胭脂山,因山中生长一种花草,其汁液酷似胭脂,山中妇女用来描眉涂唇而得名。景区内松柏常青,草木葱茏,蜂飞蝶舞,鸟语花香,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有河西“小黄山”的美称。

焉支山载入史册已久。先有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年轻将领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进,过焉支山,击败匈奴,夺得河西地区,打通了中原与西域交往的通道,自此,焉支山成为胜利的象征而载入史册。后有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行,为了统一河西地区,对伯雅、吾吐屯等西域27国实行怀柔安抚政策,并御驾西巡张掖,颁诏下令27国君主使臣前来焉支山朝见,隋炀帝在山丹焉支山举办“万国博览会”,因此焉支山有了“国博故里”“世博圣地”之称,使焉支山成为世界博览会最早的发源地而闻名天下。

初夏时节,是焉支山一年中最勾人心魄的季节。明净的天空,醉人的阳光,满目皆绿。山挺拔俊秀,五彩斑斓;水多情柔润,静静流淌,宛如仙境。

从山丹县城出发,行驶大约2小时就来到了“果子沟”入口处。“果子沟”是进入焉支山的必经之路,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顺着果子沟一路走来,焉支山入口远远映入眼帘。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焉支山就是水草茂盛的天然草场,古老的游牧民族氐、羌、月氏、匈奴等曾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也是古代游牧民族妇女搽抹胭脂原料红蓝花的重要产地。据传,那时匈奴诸藩王的妻妾多从这一带的美女中挑选,匈奴语称各藩王之妻叫“阏氏”,“焉支”或“胭脂”是其汉译的谐音,焉支山因此而得名。

舍车步行,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哗哗的小溪流水带着浓浓的夏意一路欢唱着,而不远处的树林间偶尔传来游人和孩子们的嬉笑声,使整个山谷形成动静结合的美。远景、近景层次分明,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人在画中,画在心中。在两山对峙的峡间,一泓清泉淙淙流淌,清澈见底,水间许多大石当流,吞吐成音。夹峡松山,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松林间一些低矮的灌木生出各色杂花,星星点点掩映在枝头,耀得让人心醉,世外桃源般的清爽让每一个人沉醉。

我们一行人沿焉支峡步行上山,开始道路平缓,一路山水相映、流水淙淙,随着山势上升,林木繁茂、曲径通幽。和友人欣赏、拍照时,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与山水有关的诗词成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相连、山水相依、千山万水、高山流水、青山绿水、依山傍水、山重水复等。可见,山水河流、林木大地构成人类生存于其中且须臾不可分离的大自然。进入这样的山水间,令人全身放松、浑然忘我。

前行的路上,满目翠绿,郁郁葱葱。山脚下的野菊花在微风中摇曳,轻盈的小蜜蜂刚落在花瓣上,吸吮着花蕊,忽然之间又飞得无影无踪!一只花蝴蝶趴在草坪上一动不动,仿佛在思考什么,或许是飞太累了,想停歇一会儿。

一边前行,一边听向导给我们介绍。焉支山景区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其中有杨四郎泉、西北民族风情苑、玉皇观、万佛塔、隋炀帝行宫,钟山寺、百年焉支松、焉支玉溪、万寿岭等,每处风景都有耐人寻味而又不一样的精彩。

随着海拔升高,大家脚步沉重缓慢,看着通往遥远树林不见尽头的道路,愈发感到信心不足,友人们相互鼓励,一路前行。直至听到一声悠长独特的木鱼声,静寂空灵中,气喘吁吁的我们终于来到了钟山寺。钟山寺,原为宁济公祠,又称后寺。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玄宗李隆基诏封焉支山神为宁济公,即安宁匡济的意思。该祠立于悬崖,依山势立柱,石道索绳为径。攀登其上,远眺四面,山中山外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从钟山寺走到玉皇观,路况相对平缓,有点下山的感觉。不想这一峰回路转,面前极其开阔,山峦叠嶂郁郁葱葱,而我的目光却被平缓而翠绿的山坡上悠闲吃草的黄牛吸引,忍不住多拍了些照片。

来到玉皇观,这里香火旺盛,是远近闻名的朝山圣地。每到农历六月初六,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这里朝山观景,避暑消遣。楼、阁、亭、榭、塔、坊、游廊巧妙布局,依山造势,以林掩幽,飞檐翘角,画栋雕梁,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出玉皇观,来到万佛塔。万佛塔是具有隋唐风格的殿塔建筑。大殿彩绘斗拱,疏朗宏大,出檐深远。塔高49米,塔基四方八角,重楼七层,设计精巧,气势恢宏,登塔观景,美不胜收。

继续前行,一条奇峰耸峙,碧水潺湍,花木葱茏,云蒸雾罩的风景谷闯入我们的视线,这里就是神仙斋。初见步道,顺着山势,蜿蜒曲折,延伸向上,一眼望不到头,让人望而生畏。抬眼望去,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不断爬山,步入其中,也确实如此。

一路向上,踏上木栈道,深**的栏杆和楼梯,在高大的绿树映衬下显得格外好看。身边已经没有了人声,只有来自山间的风在耳畔呼呼作响。幽静的步道,挺拔俊秀的苍松,满坡绿草簇拥在各色的野花旁,在微风中摇摇曳曳,煞是好看,让人忍不住继续往前 探索 。

来到神仙斋可以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感受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据传说,在上古时代,西王母曾在焉支玉溪里的神仙坪和瑶池边设宴,款待西巡途中的周穆王。

在林间步道曲折前行2小时后,终于来到了焉支山顶的百花池边。百花争奇斗艳,山花四野相闻,松柏掩映,流水潺潺……绕百花池缓步,层林深处的寂静和着布谷的鸣声由远而近,我眼前的景物本已是江山如画了,“祁连雪皑皑,焉支草茵茵”如诗的景象又在我心头涌动。

焉支山下是很难尽收眼底的一片大草滩,纵目眺望,可一览河西走廊千里通衢,俯瞰群山夹峙、万山奔涌之壮观气象。看山峦起伏,若翔若舞,四方绕云,八面来风,尽从眼底而过,令人顿生万千感慨!

时过境迁,当年万国博览会的胜迹已荡然无存,一代枭雄曾经拥有的威仪与辉煌早已遁入逍遥,唯有山顶寺庙的清脆钟声伴随着飘渺的云雾依稀能唤起人们点滴的遐思,让人追寻它的已不仅仅是它显赫的 历史 ,还在于它碧峰千绕、松柏交翠的奇妙风景。

焉支山是一处看不够的风景,一部读不完的史书。焉支山,山山有故事,水水有传奇,一棵树,一个传说;一块石,一段 历史 。可谓一山故事一山歌。这故事、这歌都在静静地等待着你来品读、聆听!

美丽的邂逅第六段,主要讲述了亲情,友情,爱情的关系,讲述了在人生的旅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相知相爱,就像一场美丽的邂逅。

美丽的邂逅第六段讲述了,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的旅行,在这段旅途中,,偶遇邂逅是一种美丽的风景,让人们产生无限美好的相识

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

美丽的邂逅(微小说)

我喜欢她都喜欢到血液里,他喜欢我亦到了骨髓里。

那是一个炎热夏季的傍晚,我悠闲散步于街市,来到书摊前,随手翻着书,突然一个穿着青花瓷裙子的女孩映入了我的眼帘,她穿着浅绿的束身衬衫,下身穿着蓝底小白花的青花瓷裙异常扎眼。

她25岁上下,窈窕身材,瓜子脸,长长的青丝秀发披肩,走起路来,给人以飘逸感。前凸后翘真是迷人。我的精神崩溃了,心想:是不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了?看着我,她嫣然一笑,我也憨憨的对她一笑。凝视后的尴尬且不用说,看得人家姑娘满脸绯红。我这时才意识到自己有点过。咋这个样子呢?她买了一本书走了。

我到家后,躺在床上,26岁的我,平生第一次体会到啥叫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我失眠了,为了一个不认识的女孩失眠了。这是不是叫单恋?

第二天晚上,我打扮了一番,然后,又去了街里的那个书摊,心不在焉的照常翻着书,企盼着电视剧里的镜头或情景发生。不一会,女孩来了,看见我嘴角微微上翘一下,我知道那是人家出于礼貌。买了一本——《张晓风精选集》,就要走了,我快步走过去同她搭讪,得知她在市文联工作,是个文学爱好者,家就在附近,我呢,是一名高中的语文老师,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这能不能算作郎才女貌呢?瞎想啥呀?说不定人家都有对象了。

我第二天找到了文联的朋友了解了这位姑娘叫冷月,是位小有名气的才女,经常在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为人低调内敛,人品一流。在文联主办的刊物上负责稿件的编辑工作。

后来,我有目的地给冷月编辑的刊物上投稿,笔名叫暖阳。

一连写了好几篇,什么微型小说、散文、现代诗歌、诗词,都如石沉大海,音信皆无。我要选择放弃键。这时,我收到了一封令我惊喜的信。我一看是市文联编辑部邮来的。那个乐呀,当时是蹿起老高。蹦跶好几下。

都说字如其人,她的字,娟秀而精致,信的文笔中 透漏出女孩的典雅与娴静。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姑娘沉醉于稿件的评阅中,看着一位叫做暖阳的习作,不时浅浅地笑呢。

我看着冷月写来的关于我写的习作的若干意见和建议,诚恳真挚,我心服口服。暗暗佩服才女的语言功底。我最感兴趣的是最后那句话:暖阳:以后如有事请到文联六楼606找我。再见!

我想机会来了!要把握好。

101放假,我带着文稿,带着我那颗火热且滚烫的心来到了文联,轻轻敲门后,我见到了她。冷月的脸上不知为什么泛起了红晕。我拿出了文稿,请冷月面批,对一篇叫“雨中情丝”的散文稿,她非常感兴趣 。说我进步了,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语言也比较清新流畅……反正都是夸我的话,我当时别提有多美了。

接着,我们俩聊李白、杜甫、苏东坡、聊张晓风、林语堂、白先勇、舒婷、毕淑敏、聊余光中、余秋雨,最后聊到了徐志摩……

这次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她是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来文联工作刚满一年,主要是至今未婚,还没处男朋友。我心想:这真是天意呀!

我俩从上午8点一直聊到11:30 ,眼看到了饭时,我想机不可失呀。我说:“冷老师,你看到饭时了,给我个答谢你的机会呗,她推说,有事要拒绝我,我也不是吃干饭的,大白给。我说:“我快调走了,如果这顿饭不吃,今后就没机会了!”我也不知道,我咋突然变得聪明了,信嘴一诌,还真管用了。冷月说:“那好吧,找个清净的地方。”我说:“你想吃啥?”她说:“随便!”最后敲定吃火锅。

在那次酒桌上,我俩的感情有了微妙的变化 。冷月喝了很多酒。有红酒、白酒和啤酒。在醉意时,她说她对我有好感,特别是对我的上进心、不服输的精神表示钦佩。这一次吃饭,我俩谈了很多很多。我了解了她冷峻的背后,是那样的淑女、小女人、那样的小鸟依人。我的心率加快了,我控制住了自己,人家只说对我有好感,也没挑明是恋爱关系,瞎寻思啥 ?吃饱喝足后,我非常绅士地把冷月送回了家。记得时间是从中午12:00分,一直吃到下午4:30 。

谁知道,这顿饭是我和冷月的分别饭。她不久就调走了,去了上海一家杂志社,任总编辑。时间是1982年9月26日。

33年过去了,冷月不再年轻了,33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33年中,我在电话中得知冷月经历了结婚、离婚,有一个儿子,今年28岁,在美国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现在的冷月仍然孑然一身。孤独度日,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

令人兴奋的是:2015年3月26日,我们东北三省的文化考察团决定去上海参观研讨,作为地级市的文化局长我有幸参加此次活动。

2015年3雨28日,飞机在上海的浦东机场降落,在接机站口我看到了一位年过半百仍风韵犹存的女人,略显微胖的她手持一束红玫瑰,在翘首期盼着。

我远远地就看到了她?这不是每日令我魂牵梦绕的青花瓷裙女孩冷月吗?

我恨不能扑上前去,紧紧地拥抱她、亲吻她。可怕同来的仕友看见,岂不贻笑大方。

当天晚上,我们相约来到了上海黄浦江附近的“巴越风酒店”。

冷月见到我后,啥也没说,将头埋在我怀里,一直捶我后背,然后就泣不成声了。她怪我33年前,请她吃火锅那次没有向她求婚,哪怕确立恋爱关系也好,她说她就不会来上海了。她说她当时已经示意我说对我有好感了,可我还是显得很木讷。当天晚上冷月失眠了。认为我暖阳是个冷血动物。根本不懂得什么情感。实际上,冷月错了。33年暖阳一直没有停止对冷月的思念与牵挂。

那个初春细雨绵绵的夜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馨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宁愿回到33年前,看到那个身穿束身绿衬衫,下穿蓝底小白花青花瓷裙,长发飘飘,脚穿高跟鞋的令我热血沸腾的清纯女孩。

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

美丽的邂逅是指两个人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突然不期而遇。可以用来指以前见过的人,也可以用来指不曾相识的人,是不期而遇之意,又含有一丝缘分。两个人之间尤其指青年男女间偶然产生某种短暂或长久的情愫的遇见,是“邂逅”的最普遍定义。

该词出自《诗经·国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现代社会中对“邂逅”的运用有时也用于两个陌生人的偶遇,在影视、广告中尤其常见,但此种用法和传统释义的“邂逅”其实是有较大偏差的。

《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毛 传:“邂逅,不期而会。” 陆德明 释文:“遘,本亦作逅。” 南朝宋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忆昔清明佳节时,与君解逅成相知。” 夏衍 《长途》:“这广坦的荒原,使我想起了我们从 广州 退出时在 柳江 船上邂逅的一个旅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5712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2023-09-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