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上海有哪些非常值得前去游玩赏景的最佳地点推荐呢?接下来就为小伙伴们详细介绍一下吧!大家可以趁着这个时候前去游玩赏景哦!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顾村公园地址:沪太路4788号
顾村公园四季皆美,春能赏樱花开,夏可观池中荷花亭亭玉立,那么秋冬有什么呢秋冬时节,顾村公园的景色依旧迷人。在闻过了满园馥郁的桂花香气后,还能邂逅一棵棵金黄的银杏。抬头一望,黄澄澄的叶子染上金灿灿的光。偶有一阵风吹过,满地翻黄银杏叶,一片片似鸭掌形状的银杏叶堆叠铺满了小道,和三两好友一起慢悠悠地走过,踩一地“碎金子”。
如果说银杏代表了秋日的浪漫,那耀眼的红枫则是秋日炽热的象征。如火的红叶向上延伸,把天上的云彩和地上的红枫交相辉映,这一抹耀眼夺目的红,令人惊艳不已。除了红枫,杉树也各种实力抢镜。阳光洒在杉树上,色彩愈加浓烈,宛如大自然无意中打翻的调色盘,金色、红色、绿色、蓝色交织出绚丽的色彩,美不胜收。一眼望去,整个公园就像一首朦胧诗,满载着诗情和画意。在这里,与浪漫的冬日来一场美丽的邂逅,感受怦然心动的惊喜。
2、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地址:塘后路206号
天气渐渐冷下来,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树木经过秋霜的抚慰,开始变成了一片红**。走进公园,总有缤纷秋色不经意地闯入视野,引人驻足拍照。沐浴着暖阳,看或金黄或火红的枝叶在风中尽情摇曳生姿,不禁感慨季节更迭,万物美好。
此时也是在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观赏群鸟和芦苇的好时候。公园里60多公顷的滩涂湿地是候鸟们喜爱的栖息地,尤其是沿江的滩涂地带,常有白鹭你追我赶,翱翔觅食。沿着江边木栈桥漫步,来到宛若九寨沟仙境的矿坑花园。阳光洒在平静水面上,泛着点点细碎的、钻石般的光。溪水中透亮的翡翠绿意四季如一,而秋天则提起画笔为这绿野仙踪点缀上红与黄的温暖。
3、罗泾镇塘湾村地址:沪新路
空水澄鲜一色秋,白云红叶两悠悠。秋天的塘湾村更添一层或烟水迷蒙、或色彩缤纷的滤镜,美的像童话里的仙境。就如同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所描述的那般,塘湾村的秋天并不会让人觉得清冷寂寥,反倒被太阳烙红的秋叶渲染得热情如火,生机勃勃。身披落日余晖的广阔草坪、集装箱咖啡屋、露营帐篷以及栩栩如生的动物塑像眼前的一切都那么像**剧照,充满了秋日氛围感。周末,不妨带着小朋友们到这儿来短暂逃离城市喧嚣,拥抱郊野闲趣时光吧。
4、罗店镇罗芬路地址:美兰湖路-国际会议中心
今年,罗店镇的罗芬路(美兰湖路-国际会议中心)被评为全市落叶不扫景观道。深秋季节里,人行道一侧的银杏林便披上了金黄外衣。一片片泛黄的树叶勾勒出层林尽染的气势,落叶不扫,积聚成毯,描绘出专属美兰湖的秋日童话。叶落景美,秋意入画。银杏叶儿悬在树梢上,只待一阵秋风,将它轻轻摇落。捡拾一堆漂亮的银杏落叶,用你的巧手编织成花儿重新绽放。
5、罗店镇毛家弄村地址:明代钱世帧墓旁
这两棵古银杏都已达到了450岁高龄,随着秋风起,它也打开了一年中最美的篇章,片片金色叶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静静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棵古银杏守护的钱世帧墓在1992年公布为宝山区文物保护单位。墓主人钱世帧是明万历年间抗倭援朝名将,墓地原有祭台和甬道,两侧分列石人、石马并种植银杏树多棵,抗日战争中遭到破坏古银杏现存2棵,被列为上海市一级古树名木。
大自然是技法精湛的“画家”,不同季节总能画出令人惊艳的美,秋冬的宝山也被简单的红黄两色绘出绚烂至极的画作。找个阳光正好的天气,你也来这画中走一走吧~
邂逅
播放
歌手:林忆莲
语言:粤语
所属专辑:忆莲2000精选
在深秋邂逅你
如初恋诗般优美
无虑又俏皮
与你漫步长夜里
已心醉
晚风轻吹
星星也紧随
在相恋季候里
迷痴痴总觉昏醉
从来没掉眼泪
冷雨落下长夜里
似心碎
抱紧空虚
急风正吹
何以分开
长夜共冷雨说相爱
离别了你
每日如蜡像在发呆
可以分开
留下是抱怨与感慨
离别了你
午夜仍造梦是你来
在深秋邂逅你
由相恋紧接分离
仍愿静默盼祈
抱拥着你
冷雨落下长夜里 似心碎
抱紧空虚
急风正吹
何以分开
长夜共冷雨说相爱
离别了你
每日如蜡像在发呆
可以分开
留下是抱怨与感慨
离别了你
午夜仍造梦是你来
何以分开
长夜共冷雨说相爱
离别了你
午夜仍造梦是你来
在深秋邂逅你
由相恋紧接分离
仍愿静默盼祈 抱拥着你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最美的秋天在这里
这里的秋天,有遍地金黄的野草。躺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之上,你完全被金黄包裹着,阳光洒满大地,闭目遐思,心随意动,温情阵阵弥漫在周围,你就是这里的主宰。
这里的秋天,有清澈见底的河湖。这的水没有内地河湖水的腥臊味,更没有工业废水的污染,永远都是那么洁净。捧秋水洗脸,再喝上几口小酒,气定神闲。最让人喜欢的还是用这里的水煮茶、冲茶,没有任何异味,充分溶解了茶香,让人“爱不释口”。
阿里,世界屋脊
这里的秋天,有湛蓝幽深的天空。白云是那么千姿百态,秋风是那么柔和,视野是那么开阔,空气是那么纯净清凉……在这样湛蓝的天空下,美景处处皆是,即便有再多的烦恼,也会被瞬间冲淡。
这里的秋天,有遍布山谷的红柳,郁郁葱葱,满目艳红。它们与土红的山、艳红的晚霞,共同构造了一个以红为主题的时空。立于红柳林中,那漫山遍野的红艳填满心扉,彼时彼刻,你再不会对生活有任何的不满与抱怨,取而代之的是感恩生活的美好,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山间“明珠”
这里的秋天,有徘徊不离的候鸟。有水的地方,总能看到成羣结队的鸟儿,黑颈鹤、黄鸭、海鸥……没有人类惊扰它们的生活,没有了以往的偷猎者,它们在水里自在地捕捉游鱼、打闹嬉戏。即便天已经很冷了,这些候鸟还是在尽享生活,迟迟不愿意离去。
这里的秋天,有无忧无虑四处觅食的野生动物。秋天的草原之上,经常可见自由自在的藏野驴、野犛牛、狼、白尾野兔、狐狸、乌鸦、草原雀、藏羚羊、旱獭、黄羊、岩羊……偶尔也能看见金丝野犛牛、雪豹、盘羊……走在这样的路上,你才深知,这里的世界是属于野生动物的,你无权去破坏,无权去改变,只是作为一名过客,曾经来过。
这里,无限风光,这里便是阿里。
西藏的西藏,
世界屋脊的屋脊
这里是“万山之祖”,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在这里相聚;这里是“百川之源”,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在这里发源。
这里更是“神灵之所在的世界中心”,印度教、耆那教、西藏苯教、佛教都将这里视为心中的圣地,每年都会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教徒来此朝圣,他们一步一叩首的身影,将每一寸土地渲染得异常神秘而神圣。
严苛的土地
这里叫“阿里”,一个你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说熟悉是因为,如果算上那些音译的外国人,你一定可以随意说出几个叫阿里的名人;说陌生是因为,当你在网上搜索“阿里”一词时,排在最前面的都不是这个叫做“阿里”的地区。而且我相信,大多数的中国人,即使是爱好旅游的你,甚至是一些已经去过西藏的朋友,都没有听说过它。
阿里,位于西藏最西部的一个地区,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全地区面积约30万余平方公里,人口仅6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这相当于3个浙江省那么大的土地上。仅居住着还不如浙江大学的在校学生人数多的人口,这样的人口密度是身处中国内地地区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相对于如此稀少的人口密度,阿里地区最为特别的还是那超过4500米的平均海拔,为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之最,所以又有人将阿里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这里是阿里,没有常年葱绿的树木,有的只是终年不化的积雪;没有茁壮成长的庄稼,有的只有顽固坚硬的岩石。这里是阿里,没有轻快歌唱的鸟儿,有的只是在空中盘旋的秃鹫;没有悠然闲情的牲畜,有的只有弱肉强食的野兽。这是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甚至可以说是不适合大部分生物生存的地区,但这里却是无数如我一般的游人梦中向往的地区。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纯粹的美景,最自然的生灵,最神秘的文化以及最虔诚的信仰。于是有人说“没有去过阿里,就等于没有真正到过西藏。”
“神山”冈仁波齐
在阿里,耸立着一座海拔达6714米的山峯,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冈底斯山主峯——冈仁波齐峯,人们都称它为“神山”。
冈仁波齐曾是当地及印度、尼泊尔、不丹和锡金等国的佛教徒祈天求神的圣地。至今在“神山”脚下还残存着不同国度风格的古刹。当时那些虔诚的佛教徒,不远千里,不辞千辛万苦来到这脱离尘世的“仙境”求取“神灵”,表达他们的“诚心”。他们要沿路叩头祈祷,最后到“神山”之下绕山朝拜数圈,才算完成夙愿。据说凡是到此朝拜者,回去后立即身价倍增。不过,也有些朝拜者到了“神山”脚下,受不了辛苦,不是自己绕山求神,而是以羊为代价,请当地贫苦牧民“代劳”,这大概也算尽了他们的“诚心”吧。
“神山”之名的由来,并不纯属于偶然,可能与它那险峻的奇峯异貌有密切关系。在峯峦起伏的羣山之中,唯具独特雄姿,气势磅礴的冈仁波齐峯凌空直耸云霄,峯顶常年被皑皑冰雪所覆盖,就像戴上了一顶壮观的大银冠,与朵朵白云浑然一体,举目远眺,真有“神浮盈空”之感。经过长期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天然台阶,纵贯峯体中央,好像通往云端的悬梯,两侧悬崖绝壁,使整个峯体显得更加庄严雄伟,像个天然的大宫殿。故此在科学尚未发达的岁月里,不能正确地解释这些奇峯异景的形成,而被宗教所利用,并加以神化,就成了至今还在相传的“神山”了。
藏在云雾后的神山
科学的发展逐步揭示了“神山”的奥秘,其实“神山”并不神秘,这些姿态万千的地貌景观,不是什么神工造就,而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漫长而复杂的地质作用的结果。
根据科学工作者的考察,“神山”不过只是由数千米厚、颜色不同、成分不一、大小不等的普通砾石、卵石、砂和产状平缓软硬相间的砾岩所组成的,其下部还埋藏有湖滨相的含煤巖系和标志着生长在炎热多雨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低山植物化石。大约在距今4千万至5000万年前,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的结果,区域性造山运动急剧发生,局部地壳强烈擡升,致冈底斯褶皱带机械蚀作用加剧,处于山前相对比较低凹的湖盆地带,极易接受这些风化产物的快速堆积,使之层层叠加,而形成这套巨厚的粗碎屑沉积层。最后在印度板块的作用下,随着整个青藏高原的隆起,它们也毫不例外地升高,由于岩层性质不同,又受到不同方向的构造变动,加上自然界长期风化作用的雕塑,形成了今日外貌奇特的“神山”。
“圣湖”玛旁雍错
距离“神山”冈仁波齐不远,有一个著名的湖泊,叫玛旁雍错。玛旁雍错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深达77米。
和冈仁波齐一样,玛旁雍错是世界上众多宗教教派所奉拜的圣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佛教经书讲:玛旁雍错是世界上的“圣湖之王”。湖水由冈底斯山冰雪融化而来,极为清澈,可见水中鱼羣,湖水甘洌,被佛教徒们视为胜乐大尊赐给人类的甘露,因而是“圣水”。从古至今,倍受赞美,藏族民歌里就唱道:
金瓶似的小山,山上虽然没有寺,美丽风景已够我喜欢;明镜似的西海,海中虽然没有龙,碧绿的海水已将我留恋……
歌中的“西海”,也就是圣湖。它地处西藏众湖最西部,因而称之为“西海”。两千多年前,印度杰出诗人迦梨陀娑,就很有可能到过玛旁雍错,在其著名的长篇抒情诗《云使》里,用饱含热情的笔触,描绘了湖畔的山川景色,虫、鱼、鸟、兽等在其诗里,都跃然生辉,栩栩如生。
阿里,神秘的地方
玛旁雍错,之所以叫作“圣湖”,有两层意思:其一,因湖水源于雪山融化的冰雪,被视为佛祖赐给人间的甘露;其二,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之为王母娘娘和随从游乐的“西天瑶池”。
据经文记载,“圣湖”下有108个泉眼,上有广财龙王的龙宫,宫中聚集着世界上众多的财宝。而宫前长着高大繁茂的“赞布扎西”神树,可以覆盖凡天下界,给人们带来吉祥与欢庆。因而,来此朝拜的人,绕湖一周,便能捡到干鱼、五彩石子或湖鸟的羽毛。人们坚信这是龙王的赏赐,今后人的一生将财源广进,故将湖以龙王名字取名为“玛旁错”。11世纪,佛教和苯教展开激烈的争斗,曾在湖边斗法,以佛教的胜利告终,故更名为“玛旁雍错”,藏语意为“永恒不败之湖”,以此来纪念斗法的胜利。
190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在湖边住了一个月,第一次对湖水进行全面的考察。他不但走遍了围绕玛旁雍错的所有寺庙,还测量到玛旁雍错呈蛋圆形,南面略窄,直径约24公里,湖面海拔4604米,湖面高出拉昂错2米左右。他趁夜登船游湖,有幸观赏到月光下玛旁雍错如梦似幻的湖光水色,还目睹了湖水迎来朝霞的全过程。
“鬼湖”拉昂错
玛旁雍错旁,便是与圣湖同样出名的鬼湖——拉昂错。两湖之间相距最近之处只有3公里。据考证,拉昂错与玛旁雍错曾经相连,后因湖面下降,才分成了两个湖。至今两湖间还有一河相通。
鬼湖同圣湖一样,也是美丽的高原湖泊,且北面湖底相通。为什么一湖美名远扬,另一湖却名声丑恶呢?原来,鬼湖是咸水湖,人畜不能饮用,而且交通又不便,人需绕湖远行。所以,也许是人们出于实用观点,而将其打入另册。此外,有趣的是,圣湖宁静如处子,水波不兴,而鬼湖却时常波涛汹涌,像是湖水中隐藏着邪恶的鬼怪。
湖水的颜色也有所区别,玛旁雍错的湖水纯净碧蓝,能见度可达几十米,而拉昂错的湖水却蓝中带黑,令人不由得产生一些神秘的遐想。从纳木那尼峯后腾起的云雾,犹如把阳光都吸走了,拉昂错的湖面上常笼罩着一层潮溼而诡秘的气氛。鬼湖中有一个小岛,据说岛上有一小寺,每年冬天,湖面封冻结冰,寺中的喇嘛才与外界有所联系。
这两个湖就像是冈仁波齐的两只眼睛,从外表看来并没有多大区别,更想不到玛旁雍错是淡水湖,而拉昂错是咸水湖。有人说这两个湖像两颗心,一白一黑,白的自然是玛旁雍错,黑的就是拉昂错。人们敬仰神湖,同时也畏惧鬼湖。在天寒地冻的日子,走在湖边结冰的路上,很容易滑进湖里。曾经不止一次,有人连同自己的牛羊、帐篷全都掉进冰窟里,于是人们误以为有鬼怪捣乱。
尽管玛旁雍错与拉昂错的含义如此大相径庭,但在自然环境中,它们也并不是从来就那么水火不相容,相传它们有夫妻关系,而且在很久以前,其实就是一个湖,后来才一分为二。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里,玛旁雍错的水会漫过与拉昂错相隔的水沟,两湖重新连成一片。不过只有玛旁雍错的水流入拉昂错,从未听说过拉昂错的水流进玛旁雍错。
Tips
最佳旅游时间
7 ~9月是阿里的雨季,道路非常难行。12月至次年3月是阿里的雪季,气温很低,经常是大雪封山,路无人烟、车辆极少。由此看来,阳光灿烂的4、5月和秋高气爽的10、11月是前往阿里的黄金季节。
边境通行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