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第七至第十首

古诗十九首:第七至第十首,第1张

第七首《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hé)。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è)。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诗经》节目里曾经读过一首作品《国风·陈风·月出》,其中第一句就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说文》里解释,“皎,月之白也”,我们也常常用皎洁来形容月光。在这里,“明月皎夜光”中的“皎”用作动词,意思是皎白的月光,照亮了夜晚。

其实有心的朋友在读完这首诗就能大概猜出,诗中描写的时节是秋夜。全诗一共16小句,前八句是写景,后八句是抒情。通过秋夜凄凉的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孤寂惆怅、失意不得志的内心感受。文人的悲秋情结,最早可以追溯到宋玉,我们在《楚辞》节目里欣赏过他的代表作《九辨》。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九辨》开篇就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意萧瑟,万物凋零,正与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是一致的。

诗的前八句,描写了秋天夜晚常见的景色。“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秋高气爽,秋夜也是皓月当空,映衬得众星黯然失色。对星相的描写,其实暗含了诗人的隐喻,到了下文就能明白。在这一句里,诗人抬头望月,低头听见促织的鸣叫。“促织”就是蟋蟀。蟋蟀的叫声标志着秋天的来临,也是催促着妇女们赶紧纺织寒衣,所以民间将蟋蟀戏称为“促织”。《诗经·豳风·七月》里也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从田野躲到屋内,也表示天气越来越寒冷了。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七星之一,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组成。其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这四颗星组成斗身,古代天相历法里又称作“魁”;而玉衡、开阳、瑶光这三颗星组成斗柄,古代称之为“杓(biāo)”。北斗七星中,玉衡最亮。所以在秋夜的空中看的最清楚。古代天相历法有一套复杂的规则,包括“月建”的观念,即将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与十二个月份对应,同时也将天空分为十二宫,以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并以此类推。根据岁首正月的不同,又有夏历、殷历和周历三种历法,但最贴近我们现在观念的是夏历,即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也就是现在的农历正月。而由玉衡、开阳、瑶光这三颗星组成的斗柄“杓(biāo)”,在夜空中指向哪一宫,就代表哪一月份,例如建寅之月,杓(biāo)就指向寅宫。“孟冬”在这里代表的是亥宫,并不是孟冬十月的季节。“玉衡指孟冬”,也就表示此刻杓(biāo)指向亥宫,秋夜已深。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这四句中出现的“白露”“秋蝉”“玄鸟”都是典型的秋季象征。二十四节气里有一个节气叫白露。《诗经·蒹葭》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易逝,就像这时节一样,转眼就消逝了。玄鸟就是燕子,北来南归,随着气候迁徙。从这句往下,诗人开始由景物描写,转为对人世的感怀。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hé)。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在同一师门学习的人称为“同门友”。“六翮”指翅膀。“携手好”的意思是,共患难。《诗经·邙风·北风》中说:“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这里比喻原本在同一师门下的好友平步青云,却不曾提携我,反而对我毫不顾念。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作者在诗的前两句反复提及秋夜天空的星相,这里照应了上文。“箕”“斗”“牵牛”都是星名,箕在南,斗在北。箕又是簸箕,斗又是酒器。轭是牛车前的横木。“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这句诗很有趣,它把天上的星星和人间的事物联系起来,意思是说,你看天上也有簸箕和酒器,但是它们不能当作真的来使用,天上虽然也有牵牛,但不是真的牛,也不能拉车。就是说它们名不副实,就像我的那些“同门友”一样,虽是同门,却不曾以同门来对待我。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良是“诚”的意思,盘石比喻坚定不移的感情。这里诗人再次表达了内心的愤懑,如果同窗之间没有坚定不移的情谊,不能相互提携,有那些虚名又有什么用呢!

【配乐】

月娘照花影 - 祁瑶

月落西子湖 - 张维良

闲踏清凉月 - 郁红

第八篇,《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bēi)。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之前给大家读《青青河畔草》的时候我们说过,那是十九首里唯一一篇以第三人称叙事的作品。其他作品全都是以主人公的身份,讲述不同的婉转哀怨的故事。

今天的《冉冉孤生竹》就是又一篇由女子所讲述的,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故事。

在古代,女性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她们的经济完全掌握在父亲、丈夫、兄弟的手中,因此显得非常弱势。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中,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制度,也让很多女性产生了深深的不安全感。

了解了这些背景后,我们再看这首诗,就能够体会女子在诗中表达出的焦虑、忧思、睹物思人、辗转反侧的情绪,是她生活的时代的真实反馈。

诗的开篇先交代了女主人公的身世,她的父母应该已经去世了,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所以把自己比做孤独生长的竹子。因此希望自己能够“结根泰山阿”,找到一个可以放心依靠的丈夫。这里面的“泰山”不是今天位于山东的泰山,泰是高、大的意思,泰山就是高山。“阿”一般指山坳。所以女子是希望,自己这株细小的竹子,能够生长在一座高山的山坳里,有高山为自己遮风挡雨。

这时女子刚刚成婚,可能还没有完成婚礼,在等待她的丈夫来亲迎。她用兔丝指代自己,女萝指代丈夫。兔丝是一种藤蔓植物,需要攀生在其他植物上,而女萝也叫松萝,是一种与松树生长在一起的植物,不需要攀缘其他植物。

这两句诗对后来唐代诗歌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李白曾经写过“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杜甫的“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都是化用这首诗的句子。

在女子看来,新婚夫妇的相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两人的家乡隔着千山万水,丈夫来亲迎的轩车,为什么还不到来呢?整首诗的基调在这时被确定下来,原来是一位女子在思念自己远方的丈夫。她一边在担心自己年华逝去,青春不再,再相见时无法获得丈夫全部的爱和关注;一边也在担心丈夫已经变心,毕竟隔着那样山长水远的距离,那么漫长的路途,丈夫真的会来接自己吗?

用花来比喻女子,用花期短暂来比喻女子青春的可贵,在中国文学中有非常长的历史。早在《诗经·桃夭》中,我们就邂逅了一位艳丽美好如桃花的新嫁娘。而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杜秋娘的那首“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与我们今天这位女主人公的“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

在整首诗的最后,女子自我安慰般地说,我知道你一定会遵守我们的约定不变心,我也只能在这里等待你的到来。女子是那么弱势和无奈,她除了相信她的丈夫,还能做什么呢?

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能知道,这是第一次,有一位女子,用这样直白质朴的文字,描述自己新婚后的五味杂陈的生活。

【配乐】

汉宫秋月 - 吴蛮

竹子花 - 全素妍

第九首:《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huā)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wèi)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首诗和我们之前欣赏过的第六首《涉江采芙蓉》一样,都是寄托远方的作品,也是《古诗十九首》中篇幅最短的两首,都只有八句。区别在于,《涉江采芙蓉》说的是远行客怀念故乡,这一篇《庭中有奇树》则是身在家中的思妇怀念远行的游子。

明人陆时雍在他编纂的《古诗镜》中有一句评价《古诗十九首》艺术成就的话,说它“深衷浅貌,语短情长”,我们今晚欣赏的这一篇,应该就是最典型的一篇。同样都是离别相思,游子和思妇的感受是不太一样的。一个在外浪迹天涯,一个在家深闺惆怅,他们接触到的人、事、物,都有具体的差别。因此以游子视角抒发的离愁,更多的会以对酒当歌、登高望远等这些丰富豁达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在古代,妇女常常被禁锢在深深庭院里,她们的日常生活大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磨心绪,因此以思妇的心态描写的作品,一般都会呈现缓慢悠长的变迁。比如这首《庭中有奇树》。

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但由树到花,由花到人,一步一步推移,直到最后揭示出怀远的主题,层层深入地展现了思妇内心幽长婉转的哀怨。“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huā)滋。”奇树和《楚辞》里的“嘉木”“嘉树”一样,都是指珍贵的树木。“绿叶发华(huā)滋”的华,是通假字,通花朵的“花”。滋是繁盛的意思。庭院中长有一颗珍贵的树木,叶子绿了,花朵也开得繁盛。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wèi)所思。”“荣”也是“花”的意思。遗(wèi)在《涉江采芙蓉》里也有这个字,它是赠与的意思。这句和“采之欲遗(wèi)谁,所思在远道。”其实是相同的意思,都是说将花朵摘下来,送给远方的游人,用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一句流传甚广。前半句表面上写的是庭中奇树的花朵芬芳扑鼻,其实暗含了对摘花人的形象描写。结合后半句“路远莫致之”,说明摘花人十分喜欢这朵馥郁芬芳的花,摘下它想送给远行人,可惜路途遥远,就算满衫花香,也到不了游人漂泊的地方。而她也只能静静站在庭院中这颗奇树下,手中还拿着花,痴痴思念离别的游子。我们在前面说过,思妇的离愁别绪只有这一方深深的庭院,而庭中的奇树更是她日夜相对的事物,她与树朝夕相见,看着它的叶子从绿到黄,再到新绿,时光就在这黄绿之间渐渐消逝,这种煎熬天长地久,更伤人心。

于是心情到了最后一句又有了转变:“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虽然这是一颗奇树,但是它又有什么珍贵的呢?只不过让人徒增离别伤感罢了。一会儿说树珍贵,一会儿又说它何足贵,这种百转千回的思绪,恰好反映了思妇的心理活动,也让一路平淡推进的诗歌变得婉转幽长。

纵观全篇,我们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这短短的八句诗,是不是更能体会古人“深衷浅貌,语短情长”这句评语的深意呢?

【配乐】思想起 - 任洁  长相思 - 任洁

第十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年,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都以此为题材。从这首诗中就能看出,早在汉代,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已经被人们广泛传颂了。

现在城市光污染、空气污染严重,我们已经很难看到银河了。但如果你曾看到过星光璀璨的夜空,一定会对那条绚丽的银河印象深刻。牵牛星和织女星分别位于银河的两侧,在北半球的夏季,尤其是七月里,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及天鹰座的牛郎星组成的夏季大三角熠熠生辉,非常容易辨认。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常常望着灿烂的夜空发呆的古人们,才会为这两颗星星编织出这么凄美的故事吧。

我们来看一段《诗经·大东》中对于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描写:“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这大概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使用牵牛织女星意象的文学作品。但这里并没有提到两人的爱情故事,只是说织女星每天移动七次,都没有织成一匹布,而牵牛星每天亮闪闪,也拉不动装着箱子的车。这说明古人很早就观察到了牵牛星和织女星每天频繁的活动规律,也早就把他们想象成了正在织布女子和拉车的老牛。

到了《迢迢牵牛星》中,织女同样没有织成一匹布,但这次不是因为统治阶级的盘剥,而是因为她被迫与爱人分离,每天只能以泪洗面,无心织布了。面前那道看起来清浅的银河,却是两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隔着这道波光潋滟的河水,两人只能遥遥相望,情到深处,不论说什么都无法表达心中的情意,也只有相顾无言,无语凝噎了。

这首诗以织女的视角写成,所以很多学者认为,作者是想要表达了女对于自己远游丈夫的思念。也有人认为它的解读应该类似于《陌上桑》、《节妇吟》等诗,是臣子得不到君主的重用,借思妇的口抒发自己心中的抑郁。

不论是哪种解读,不论是什么样的故事,这首诗都为我们塑造了以为温柔、美丽的女子,让她经历了一场哀伤的、充满了离别的爱情。每一首诗的流传,都离不开人们对它的品读和思考,我们只是普通的读者,我们对一首诗的看法也许无法流芳百世,却能让我们自己通过阅读与思考,去窥探到一个更广博的世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希望你的文学世界,能够像银河一样宽广,一样熠熠生辉。

配乐:心湖 - 许嫚烜  凝香 - 许嫚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714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