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陌上,岁月无声。我们不过是这大千世界中的一粒微尘,以过客的身份行走在这茫茫人海。遥远的路上,有杨柳依依,有雨雪霏霏,有瘦马天涯,有渔舟唱晚。走着走着,就成了一个人:瞧,那远处有几点灯火,许是哪位红尘中的故人在寂寞的修行。
把中国这几千年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每一处都闪着微光,唐宋诗篇,千古流传。无论世事变幻,还是人生起落,都能在唐诗里遇见温暖。
于是,许多的诗人,在历史的长河边,留下了大量的诗篇;三杯两盏淡酒,或喜悦,或悲伤,或深情,或难忘。几杯浊酒,几行诗篇,沧海桑田斗跃于纸上。
在大唐,在那个诗的年代。有风花雪月的故事,有诗酒田园的潇洒,有霜冷长河的孤寂,有意气风发的朝气。因为有这些,所以整个时代都像是安放在烟雨中,无限华美又透着些许凉意。
这凉意从何而来?回神之际,我看见了一抹身影,自烟雨中徐徐走来,身影消瘦,沉默冷静。许多年过去了,他似乎一直都是那个模样,漂泊着,悲伤着。他从开元盛世走来,见过唐朝的繁华,所以年少时期的他,也曾意气风发。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的他出游郇瑕,从这开始,开启了他的出游之路。二十岁时,他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到了开元二十四年,他进京参加考试,结果没考上,随后便随好友一路游山玩水,向衮州而去,此时他的父亲在衮州任司马,于是他在衮州过了四五年的快意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他写下了《望岳》《房兵曹胡马》等诗篇,《望岳》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千古名句,也流露出少年时代的他不平凡的抱负。
天宝三年的四月,考试落第的他在洛阳与赐金放还的李白不期而遇,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的友情之路。或许有才华的人都是心意相通的,尤其是这才华横溢的两人,这一相遇,便是''与君初相识,犹如归人归。''
在洛阳的这段日子里,他们白天相约四处游玩,晚上纵情饮酒,相谈甚欢。偶尔大诗人李白还会感慨自己怀才不遇,但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下和知己的陪伴下渐渐忘却了怀才不遇的失意。对于他来说,和偶像李白成了知己,那些生活上的不快,考试的落第这些都不算事儿了。
相遇的时光总是短暂,离别总是悄悄来临。临行之际,他为李白写下''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的诗句,约好下一次相聚的地方。
到了天宝三年的秋天,两人在梁宋之地如约一见,同时还邂逅了另一个人高适,他们三人在一起干嘛呢?
戴建业教授说他们三人相聚,一起去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去了。这段时间简直潇洒得不行,快乐得不得了。然而分别又一次来临,李白离开这里,去下一个地方游山玩水去了,而他则去往齐州。别后不久,他又开始怀念和李白游山玩水的日子,并且期待下一次相聚。
终于,在天宝四年,他在齐鲁之地和李白再次相遇,可把他高兴坏了,平日里饮酒赋诗,醉了并肩而眠,这日子过得十分惬意,除此之外,他们还一起讨论炼丹求仙之术,一起拜访世外高人,然而并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
后来齐鲁之游结束,他要北上而去,偶像李白也要仗剑走天涯。于是两人互赠诗篇,各自离去。或许是他心思细腻,在二人分别之后,他几多怀念,并多次写诗赠予李白。
或许是李白生性豁达,想念却不流于外表,在收到他的诗后,却鲜少回赠。从这离别后,他与李白便再没相见,余生只是在回忆里相遇,仅剩下些许怀念。
走过了唐朝盛世,走出了繁华热闹,遇见了兵荒马乱。此时的他已到中年,少年时期的抱负依然没有实现,这心中难免戚戚。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战火连天,战争的硝烟弥漫在天空中久久不散,百姓流离失所,他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眉头紧锁。
战争的到来并没有使他感到害怕,少年时期的梦想还是想要实现,于是他安顿好家里后,只身一人北上前往灵武,投靠唐肃宗。途中却不幸被俘,押往长安。虽然他身遭不幸,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忧国忧民,时刻关心着政治局事,想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
至德二年,几经辗转,他终于得见唐肃宗,被授予左拾遗,这得来不易的官职却因房琯案被贬华州,这一贬谪让他的心情十分的苦闷和烦恼。本想大展拳脚,却遭遇贬谪。不仅如此,唐肃宗也不再重用于他。这怎么能不令人伤心?
乾元元年,他暂离华州,回洛阳探亲。第二年三月,他探亲结束,准备回华州。此时朝廷军队与安史叛军对战,朝廷大败,这一路上他看到了战争给百姓们带来的无穷灾难和无法磨灭的心灵伤害。内心感慨万千,写下了不朽的史诗:《三吏》,《三别》。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乾元二年,华州及关中大旱,对于统治者的决策,他无能为力,他彻底对这官场失望了。于是放弃华州司公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后又辗转到了成都,并在此寄居了下来,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还曾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历五年,他思乡心切,乘着一艘小船朝着家乡的方向出发,回家的路也不是那么顺畅,又是叛乱又是洪水,最终他病逝在这条去往家乡的小船上,时年五十九岁。
生于盛世,见过那繁华热闹,前半生生活美满,有知己相伴;走过盛世,见过那流离失所,中年失意生活贫困,妻子儿女相继离去。他走出了繁华,走近这乱世就走不出来了,眉头紧皱,眼含泪水,为黎民百姓,为那渐行渐远的大唐盛世难过。
相比较于陶渊明和屈原等人而言,李白和杜甫从“知己”这个层面来讲,又要幸运许多,戴建业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两人的相遇:“中国古代被称为“大诗人”的屈指可数,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他们中间屈、陶、苏,在各自的时代都是孤日当空,唯独李白与杜甫是双日并世。”
杜甫与李白的交往故事
一
在我的想象中,李白一生浪迹天涯,漂泊不定,似乎始终都在不停地四处漫游。然而,在民间传说中,却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讲到李白在开封有个牵系着他后半生的家。
故事发生在大唐天宝三年,李白、杜甫、高适三大诗人相聚开封,同登吹台饮酒赋诗。有一天,他们正在吹台开怀畅饮,忽听窗外传来如梦如幻的琴声。三人疑是师旷再生,不禁心生感慨。似醉非醉之间,李白即兴赋诗,挥笔在粉墙上写下了那首千古名作《梁园吟》。三位诗人走后,一位年轻貌美的白衣女子带着丫环来到这里。她云髻高耸,裙裾飘飘,站在壁前反复吟诵那气势磅礴的诗篇,如醉如痴,连僧人进房都未能觉察。僧人看到粉白的墙壁被涂得黑乎乎一片,心生怨气,举布欲擦,却被这位姑娘拦住。经过一番交涉,她取出千两银子,买下此壁,保住了墙上的诗句。不久,李白听说此事,深受感动,便托杜甫和高适作媒,娶这位宗氏才女为妻。宗氏就是李白的第四位夫人。
这个“千金买壁”的传说未必真有其事,但宗氏才女却确有此人。据郭沫若考证,李白“在梁园也有家,往来于此,累十年之久。”宗氏的祖父名叫宗楚客,在唐高宗时曾做过宰相,后因依附韦后,被唐玄宗所杀。李白和宗氏结婚后仍四处漫游,也常回家看看。直到安史之乱爆发,他才带着宗氏与她的弟弟宗昂逃到江南避难,结束了“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的生活。
我们已无法确切知道,诗人在十年间曾多少次回到这里、每次在家里住多久,但即便他是一叶任意漂荡的孤舟,想必在疲惫的时候也会停靠到自己的港湾。家是思念的方向,是梦中的牵挂,是诗人漂泊孤旅中洒到床前的那缕月光。有了这个家,李白落拓失意的后半生,便有了一份无可替代的心灵慰籍。
二
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写道:“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关于李白的身世,历来争论颇多。按较为普遍的说法,李白祖籍陇西成纪,其先祖于隋朝未年被流放到西域。李白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五岁左右随父亲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他有感于“铁杵磨成针”而发奋好学,“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还热衷于剑术和纵横术,青年时代就游遍了蜀中名胜。
26岁那年,李白仗剑走出巴山蜀水,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在湖北安陆,他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先后生下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此后8年,他对出仕为官满怀自信,四处求仙访道,结交各方人士,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后来,他又举家迁往山东济宁,仍然奔走于各地,向官员锐身自荐,苦苦寻求出仕的时机。不久,妻子许氏病故,李白又与一刘姓女子结婚,并迁居安徽南陵。但这次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二人分手后,李白与一山东女子再次结婚,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颇黎。
天宝元年秋天,唐玄宗接受玉真公主和道士吴筠的举荐,征召李白入京。此时,李白已经42岁了,正住在安徽南陵一个小山村里。接到消息,他欣喜若狂,连忙烹鸡置酒,高歌取醉,还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的诗句,可谓意气扬扬,踌躇满志。他原以为,此去定可以酬其为帝王师、画经纶策的的夙愿,不料,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梦想,他得到的翰林供奉不过是皇帝为附庸风雅而设的一个闲职。
当时的唐玄宗在位已三十年,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久疏朝政。这使李白感到万分失望,他不能忍受“以俳优蓄之”的待遇,不甘心扮演一个跟在帝王、贵妃身后赋诗纪盛、歌咏升平的角色,时常借酒浇愁,亦醉亦狂。即使这样,他还是遭到了权贵的谗毁与排挤。“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后宫妒杀人”,在朝仅一年零八个月之后,李白便怀着失望与悲愤走出了长安。
三
走出长安,李白向东漫游,一路凄凄惶惶、无限迷茫。被召进宫的恩宠已恍若隔世,才济天下的宏图大愿也随京阙城楼渐渐远逝,今后的人生道路该如何走呢?疲惫与失落中,他让流浪的长靴踏进了洛阳的街巷。于是,杜甫走进了他的视野。
此时,李白44岁,杜甫刚满33岁。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官宦世家,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为奉天县令。杜甫自幼受到正统的儒家文化熏陶,七岁能写诗,十四、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与文士们交游酬唱。24岁时,他到洛阳参加科考,却未能及第。从此,他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
也许前世有个约定,让李白与杜甫终于在洛阳邂逅。他们意气相投,一见如故,几番把酒长谈之后,相约汴州同游。
他们或许并不知道,就在他们惺惺相惜、商定前往开封之际,同样落拓失意的高适,正流浪在开封街头。
高适自幼学书学剑,雄心勃勃,非常自负。与李白一样,他也不屑于走科考入仕的常道,而寄希望于经人举荐得到天子的赏识,一鸣惊人。20岁时,他曾西游长安,首探仕路,结果无功而返。此后十年间,他居住在开封一带耕田读书,等待时机。后来,又北游燕赵,试图走从戎入幕而登仕途的道路,仍然失败而归。“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良苦。”两次求仕失败,使高适贫困潦倒,但凄草荒田掩不住他过人的才气,他那雄健奔放的诗句早已让他的名字远播四方。
李白来了。杜甫来了。于是,三位诗人携手登临高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酣饮豪歌,慷慨怀古,在猎猎秋风中揭开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幕。
据说,文坛三杰吹台相会之际,都曾写下传世诗篇。高适的《古大梁行》古朴豪迈,杜甫的《遣怀》沉郁苍凉,李白的《梁园吟》则气势磅礴、波澜壮阔。正是这首《梁园吟》,让宗氏才叹为折服、如醉如痴,引出了一段流传千年的佳话。
四
吹台相传为春秋时期乐师师旷所筑。汉孝文帝时期,深受宠爱的皇子刘武被封到开封为梁孝王。梁孝王在吹台四周兴建亭台楼阁,遍植奇花异草,常在此饮酒作赋,因而得名“梁园”。
到了唐代,梁园的富丽堂皇早已湮灭,但开封作为全国的水运中心却日渐繁华。也许是为开封迷人的风光所吸引,怀才不遇的三大诗人来到这里,有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心灵对话。
这次欢聚深深刻进了杜甫的心灵,他一生都在苦恋着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动则写诗感叹,深情吟唱。直到晚年,他在诗中还这样写道:“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挥手告别吹台,高适东游江苏,杜甫西行长安,李白则继续四处浪游。一年之后,李白和杜甫虽然在山东又见过短暂的一面,但分手以后各自飘零,动如参商,再也无缘相见。
笃于情谊的杜甫对李白无日不忘,写下了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赠李白、忆李白、怀李白、梦李白、寄李白,杜甫写及李白的诗竟有十余首之多,而且几乎每首都是呕心沥血、情真意切的名作。“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千载之下读这些一往情深的诗句,仍然令人情动衷肠。文人历来相轻,尤其是在年龄相近的男人。萍水相逢的男人可以产生深厚的友谊,但象杜甫这样在梦中呼喊着李白的名字、醒来后情人般为梦中男人写诗的,似乎绝无仅有。
在李白的诗中,写及杜甫,也有“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等表达友情的诗句,但远没有杜甫的诗深切感人。这可能与二人当时的名气有关:李白已名震天下,而杜甫在世时诗名不显。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性格使然,因为李白不是一个儿女情长的人。
五
李白狂傲不羁,超脱豁达。他一生都在流浪,一生都在结交朋友,却从没有哪个人能让他长久地放在心上。年轻时,他认识了比他大11岁的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表达出在他诗中极少见到的钦佩之情;应诏到长安后,李白与贺知章交好,同为“酒中八仙”,贺称李为“谪仙人”;有个名叫魏万的年轻人,对李白十分崇拜,追顺随他来到开封,随后又到山东、到江浙,千里迢迢苦追不舍,一直追到扬州才追上,李白大为感动,引为知己,还将诗稿相托付。然而,对这些朋友,李白也和对杜甫一样,相聚时酒酣意浓,分手后极少牵挂。
对朋友如此,他对妻子也显得无情无义。李白长年游荡在外,在他的诗中却几乎找不到思念妻子的作品。“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来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在仅有的几首写及妻子的诗中,也都是这样无情无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对李白来说,家在哪里似乎并不重要,无非是漂泊中的一个驿站。他一生真正情有独钟、念念不忘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出仕为官。
李白浪迹天涯,目的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寻找机会,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任用。即使在从政失败、走出长安以后,他仍然时刻渴望着重登龙门,再摄魏阙。
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正在江南漫游。唐玄宗之子永王璘在江陵起兵,征李白为幕佐。诗人以为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满怀热忱地从戎入幕,却糊里糊涂地卷入了皇权斗争。为时不足三个月,永王兵败被杀,李白被流放夜郎。经受15个月颠簸流离的流放,遇朝廷大赦,他才得以到回到江西南昌与夫人重聚。政治上两遭惨败,他并甘心也未死心。61岁这年,听到李光弼出兵东南的消息,他按捺不住心潮的狂涌,前去投军,不幸半路病倒,次年在贫困潦倒中死去,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李白不适合于官场,他情绪冲动,耽于幻想,天真幼稚,放荡不羁,这种气质和性格,决定了他的仕途蹉跌和悲剧命运。他那激情浪漫的诗魂只属于山水,妻子的温柔缠绵留不住他,家庭的幸福温馨留不住他,朋友眷恋相恤更留不住他。他忘记故乡在哪里,家园在何处,走了一生的迷途。
好在他还有诗,还有酒,“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天宝三年夏天,李白去东都洛阳,在这里遇到杜甫,两人一见如故成了很好的朋友。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被后世并称为“李杜”。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在当时的大唐,李白名扬全国时,杜甫还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小诗人。在天宝三年夏天,李白去洛阳游玩,在这里遇到了杜甫。
李白好交友,爱喝酒,与“性豪也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非常投缘,两人在洛阳喝酒谈天,求仙访道。秋天的时候又一起到了梁宋游赏,还遇到了诗人高适。三个人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诗文,过得非常逍遥。
在天宝四载,李白与杜甫见了三次面,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两人的交情不断加深。李白还写了《戏赠杜甫》调侃杜甫太瘦:“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在这年冬天,李杜两人分离,在此之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有机会见过。
杜甫在此之后写了《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等诗来思念这位好友。
李白和杜甫的相识其实用拜码头来形容比较准确,拜码头的是无名才子杜甫,被拜码头的是御前红人李白。时间是在公元744年,贺知章在此前将才子李白推荐给唐玄宗,唐玄宗爱李白的才华,于是将他留在身边,封为自己的御用文人,李白因此在长安城中炙手可热,成为了当时李唐王朝的诗坛大哥大。既然是大哥大,那新来的小弟想要发展或者是往上爬,那必须得先拜见大哥才行。
而在这个时候,杜甫钦慕于李白的才华,于是跑到长安来打算见见偶像,顺便发展一下自己的仕途。来到长安的杜甫,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自己的诗文像拜山贴一样投给了李白家中,因此两个人得以相见。杜甫一朝见了偶像,激动的不得了,但没想到科举落第,只好落魄的在长安讨生活,打算先谋生再说。
这边的李白,因为受到玄宗的重用,急切想要参与政事,改变政局的黑暗之风,玄宗无法给予他想要的,只好赠以千金送他回老家。公元745年,失意的李白离开长安,来到了山东,在路上遇见了回乡探亲的杜甫,杜甫对偶像很热情,他的热情以待给了自尊心受挫的李白一个安慰,于是两个人同游了一年,中途还加上了高适。
在同游的时间里,李白逐渐对杜甫有了更多的了解,杜甫在他的心里已经从写诗好的人升级为朋友,而在杜甫这里,他与偶像同醉同眠,同唱同和,是他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说真的,谁跟自己偶像在一起结伴旅游会不开心呢?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谊并非是双箭头的,至始至终都是杜甫的单箭头,这一点,从他给李白写了十几首诗但李白却只回了他两三首就可以看出来。
1关于重逢的诗句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鹧鸪天》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2关于遇见的古诗1、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荷花》唐代:李商隐
译文:想到你我曲江相遇之景,你渡水而来打湿了罗袜。想到秋天来临之前你我将要分别心中苦闷,天各一方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译文: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今年
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4、初与君相识,犹如故人归。——现代佚名《茶花烟》
译文:和你刚刚认识的时候,就好像已经是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了。
5、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代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
译文: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
6、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3杜甫的诗句人生不相见赠卫八处士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标签:
时光 友情 人生 唐诗三百首 诗 其他 情感
4表达相逢的诗句有哪些1、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出自唐代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译文: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唐代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译文: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3、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译文:经过了十年的乱离之后,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说名字才忆起旧时面容。
4、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杜甫《赠卫八处士》
译文: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 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商辰。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
5、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王维《齐州送祖三 / 河上送赵仙舟 / 淇上别赵仙舟》
译文:才相逢刚刚以一笑相对,又相送变成了阵阵啜泣。
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逢入京使》
译文: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描写“相遇”的诗词有哪些1、《逢入京使》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2、《琵琶行 / 琵琶引》
唐代: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译文: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3、《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4、《相逢行二首其二》
唐代:李白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译文:
与君在喧闹市井中相遇,手挽着马鞭相互作揖问好。请问老兄,在那一片高楼垂杨之中,哪一处是君家的宅院?
5、《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宋代: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译文:
本来就多情,多感,多病,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楼中。同在他乡同举杯,故友又重逢。回首当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业无成转头空。
且停杯,侧耳听琵琶声声诉衷情。细细地捻,轻轻地拢,醉了琵琶女,一脸春融融;更有那一抹斜阳脉脉相辉映,江天一色晚霞红。
6我要关于,遇见,的最佳诗句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
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
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子路》
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
交情老更亲。 (唐)杜甫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朴子交际》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祖咏>
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贺兰进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杜甫>
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翁照>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
高山流水觅知音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何以惭?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抚鼓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