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16_1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卷216_2 「送高三十五书记」杜甫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卷216_3 「赠李白」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卷216_4 「游龙门奉先寺(龙门即伊阙一名阙口在河南府北四十里)」杜甫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卷216_5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卷216_6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杜甫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卷216_7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卷216_8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
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
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卷216_9 「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杜甫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
相与博塞为欢娱。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卷216_10 「贫交行」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此道今人弃如土。
卷216_11 「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卷216_12 「高都护骢马行(高仙芝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杜甫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
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
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
何由却出横门道。
卷216_13 「天育骠骑歌(天育,厩名,未详所出)」杜甫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毛为绿缥两耳黄,
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遂令大奴守天育,
别养骥子怜神俊。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年多物化空形影,
呜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
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卷216_14 「白丝行」杜甫
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象床玉手乱殷红,
万草千花动凝碧。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春天衣著为君舞,
蛱蝶飞来黄鹂语。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
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君不见才士汲引难,
恐惧弃捐忍羁旅。
卷216_15 「秋雨叹三首」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
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
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直。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
稚子无忧走风雨。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卷216_16 「叹庭前甘菊花」杜甫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
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卷216_17 「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杜甫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
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轗轲,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
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
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
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卷216_18 「醉歌行」杜甫
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总角草书又神速,
世上儿子徒纷纷。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只今年才十六七,
射策君门期第一。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
偶然擢秀非难取,会是排风有毛质。汝身已见唾成珠,
汝伯何由发如漆。春光澹沱秦东亭,渚蒲牙白水荇青。
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酒尽沙头双玉瓶,
众宾皆醉我独醒。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
卷216_19 「赠卫八处士」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卷216_20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杜甫
今秋乃*雨,仲月来寒风。群木水光下,万象云气中。
所思碍行潦,九里信不通。悄悄素浐路,迢迢天汉东。
愿腾六尺马,背若孤征鸿。划见公子面,超然欢笑同。
奋飞既胡越,局促伤樊笼。一饭四五起,凭轩心力穷。
嘉蔬没混浊,时菊碎榛丛。鹰隼亦屈猛,乌鸢何所蒙。
式瞻北邻居,取适南巷翁。挂席钓川涨,焉知清兴终。
卷216_21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杜甫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卷216_22 「示从孙济(济字应物,官给事中、京兆尹)」杜甫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eR,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卷216_23 「九日寄岑参(参,南阳人)」杜甫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卷216_24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杜甫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
钓竿欲拂珊瑚树。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
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
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
卷216_25 「饮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卷216_26 「曲江三章,章五句」杜甫
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梢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
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卷216_27 「丽人行」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zc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
銮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
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卷216_17 「乐游园歌」杜甫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公子华筵势最高,
秦川对酒平如掌。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
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阊阖晴开昳荡荡,
曲江翠幕排银榜。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数茎白发那抛得,
百罚深杯亦不辞。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卷216_18 「渼陂行(陂在鄠县西五里,周一十四里)」杜甫
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天地黤惨忽异色,
波涛万顷堆琉璃。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
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主人锦帆相为开,
舟子喜甚无氛埃。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沈竿续蔓深莫测,菱叶荷花静如拭。宛在中流渤澥清,
下归无极终南黑。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
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此时骊龙亦吐珠,
冯夷击鼓群龙趋。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少壮几时奈老何,
向来哀乐何其多。
卷216_19 「渼陂西南台」杜甫
高台面苍陂,六月风日冷。蒹葭离披去,天水相与永。
怀新目似击,接要心已领。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
错磨终南翠,颠倒白阁影。崷崒增光辉,乘陵惜俄顷。
劳生愧严郑,外物慕张邴。世复轻骅骝,吾甘杂蛙黾。
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并。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
况资菱芡足,庶结茅茨迥。从此具扁舟,弥年逐清景。
卷216_20 「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杜甫
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
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赖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
卷216_21 「夏日李公见访」杜甫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静,庶足充淹留。预恐尊中尽,更起为君谋。
卷216_22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骊山温汤之东有龙湫)」杜甫
东山气鸿蒙,宫殿居上头。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
阴火煮玉泉,喷薄涨岩幽。有时浴赤日,光抱空中楼。
阆风入辙迹,旷原延冥搜。沸天万乘动,观水百丈湫。
幽灵斯可佳,王命官属休。初闻龙用壮,擘石摧林丘。
中夜窟宅改,移因风雨秋。倒悬瑶池影,屈注苍江流。
味如甘露浆,挥弄滑且柔。翠旗澹偃蹇,云车纷少留。
箫鼓荡四溟,异香泱漭浮。鲛人献微绡,曾祝沈豪牛。
百祥奔盛明,古先莫能俦。坡陀金虾蟆,出见盖有由。
至尊顾之笑,王母不肯收。复归虚无底,化作长黄虬。
飘飘青琐郎,文彩珊瑚钩。浩歌渌水曲,清绝听者愁。
卷216_23 「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杜甫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
精微穿溟涬,飞动摧霹雳。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
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阒。
卷216_24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杜甫
先帝昔晏驾,兹山朝百灵。崇冈拥象设,沃野开天庭。
即事壮重险,论功超五丁。坡陀因厚地,却略罗峻屏。
云阙虚冉冉,风松肃泠泠。石门霜露白,玉殿莓苔青。
宫女晚知曙,祠官朝见星。空梁簇画戟,阴井敲铜瓶。
中使日夜继,惟王心不宁。岂徒恤备享,尚谓求无形。
孝理敦国政,神凝推道经。瑞芝产庙柱,好鸟鸣岩扃。
高岳前嵂崒,洪河左滢濙。金城蓄峻址,沙苑交回汀。
永与奥区固,川原纷眇冥。居然赤县立,台榭争岧亭。
官属果称是,声华真可听。王刘美竹润,裴李春兰馨。
郑氏才振古,啖侯笔不停。遣辞必中律,利物常发硎。
绮绣相展转,琳琅愈青荧。侧闻鲁恭化,秉德崔瑗铭。
太史候凫影,王乔随鹤翎。朝仪限霄汉,容思回林坰
轗轲辞下杜,飘飖陵浊泾。诸生旧短褐,旅泛一浮萍。
荒岁儿女瘦,暮途涕泗零。主人念老马,廨署容秋萤。
流寓理岂惬,穷愁醉未醒。何当摆俗累,浩荡乘沧溟。
卷216_25 「沙苑行」杜甫
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墙百馀里。
龙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称献于此。苑中騋牝三千匹,
丰草青青寒不死。食之豪健西域无,每岁攻驹冠边鄙。
王有虎臣司苑门,入门天厩皆云屯。骕骦一骨独当御,
春秋二时归至尊。至尊内外马盈亿,伏枥在坰空大存。
逸群绝足信殊杰,倜傥权奇难具论。累累塠阜藏奔突,
往往坡陀纵超越。角壮翻同麋鹿游,浮深簸荡鼋鼍窟。
泉出巨鱼长比人,丹砂作尾黄金鳞。岂知异物同精气,
虽未成龙亦有神。
卷216_26 「骢马行」杜甫
邓公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骢大宛种。夙昔传闻思一见,
牵来左右神皆竦。雄姿逸态何崷崒,顾影骄嘶自矜宠。
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骏碨礌连钱动。朝来久试华轩下,
未觉千金满高价。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
卿家旧赐公取之,天厩真龙此其亚。昼洗须腾泾渭深,
朝趋可刷幽并夜。吾闻良骥老始成,此马数年人更惊。
岂有四蹄疾于鸟,不与八骏俱先鸣。时俗造次那得致,
云雾晦冥方降精。近闻下诏喧都邑,肯使骐驎地上行。
卷216_27 「去矣行」杜甫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则飞掣。焉能作堂上燕,
衔泥附炎热。野人旷荡无腼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卷216_28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萧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沈饮聊自适,放歌颇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未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既然LZ要演讲的,那我就试试帮你写点吧,希望有点用啦。全文如下: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有关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首诗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杜甫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广大抱负。“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我们应该承认,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 化作此花幽独。 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话又回到本诗开头两句上了。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为什么不值得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呢?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我们更可以从清人李子德的“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来赏析这首诗的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们的前生曾会是什么?
佛教的轮回:“六道轮回”,他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就永远在“六道” 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所以我们要努力去做好今生。那样在下一个轮回里会变的更好。天注定?还是自己注定?有的事我们自己掌握着呢~~很多因果循环其实都是我们自己主导的~~~我身上就个发生很多循环的时候~~让我变得越来越相信天道宿命循环~~所以在许多时候,我们多想想放开,用心去生活,也许会得到更好的结局!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过快乐生活!
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伦回,那么,我们的前生曾会是什么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看你今生的福报,就知道你前生做了什么。
人若真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爱,我们前生曾经是什么?, 人若真能转世 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的爱 来自王朋聪可以肯定的只是你们前世缘分比较深,至于是什么,可能是情侣、夫妻、兄妹,父母子女等等冤亲债主,情爱纠缠只能让你们轮回中无奈。要想知道前世是什么,去修行吧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因爱生忧,因爱生惧,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惧。--------------梁家辉主演《双瞳》片尾文字。
你爱,你爱什么?你能爱的那颗心和你所爱的那个人,都是虚妄不实的。只不过是万法的随缘而显罢了,而万法皆由心生。你今天爱他,明天爱他,十年之后你还爱他吗?他还爱你吗?你还是原来的那个你吗?他还是原来那个他吗?
求一颗你能去爱人的心都了不可得,你还纠缠前生前世有何意义?
若放不下,历百千劫仍旧空生空死,六道流转不歇;
若放得下,处处皆是生死涅磐门,自得自在。
空花演佛事,幻镜戏魔师!
若实在不能放下你的爱人,暂切记着时常提醒自己:这世间的一切包括你的所爱都是生灭无常、虚妄不实的。
人若能转世,我们前生曾经是什么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爱,我们前生曾经是什么 你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一朵。 你若曾是那个逃学的顽童,我必是从你袋中掉落的那颗崭新的弹珠,在路旁草丛里,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 你若曾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焚烧着,陪伴过你一段静穆的时光。 因此,今生相逢,总觉得有些前缘未尽,却又很恍惚,无法仔细地去分辨,无法一一地向你说出。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我喜欢那样的梦,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与感激。 胸怀中满溢着幸福,只因你就在我眼前,对我微笑,一如当年。 我真喜欢那样的梦,明明知道你已为我拔涉千里,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象你我才初初相遇。 有的答案,我可以先告诉你,可是,我爱,有些答案恐怕要等很久,等到问题都已经被忘记。 到那个时候,回不回答,或者要回答些什么都将不再那么重要,若是,若是你一定要知道。 若是你仍然一定要知道,那么,请你往回慢慢地去追溯,仔细地翻寻,在那个年轻的夜里,有些什么,有些什么,曾袭入我们柔弱而敏感的心。 在那个年轻的夜里,月色曾怎样清朗,如水般的澄明和洁净。 当我猜到谜底,才发现,筵席已散,一切都已过去. 筵席已散,众人已走远,而你在众人之中,暮色深浓,无法再辨认,不会再相逢。 不过只是刹那之前,这园中还风和日丽,充满了欢声笑语,可是我不能进去。 他们给了我一个谜面,要我好好地猜测,猜对了,才能与你相见,才能给我一段盼望中的爱恋。 当我猜到谜底,才发现,一切都已过去,岁月早已换了谜题。 我一直想要,和你一起,走上那条美丽的小路。有柔风,有白云,有你在我身旁,倾听我快乐和感激的心。 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只要有过那样的一个夏日,只要走过,那样的一次。 而朝我迎来的,日复以夜,却都是一些不被料到的安排,还有那么多琐碎的错误,将我们慢慢地慢慢地隔开,让今夜的我,终于明白。 所有的悲欢都已成灰烬,任世间那一条路我都不能,与你同行 不管我是要哭泣着或是微笑着与你道别,人生原是一场难分悲喜的演出,而当灯光照过来时我就必须要唱出那最最艰难的一幕。 请你屏息静听,然后再热烈地为我喝采。 我终生所爱慕的人啊,曲终人散后不管我是要哭泣着或是微笑着与你道别,我都会庆幸曾与你同台!幸福的爱情都是一种模样,而不幸的爱情却各有各的成因,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太早,或者,太迟。 年轻的你,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你将会得到这世间最幸福的一份爱。 所以,我也有足够的理由劝告你,要耐心地等待。 不要太早地相信任何的甜言蜜语,不管那些话语是出于善意或是恶意,对你都没有丝毫的好处。 果实要成熟了以后才会香甜,幸福也是一样。
若真有红云,那么其大难不死转世会是谁古来论人有曰: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武不过金。
王不过霸( 项羽)将不过李(李存孝)拳不过金(金台)
意思是说,称王者成就、名声、影响没有超过楚霸王项羽者,为将者没有超过李存孝的,学武的人则没有超过金台的(金台是宋朝名武师周侗的,周侗按小说、传闻记载,是梁山好汉武松、卢俊义的,晚年则成为岳飞的,也就是天龙八部里面的扫地僧)。关于十三太保李存孝 《新五代史、义儿传》“存孝,代州飞狐人也。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掠地代北得之,给事帐中,赐姓名,以为子,常从为骑将…存孝猨臂善射,身被重铠,櫜弓坐槊,手舞铁楇,出入阵中,以两骑自从,战酣易骑,上下如飞。”
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
这里并没有说成就、影响、地位等等,因为历史上建功立业超过项羽的很多,比如他的对手。这里只是就武力而论,因此这里的李,指的是李存孝。即使说的事名声和功业,那李广也还是排不上的,因为李广出征匈奴吃过败仗,而且官位也不高,更有《滕王阁序》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说法存在。因此,这个李,绝对是李存孝。
王不过霸: 项羽咱就不说了,不知道的你就去祷告吧,人家老外都知道!
将不过李: 李存孝(?~894年),代州飞狐人(今河北涞源),本姓安,名敬思。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天下无双,勇力绝人。史书记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他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地位相当于《说唐》中的李元霸,天下无敌。 野史中:小时候是个牧羊童,曾力搏饿虎,被打猎沙陀头人用相中,收为义子(第十三太保),日夺八寨,夜抢三关,十八骑杀败黄巢的八万大军,夺取长安。直追得黄巢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被迫在狼虎谷自刎。李存孝手中一柄“毕燕挝”(一种奇特的兵刃,有说拳状、有说爪状)天下无敌,再勇猛的高手在他面前也走不过三个回合。在用与朱温(后梁建立者)的争霸战中,李存孝屡立战功,在一次战斗中,他亲自生擒梁军骁将邓季筠,大败敌军,连斩带俘一万多人。
在作战中,李存孝的“造型装束”威猛而另类,他身披重装铠甲,腰间带着弓,腿上带着槊,手里舞着铁鐹(应该就是“挝”,前面已经说了),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夸张点说几乎“万人莫当”。他出战时总是带着两匹战马,战到一定时辰,他就在战场上换马,上下如飞,动作相当漂亮。
李存孝虽然勇猛过人,但在打仗时并不是个头脑简单的悍勇匹夫,他也算是熟通战术,曾在战役中设过埋伏,突袭敌军,生擒敌将;也曾敏锐地发觉敌军的偷袭,率军反击取胜第四条好汉高思继不过十合就被抱病在身的李存孝走马生擒,高思继之子就是五代大名鼎鼎的鹞子高行周(北宋大将高怀德、高怀亮的父亲);寿章县水匪铁枪王彦章那厮连打唐将一十八员,多牛的人…存孝在时也不敢放肆次下山劫道就碰上李存孝,只一个回合就被打趴在地,为了保命,王彦章指天誓日,“只要世上有李存孝一天,王彦章永不出山!”王就是后来极其嚣张的残唐五代时第2条好汉。在当时根本没有人是李存孝的对手李存孝后被他的兄弟诬告谋反,用五牛分尸,李存孝略一发力,五条蛮牛站立不稳,步步后退,是李存孝自己放弃了生的机会,才被五牛挣死。五牛分尸死的很惨 谈及李存孝这个人,正史着墨不多,但在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中却非常有名,撇可这些传说单从历史的角度,依然能看到他的骁勇善战。
《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中记载:“本姓安,名敬思。少于俘囚中得隶纪纲,给事帐中。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武皇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新五代史、义儿传》“存孝,代州飞狐人也。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掠地代北得之,给事帐中,赐姓名,以为子,常从为骑将…存孝猨臂善射,身被重铠,櫜弓坐槊,手舞铁楇,出入阵中,以两骑自从,战酣易骑,上下如飞。”
两书中都提到李存孝的勇猛果敢,他经常带领骑兵做用的先锋,所向无敌,他身披沉重铁甲,腰挎弓箭长矛,独自挥舞铁楇冲锋陷阵,成千上万的人在他面前都丧胆逃退。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常常带着两匹马作战,骑着的马稍微疲乏,他就在阵地上改骑另一匹马,上下如飞,其骄健神勇之极。因功被封为飞虎将军。有句话说:王不过霸王,武不过存孝。由于用军营中的将领都比不过他,后来同样是“义儿”的李存信出于嫉妒的挑唆而使他背叛了用,但以他一勇之夫,不是老谋深算的用的对手,结果被用稍施小计在幽州捉住,押解回太原后,用五马分尸(或五牛分尸)的酷刑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对此,《新五代史、义儿传》记曰:“缚载后车,至太原,车裂之以徇。”
京剧《飞虎岗》或《飞虎山》中则主要讲的是:李存孝即安敬思父母早亡,自幼替人放羊度日,后安敬思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正逢李晋王用目睹安敬思之神勇,收为义子,取名李存孝的故事。李存孝墓在山西太原西山风峪沟口的太山脚下,其墓为一石砌坟丘,坟前有小平台,上面摆放着两枚石元宝,有石碑一幢,上刻“李存孝之墓”。一代名将,青史留芳,英勇神武,传颂千古。 后世人言“十三太保”者,必称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十三太保”之名,由此流传于世。
五代史最鼎鼎有名的猛将莫过于李存孝,在一些野史中曾说李存孝引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虽说是夸张之词,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李存孝是晋王用麾下的一员骁将,也是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个。在传说中,对于他的死就说得更神了:由于他神力无边,行刑时,在他的双手双脚和脖子上拴上绳子用五头牛往开拉,硬是拉不死他。相反,他一发力,就能把五头牛都拽得倒回来。后来,还是用派人哄他说,他死了以后,天上玉皇大帝会给他一个很好的职务,比在地上强多啦。他才放松五体,从容赴死。
拳不过金: 金台乃红云爱徒,北宋武学奇才,有“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之说,是传说中中国武学第一人,称武功古今天下第一。(不是很准确)金台曾经支持王安石变法,传授过蔡京内功,《今古传奇》中《金台三打少林寺》等有过具体记载,金台是还周侗的老师,而周侗又是卢俊义、林冲、武松和岳飞等人的老师。盛年的金台与书童如月客居嵩山、相依为命。李秋水之妹“神仙姐姐”李沧海从家里负气出走后遍游名山大川,这一日前来挑战少林寺,并以大、小无相功无上神力挫败少林诸多;当时客居嵩山的金台出面打平武学奇才李沧海,解了少林之围,但之前心如止水的金台却因此战如无崖子那般,深深爱上了这翩若惊鸿的大地诗篇李沧海。金台狠心丢下5岁的可爱书童如月,追随李沧海去往那遥远的北国,“又把行藏付海山”。后来,书童如月自习武功成长为一代——周侗周如岳,并与真、张开等北宋武学名家齐名。多年以后,金台孤身一人悄然回到少林寺,成为藏经阁前一名普通的扫地僧。
谁是神佛转世谁是妖孽降生若真有前世今生,那么,一次邂逅是场轮回抑或是天意前学习下量子力学 可以解答你所有疑问。
在此我只说一句。作为一个凡人而言。你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大家认为世间真有轮回吗,有前生或来世吗?当然有,人会随业力的牵引在六道中轮回,有阴阳眼的人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的景象。
轮回转世?前世今生?生命是否真有轮回生命只有一次,没有轮回,人既没有前世,也没有来生,只有今生今世。
杜甫诗全集
卷二百一十六
「赠李白」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卷216_4
「游龙门奉先寺(龙门即伊阙一名阙口在河南府北四十裏)」杜甫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卷216_5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会当淩绝顶,一览众山小。
卷216_6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杜甫
东藩驻皂盖,北渚淩青荷。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卷216_7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卷216_8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
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
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卷216_9
「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杜甫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
相与博塞为欢娱。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卷216_10
「贫交行」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此道今人弃如土。
卷216_11
「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裏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卷216_12
「高都护骢马行(高仙芝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杜甫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
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
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裏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
何由却出横门道。
卷216_13
「天育骠骑歌(天育,厩名,未详所出)」杜甫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裏,今之画图无乃是。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毛为绿缥两耳黄,
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遂令大奴守天育,
别养骥子怜神俊。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年多物化空形影,
呜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岂无騕褭与驊骝,
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卷216_14
「白丝行」杜甫
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象床玉手乱殷红,
万草千花动凝碧。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春天衣著为君舞,
蛱蝶飞来黄鸝语。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
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君不见才士汲引难,
恐惧弃捐忍羁旅。
没办法显示繁体
又不允许发网址过来
截图咯
历史上最厉害的“捡漏”,我认为当数三国时期的司马家,直接捡了一个皇帝的位置。
我们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的故事说的是魏蜀吴,说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角逐天下的故事。曹操的儿子曹丕是第一个称帝的人,他逼迫汉献帝禅位于他,并建立了魏国,之后孙权、刘备也分别称帝,是为东吴皇帝、汉昭烈帝。在这之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天下,多年以来战乱不休,诸葛亮七次北伐、蜀吴之间也曾多次发生战争。
而在三国角逐天下的时候,曹操招募了一个非常得力的幕僚-----司马懿。司马懿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军事家、谋略家,帮助魏国打赢了很多的战争,所以曹操对司马懿充满了戒备心,担心他功高盖主、尾大不掉。因此,曹操在临死之前留下遗训,不能让司马懿接触到军队,否则魏国社稷危矣。
在曹操死后,曹丕并没有严格执行曹操的遗训。果不其然,司马家在经历了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三代人后,在军队,民间和朝廷上都已经树立了足够的威信。所以在司马炎时期,他逼迫魏明帝曹奂禅位与他,正式建立了晋朝,史称西晋。
但其实,早在司马昭时期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为取魏而代之的做准备了,只是后来还没有正式实施便去世了,所以才会有后世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说法。
司马家历经三代,将曹操曹丕励精图治白手起家的魏国,成功地取而代之,可以说是一个最厉害的捡漏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