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读书活动的总结范文三篇

开展读书活动的总结范文三篇,第1张

篇一开展读书活动的总结范文

我校为每个班选购了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优秀课外读物,保证了每位学生都有书读,语文老师和学生共读一本书,并做好读书方法的指导工作;另外,学校还给每班安排了一节读书课,让学生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或写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也由语文老师负责督促与检查。

 读书成果的检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成效的,需要在时间上有所保证,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下去,要养成习惯。为了让读书的时间专时专用,每天都有一位校领导巡视检查,现在,师生都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各班早早地就打开多媒体,同学们会自觉地诵读起来;每周二、四早读时间,从每个教室里都会传出诵读古诗文的声音;每周的二、四习字时间,会看到每个教室里师生在认真地阅读,读书活动在我校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为了激发读书兴趣,让各班之间互相学习,我校就每项内容进行了阶段性检测,每次都由各负责老师全体参与评价,通过逐班验收评价,从中发现别人的一些好的做法,达到改进和提高的目的。期中考试前,对美文诵读和古诗文诵读进行了检测和量化打分,期中考试后,专门对课外阅读进行检测。

 为了培养和激发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品味,检测分两种形式进行,首先是书面形式检测,每班就同读一本书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读书收获,从交上来的作品内容上看,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第二种形式是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同级四个班选代表参加,分个人必答、集体共答、抢答、风险题四个环节,从竞赛中不但能看出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还能训练学生合作能力和应战能力。把我校的读书活动推向深入。

 总之,读中外经典,师生共成长,让阅读成为习惯是我们的不懈追求,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书籍成了学生的重要伙伴,中外名著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良好的读书习惯正在形成,读书活动的成效正日益显现,但是,读书活动毕竟刚刚起步,还有待规范,措施还有待加强。

 今后,我校将在充分研究、积极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建设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努力奋斗。

篇二开展读书活动的总结范文

 书籍,可以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为了营造读书氛围,鼓励学生与书为友,“一路书香,快乐成长”,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文明水平,让浓浓的书香伴随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开展的“营造书香校园”活动要求,为了班级能够书香盈室,为了孩子们能够宁静志远,使其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班级拟定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要让学生走上阅读之路,首先我们要有良好的班风。在班级建设上,我与学生共同努力,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用环境来引导学生走入“书香”。班级的书香氛围营造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利用好板报这一有效宣传窗口。用心出好每期的黑板报。板报内容内容包含诗歌、成语、美文诵读、名言警句等。在内容选择上尽量围绕每期不同的主体,选取不同的内容供学生诵读品味,积累运用。其次建设好班级专栏。班级中我们共开辟四个专栏,分别是:书海之旅、读书卡片、阅读作业、图书角。“书海之旅”专栏旨在激励学生热爱读书。在不同时期,将学生中在阅读过程中写的读书体会、感悟,摘抄的好词好句、美文片段,张贴到上面,以此带动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作业”专栏的开设是通过在学生中征集从而开设的新专栏。里面展现的是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中、生活中一些巧妙的手工、绘画、诗文、书法等特色成果。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展示空间,让学习生活变得活泼生动而充满生趣。“读书卡片”是学生每读一本书记录的作家资料、历史人物、作品人物分析等制成的卡片,美观实在,选优登出。“图书角”里摆放着同学们自己凑的书籍和从图书室里借来的书籍,由图书管理员负责借出、收回,做好记载、保管,每遇破损则及时补修。

 二、开展丰富的书香活动

 1、在班级氛围中,开辟专栏用来展示学生特色、专长而外,通过平时开展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如我们每月必须要进行的就是阅读之星评比。这项活动由班委会统一组织。通过学生的自我推荐、小组内的推荐、然后结合一周来的阅读数量跟读书随笔的质量来评定。通过我一个学期的实践,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我们班的特色活动了。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课,每学期师生共读一本书,如六年级上学期师生共读的是《鲁滨逊漂流记》,下学期读的是《西游记》。另外我还向同学们推荐了高年级必读书目二十多本,如《青铜葵花》《我要做好孩子》《三国演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我们不仅读,还交流感悟,做读书笔记,演讲等。另外还组织全班同学将自己喜欢的书向大家推荐,并且有自己充分的推荐理由,从而形成好书大家读,读整本的书。不仅让老师的读书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还读学生推荐的好书,和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篇三开展读书活动的总结范文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兰台读书月”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开放了图书室,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晚自习自学的活动,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每天都有学习任务,从读书中增长知识,成长起来。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明确“兰台读书月”活动的主旨是“倡导全民读书,共建文明钟祥”。引导教师认识、体味、畅谈读书与社会发展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倡导“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制定了教师读书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书籍,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学校在语文、数学、英语、政史、理化五个教研组中评选出了五篇优秀征文,挂在学校开办的洋梓中学兰台读书月活动交流博客上,由老师们推荐评选出两篇征文《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读后感》、《坚强的面对一切》作为活动的一等奖征文。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先后开展了读书笔记展评、开辟了读书心得体会网上专栏、好书推荐活动等。教师共推荐好书50多本,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80多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读书活动,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共54个) (各类城市按验收得分高低并结合对海内外旅游者的抽样调查结果顺序排列) 一、直辖市(共3个) 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 二、副省级市(共14个) 深圳市、杭州市、大连市、南京市、厦门市、广州市、成都市、沈阳市、青岛市、宁波市、西安市、哈尔滨市、济南市、长春市 三、地级市(共24个) 无锡市、扬州市、珠海市、肇庆市、苏州市、黄山市、桂林市、昆明市、威海市、烟台市、秦皇岛市、海口市、长沙市、岳阳市、南宁市、绍兴市、合肥市、三亚市、承德市、镇江市、泰安市、北海市、郑州市、咸阳市 四、县级市(共13个) 峨眉山市、都江堰市、亳州市、敦煌市、曲阜市、武夷山市、吐鲁番市、韶山市、库尔勒市、景洪市、井冈山市、大理市、瑞丽市 第二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共67个) 一、直辖市(共1个) 重庆市 二、副省级市(共1个) 武汉市 三、地级市(共41个) 中山市、乐山市、佛山市、福州市、江门市、泉州市、汕头市、徐州市、金华市、惠州市、开封市、丹东市、柳州市、石家庄市、吉林市、玉林市、南昌市、宜昌市、鞍山市、马鞍山市、嘉峪关市、乌鲁木齐市、宝鸡市、安庆市、常德市、芜湖市、银川市、张家界市、濮阳市、牡丹江市、抚顺市、太原市、贵阳市、荆州市、十堰市、伊春市、本溪市、大同市、大庆市、包头市、拉萨市 四、县级市(共24个) 昆山市、南海市、江阴市、吴江市、宜兴市、常熟市、临安市、诸暨市、济源市、句容市、琼山市、阿城市、永安市、儋州市、建德市、蓬莱市、登封市、文登市、锡林浩特市、荣城市、崇州市、钟祥市、绥芬河市、胶南市 2001年已批准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共16个) 一、地级市(共11个) 九江市、常州市、锦州市、淄博市、三明市、洛阳市、韶关市、清远市、阳江市、温州市、梧州市 二、县级市(共5个) 都匀市、青州市、东阳市、桐乡市、涿州市

-- 从军事历史的角度分析赤壁之战双方的实际参战兵力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五万人的兵方击败曹操数十万大军,从而揭开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帷幕。有关赤壁之战的若干问题,史学界历来存在着不同意见的争论。早在五十年代,有的史学家就对赤壁是否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表示了怀疑,近年来,史学界又就此展开了讨论。这次讨论,是以尹韵公同志的《赤壁之战辨》1为发端,他从时间和军事的角度出发,认为赤壁之战不是大战,而是小战,是曹操所率的五千轻骑与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孙、刘联军的遭遇战。这个观点的提出,引起史学界对赤壁之战各方面问题的再次探讨。我们认为,对赤壁之战的研究尽管有了新的争论和进展,但有若干问题尚可再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谨提出一些刍荛之见,请史学界指正。

一、赤壁之战的时间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各)和《吴书·吴主传》中,都记载有赤壁之战和孙权攻合肥之事,但两处的记载互异。对此,孙盛认为:“按吴志,刘备先破公(曹操)军,然后(孙)权攻合肥,而此记云权先攻合肥,后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吴志为是。”2孙盛的说法对后人影响甚大,《后汉书·孝献帝纪》就把赤壁之战的时间记为建安十三年的“冬十月”,翦伯赞同志主编的《中外历史年表》中也记为十月。以十月作为赤壁之战的时间来考察问题,就难免得出曹操率领五千轻骑匆匆忙忙从江陵东下的结论。为了考证孙盛的说法是否正确,我们将《武帝纪》和《吴主传》中的有关记载摘引于次:

《武帝纪》载:“十二月,孙权为(刘)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吴主传》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畏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时甘宁在夷陵,为仁党所围,用吕蒙计,留凌统以拒仁,以其半救宁,军以胜返。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误,憙)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若按孙盛所说,赤壁之战的时间当在孙权攻合肥之前,即“十二月”以前。然而仔细推上引两段记载,对张憙救合肥一事各持一说,究竟以谁为是呢?关于张憙救合肥一事,在《蒋济传》中记载颇详:“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颇复疾疫。(蒋)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遣主薄迎喜。三部使赍书语城中守将,一部得入城,二部为贼所得。权信之,绕围走,城有得全。”将这段记载与《武帝纪》对照,我们可以知道,“孙权为备攻合肥是为了配合赤壁之战的战略行动,其目的是为了牵制曹操的兵力。曹操也果然派张憙率兵攻合肥,文是因为所领“汝南兵”又“颇复疾疫”,战斗力减弱,不能急赴合肥,致使孙权得以“攻城瑜月”。直到蒋济筹谋虚张声势之策,而孙权确信他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的时候,才撤围退走。很显然,孙权配合赤壁之战的战略行动决不会在赤壁之战以后,一定是在赤壁之战以前。众所周知,《三国志·魏书》是根据官修王沈《魏书》、私撰鱼豢“《魏略》而写成,因此,关于张憙救合肥的记载,应以《武帝纪》为是。

能否因为《吴主传》将孙权攻合肥的事记在赤壁之战之后,就断言赤壁战争在前,围攻合肥在后呢?细考《吴主传》,发现此一结论过于武断。前引《吴主传》中,从“渝、普为左右督”始,到“军以胜返”止,记叙的是赤壁之战从出征到凯旋的全过程,以下则记叙孙权攻合肥的经过。揣摩作者记事的手法,以这两件事紧密相关互相影响,而以赤壁之战为主,围攻合肥为辅,作者就依事件的主从关系来叙述,这是并列的叙事方法,记叙的先后并不意味着事件本身的先后。因此,孙盛以“吴志为是”的说法是错误的。

曹操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南征刘表,九月入荆州,进军江陵。为了巩固后方,进一步扩张势力,曹操到江陵之后做了一系列存恤抚循、招降纳叛的工作。他“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3他派刘巴“招纳长沙、零陵、桂阳”4诸郡;他“加(刘)璋振威将军,兄(刘)瑁平寇将军”5,安抚益州的割据势力,以消弭东下江东时的西顾之忧。又有汝南王俊,早与曹操交谊,曾劝说刘表附翼曹操,为刘表所拒绝。王俊后来死于武陵,曹操“闻而哀伤”6,“及平荆州,自临江迎表,改葬于江陵,表为先贤也”。上述种种活动,是需要时间的。曹操这些活动的目的,一方面固然是政治上的需要,另一方面他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军事上的准备。北军善骑,一旦舍鞍马,仗舟楫,军事上的优势顿时削弱。为了新的战争形势,必须对军队进行新的编制和训练。曹操在给孙权的信中自夸“治水军八十万”7,说明他正在进行此项工作。这也是需要时间的。曹操不可能在长坂击败刘备,占领江陵之后,又紧接着乘船东下。他是三国时代杰出的军事家,怎会把在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的一群陆上汉驱去与人多势众的弄潮儿敌对?从军事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可能的。

据《武帝纪》和《蒋济传》的记载,在孙权围攻合肥的时候,曹操已经从江陵出,进行征讨江东的战争了。这是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可见,赤壁之战的时间也一定在十二月。关于这个时间问题,周瑜曾说过:“又今盛寒,马无稿草”8。这就很清楚地说明,赤壁之战的时间确实是建安十三年十二月。从时间上看,曹操占领江陵之后有整整两个月的停留,并未立刻从江陵乘船东下。因此,赤壁之战只是一次小规模遭遇战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二、赤壁之战的地点

赤壁之战的地点,历来是争论较多的问题。最近,万绳楠同志在《“赤壁之战”应为乌林之战》9一文中指出:“乌林在蒲析县,赤壁山在武昌县”,“二者一上一下,并非隔江相对”,并且认为:“黄盖烧船应是上溯而非横断长江”,如果乌林与赤壁对岸,借东南风就不好解释了。

赤壁究竟在哪里呢?争论出自对《水经注》的理解。《水经注》说:“江水左迳百人山南,右迳赤壁山北”。百人山在什么地方,关系到对赤壁处所的确定。万绳楠同志确定赤壁山在武昌县,其根据就是百人山在武昌县。按《水经注》中的江左皆指江北而言。因此,百人山决不会在位于长江以南的武昌县。《水经注》介绍长江流经的重要地点时说,“江水右会湘水”之后,流经“江之右岸有城陵山”(今岳阳县城陵矶),“江水左经白螺山南”(今监利县白螺山),“又江水左经乌林南”(今洪湖乌林),“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接着就介绍百人山、赤壁山,说明了这两座山是隔江相望的。赤壁山以下又介绍了军山、沌口等处(在今汉阳县)。考察《水经注》的记载,与今天的地理位置是一致的。百人山就是现今洪湖县乌林的黄蓬山,这里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唯有此山耸立,与南岸的赤壁山遥遥相望。

《周瑜传》载,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军泪遇,“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资治通鉴》载,周瑜率军“进,与曹操遇于赤壁”,“瑜等在南岸”。这两条记载说明,两军一南一北,正是“隔江相对”。杨守敬在《水经注疏》中说,郦注据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此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乌林、赤壁其东西一百六十里。”10这条记载使后人对赤壁的地点产生了争论,有人即据此断定赤壁在武昌县。如果赤壁在武昌县,曹操有何必要在初战失利之后回棹西还,在长江中上溯一百六十里跑到乌林?如果赤壁在武昌县,黄盖所说“然观操军舰船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11又当作何解释?黄盖决不可能在一百六十里以外观察到曹军的船舰。赤壁之战肯定有一定长度的战线,但无论如何也不会长到一百六十里。我们认为,“乌林、赤壁其东西一百六十里”并不是指乌林与赤壁之间的距离而言,而是泛指乌林所辖的地理范围。赤壁本是山名,是小的地理概念,只是因为这里发生过著名的战争,后人遂把它与乌林并称了。《后汉书·孝献帝纪》有“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的记载,即为一例。卢弼《三国志集解》引《水经·江水注》云:“江水左迳上乌林南村,居地名也,又东迳下乌林南,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江水左迳百人山南,右迳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处所也。”这就清楚地说明了乌林是一个比较大的地理范围。

由于乌林的地理范围较大,因而说乌林“与赤壁相对”,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曹军与孙、刘联军隔长江垂直相对。倘如此,则孙、刘联军无论有多大能耐,也不能在长江中游截住曹军。实际情况是,曹军在上游,孙、刘联军在下游,两军以赤壁为界线,正是所谓“一上一下”。由于赤壁山突兀江心,横断江流,造成了封锁长江之势,所以孙、刘联军据此扎营下寨,阻遏了曹军东下的水路。

从赤壁出发到曹营,既需要“上溯”又需要横江,黄盖的舰船完全可以借东南风势一边“上溯”一边横过江去。《周瑜传》中注引《江表传》所说“中江举帆””一语,就明确地说明了黄盖是在横渡长江。长江中流水流湍急,如果只需要“上溯”而不横江,黄盖何必到“中江”去“举帆”?沿江岸借东南风悄然而上,岂不是更隐蔽更快捷?黄盖之所以到“中江中举帆”正说明他要过江到对岸的乌林。因为黄盖是从赤壁率水军出发往曹营诈降的,所以《水经注》说赤壁是“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处所”;因为曹军驻于乌林沿岸,与对岸的赤壁有一段距离,而曹操驻骅的大本营距离赤壁至少有几里之遥。黄盖由赤壁上溯,与曹军接触时举火,先烧着水军战船,后延及岸上陆营,曹操水陆两军一片混乱,不能抵御联军的进攻,战败逃离乌林,所以《水经注》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

《湖北通志》载宋人谢垒山云:“予自江夏沂洞庭,舟过蒲圻,见石岩有“赤壁”二字,其北岸曰乌林,……至今土人耕地得箭簇,长尺余,或得断枪折戟。其为周瑜破曹兵处无疑。”迄今为止,出土文物中属于赤壁之战的戈、矛、剑、戟、刀、簇、等铁制兵器已达千余件。除兵器外,赤壁还出土了三国时期东吴的钱币,乌林出土了三国时的铜马蹬和印有“建安八年”的砚台。从宋代迄今不断出土的实物资料,确凿地证明了蒲圻赤壁曾经是三国时期的战场。

赤壁之战既然事属无疑,为何在吕蒙、程普、甘宁等人的传中,皆记为“破曹公于乌林”呢?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不难详查。如前所论,乌林是一个较大的地理范围,用之以指代这次战争,自然有其合理性。再者,曹军兵众势雄,屯驻于乌林,既有水寨也有陆营,形成了一条较长的战线。战争以水军在赤壁受挫开始,以陆军在乌林全面溃败而结束。所以,陈寿在吕蒙、程普、甘宁等人的传中记的是“破曹公于乌林”。然而他在《吴主传》和《周瑜传》中,记的却是周瑜与曹军“遇于赤壁”,在《黄盖传》和《周泰传》中,又都记的是“拒曹公于赤壁”。这说明,战争确实是从赤壁开始的。周瑜在赤壁初胜之后,与曹军有一个短暂的相持阶段,然后派黄盖从赤壁出击,最终击败曹军。这是周瑜以赤壁为据点,在赤壁揭开战幕的战争的全过程。这次战争,虽然对陈寿在不同的地方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但我们认为,以其发端地的“赤壁”名之更为妥贴。

三、赤壁之战的规模

赤壁之战是通常所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之一。这次战争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双方究竟动员了多少兵力?都是有争论的,因而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于孙、刘联军的兵力,《周瑜传》载,曹操据荆州后,江东将士惶恐,内部有一番和战之争。周瑜主战,对孙权说:“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在曹操大军压境之时,周瑜提出只要精兵三万便可破曹,这一方面说明了他会用兵,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知道孙权不可能动员更多的兵力。注引《江表传》中孙权的回答是:“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这两条记载说明,周瑜率往赤壁的兵力只有三万人。《诸葛亮传》中也说孙权“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先主传》注引《江表传》也载,周瑜率军上沂到樊口时,刘备往见,“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很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显然,周瑜、程普率兵三万确定无疑。

刘备有多大兵力呢?《先生传》载,刘备退到当阳之时,因随行百姓甚众。行军速度极缓,逐“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至于关羽所率究系多少人众,没有明载。刘备在长坂被曹操追及,“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部伍尽行溃散。“先生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刘备麾下除刘琦部众万余人外,应该还有由关羽所率的本部,这在《诸葛亮传》中有记载。诸葛亮在游说孙权抗曹时说:“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由此可知,刘备所部有二万人。孙、刘联军的总兵力是五万人。

曹操究竟动员了多大的兵力,史料记载互相抵牾,确实颇难考查,因此争论亦多。这个问题是应该也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吴主传》注引《江表传》载曹操遗孙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古人行军作战,往往将所率部众以整数言之,目的在于显扬军威,震慑敌军。曹操所言“八十万众”,不会是确数,其中一定有夸饰的成分。但这夸张是以相当的实力作为基础的,决不会离事实过远。倘若曹操果真只率五千人由江陵东下,怎能号称“八十万”?况且,孙权、周瑜等人对曹操所能动员的兵力决不会茫无所知,曹操怎能任意夸张而不被窥破?《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中载有周瑜对曹军兵力的估计:“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这番话是周瑜对孙权说的,目的是宽慰孙权,释其疑虑之心,使其能倾全力支持抗曹,难免将曹军的兵力有所隐瞒。然而就按周瑜所说计,曹操的总兵力已在二十五万左右了。

考查曹操的兵力,必须联系到刘表的兵力。据《刘表传》载,刘表初定荆州诸郡之时,已经有“带甲十余万”。到建安十三年时,刘表的军队已有较大的扩充,《周瑜传》载,刘琮降曹之后,曹操得到“船步兵数十万”。既言“数十万”,则至少也当在二十万左右。要击败这样一支军队,曹操必须动员更为庞大的兵力,因为此次南征的目的,并不止于夺取荆州,他意欲挥得胜之师一举平定江南。要平定江南,必须占据荆州,只有集中优势的兵力才能稳操胜券。因此,曹操的兵力一定在二十万人以上。倘若真如周瑜所说,曹军只有“十五六万”,是很难战胜刘表军队的。即使战胜,也很难把数量众多的刘表水陆军并入自己的编制。正因为曹操有数量大过于刘表的军队,又恰逢刘表卒的大好时机,所以才迅速地使“刘琮束手”;也正因为曹操军力庞大,才能把荆州降兵裹胁在自己的大军中而没有哗溃或倒戈之虞。

综上所论,我们认为曹操的军队加上荆州的降兵,总数当在四十万左右。以四十万左右的军队而言“八十万众”庶几可信。除新野、襄阳、当阳、江陵等地的守军外,曹操所率东下的水陆军当在三十万左右,至少也应如周瑜所言,当在二十五万左右。因此,赤壁之战确实是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也确实是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於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於当阳长板。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板。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於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 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 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亮见权於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抗此难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於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於长板,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近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於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抗此难乎!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板,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近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 权起更衣,肃追於宇下。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 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杖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杖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奏案曰: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刘备在樊口,日遣逻吏於水次候望权军。刘备在樊口,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 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遣人慰劳之。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遣人慰劳之。 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备深愧喜。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备深愧喜。

进,与操遇於赤壁。进,与操遇于赤壁。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於其尾。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 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 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 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羸兵为人马所蹈借,陷泥中,死者甚众。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卷第六十五 卷第六十五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作者:卢开方 作者:卢开方

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挥师南下,企图一举消灭据有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全国。 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挥师南下,企图一举消灭据有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全国。 八月,刘表病逝,次子刘琮屯襄阳,刘备屯樊城。 八月,刘表病逝,次子刘琮屯襄阳,刘备屯樊城。 九月,曹操至新野,刘琮不战而降。 九月,曹操至新野,刘琮不战而降。 因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刘备从樊城向江陵撤退,并命关羽带领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 因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刘备从樊城向江陵撤退,并命关羽带领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 曹操亲率轻骑五千,日夜兼程追赶,在当阳长阪(今湖北当阳东北)打败刘备,占领江陵。 曹操亲率轻骑五千,日夜兼程追赶,在当阳长阪(今湖北当阳东北)打败刘备,占领江陵。 刘备放弃撤往江陵的计划,折向东南汉水方向撤退,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并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联军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图谋联合孙权抗击曹操。 刘备放弃撤往江陵的计划,折向东南汉水方向撤退,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并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联军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图谋联合孙权抗击曹操。

当曹操南下时,孙权派鲁肃出使荆州,吊刘表丧,兼说刘备同心御曹。 当曹操南下时,孙权派鲁肃出使荆州,吊刘表丧,兼说刘备同心御曹。 鲁肃与刘备相遇於当阳,后刘备用其计退至鄂县樊口(今湖北鄂州西北)。 鲁肃与刘备相遇于当阳,后刘备用其计退至鄂县樊口(今湖北鄂州西北)。 时曹操据江陵,将顺流东下,形势紧迫,刘备遣诸葛亮随肃往东吴。 时曹操据江陵,将顺流东下,形势紧迫,刘备遣诸葛亮随肃往东吴。 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孙权已接到曹操威胁的书信,说训练好水师八十万,要与孙权在吴地决战。 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孙权已接到曹操威胁的书信,说训练好水师八十万,要与孙权在吴地决战。 孙权不愿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於曹操,又顾虑孙刘联军不能与曹操相匹敌,犹豫不决。 孙权不愿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曹操,又顾虑孙刘联军不能与曹操相匹敌,犹豫不决。 诸葛亮对他分析敌我双方的利弊,指出曹操劳师远征,士卒疲惫。 诸葛亮对他分析敌我双方的利弊,指出曹操劳师远征,士卒疲惫。 北人不习水战。 北人不习水战。 孙刘联合,定可取胜。 孙刘联合,定可取胜。 孙权部下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和张昭为首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争辩。 孙权部下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和张昭为首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争辩。 诸葛亮指出主和派意见的错误,进一步消除了孙权的顾虑。 诸葛亮指出主和派意见的错误,进一步消除了孙权的顾虑。 孙权决心联刘抗曹,从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召回周瑜。 孙权决心联刘抗曹,从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召回周瑜。 周瑜支持诸葛亮和鲁肃的意见,指出,实际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且已疲惫不堪。 周瑜支持诸葛亮和鲁肃的意见,指出,实际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且已疲惫不堪。 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这些都是对曹操的不利因素。 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这些都是对曹操的不利因素。 孙权增强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 孙权增强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 周瑜率精锐部队三万人,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统军两万多人会合,共同抗曹。 周瑜率精锐部队三万人,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统军两万多人会合,共同抗曹。

孙刘联军溯江西进,与顺流而下的曹军在赤壁(历来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相遇(见彩图赤壁之战战场遗址 湖北蒲圻)曹军初战不利,退往长江北岸的乌林(今湖北洪湖东北),双方隔江对峙。 孙刘联军溯江西进,与顺流而下的曹军在赤壁(历来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相遇(见彩图赤壁之战战场遗址湖北蒲圻)曹军初战不利,退往长江北岸的乌林(今湖北洪湖东北),双方隔江对峙。 北兵不惯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铁索将战船连锁在一起,以减轻风浪颠簸。 北兵不惯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铁索将战船连锁在一起,以减轻风浪颠簸。 周瑜部将黄盖建议采用火攻战术以败曹军。 周瑜部将黄盖建议采用火攻战术以败曹军。 曹操骄傲轻敌,相信黄盖的诈降,黄盖带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帷幕伪装,顺风驶向曹船,因风纵火,燔烧曹军船只,火势延及岸上营垒。 曹操骄傲轻敌,相信黄盖的诈降,黄盖带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帷幕伪装,顺风驶向曹船,因风纵火,燔烧曹军船只,火势延及岸上营垒。 曹军人马烧溺,伤亡惨重。 曹军人马烧溺,伤亡惨重。 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曹操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狼狈退却,加以瘟疫、饥饿,曹军损失大半。 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曹操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狼狈退却,加以瘟疫、饥饿,曹军损失大半。

赤壁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无力南下。 赤壁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无力南下。 刘备通过这次战争也乘机占据荆州大部。 刘备通过这次战争也乘机占据荆州大部。 稍后又夺得刘璋的益州。 稍后又夺得刘璋的益州。 孙权据有江东,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孙权据有江东,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篱口。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他,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秦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

进,与操遇于赤壁。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赤壁之战的典故和成语

典故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苦肉计 官渡之战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

成语 三分天下 鞠躬尽瘁

译文: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对孙权说:“荆州与我国邻接,地理形势险要、坚固,土地肥沃、广阔,人口繁多,生活富裕,如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现在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又不和协,军队中的那些将领,有的拥戴刘琦,有的拥戴刘琮。刘备是天下骁悍的雄杰,与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如果刘备和刘表的部下们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离心离德,就另作打算,以成就(我们的)大事。请让我能够奉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同时慰劳军中掌权的人物,并劝说刘备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必定高兴而听从我们的意见。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现在不赶快前去,恐怕就被曹操占了先。”孙权即刻派鲁肃前往。(鲁肃)到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发,(于是)日夜兼程,等到到了南郡,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向南撤退,鲁肃直接去迎他,与刘备在当阳县长坂坡相会。鲁肃转达孙权的意思,(和他)讨论天下大事的势态,表示恳切慰问的心意,并且问刘备说:“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老交情,打算去投奔他。”鲁肃说:“孙讨虏为人聪明仁惠,敬重、礼待贤才,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顺、依附他,已经占据了六个郡,兵精粮足,足够用来成就大业。现在为您筹划,不如派遣亲信主动去结好东吴,以共建大业。(但是您)却打算投奔吴巨,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处在偏远的郡地,很快被人呑并,难道能够依靠吗?”刘备很高兴。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两个人随即(也因子瑜的关系)交了朋友。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江东避乱,是孙权的长史。刘备采纳了鲁肃的计谋,率兵进驻鄂县的樊口。

曹操将要从江陵顺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于是与鲁肃一起去见孙权。诸葛亮在柴桑见到了孙权,劝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的汉南招收兵马,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削平大乱,大致已稳定局面,于是攻破荆州,威势震动天下。英雄没有施展本领的地方,所以刘备逃遁到这里,希望将军估量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这个局面!如果能用江东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同他绝裂;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现在将军外表上假托服从的名义,而内心里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局势危急而不能决断,大祸没几天就要临头了!”孙权说:“假若如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向曹操投降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还能恪守节义不受屈辱;何况刘备(是)汉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所有的当代人,众人敬仰、倾慕他,就象水归大海一样。如果事情不成功,就是天意,怎能再居于其下呢?”孙权发怒说:“我不能拿全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受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除了刘备就没了(同我一齐)抵挡曹操的了,可是刘备在刚打败仗之后,怎能抗得住这个大难呢?”诸葛亮说:“刘备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坡打了败仗,(但是)现在归队的士兵加上关羽率领的精锐水兵还有一万人,刘琦收拢江夏的战士也不少于一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疲惫不堪,听说追逐刘备的轻装的骑兵一日一夜跑三百多里,这就是所谓‘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尽头的力量,连鲁国的薄绢也穿不透’啊,所以兵法上忌讳这样做,说‘一定会使主帅遭到挫败’。况且北方的士兵,不习惯在水上作战;还有,荆州的民众所以归附曹操,是被他武力的威势所逼,不是发自内心的顺服。现在将军当真能派锰将统领几万大军,与刘备协同规划、共同努力,攻破曹操的军队就是必然的了。曹操的军队被打败,势必退回到北方;如果是这样,荆州、吴国的势力就会强大,三国分立的形势就会出现。成败的关键,就在今天!”孙权听了非常高兴,就同部下们谋划这件事。

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住说:“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投降。现在训练了水军八十万之多,正要同将军在东吴会战。”孙权将这封信拿给部下的众人看,没有一个不像听到巨响而失去了常态。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猛虎,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为借口,现在抗拒他,事情更为不利。再说将军抗拒曹操的主要凭借是长江;现在曹操得到荆州,占有了那里的全部领地,刘表组建的水军,大小战船甚至用千位数计算,曹操将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同时还有步兵,水陆一齐进攻,(这样一来)长江的险要地势(曹操)已经同我方共同占有了。而实力的大小、强弱又不能相提并论。我以为最好的打算是不如迎顺他。”(这时)只有鲁肃沉默不语。孙权起身去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他来意,握着他的手说:“您要说什么?”鲁肃说:“刚才我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不值得与(他们)谋划大事。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一个)低级的从事,坐牛车,带着吏卒,与士大夫们交往,然后逐渐升官,仍然不低于州郡一类的职位。将军您迎顺曹操,会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那些人的意见!”孙权叹息说:“这些人所持的议论,非常让我失望。现在你阐明利害,正与我的想法一样。”

当时,周瑜奉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周瑜回来,对孙权说:“曹操虽然在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其实是汉朝的奸贼。将军凭着非常的武功和英雄的才具,还继有父兄的功业,占据着江东,土地方圆几千里,军队精良,物资丰裕,英雄们都原意为国效力,正应当横行天下,替汉朝除去残暴、邪恶之人;况且曹操是自来送死,怎么可以迎顺他呢?请允许(我)为将军谋划这件事。现在北方还没有平定,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曹操的军队放弃鞍马,依仗船只,与东吴争高下。现在又天气严寒,战马没有草料。驱赶着中原的士兵很远地跋涉在江南的多水地带,不服水土,一定会生疾病。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而曹操却都贸然实行。将军捉拿曹操,应当正在今天。我周瑜请求率领几万精兵,进驻夏口,保证替将军打败他!”孙权说:“老贼想废除汉朝自立为帝(已经)很久了,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我罢了;现在那几个雄杰已被消灭,只有我还存在。我和老贼势不两立,你说应当迎战,很合我的心意。这是苍天把你交给我啊。”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说:“各位文武官员,敢有再说应当迎顺曹操的,就和这奏案一样!”于是散会。

这天夜里,周瑜又去见孙权说:“众人只见曹操信上说水军、步兵八十万而个个害怕,不再考虑它的真假,便发出投降的议论,是很没道理的。现在按实际情况查核,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早已疲惫;所得到的刘表的军队,最多七八万罢了,而且都三心二意。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人数虽多,也很不值得畏惧。我只要有精兵五万,已经足够制服它,希望将军不要忧虑!”孙权抚摸着周瑜的背说:“公瑾,您说到这里,很合我的心意。子布、元表等人只顾妻子儿女,夹杂着个人的打算,很让我失望;只有您和子敬与我一致,这是苍天让你二人辅助我啊!五万兵难在仓猝之集合起来,已选好三万人,船只、粮草、战斗用具都已办齐。你与子敬、程公就先行出发,我会继续派出军队,多多装载物资、粮食,作您的后援。您能对付曹操就同他决战,倘若万一战事不利,就撤回到我这里,我当和孟德决一死战。”于是任命周瑜、程普为正、副统帅,率兵与刘备同力迎战曹操;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计划作战的策略。

……

(孙、刘联军)进军,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

这时曹操军中的士兵们已经有流行病,刚一交战,曹操的军队(就)失利,(曹操)率军退到江北驻扎。周瑜的军队驻扎在南岸,周瑜部下的将领黄盖说:“现在敌多我少,很难同(他们)持久对峙。曹操的军队正好把战船连接起来,首尾相接,可用火烧来打退他们。”于是调拨十只大小战船,装满干苇和枯柴,在里面灌上油,外面用帷帐包裹,上面树起旗帜,预备好轻快小船,系在战船的尾部。先送信给曹操,假称要投降。这时东南风来势很急,黄盖把十只战船排在最前头,(到)江中挂起船帆,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曹操军中的将领、士兵都走出营房站在那里观看,指着说黄盖前来投降。离曹操军队二里多远时,(各船)同时点起火来,火势很旺,风势很猛,船只往来象箭一样,把曹操的战船全部烧着,并蔓延到岸上军营。霎时间,烟火满天,人马烧死的、淹死的很多。周瑜等率领着轻装的精兵跟在他们后面,擂鼓震天,曹操的军队彻底溃散了。曹操带领军队从华容道步行逃跑,遇上泥泞的道路,道路不能通行,天又(刮起)大风,就命疲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疲弱的士兵被骑兵践踏,陷在泥中,死的很多。刘备、周瑜水陆一齐前进,追击曹操到了南郡。这时,曹操的军队饥饿、瘟疫交加,死了将近大半。曹操于是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把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把守襄阳,(自己)率领(其余)的军队退回北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289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