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兰渝铁路途经25个县市区中,有1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4个省级扶贫重点县。打通这条路,让大山深处的百姓富起来,这是中国铁路建设者发自内心的呼喊。
八十年代初,《人民日报》首次提出用“春运”来描述春节期间人口密集流动的现象,“春运”真正成为中国人一年一度必须要上演的大戏,不断上升的人数考验着中国铁路的运载能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只有218万公里,其中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够维持通车的仅有11万公里。我国铁路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却只有43公里。
201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仅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就已经达到22万公里,形成了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
最近五年,国家平均每年7400多亿元的投入,这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投产新线最多的时期。
2017年,中国铁路建设者用了9年的时间,全线贯通兰渝铁路、宝兰高铁、和西成高铁。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西部的这个三角经济圈的战略意义非同一般。兰渝铁路连接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是兰新经济带与川渝经济带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交通大动脉。同时与京广线、京沪线并列的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之一,成为西部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
但是兰渝铁路的建设却并非一帆风顺。从兰州到重庆,850公里,不仅要翻越海拔3000米的秦岭,而且沿途地质状况之复杂,堪称中国铁路建设史之最。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这条铁路就只能停留于想象之中。
胡麻岭隧道二号洞,被视为“鬼门关”。全长850公里的兰渝铁路全线贯通就硬生生地“卡”在了这里,不到14公里的隧道一挖就是八年,最艰难的时期,每天只能掘进半米。
隧道工程师夏荔同事正在处理涌泥回流,厚度两米的涌泥突如其来,一个星期的进度又回到了原点。隧道施工,怕软不怕硬。胡麻岭的山体,沙粒比米粉还要细,含水量高达28%。因此隧道施工就像在“豆腐脑”里打洞,不仅难度大,而且极其容易涌水涌沙。
固定隧道泥沙,极为困难,即便是一年前带着顶级设备和施工团队来到这里的德国隧道专家,也束手无策。利用注浆机,按一定比例,分别在隧道前方注入水泥和硅酸钠水溶液。两者会在10秒内迅速凝固,加固隧道。这是近30名工程师和上万名工人,摸索出来的中国技术。
夏荔:没有攻不破的山,没有过不去的河,干完这个隧道的话,自己说出去,我夏荔,干过胡麻岭,就是这一辈子都是一个荣誉。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业全线通车。从兰州到重庆,过去走公路要22小时,现在只需要6小时,让春运返乡的路程不再遥远。这850公里的里程实现了铁路历史的大跨越,创造了铁路建设又一个彪炳千秋的奇迹。
路通了,天亮了,兰渝铁路通车仅仅半年的时间,就向世人敞开了怀抱。2018年1月18日,官鹅沟首届冰雪旅游节隆重举行,吸引了上千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巨大的冰瀑奇观向世人展示了它摄人心魄的魅力。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是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4A级景区,这里湖泊如串串闪亮的珍珠、瀑布飞泻,银光闪耀,生态环境极其优美。
刘花花是官鹅沟鹿仁村村民,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户。丈夫去世之后,花花独自拉扯两个年幼的孩子长大,还要赡养公公婆婆两个老人,一家人的生活极其艰难,无奈之下,花花做起来了农家乐的生意,可是以前景区交通环境差,维持生意也非常艰难。
刘花花的儿子陈高林:就是这基本上也没什么生意,我爷爷和奶奶就上山挖一些中草药再卖。
刘花花的儿子陈高林不得不外出打工,每年春运回家,汽车要翻越两座大山,道路的险恶至今让他心有余悸。2017年兰渝铁路开通给官鹅沟带来了福音,坐火车从兰州来宕昌县过去10个多小时多路程现在只需要3个多小时,官鹅沟旅游的游客数量立刻出现爆炸式增长。
临近春节,过去这是官鹅沟旅游的淡季,可是今年借着兰渝铁路的“东风”,宕昌县政府全力打造官鹅沟的冰雪旅游节项目,目标是实现全季旅游,2018年春节前夕,刘花花一家忙里忙外,喜笑颜开。
刘花花母子还贷款新建了一栋三层楼房做农家乐客栈,下决心扩大农家乐的接待规模。
甘肃省宕昌县官鹅沟丽林旅游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张辉:我们打算就是两三年之内把20多户的贫困户全部脱贫,带入旅游产业中来 。
兰渝铁路沿途经过1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4个省级扶贫重点县,经过许多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兰渝铁路的全线开通,旅游业成为沿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步伐也不断加快。
甘肃省宕昌县官鹅沟大景区管委会主任 王福全:兰渝铁路开通之后,我们的游客量已经从原来的120万现在增加到200多万。宕昌县直接从事旅游的人有三万多人,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旅游的有五千多人。去年我们的旅游带贫已经达到了21%。
临近春节,甘肃省陇南市外纳镇锦坪村村民贾永祥也没有闲着,他和老伴儿一刻不停地在给油橄榄树施肥剪枝松土。从去年开始,贾永祥给油橄榄树的品种进行改良。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外纳镇锦坪村 贾永祥:这是新品种,出油率高得很,如果那种出十公斤,这个起码要出二十公斤,一倍多。
贾永祥是锦坪村的特困户,2008年开始贾永祥流转土地开始种植油橄榄,产出的橄榄果全部卖给当地的油橄榄企业。陇南市所在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种植从国外引进的洋植物------油橄榄。
2016年,陇南市成为我国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这里的橄榄果品质好,出油率高。可是以往,陇南市不通火车,货车运输成本很高,当地的优质特级初榨橄榄油始终打不开销路,贾永祥常常会发愁100亩地种出来的橄榄果会不会销不出去。
兰渝铁路开通了之后,以前运输很困难的橄榄油由于成本降低,销量大增,贾永祥再也不用担心橄榄果烂在地里了,他现在一心琢磨地是如何培育好新品种,提高产量,增加收入,2018年迎来一个更大的丰收年。
贾永祥:按照我种的株数,明年油橄榄的收入不少于30万。
一条路,几代人的期盼,迎来了兰渝铁路开通后的第一个春节,车轮滚滚,让大山里的百姓富了,让经济要素快速流动,也带动了区域协同、电商扶贫的新空间、新动力。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电子商务中心主任焦武民:咱们2013年起初我们全年销售才是5000多万,而现在2017年我们全年就实现14亿的电商销售额这里边从2013年到2017年我们累计电商销售额已经达到28亿元,现在我们开设网店是1800多家,这里边我们实现对贫困户的带动是16000多户,帮助这些贫困户人均增收728元。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展示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实力担当,更为中华民族复兴注入力量源泉。改革开放40年中国铁路大跨越大发展,铁路的面貌日新月异,完美蜕变,背后不变的是铁路工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和付出。
2018年1月25日,武汉突降大雪,气温骤降至零下5度。吴家山站是武汉中欧班列的始发站。每周中欧班列要在这里发车三趟,接车两趟。临近中午11:00满载物质的中欧班列需要准点发出,为了不影响列车的正常发车,铁路职工凌晨4点就开始扫雪除冰作业。
燕山脚下,渤海之滨。在地处大秦线末端的秦皇岛西工务段,为确保春运的正常运行,一个由12名退伍女兵组成的钢轨探伤班组担负着大秦线柳村南站至秦皇岛东站118公里站线、274组道岔的探伤任务。
她们每天要在8公里长的线路上走行六七个小时,光避车上下道就得将55公斤的探伤仪搬上搬下20多次。整整十年,12名退伍女兵创造了零漏检、零违章、零事故的好成绩,用坚强的意志撑起了责任与担当。
大秦铁路柳村女子探伤工区 班长石晓燕:每天看着2万吨的列车从我们身边安全地驶过,我们觉得特别欣慰,因为这里边有我们一份功劳。
逢山修路,遇水架桥。登上最美铁路,体验大美中国,已经是百姓最爱的旅游项目。海南环岛高铁,是列车与大海的美丽邂逅;兰新高铁,尽览西部风情;哈大高铁,冰天雪地里的“黄金线路”;京津高铁,成就了30分钟城市圈;京广高铁,2294公里的旅程,全球营业里程最长高铁,八个小时甚至可以体验四季变换。
改革开放40年,漫漫长路,不断变化的数字,迎来了交通大国的美誉。
中国高铁迈入了崭新的时代,高铁运营总里程、运行速度双双列居世界之首。仅高速铁路达到22万多公里,总里程超过第2至第10位国家的总和,占到了世界的60%以上。
2017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124万公里,穿越繁华都市,纵横田野阡陌。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被清晰勾画。
2020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将提升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中国高铁如其运行速度般飞快发展,俨然成为一张“中国高端制造”的新名片,沟通中国,连接世界,中欧班列的滚滚车轮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
2018年2月1日,春运的第一天,武汉市三家商业集团的90家门店,同时开设的“东欧优选商品专区”,营销的重头戏就是中欧班列从欧洲运回来的洋年货。中国国家***在2013年9月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仅仅过了4年半的时间,或许没有多少人想到,这一宏大构想,如今,已经开始改变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高超事业部 副总经理 陈静:到目前为止,我们和汉欧班列合作的产品已经达到11个国家,涉及的品类有16个,品种数接近200多个。
对这批“洋年货”,陈静特别有感情,因为其中的不少商品是她亲自一个一个到欧洲的生产厂家洽谈采购来的,而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能的。中百仓储全球直销中心的欧洲商品过去走海运,时间长,欧洲发货的商品,一般需要60天左右、甚至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武汉。
一些进口快销品运到目的地就几乎要过保质期了。如今,中欧班列14天左右就可以将欧洲的产品运到,还有专门定制的冷链车厢,武汉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来自欧洲原产地的最新鲜的果汁、牛奶、食用油等等美味食品。
“道路通,百业兴”。“路”,带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信息、地域的连通,更是拉近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世界的版图上,今天“一带一路”上开行已经超过5000列的中欧班列,运行线路达到57条,国内开行城市达到35个,到达欧洲12个国家32个城市。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物流线路,全长14000公里。它不仅仅是条经贸合作通道,更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它的美是贸易的畅快,是西部的绽放,更是复兴的承载。这些线路的蓬勃发展,不仅密切了中欧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见证了“一带一路”建设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中国好样的。
热烈的夏天太短,每一秒都值得相爱。夏天到了,我整理了夏天邂逅的句子短句唯美,一起来看看吧!
1、盛夏的晚风,溢出杯沿的啤酒,还有你。
2、从甜筒中窃取夏天,从你眼中窃取爱意
3、夏天来的很慢,夏天才有浪漫
4、盛夏的阳光真像蘸了辣椒水,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阴凉地。
5、夏天的梦是什么颜色的呢 是船边轻语的烟火 是桅杆小憩的海鸥
6、不知名的果子,啪嗒一声落入车窗,一面是日光,一面是果香。
7、夏天是什么样子,凌晨两点才渐渐安静的街道,可乐雪碧冒出的气泡,路边的啤酒和烧烤,三五好友在谈笑,西瓜冰棒,还有你。
8、夏天的风吹皱了城市的喧嚣——王源
9、蜻蜓很疲惫了,只能慢悠悠地飞了过来。
10、期待夏天橘子汽水一样的心动
11、西瓜味的夏天,浪漫得让人想沉睡一整个青春。
12、夏蝉放声欢唱,快乐心头绽放。
1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14、夏天最让人欢喜。太阳火辣辣照射下来的夏日午后,穿一条短裤边听摇滚边喝啤酒,简直美到天上去了。
15、仲夏,烟火,梅子酒,沙丁鱼,樱花汇成的隧道,火车经过的小镇。
16、夏天是吊带,小裙子,人字拖,是中午炙热刺眼的白光和冰凉凉的西瓜,是将晚未晚时的好朋友,大排档,小龙虾,是凌晨也可以压马路不回家。
17、盛夏白瓷梅子汤 碎冰碰壁啷当响
18、盛夏的傍晚,刚下过雨,阳光透过窗缝洒在身上,窗外的叶子绿得发光,想吃冰淇淋和带着冰块的可乐 。
监利人情飞恩施
文/张志利
去年8月12日清晨,《监利人》采风组一行13人前往恩施,开启了浪漫的文化之旅。我们这群监利人,四日三夜,欣赏了施州奇景,探访了土苗民俗,品尝了苞谷美酒,感受了土著风情,更领略到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自然生态。施州那一带人文山水风物给我留下了极好印象,特整理相关手记以资日后怀想。
手记一:车行天路上,人在画中游
监利至利川,全程约500里。宜昌以西,去恩施的路宛如登天,迤逦盘旋于崇山峻岭、绝壁险峰之中。采风车穿行于沪渝高速,宛如穿行在梦幻仙境。极目远望,重峦叠嶂如兽脊一般,间或几条溪流在山谷间隐没,景色蔚为壮观。
车辆一路西进,往往刚刚出洞,马上又钻进洞里,即使出了洞,车子也大多在山边栈道上行驶,难怪人们称它为“天路”。沪渝高速是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最高限速80码,原本车技平平的师傅也只能开到60多码,我们倒是不怕,一路欢喜一路歌,看到车子过桥再穿洞,穿洞再过桥,欣喜若狂,尽情欣赏这桥隧相连的奇险靓丽风景。
采风车行至宜昌与恩施交界处,远远地,一座高耸的特大桥映入眼帘,桥顶赫然题写“四渡河大桥”字样。耳旁还清楚地听到播音,才知道,大桥有1300米多长,桥面距河谷足有200层楼高,被誉为“世界第一高悬索桥”。
车行其上,宛若云端漫游。白雾飘飘,山河隐隐,车辆仿佛在仙境中穿梭。同行的万东方部长介绍说,这就是有名的“天路中的天桥”!可惜采风车不能停下,我们只好叫司机减速慢行。透过车窗,极目远眺,方圆百十里,绿水青山,妙境连绵;俯视其下,只见四渡河谷奇险绝伦,秀丽异常,真令人神思遐想;再近距离仰望四渡河特大桥的雄伟英姿,内心不禁燃起敬畏和好奇,在崇山峻岭、深山险壑之中,大山深处是怎么建起这样壮观的峡谷高桥的?原来,四渡河谷底离桥面有500多米,两岸悬崖峭壁,峡谷风势难测,起初筑桥所需的先导索无法抵达峡谷对面。后来发射两枚火箭弹,才成功地将两根长1000多米、直径14毫米的先导索抛过900多米宽的峡谷,准确落在对岸指定地点。这一射,也成为世界建桥史上的“经典一瞬”,永远载入桥梁建设的史册。
车行长阳境内。车道两旁山峦起伏,山间流淌的清江河,犹如一条蓝色的漂带,穿山越岭,横跨长阳全境,缓缓注入施州地界。我好奇地问“百事通”万部长,这山势怎么与我到过的湘西、桂林迥异,如此与众不同、壮丽奇特万部长说,鄂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自然鬼斧神工,才造就了这直刺苍穹的刀削般山峰。
自然景观如此神秀壮美,人工绝作也同样令人赞叹不已。不必说绝壁栈道之蜿蜒曲折,也不必说桥洞相连绵延悠长,单说隧道的开掘修建,就足以使你折服!
长阳境内的金龙隧道,洞长8000多米,是整个高速全线最长的隧道。据传,道路开通之初,金龙隧道内交通事故频发,后经设计人员多方修改,道路通行日趋合理,交通事故才大大降低。后又请风水先生“把脉”,将原名“龙潭隧道”更名为“金龙隧道”。出金龙隧道,紧接着是一条连续28公里的长下坡,落差达到912米,号称“死亡高速”。为防止刹车失灵出现意外,沿途许多类似的长下坡右侧,都修建了一条长达上百米的上坡避险车道。
西行天路上,一棵棵绿茵茂林伴随着我们一路同行,一个个隧洞接二连三地被滚动的车轮抛在车后,一座座山峰接踵而至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车在群山峻岭中穿行,心在兴趣盎然中游走,人在云蒸霞蔚中渡过。此种心情,若神人之畅快!
手记二:蛟龙远走留佳趣,神迹犹存见玉鳞
12日中午,刚到利川县城,我们随便找了一个土家饭店,点了几道土家菜,饱吃一顿后,迅即驱车来到采风第一站——腾龙洞景区。
在景区外广场,我们见到了如约而来的张寒林女士,她十分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并将早已订购的门票一一发给我们。我仔细打量这位“土家”妹子(其实是汉族后裔),约摸30岁,身材娇小,容颜姣好,犀利的眼神,灵巧的嘴巴,颇有老板气质,一袭白巾披肩,看上去十分的妖娆。听安总编说,张女士在省城经营酒店,是恩施商会的副会长,人缘很好,事业心极强,年过三十还未婚配。安总编特意对我说:“你是张氏百事通,这次来,你还有一个艰巨任务,帮她完成他们张家几代人的夙愿——寻根问祖。据说他们张家是从监利迁过来的。”张女士动情地说:“我爸听说有监利本家到来,不知有多高兴呢!早就准备了包谷家醅,约好了几位尊长,随时恭候你们驾到!”
说说笑笑,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腾龙洞核心景区。
进入景区,沿曲折的栈道前行。我抬头一看,漫山青翠,遍野葱绿;连绵山峰,陡峭石壁,一股脑儿呈现在眼前,使人望而生畏,心生寒意。突然,轰隆声响彻耳际,吼声如雷,势极雄豪。循声往左,较远处有一洞口,犹如一条瀑布从的洞口奔泻而下,瀑布两边,水雾升腾,溅起的水花如朵朵祥云浮在一堆堆卷起的石边。近前,水流如同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奔入吊桥下张开血盆大嘴的“卧龙”口中。“卧龙”把清江之水一口吞下,壮观的清江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堪称天下奇观的“卧龙吞江”。细瞧周遭,如蚕丝般的水流滑过“千层饼”似的石壁,使得石头光滑如玉。此情此景,分明就是人间仙境。同行中有人赶快拿起相机,“咔嚓”,“咔嚓”,一幅幅风景从此定格。
走过吊桥,转过水洞,来到仅一壁之隔的腾龙洞的旱洞。忽见诺大的洞口,高大轩昂,矗立眼前,洞口约有二十层楼房高,真像一个巨龙的嘴巴。据传当年施州政府为了使开发升温,曾让直升飞机去洞里飞行过,洞中能飞直升飞机,此洞的宏大不言而喻。洞口左上端镌刻着三个红色大字——“腾龙洞”,俊秀挺拔,潇洒飘逸。站在洞口,你会对清江的创造产生一种深深的景仰,心中不由得感叹,只有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走进洞里,一丝丝凉风迎面拂来,越往里走,气温越来越低,水汽也越来越重,里面在昏暗的灯光照亮下显得更加神秘。走在这洞中宽阔的土地上,我想,我正在蛟龙体内行走,又仿佛在数十万年前清江河床上前行,我恍若一朵细小的浪花,在历史的长河里漂流。
我们随着人流往前走,走着走着,前面传来了动听的乐曲,还有五光十色的灯光,张女士说,前方正在表演“激光秀”。我们加快步伐,略带小跑,唯恐落后。通过一段狭窄的路,到达激光秀现场。
哇!好漂亮的灯光,这些灯光一下汇聚成一条龙,那条龙一会儿照射在墙上,一会又照射在我们头顶上,正当我要猜测它要去哪里的时候,这灯光又变成了火星,时而又变成了流星雨,一束束灯光时而近,时而远,时而上,时而下,五颜六色,变幻无穷,再配以动听的音乐,我感觉自己真的进入了梦幻世界。激光表演最精彩的应该是神龙与土家幺妹之间的动人故事。在这幽深黑暗的洞府,激光秀更加绚丽动人,加上凄美的爱情故事,美丽的演员和水幕效果,那些不断变化、五光十色、光影交错的影像让人产生似梦幻的感觉。
观罢激光秀,沿游道复前行,愈显旷远。是时,石钟乳和暗河流水多了起来,大洞套小洞,主洞分支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庞大的溶洞象形石就有100余种,五颜六色的钟乳石、石柱,婀娜多姿,形神兼备。洞壁上还有人们依据天宫、海龙王和各路神仙等编出了各种名堂的神塑,屹立着,纹丝不动,新增了一种神秘而严肃的气氛。游人一个个引颈侧目,以为妙绝。这里,一切的一切,让溶洞变得五彩缤纷,真是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如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腾龙洞揽胜,不只是欣赏洞景,返程中还有民俗歌舞大戏《夷水丽川》等着咱们。剧场里,人头攒动。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没有座位而站着观看的游客更是不计其数。
《夷水丽川》歌舞大戏通过舞蹈、对唱,配合解说等多种形式,从巴人始祖禀君开疆拓土到唱响《龙船调》,从古朴的“毛古斯”到摆手舞,从梯玛“上刀山”到哭嫁,还有女儿会、六口茶等具有土家族的特色文化。我们用眼睛发现,用大脑思考,用相机留下看到的最精彩的瞬间。美丽的神话故事,神秘的地域色彩,绚丽的灯光音响,可移动的吊脚舞台,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服装以及英俊的土家小伙和靓丽的土家小妹,让演出变得更有生活化和场景化,这台歌舞把土家族的起源传说、发展脉络、民族文化进行了一次艺术展现。亲赴这场视听盛宴,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十分钟,游客却随时空穿梭,从古至今,跨越了几千年,真有“洞中驻一刻,往事越千年”的感觉。
腾龙洞揽胜,我不但欣赏到美景,还知道了很多土苗人文故事。 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和独具匠心的人文创造,怪不得游客们推崇备至,成了人们不去会遗憾的绝好胜地。
手记三:走进避暑养生地,邂逅别样土家情
12日下午,经过4个多小时的颠簸,采风车来到利川毛坝镇田坝村,此时已是万家灯火。车辆缓缓停下,只见路边竖立者一块石碑,上面题有“田坝民宿”的红色大字。我知道,今天将在这里住宿。下车后,田坝村邹姓支书和民宿老板余光明伸出热情的双手,将我们一行迎进余老板家中。
老余家的楼房倚山而建,乡村公路从门前穿过,站在二楼,倚栏远眺河对岸,风水甚好。寨子簇拥在青翠秀美的小山中,寨前一带平平的沃野,一道清浅的溪水从村寨穿流而过。老余边沏茶边告诉我,他们夫妇俩有一个儿子,到外地打工去了,老两口留在家里,种点茶叶地,这两年搞“民宿”招待外地游客。正说着,余家大嫂煮的腊肉熟了,她一边热情地端上腊肉一边叫我们:“快来尝尝腊肉!刚煮好的腊肉可香呢!”鲜美的辣椒炒腊肉差点让我把舌头也一起吞下去,门前菜地里现摘现炒的豆荚、嫩丝瓜,还有炒土豆、蒸土鸡蛋、凉拌黄瓜,道道菜都比酒馆里的香脆可口。品尝正宗农家饭菜,正宗土鸡,乡村腊肉,各种土菜、野菜,都是平时想吃却找不到的佳肴!
一会儿,毛坝镇镇委书记也闻讯赶来。接着,书记、老板逐一向我们敬酒,把我们当座上宾,我们也毫无拘束地开怀畅饮土家包谷酒。酒过三巡,灶台上飘来诱人的木桶饭锅巴粥香。最后,我们风卷残云般吃完两木桶饭。
13日一大早,我们在村落拍照留影,到茶园赏景。过完早,老余主动给我们做向导,游赏星斗山生态旅游景区。星斗山是位于利川、咸丰、恩施三县交界地带的一座小有名气的山,这里沟壑纵横,峰峦叠秀,溪流直下,山鸣鸟叫,风景怡人。我们实地踏访星斗山的独特风光,用双手捧起富硒山泉水直接饮用,觉得甘甜清凉。站在山腰,俯视前方,只见土家民居散布于秀美的山间,大家不禁感叹,这里真是避暑养生的神仙宝地。
下山,上车,老余又带我们驱车直奔大石板景区。大石板景区是因河边一块面积约为2000平米的天然石板而得名,整块石板经过若干年的冲涮打磨,表面光滑无阻,赤脚可大胆行走,普通汽车可以在上面畅行无阻,单在这石板上就可以容纳十桌以上的自助烧烤。刚到景区,只见大石板中间还有头天夜里烧烤留下的残羹,溪涧有不少游人在玩乐。我们异常兴奋地喧嚷,只见自助帐篷里不情愿地探出几个头,原来是我们打搅了他们的“一帘幽梦”。
石板周围是天然平湖,清澈的河水从石缝或边沿向下流淌,形成了一个观景、戏水和游玩的绝佳之地。我们纷纷脱去鞋袜,卷起裤子,嬉戏游走在浅水卵石之上,仿佛已经找到了已逝的童年。李光荣先生摸到一块龟形石块,欣喜万分,举过头顶炫耀比看,说要带回家去作案头饰物。老余十分动情地说:“你们看过《1980年代的爱情》么?就是在我们这里拍摄的呢!那!平湖的上游,沿溪行约三五里地,就可以观赏到永顺桥(**拍摄点)了!”其实,我早就听说了,也很向往。但终因水湍路险而未能成行,只好悻悻作罢。
接下来,我们来到一个茶厂,十来个工人正在忙碌着,见我们来了,很是热情。他们不厌其烦地向我们介绍制茶工序,还送给我们每人一份茶叶,我们难为情,也买下一些子茶叶,带回家品尝或送人。
离开利川毛坝镇,我们将前往恩施土家寨,“向导”老余和我们一一握手道别,还留给我们手机号,俨然亲人道别,依依不舍。
采风车在崇山峻岭中穿梭而行,约摸三个小时,我们来到二官寨。
二官寨位于恩施市盛家坝乡。相传清咸丰年间,恩施知县任海宴会同在新疆为官的本地人康明达一同在此断过争田界纠纷案,遂得名“二官界”,后因兵燹筑寨,更名“二官寨”。
而今的二官寨被命名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境内至今仍保留有几处百年古寨,更不乏秀美的田园山水。二官寨境内有条小河唤作“官渡河”。溯流而上,有两股水流,便是该河的两个源头:一曰“旧铺河”,一曰“小溪”。当地人说,“旧铺”有100多栋保存完好的土家吊脚楼,旧铺河岸有座百年古寨——康家大院,是康明达于清咸丰年间所建。康家大院是古时入川官道上的驿站,有碑文为证:“当年石达开率太平军便是经此道入川的。”来到建筑面积最大的康家大院,任海晏题赠给康明达的“云程初步”匾额,赫然悬挂于朝门之上。往里走,可见一应俱全的农具,俨然一个传统农耕文化博物馆,大院之后有后花园,栽种着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我倒是对几块墓碑感兴趣,从模糊的碑文,才辨知这里长眠着康明达的祖父母。
“小溪”分上、中、下三坝,分别建有三处农家乐,沿小溪河一字排开,清一色的土家建筑。我们的采风车最先来到中坝,这里也有一座古寨——胡家大院,是清乾隆年间秀才胡永连所建。走进胡家大院,见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胡老爹,嘴里叼着纸卷土烟,身子骨很硬朗,嗓音也很洪亮,边给孙子喂饭边爽朗地为我们解说,这胡家大院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古时巴蜀盐道上的驿站。我们里里外外仔细游赏,深感惊艳。整个寨子都是全木结构的吊脚楼,典型的干栏式建筑,依山而建,古色古香,保存也很完好。鱼鳞般的屋瓦,五座三进,木柱木栏,雕花桐漆,顶上却是白脊黑瓦的飞檐翘角。整个建筑出檐深远,俊逸峭拔,在山后森森修竹翠柏的映衬下,犹如五位挺拔秀逸的山间隐士,神情飘洒。
在张董的安排下,我们来到胡家大院附近的“农家乐”吃午餐,好客的主人端上大碗的清江鱼、大碗的土家腊肉,给我们斟满溢香的苞谷酒。吃过饭,在向导的带引下,我们绕过胡家大院,缘溪而行,前往上坝。
途中拐弯处,矗立着一块题有“忘情谷”的牌子,潺潺小溪水汇聚在忘情谷底,涌起股股浪花。大伙儿按捺不住欢喜,纷纷忘情似的跳入水中。
上岸,前行,至上坝。小溪左岸住着几户人家,门前端坐着两位土家老者,我们快步上前攀谈,老人笑吟吟招呼我们打坐。屋檐下堆满了柴剁,墙壁上挂着蓑衣和斗笠,安总好奇地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我们忙着给他抢镜头拍照。坐在土家庭院,放眼远眺,青山绿水,景色静好。眼前,院边路旁,一丛丛野生梨树,挂满黄澄澄的梨子。向导随手摘下几个递给我们,吃着野梨,倍感甜味无比。老人一边招呼我们坐下说话,一边给我们泡茶。呷了一杯茶后,我们告别老人,经小溪浅处用石头搭起的跳桥上了右岸,边欣赏民居建筑,边往中坝方向回走。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们徒步回到中坝。夜幕降临,我们已经不能去下坝了。按照行程计划,当天要赶到张董的老家龙马镇猫子山村住宿。
晚上9点,采风车才到达猫子山村。张董的家人早就在门口庭院里等着我们的到来。迎接我们的还有张氏族人、张董的启蒙老师陈校长,还有恩施市商务局局长。我们刚刚落座,张董的爸爸、妈妈、姨妈忙得不亦乐乎,把做好的菜肴一盘接一盘端上桌子,满满的两桌子美味佳肴,撩逗着我的味蕾。张董的爸爸打开自酿的家醅,酒香四溢,疲劳的我也来了酒瘾,“酒酣胸胆尚开张”,虽疲劳,又何妨?!
细看菜肴,大多是猪肉做成。张董的爸爸说:“我们这是有一个风俗——年小月半大。你们是难得接到的客人,让我们喜上加喜!”原来,这几天正值农历“七月半”,土家族十分看重“七月半”节,相当于我们汉族的春节了,土家族家家户户都要杀猪吃肉以示庆贺。
酒过三巡,我和几个族人拉起家常。深入攀谈之后,才知道张董的这支族人并不是从监利迁徙而去的。年长的族人说他们是1714年在始祖张之赞的时候迁至恩施龙凤镇楠木桥的,现在没有族谱,只知道有十个辈字“之文明忠右,正与天长久”。我对照监利张氏《清河流芳》上的各支派字,没有找到他们这支。在场的陈校长,是一位地理通,深邃的目光,睿智的谈吐。从张家最古老的墓碑碑文,结合我的讲解,老陈校长认为张董这支应是从石首迁徒而去的。其祖源究竟在哪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一顿饮酒,一番畅谈,然后各自睡去。我躺在床上,枕着松涛,回想这别样土家情愫,享受山村夜晚的美妙。睡一个觉,做一个梦,忘记烦恼,独享宁静。
14日清晨,我们将要离开民居。于是,早起观景,我和谢岳城老弟用手机竞相拍录眼前的美景。山清水秀,茶园满坡,风景秀美,鳞次栉比的特色民居依山而建,良竹、小桥、流水、凉亭,这犹如人间仙境般的猫子山村,远观近看都是美景。
手记四:“爱在女儿会,恋上梭布垭”
14日清晨,吃过早餐,张董带着我们驱车前往梭布垭,奔赴女儿会。女儿会是土家族远古习俗的一种遗风,有“东方情人节”美称,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2016年的“女儿会”在梭布垭石林景区浪漫开幕。不巧的是我们错过了13日的开幕式,没有赶上赶场相亲、土家定亲仪式、土家民俗集体婚礼、篝火帐篷野营等精彩活动,但也没有多少遗憾,因为我们看到了山歌大赛,领略了这里的石林景观。
我们首先来到“女儿会”山歌大赛现场。虽然是第二天,但嘹亮的山歌,激情的舞蹈仍然吸引着我们。
“太阳出来四山红,鸟成凤来鱼成龙。情哥找到巧妹妹,情妹找到俏老公。”山歌、民歌,经典的土家民俗表演轮番上演,赢得黑压压的游客阵阵喝彩。
女儿会,赛歌会,浪漫得无所畏惧,幸福得让人想念。
感谢打造女儿会这个节日的人们,为我们保留一份记忆,为斑斓的恩施增添一份温情。
中午,我们找到了一个路边餐馆,高兴地“任其宰割”,痛痛快快的饱吃一顿地地道道的土家餐。
接下来,我们随人流涌进了石林景区。
梭布是土家语“三个”的意思,梭布垭即三个垭。进入景区,这里遍布奇岩怪石,有的形若苍鹰望月,有的恰似龙争虎斗,有的酷肖莲花朵朵,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峥嵘雄奇。伴随着它们流传着各种各样美丽的传说。
窄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头顶蓝天只见一线,这窄窄的地方就是山上儿郎下山找媳妇的一道关口,土家儿郎必须肩背扁担,身背意中人,不碰山壁通过,不然就是通不过考验。
一路上美景迭出,石林里凉爽的风伴着不知哪里传来的山歌,感觉通体舒畅。
“没想到梭布垭石林这么美,绝不逊色于云南的路南石林!”除了精彩的土家歌舞,相亲的阿哥阿妹,梭布垭石林景区的优美景色也让来自无数游客连连称赞。
醉人的石林风情,浪漫的土家恋歌。如梦如幻,情韵悠扬。
虽然只是第一次,但我已经“爱在女儿会,恋上梭布垭”了!
手记五: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采风归来后,几次想把这浪漫的采风经历写下来,但因种种原因一度搁置。采风快一周年了,酷热难耐,我不禁想起了去年清凉舒爽的施州之行;想起了安总编,安总编的盛情使我未殊此行,让我又一次有能与一众文学写作者亲密接触和学习的机会。
“行同趋同,千里相从。”我们这些因《监利人》而结缘的文友,穿越云水之距,渡过风烟之津,翻过崇峻之岭,践约相往。同游四日,于友人何其短暂。有多少火花闪耀,有多少灵感飞扬,有多少情意流淌,靠揣摩靠臆想都是不恰当的。觉前醒来,酒饭之余,游赏之隙,侃侃相谈,甚为快哉!
安频总编,儒雅温润。曾与他多次相邀随行,谈做人,谈写作,谈争鸣。博学智慧,古道热肠。安贫(频)乐道,人如其名,深厚才情,或诗或文,妙语连珠,灵感飞行。只要你稍稍走近,那眉眼间流露的自信,身躯里潜藏的韧性,总爆发出强大的感染力,然后你会动容,惊讶,赞叹不已。设若我有造化,定有他无量的功德。
谢金城,监利本土知名作家,擅长历史人物与地理的研究。自从登车启程,就一直在手机上写写画画,每到一个落脚点,他总会细观静思,倏尔力作从手机蹦出。四天下来,采风系列已著8篇之多,还有大量的风景照、微视频不下二百幅,选点甚佳,画面清晰,质量很高。谢老的手机照丝毫不比相机差,至今,我手机里保存的照片把内存塞得满满的,想删几幅都舍不得,也难怪,原来谢老是一位十足的风水先生!
陈振林,神交已久的学者,和我想象中一样,独立不羁,自由洒脱,才气横溢。曾震撼于他的澎湃大气,敬佩于他的不倦探索。如果说我的人生有几次幸运,此次同行算是一次吧。陈先生,作为教书同行,又是榜样作家,唤醒了我对文学的爱好,撩拨了我对写作的兴奋。
王生文,教书与著文中的又一偶像。缘分还真是慷慨,竟然给了我们切蹉拥抱的机会。生花妙文还真不少见,我读他的作品,转发他的美文,灵魂早已和鸣。打的回家路上,坦诚聊谈,其真知灼见,独立思想,娓娓而出,令我景仰。
谢岳成,一位游走于乡村的新闻人。采编新闻大概已经渗透了他的骨髓,已经到了“司命之所属”的地步。谢记者可谓广交天下友,朋友圈足有200个,朋友1900多个,每天都有朋友报料,他成天除了编发新闻,就是走村串巷,采录素材,整一个大忙人。此次恩施之行,手机不离手,一天下来,至少也得两次充电,后来干干脆脆手机也不离充电宝了。谢老弟的敬业精神太值得我学习了!
李光荣,万东方,两位官方文人,白螺杨林采风,两次相遇,即使不见谈吐,强大的气场就能直接压出我的“懒惰”来,若称他们为友,我着实愧怍。
同行者,还有享誉教育界的全国模范教师邓从新、白天种地35亩,晚上熬夜写书的农民作家袁作军,以及引领尺八教育的后起之秀龙四校长。
写到此处,不禁寒噤而起,我学无所成,教无建树,而忝列其中,实感惭愧。不过,这些师友没有旁落于我,有诗赞曰:“有风有景有我张,无言无语心儿欢。直来直去说,佛祖心中坐。”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归后甚忙,朋友虽不及问候;篇幅有限,虽不能一一记下;但其貌其情,其人其品,却已铭刻于心。感恩安总编,感恩《监利人》,让监南老江河畔的一株狗尾草走到了一个辽阔的世界。也许有人会嘲笑这情谊的渺小,细碎的声音难免有些喧嚣有些聒噪;然而,没有细小的水滴汇聚,何来大海的潮涌?真情无价,不分高低。好好铭记师与友,快乐呵护《监利人》!
如梦似幻,亦师亦友,多么美好的际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