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导演生涯以来,于彦夫共导演了十三部故事片。他导演的影片,题材广泛,既有工业题材的《创业》 ,也有农村题材的《夏天的故事》;既有革命历史题材的《自有后来人》,也有儿童题材的《天天向上》;同时还有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芦笙恋歌》 ,以及表现林区生活的《万木春》 。在风格上也异彩纷呈,有《创业》那样的气势壮阔,也有《芦笙恋歌》那样的纤美细腻;有《笑逐颜开》那样的富有喜剧色彩,也有《最后八个人》那样的激昂悲壮,以至《徐秋影案件》那样的曲折惊险。他导演的影片,结构严谨,注意章法,讲究节奏,生活气息浓烈,时代感强,善于用细节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便是于彦夫的导演风格。
于彦夫主张**应该真实地反映生活,要从生活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为了获得这种有价值的东西,他入林海,去平原,上边疆,几乎走遍了祖国的油田。他曾同伐木工人睡在一铺土炕,冒着摄氏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在“鬼呲牙”的深夜,看石油工人在冰上开钻。导演是影片摄制的领导者和指挥者,但是,于彦夫认为,导演不应该将自己的意图强加于摄影、演员和其他同志。大家各有专长,应该互相尊重,通力合作,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他要求演员在实拍前必须排戏,表演要注意角色性格、生活气息,同时又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于彦夫把唐代大文学家韩昌黎“形成于思,毁于随”的名言,视为座右铭、砥砺自己在艺术上去创新。经过十年动乱,当他回首走过的道路,总结以往的创作时,深感自己导演的影片中有许多令人遗憾之处,他不满足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执意要进行新的探索。他十分推崇中国的大文豪鲁迅、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美国“曼哈顿的桂冠诗人”欧·亨利等人的短篇小说,认为它们构思新巧,含蓄隽永,富有哲理,发人深思。
他决心去拍摄这种人物不多、场景变换不大、风格别致、寓意深刻的“短篇小说式”的**。 《勿忘我》就是蕴含着他这种苦苦追求的作品。这部影片描写下乡姑娘雯雯同农村医生周虹,在逆境里邂逅相逢,真诚相助,最后萌生了爱情的故事。影片纤巧细腻,质朴抒情,揭示了人物的心灵美。它宛如一簇清幽的勿忘我花,散发着北方农村的乡土气息;就象一条叮咚的山溪,击响了人们的心弦。于彦夫说:“我希望在看我的影片时,影院里是静悄悄的,而在
走出影院后,观众心中仍在翻腾。”为了拍摄好这部影片,于彦夫精心挑选演员,忍痛舍弃拍好的部分镜头,曾两次易人;他带领摄制组三下集安和牡丹江,奔赴哈拉海草原。他顶着烈日在山野里抢拍外景,浴着寒风去寻找雪景。这一切,都可以窥测到一位艺术家为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用心之良苦。
于彦夫曾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第三、四届全国文代会;曾任中国**家协会理事,中国**家协会吉林分会常务理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