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生的性格与作品

杨春生的性格与作品,第1张

艺术市场可以说与艺术有关,也可以说没什么关系。杨春生有这种想法,所以他的“慢”不只是今天才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大型展览上还见得到他的作品,但很快他就“消失”了。“因为自己内心的一个个问题没解决,所以就‘瓜’了。”杨春生说。八九十年代的画坛大约被两种风气主导:一种虚无的唯美,一种为西方百年现代(当代)艺术“中国十年版”。杨春生内心和这两者都“瓜葛”不起来,逃遁就在所难免了。杨春生的性格不紧不慢,各类爱好其实都很“中国”,阅读也是中外参半,加上骨子里的较真,这样的画家“流行”找不到他。“自己”是谁的问题对他而言始终是最根本的命题。从他口里听到的中外名字其实都是一些“较真”的和很“自我”人。我以为这样活着的人内外都会与环境形成较大的张力,如何释放这种“力”。到大自然中去是标准答案。因此杨春生放弃尚处“时髦”的抽象画一头栽进了大凉山是不难理解的。凉山地处高原,风貌沧野而处处能见彝人劳作的神迹,那种残忍和温润的奇妙组合,具有亘古的纪念碑性质。我敢说这正是杨春生当时面对现实的心状。在“走进大凉山”这幅画中,能看到一种心灵遭遇到对应的感恩和邂逅神迹后的庄严。杨春生感动于一匹劳作的“凉山马”在光秃秃的地里找吃的(它在吃什么?),正午阳光下一头孤零零的牛犊回头“呼唤”着什么?他自己“醉卧在山涧”,在“拖觉的田中小路”上看到了宋人的画意,记下一堵“颓墙”和它旁边内敛的松树、留下自由身影的枯树。“面对大凉山”,他让一丛挺拔的小树承接了山势所有的威严与慈爱……
杨春生喜欢的塞尚、库尔贝神奇地与中国气韵相接。在这里他实现了艺术形式从“抽象”到“具象”的“溃退”。但有意思的是他同时也完成了绘画艺术内质完整的要求:即内心与外化的整体性。后来,他的风景画大都无法离开凉山土地的信息,哪怕语言的概括性更强、更不动声色,充溢着禅意,从形式到内容更具当代的个人化体验。这些不是风景画的“风景画”被很多人喜欢,其实那都是他“凉山时期”形与意的幻化。甚至在他现在的人物画中也不难见其浓厚的“背景性”气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691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