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赛纳河”的句子有哪些?

表现“赛纳河”的句子有哪些?,第1张

1、有人曾把塞纳河比喻成巴黎水上的香榭丽舍大街。

2、因为塞纳河的两岸是巴黎最繁华的黄金地段。

3、而且经过巴黎人世代的修缮和美化,现在很漂亮。

4、坐船游览塞纳河就成了巴黎游的一项重要内容。

5、同时,巴黎又是个不夜城,塞纳河也从不入眠。

6、灯火阑珊时,塞纳河映照出整个巴黎城。

7、巴黎最有名的一些建筑物基本都坐落在塞纳河的周围。

8、现在的塞纳河河水清澈碧绿的呢。

9、夜灯点亮了无边的夜色,更是显得如梦如幻,魅力无穷。

10、塞纳河两岸绿树成荫,花繁叶茂,风光旖旎。

11、在塞纳河畔钓鱼是巴黎人所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许多的法国艺术家们也喜欢将人们钓鱼的画面描绘下来。

12、这个岛的河滩就是巴黎最早的城廓,塞纳河就是它最早的沟堑。

13、蓝天、白云将它们可爱的倩影倒映在绿树成荫的塞纳河里,阳光穿枝透叶,朦胧而下,倒影闻风而动,翩翩起舞。

14、在公园里,人们在塞纳河边的草地上,读着巴尔扎克、左拉、科莱特和福楼拜:他们那些描写社会和人性的小说。

15、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流光溢彩的街道,美丽的塞纳河,金璧辉煌的宫殿,浪漫的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这就是巴黎…

最值得我难忘与追思的要数冯至的短篇散文《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了。故事很简单,叙述的是一位雕刻家在艺术源泉枯竭的时候,邂逅了一位修道院收养的少女,该少女有着超俗的气质,更可贵的是拥有那天使般的微笑,这重新激起了雕刻家的艺术创造力。于是雕刻家将她带离修道院,两个生活在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雕刻家以少女为原型,准备创造他最完美的雕像——“天使的微笑”。

但事与愿违,他创造出了“儿童的微笑”、“情人的微笑”甚至“娼妇的微笑”等作品,但无论如何雕刻家都无法神似地雕刻出少女那“天使般的微笑”。

雕刻家万念俱灰,毁了所有作品,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抛弃了少女,独自出门发泄。而少女也因幸福破灭,随即投入美丽寂静的塞纳河。成为了真正的天使。

雕刻家酒醉而归,却不见那天使般的少女,他焦急地四处寻找,但始终寻觅不到“天使”所留下的痕迹。在复活节过后,他偶然走过市场,看见一家商店悬着一副“死面具”,当店员告知那面具是民间不知名的艺术家以塞纳河溺死的一个无名少女的微笑着的死亡面容为原型,铸造而成时,雕刻家惊慌失措地消失了。

小说最后一句话是文章的文眼,作者是这样写的:如今那副死面具早已失落,而它的复制却传遍了许多欧洲的城市。带着永久的无边的微笑好象在向我们谈讲着死的三昧。

初看文章,凄怆是主调,但深深地体会入内,却又有着许多深刻的东西蕴涵其中。

从天使的主线出发:少女原先在修道院,远离尘世,天真纯洁,自然有着天使的气质。但雕刻家以功利为主要目的,将其带回,并占为己有,好的东西就变质了。在雕刻家的眼中,少女不再是当初在修道院邂逅的少女了,而被一种更微妙的关系所代替,心态变了,自然艺术创造也会变。但少女终究是少女,就象天使还是天使那样,自始至终,少女都是美的象征。可是结局不尽使我想到曹雪芹的“冷月葬花魂”。也许遗憾真的是另一种美。

从雕刻家的主线出发:我们可以得知一个真理,做任何事,不能太功利、太勉强。就象鲁迅先生谈写作一样,他说:“写文章,一定要有灵感,灵感来了,一定要抓住它,假使灵感消失了,那就此搁笔,千万不要强行写下去。”雕刻家之所以失败,就是违背了创造的基本规律。

从“死面具”出发:为什么“死面具”在最后能广泛地被复制,成为真正的艺术品,这就是那个民间艺术家艺术灵感适时挥发从而创作成功的最好例证。也是对雕刻家以及某些人最有力的嘲讽与鞭挞。

马约尔

<<塞纳河>>在马约尔的所有雕塑中造型是最生动活泼的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美丽动人的姑娘形象侧着身子,身体上流动着数不清的曲线,就象是一条流淌的河流她歪斜着头,仰面朝天,望着天空,满头的秀发随风舞动,丰腴的手臂和粗壮的大腿欢快地嬉着水,几呼把周围的空气也搅动着翻腾起来,马尔约开始创作<<塞纳河>>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年巴黎遭沦陷他迁居在法国东部和西班牙边境地带的东北利牛斯山区,过着一种隐居式的生活但他心中却深深的思念着巴黎,想念着阳光明媚的塞纳河于是,一个欢乐活泼的姑娘终于在笼罩黑暗的日子里诞生了它象征着流经巴黎的弯弯曲曲的塞纳河的性格,也寄托了老雕塑家对祖国独立,自由与和平的渴望之情因此原名<<河流>>今名<<塞纳河>>

12世纪末,菲利浦·奥古斯丁国王下令建造一座城堡,作为保卫巴黎的要塞。一个半世纪后,查理五世将其改造成王宫。数百年里,一代代君主都曾对其进行过修缮和扩建。但从路易十四起,即在17、18世纪,这座宫殿曾一度受到冷落,因为当时的国王更青睐凡尔赛宫。19世纪初,拿破仑一世下令对整个建筑进行加固,并重新翻修屋顶。他的侄子拿破仑三世从1852年起也曾多次下令进行修复和扩建。

18世纪末,有人建议将王室的收藏品集中存放在卢浮宫,使其成为一座博物馆。大革命时期,根据1793年的一项法令,这项计划终于付诸实施。同年11月8日,中央艺术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857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