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预算2K 西北人气王线路
√重走河西走廊
玉门关--苍凉肃穆的汉唐雄关
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
莫高窟--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雅丹魔鬼城--千姿百态的奇迹城
鸣沙山月牙泉--丝绸之路上的大漠明珠
张掖七彩丹霞--人间惊鸿,绮丽七彩画廊
沙洲夜市--繁荣边陲市集缩影
祁连山草原--雪山草原,美如画卷
大美青海-世界级风光
青海湖--一场蓝色梦境的巡礼
水上雅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
艾肯泉--神秘的大地之眼
西台吉乃尔湖--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双色湖
大柴旦翡翠湖--戈壁荒漠里的晶莹宝石
察尔汗盐湖--五彩斑斓的天空之境
可可西里--深入无人区,邂逅第三极
茫崖翡翠湖--新晋打卡点,绝美秘境
U型公路--最美最孤独的网红公路
俄博梁--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门源油菜花--邂逅百里花海
√遇见西北·又见敦煌
D1全国各地-敦煌全天集合
D2敦煌-玉门关-雅丹魔鬼城-又见敦煌-敦煌
D3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
D4敦煌-大地之子-嘉峪关关城-天下第一墩-嘉峪关市
D5嘉峪关-悬臂长城-张掖七彩丹霞-张披站解散遇见西北·探秘可可西里
D1全国各地-西宁集合
D2格尔木-G315-大地之血-水上雅丹-西台吉乃尔湖-茫崖
D3茫崖-艾肯泉-茫崖翡翠湖-茫崖
D4茫崖-俄博梁越野车穿越-大柴旦雪山温泉
D5大柴旦-大柴旦翡翠湖-察尔汗盐湖-格尔木
D6格尔木-可可西里-格尔木
D7格尔木全天解散
√遇见西北·经典丝路
D1西宁集合
D2西宁-青海湖骑行-茶卡盐湖日落-茶卡镇
D3茶卡-小柴旦湖-察尔汗盐湖-格尔木
D4格尔木-大地之血-U型公路-水上雅丹-南八仙雅丹-大柴旦
D5大柴旦-大柴旦翡翠湖-阿克塞石油小镇-沙漠轰趴-敦煌
D6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沙州夜市-敦煌
D7敦煌-路过瓜州-嘉峪关关城-张掖丹霞日落-张掖
D8张掖-远观达坂山-门源油菜花海-祁连山草原-西宁
√行前准备
1、证件:身份证、学生证、户口本(儿童)
2、洗护:补水护肤品、防晒指数50+的防晒霜润唇膏、保湿水乳面霜、面膜,其他美妆产品;3、随身物品:防晒帽、太阳镜、晴雨两用伞、冰袖、防晒手套等
4、药物:感冒药、肠胃药、晕车药、防蚊液
、电器类:充电器、充电宝、耳机、自拍杆、相机等
6、日用品:保温杯,牙刷牙膏、毛巾、眼罩等7、衣物:长袖+外套是标配,如果要看日出和星空,记得带上羽绒服;女士建议带上颜色亮丽的裙子,拍照很出片;鞋子穿轻便耐磨款。
√注意事项
1、西北地域广阔,信号不稳定,一定要带现金2、西北早晚温差大,白天可以穿好看的裙子照,但晚上一定要备好厚外套。
3、在高海拔地区要多吃易消化的食品;多水,使体内保持充足水分;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避免过度疲劳,在海拔较高地区,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
5、一定一定要做好防晒!防晒霜+物理防晒!6、莫高窟门票旺季需提前预约购买
7、西北地质景观较多,未经开发的地区不要贸然闯入。
8、有条件可以带上无人机,分分钟拍出大
9、盐湖早上9:00和下午17:00后拍摄最佳。
10、尊重当地文化风俗。
长江三峡尽享两岸秋色美景
漫山红叶历来是长江三峡冬季著名的景色,巫山地处三峡腹心,又是三峡地区红叶最多的地方。
巫山红叶的观赏期长达3个月左右,自高到低从11月初一直延续到次年1月底,初冬时一片火红,极具观赏性,走进巫山,如同走进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红叶画卷。
最佳观赏时间:
11月中下旬到12月中下旬这段时间,但作为春夏之交的十月,不仅秋高气爽,也可以提前感受三峡那秀丽而雄伟的风光。
苏州天平山天平红枫甲天下
苏州天平山有“天平红枫甲天下”之誉,其以怪石、红枫、清泉并称“天平三绝”而名闻天下。
白居易、范仲淹、康熙、乾隆等都曾在这里留下遗迹,明清以来,更是因为乾隆下江南四游天平山后,演绎出深秋赏枫的人文习俗,在秋季的天平山,古枫吐艳与江南园林融为一体,别致盎然。
最佳观赏时间:
2015年天平山红枫节时间为:2015年9月26日黄金周起,到2015年12月13日结束。
最佳观赏地点:
半山腰枫林上方的望枫台是最佳观赏处。那枫叶颜色的变化往往顶部先红起,由上而下,循序变化,远望犹如一抹淡红云霞飘忽山上,很是壮观。
另外,从九曲桥上隔着一湖秋水观对面山上层层叠叠的红色,有一种宁静而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也是赏枫不错的地点。
福建泰宁原生野性的山水、古韵犹存的明城
福建泰宁是继武夷山之后第二个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景区。“一个皇帝赐名的地方、一方原生野性的山水、一脉厚重辉煌的历史、一座古韵犹存的明城。”这“四个一”是对泰宁自然人文的高度概括。
最佳旅游时间:
四季皆宜,夏季最佳。泰宁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气候。夏季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盛行东南风,冬季受西北冷空气侵袭,又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季无酷热。冬季无严寒。四季温和湿润,光照充足。
江西婺源乡村美景如水墨山水画
秋天,无论在婺源的哪个角落,都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意境、田园诗般的安宁,涤荡你烦躁压抑的心情,让你顿觉心旷神怡。
你可以抓住这好时机,行走于山水间,穿行于古巷阡陌,合着秋之韵律,调节饮食起居,过一段“懒识人间真滋味”的日子。
最佳观赏时间:
10月中旬到12月上旬,和北方的红叶相比,南方的枫树宛如一个少女显得有些害羞。它们先是一小辍一小辍地变红,然后再向周身慢慢弥漫。等到下霜,它们也不过刚刚变成彩色的树。
四川米亚罗领略秋天的“枫”情万种
米亚罗,我国最大的红叶景观区,位于四川阿坝理县境内。三千三百道沟,三千三百道梁,沟沟有红叶,沟沟有融雪,沟沟有泉涌。山被红叶遮掩,水被红叶浸染,道被红叶铺成,一簇簇、一团团燃成米亚罗秋的火焰。
最佳观赏时间:
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米亚罗的红叶由高到低,层次分明地从山顶红到河谷,满山红叶竞相争艳。
当秋风乍起之时,沿杂谷脑河谷两岸密林中的枫树、槭树、桦树、鹅掌松、落叶松等渐次经霜,树叶被染成为绮丽的鲜红色和金**。
这时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3000平方公里的红叶,如春花怒放,红涛泛波,金黄流丹,三千里红叶装饰着三千里江山。
腾格里沙漠到金黄的世界撒野去
夕阳西下的腾格里沙漠,起伏的沙丘如金色的海浪,柔美的线条使它具有一种非凡的韵致,壮美而温柔,苍凉而雄浑。
深入沙漠腹地,绿草茵茵、绿水荡漾的月亮湖和天鹅湖,犹如仙女滴落的眼泪,为浩瀚广漠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中卫市海拔在2955米到1100米之间,日照充足,受沙漠气候的影响,降水偏少,年平均气温为74℃。春季气候寒冷干燥,风沙猛烈,夏季干旱炎热,昼夜温差大,秋季微寒,温度适中,冬季寒冷。
在腾格里沙漠的众多原生态湖泊中,人们常去的有月亮湖、天鹅湖、太阳湖等。
月亮湖,蒙语称为“腾格里达来”,它地处腾格里沙漠腹地,是一个有6000万年历史的原生态湖泊。更为称奇的是,站在高处看月亮湖时,会发现湖泊的形状酷似中国版图。
另外,月亮湖是腾格里沙漠诸多湖泊中惟一有海岸线的原生态湖泊,所以,它一半是淡水,一半是咸水
海南三亚三亚,不只是海
11月份的三亚,既避开了节假日的拥挤,又多了一份娴静美。去三亚,第一件事当属看海。
亚龙湾是三亚较为成熟的海滩,从天堂热带雨林公园的观景台上可以俯瞰亚龙湾全景,这里是《非诚勿扰2》的拍摄地,舒淇走过的藤桥,住的鸟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三亚,这两个地方不容错过,也可以一并联游。
看海,其实去一个海湾就足矣,如果你觉得亚龙湾,蜈支洲岛这样的地方开发过于成熟,没有你想要的原始自然味,那么海棠湾的椰子洲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椰子洲岛长满了椰子树,位于河海的交界处,天然未开发,岛上无人居住,白沙细软,在这里露营,野炊,看夕阳,想必世外桃源的感觉也不过如此。
三亚,不只是海,还有独特的原生态黎苗文化,以及原始热带雨林。
老朋友是什么成语
班荆道故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
不忘故旧 故旧:旧交、旧友。不忘记老朋友。
出处: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多谢大王不忘故旧。”
故旧不弃 故旧:旧交,旧部下;弃:抛弃。不轻易抛弃老朋友、老部下。
出处:《论语·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故人之意 故人:旧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旧雨重逢 旧雨:老朋友的代称。指老朋友又相遇了。
出处:清·尹会一《健余尺牍·三·与王罕皆太史》:“比想旧雨重逢,促膝谈心,亦大兄闲居之一快也。”
十亲九故 故:老朋友。形容亲戚朋友很多。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受千辛万苦,想十亲九故。”
他乡故知 故知:老朋友,熟人。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
出处:明·天然智叟《石头点·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他乡故知,分外亲热。”
一见如故 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子产,如旧相识。”宋·张洎《贾氏谭录》:“李邺侯(泌)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一见如故。”
一见如旧 初次见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样。
出处:《新唐书·房玄龄传》:“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
一接如旧 犹言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出处:宋·范仲淹《天章阁待制王公墓志铭》:“余走尘土时,公一接如旧,以道义淡交者有年矣。”
一面如旧 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
出处:《晋书·张华传》:“见华一面如旧,钦华德范,如师资之礼焉。”
他乡遇故知 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果然有志竟成,上月被他打死一个,今日又去打虎,谁知恰好遇见贤侄。邂逅相逢,真是‘万里他乡遇故知’可谓三生有幸!”
成语谜语:惟爱老朋友惟爱老朋友(打一成语)(打一成语谜语)
谜底:非亲非故
惟爱老朋友(打一成语)(打一成语谜语)
谜底:非亲非故
惟爱老朋友(打一成语)(打一成语谜语)
谜底:非亲非故
老朋友的词语是什么真正的朋友就是一辈子的知己,只有真正的朋友才甚称是朋友的友情,但是,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是真正的知己,朋友也有一般的朋友、普通的朋友、真诚的朋友,最知己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就是让自己值得珍惜和信赖的知己,也是自己心中最信任的人,朋友是会懂得感恩和回报,讲义气守信用有良心,朋友之间应该是相互的付出、不是索取,能够与你同甘共苦共患难的人,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主动站出来为你说话,给你安慰、为你做事,给你帮忙、为你解除烦恼的人。朋友就是相互之间的体贴、信任、尊重、照顾、支援、帮助、理解、宽容、彼此之间都愿为对方甘愿付出、为对方忠实的守护者,这样的朋友无所疑问的就是真正的知己朋友。
朋友:不一定合情合理、但一定知心知意;不一定形影不离、但一定心心相惜;
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一定雪中送炭;不一定常联络、但一定总放在心上。
朋友就是在你人生的路上,特别是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伸手给你的是朋友;当你欢乐的时候,陪你一起笑出眼泪的是朋友;在你最痛苦的时候,握住你的手给你力量的是朋友,朋友的份量不在于语言,不在于物质,更不在于酒和金钱,在于朋友之间的关心、理解、帮助、支援、、、如果你在孤独的旅途中,忆起朋友所说的话,便不再沉湎于其中,如果你在痛苦的日子里,能感觉到朋友的手就在你的身边,整个人顿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如果你在苦闷的时候,拨通朋友的电话,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哪怕一字不讲,便感受到犹豫不再笼罩,那么,这就是朋友的份量了。
我们每个人对待自己的朋友的那种方法,便是我们如何去给予朋友,如何在朋友的心中永远留有写着我们名字的绿洲,如何让朋友在他们的人生路上,永远感受到有一盏灯在前方,有一只路标在指引,有一颗心在同样的希望着、表述著、珍惜著、、、、、、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心朋友 一个人会有很多朋友,但是,真正的知己却是很少,知己是能够在心灵上相遇,能够互相了解对方,当你烦恼时,他即使正在烦恼,也不会告诉你,知己没有相互间的占有欲,当你愉快时,他也会把自己的愉快告诉你与你共享那份喜悦,知己只有默默的奉献自己,知己就是彼此的牵肠挂肚,知己就是彼此的心领神会,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什么是老朋友英文单词/什么是老朋友英文什么是老朋友
What is an old friend
什么是老朋友
What is an old friend
见了新朋友,忘了老朋友,用成语怎么说?见异思迁?喜新厌旧?
老朋友是什么意思
关系很好的朋友又有一段时间没联络,称老朋友
像老朋友像旧朋友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两个人认识的时间已经非常长了,很多年了互相彼此特别的了解所以就称呼为老朋友,旧朋友。
成语 老朋友相见却忘记姓名一见敞订搬寡植干邦吮鲍经如故:基本解释: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拼音读法:yī jiàn rú gù
使用举例:他们俩~,谈得很投机。
近义片语:一见钟情、一见倾心、一拍即合
反义片语:行同陌路、视同路人
使用方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子产,如旧相识。”
歇后语:沙漠里相遇的鸟;贾宝玉看林妹妹
老朋友;旧友。用那四字成语合适好久不见
老朋友老的意思是什么老朋友中的老是什么意思啊求求帮忙久远,意思为很久以前就是朋友了
就着一片漆黑中自然空灵的合奏乐,来一段不太协调的敦煌舞,再看看那些五彩斑斓的飞天壁画,绵延千里的雅丹地貌,以及现在宁静安逸的沙漠小城,我们身处其中。
这或许就是ADCC生活艺术学院「在场·演讲」和「艺术在场」的魅力,他们希望通过「在场」这一品牌栏目,将音乐、文化、历史、美学等各方人文学者聚集, 重现当下和即时的力量感。
而当「敦煌」这两个字,在五天四夜的行程里一点点变得立体、真实和亲切后,这群来自四海八荒的各色人们,才真正静下心来。
此刻,我们在敦煌
夕阳西下,狂风在沙子里肆虐,卷起万千尘埃飞扬,当天空被染成沙土一样的黄褐色,天地融为一体时,远处连绵不绝的黑石山影消失在视线里。
一辆巴士化身为时间的一个点,追着夕阳的脚步和沙尘狂飙,疯狂穿越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公路上,当沙尘被远远甩在身后,两排不饱和绿的白杨和透可见底的河流,再次出现在眼眸时,敦煌,才大大方方地站在你眼前。
这是我们眼中的敦煌,也是留在心里的敦煌,有西北男人的粗犷,也不失南方小城的温柔。
随处可见的飞天女像和石窟画像嵌在这个小城里,和着横横竖竖在建的工地,蓝白相间穿梭在马路上的学童,还有刚出炉不久香味四溢的大块羊肉,我们一步一印地踏在巷间街道里。
这儿虽没有大城市的霓虹灯绿,但文化印记里透着的那活力满满的慢生活气息,却让我们这些来出差的慌忙之人,不自觉地打了个盹儿。
此刻,我们在敦煌。
因为在敦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刺骨而干涩的风吹在脸上,就连鼻孔里也带着沙土的颗粒感,如果不是发现了被当地人称为母亲河的党河,我们也还停留在敦煌满是沙漠的初印象里。
已上千年的敦煌因莫高窟的发掘而真正被人熟识,后借助张大千等一代名家的画作,成功引起了现代文人墨客的赏识,即使后来被纳入美术课程的教育体系中,但那印在书本上的寥寥几页,又怎能真正重现「敦煌」这座古城的厚重与深沉。
有世界博物馆之称的敦煌早已名声在外,不蹭热点不缺仰慕的它,在当下追求快发展、高质生活的时代里,更需要的是一个能真的懂它、愿与它一同消磨时光的知己。
穷尽半生想带着「敦煌舞」走出去的史敏,13年来在两点一线中耐住了寂寞的美学研究者侯黎明,已入花甲还想为敦煌留下点什么的民俗艺术家吕胜中,想用当代艺术的方式守护敦煌的ADCC ,便都是敦煌不舍的「知己」。
此刻,我们在敦煌。
在这或长或短却弥足珍贵的时间交集里,每个人都抛除杂念,坐下来成为千年敦煌这个艺术体的倾听者、亲历者,至于你听到了什么,想做点什么,那就看你与敦煌之间结下哪些不解之缘了。
在敦煌,有时「文明」像是一丘没过胸口的黄沙,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那些凋零在塞外的故事,和在这里生生死死的人,让我如蚍蜉一般,在浩瀚的时之海中茫然四顾,难以自持。
而当我们结伴逃离人类文明的痕迹后,大自然所来的真实感,让所有人都在历史的沉重中得以喘息。
10月28日清晨,我们踏入了「Art Bus」的车厢,跟随ADCC一行人以「艺术在场」为主题,泅渡沙海440公里,并借沿途中布置的大地艺术、装置、声音、行为、雕塑等互动艺术形式,去讨论敦煌与当下及世界的更多链接。
浩浩荡荡200余人乘着四辆大巴在沙漠飞驰,窗外大片大片的浅色沙土急速后退,对于这场ART BUS STOP装置艺术展,我们充满了好奇。茫茫沙漠为场,艺术家们到底要怎样在荒芜之中塑造文明的痕迹。
《再生》 ——陈俊元、 张锋
深植于峡谷深处的它
远远望去像是沙里长出的一朵灰色之花
与它越近你与大自然间的隔阂便越小
这件来自于陈俊元的装置作品「再生」
采用了戈壁滩中被人类丢弃的垃圾作为材料
在沙漠中通过结露的原理从空气中抓取水源
展示沙漠中生命如何适应自身环境
并致敬那些看似弱小生命的独特智慧
最有趣的部分,是接近「再生」的过程
所有人都需要通过一条陡峭的小径
一步一滑地走向它
而这个从地表深入峡谷的过程
本身就是人们对于「严苛自然环境」放下敌意的一次接纳
摄影 / 九尚
《差翅亚目之目》 ——郑路
它在夜晚点亮
与昼间耀眼的敦煌光热电站遥遥相望
成为了两个看似不同, 却又互相成全的个体
短暂颠簸,在车辆驶过重复的风景后
我们忽然在灰黄的沙漠中
遇到了一团抢眼的红
这个呈弧形的巨大红色装置
是雕塑家郑路的「差翅亚目之目」
由约六千个红色警示灯组成,状似昆虫的复眼
「差翅亚目之目」白天静默着吸收太阳能
待每日下午七点发电站的光辉熄灭
六千个红灯便开始慢慢苏醒
由于每个灯泡的闪烁并不同步
它看起来像是不断迸发的烟火
这件人造物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就像是一个披着机械外衣的巨大生命体
凯文·凯利曾经说过
人造物表现得越来越像生命体
而生命体变得越来越工程化
如今这两者之间的面纱已然被揭开
《寸草不生》—— 佘文涛
第一眼只瞧见萦绕在沙拐枣脚下
久久不肯离去的沙尘,待人群逐渐集中
才发现一个由黑色石砾组成的巨大圆环
围绕在一簇沙漠植物四周,朴实而木讷地绽开
眼前这个墨黑色的圆,就是「寸草不生」
是一件完全使用非人工产物的作品
其外形来源于佛教禅修文化
黑色石砾则来自于四周的戈壁滩
常有高僧在解释真理和问禅等命题时
用双手凭空画圆而答
人群围着作品四周走动
试图体味其中的所蕴含的哲理
在面对大家对「寸草不生」的疑惑时
佘文涛更是一把扯下帽子,指了指光洁的头顶
而一片笑声的背后,我竟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
摄影 / 九尚
《 舜若惊时 》—— 敖瀚、田禾、陈志鹏
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
从沙丘后孤零零的音响里传出
烧焦的麻绳傲然于沙中
展露出疯狂之后的样貌
漫长的旅途,折磨着大家饥肠辘辘的胃袋
临近中午,终于赶到了野炊地点
这里同时也是「舜若惊时」的展示场所
人们在麻绳上淋浇汽油和柴油
然后在静默中点燃了火焰
音乐人陈志鹏演奏的古老乐器声
骤然响彻大地
像是巨人和着风声在黄沙下呜咽
这是一件跨界艺术作品
敖瀚、田禾的创意灵感
以及田禾的雕塑「水」组成了作品的实体部分
而陈志鹏的「生命的声音•呼吸」则作为声音和鸣
当合二唯一,便「舜若惊时」
据创作者讲述
此作品涵盖五行「金木水火土」
又内化为「四大皆空」
是一次对东方智慧的致敬
《 神路 》 —— 吕胜中、 杨新虎
淌过沙丘,便看到「神路」的全貌
那是一道道横平竖直的浅渠
在干涸的土地上勾勒出的一个神秘迷宫
从营地出发淌过沙路
「神路」便出现在眼前
这个以浅渠勾勒出的神秘迷宫
此时仅完成了三分之一
剩下的部分必须通过与在场观众的交互
以及时间的发酵才能逐渐完整
在迷宫的入口处
每人领了一袋「沙拐枣」种子
大家每隔5步播下枣种
吕胜中则在排头高唱起了陕北民歌
不久后这里会长出一片沙拐枣迷宫
作品原型是民俗「转九曲」
众人在领路人的引导下
走过蜿蜒曲折的路径
即可换回一年的平安
《 寻找我自己 》——吕胜中
100张红色的纸,有人形的空洞
它们被装裱在透明容器中
静静地伫立在沙丘上
「寻找我自己」也是一个需要交互的作品
吕老先生在「神路」的终点
给每个人发了带有标号的剪纸小人儿
而我们则需要在不远处的沙中
找到预先埋好的「另一半」
才能带走这件艺术作品
艺术家吕胜中说
想让一切游离失所的现代灵魂
都能及时如愿地归位
重组正反相成阴阳相合的纯朴与完美
《 一平方米敦煌 》—— 王秩琼
你、我、他、她,一方之地
正在彩衣之下挣扎的灵魂
或许就是无处安放的众生
这段车途,要比前几次都长得多
自片刻打盹中醒来
车辆已驶入雅丹地貌「魔鬼城」
「一平方米敦煌」将在此处上演
这个需要即时表演的作品
由王轶琼带领5位志愿者共同完成
几位玩家钻进彩色纱衣之中
在沙漠中扭动着前行
就像是来自于二维世界的侵略者
正向远古的文明发起一次冲锋
王轶琼想借此表达的是
人类自城市走向自然的途中
在「一平方米」这个计量单位内
所体验到的巨大心理落差
结束后,王秩琼称并没有带走敦煌
但它的确在自己心里住下了
《 DOT计时 》—— 崔树
100面反光凸面镜
躺在面向夕阳的方向
它会从100个角度分别呈现
太阳和沙漠的不同维度
相较于前者带来的哲学思考
「DOT计时」的表达更为直白通透
崔树想通过凸面镜来记录夕阳西下
并重组时间的可视性
可惜当日天气欠佳
太阳先一步藏匿进云后不再露面
聪明的我们纷纷抄起镜子和手机
顺利抢救下这段难得的日末时光
《 不知昨晚谁先醉,where did you sleep last-night 》 —— 王茂
地上密密麻麻的冷色光点
和天上的银河遥相辉映
我一时间分不出谁胜谁负
在风景区吃罢晚饭再上路
天色已陷入不可挽回的绝对黑暗中
这时,令人心神摇曳的璀璨银河
终于浮现于夜空
而当车停下来时大家却发现
银河与地面竟然连成了一片
仿佛群星坠毁在了戈壁之中
在远离人世的漆黑里
它们成为了唯一的光源
我们一行人都沿着星痕摸索前行
试图探寻这片地上银河的边界
这件紧挨公路的灯光艺术作品
以太阳为能源工作
在黑暗到来的玉门关
为回家路上的人
和再也回不去的人
照亮归途
摄影 / 九尚
《 火墙 》—— 黄幻、 Alex Damboianu
草垛被一桶桶地倾倒汽油
空气中弥漫出一股不详的味道
音响发出振聋发聩的嗡鸣声
漫长等待后,星辰终于被滔天火焰所掩盖
忽然间
大巴突破公路驶入了戈壁
当颠簸和不安一同袭来时
我们便到达了最后一件作品所在地
猛烈的风让大家都裹紧了大衣
顶着寒冷和几乎凝固的黑暗艰难向前走
没人喊冤,因为我们知道马上就能看见「火墙」了
星斗下是一排绵长的草垛
被整整齐齐的码在大地上
人们在神秘的音乐中沉默
等待一切被付之一炬
黄幻和Alex Damboianu说
我们用暴力之火保护我们的文化
但是所有边界都是短暂而变化的
它们将像火线一样慢慢死去
观看影像,你也「在场」
当脚下的敦煌变得越来越小,远山的黑影朦朦胧胧的消失在夕阳中时,我们离开了敦煌。再次回归到喧嚣忙碌的生活里,这一场与敦煌的邂逅,让每个人都有了一次专属于自己的收获,尤其是对于这其中大部分的设计师而言。
不论是史敏口中敦煌舞的形体和写意之说,还是侯黎明对审美教育缺失「舍身饲虎」般的反思,都与设计脱不了干系。作为艺术与生活的「翻译者」,设计要做到接地气始终离不开对人文与历史多方面的养分汲取。
古老的乐器将远古文明与当下时空相连,既是对生命的敬重,亦是对敦煌新的延续
当「生命的声音」回到人类的敦煌 / 陈志鹏 李一兵 噶瓦
火把里,星空迷茫而浩瀚,人的声音微不足道。当浑浊而复杂的各种音体交汇,听者的感官不断被放大,人类沉浸其中又何尝不可或许「宏观声场」的魅力正是如此
声音艺术现场 / Alex Damboianu
诗歌、音乐、书法和摄影投影等多元化的形式相结合,对于未来的探索,人、环境更在此时、此刻、此场
沙·墨 / 九尚
对这一点了然于胸的ADCC及旗下ADCC生活艺术学院,在2015年发起「在场」,强调「非在场而不可得」的重要性,聚焦于人文美学与艺术设计,打造了一系列跨界艺术活动及人文美学通识课程,很快让它在年轻设计师中站稳了脚跟。“我们还会建立起年轻设计师、摄影师的人才智库,去想尽一切可能激发他们的创作力。”ADCC创始秘书长赵寂蕙坦言。
为此,他们会派出专门的人才团队,在全国各地寻找人文痕迹明显的生活区域,进行观察、提炼、挖掘再与艺术做结合形成课程。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就像做市场调研,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生活经验,而光敦煌这一站,他们就做了三年。
风声呼啸,光火相融。敦煌对水的渴望,从未缺失,而被水困住的鱼儿,正是当代艺术在敦煌这个大艺术体里的现状,浮游着挣扎着,向前
浮游 / 陈耀光
茫茫大漠,天空悠远而宁静,远眺之时不拘束的随意遨游,或许是阿叔内心「隐士」的另一种表达
云游 / 陈向京庞典 曹露瑶
早在出发前,ADCC生活艺术院执行院长汪莎就提及,他们曾抱着对远古文明的质疑三行敦煌,寻求答案。乍一听虚无宏大的一句话,正是这一次次的去与回,看窟的沟通与观察,才让她下定决心把第五届人文设计周放在敦煌。
而三次之行变着法儿的在敦煌各种玩策划、做跨界,也是为了让这个沉寂许久的「敦煌」大艺术体在与当代艺术的碰撞中,逐渐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接轨,让文明走出敦煌,通过设计走进生活。
正是这样的思路,才让ADCC的「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不止是一个口号。毕竟,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边界,模糊不清也无法界定。
一次敦煌之行,行色匆匆
在累并快乐的高速接收中
在场
设计师和我们似乎都找到了
那条隐秘而伟大的关联线
敦煌之厚 人文之重的行途
虽长远而无期
但它熠熠发光的痕迹依旧引人陶醉、沉迷
追寻吧 它值得
END
文字及部分摄影 / 赵晶晶 马达
主编 / 王哥 设计 / 路老
视频&部分提供 / ADCC
特别鸣谢 / 九尚
以上稿件均为青舍QingHouse专属写手原创采写制作
拒 绝 转 载 , 欢 迎 转 发
微信ID:QingHouse813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
8月份对于游戏来说是一个非常火爆的月份,在这个月份中会有许多新的游戏版本上线,比如这次为玩家带来的《叫我大掌柜》全新版本也会在8月份上线,在最新的版本中,将会出现新的游戏玩法,还有新的游戏版图。
新增副本·敦煌石窟
这个夏天的惊喜是什么新国风市井经营手游《叫我大掌柜》全新版本即将来袭。真实的古代市井图景,繁华的商贸交易往来。亲临繁华街里巷陌,人间烟火接踵而至。而今,诸位掌柜还将在游戏中遇见敦煌。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文物生动的走进游戏世界与你相逢。在这里,用独特方式感受来自“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璀璨魅力。三千彩塑,45000平方米壁画这些震撼人心的众多文化物件,将为诸位掌柜带来沉浸式的艺术感受。
黄沙漫漫,驼铃响动。崖壁霞彩,千窟绝世。在《叫我大掌柜》敦煌石窟副本开启后,掌柜可以邀约商会中其他掌柜一起组队结伴前往探索。目前,游戏中共开放榆林窟、千佛洞、莫高窟三个不同等级的区域。区域等级越高探索奖励越丰厚,同时遇到的敌人也越强。诸位掌柜还将亲身参与到文物修复的文化传承“工作”中,在游戏中收集不同的壁画颜料,与队友合作修复残缺的壁画,让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在你的手中完美复原,亲身感受厚重艺术文化的洗礼,在游戏中以另一种角度感受震撼人心的敦煌世界。
新增玩法·镖局押镖
敦煌石窟一行困难重重,为此《叫我大掌柜》特地为诸位掌柜带来了商会全新产业:押镖。所谓:镖行千里,使命必达。诸位掌柜可以在商会内承接各类镖书,镖书所至雇主无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商会镖局内接取镖书后,选择不同的镖车进行押镖,每辆镖车还需派遣五名知己进行护送。镖车分为:普通、高阶、豪华三个等阶,镖车等阶越高奖励越多。
人寂千里,尘卷如龙。押镖旅途也并非风平浪静。前往押镖地图可对其他商会玩家或NPC的镖车进行挑战,挑战需派遣五名知己。所挑战的镖车等阶越高收益越高。镖车被挑战多次后进入保护状态。
霞光漫天,敦煌显世。新国风市井经营手游《叫我大掌柜》更多精彩内容持续登场,新手福利、特权礼包免费领取,诚邀诸位掌柜前来品鉴。
关于《叫我大掌柜》:
《叫我大掌柜》是一款古风模拟经营类手机游戏。搭载细腻的水墨画面和厚涂彩绘风格人物。游戏中,玩家将以一名新手掌柜的身份在古代打拼。丰富的经商玩法、建筑兴造、商业布局;结识奇人异士,招揽为门客,合力经营买卖;又或邂逅好友,相知相遇,一起白手起家;在商业繁华的古代,品味古代市井文化魅力;于山水画卷中,写意人间烟火。最终创造属于玩家的掌柜致富人生!
这是一部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将会体验古代掌柜的身份进行经商,感受古代商业的繁华和经商模式,游戏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许多新奇有趣的玩法会陆续出现,让玩家体验古代经商带来的魅力。
《横空出世》讲述了将军冯石和科学家陆光达带着科研在在西北荒漠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完成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的 故事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横空出世》 观后感 范文 5篇,欢迎借鉴参考。
《横空出世》观后感范文5篇(一)
在学校的艺术节活动中,我们观看了一部国产的十分优秀的**名为《横空出世》的**。这部**主要讲述了中国的无名英雄们呕心沥血研究核武器的故事。
于是,东方巨龙在千百年的沉睡后觉醒了,腾飞了。
那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遭受了日本侵略者无情的践踏,深受其苦,而八国联军的入侵,又签订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的日子,更加重了劳苦大众的负担。渐渐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可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利益,奋发图强、没日没夜地赶制原子弹,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赴汤蹈火,前仆后继,最终研究出了最先进的原子弹,驱赶走了霸占在中国领土上的侵略者,使中国人民重新站了起来。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当我看着这部影片时,我真是十分感动。看到那些原子弹研究专家们需要研究原子弹而隐姓埋名一辈子,却坚定的说出为国奉献在所不辞的壮志豪言。看到需要计算的庞大数据而他们打着算盘一笔一笔来的“干革命”。看到核试验基地没有粮食了,大家无所顾忌,毫不在意,任凭肚子咕咕叫也要继续,全把粮食让给了科研人员,大唱军歌同抵饿。他们是革命中的军人,他们勇敢,他们无畏,他们刚毅,他们有信念。
当原子弹上升的一刻,我向他们的苦痛都化作了胜利的喜悦,一切的汗与泪都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他们不愧为默默无闻的英雄!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么好的和平年代,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人民完成未完成的事业。
看完**《横空出世》,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里的每一幕都时时在我脑海里回荡。
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中国青年迅疾地从路边的一个火坑中掏出一张已烧得零碎的图表,尔后拿回去和几位领导在昏暗的灯光下拼凑。而那位扔图表的苏联大使来到他们跟前,藐视地说:“就算你们得到这个数据,用计算机起码也得算六年。”临走时还用饱含讥讽地语气说:“Good Luck(好运)”。看到这,我就特别气愤,真恨不得冲上去把那个苏联人狠狠揍一顿,为中国人出出气。然后,厉言告诉他:中国人是从来都不向困难低头的!值得欣慰的是,我们中国人不仅没有用到六年的时间,反而比苏联人算得还要准确,还是用算盘算的呢!!付出的代价也是可想而知的。
为了不再受外国人的欺压、嘲笑,早日造出中国自己的原子弹,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可爱的红军战士也确实没少受罪。在大沙漠制原子弹时,几次袭来夹着沙的大风,将“房子”都给吹走了。喝的是容易使人腹舯、拉肚子的咸水,平日吃的最好的也不过是馒头、窝窝头之类。造原子弹需要大量淡水,战士们便加班加点、日以继夜地到几百里外的平原去运水,累了就在车里打个盹。总之,人歇车不能歇。尤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们连一粒米都吃不到,只能靠树叶和水充饥。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早穿棉袄午穿纱地干。其时,已有200多名战士倒下了,可是谁也没有说过放弃,而是越干越努力、越干越有劲。
造原子弹不仅需要不辞辛苦的出脑力、体力,而且还要绝对的保密。其中有一位博士——陆光达,可以说是这项雄伟工程的顶梁之柱,只因一次意外地遇见了一位旅美华侨同学,差点就被辞去。由此可见,这项工程的意义是何其重大,可以和中国的生死存亡相提并论。
当凝聚着中国人民血汗的原子弹被数十名战士推着缓缓前进时,我的心就像一张绷紧的弦,七上八下、汹涌澎湃。那些工作者就更不用谈了,有好几位戴眼睛的领导为了看清这一幕,都把眼镜取下来擦了又擦。终于,一声惊天动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了。台上台下都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科学家们,战士们那股高兴劲儿真是没词儿能形容得出。笑声伴着默默滚下的泪水,那么真切、那么感人,我也无声的落泪了……
这场**对我的震撼很大,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能有舍声忘死的奋斗精神,敢于同一切困难作斗争的意志,是何等难得、何等珍贵,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精神,磨练这种意志,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以此为镜,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这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横空出世》观后感范文5篇(二)
假期休息,看着城市高楼耸立,不仅感叹时代的变化,还记得提出的要在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如今已是2019年。打开电视,一条**推荐映入眼帘,它便是《横空出世》,这两小时的**,已然让我热泪盈眶。
它取自革命战争年代,为解除美国对中国人民的威胁,以毛主席为首党中央决心制造出我们自己的武器,就这样一支由军人、科学家,学者、优秀大学生,组成的队伍奔赴西北荒漠去完成一项震惊世界的任务,那就是研究原子弹。起初来到敦煌,但看着那一幅幅前人的壁画,将军犹豫了,不顾俄国专家的反对,继续带领队伍来到罗布泊,这个拥有“死亡之海”盛名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斗风沙、吃咸菜、喝咸水,夜以继日的搭建平台制造原子弹,面对咸水对制造的弊端,他们开着车去运淡水,困了就在车里睡,饿了就在车里吃,人停车不停,而科学家们面对专家撤走、图纸被毁、研究中断等困难没有放弃,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一个个算,没有图纸,就查找资料一点一点画,他们没有屈服,1964年底一朵硕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成功炸开。
那朵蘑菇云就像炸在我的心上,让我热泪盈眶,其中冯石将军的原型是中国核试验基地的司令员张蕴珏,陆光达博士的典型形象则集中了我国数十位高级科学家:王淦昌,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彭桓武,郭永怀,钱学森、钱伟长,邓稼先,赵忠尧,程开甲等“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的爱国知识分子。老一辈的人,不惧艰难,不惧险阻,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生,他们是革命中的军人,他们勇敢,他们无畏,他们刚毅,他们有信念,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也是决胜的时代,再这样一个时代中,我们更要坚定信念,以他们为镜,以他们为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横空出世》观后感范文5篇(三)
一
制造原子弹要绝对保密,你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吗陆光达说,我无怨无悔。于是,他们开始了漫长而寂寞的旅程。
驮着包袱的骆驼在戈壁滩上艰难地行走着,排成一条连绵的长线,伴着呼啸而过的沙石在斜阳凉而孤寂的映照下显的格外的壮观与落寞。
有时候,他们放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还要舍弃自己与亲人共度的欢乐时光。而后伴着他们的只是回荡在天空的军歌,伴着孤鸟的飞过,怅惘无限。
二
在大漠水无疑是最弥足珍贵的。看!他们找到水源的那份欣喜,扔掉背包,疯狂而无比欢快,扑向他们的生命之源,似乎忘了自己在死亡之海的罗布泊。
三
大锤一下下地敲打在木桩上,在罗布泊里夯出一个个孤寂的军营。在荒无人烟的那里,营帐成为一道绝美的风景线。
“早穿皮袄那么”“哎嗨”““午穿纱那么”“哎嗨”,没有调的调子,不是号的号子,拉着他们的心一齐向前去。在风沙飞扬的戈壁飘荡着苍凉的孤寂,歌声飞扬成一只孤鸟,转了又转,一圈,一圈,一圈…
四
嗒嗒,嗒嗒,算珠在算盘上激烈地跳跃着,像一段纯节拍的调子,鲜明的节奏在演算着核裂变的方程。他们说,我们的几十台算盘抵得过美国最先进的电脑。
五
“我们的队伍像太阳…”,熟悉的旋嵂又回荡在他们的耳畔。不过,这不是在军营中娱乐,而是在孤独的戈壁守望着自己的欢乐。那豪壮如铁的军歌回荡在空旷而藯蓝的天空,寂寥成一卷苍凉的图画。这是一种精神的支撑,在没粮没水的茫茫大漠,他们吃的是军歌。
在,拉歌应是最令人快乐令人忘掉疲惫忘掉忧伤的事。一二三,快快快。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好辛苦。五六七八九,你们到滴有没有。他们快乐地呼喊着五湖四海的声音,释放着内心的压力。五六七八九,你们到滴有没有…爽朗的歌声回荡在天空沉寂的画框里,一句一句演绎着的生活。
六
大地在视野水平成一条绵亘的线,在天际尽头升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明亮而鲜红的火焔中夹带的黑烟绚丽成大地上最美的图画。
他们的欢呼声沸腾这几年的辛酸,眼框已不能承载泪水的狂涌。
那一年,原子弹,成功。
《横空出世》观后感范文5篇(四)
横空出世取材于我国在在及其艰苦的环境下制造属于我国自己的原子弹的历史。真实的反映了我国人民在怎样艰苦卓绝的死亡之海里建造属于中国人的尊严。真实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在恶劣的环境下怎么样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伟大历程。
诚然,这部片子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自力更生,藐视困难的意志与力量为主要线索,以沙漠这样萧条的死亡之谷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恢宏悲壮的氛围。让我感慨良多。而最令我久久不能平复心中的激荡的却是那一瓶渺小的咖啡。是的,说它是渺小的,漫山飞舞的黄沙也许已经占据了你整个视线,沙子是你心中的主角。咖啡那样渺小的躯体也许已经被你忽略。也许是我的幸运吧,我捕捉到了它渺小的身躯。邂逅了属于我一个人的心中的颤动。
咖啡,以其渺小的身躯,阐述了伟大的 爱情故事 。在这样严肃的背景下,营造了浓郁的人文美。
咖啡是用于刺激神经末梢的。
在没有任何外援和历史数据的参考下,陆光达领导的队伍用自己的笔和算盘创建了属于中国人的数据库。记得有一句台词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并不是只有我们在辛苦,数以万计的科技工作人员在进行日以继夜的数据测算,任何一个数据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原子弹制造的失败,他们所用过的草稿纸也许能铺满整个罗布泊。是的,他们肩负了整个民族的尊严,所以不容许出现任何失误,哪怕仅仅只是失误。陆光达需要用咖啡来刺激自己的神经末梢,保持200%的清醒。
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支持。陆光达的夫人是伟大的,尽管需要忍受数不尽的漫漫长夜的孤枕难眠,尽管在无数次需要陆光达的时候,只能剩下无尽的叹息,但是陆夫人还 是努力的走好每一步。她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她也知道自己不能自私的独占一个中华民族的科技骨干。所以她选择了支持。坚定不移的,默默无闻的。
当陆夫人终于有一个机会和自己至爱见的时候,她捎上了一瓶渺小却胜过千言万语的咖啡,凝聚了她对自己丈夫的思念和爱,包涵了一个中国女人对中国的炙热的爱。可惜是这瓶咖啡终究只留在滚滚的洪水之中。为了搬运那些制造原子弹的仪器,咖啡永眠于奔流的洪水之中。
咖啡此时的作用应该不仅仅只是用来刺激神经末梢的吧,它能刺激每一个邂逅它的人的灵魂。在21世纪,在上海这个埋葬灵魂的城市里,你是否也被这渺小的咖啡唤醒了深眠的灵魂,唤醒了对人性最真挚的敬畏我庆幸自己能够认识这个渺小却又伟大的它,在我的心河里激起无限向外延伸的涟漪,缓缓的向外延伸……
《横空出世》观后感范文5篇(五)
昨天上午我看了那篇最近在网上沸沸扬扬的帖子:当国难降临时为何他总是逃避--杨振宁。同样很凑巧,昨天下午**频道播放了关于以邓稼先为原型的讲述归国科学家隐姓埋名研制原子弹的故事影片《横空出世》,在我观看影片的时候我不由的想到了杨振宁和那篇帖子。
我清晰的记得影片里的一段对话:
“我们从中学就是同学,随后一同到美国 留学 ,一起学习量子物理,差别是我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他留在了美国,他今年刚刚获得诺贝尔奖提名。”
“要是你不回国,也有可能!”
“我说过,我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
这段话我很震撼,因为他的确到死都没有人知道是邓稼先在带领着中国的科学家进行原子弹的研制,并且他本人也因为长期的核物理研究受到辐射而身患癌症,最终全身大出血而死,享年52岁。
如果所述的一切都是事实,那么我非常赞同网友的那篇帖子的观点。但是我也看到很多人不同意甚至非常反对作者的观点,于是就引发了我的另外一个思考,我们在共享怎样的价值评判规则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对于一件事情的是非评判应该是有一套成型的默认的价值标准,这样的标准会使我们在诸如对杨振宁之流的评判上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得到认同,如果对一件事情的评判出现五十对五十的对立,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事件本身是新事物,要么我们的价值体系存在问题。
在杨振宁的问题上,我觉得问题属于后者。
相关 文章 :
1 横空出世观后感精选5篇
2 横空出世观后感进行5篇
3 《横空出世》观后感800字作文
4 **《横空出世》观后感7篇
5 《横空出世》观后感800字
您好,我是敦煌漠葛旅行的漠小高,很高兴为您解答。常书鸿被称为“敦煌守护神”,他与敦煌有着深厚的历史情缘。
一九一八年冬,常书鸿考入了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电机科(注:浙江大学前身)染织科。毕业后,被留校任教。一九二七年六月,在好友沈西苓的父亲沈兹九的资助下,乘坐“达达尼”号邮轮,终于到了他昼思夜想的艺术天堂法国。
到巴黎后不久,常书鸿就获得了公费留学的名额,进入里昂中法大学学习。一九三二年,常书鸿从国立里昂美术专科学校油画系和纺织图案系毕业,他创作的油画《G夫人像》,获得全校毕业生作品第一名。此后又以油画《浴后梳妆》《浴女》获得第一名,被保送到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深造,师从法兰西艺术学院院士、当代著名新现实主义大师劳朗斯。他的作品《湖畔》被选送参加里昂一九三三年春季沙龙展,获银质奖;一九三四年在里昂春季沙龙展出的《裸妇》,得到了美术家学会的金质奖章,被法国国家收藏。
那时,常书鸿已在法国取得桂冠,画廊向他发出的订单很多,完全可以在法国过着舒适而优裕的生活。但站在这些来自祖国的艺术瑰宝前,他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终生创作的源泉,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他回中国,去敦煌。一九三六年,就在他准备离开巴黎前,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王世杰来电,邀其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因那时西北政局不稳定,他只好先在艺专继续教书。一九四二年,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大型浮雕《皇后礼佛图》被人劈成无数碎片,然后分别包装偷运出国。全国舆论对于国宝的讨论沸沸扬扬,由此敦煌石窟历次所遭受的劫掠和破坏的话题也被提及。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极力推动对敦煌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在他提议下,国民政府成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常书鸿推选为筹委会副主任。
经过六年的坎坷风雨和漫长等待,就要实现去敦煌的理想,常书鸿立即着手准备西行。一九四二年冬,他只身离开重庆赶赴兰州,在那里招兵买马了五个人。一九四三年二月,他们六个人像中世纪的苦行僧一样,向着心中的艺术圣地敦煌出发。走了一个多月,总算到达了有“风城”之称的安西。他们在安西雇了十几头骆驼,走入了真正的荒凉之地,又经过了三天两夜的饱受困乏和饥渴的行程后,终于到达了莫高窟。
守护敦煌
到达敦煌的当天,常书鸿就顾不上休息,对敦煌作了初次巡礼。在名震世界的藏经洞前,他百感交集。一九〇〇年,这一洞中发现三万余件敦煌文物,但却被法国人伯希和等劫走了近万件。洞窟仅仅剩下了一尊塑像和一幅壁画,宝藏被劫掠已经过去三四十年了,而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宝库仍然得不到最低限度的保护,窟前还放牧牛羊,洞窟被当作淘金人夜宿之地。他们就在那里做饭烧水,并随意砍伐树木。洞窟无人管理,无人修缮。父亲晚年常对我说,那时他面对眼前满目疮痍的敦煌,和在巴黎邂逅的敦煌截然不同。失望之余他又说,我既然来了,就要保护你,不保护连这些都会毁掉。父亲的敦煌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第一顿饭用的筷子是刚从河滩红柳树上折来的树枝,吃的是盐和醋拌面。第一个夜晚是一夜风沙。第二天,开始清理掩埋洞窟的积沙,他们和民工一道,自制“拉沙排”,打着赤脚,清除积沙,苦战两个春秋,清除近十万立方米的流沙。接着,他们造了一条长达九百六十米的围墙,敦煌石窟保护工作从此开创。
生活虽艰辛,但洞窟编号、内容调查、美术临摹却都在紧张进行中,因洞中幽暗,没有照明器材,临摹壁画时就在小凳上工作,一手举小油灯,一手执笔,照一下,画一笔。临摹窟顶画时,头和身子几乎成九十度的直角,时间一长,就会头昏脑涨,甚至恶心呕吐。为了搞清画中内容,父亲强迫自己念经文,然后在洞窟中面壁琢磨,一一对照。就这样,到一九四八年,他带领研究所完成了“历代壁画代表作品选”等十几个专题,共选绘摹本八百多幅,为敦煌资料的调查、积累、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九四三年,张大千离开莫高窟时,半开玩笑地对常书鸿说:“我们先走了,而你却要在这里无穷无尽地研究保管下去,这是一个长期的‘无期徒刑’啊!”的确如此。眼前是沙,远处是荒漠、戈壁,莫高窟离最近的村舍有三十多里。自然条件的苦也许还好克服,但远离社会的孤独感和隔绝感都成了最“致命”的病毒。有一年夏天,他的一位同事发高烧,大家准备了一辆牛车要送他进城医治,牛车要走六小时才能到城里。临行前,这个年轻人哭着说:“我死了之后不要把我扔在沙堆中,请你们好好把我葬在泥土里……”后来这个年轻人医好了病,辞职回家。但那种恐惧一直在偷偷滋长着,因为谁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究竟会染上什么病,大家也许都逃不出葬无所归的命运。
不久,抗战胜利,思乡心切的学生们纷纷回了故乡,研究所只剩下常书鸿和两名工人。常书鸿觉得,越在这时研究所越不能撤,人一离开,此前所付出的诸多努力彻底付诸东流。一九四六年,由于经费断绝,常书鸿返回重庆,他一边奔走为敦煌游说,一边再次为敦煌招兵买马,对每位报名者,都要逐一面试。常书鸿还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敦煌近事说到千佛洞的危机》一文,向国人展示敦煌艺术,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对保护敦煌宝库的工作给予支持。
悲欢离合
为了敦煌,常书鸿还遭受了个人情感的重创。父亲的前妻陈芝秀是他的浙江同乡,出生于诸暨一富裕人家。常书鸿当年去法国留学后不久,她也到了法国与常书鸿重逢,并在巴黎生了个女儿,这便是我同父异母的姐姐常沙娜。父亲为了他的敦煌梦,不顾陈芝秀的反对毅然回国。一年后陈芝秀母女也返回战乱的中国。由于无法适应敦煌生活,陈芝秀离开了敦煌。
一九四六年,父亲在重庆为敦煌研究所招募工作人员,我的母亲李承仙就是在那次面试中与父亲,与敦煌结下了终生情缘。追溯起来,母亲对敦煌的情结缘于张大千。她不断地从张大千那里听说“敦煌”和“常书鸿”,心里早已有了种种向往。当年二十二岁的母亲刚从重庆国立艺专西画系毕业,便报名去敦煌。一九四七年十月,父亲常书鸿与母亲李承仙在兰州结婚后共同奔赴敦煌。
敦煌使父母亲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他们留下来的大量文献中看到没有李承仙无私无畏的陪伴,就没有常书鸿在敦煌事业的成就。
一九四八年在南京、上海举行敦煌艺术品展览时,常书鸿将所有的临摹品都寄到南京展出。一九四九年,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朱家骅手谕令父亲把东西运到台湾,并让父亲跟他一起走。而父亲毫不犹豫地把画分别藏在上海、杭州亲戚家,自己立即返回敦煌,这是因为父亲在此之前接触过***,重庆展览时,郭沫若、董必武都去过,他对***、新中国满怀希望。更重要的是,父亲早已把自己的命运和敦煌联系在一起,离开敦煌,便等于放弃他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立即将那些珍贵的临品运回研究所,一九五一年在北京故宫举办了新中国第一个敦煌艺术展,受到周总理的赞扬并颁发了中央政务院奖状,这是由郭沫若手写内容,潘洁兹手绘花边珍贵罕见的国家奖状。
常书鸿去世后第二天,当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来到家中悼念时,常嘉煌的母亲突然对她说:嘉煌,我们去敦煌。时任国家文物局研究员在北京安居的她突然选择了一条回敦煌的艰难之路:在敦煌开凿新石窟,这是她对父亲和敦煌的殉情,以这种方式传承敦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常书鸿去世后,骨灰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二年,常嘉煌的母亲和家人按照常书鸿生前“死了也要厮守敦煌”的遗愿,将其中部分骨灰埋在莫高窟旧居院内父亲种植的两棵梨树中间,后来被移到正对莫高窟大佛殿的公墓区。墓碑前刻着赵朴初送他的五个字“敦煌守护神”,这也正是他毕生的心愿。
敦煌旅游莫高窟月牙泉轻户外体验一日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