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说 漂流的情侣 简介

美国小说 漂流的情侣 简介,第1张

书名美国文学经典:漂流的情侣

丛书名外国文学经典阅读丛书 美国文学经典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

作者[美]丹尼尔·斯蒂尔著 ; 张婷依,张永冠译

ISBN9787806479544 价格3180 出版日期2009/10/04 印刷日期 装帧平装 开本21cm 字数 页数347页 版次1 印次1 内容简介

当阳光透过落地长窗射进来时,屋里的每样东西都在闪着光。发亮的红木壁炉上雕有涂过油的玫瑰花饰和女性胸部。尽管几星期以来房间中央镶木长桌上整齐地堆放着许多珠宝,但被精心保养的桌子仍显得光亮,上面堆放着雕琢的玉石大银盘、花边桌布、二十四只华美的雕花水晶碗、三打多的专盛盐与胡椒粉的银瓶,还有十四座银烛台。这些婚礼的礼物像在等待着检阅。桌子远处有支钢笔和一本签名本,新娘如有时间会按本子给每一个捐赠者送去感谢。一个餐室女仆在为送到的日报除尘,男管家在查看银器,这里每样东西如同德雷斯科尔大厦一般明亮,富丽堂皇却使人拘束,富有而并不显露。前厅厚厚的天鹅绒落地花边窗帘正如房子四周的篱笆树和大门一样,挡住了好奇的眼睛,德雷斯科尔家族置身于一片丛林之中。

《鲁滨孙漂流记》第三章好词积累

起伏连绵 费力费时 高枕无忧 戒备森严

倾盆大雨 煞费苦心 乌云密布 暴雨如注

雷电交加 心有余悸 孤苦伶仃 了却余生

夺眶而出 孤立无援 沮丧寂寞 形单影只

孑然一身 祸福相倚 祸不单行 殷实充裕

千载难逢 一无所有 受冻挨饿 体衰力竭

惊恐万状 竭尽全力 灰心丧气 知足安命

孤苦伶仃 困苦万状 总而言之 祸福相济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逊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仆人:星期五

读后感想

只身流落在荒岛,是不幸还是幸运?

不幸的是,沉船遇险,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幸运的是,其他人都失去了生命,而鲁滨孙却好歹还活着。幸与不幸,取决于自己如何去想。这一章中,也是用了大量心理活动描写,写出了鲁滨孙反反复复思考自己的处境、不断劝慰自己的过程。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可能遭遇荒岛,鲁滨孙给身处绝境时的思想和选择做出了榜样。他是乐观、坚毅、积极、向上的,他能够客观分析自身所处的形势和自己的优劣势,并能勉励自己做出充满正能量的行为。永远不要放弃希望,这是这个人物形象最为可贵的地方。

一次偶然的邂逅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一次偶然的邂逅

作者:时空漂流者

特别说明

更新时间2006-8-21 15:34:00 字数:406

 这本书是我侄子写的,笔名是:宋天海 ,在17K首发,在起点授权代发,已经写了15万字,前段时间起点的QQ联系了要求授权发表,但是一直没有消息,加上另外申请一个作家号非常麻烦,因此就挂到我这个号里面代为发表了。

  我侄子今年才读高一,非常喜爱阅读小说,和写小说,他的语文很好,英文很差,因此我建议他连续写下去,他也很努力,现在在乡下白天还要做农务,写作都是在很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的,甚至家里人都反对他写作。

  但是很多作家都是从喜爱文学开始的,也许这是适合他发展的一条道路,这个学期开学后在县城住校写作都没有电脑用,因此我建议他写到本子上,寄给我再打字发出来。他目前还有慢性肝炎,家里人也不管他,还要我买药给他吃。

  希望大家作为一个读者,不要对他的作品太过挑剔,看看轻松笑笑就可以了,毕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能够抽时间点击推荐一下,也是你对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支持。谢谢大家。

  

20060907 更新公告

更新时间2006-9-7 19:18:00 字数:124

 由于作者本人(我侄子)在读高一,近一个月都要军训,很难写作,(由于在县城学校宿舍住,无法用电脑,网吧打字又贵,也不能进去,写作只能用手写,然后寄给我打出来)因此写作更新进度会比较慢,不过每天都坚持写多少算多少。感谢大家的支持。特此说明。

  

第一章 相遇相……

《孤岛历险记》作者凡尔纳(法国)

描写了一群八到十四岁的孩子,为了丰富假期生活,决定乘坐斯鲁吉号帆船旅行。不料在启航之前,轮船被风暴刮到了一个渺无人烟的孤岛上。在布里昂和戈登这两个孩子的带领下,孩子们对海岛上的森林、湖泊、河流、海湾等进行了多次探察,了解了动植物状况,尝试驯化野生动物,与变化多端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并想尽各种办法,最终回到自己的祖国。

《格列佛游记》

《孤岛历险记》

《神秘岛》

《荒岛漂流记》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海底两万里》

《汤姆索亚历险记》

《基督山伯爵》

《神秘岛》

《荒岛漂流记》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什么的都不错。

还有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看看《基督山伯爵》也有点味。

其实《鲁宾逊漂流记》很经典了。

还有个汤姆汉克斯演的**《荒岛余生》,可以算是鲁宾逊漂流记的现代版。

可以看看凡尔纳的<神秘岛>,但荒岛求生并不是主要内容.其他的名著就没有沾边的了.

美国电视剧<迷失(LOST)>不错,大意是一客机偏离航道后坠落在南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几十名乘客幸存求生.属于悬疑类,有超人类因素.

获救后的少年派编了这样的故事。他说,一开始只有自己和几只动物幸存了下来。厨师变成鬣狗,母亲变成猩猩,水手变成斑马,食人的经历变成了一座漂浮在大洋中的食人岛,被切割成一片一片晾在救生艇中晾干的人肉变成了沼狸。而少年派自己,分裂成了少年派和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在这个故事里,少年派和理查德帕克到底代表了什么?

派后来说,对理查德帕克的警觉让他在大海上存活了下来,那么理查德帕克就是“危险”本身了。而这个让派感到危险的东西既是从派自己身上分裂出来的,又是派之前并没有意识到的,而且在苦难过去之后又似乎再次离开了它。

这个危险的分身,就是派心中兽性的本能。

完整的灵魂分裂成了灵性(少年派)和兽性(理查德帕克)。

我试图在脑子里搜刮一些用来描述理查德帕克象征意义的词,最后发觉最合适的是一个老掉牙的概念,那就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本我”。(而那个分裂之后的少年派自己则是“超我”。)

理查德帕克是少年派身上所有求生本能的象征。

这其中有为求生存而躲避危险的趋利避害本能——在母亲被杀时,派的恐惧取代了勇气。

也有面临威胁时爆发出的巨大攻击本能——派最终杀死厨师。

而这其中最不容易在文明世界中暴露却又蕴含最强大能量的,就是饥饿时不择手段寻找食物以延续生命的本能,在这强大的本能驱使下,即使最不可触碰的道德禁忌也被轻易突破,例如包括吃食同类。

“人相食”,在漂流中,派看到的是自己身上的求生本能展示出的巨大又令人畏惧的能量,而这股让他恐惧的能量与他心中应该有的灵性完全背道而驰,这股能量让他完全沦为野兽。

而救生艇上那个被理查德帕克威胁、又试图去驯服它的少年派,则是他心中灵性的那一部分。或者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是人的“超我”,人心中代表道德、良心的部分。

坚守灵性,他才是一个人。而只有顺从兽性,他才能生存。他该如何抉择?

所以在我看来,《少年派》的主题是人心中的灵性与兽性的冲突。

有人说《少年派》的故事可以做多重解读,每一重解读中可以反映出人性的某个侧面,所以《少年派》是李安版的《罗生门》。我不这么认为。吃人的故事为真,老虎的故事为假,再明显不过。

也有人说《少年派》讲的是一个经历苦难的少年用一个幻想出来的童话故事慰藉自己的心灵以逃避痛苦的故事,所以《少年派》是李安版的《潘神的迷宫》。我也不这么认为。《潘神的迷宫》中的小女孩幻想出来的童话故事可以说是苦难中下意识的被动逃避,而少年派接下来要做的,却是一种主动的抉择。

生命奇观

  李安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扬·马特尔畅销700万册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叫做派的16岁少年,在一次轮船失事后,与一只孟加拉虎漂泊浩海侥幸求生的故事。一个16岁的少年,一艘救生艇,加上一只饥肠辘辘的老虎,要在无涯苦海上漂泊227天,并幸运地生存下来,这绝对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命题。而生命的奇观就是这样在绝地中怒放,留下令人叹为观止的传奇。

  为了这个叫派的生命奇观,李安非常耐心地用了30分钟来做铺垫。从他的父亲到他的出生,从他童年到他的少年,从他父亲那个浪漫的法国泳池到“小便”的由来,又从关于“小便”的种种嘲辱中得以奋发,凭借他过人的智商将那些曾经嘲弄的目光一一俘虏。总之影片半小时后,即派伤感地随父母登上那艘倒霉的轮船之时,已经是个机智、猎奇、冒险、疯狂而又善良的阿三少年。世上没有凭空而来的生命奇观,每一个生命奇观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同凡响的成长史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中的生命奇观,除了少年派和那只孟加拉虎之间的生存博弈,还有他们漂泊海域时邂逅的各种生命奇迹。比如漂浮海在上那个耸人听闻的食人岛,比如藏着人类牙齿的未知植物的花蕾,比如那些不食人间烟火,到了老虎口边还傻愣着看戏的狐獴等等,不停地给我们惊喜。

  视觉奇观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不怕剧透的**,扬·马特尔原着700万册的销量和**前期营销让我早已知晓,这是一个阿三少年与一只阿三老虎的漂流故事。当我们大多数导演还在为讲故事发愁时,李安早已不满足于生命奇观的故事,历时5年的雕琢,让李安的追求已经细致到了场景中出现的任何一个元素的美学呈现。

  和卡梅隆的《阿凡达》相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动物元素和环境元素的美术效果均已跳出了我们熟悉的范囿,无不挑战着我们被束缚的视觉神经。比如孤舟在分不清海面与天空的夜空中漂浮,更像是在无际的宇宙中迷失,或说是在一种诗意境界中遨游;比如静得透亮的夜空下,荧光水母点亮的海面,与《阿凡达》的荧光森林一样瑰丽而神奇——更可贵的是,李安亦未停留在炫技的层面,当派沉静在这瑰丽的画面中淡忘正在经历的苦难之际,荧光水母带来的新一轮灭顶之灾悄悄袭来,这些视觉奇观并又成为推动人物命运的一部分。

  李安早早透露过他的视觉野心,《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D视效果然没有令人失望,色彩饱满视野通透,一改我们对过往3D灰暗的印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视效上显然有意追求对人体感官的延展。比如派循着若有所思的虎的视角凝神海面,那一层层如梦如幻扑面而来的异彩影像完全超越了浅显视觉的感受,恍惚间一层层逼近顿悟的天际佛国。可以这么说,李安恨不得将我们视觉的、听觉的、味觉的、嗅觉的、幻觉的等等各种感官错乱而又立体的调度起来,饕餮这一感官盛宴。

  宗教哲思

  除了生命奇观和视觉奇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散发着淡淡的宗教哲思。对于16岁的他,宗教信仰不过正在朦胧状态,李安在前戏的铺垫中,甚至还给他准备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信仰。同时信仰三个宗教,这一度成为少年派家庭饭桌上的新鲜议题。之所以为其准备这么多宗教信仰,我想李安的意图在于:不管何种信仰,首先是平等的,其次殊途同归;在生存的极端时刻,只有人性的本能反应才是唯一的信仰——关键时刻,少年派救了一心要吃了他的孟加拉虎,并想方设法喂食它。孟加拉虎甚至成为他心灵的依托,成为刺激他生存下的支助。

  与少年派和孟加拉虎一起登上救生艇的还有一只鬣狗、一匹摔断腿的斑马和一只踩着香蕉漂来的大猩猩,最初的故事也是**最后的故事:在救生艇上前三天,鬣狗咬死了大猩猩,活吃了斑马,而随后孟加拉虎咬死了鬣狗,占有了斑马和猩猩肉。这看似一个童话般美好的故事,可如若将救生艇上的老虎、鬣狗、大猩猩和斑马换成了轮船上逃出的厨子、水手和男女乘客,这个故事还能如此童话?——为了生存,厨子将断腿的水手作为诱饵用以钓鱼,然后又杀了较弱的女乘客,227天后,救生艇上只剩一个男乘客幸存……童话总是骗人的,但我们更愿意相信美丽的童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3968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