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近几年有什么变化?急急急

资兴近几年有什么变化?急急急,第1张

烈日炎炎的一个夏日中午,记者刚到资兴市,便遭遇了一系列意外:先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生权从一辆最多只有三成新的旧款普桑中走下来,开车的也不是专职司机,而是常委会副主任何亚忠;随后,主人带着几许歉意,将记者带进一家极为普通的土菜馆共进午餐。 与一些地方司空见惯的豪车接送、豪宴招待相比,资兴的接待规格似乎有些“寒酸”。然而正是这些细节变化,意味着在资兴,“车子”、“杯子”这两大不断抬高公务成本的顽症正被“治愈”之中。 合力驱动的艰难改革 多数改革都是无路可走后的选择,但资兴的公务消费改革并非出于无奈。在湖南,资兴市的综合实力在县一级位居第五,人均财力、人均GDP位居全省第二。去年,资兴财政收支平衡后还结余三千多万元。袁生权坦言:“如果我们想坐更好的车,提高接待的档次,钱还真不是大问题。” 没有钱的压力,资兴为什么还要推行公务消费改革?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李太海说,资兴市的改革有两大动力,一是来自中央的改革精神,十六大提出“领导职务消费改革”,随后中纪委要求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公务消费改革”。二是面对公务消费成本节节攀升甚至大大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严峻形势,市委感到必须未雨绸缪。 同时,渐趋强烈的民意呼声也让资兴领导层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不少老百姓抱怨:当官的屁股坐着一栋楼,一桌吃掉一头牛,他们为什么就不心痛?袁生权披露说,近几年的资兴市人代会上,人大代表对公务成本看涨的局面不断提出十分尖锐的意见,要求人大加强财政审查监督,替纳税人看好钱袋子。 应该承认,资兴市的领导层对改革具有主动意识,而这种主动意识与中央精神、潜藏危机和民意指向形成合力后,资兴改革就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 强力校正“车子”跑偏 改革刀锋首先指向了“车子”。据统计,车改前,资兴市共有296辆公务小车,每年耗费高达2030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10%。 一次,资兴市所有市级领导集中进行封闭式学习。市委书记黄湘鄂趁机派人在市区走访,发现大部分市级领导的公车仍在街上跑,公车私用的状况触目惊心。资兴市车改办的调查表明,公车在使用过程中,办理公务、领导私用和司机私用各占三分之一。一些领导干部外出旅游、钓鱼、宴请、娱乐,甚至连子女上学、丈母娘换煤气都让公车“买单”,公车“跑偏”其实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此外,公车的修理费、汽油费等等也存在巨大漏洞,每辆公车的工作效率仅为出租车的五分之一,而养车成本却几乎是出租车的8倍。当地百姓戏言:“牛栏关猫,漏洞太大。” 起初,资兴车改试图先从乡镇、科局机关改起,因为“革下级的命容易”,担心一开始便触及领导层的利益,会重蹈改革失败的宿命。不过,资兴市领导层最终还是下决心挑战这种宿命,资兴市50名市级领导全票通过了“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方案,带头“向自己的特权开刀”。 在全国范围内,公车改革已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不过,许多地方的车改并不成功,或沦为简单的货币“赎买”,或变相提高了干部工资待遇。因此,资兴车改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据资兴市车改办和接待改革办主任曾维岳介绍,资兴车改的主要措施是:取消市级领导专用车和各单位的公务用车,取消专职司机;按标准向市级和科局级领导干部发放交通补贴;鼓励领导干部坐社会上的运营车或自购小车,同时建立机关服务车队,领导干部如需用车,必须自掏腰包租用。 如果有干部拿着补贴,还利用权势、人情等因素,想方设法搭免费公车,怎么办?资兴市纪委随即出台了一系列监督措施,除了明令禁止领取补贴的领导干部到任何单位借用车辆、索要或报销费用,还建立了领导干部外出公务活动档案,定期公布领导干部下基层的交通费使用情况……如此,干部是否坐了“霸王车”、“人情车”,一目了然。 2004年年初,经过周密策划后,资兴车改正式实施。 理性抑制“杯子”涨势 在领导干部中普遍存在一种摆不上桌面的心态:不敢多拿一分不义之财,但用公款大吃大喝却心安理得。为什么?因为公款吃喝在许多人看来只是小事一桩,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吃喝问题而被问责的官员也极为罕见。 在资兴这座知名的生态旅游城市里,这样的官员心理一度也极有市场,由此导致公务接待费连年攀升,人大代表惊呼成了“无底洞”。据统计,2002年,资兴的公务接待费为1100万元,2003年、2004年均在1700万元以上。最典型的是,资兴一个仅有60人的小单位,10个月的接待费竟高达98万元。 “公务接待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资兴市领导层意识到,公车改革后,公务接待改革必须迅速跟进,否则,行政成本不仅降不下来,而且可能危及车改成果。 2005年年初,“资兴市公务接待制度改革办法”正式实行,其核心内容是对公务接待费用实行包干管理。按照公务接待量核定出接待费指标后,将公务费用直接分到市级领导和所有市直单位,由相关责任人控制使用,节约有奖,超支自负。 市委副书记李太海分到的公务接待费指标是每年25万元,这让他必须“量入为出,每次请客都要算算账”。一次,李太海请工作人员吃饭时,有人按老习惯给每人拿了一包烟,当时,李太海虽然只是以玩笑的口吻说“你们帮我省省钱”,其实心里还真有些痛。 数据最具说服力 如今,资兴车改已实行了一年半,接待费改革也半年有余,已到了“让事实说话的地步”。 曾维岳向记者提供了四组数据。第一,全市有122台公车列入车改范围,车改前,年均养车费用达618万元,车改后,发放干部交通补贴仅需312万元,两相扣除,节约开支306万元;第二,车改前,全市党政机关每年购置或更换新车15台以上,现在这项费用为零,直接节省购车费用约300万元;第三,车改前,每年向122个专职司机发放的工资补助高达244万元,车改后,机关服务车队通过竞聘仅留下50名司机,节约司机费用约144万元。第四,车改后,通过拍卖富余车辆,筹得资金202万元。上述四笔数字相加,资兴车改在一年间就取得952万元的巨大效益。 在公务接待方面,2005年1月至6月,资兴市共花费接待费421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近300万元,下降41%。尤其是今年1月份,全市公务接待费仅花费34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4万元,猛降71%。 在资兴采访时,记者发现了三个富于意味的细节:一是资兴市四大机关都集中在一个大院,但院内小车已不足10辆;二是资兴市内新开了数家价廉物美的自助餐馆,不少公务接待都在里边进行,这在其他县级城市非常少见;三是曾经生意兴隆的洗脚、卡拉OK等服务业,变得很清淡。一位洗脚城的老板叹气说:“没有了公款消费,连坐车也自己掏钱,我们的生意自然是一天不如一天。” 官场文化内质渐变 在许多人眼里,当上领导便意味着有专车坐,有了签单权。但在资兴,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传统的官场文化正在逐步消解。 特权既是利益,也是面子,有时候面子更能衬托出权力的优越感。记者发现,目前湖南县级主要领导干部的“坐骑”基本上是别克、广本、帕萨特等等,按照资兴市的财力,完全可以配置得更好。不过实行车改后,资兴的市级领导必须“抹下面子”。资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生权告诉记者,原来给他配备的是辆近三十万元的三菱车,从家里到办公室只有500米,但上下班都是专车接送。车改第一天,袁生权便走路上下班。尴尬的时候也有,但和老百姓毕竟走得近了,民本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增强。“既降低了开支,又有利于更好地决策,还对自己身体有好处,一举数得,还讲什么面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亚忠花四万多元买了一辆旧普桑,有人笑话他的车破了些,降低了身份,何亚忠并不在乎:“其实改革有时就是革自己面子的命,想通了,面子不过如此。” 曾维岳透露,现在市级领导坐出租车、公共汽车的多了,有的还乘摩的,还有25名市级领导已买了车,主要是二手车和十万元左右的小车,实用、节油、经济成为他们首先考虑的因素,面子问题早已抛之脑后。 而公务接待改革的推行,也把资兴的官员们“逼”成了精算师。如今,资兴领导干部到省会长沙办事,多数已改乘大巴。李太海算了一笔细账:如果小车跑一趟,油费、过桥过路费、住宿费至少2000元,坐大巴来回只要210元,加上其他开支不足500元。资兴市一些领导坦言:原来签单时,常常大笔一挥,懒得多看几眼,现在必须看细点,该“抠门”时就“抠门”;原先下乡时,大多坐着小车独来独往,现在却常常凑起几个人,一起租车前往,而且没有重要事务,轻易不再去打扰基层。 资兴改革的直接目标是降低公务成本,但随着改革的具体运行,却显出了提升执政能力的深层价值追求。无论是官场文化的嬗变还是民本意识的自觉,无论是强化公务成本核算还是建立权力制约机制,都是执政党长期执政的必然选择和价值内涵。资兴“变法”,显然还有更多的意义和效能值得期待。 “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改革者虽然昭示了未来的路径,但其命运常常是孤独的,多以悲剧的形式谢幕。举目全国,浙江车改已被叫停,广东车改也饱受非议,公务接待改革更是少有地方涉足,而资兴却试图一举攻克这两大“高地”,未来是否存在变数? 其实,资兴公务消费“变法”启动后,就出现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尽管改革到目前为止还算总体顺利,但这种怀疑情绪却提醒资兴的改革者,必须以理性的姿态应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困惑。 “下改上不改”、“我改周边不改”,资兴的干部群体已经出现了这种“孤军深入”的孤独感。同时,公、检、法、司和垂直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未进入改革行列,“一市两制”让一些干部对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部分领导甚至感觉自己“吃了亏”。 目前,资兴公务改革的对象仍局限于市级领导和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包括部门副职在内的其他领导干部尚未纳入其中,这也造成了新的不平衡。看来,如果不兼顾各方利益、不扩大改革的涵盖面,改革就会缺乏后劲,乃至失去民意基础。不过,在深化、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如何防止改革措施异化成变相福利,却可能成为改革者难以跨越的一道沟壑。 资兴的改革方案虽然得到省纪委的同意,但还不能说获得了最具公信力的法治保障。如果改革方案采集了更加广泛的民意,并获得人大授权,公信力便不会受到质疑。事实上,抑制公务消费的根本之策是,让人大的财政预算监督真正硬起来,防止纳税人的血汗钱白白流失在无谓的官场奢侈乃至官场腐败中。在资兴,这样的监督思路正在渐渐清晰起来,公车改革和接待费改革,已成为人大述职评议的两大重要内容。 必须承认,资兴改革是理性的,制度设计也比较周全,我们应该祝愿:资兴“变法”一路走好

1湖南资兴旅游景点推荐

两排金甲都准备好互相问候了。

文化之路

只有初冬,街道两旁的银杏树统一披上金色的长袍,醒目而傲人。不像别的树,枯黄颓废,满脸沧桑。

阳光透过树叶,留下点点斑点。

早晨,我看见行人在树下慢慢地走着。场面温馨浪漫,时间仿佛定格在这一刻。

金花

这些银杏叶像小而细致的扇子,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加美丽。

升平路

升平路也是如此,银杏树相见,所见皆是金黄。

秋天还没有结束。

虽然是冬天,但这里满是秋天。

当远行的人们坐上通往火车站的大巴时,金黄的银杏就像是用另一种方式送大家一次温暖的旅行。

80年的净红树林

苏仙岭

在苏仙福地广场路口,有一棵180岁的银杏树。

与路两旁种植的银杏不同,它挺拔、粗壮、金黄,但叶子较小,远远看去像麦穗。

微风吹过,环顾四周,枝叶微微颤动,像被风吹起的涟漪。

一簇金花布满了庭院。

霞美桥

在霞美桥金桥小区这里,亭子旁边也种了几棵银杏树。

小区里欢声笑语,很多人会趁着天气好晒晒太阳,坐在凉亭里看云卷云舒。

左手温泉游寿银杏

龙女Spa

不是冬天泡温泉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银杏。

一手拿着银杏叶,像是最后一次告别秋天。

躲在各个地方。

永兴玉泉寺

当然,和城市一样大,总有银杏树可以不能被触及或者看见。这时,你可以在云端观看并且走在朋友圈里。

比如永兴玉泉寺的银杏,金灿灿的,可以拍一整天。

风一吹,金树倒了,地上染上了点点金色。

陈江

陈江两岸还散落着几棵银杏树。晚上,你可以沿着河边散步,也可以享受秋天银杏叶的触感。

北湖公园

北湖公园里也有几棵树,在周围绿树的映衬下,格外显眼。

紫三都镇北集村

资兴市三都镇北集村谢家屋前,一棵郴州500年的银杏树黄了!它它有18米高,需要五个成年人手拉着手。

这棵银杏树很冷,叶子一夜之间就落了,它明亮镀金。银杏树下,满是黄金。

2湖南资兴旅游攻略

东江湖景区:位于资兴,是国家5A级旅游区,省级重点景区。紧邻京珠高速、京广铁路、107国道,距郴州市区仅28公里。东江漂流:全程28公里,水位落差75米,途经108处险滩。被称为中国生态旅游第一漂。回龙山:它是八大古景点在资兴,位于团结瑶族乡,海拔1420米,总面积16平方公里。因形似游龙的盘山而得名。山顶上有一座古庙和一座_望塔,由一块石磊制成。在古庙里,有一块不完整的石碑,上面写着古南岳回龙山。景区内有150多个自然景点和120多个古文化遗址。

3湖南资兴市旅游景点

湖南郴州市的旅游景点有:东江湖景区、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汝城温泉福泉山庄、苏仙岭、王献玲景区。

1东江湖景区位于资兴市东江镇,东江湖清澈。景区内主要景观有:雾凇小东江、东江大坝、龙井峡、斗绿灵岩、东江漂流、三湘四水-东江湖文化旅游街(含东江湖奇石馆、摄影艺术馆、人文潇湘馆)等。景区主要景点有:东江漂流、水上跳伞、水上飞机、水上摩托、水滑梯、洛杉矶国际机场

2莽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郴州市宜章县南部,南岭山脉北麓,东、西、南三面与广东省乳源、连州、阳山相邻。莽山有150多座1000米以上的山峰。最高峰蒙坑石海拔约2000米,被称为这个国家南部的最高峰。蜿蜒在群山之间的长乐河是珠江的发源地之一。景区内地形复杂,独特的绝壁、怪石、水色天光,造就了莽山壮美的景观。

3如城温泉福泉山庄是中国南方水温最高、流量最大、水质最好、热场面积最广的天然温泉。泉水无色透明,含有硅、钾、钠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别墅集住宿、餐饮、娱乐、温泉spa、商务会议于一体,以湘南民居为主流风格,非常适合疗养、度假、旅游、休闲。

4苏仙岭,位于郴州市东北2公里,原名牛皮山,不算太高。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叫苏旦的人去过这里的神仙。它是一个有着神话传说、美丽风景和名胜古迹的风景区。它被称为世界第十八福地,也是郴州市民周末爬山、健身、休闲的常去之地。从山脚到山顶,苏仙岭有桃花居、白鹿洞、三碑、景星观、八字碑刻、沉香石、苏仙道观等观光景点。

5王献玲旅游风景区是五盖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海拔280-1000米,由36座山峰和山谷组成。到处都是山泉,溪水潺潺,瀑布飞流,森林覆盖率高达80%。景区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栖息着水鹿、冠鹿、大灵猫、豪猪等130多种野生动物和南方。

4湖南省资兴市景点

郴州十大旅游景点

1东江湖风景区的AAAAA

东江湖风景区,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资兴市,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集山、水、湖、坝、岛、寺、洞、村、漂、瀑、雾、林、园、石、温泉、狩猎、水上娱乐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

2AAAA蟒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黟县南部的武陵山区,有一座绿树葱茏、风景秀丽的绿色宝库。这就是所谓的第二个西双版纳和南方国家自然植物园。

3AAAA郴州天堂温泉

天堂温泉度假别墅位于郴州市北郊徐家洞,占地80多亩。景区原有植被完好,空气清新,景色优美,交通便利。是集温泉旅游、餐饮、休闲、保健为一体的度假胜地。

4苏仙岭景区

苏仙岭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郴州郊区。这座名山不高,海拔只有525米。但自古闻名,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

5湖南宝山国家矿山公园AAAA

湖南保山国家矿山公园(工矿旅游景区)规划面积78k,核心景区面积148km2,是以古代矿址和现代矿址为核心的景观。

6AAAA如城温泉福泉山庄

郴州如城温泉福泉山庄,是一处温泉,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的热水小镇。福泉山庄是集住宿、餐饮、娱乐、温泉水疗、商务会议为一体的度假胜地。

7悦来温泉度假村AAA

湖南永兴悦来温泉度假村隶属于——湖南郴州唯一上市公司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8万花岩AAA

万岩位于市区西南17公里处,柏油路直通景区。它是一个发展中的地下河洞穴,规模很大。这里曾是太平天国军队活动的地区之一。

9胡艾莲湖

通山,即西山,位于临武县西南部西山林场文昌坪。是县内响水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主峰田头岭海拔1712米,是全县最高峰。

:5资兴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1郴州资兴东江湖景区(5A级)

东江湖是一个相当独特的景观景点,被称为中国的小瑞士,尤其是肖东强会水墨山水照片。湖水清澈,森林环绕,有13个中央岛屿和半岛。岛上有美丽的山崎水域,景色迷人。游客可以乘船去湖边,表达自己的感受,放松心情。景点主要有雾凇小东江、东江大坝、龙井峡、斗陵岩、东江漂流、三湘四水文化旅游街等。

6资兴市周边旅游有哪些景点

郴州有。

1南塔公园(郴州游乐园)

2北湖公园

3海滩公园

4龙女温泉

5最火的兴隆步行街,王兴步行街

6郴州的几家商场,友阿国际广场,BBK新天地,盛源广场,沃尔玛名汇城。

7侯钰街(郴州古街)

8庙街(刘超餐饮街)

9著名旅游景点苏仙岭。

10东塔岭(湘南起义纪念馆)

1王献玲

郴州县有

1在宜章吃杨梅

2资兴在东江湖吃鱼。南岳回龙山露营。

3天妃的丹霞地貌。

4五盖山狩猎和天然游泳池。

5小燕古村

6仙乐水上公园

7永兴边江。

以上都是我玩过的,郴州还有很多欢迎交流的。莽山等等。

7资兴著名景点

东江湖旅游区是国家级风景区,

5A级国家旅游景区,

国家湿地公园,

它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生态漂流,全长26公里。

它也是湖南省第一个同时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华夏青山秀水经典景区,

湖南省最佳旅游景点,

湖南省十大旅游景点,

湖南生态旅游示范区,

荣誉称号,如湖南文明景区和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东江湖风景区位于湖南省资兴市。

8湖南资兴旅游景点推荐一下

郴州东江湖景区一日游

1山河之恋

东江湖、龙井峡谷、斗绿岛一日游

7:00参观中国摄影创作基地人间仙境——乌曼蒋小东(包括看瀑布和云亭、钓鱼桥和仙府、雾畔人、萍水相逢等)、猴姑山瀑布、亚洲第一坝——东江大坝外景(游览时间约120分钟),抵达东江码头。

9:30开始游览独具特色的天然氧吧——龙井柴犬瀑布(游览时间约90分钟)。

1点半左右在餐厅吃饭。

13:00-14:00,乘船游览湘南洞庭-东江湖。

14:00—16:30:登上斗绿岛,游览世界级溶洞斗绿灵岩(游览时间约150分钟)。

七点结束。

2与浪共舞,激情澎湃。

7:00-9:00参观中国摄影创作基地人间仙境——乌蛮小东江(含瀑布云亭、玉桥仙居、二盘人舍、东江浮萍等。),猴姑山瀑布,亚洲第一坝——东江大坝外景(游览时间约120分钟),抵达东江湖码头,乘船游览湘南洞庭——东江湖。

9:00-10:30乘船游览湘南洞庭-东江湖,前往湘南第一镇黄草镇(游览时间约90分钟)

1点半左右在餐厅吃饭。

下午体验中国生态旅游第一程——东江漂流(漂流时间约150分钟)。

3山川是一样的。

7:00-9:00参观中国摄影创作基地人间仙境——乌蛮小东江(含瀑布云亭、玉桥仙居、二盘人舍、东江浮萍等。)、蝴蝶谷瀑布、亚洲第一坝——东江大坝外景(游览时间约120分钟),抵达东江码头。

9:30-11:00,游览独特的天然氧吧——龙井柴犬瀑布(约90分钟)

在附近的餐馆吃饭

到达郴州汽车客运站、郴州火车站—直达资兴汽车(罗威站下车)—乘坐1、2、4路公交车到达东江湖旅游区。

重要提醒:

唐t在罗威换车到东江湖大坝码头(大坝码头离东江湖游客中心售票处15分钟路程)。

自驾路线

1京港澳高速郴州出口(往资兴方向)-郴州大道约20分钟-资兴东江市(右转)进入东江大道5分钟-东江湖旅游区。

2厦蓉高速汝城灵秀出口—资兴黄草镇8公里—东江漂流点—东江湖旅游区

3京港澳高速郴州五里牌出口(往资兴方向)-伍兹公路-资兴市-东江湖旅游区

也可以租车。

资兴市晚上最热闹的地方包括东江文化广场、鲤鱼江大桥和东江湖等。

东江文化广场:位于东江河畔,是当地市民休闲游玩的首选之地。广场上热闹非凡,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成群结队的小朋友在开电动车来回穿梭,看起来神气活现。坐在泳池的鹅形小船上转着圈圈,游客们还可以欣赏到东江河两岸的美丽风景。

鲤鱼江大桥:位于东江河的东面,这座桥横跨两岸,连接了资兴市和其周边地区。桥头的高楼气势恢宏,夜晚灯火通明,与对岸的建筑倒映在水中,形成了资兴市夜晚的一道独特风景。

东江湖:位于资兴市内,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夜晚的东江湖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湖畔的灯光熠熠生辉,与湖水交相辉映,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总的来说,资兴市晚上最热闹的地方包括一些主要的休闲广场、商业区和旅游景点,这些地方既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是游客和当地居民晚上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⒈最为明显的佐证是定语后置于名词(如:“腰身,闹热,菜咸,笋干,饭焦,,鱼生,菜头生,楼阁,酒汗,板砧,膀蹄,头衔,墙围”等);副词后置于动词(如:“走好”等)及副词后置于形容词(如:“红显、苦倒”等)。

⒉对不同性别的动物称呼常后加,如:猪古,猪盘。

3,百越语族式连续变调。如:家jia ga go gu gw。

举例:

甲:话去哪里

O hai ma lang

乙:话曹家洞

O hai Caojiadong

甲:话去曹家洞做麽头?

O hai Caogadong jv mo dai

乙:话去曹家洞看春

O hai Caogodong ko cen

甲:话去曹家洞打罢子,来解船皮(字牌)

O hai Caogudong dabazi,lai ga sw bi。

乙:话不去曹家洞的,真嘅冇船皮解

O ng hai Caogwdong D,zen gei mao sw bi ga

甲:话明日记得请吃酒

O mia yei ji dia cen qio ji

乙:话明年哉

O meng li za。 李志藩,资兴人,著有《资兴方言》,海南出版社,1996年。资兴话语系湘南双方言区内之一种。那么,它在全国七大方言中到底属哪一种呢?答案是“七不象”! 

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与赣语神似,且具有一些的客赣语特征,资兴说是南楚文化与西瓯文化融合产生的方言。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并与多种方言的相互影响、搀杂、渗透、融合与借用,如今似是而非了,资兴人与江西人、客家话,湘乡人交谈操各自的方言已起不到交流思想的作用了,这与从北方来的客家人再说不出北方话如出一辙。它虽流行于湘南,也受湘语某些影响,但它不是湘语;它是东南邻客家方言区,并略具客家话的一些特征,却不是客家话;因毗邻广东,也稍有粤语某些特征,但毕竟不是粤语;说它是属吴语、闽语,但与之绝缘;说它属北方方言,但地处华南,与北方话相差甚远;说它属西南官话,可操这种话的人都听不懂资兴土话;说它属少数民族语言,可其语言、词汇、语法均具汉语特征,且平时操资兴话的人均系汉族,而境内数千少数民族——瑶族人仍操瑶语。因此,它也象湘南地区其他各县土话一样,属混合型方言,但又不同于其他任何方言,只流行于资兴境内约30万(2006年)资兴籍人口之中,故无必要归属于全国七大方言中的哪一种,仅称其为湘南混合型方言中的“资兴方言”。

“资兴方言”是指以“兴宁话”为代表的全市方言。兴宁镇(原城关镇)设县治已有780年(1229~2009)的漫长岁月,原是资兴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故其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亦为资兴各地人民所容易接受,兴宁话自然成为资兴话的标准语。即以兴宁话为标准,以全市方言为对象的“资兴方言”。

资兴是湘南“双方言区”特殊县市之一,市内居民一般都会讲两种话,即土话和官话。而瑶族和迁进来较晚的赣、粤人再加上他们自己原来的母语,则一般能操三种话,他们聚居之处可说是“三方言区”。资兴人从小学土话,对内用土话,这是母语,为其内部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入学后则学官话,念书和对外都用官话。文化低者则在与外界交往中边学边用官话。

全市现有36万余人口中,按民族分,汉族有356万余人,自然讲汉话;瑶族只有4000余人,其内部操瑶语。按城乡分,城镇人口12万余人,其中9万余人是各厂矿干部、职工,且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均操各自的方言,并逐步形成一种“南腔北调”的“厂矿话”,为其内部共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农村人口24万余人,其中内部仍操纯赣语和纯粤北客家话的,各约3000余人,共约7000余人;操近似西南官话或者说近似郴州话的,约18万余人。总计全市能操资兴土话的,约27万余人(包括资兴籍城镇人口和市内三方言区居民)。

资兴地域不广,可土话却甚为复杂。东说“东乡音”,南弹“二都调”,西讲“文昌话”,北唱“北路腔”,中打“街上声”。市内这五大方言区,各具特色。且其内部,一山两侧,一水两岸,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差别。如波水乡的大湾村与北乡只是一山之隔,其声、韵是东乡音,声调则是北路腔;大湾村内的欧家与学堂前,以及坪木村内的杨家与杨家屯,都是一江相间,语音均有差异。其复杂原因,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固然有其一定因素;更重要的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乱,来自不同地域的移民,直接影响到当地语言的搀杂与变化。

移民到资兴来的,有江西人、广东人,也有本省人。但人数最多、历史最久的,首推江西人。早在唐、宋,甚至更早,便已开始迁徙。唐朝“均田制”下的广大农民,受田皆不足,且“租庸调”的负担极其苛重,致使民不聊生,被迫大批逃亡流窜,以致“天下残瘁,荡为浮人,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如是者殆三十年”(《旧唐书》)。实施“两税法”,官府收税“督趣甚急,动加捶挞”。农民则“撤屋伐木,雇妻鬻子”(《资治通鉴》)。唐朝的腐败,酿成“安史之乱”,最后爆发王仙芝、黄巢起义。北宋臭名昭著的“花石纲之役”,致使方腊起义,等等。于是我国东南一带的广大人民动荡不安,不断向西迁徙。历史上既有“湖广填四川”的史实,而“江西填湖南”或者蠊“赣西南填资兴”的情况也并不意外。从唐至清,江西曾持续不断地向湖南移民。“而南路有袁吉壤接者,其民往往迁徙自占,深耕概种,率自富饶”(《宋史·地理志》)。“袁”即袁州,今宜春;“吉”即庐陵,今吉安。“袁吉”泛指赣西南一带,“壤接者”正是湘东南,特别是指与江西交界的攸县、茶陵、酃县、桂东、汝城一带,“迁徙自占”自然首当其冲。因此,这些县的居民,至今尚操类似赣语的方言。资兴虽未与之“壤接”,但与酃县、桂东、汝城毗邻,亦可谓“次当其冲”吧!

根据对资兴市内姓氏特别是人口很多的“大姓”族谱的调查,资兴人绝大多数来自江西,尤其是赣西南一带,如占资兴籍人口最多(3万余人,占九分之一)的李姓,有8个以上的开代祖,均因避乱先后从江西卜居于兴宁。李氏“四兄弟于北宋年间避世,由江西分宜同徙居兴宁,各立基焉,而伯金卜清江蚌珠,伯玉择渡头峡嵎,其子孙繁衍于三都中田,伯元徙厚玉台前,伯亨则往五都璜塘坑”;“李饶于南宋自江右安福而徙兴宁,数传而后大衍于竹园背(今兴宁镇郊)及七都(今波水)”;“李侃行避乱于江西永新,至景南公于宋末卜宅兴宁四都,仲奇公再迁朱家坪”;东坪乡部分李姓则于清代来自宁岗县。人口1万余的王、陈、何、曹、袁、刘6姓和5000余人的欧阳、胡、黎、唐、朱、张、罗7姓,以及1000~2000余人的蒋、宋、肖、周、谭、邓、吴、蔡、方、杨、戴诸姓,则全部或部分从唐到清先后来自赣西南的袁州、庐陵一带。还有谢、贺2姓来自永新,许姓来自赣州的南康,更有赵、钟2姓则来自赣东北的广信府(今上饶)。但有的是同姓不同宗,或一姓多宗,故有一姓多源的情况,如上述李姓便很典型。很多姓氏,既有资兴土著,也有来自各方的“外来人”,从而使资兴方言趋于复杂化。

迁来较晚的,即明、清时代的移民,至今在其内部仍操各自的母语。如旧市乡的水垄、爻山、垌头、秀流、垄联5村,东坪乡的东坪,湖垌、窖前、乐桥4村,龙溪乡的蔸坪村,清江乡的上堡村和滁口乡的高山、高垄两村共13个村的部分居民,共约4000人仍操赣语;黄草镇的羊兴、源兴、龙兴、冠军、乐垌和黄家等6村,汤市乡的青林、坪子2村,皮石乡的皮石村等9个村的部分居民约4000人仍操粤北客家话;另有从郴州一带迁来的,有皮石乡的皮石、皮里、壁溪、道塘、山塘5村和东坪乡的周塘等共6个村的绝大部分居民共3000余人仍操西南官话中的郴州话。这11万人左右均操三方言,即在其内部讲母语,在村外讲资兴土话,与市外人则讲官话。至于1984年才从郴县划归资兴的高码乡的15万余居民自然仍讲郴县话,其中不少人也会讲资兴土话。这些现象说明资兴确有相当一部分“外来人”,且多从江西特别是从赣西南一带迁徙而来的。据传,老辈把江西人尊称为“江西公”,现在也还称其为“江西老表”,足见资兴人与江西人“姻亲”之久远,关系之密切。

资兴话与赣语特别是语音是渊源关系,有很多类似之处。在后面的《音韵比较》中,有全面系统而清楚的说明。声母基本相同,归字的音变现象也很相似。古浊塞音和塞擦音,今音不论平仄,资兴土话很多象赣语一样,为送气清音。如“帮[p]”、“并[b]”两纽的“编、鄙、伴、拔”,“定[d]”纽的“导、荡、递、杜”,“从[dz]”、“澄[d]”两纽的“自、造、治、赵”和“群[g]”纽的“近、技、俭、杰”这四组字,今音均分别为送气清音[p‘、t‘、ts‘、tc‘];“见[k]”纽的归字“江、减、价、角”等一批字在土话中则尚未腭化;“晓[x]”、“匣[γ]”二纽部分混入“非[pf]”纽;凡是韵头或单韵母为[u]者,资兴方言不论官话或土话均变[x]为[f];“日[nz]”纽则绝大多数归字是零声母,但赣语的“泥”“来”二纽,洪音不分细音分,如:男老师=蓝老师,恼怒=老路;可女老师≠吕老师,黄泥≠黄鹂。而资兴方言则绝大部分地区洪、细均不分,除了汤市、皮石、彭市和黄草四个乡镇外,其余各乡镇则全部n=1,并且全浊声母于阳平声一律读清不送气音。如:

P:耙、排、盘、旁、袍、培、盆、彭、

朋、婆、皮、骈、瓢、贫、平、蒲;

T:台、谭、唐、桃、腾、提、田、条、

亭、廷、同、头、图、团、驮、豚。

显然,这是受了湘语的影响。

资兴话的韵母比赣语多了[u、iu]两韵,少了[oi]韵和前鼻音韵尾[n],其余则大致相同,只是归字各有所别。音变规律也与赣语类似,特别是资兴官话如此。

赣语有些区域单字调只有4个,古入声消失,分别归于阴平和去声。而资兴话单字调则有5个,并保留了古入声,无分化现象。与古入声不同的是:塞音韵尾[-p、-t、-k、-ι]均已消失,转变到阴声韵里去了。再从收鼻音韵尾的阳声韵来看,《广韵》收[-m、-n、-η]三种韵尾,赣语只收[n](“寒、痕”二部)和[-η](“唐、庚、东”三部),已无[-m]尾了。而资兴话则既无[-m]尾,又无[-]尾了。不论山摄和咸摄,或者臻摄和深摄,一律收[-η]尾。调值差别则又大些,两种话除了上声调值均为低降调211之外,其余各调调值幸免对不上号。值得注意的是:赣语和资兴南乡“二都调”的阴平与资兴话的去声调值者是215,赣语的阳平与资兴南乡“二都调”的去声和资兴话的入声调值都是213,这三种话的上声调值均为21。其余各调调值却相差甚远。

从声、韵、调三者来看,说明资兴方言具有赣语最突出的特征,它渊源于赣语,又受湘语和当地土著母语的影响。

语言的变化是不可速成的。从江西人变为资兴人极为容易,只是籍贯的改变,但从江西话变为资兴话则甚为缓慢。然而,长达千余年的沧桑,短也已数百年的历程,语言总是会有演变的。江西人入境资兴后,定居下来与人交往中,自然要受当地土著语言的影响与搀杂,而资兴土著当然也受江西人语言的渗透与融合,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资兴土话。又由于逐步与外界接触,特别是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发达较早的郴州一带交往愈来愈频繁,故在语音方面又与湘南一些县乡接近,带有较多的西南官话的成分,其官话更是如此。但资兴人不少毕竟是从江西迁徙而来,且与操赣语的酃县、桂东、汝城诸县毗邻,不免要保留一些赣语的特征,自然形成了资兴方言土语极其复杂而独特的局面,并与诸邻县多种方言之间,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为冲破土语复杂难懂的桎梏与局面,以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资兴也象湘南双方言区其他各县一样,原来官府衙门和文人墨客等少数人用的“官话”也兴起并普及起来了,这种“官话”带有明显的土腔土调,被外地人称之为“资兴官话”。

1949年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的进步和新事物的出现,大批外地干部职工来到资兴,大批资兴人又到外地求学、工作,以及普通话的推广,广播、电视的普及,资兴方言已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如原说的“早禾、迟禾”,今习惯说成“早稻、晚稻”;“教学、下课”原说[kauxu、xoko],今习惯说成[tcaucio、ciako]。这便是土语和旧读两成分明显的减少,官话和新读两成分明显的增多。“机器人、拖拉机、电视机、电脑、电化教学、煤气灶、高压锅”之类的新词,便是对各个领域新鲜事物出现的及时反映与如实记载。

资兴话语系湘南双方言区内之一种。那么,它在全国七大方言中到底属哪一种呢?答案是“七不象”!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渊源于赣语,且具有较多的赣语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并与多种方言的相互影响、搀杂、渗透、融合与借用,如今似是而非了,资兴人与江西人交谈操各自的方言已起不到交流思想的作用了,这与从北方来的客家人再说不出北方话如出一辙。它虽流行于湘南,也受湘语某些影响,但它不是湘语;它是东南邻客家方言区,并略具客家话的一些特征,却不是客家话;因毗邻广东,也稍有粤语某些特征,但毕竟不是粤语;说它是属吴语、闽语,但与之绝缘;说它属北方方言,但地处华南,与北方话相差甚远;说它属西南官话,可操这种话的人都听不懂资兴土话;说它属少数民族语言,可其语言、词汇、语法均具汉语特征,且平时操资兴话的人均系汉族,而境内数千少数民族——瑶族人仍操瑶语。因此,它也象湘南地区其他各县土话一样,属混合型方言,但又不同于其他任何方言,只流行于资兴境内约27万资兴籍人口之中,故无必要归属于全国七大方言中的哪一种,仅称其为湘南混合型方言中的“资兴方言”。

关于资兴官话和土话的特点,两者声、韵、调完全一致,只是其归字各有所别。

声母的数量和读单完全相同,归字则部分有异。从每个字而论,声母相同的多。古全浊声母今均已清化,这与赣语相似。“帮、端”两母多数均念清不送气音,只有少数送气。官话、土话的洪细两音,泥母[n]均变读为来母[l],这又与湘语相似。知母全部混入精母[ts],并有少数送气;澈母大部分混入清母[ts‘],少部分则变读为心母[s];日母[nz]多数变为零声母,少数变为来母[l],其韵母绝大多数随之变为齐齿呼;见母[k]则部分仍保留着[k],另部分已腭化为照母[tc],洪音、细音均如此;[f][x]相混,官话、土话均同,韵头或单元音为[u]者,则晓母[x]一律混入非母[f]。影、喻、疑、微等母在普通话中一般为零声母,在资兴话中,影、喻二母亦为零声母,但疑母的“熬、颜、我、傲、额”等一些字仍保留着[η],而疑母“研、宜、语、义、业”等一批字则变为来母[l];微母的“尾、毋、网、望”字在土话中仍保留着明母[m]。

官话、土话的韵母也完全相同,且绝大部分与普通话的韵母相同或相近;但也象声母一样,就每个字而言,则与普通话相差甚远,土话则相差更远。与中古音一般的演变规律大不相同。单就土话而言,原假摄部分变果摄,如“麻马”念[momo];蟹摄部分变假摄,如“栽菜”念[tsats‘a];流摄部分变蟹开一,如“走漏”念[tsailai];山摄部分变果、宕、蟹三摄,如“难拦”念[lolo]、“谈判”念[taηp‘aη]、“棉线”念[mici];曾摄部分变宕摄,如“藤凳”念[taηtaη];咸、效、流三摄部分变蟹摄,如“叠贴”念[tit‘i]、“桥摇”念[tc‘ii]、“久留”念[tcili];梗摄部分变臻摄,如“清明”念[ts‘eηmeη];果摄部分变遇摄,如“骆驼”念[lutu];山合一恒部分变遇摄,如“乱算”念[lusu]。类似的变化,土话中还有一些,而官话则只限于部分洪音有此现象。

关于声调,官话、土话均为五个,且调值全同,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其归字也绝大多数一,一只是在上、去、入三声中各有一批字在土话中念阴平声。但内部五个方言区之间的调值部分差别较大,特别是南乡话的“二都调”与众不同,它与兴宁话的“街上声”调值比较,第一调215同于第四调,第五调44同于第一调,第四调213同于第五调。另外,其中滁口话和“北路腔”第二调均“唱高调”,约高于兴宁话阴平调调值的3度。

资兴土话两字以上的词组连读变轻声(小圆点标在调值末尾的度数后,既表轻声,又表轻声的高低),如:开花[k‘aixo]、天晴[tits‘eη]、东风[toηfoη]、第一[tii]、前头[tc‘itai]、看电视[k‘utiηsi]、到车路上[tauts‘olusaη]。按词语的结构,以上动词、主语、中心词、词头、词尾和介词都是轻声。

土话相当一词语有个突出的特点是新旧异读。近代,特别是1949年以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官话的人飞速增多,故在土话中新读的字也愈来愈多。其异读的有异声、异韵、异调、异声异韵、异声异调和声韵调全异等七种情况,现略举数例(有字为旧读,后字为新讯);如“煮熟[sou]”和“成熟[su]”;“教学[xu]”和“勤学[cio]”。官话则只有新读,没有旧读。

词语的一词多义,也是土语的一大特色。如“大大”[tata]一词,在土话中通常用来表示“父亲”一义,但尚可表示“伯父、叔父、姑父、姨父、舅父”等意义;“娭毑”[aitsei]一词,通常用来表示“母亲”一义,尚可表示“姑母、姨母、舅母”等长辈。这两个词在其前冠以“姑、姨、舅”等字,以示区别对象。

土话中的物量词“只”[tso],相当于普通话的“只、台、部、辆、个、棵、颗、把、匹、条、口、座、架、艘、所、张、枚、盏、片、首、栋”等20余个物量词。而“个”[ku]则相当于普通话的“位、架、轮、门、枚、副、面、顶、把、块、只、口、尾”等十余个物量词。

动词“吃”[tc‘io]则包含了普通话的“吃、喝、吸”等词,如“吃饭、喝酒、吸烟”,资兴土话均说成“吃”。

至于语法,土话与官话大多相同或类似,但亦有其明显的差异之处:

合二而一的称谓只有土话才有,官话则少见(斜线前为土话,斜线后为官话,圆括号内为普通话):

娘爷父母[liaηiofumu]/爹娘[tiεliaη](父母)

继父老子[tcifulaotsi]/继父[tcifu](继父)

妻公老倌[tciokoηlaukuaη]/岳父[liofu](岳父)

妈妈老娘[mamalauliaη]/妈妈[mama](母亲)

还有:爷老子(父亲)、妻母老娘(岳母)、大伯老子(夫兄)、妻兄把把(内兄)和妻弟老弟(内弟)等词均属此类。

用单否定来表肯定是资兴土话话语法中的又一特色。如“先不先”[cipuci](先肯定后否定)和“还冇前”[xamautc‘i](先否定后肯定)两词语,其结构和表达方式各异,但都是用单否定来表达肯定。如“抢先起跑”、“最先到会”、“首先发言”和“有言在先”等词语中加点的副词在土话中都可用“先不先”或“还冇前”取而代之。

语法结构的明显差别,土话也独具特色,如:

货车上嗯许坐人/货上不准人坐(倒主为宾)

你不来该啷/你不要到这里来(省能愿动词“要”和介词“到”,“来”成为谓语动词)。

土话与官话在语音、词汇与语法诸方面的差异尚多,这里只举了些突出的例子予以证实。

(节选自李志藩《资兴方言》一书) 鲍厚星、颜森(1986)《中国语言地图集》(1989年)、“湖南方言研究丛书”中的《代前言》(1999年)等归为赣语;

认为资兴方言是赣语。

赣语是江西的方言。但湘东地区自北而南包括:临湘、岳阳(东部)、平江(大部分)、浏阳(大部分)、醴陵、攸县(大部分)、茶陵(大部分)、炎陵(西北部)、安仁、永兴、资兴、耒阳、常宁等地却形成了一狭长的赣语区。在湖南的湘东地区形成赣语区,这确实值得一探原由。

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也有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湘东赣语形成的主要因素应该是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人口的迁徙。

湖南和江西不仅在地理上是相连的,而且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司马迁《史记·食货记》中有记载:“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而汉代的豫章包括了今天江西的大部分地区,也就是说,早在《史记》时代,江西和湖南就被人民视为同一区域,其语言自然会有密切的相互影响。

湖南古为蛮夷之地,为苗瑶之故乡,人们畏其多瘴,不敢前来定居。从汉朝至明末千余年间,湖南都是地广人稀,传统的农业未见完全开发。元末明初的连年战祸,以致“残毁瓦砾,荆榛千里,如一青燐,白骨所在皆然。” “杀男妇数十万口”,如此惨烈兵祸,使湖南大部分地区田园荒芜,湖南人口由是大减,乃至于有“弥望千里,绝无人烟”之说。长沙县志亦谓:“旷土漫衍,人星寥落。”醴陵“相传土著亦仅存十八户,余皆无复存在。”不得不招民垦种,吸收临近移民,使之渐渐繁衍。

五代以前,湖南的移民主要来自北方,结果是在湘北形成官话区。

五代以后,外省人移入湖南省,多来自东方,主要是江西省。据相关统计,外省人移入湖南者,五代至北宋,江西占十分之九;南宋至元代,江西占六分之五;明代为移民极盛时期,江西籍仍为主体。清同治《醴陵县志》:“洪武初召集流亡,皆来自他省,而豫章人尤多”,据近人统计,醴陵县明代从江西迁入的有296族。《茶陵县志》:元至清代,境内人口迁徙频繁,据66部族谱记载,其间自赣、粤、闽、浙、皖等地入迁,衍为宗族的有30姓。”其中赣也是排在首位的。父老相传的“江西填湖广”之说也算是一个证明吧。

江西人外求发展,是因为江西“人稠地狭”。邻近的湖南成为首选地之一,湘中腹地是湖南开发较早的地方,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较大,湘南湘西又过于偏远,往湖南方向迁移的江西人便选择了不用长途跋涉而又地广人稀的湘东地带居住下来。

江西籍移民也带来了他们的语言――赣语。因为江西移民主要集中在湖南东部,当时的湘东本就地广人稀,移民又是批量聚居,他们的母语得以保存下来,湘东由北而南狭长地带的赣语区也就由此形成。毕竟处于湖南境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湘语已经在湘东赣语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又使得今日湘东赣语与江西境内赣语差异不小。 陈立中(2002)则把它当作土话加以引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5422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5
下一篇2023-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