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蓼花开醉清秋

红蓼花开醉清秋,第1张

红蓼花开醉清秋

夏秋之交,率先吐穗的红蓼就绽放小花了,之后便越开越旺,直到芦花飞雪时节,还开得热热闹闹的。

 红蓼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干如同青竹,节间膨大,青里透红,最高可达2米多。花极小,密密麻麻挤在一起,一串一串的,或粉或红,娟秀俏丽,娇嫩欲流,在宽大叶片映衬下,宛如不施粉黛的纯情少女,楚楚动人。

 红蓼在我的家乡很普遍。沟边、浅滩、田埂随处可见。在众多野花中,它没有牵牛花那样红艳热烈,也没有蒿子花那样潇洒飘逸,更没有大麦熟那样雍容华贵。可我每次见到它,总有一种特别的新鲜感,好像从来就没见过这花儿,总要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痴痴地观赏一番,品味一番。

 成片成片的红蓼,固然有着灿若云霞般的壮美,也很招人喜爱;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开在七里海边那些寥若晨星般稀稀疏疏的红蓼。

 不知从哪儿飘来的种子,近年来七里海边竟冒出了不少红蓼。或三五株一组,或七八株一群,高高挺立在水边,枝叶轻松摇曳着,花穗恣意绽放着,粼粼碧水映照着串串小花,显得那样清新、优雅,那样意境悠远而富有诗情。相比之下,成片成片的红蓼,有的则因过于密集、拥挤,又没有波光水影衬托,反倒觉得有点逊色了。

 红蓼的出现,使光秃、沉寂的岸边一下子变得亮丽、温馨了。红蓼愈发隽永,碧水也更富激情。往日看白鹭、沙鸥在天空翱翔,只是欣赏那轻盈的舞姿;这会儿看鸟儿在花丛上飞,忽然从它们引颈回眸中,读出了顾盼有情的真谛。透过一摇一闪的花枝看远处悠悠荡荡的渔船,看银鳞银甲的鱼儿扑棱棱跳,那就是一幅水墨画,别有情趣。花姿绰约间,几位姑娘相挽着悠闲漫步,蓦然让人有一种人面蓼花相映红的惊艳,唐朝诗人崔护与一位粉面如花的**邂逅的一段风流韵事,仿佛就在眼前……

 仅仅是一丛丛、一簇簇的红蓼,就让七里海边的一切景物都赋予了新的韵致。恰如南宋诗人陆游感叹的那样:“数枝红蓼醉清秋”。一个“醉”字,太贴切了!红蓼真的让七里烟波醉了,景物醉了,人也醉了。

 红蓼只不过是无数野花野草中极平凡的一种,竟有如此非同凡响的魅力。自然界有那么多千姿百态的野花野草,也就构成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遗憾的是,如今好多地方野生植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不少物种逐渐走向灭绝。

 前几年,我的家乡还常见水面上开着娇嫩小黄花的野睡莲,埝埂上红灯笼一样耀眼夺目的红菇娘,枝头挂满密如繁星般小圆球的倒地铃……如今,这些美丽的野花野草在野地里已难得一见了,若不是移植在一块净土上得以延续生命,早就绝迹了。有些野生植物,比如黄须菜、马灵菜、苣菜,比如益母蒿、蛇床草、车前子……因其有的可食用,有的可入药,这也采,那也挖,用不了多久,也会越来越少,慢慢走向绝迹。

 野生植物可以说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一族了。然而,它们却是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能不能也像保护鸟类那样,呵护野生植物呢?正这样想着,耳边悠悠飘来一曲甜美的歌声:“……路边的野花,你莫要采!”歌词唱得多好啊!若人人都像歌词唱的那样,多一点爱心与怜悯,让那些无辜的生灵远离人类的摧残,大地岂不多了一些五颜六色,世界岂不更加美好!(于增会)

(责任编辑:副主编)

°秋凉

冷秋′初至。

丿灬影丨秋

秋漫冬傲

秋叶落扫尽夏日一片荒芜

夏末初秋,

秋风★无语彡

比如春夏秋冬

繁华瘦,怎禁秋。

银河秋晚

谁伴你走过十二秋冬

秋水怡人〤

吴秋怡,初中三年可等我

秋末╮

ペ秋的旋律

、怀秋〃

穿毛裤不穿秋裤

秋风易残

几变春秋

落日秋色

涩涩的秋末

释秋殇_F·b

潇湘秋雨

秋梓の夏枳

秋风伴落叶。

じ初秋ゞ初雨

残枫秋雪

夏末秋凉我们抛弃的海誓

秋风葬鬼刀

枫不曾逗留秋的哀,

秋天的色彩

今朝秋色

谁家丶秋季开着窗?

南下春秋梦醒来

恋上秋的落叶

花落,知秋寒

:十月,苦秋

丶秋雨涩

蝶落悲春花怨秋°

秋落梧桐夏至未央

烟花秋梦

乱舞V春秋

秋已散场

你走后一个夏季熬成一个秋。

停不下来的的秋色

秋风殇。

冷落清秋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那一眼√望穿秋水

秋天﹏゛回忆

秋风的记忆

春秋六霸

秋天。落叶。

梧桐锁清秋

夏末秋凉里带一点温热$

情定在深秋

秋季星雨

£秋风★落叶彡

饮马度秋

满目逢秋

雪蝶宿秋风

祝我觅的良人宠我千秋万世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个秋天过得很萧瑟ゞ

和落叶过秋冬

秋若水

秋风六扇之夜扇

秋天的桂花ii香气迷人

我让诺言在悬崖上荡秋千

风舞西秋

荡、秋千

℡秋霜、零落成雪

ㄟ夏末秋凉

秋日思雨

、秋风落叶。

瞳凝秋水

夏末秋凉人心空

千秋万岁﹨`

秋天的暖阳

北秋悲,

象秋天般的夏天。

湛蓝秋天

50梁秋芬1梁洪燕

秋岸彼时节

花开在秋季

望穿多少个秋

血枫今秋忆红殇

觅得良人宠我千秋万世

怀念爱在深秋

"╰ 秋意浓メo

ゞ蝶舞知秋★

几多春秋丶

秋月春风

秋末的天空

秋殇别恋

蕴藏春秋

秋官

安静初秋

秋凉晚步

高卧一天秋

づб哖└齑鲞祭祀深秋那丝凉

望望望望穿秋水°

判囚在你心春夏秋冬

人生几度秋凉

-月如钩♥-锁清秋

完美放弃,是秋红了黄黄了

中秋啪啪啪

唐伯虎力挺秋香、

伊人秋不是梦

春秋几何

-深秋无痕°

{27秋日私语

猫绘秋

千秋恋

不许秋夜殇↙

秋夕遗梦

暮秋阳光一丝是你的暖

落叶、半秋

龚秋霞丶我爱你,

忆秋三千年丶

叶落知秋

秋阴晚飞霜

浅秋彡

艾玛忘穿秋裤

陪着涐荡秋千

愿你觅得良人宠你千秋万世

南湾不秋北巷不夏

ν旺仔秋秋糖

秋末、点残枫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丶

秋风六扇之羽扇

秋月春花

和你相遇在2010年秋天

夏沫^秋初

一叶知秋-

一个没有落叶的秋天╮

≮绮露★秋荷≯

秋水半城

不夏不秋

秋久馆

话别已深秋

秋生若死■

秋寒犹未到ゞ

春秋大梦#

秋枫

秋天—凄美

一叶知秋。

醉清秋

秋雨落下,桐叶可在

秋海棠的春天

咏苎萝山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望荆山 江淹

奉义至江汉,

始知楚塞长。

南关绕桐柏,

西岳出鲁阳。

寒郊无留影,

秋日悬清光。

悲风桡重林,

云霞肃川涨。

岁宴君如何,

零泪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

金樽坐含霜。

一闻苦寒奏,

再使艳歌伤。

华山畿 南朝民歌

君既为侬死,

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

棺木为侬开!

巫山高 王融

想象巫山高,薄暮阳台曲。

烟霞乍舒卷,蘅芳时断续。

彼美如可期,寤言纷在属。

怃然坐相思,秋风下庭绿

西郎山 曹邺

西郎何事面西方?欲会东郎隔大江。

自古朋良时一遇,东郎未会恨斜阳。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

巫山一段云 李珣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红蓼花的读法为:hóng liǎo huā。

红蓼,是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粗壮直立,高可达2米。广布于中国各地,朝鲜、日本、俄罗斯、菲律宾、印度、欧洲和大洋洲也有分布。野生或栽培。生沟边湿地、村边路旁。

因其生长迅速、高大茂盛,叶绿、且花密红艳,适应性强,适于观赏,故适宜做观赏植物。果实名“水红花子”,科一活血、止痛、消积、利尿。

红蓼别名:荭草、红草、大红蓼、东方蓼、大毛蓼、游龙、狗尾巴花等。红蓼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要求光照充足。红蓼生命力强,几乎没有病虫害,实行粗放管理即可正常生长。

其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喜肥沃、湿润、疏松的土壤,但也能耐瘠薄。红蓼喜水又耐干旱,常生于山谷、路旁、田埂、河川两岸的草地及河滩湿地,往往成片生长。

有关红蓼花的古诗词如下:

1、深院无人锁曲池,莓苔绕岸雨生衣。绿萍合处蜻蜓立,红蓼开时蛱蝶飞。

2、月浸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裹,一色湖光万顷秋。

3、十年诗酒客刀洲,每为名花秉烛游。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

4、秋风袅袅露华鲜,去岁如今刺钓船。歙县门西见红蓼,此身曾在白鸥前。

5、雨后新晴日转西,桑间犹有拙鸠啼。十分愁意无人管,红蓼黄芦水满溪。

6、花穗迎秋结晚红,园林清淡更西风。织条尽日差差影,时落钓璜溪水中。

7、清露初生红蓼秋,爽风先到木兰舟。钓丝不卷波痕稳,梦入芦花数白鸥。

8、山野低回落雁斜,炊烟茅屋起平沙。橹声归去浪痕浅,摇动一潍红蓼花。

9、红蓼丹枫一色秋,楚云吴水共悠悠。人间万事西风过,惟有沧江日夜流。

10、照清溪,明野径。如此秋光,只在无人境。惹个蜻蜓飞不定。红飐波心,闲弄西风影。隐盟鸥,牵断荇。溆转汀回,花底藏渔艇。宿雨初收江岸净。客梦惊秋,烂漫斜阳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6967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