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带上简单的装备和妻出发。我要去五百里滇池找寻跟春天有关的风景,把那些杏花雨杨柳风拍进我的相机。
沿环湖东路一路向东,穿过一段隧道,路边一块写有“乌龙”的大石头引起了我的注意。这里跟我之前去过的海晏村隔得不远,莫非也有传统村落?我改变了主意,决定拐进村子里,去探个究竟。
这里就是乌龙村的村口,可惜一道大栅门堵住了我的去路。我友好地跟正低头玩手机的保安打了招呼,他懒洋洋地站起来告诉我,村子里正在修缮改建,不允许进入。我只有悻悻地钻入车内,无目的的继续前行。突然一张车影从窗边闪过,待听到急促的“嘀嘀”声时,已扬起一阵飞尘,我定睛一看,一张云A牌照的车正急刹准备右转弯,透过后挡风玻璃,隐约看见这车内饰面板上放有钓具。这些人,一定是去滇池边钓鱼的,难道他们有密道通往?我赶紧打起转向灯,也跟着前车拐了进去。
这哪里有路呢?高低不平,渣土车长时间的碾压,已经分不清是水泥路还是土路了。跟着跟着,前车一溜烟不见了,我倒是不慌不忙,手握方向盘,不忍让我开了十年的爱车被剐蹭,一边小心翼翼驾驶,一边扫视着路边的村庄和古树,随时准备闪拍。
沿途的道路与村庄被围上了铁丝栅栏,到处挂上“禁止攀爬”的警示牌。好些民房都已经残破不堪,久无人居住,荒草丛生。田园里偶有几人在梳理着庄稼,难道又是被征收准备搬迁了?那还有进村的价值么?心里顿时莫名的惆怅起来,不知是否继续前行。
把车停靠路边,我快速的百度了一下,位于滇池东岸的乌龙村,跟海晏村一样是滇池滨湖区域保存较为完好的、为数不多的传统村落,历史悠久,遗存众多。乌龙村形成于元代,明代初期为军屯和移民屯田,并有滨水码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这里距离昆明主城区不到30公里,古称“乌龙浦”。在这个凹进去的海湾边上,卧龙山为乌龙村挡住了滇池水面吹来的风。清代和民国时期,白天乘船而来的商贩就在这里上岸,晚上,停靠在港口的船只开始生火做饭,点亮船头的马灯。入夜,渔船灯火与天空星月交相辉映,于是“渔浦星灯”成为老呈贡的八景之一。
这个村落主要以双面坡土木、砖木结构的传统式样建筑为主,还有大量昆明传统的“一颗印”建筑。生活在滇池边的乌龙人,为了防御风雨,屋顶基本采用“硬山顶”。乌龙人也有很好的审美眼光,许多随墙的屋宇式大门都设有雕砖门楣和木雕门罩,表达着乌龙浦人朴实的愿景。
但眼下乌龙村大批历史建筑已经陈旧残损,处于闲置状态,亟待修缮。好在呈贡区政府已经做好规划,准备对乌龙村进行抢救性的修缮和改建。
我决定继续前进。驱车沿着坑洼不平的林间道路颠簸前行,路边的金黄槐花开得正艳。终于来到那个停船的港口,那些鱼友的车自成一列停靠在路边,前路已是尽头,这应该是乌龙村最靠近滇池的一个路口。去往村子里的路也都是围上了栅栏的,只能在这里下车,看看有什么收获。
滇池碧波荡漾,涛声阵阵,微风拂来,吹起粼粼波光。红嘴鸥悠闲地拍着翅膀掠过海面,又忽地飞向高空翻飞盘旋着,远远望去,就犹如散落在海面上的点点星光。鱼友们任由鱼钩飘在水里,有的靠在埂边嚼着口香糖玩着手机,有的干脆用遮阳帽把脸盖住躺在河堤上等鱼上钩。这是春天吗?我在心里问自己,却又不太肯定。
被我兜兜转转开晕车的妻也赶紧去到河堤边,看滇池奔来眼底,享受着春风拂面带来的感觉,是感动?是幸福?还是触及心底的温柔?
河堤边的垂柳,还未吐出新芽。这里的春天,已在赶来的路上么?
一阵木鱼声飘来,猛一回头,一座矮山挡住了视线,山崖的金黄槐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漂亮,在山脚,一座寺庙映入眼帘。这就是卧龙山吗?是它挡住了滇池吹来的风,让乌龙的村民们世代居住在这里繁衍生息,那这里有座庙就不奇怪了。
我拔腿走向寺庙大门,里面有人进进出出。我在门口拍了几张。原来,这座寺庙叫乌龙垂恩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寺庙旁有一口老井,寺里的僧人还保留着用井绳取水的习惯。
见寺庙大门边的栅栏有道缺口,我毫不犹豫的钻了进去。
踏过几户残破的古老民居,忽然惊奇地看见一片油菜花,太美了!这是春天的颜色。
再往前,一户挨着一户的修缮一新的民居整齐地排列在路边。民居完全是按照原来的风貌改建,土基垒墙体,屋宇式大门,雕砖门楣,木雕门罩,就连窗户也是木工精雕细制而成的。这是为村民们修缮和改建的么?好像又不是,再一看周围错落有致的绿化,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这些崭新的民居绝不是让乌龙村的居民常住的,村民们应该是早就拿到补偿搬离了这里。没有原住民的村落,少了许多人间烟火味,那它们存在的价值,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作为传统建筑保留下来供游人参观之用了。
远处一个戴红袖章的大嫂已经开始粗声喊着让我离开了,我赶紧抢拍了几张,也算是对这个春天有了交待,便匆匆逃离了村口。
回望乌龙村这一片经历百年岁月的老屋,我不禁感慨万千。
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如意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坏,也总有些不能达到的目标会让自己沮丧,更有一些进不去的圈子会让自己尴尬,但是生活还得继续……
返程路上,环湖路边成片的白杨林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是呵,正是春天的大好时光,何必计较那些不如意呢。哪怕自己墨水喝得不多,也要把这拂堤杨柳、草长莺飞的美丽风光记录下来,写篇或者发个朋友圈,就像这片杨林,虽无芳华,至少也有情趣和勇气加入随春天起舞的行列,这样,才算是不负春光。
虽然今天环湖之行的镜头里没有捕捉到桃花海棠,但在乌龙村能拍到盛开的油菜花,还邂逅了卧龙山上成林的金黄槐,也让我没有留下多少遗憾。能亲眼目睹老呈贡的沧桑巨变和一些历史遗存,把这些古老印记偷留在我的相册里,也是一件无比爽心的事。
三月,我还要去到呈贡万溪冲,拍下那万顷梨园春色旖旎,感受更浓烈的梨花浪漫,和春天碰个满杯。
严仁晖 2021年2月23日
昆明红嘴鸥最多的地方在哪儿?
红嘴鸥还是主要集中在海埂大坝、翠湖公园、大观楼、晋宁、呈贡、海口等湿地公园,人流量大,人工投食集中的区域。随着昆明的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提升,红嘴鸥在昆明的分布将会出现扩散趋势。
最佳观鸥地点
★海埂大坝观鸥地点:云南昆明西山区滇池边
★滇池海埂公园观鸥地点:云南省昆明西山区滇池路1318号
★翠湖公园观鸥地点: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67号
★大观楼公园观鸥地点: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大观路72号
★环西桥观鸥地点:昆明市西山区环城西路
★盘龙江得胜桥和双龙桥观鸥地点:昆明市盘龙江沿岸
一般白天在滇池,盘龙江,晚上在翠湖。
昆明海鸥每年十一月来三月去,从1987年到2006年,红发海鸥分别到达和离开滇池从10月3日到11月3日和3月18日至4月18日的第二年,保持177±9天,进入城市在滇池32±11天之后,和离开湖后34±21天没有进入城市。
昆明的海鸥被称为红嘴鸥,它们来自西伯利亚北部,从贝加尔湖穿过俄罗斯和中国到昆明过冬,然后集体返回。虽然不属于昆明,但红嘴鸥是昆明的骄傲。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红嘴鸥是中国南方最常见的冬季海鸥。在昆明、青岛等城市,红嘴鸥经常进入城市公园水体和河段觅食,受到人们的保护和吸引。从1985年秋天开始,每年冬天都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在翠湖公园、盘龙江等地觅食,形成了昆明的特色景观。
黑嘴鸥被称为“水鸽”,体型与鸽子相似。红红的嘴扁平,尖是黑棕色的,身体的大部分是白色的,在飞翔时,像白色的小精灵一样飞舞。
红嘴鸥飞翔的速度是:越冬红嘴鸥,一天的活动范围能超过150公里。而速度最快的红嘴鸥,花费了19个小时,连续飞行了近900公里,飞行时速超过40公里。
红嘴鸥(学名:Larus ridibundus):又称“水鸽子”,体形和毛色都和常见的鸽子相似,体长37至43厘米,翼展长度94至105厘米,体重在225至350克之间,寿命可达32年。
红嘴鸥嘴和脚皆呈红色,身体大部分的羽毛都是白色,尾部羽毛羽为黑色。脚和趾赤红色,冬时转为橙**,爪为黑色。
红嘴鸥数量较大,喜欢集群,在世界上的许多沿海港口、湖泊都可以见到。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海湾。主要以鱼、虾、昆虫、水生植物和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为食。
扩展资料
红嘴鸥的生活习性:
红嘴鸥在中国主要为冬候鸟,部分为夏候鸟。春季迁到东北繁殖地的时间为3-4月。秋季于9-10月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
常3-5成群活动,在海上浮于水面或立于漂浮木或固定物上,或于其它海洋鸟类混群,在鱼类上空盘旋飞行。常停栖于水面或陆地上,以鱼虾、昆虫为食。
在海上时浮于水上或立于漂浮物或固定物上,或与其他海洋鸟类混群,在鱼群上作燕鸥样盘旋飞行。于陆地时,停栖于水面或地上。在有些城镇相对温驯,人们常给它们投食。常给它们投食。
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蝇、鼠类、蜥蜴等小型陆栖动物和死鱼,以及其它小型动物尸体。
参考资料来源
-红嘴鸥
11月至次年1月为最佳时间 。红嘴鸥俗称水鸽子,体形和毛色都与 鸽子相似,体长37-43厘米,翼展94-105厘米,体重225-350克,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库、河口、渔塘、海滨和沿海沼泽地带。也出现于森林和荒漠与半荒漠中的河流、湖泊等水域。
景区旅游旺季:
九月份到次年五月份是旅游旺季。游玩滇池,可沿着滇池东岸的观景路走走,这条路修的非常漂亮,冬季时候,市民也常到此投喂红嘴鸥,其乐融融。路对岸既是西山森林公园,旁边就是滇池海埂公园,去往西山森林公园的索道就在海埂公园内。乘坐索道直达西山龙门,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五百里滇池尽收眼底,风光无限。
景区游玩注意事项:
1,门票:滇池是不收门票的。
2,旅游时间:滇池的最佳旅游时间是每天早晨或傍晚。
3,特别提醒:如果游客不乘游船游览滇池的话,半天时间也就够了。
4,交通:游览滇池周围的景点,可以从昆明市中心乘坐大巴、中巴或旅游专车到达景区,整个滇池周围有公路环绕。从火车站前往滇池,可以乘坐24路、44路公交车到海埂公园下车。
5,线路:游览滇池可先到西山森林公园游览,再由龙门乘高空缆车游滇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