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写景散文篇一:夏日余晖500字
下午,我站在阳台上,欣赏落日的余晖,看着红红的晚霞,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落日的余晖给大地的一切披上了一层淡红色的薄纱,绯红色的桃花的映衬,又使大地的一切显得那么静谧和美丽,好像一位姑娘要沉沉欲睡。似乎太阳公公也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致,不愿意落山似的,一直在半空中欣赏着,偶尔从远处传来一两声小鸟的啁啾,惊动了已经看得入迷的太阳,这时,他才依依不舍地落下山去。在他落下的同时,空中晚霞的颜色也在不断变化――由深红色变为淡红色,又逐渐变为深紫,最后直至消失……在晚霞的色彩不断变化时,我又看到了另外一种景致,一排排小树和小花在微风中尽情摇曳,似乎是沐浴了一天的阳光,想睡觉,又似乎是在为太阳公公送别,舍不得他的离开……总之,这时的一切又显得那么独特。
太阳越往下落,我的心里也就越来越难受了,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没错,如此美丽的景致,可时间却如此短暂,使人心里感到无限的悲伤和惋惜,在我联想的时候,太阳也只留下一小半脸了,可弥漫了大半个天的晚霞,像铺开的一幅瑰丽的锦缎,异常美丽!
最后,太阳带着满腔的喜悦轻轻地走向西山背后,只把那红光留在遥远的峰顶和天际,又愉快地一跳,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此时,远处的一切都已模糊了,我仍旧凝视着天际,我的心久久地陶醉在这落日中……
初二写景散文篇二:日落余晖600字
在女孩的记忆还模糊的夏天,因为要早起出门踏青,所以她第一次见到了大自然的雄伟,那冉冉升起的朝阳十分美丽!但女孩心里还是认为日落美。好像夕阳有一层神秘的面纱。这层纱能够挠到人们的心头,那感觉痒痒的,想要揭开那层纱,虽然已经用尽全力,但还是碰不到。因此,心头的那份痒,便加重了。
那个夏天,心里认为是日落美,但是为什么想不到那份肯定的理由是什么······所以女孩每每看到日落的那不可思议的神秘的美时,女孩习惯性地问着自己——为什么呢?
转眼那个懵懵懂懂的女孩在一个冬天得到了一个答案,但大自然的时而壮观雄美,时而凄美萧瑟的千变万化让女孩一度认为那或许只是一个随时可以用其他的理由来代替,可以动摇的答案吧。但女孩并不为自己的不坚定而感到奇怪,因为大自然的神秘莫测,不肯给女孩一个永久的答案。所以,她总是善变的给女孩更好的答案!
白雪皑皑的雪地上,夕阳是那样的美艳,看着那夕阳,心间有一种仿佛自己的心也要跟随那看上去十分凄美但又有一股可以摄人心魂的惊艳的夕阳一起去一个神秘的国度的想法。
后来这个依然不敢肯定的女孩在一次春天改变了答案。
女孩家乡的江面上,那美的让一切美好事物都不敢抬起头的夕阳正在江岸的山丘旁,只剩下了一半的脸庞;那种美是一种达到极度的飘渺不定,但却让人知道原来夕阳也有如此壮观!最终,夕阳西下,但女孩的记忆依然停留在夕阳那神圣的光芒照耀在整个江面上的唯美,好像是幻境一般······
或许,这世界中只有夕阳是完美的。
初二写景散文篇三:夕阳余晖700字
当远处的钟声响起,当孩子们从学校快乐地飞奔而出,当每家每户其乐融融地吃起晚饭,夕阳,降临。
淡蓝色的天空,被泼上了红色的油漆,从天空的边际,慢慢的,慢慢的,晕染。淡淡的红色中,带着点明亮的**,就连云朵也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天空渐渐布满了数不尽的色彩:淡黄、鹅黄、浅黄、杏黄、橙黄、橘黄、橙色、淡红、大红、西瓜红、赤红、玫红、朱红、丹红、枣红、炎红……无数的色彩布满了天空,却又那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如娇艳欲滴的玫瑰,傲然怒放;如一串串橘子,挂在天边;如明亮的火,在天边欢快地跳跃着;如朵朵海棠,绽放于天边;如个个还滴着露珠的樱桃,令人垂涎三尺;如……那么美,那么美……
夕阳的确无限好,收敛了白天耀日的光芒,褪去了正午炙人的炎热,在夜晚的静谧中显出一份如水的柔美。晚风轻拂,树枝徐徐摇摆着,天地在夕阳的亲吻下笼罩在一片恬静温馨的氛围中。夕阳就在这份宁馨中,如一何羞涩的少女,红着小脸儿,徐缓从容地走向山后。
夕阳就要完全隐没了,就在我为它的温馨柔和感叹时,壮丽的一面出现了:一道道奇灿无比的霞光从大际唢薄而出,天边缕缕流云刹那间被染成了绚丽的晚霞,在天边铺开一副五彩缤纷的锦锻,仿佛一罐打翻的颜料,在天空的画布上尽情的挥洒,让人不得暗自赞叹。所有能量都在最后一刻爆发山来,一时间,万物都被染得金光灿烂,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融入了夕阳这最后的辉煌。
夕阳柔利却不柔弱,面对自己终将被夜色吞没的命运,它并没有沉郁沮丧,更没恐慌,而是积蓄起一点一滴的力量,在离去前留给世界一个灿烂的笑容,它的笑容纯美,辉煌壮丽,没有一丝悲哀。而对这最后的美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沮丧,去,哀伤?它似乎从中感受到了:那是一位永不低头的强者在向你诉说生命的真谛。
夕阳完全隐入山后了,然而,天边却还有一片久久不散的红霞,一如我久久不散的思绪。
初二写景散文篇四:家乡的那缕余晖600字
家乡的夕阳,只剩最后一缕余晖时,常常有两个小男孩,手拉手……
那两个男孩就是我和凯。记得那是6年前,我和凯在那快土地上成了最好的朋友。可是好景不长,我要搬到城里去读书了,那无疑是残酷的,我们什么也没说,只是在背后哭泣着,在我将要出发时,凯来了,拿着他最宝贵的东西—磁铁,他哭着用石子砸磁铁,把磁铁砸成了两半,他把一半给了我,他说:“当我们再见面时,磁铁……就可以……合在一起了。”他笑笑,我也笑笑…………余晖又洒在我们的身上,暖暖的。
搬到城里后,我每天用功的学习,但是每次傍晚,总跑到窗前晒晒最后的那缕余晖,我情不自禁的想到了他。和他在一起享受那属于我们的那缕余晖。可是,现在的余晖跟以前的余晖都不同了,没有那种感觉,没有那种温馨,没有那种快乐…………余晖照在我身上,凉凉的。
我趁清明下乡时,想见见昔日的凯,我的心情此起彼伏,手中撰着那一半磁铁…………
到了那儿,一打听,凯已经搬走了,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家乡的余晖变了,变得没有那味儿了,是为什么?是注定上次的分别是永别?注定磁铁找不到另一半?是注定我们俩的缘分尽了?是注定我们不能再做好朋友?回家去时,爸爸说:“家乡的余晖是不是暖暖的啊?”我呆呆的说:“嗯。”暖的?真的是暖的?
到了家,惯的走到窗前,阳光沐浴着我,心中没有了那种失落,也许,在另外的城市也在享受共同的余晖。
家乡的那缕余晖,我爱你……
黄昏几处无飞絮
旧事吹离曲
当年盟誓如朝露
忘却如何住
等得花落记从前
只剩一袭香影度残年
初二写景散文篇五:落日余晖700字
太阳慢慢躺下,然后,天暗了。
——题记
斜阳滑落山头,看着自己水中的模样,逐渐感到睡意袭来,才心满意足地回家,只落下被光束洒的温暖的水纹,还风景依旧。
玩耍了一整天,终感疲倦,她一如既往地准备回家了。已入初秋,小道旁的枫树已经象征性地红了几片,原本日光下彻,还有不大的枫叶偶尔搁下灵巧的影子。微风吹来,地上的阴影也婀娜地动动身姿。此时只有光滑的石板被岸边的岩石遮住了光线,孤独的等待明早第一缕阳光照在身上。从正午到傍晚,时间并不算长,但她却总是习惯在捉迷藏中躲到云边,一不小心,就跌到了山谷里那自己柔软的床上。树旁的小木屋在静候其主,阳光轻抚,木板的余温犹在。正午骄阳似火,透进小木屋的地板、家具和床铺上,被阳光充满的小木屋成了休息的最佳处所,而此时,她已坐在了山头,没了阳光照耀的木板安静下来,在逐渐平息的水波中进入梦乡。
白日里波澜壮阔的海面,到了傍晚时分,也在晚霞的映衬下逐渐伸展,微风渐渐蔓延开来,水波一层层向外散开,被阳光烘烤的温暖的海面泛着金光,美丽极了。云层开始由薄变厚,刚刚还在包着宝的云层,如今只剩下一团绯红在洁白中格外显眼。忽隐忽现的落日依旧玩性不改,与云层玩起了捉迷藏,粉色的云由浓变淡,一缕缕悠闲飘过,斜阳忽的躲进天边,忽而又慢慢由白雾现出身来。往上已看不到金或粉了,暗灰笼罩着大半边天,似乎在霸道的宣布存在。连成一行的山峰连绵起伏,只有右边的一角不和谐地冒起来,显得十分突兀,山巅均匀地为她搭建庇护所,光晕越过山脉,照在海上,海面的落日更加耀眼。日,快要落了。
纵然再想挽留阳光与晚霞,也是可望而不可及之事。终于,摇摇欲坠的斜阳还是落了,天变暗了,万物抛去烦恼,进入梦乡,月儿弯弯,把日最后的嘱咐带来,轻飘来的海风,越过一切,才烟消云散。晚安好梦!
#教案# 导语本课选编了两首现代诗,它们均寄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诗人的某种情感。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刘大白。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徐志摩。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4.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感悟、联想为主,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对大自然风景的喜爱。同时,运用多媒体音乐、画面营造氛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自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爱大自然、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秋天的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引起学生思索。这样美得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歌吗?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一画:画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
4.认一认:出示生字,生词,开火车认读。
归巢 驮着 斜阳 头白 芦苇 妆成 一瞬 红颜
5.帮一帮:四人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6.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诗歌,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三、研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练读。
2.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及原因,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每一小节诗写了什么,全班交流。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节。
2.教师示范,配图配乐朗诵。
3.思考问题:
(1)鸟儿要干什么?是怎样的状态?(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4.配图配乐齐读。
(三)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2小节。
2.学生说说这一小节描绘的画面上出现了什么景物?
3.学生自主学习,在书中画有关的景物,组内交流后汇报。
4.思考问题:
(1)“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2)“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6.指名诵读、赛读。
四、整体感受诗歌内涵
1.从诗中描绘的景色中可以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无比欣悦)
2.诗人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诗呢?(观察,感受,描绘,想象)
3.过渡: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充满诗意的心,一起感受秋天吧。闭上眼睛,想象秋天,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呢?和同学一起交流一下。
五、激情朗诵,升华情感
全班展示朗读、赛读。师生共同评价,评出“全班朗读奖”。
六、自悟自得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学习感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3.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一幅秋天晚上的美丽画卷,这节课我们来读一首徐志摩笔下描写花牛的诗。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诗歌
1.自读感知。
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从诗中的关键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诗的思想上去感受)
2.点拨感悟:
(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花牛在草地里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压扁”“霸占”“甩”“偷渡”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感悟)
(3)有感情地朗读。
这首简短的小诗,我们要边读边想象,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领悟写法:
(1)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
A.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结构一致)
B.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压”“霸占”“甩”“偷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篇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3抓住诗中描绘的景物,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的表达形式,学会仿写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节奏,并熟读成诵。
3把握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
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
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yǎn),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现代诗人、文学史家。五四运动前,他就开始用白话作诗,是新诗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尝试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等。
徐志摩(1897—1931)浙江嘉兴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2听音频朗读,读准节奏和停顿,注意诗中描绘的景物。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认的字:归巢(cháo) 芦苇(wěi) 剪秋罗(luó) 眠(mián) 霸(bà)占(zhàn)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朗读两首诗歌,注意读出正确的节奏。
提示:《秋晚的江上》用舒缓的语调读,语速较慢,体会斜阳映江的美妙意境。《花牛歌》用欢快的语调读,语速稍快,读出花牛的调皮、悠闲。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画出重点词语,学生先小组交流,教师再重点点拨。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预设:倦鸟驮斜阳,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诗歌的意蕴是丰富的,不能仅通过表面文字去理解。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想象,把自己置身于那种场景,想象自己就是鸟儿,进而体会“倦”“驮”二字的表达效果。
明确:傍晚时分,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这时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飞鸟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在诗人的笔下,黄昏的景色有一股悲哀的美,而这种美正体现在“倦”“驮”二字上。鸟倦了吗?不可知,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人情感的折射。诗人写鸟倦,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疲惫之感。而“驮”字,是诗人想象的深化,也更加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是太阳。这里诗人描写的不仅是倦鸟归巢的景致,更包含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妆”的本义——“化妆,妆扮”,然后找出“妆”的本体和客体,进而体会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3指导词语归类。
◆ABB式:滴溜溜 白茫茫 香喷喷 金灿灿 亮晶晶
水汪汪 黑压压 沉甸甸 红彤彤 火辣辣
4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1)指名学生说说两首诗的主要内容。
明确:《秋晚的江上》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江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花牛歌》巧妙、生动地展现了草地里花牛行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改写《秋晚的江上》。
改为五言律诗:倦鸟驮斜阳,归途天苍苍。哪堪迎风苦,抖翅晖满江。蒹葭千层浪,向晚秋意凉。适才寒霜色,忽而倚红妆。
改为现代文:傍晚时分,在外玩耍了一天的鸟儿要回家了。它们疲倦地飞着,斜阳就好像被它们驮在背上。鸟儿们翻动双翅,好像把斜阳抖落在江面上。江岸边白色的芦苇,在一瞬间也被斜阳染成了红色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倦鸟归巢,斜阳映江,美不美?花牛酣眠,草丛漫步,美不美?这些都是美的,都是大自然描绘的最美妙的画页。它们究竟美在哪儿呢?下节课上我们再通过深入探究继续赏析。
小结:本文是一篇自读课,讲解时不会像精读课文那样面面俱到,但对字词的理解、对课文的解读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这节课上,我们简单了解了关于作者的知识,学习了会认的字,把握了它们的写法。最重要的是,我们从整体上了把握了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在学习生字新词时能联系已学的字词,学习能力强;理解圈画词语时能结合具体诗句,十分细心;在朗读诗歌时能较好地把握诗歌的停顿、节奏,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这几位同学一样,上课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收获良多,共同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2)交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1背诵两首诗歌。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赏析重点诗句,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3感知诗歌的表达形式,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赏析诗句。
2尝试仿写,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秋晚的江上》,圈画不懂的地方。
2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A想一想:诗歌第1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引导学生认真朗读第1节,把握其中出现的景物以及它们的行动,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描绘画面时要善于发挥想象,描述要生动。
B理一理: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预设: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可以补充。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归鸟、斜阳、江、芦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黄昏秋江图。
C辨一辨:“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一句诗中鸟儿和斜阳的位置关系如何?具体分析一下。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明白句子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即“掉”的双方,然后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其中塑造的鸟的形象。
明确:诗人原本只注意江上的飞鸟和照在飞鸟身上的夕阳,但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才注意到夕阳在江面上的倒影。这夕阳的倒影好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飞鸟本来已经倦了,但背上还驮着斜阳,并不觉得是沉重的负担。在诗人看来,正是飞鸟驮了斜阳去点染江面。情景十分动人。这两句是第一节情景的继续与开展。不说落日沉入江底,而说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这是极富表现力的。它是极其夸张而又符合逻辑的动态描写,与其说是鸟驮斜阳的自然延伸,不妨看作是诗人想象力的深化,它使夕阳沉入江心这一瞬间的景象更出神入化了。同时,鸟翻双翅,抖落斜阳,在情绪上也是一种发展,它表明鸟不堪沉重的负担,希望过上自由的生活。
D品一品:“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这一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颜色的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引导学生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头白的芦苇”呈现“红颜”是夕阳的余晖映照的结果。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白红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相衬,更突出江面上的风景之美。
E写一写:这首诗歌生动优美,节奏和谐,你们能仿照再写一首吗?
预设:引导学生明白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即选取自然事物组织画面,表达感情。这是仿写时可以借鉴的思路。
示例:夕阳中的幽径,/飘飞的秋叶,/即使是无力了,/还迎着寒风舞蹈。/双手一张,/把夕晖铺满小路;/金黄的大地,/也收获万物的永恒了。
F诵一诵:多读几遍诗歌,熟读成诵,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3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花牛歌》,圈画不懂的地方。
4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A议一议:这首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诗歌,理解其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这首诗共四节,每一节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开头,“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使诗歌显得结构匀称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B品一品: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诗歌主要讲述的是花牛在草地里行动的景象,诗人寓情于景,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C写一写:这首诗写得非常优美,你们能仿写一段吗?
预设:引导学生明白仿写的要领。仿写时,应先观察原文的内容和格式,再围绕主题,以相同或相似的格式写出新的描写点。这首诗先写了花牛在草地做什么,随后写了在做的同时,花牛本身或自然环境的状态。可使学生想一想,花牛还会做些什么,结果又怎样呢?
示例: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株红玫瑰。/花牛在草地里眠,/晚霞霸占了半边天。/花牛在草地里走,/耳朵扇得扑棱棱。/花牛在草地里做梦,/月亮到西山的青峰游玩。
D诵一诵:指导学生多读几遍,熟读成诵。同桌相互背一背,教师进行点评。
三、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过渡:同学们,如果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自然,也能像两位作者那样写出那么动人的诗篇。欣赏林徽因的《雨后天》,看看你们能从中欣赏到怎样的美。
1出示课外阅读篇目,指名朗读。
雨后天
林徽因
我爱这雨后天,
这平原的青草一片!
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
风吹:
吹远了香草,落叶,
吹远了一缕云,象烟——
象烟。
2阅读与交流。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风景?(雨后的平原)
(2)诗中描写了雨后的哪些景物?(青草、风、落叶、云)
(3)从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雨后自然美景的热爱)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四、课堂回顾,交了收获
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自然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夕阳下的江面,翻飞的鸟儿,悠闲漫步的花牛,它们都以美的情致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去观察、感受,就一定就发现独特的风景。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了两首小诗,从中体验了美的风景。我们还学会了朗诵诗歌,在朗诵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我们还仿写了诗歌,提高了表达能力。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一抹斜阳尽余晖下一句: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是刘长卿《送灵澈》。《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共四句,前两句写灵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后两句写诗人目送灵澈上人辞别归去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以及诗人虽然失意却闲适淡泊的情怀。全诗纯为写景,恍如图画,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1、《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宋代:欧阳修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
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
一点沧洲白鹭飞。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2、宋代:欧阳修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
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
直到城头总是花。
3、《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宋代:欧阳修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
莲芰香清。
水面风来酒面醒。
4、《阮郎归·西湖春暮》宋代: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
香红渐渐稀。
番腾妆束闹苏堤。
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
人归春也归。
1、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白居易《登阊门闲望》
2、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陆龟蒙《京口》
3、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卢照邻《七夕泛舟二首》
4、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李商隐《白云夫旧居》
5、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韦庄《忆昔》
6、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李白《代寄情楚词体》
7、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岑参《晚发五渡》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其中有两层意思:其一,要有话说;其二,话要好好说。这儿只谈谈后者。如何说话才算好呢?能激活读者大脑的话便是好话。如何激活读者的大脑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想想读者的大脑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即是说,我们首先要研究读者语言解读背后的生命状态。笔者以为读者的生命状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简述如下:其一,大脑机能自主化。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进行加工、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因此,好的语言总是留给大脑自主加工的空间。《红楼梦》(48回)中香菱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诗),“白”“青”两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可见这两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间!“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漂亮”自然就不如“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因为后者需要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获得“不漂亮”这一信息。而这一加工过程给了大脑快感,因为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峨嵋山月半轮秋”较“峨嵋山秋月半轮”有诗意,也正在于语序的倒错而使大脑有了自主加工的快感。其二,信息刺激陌生化。这是“大脑机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进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战性,自然也就更易获得快感。因此,我们的文字应给读者大脑输入新鲜信息,第一个以花喻女儿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只是蠢才;诗词中同是说“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峦”“黛岫”……诸语,说“夕阳”,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阳”“余晖”“残照”“残阳”……诸语,这并非骚人墨客游戏文字,而是自发地运用了“信息刺激陌生化”这一原则。其三,思维模式立体化。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长于流线型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喜欢立体化的形象思维。《周易.系辞上》中有这样一句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以尽意”正是我国浩瀚诗文基本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的最好概括。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马致远想说羁旅之苦,便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象助其言之;读者借助“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诸子百家文,无不如此。一部《庄子》,寓言(含喻)就占十之八九。先秦而下,《诗经》,汉赋,唐宋华章……《围城》……亦无不如此。又如“鹰鼻”的表现力自然强于“勾鼻”,“鹅卵石”也强过“垒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脑,使满脑里皆是光鲜春色,又恍若眼前,尽得风流;而将“到”“满”……易“绿”字,大脑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无余韵,正如囫囵吞枣,知枣而无枣味,因为思维没有获得“立体化”的满足。其四,认知选择情感化。个人在物质的及社会的环境里,选择对象形成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个人重视的首先是符合其欲望、情绪的对象。因此,读者更愿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观性语言。“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的表现力自然强于“绿色的邮筒立在街的对面”。“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较“摇”好,原因在着一“弄”字,花不复花,影不复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当然,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们是浑沌的、整体的、综合的,相互包容而化为一种生命状态。我们的文字正需要“迎合”读者的这一生命状态。如何“迎合”呢?作者应具有同读者一样的生命状态!写作与阅读不就是两种生命状态的交流、碰撞、沟通吗?而作品不就是这两种生命状态相遇的“场”吗?也就是说,作者只有激活自己的生命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作品,这作品才能去激活读者的生命状态。为此,笔者提出这样的语言传达总则:有话不直说,换个说法说。“话不直说”,读者的大脑便有了“自主化”加工的机会;“变个说法”,读者的大脑便获得了“陌生化”“立体化”“情感化”的信息。这样,读者的生命状态便被激活了,从而获得语言的阅读快感。从前文所举例,不难理解这一传达总则。这一总则下,笔者又演绎出六项技术:其一,联比。联比便是“立象尽意”的怪常之法。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具体而言,包括比喻、对比、类比、映衬等手法。欲说女儿腰如何纤细如何婀娜,蠢才直言腰围几何,天才则联比为“杨柳腰”“水蛇腰”之类。再看下面两个句子:1 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2 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比较两组句子,我们会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形象可感,颇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话不直说,以联比之法说出的精妙处。其二,泛灵。有一种哲学学说――物活论,它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生命的特性,首先是有感受性,有感觉和知觉的能力。物活论正确与否并非本文所要论证的,但一个作者作文时,却应该有“物活”的意念,即相信“万物有灵”。惟其如此,作者的灵魂才可能与笔下万物交流情感,心与物相知,达到不知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的境界,文字自然就灵动可感。古代诗人观飞雁而起愁,睹落花而见伤,固然脆弱了些,但也正是这种“物我合一”的认知方式造就了一些优秀诗篇。请看下面两个句子:1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2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第二句生动些。表面看,只是换了一个词,而实际,却是反映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第一句的豆荚死掉了,因为它与作者没有情感交流;第二句的豆荚则有灵魂了,作者将其当作“人”来交流,所以,作者用一个“挤”字表现出豆荚的可爱,豆荚也不辜负“知遇之恩”,助作者传达了愉悦的心情,这“挤”字,做是做不出来的,但有了“泛灵”意识,却能不假思索,自然流出笔端。我们的文章枯干生涩,多由于极度缺乏“泛灵”意识。其三,换元。数学中常用换元法将问题简捷化,其实换元思想并不单是运用在数学领域,神经学家为研究人的神经而用白鼠做试验,生活中用塑料替代木头做桌子……自然,我们的文字也可借助换元思想而增色。因为换元可以给读者大脑输入新信息,激起大脑的“自主化”加工。不妨看下面两组句子:1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2我的生活“涛声依旧”。两句情趣完全不同,第二句见达观,形象感强,读者大脑获得“自主化”加工的快感。借流行歌词、成语典故、诗文词曲等来换元,语言的厚重感甚至文化感也就有了。其四,倒错。汉字是世界上是美妙的文字,有时仅仅是倒错一下词句的语序,尽管表意并无多大差异,但情趣、意味则完全变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倘若将莎士比亚这句名言倒错回正常语序,即“女人啊,你的名字是脆弱!”,则高下自分。前文所举的李白诗句“峨嵋山月半轮秋”之所以诗意盎然,也正是倒错的作用。其实,诗歌中常借助倒错获得新奇妙语。“黄叶蝉吟晚”是诗,而“黄叶晚蝉吟”只是文;“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儿孩儿的门/于是我便来敲你的夜晚……”是诗,而“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孩儿的门/于是夜晚我便来敲你的……”只是文。其五,强化。强化其实是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换取称谓将事物细化、形象化。举例便知,“一只狗”自然不如“一只卷毛狗”形象,而“一只**的卷毛狗”自然又具体些。“一束花”不如“一束玫瑰”,“一个滑雪者”不如“一位含苞欲放的滑雪少女”。又如,“她在巴士上专心致志地读着书。”这一句不能为我们提供除现成文字之外的任何信息,但,如果将书的名字写出,我们就可以对她的性格有所了解,读《围城》和读《第一次亲密接触》的高下自然不同。一根毛线,两支竹签,可以织出各样的毛衣;几粒石子,几条经纬,可以下出像人生世相一样复杂的棋,更何况我们拥有几千上万的汉字呢?掌握一些实用的技术,写作便不再“谈虎色变”。但是,若以为技术就能拯救一切,那便是泥而不化。因为写作背后生命状态的获得才是写作的根柢。而养根之法在于三种对话:一是通过阅读与大师们对话;一是通过参与与生活对话;一是通过灵魂让原我与超我对话。
《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写的景象是: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这时候,天色已晚。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
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这夕阳的倒影好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从飞鸟的双翅到江面,到芦苇丛中,眼前的景物是一片红色。
在诗人的笔下,黄昏的景色有一股悲哀的美,而这种美正体现在“倦”“驮”二字上。鸟倦了吗?不可知,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人情感的折射。
诗人写鸟倦,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疲惫之感。而“驮”字,是诗人想象的深化,也更加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是太阳。
这里诗人描写的不仅是倦鸟归巢的景致,更包含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鸟儿和太阳的平面空间距离近让人产生的错觉。太阳那么大,鸟儿那么小,形体大小的悬殊渲染了诗人倦的感觉。
想象的画面:夕阳西下,枯**的太阳,仿佛鸭蛋黄,在山顶上,迟迟不肯落下。天空彩霞映映红了半天,一群鸟儿在山顶往树林那里飞去。
鸟儿和人一样,都有一颗爱家的心,家才是宁静的港湾,是可以任意发泄、倾诉的地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尽管一天忙下来很累了,到了家里就会感觉很踏实,很舒心,想到家,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鸟儿的家就是鸟巢,它也是爱家如命,驮着斜阳也要回去。
1、《野望》。
隋·杨广。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译文:寒鸦点点,上下翻飞,流水潺潺,环绕孤村。傍晚西斜的太阳将落,这场景让人一看就不免黯然惆怅。
杨广采用白描手法,把“寒鸦、流水”以及“孤村、斜阳”等意向组合,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村落夕阳晚景图,也形象表达出了自己远望的心情,惆怅、孤寂、孤独,寂寞的让读者深受感染。这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浑成,受到后世许多人的称赞,秦观和马致远都化用他的这首诗。
2、《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这首小令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字里行间总给人一股萧瑟凄凉之感,被称为“秋思之祖”。
曲中的前十八个字,由近及远,就给我们描绘了九种意象,形成了一幅非常有层次、有情绪的画面。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几笔,又给读者描写出了一个形单影只的愁苦漂泊之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夕阳西下时身边只有一匹瘦马作伴。整首作品语言凝练却意境深远,用有限的意象表达出了无限的情感。
3、《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上高楼,往西看是夕阳美如画,山山落晖下,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望东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等美景看不够,还想再看的好一点,所以还要往上再走一层楼。这个夕阳大气磅礴,引人入胜。
4、《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李商隐生逢晚唐末世,国家动荡,山河飘零,所以他登乐游看夕阳美景,他发出消极伤感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句表达了赞赏而又惋惜的感情,因为描绘出夕阳西下的美丽风景的同时,也暗含哲理,因为已接近黄昏时刻,美好转瞬而逝,即是对自己的身世遭际之悲也是对大唐未来之悲。
此文出自潘碧秀的《流泪的滕王阁》。
原文如下: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白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序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 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 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流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阑干。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 躲在云层下/ 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 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 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唯有惆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 斜阳已成余晖,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分析:文章最后一句“斜阳已成余晖,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作者着眼景物,这样写的好处是:表现了对王勃的离去的惆怅与无奈。文末着眼景物描写,显得委婉、含蓄,让读者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是对文章鉴赏能力的考查,“ 斜阳已成余晖,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放在文章的最后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在内容上升华主题,它又着眼于景物的描写,使抒情更委婉。
如有疑问,请及时追问,
,谢谢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