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的历史沿革

华东师范大学的历史沿革,第1张

大夏大学 大夏大学是1924年由因学潮从厦门大学脱离出来的部分教师、学生在上海发起创办了一所私立大学。大夏以自强不息为校训,倡导苦教、苦干、苦学的三苦精神。马君武、王伯群、欧元怀先后担任大夏大学校长。郭沫若、田汉、李石岑、邵力子、曾昭抡、艾伟、邵家麟、吴泽霖、王蘧常、马宗荣、夏元瑮、谢六逸、吴泽、周昌寿、姚雪垠等著名学者曾在大夏大学任教。

大夏大学共办学27年,先后就读的学生近20000名,完成学业毕业者6000余人。两院院士(学部委员)刘思职、郭大力、周扬、陈子元、胡和生、李瑞麟、刘伯里、王元化、马承源、陈旭麓、孙亢曾、陈伯吹、任溶溶、戈宝权、陈鲤庭、吴亮平、冯白驹、杜星垣、叶公琦、华联奎、徐惟诚等曾在大夏大学就读。

光华大学 光华大学创办于1925年。当时上海圣约翰大学及附中师生,为声援五卅运动,与校方激烈冲突,集体宣誓离校后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的大学——私立光华大学。光华大学以 培养高尚人格,激发国家观念为宗旨,提倡读书运动与爱国运动并进。张寿镛、朱经农、廖世承先后担任光华大学校长,并延聘吕思勉、钱基博、胡适、钱钟书、徐志摩、朱公谨、容启兆、张歆海、颜任光、谢霖、蒋维乔、韩湘眉、潘光旦、周煦良、罗隆基、王造时、章乃器等著名学者执教。

光华大学建校26载,曾入校就读的学生共14000余人,毕业生总计4000余人,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两院院士(学部委员)张青莲、邓拓、林华、周有光、张芝联、杨宽、周而复、田间、穆时英、赵家璧、储安平、汪道涵等曾求学光华。 1951年7月17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宣布,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文、理、教育学科成为新校基础。8、9月间,同济大学动物系、植物系,复旦大学教育系,沪江大学音乐系以及东亚体育专科学校陆续并入华东师范大学。10月16日,学校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正式宣布华东师范大学成立。1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任命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孟宪承兼任校长,孙陶林、廖世承为副校长。刚建校时学校设有教育、中文、外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体育等11个系。建校之初,全校共有教职工338人,其中教师131人,学生1032人,其中各校并入学生698人,暑假招收新生334人,分36个班上课。

1952年,圣约翰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教育系、中文系(部分),浙江大学地理系,沪江大学教育系,大同大学教育系,震旦大学教育系先后并入学校,又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等校调入多名教师。之后,江苏师范学院音乐专业、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地理系分别于1953年、1958年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同年学校成立了研究部,推进科学研究。

1953年,受教育部委托举办多个专业的研究生班。

1955年1月,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继1952年7月创办《华东师大》校刊后,提高了教学及教育科研的实力。 1952年起,为适应初级中学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师资的情况,学校较大规模地举办了一系列的专修班。

1956年起,在江苏、浙江两省铁路沿线及上海市招收函授生。与此同时,学校扩招成人教育的专业与人数,成立半工半读师范学院。

1957年9月,教育部同意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人口地理研究室和河口研究室,这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次全国18个研究室中的2个,人口地理研究室是建国以后建立的第一个人口研究机构。

1958年,学校通过科研开辟了一些新的学科分支和课程,新建了一批专业和专门化教学小组。

1958年起,学校又陆续建立了教育科学研究室和电子学、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光学等一大批理科研究室及一些专业实验室,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1959年起,研究生的培养由举办二年制研究生班改为主要招收三年制研究生。

1959年3月22日,华东师范大学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十六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1960年,从59级起各专业学制均改为五年,并一直执行到1966年。

1960年10月23日,学校成立第一个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

1964年,教育部举办全国四新展览会,该校红外分光光度计、宽谱线核磁共振波谱仪、自旋回波核磁共振波谱仪和核四极共振波谱仪等四项研究成果获得三等奖,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居领先地位。

1965年,还招收首批来自越南的留学生210多名,开始了留学生教育工作。至1966年,全校教职工由建校初的338人增加到1975人,在校学生4192名,有教育、政教、中文、历史、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10个系,13个专业,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共15000余人。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全国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自1966年到1969年,华东师范大学连续4年没有招生,1970年开始恢复招生,但规模很小。

1972年5月,学校受文革影响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校合并,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

“文革”期间,学校的科研工作遭到严重摧残,但不少科技人员,出于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克服了种种困难,继续对一些基础问题及生产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因而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如1970年,华东师范大学“671”科研组,在国际上首先从海水中提取到30克铀,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1971年,光学组建立在国内居领先水平的管道气体传输模拟实验室;河口海岸研究组为金山石化总厂一期工程的油码头选址提供了方案,等等。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重新步入正轨。从1977年起,全国恢复了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开始恢复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恢复招收研究生。

1978年,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相继复校。

1979年,学校创办夜大学。

1980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

1980年8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被列为联合国援助的20所重点大学之一。

1984年9月,该校成立科技开发公司(1990年发展成为科技开发总公司),开始了学校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工作及科技产业的开发工作。

1981年12月30日,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首批博士和硕士授予单位,12个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51个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数学系研究生王建磐是华东师范大学培养的第一名博士,也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18位博士之一。

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立了研究生院(试办)。

1993年初,学校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院为实体的管理体制,以学院为单位开展了专业、学科建设和改造,以后又采取多种形式,创办了多种二级学院。

1996年,学校参与了上海市师范结构调整,构建基础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的办学体系。

1996年4月,学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

1997年5月20日,国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共建华东师范大学。

1997年12月,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1998年9月,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并入学校,以后又重新组建了继续教育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6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乔登江到华东师大物理系工作,成为学校第一位院士。

1999年12月,河口海岸研究所陈吉余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学校第一位当选院士的教师。

2001年,学校成为中国24所首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高校。

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学校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

2006年,学校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

2006年9月,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大,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7年,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科技园升级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2007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成立。

2008年,成为首批获得开设MBA教育的师范院校;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在学校成立。

2011年3月,学校携手纽约大学共建的上海纽约大学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奠基。

2013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成立。

2013年9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成立大会在中山北路校区科学会堂举行,海内外校友300余人(包括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圣约翰大学校友代表)出席成立大会。

2014年,学校首设教学贡献奖。

2014年10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

2016年3月21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转化医学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两个,普陀区中山北路,闵行区东川路。根据查询华东师范大学官网得知,学校有中山北路校区和闵行校区两个校区,中山北路是普陀区中山北路的老校区,闵行是新校区,地址为闵行区东川路。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上海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诞生于1951年10月,是以私立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文、理科为基础,加上复旦、同济、沪江、东亚体专等学校的教育、动物、植物、音乐及体育等系合并而成,全新的华东师范大学在原大夏大学的校址上创建。 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均是沪上知名的私立大学。两所大学的教员中有许多知名的学者,而两校学生同样英才辈出。 大夏大学校徽

大夏大学是由原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与前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人和学生在1924年7月建立的,校名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在当时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著称。大夏大学成立后,学校声誉不断提高,因此报名投考与转学来大夏求学者愈加踊跃,到1928年秋季学期时学生人数已达千人以上。后又由荣宗敬捐赠丽娃栗妲河,更使大夏以校景优美秀丽而闻名。从办学开始,一大批包括郭沫若、田汉、朱经农、马君武、邵力子等著名学者在内的教授都曾来校任教,这其中还包括天才诗人徐志摩也授课于此。良好的办学实力,使得大夏大学获享“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之美誉,与复旦、光华、大同并称为上海私立大学的“四大金刚”。  光华大学校徽

光华大学1925年6月由退出美国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的数百名师生所创建,从圣约翰大学辞职的19位中国教师作为光华初期的教学骨干,另有许多博学人士纷纷前来光华任教,以表示对爱国斗争的支持。当时的校长是张寿镛,文学院长是张东荪,中国文学系系主任是钱基博,政治学系系主任是罗隆基,教育系系主任是廖世承,社会学系系主任是潘光旦。胡适、徐志摩、吴梅、卢前、蒋维乔、黄任之、江问渔、吕思勉、王造时、彭文应、周有光、钱钟书等知识分子都曾在光华大学任教,是当时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云集的一所私立大学。教员多用英语授课。其校纪管理严明,学风有口皆碑。 建校初期(1951-1957) 学校成立后,即开始了学校各方面的建设工作。刚建校时学校设有教育、中文、外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体育等11个系,1952年9月,圣约翰大学的教育、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系;浙江大学的地理系;沪江大学的教育、社会系;大同大学的教育、物理系和震旦大学的教育系并入学校,并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校调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师多人。体育系和体育专修科调至新建的华东体育学院。 开拓奋进(1957-1966) 大夏、光华大学及有关大学院、系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给华东师范大学奠定了基础;五十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给华东师范大学注入了新的有生力量。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与学术水平,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59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全国十六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改革发展(1966-1991)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全国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教师被赶往工厂、农村,自1966年到1969年,学校连续4年没有招生,1970年开始恢复招生,但规模很小。 1972年5月,学校被迫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校合并,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 再创辉煌(1992-至今) 80年代初,学校清醒地认识到要维持学校的地位与生存空间,就必须走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道路,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 学校先从理顺校内的各种关系开始,从单项改革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改革。1993年初,学校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院为实体的管理体制,成立了国际商学院、理工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外语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人文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和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八大实体学院。以学院为单位开展了专业、学科建设和改造,以后又采取多种形式,创办了多种二级学院。1994年的人事改革使在编职工人数从4,000余人降到3,500余人。从1993年开始,改学年学分制为学分制,打破专业限制,拓宽学生知识面,经1987年试行主辅修制后,全面推广,并逐步扩大。并对自主招生及非师范生源入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学校科研工作的运行机制,实行有偿使用专职科研编制,加强科研经费的宏观管理。后勤改革实行了经营机制转换,完善承包责任制,提高了经济效益。在进行学校各项改革的同时,学校召开本科教学会议,加强特色与主干课程的建设。 1959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16所重点院校之一; 1978年2月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6年4月,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 1996年4月,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2002年12月,根据上 华东师范大学

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启动了占地面积2070亩的闵行校区规划建设工作,2006年8月,学校机关和院系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 2006年9月,教育部和上海市联合重点共建华东师大,学校跻身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迈出了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坚实步伐。

华东师大聚焦的是双一流建设模式。

1、双一流建设模式的定义和意义

双一流建设模式是指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通过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来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它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华东师大的双一流建设目标

华东师大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致力于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卓越成果。学校积极引进优秀师资和研究团队,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3、学科建设和特色发展

华东师大注重学科的深耕和特色的发展。学校在教育学、心理学、文化产业、语言学等方向上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和研究团队。同时,学校还致力于推动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4、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华东师大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多样化的学术课程和实践机会,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5、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突破

为了加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华东师大加强了科研团队的建设和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

总结:

华东师大聚焦的是"双一流"建设模式。学校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科建设和特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加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突破。通过"双一流"建设,华东师大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在985里面属于中游略偏下的,毕竟是师范类,学科门类上就有限制,规模也受到限制。比如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只有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只有5个,合计只有7个,不但在985里面是偏少的,而且跟很多非985的211院校相比都不占优势。不过如果单纯说师范类院校,华东师范大学在国内的确还是一流的。

华东师范大学有分校,分别是闵行校区和中山北路校区。

闵行校区:闵行区东川路500号;中山北路校区: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

简称“华东师大”,是一间公办大学,也是国家双一流大学。位于上海市,成立于1951年。占地面积大约207公顷,院系设置有4个学部,30个全日制学院等,教育学、地理学是国际一级重点学科。在校学生有三万多人。校训是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知名校友有刘翔、程正迪、刘烨等。校树是水杉,而校花是荷花,著名景点有尚义桥、文脉廊,吉祥物是师大狮。

华东师大聚焦素质教育育人模式。

以下是华东师大聚焦素质教育育人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多元化课程设置

1多学科融合: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2选修课程: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二、实践教学环节

1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实训,提升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

1创新创业课程: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2创业实践平台:提供创业实践平台,支持学生进行创业项目实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术研究引导

1科研指导: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学术讲座、学术竞赛等活动,加强学生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社会服务与公益

1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2社会实践服务项目:开展社会实践服务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以上措施和特点,华东师大聚焦素质教育育人模式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素养、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旨在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资料扩展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和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

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9350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5
下一篇2023-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