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怎么分辨真假

钻石怎么分辨真假,第1张

鉴别钻石的简单方法

一、钻石的单折射

钻石的单折射是由钻石的本质特性决定的。而其他天然宝石或人造宝石大多是双折射的。在10倍放大镜的观察下,很容易看到钻石的棱角出现重叠的影像,同时呈现两个底光。如果双折射的差异较小,比如锆石,也可以看到底光重叠的图像。

B钻石的吸附

对钻石油脂和污垢有一定的亲和力,即油污容易被钻石吸附。所以用手指摸钻石会有黏黏的感觉,手指好像也有黏黏的感觉。这是任何宝石都没有的。这种方法需要训练才能掌握其中的细微差别。

c、直线的特性。

这颗钻石有一个光滑的抛光表面。用钢笔蘸墨水,在钻石上画一圈。如果是真钻石,表面会留下光滑连续的线条,特点是直线。假冒产品会留下一行点。你应该用放大镜用这种方法观察。

d、独特的钻石光泽

在100度左右的白炽灯光下,与赝品对比,很容易看出哪颗钻石有钻石光泽。这种方法不应在太暗或强光下进行。

  钻石,纯净、璀璨,以无与伦比的光彩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很多人都十分喜欢钻石,被其中的魅力所吸引,那么你知道有哪些鉴定钻石的方法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鉴定钻石的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鉴定钻石的技巧

重量:鉴定钻石等级首先是看重量,一般来讲,越大的钻石越是稀有、珍贵,所以钻石重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钻石等级;钻石重量以克拉计算,1克拉相等于100分,等于02 克,例如一颗05克拉的钻石,可写成50分。国际上03或者30分以下的为小钻石,30分到50分之间为中型钻石,50分以上的大钻;在其他标准相同的情况下,钻石重量和钻石价格是成正比的,钻石重量越大,价格也就越高。

颜色:钻石的颜色大致归纳为「无色透明」至「接近无色」,当中最高色泽「无色透明」以英文字「D」开始命名,直至Z色级「淡**」钻石。钻石的颜色越白价格越贵,克拉的钻石颜色,每高一个档次,价格贵很多,钻石颜色非常重要。D-G是无色级别,G-J是近无色级别,K以下的颜色基本上没有佩戴和收藏的价值。

净度:钻石内含物的数量、大小、形状及颜色决定每一颗钻石的净度,净度级别由高到低详细可分为FL、IF、VVS1、VVS2、VS 1、VS2、SI1、SI2、SI3、P1、P2、P3;在十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钻石洁净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显,则质量越差。

  钻石净度大致上的级别分类也可以归为,FL、IF-放大镜下无瑕;VVS1、VVS2-含有极微细的瑕疵;VS1、VS2-含有微细的瑕疵;Sl1、Sl2-含有肉眼无法看到的小瑕疵;P1、P2、P3-含有肉眼可见的瑕疵。如果是作为佩戴用,在佩戴过程中肉眼看不到明显的瑕疵就可以,基本上S11-S12级别的钻石即可。

切工:钻石重量、颜色、净度这些都是钻石本身天然形成的,而钻石的切工则是人为控制的,通过精湛的切工可以最大程度上突出钻石的火彩,可以说切工赋予了钻石第二次生命。钻石切工可以从抛光、切工、对称三个方面综合来看,切工等级可以分为差切工、一般切工、好切工、非常好切工、理想切工。

钻石颜色的等级划分

D级:完全无色。最高色级,极其稀有。

E级:无色。仅仅只有宝石鉴定专家能够检测到微量颜色。是非常稀有的钻石。

F级:无色。少量的颜色只有珠宝专家可以检测到,但是仍然被认为是无色级。属于高品质钻石。

G-H级:接近无色。当和较高色级钻石比较时,有轻微的颜色。但是这种色级的钻石仍然拥有很高的价值。

I-J级:接近无色。可检测到轻微的颜色。价值较高,具有较强价效比。

K-M级: 颜色较深,火彩稍差。

N-Z级:颜色较深,火彩差。

钻石的形成

钻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宝石,她的形成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久远。科学家在钻石开采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更有甚者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在45亿年左右!这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

钻石的生成需要相当严bian苛tai的地质条件。根据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矿山的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一般在压力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在1100-1500℃的特定条件下才有可能形成。

它们比天上的星星古老得多。古人相信,钻石是陨落到地球上星星的灵魂,其光芒的精华来自闪电。梵文中钻石一词即为雷电之意。

要找到一颗完美无瑕的钻石是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与代价的。在开采之前钻石矿床的探寻就需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如原苏联西伯利亚原生金刚石矿床的探寻,从1913年开始,历经18年才得以发现;波札那的“尤拉”原生矿床,历经12年才挖掘出来;近几年,在加拿大西北部发现的金刚石原生矿床,也是历经了好几代地质学家的艰苦努力才找到的。

开采出的金刚石中,平均只有20%达到宝石级,而其余80%只能用于工业。世界金刚石年产量约为10000万克拉,宝石级约为1500万克拉,而加工成钻石的约为400万克拉相当于800千克。曾经有人统计,一颗钻石从最初的开采到最后卖到购买者手中,中间大约要涉及200多万人;要得到1克拉02克的钻石,需要挖掘约250吨矿石。

开采出的矿石经精心破碎和分选后,要对每一粒钻石毛坯进行逐粒精心细致的分析,才能确定下切磨方案,以确保其重量、净度和款式。这往往需要对钻石本身物理光学性质有充分了解、经验相当丰富的人员来进行。一般步骤是:设计标线、劈钻、锯钻、车钻、磨钻、清洗分级。而这每一步骤中还包括了许许多多的小程式。每一小步都需要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就拿世界之最的库利南钻石来说,原石重3106克拉,三个经验丰富、技艺超群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时,共耗时8个月,才将它分割成4颗大钻和101颗小钻。有些世界著名钻石的加工,往往仅设计都要花费几个月,甚至1—2年的时间。

钻石的等级用简单的文字区分方法

钻石的颜色分为两大系列,常见的无色系列包括无色、浅黄、浅褐色;彩色系列包括深黄、灰色、粉红等。无色钻石色泽分级为准,由D(透明无色)至Z(**)。彩钻是极之罕有的钻石,拥有浓烈色彩,例如粉红色、蓝色、绿色、**及非常罕有的红色等。色泽分级系统不适用于彩钻。

D级:完全无色。最高色级,极其稀有。

E级:无色。仅仅只有宝石鉴定专家能够检测到微量颜色,是非常稀有的钻石。

F级:无色。少量的颜色只有珠宝专家可以检测到,但是仍然被认为是无色级。属于高品质钻石。

G—H级:接近无色。当和较高色级钻石比较时,有轻微的颜色。但是这种色级的钻石仍然拥有很高的价值。

I—J级:接近无色。可检测到轻微的颜色。价值较高。

K—M级:颜色较深,火彩差。

N—Z级:颜色较深,火彩差。

钻石的级别一般分为"钻石的品质划分以4C为标准——4C直接决定钻石的级别。

1、重量(克拉、Carat、识别标识为Ct):不用多说,当然是越重越好、越贵。 2、颜色(Color):国际通用标准,以颜色的白度、透明度为衡量标准,从D为始(颜色D级是最白的级别),一次往后排列,越往后钻石越黄,目前国内市场到N色,N色以后的 就少有需求了。建议:F—J之间均可接受。

3、净度(Clarity):国际上常用的以IF、VVS、VS、SI、P。购买建议: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极力推荐SI--VS级别的钻石。若是喜欢收藏,希望作为投资保值且财力雄厚的朋友,建议购买VVS—IF级别的钻石。

通俗易懂,就是钻石的洁净度,特指钻石内部和外部缺陷的程度,包括夹杂物、解理、裂纹、双晶、生长线、腐蚀现象等。有些在金刚石晶体生长过程中包含在金刚石中,称为包裹体。它们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有些是金刚石晶体生长后产生的,如各种裂纹。这些夹杂物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钻石的纯度和美观。

清晰度标准等级:1无瑕疵等级: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无夹杂物或表面缺陷。2内部无瑕疵等级:在10x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没有夹杂物,表面有微不足道的瑕疵,可以通过抛光去除。3非常轻微的夹杂物级别: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中有非常细小的瑕疵,专业评估师很难看到。4轻微夹杂物级别: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瑕疵可见,但很小。5微夹杂物: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金刚石有明显的瑕疵。6内在水平:10倍放大镜下缺陷非常明显,肉眼可见,影响钻石的牢固度、透明度和亮度。

清晰度评价因素:1尺寸:一般缺陷尺寸越大越容易检测,影响程度也越大。2数量:一般来说,缺陷数量越少,影响程度越小。3位置:缺陷的位置也会影响观察的难度。桌面下的内含物最容易观察到,尤其是靠近亭子的桌面下。同样的夹杂物会多次反射,同时进入视野,严重模糊了外观。腰部附近的夹杂物不容易观察到,从亭部观察比从冠部容易。4类型:缺陷分为内部和外部,如有外部‘表面缺陷’,等级在‘内部无瑕疵等级’以下;它含有内部'夹杂物',其等级低于'极轻微夹杂物'。有些种类的缺陷会影响钻石的坚固性,可能会损坏。5明显程度:与金刚石体对比可以观察到包裹体,称为“明显程度”。一般来说,内含物越暗,越容易观察到,净度等级越低,除了黑色针通常比白色针更不可见。

钻石主要用10倍放大镜观察,通过评估师的眼睛根据钻石内含物区分11个等级。包裹体多为杂色、云状、羽状裂纹等。夹杂物主要影响光的折射,倾向于阻挡或偏转光,但实际上Sl1级以上的夹杂物肉眼难以观察,肉眼不构成缺陷。只要选择Sl1级以上,即使有细小的夹杂物,也只选择接近白色的透明色,而且因为透明度好,钻石的光彩不会因为杂点或黑色夹杂物而破碎凌乱,用同样的预算购买更大的钻石,成为更好的佩戴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061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