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颜色级别

钻石颜色级别,第1张

最白的钻石定为D级(即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颜色决定钻石的黄白程度。钻石色泽共分为11个级别,依次分别为:D、E、F、G、H、I、J、K、L、M、N。越接近D色,钻石越透明,I~J色肉眼几乎感觉不到颜色的存在,K色往后越黄。

钻石色泽是D,E,F的,又称为透明无色,是极为珍贵罕有,它们之间的区别要靠专家很仔细去辨别;较普遍的是色泽是G至J,又称为接近无色。专家较易分辨,但一般人很难区分,若镶在首饰上就更难察觉;色泽是K以下的,又称为淡**,普通人或许分辨得到。

钻石有多种天然色泽,由珍贵的无色(切磨后白色),罕见的浅蓝、粉红到常见的微黄不等。愈是透明无色,白色愈是能穿透,经折射和色散后更是缤纷多彩。钻石色泽分级是在专业实验室的分级环境中,由技术人员将待分级钻石与标准色泽比色石反复对比而确定。

扩展资料:

钻石是天然矿物,多少会含一些其他矿物或裂纹等天然瑕疵,这些包裹体越少的话就越稀有,价值也越高,所以就根据它包裹体等瑕疵的大小、数量、颜色、位置及特性等将钻石的净度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净度等级的划分均以十倍放大观察为标准。完全纯净的钻石是最受欢迎的但是也是最昂贵的。

GIA(美国宝石学院)是国际公认最权威的钻石鉴定机构之一,是钻石4C分级理论的奠基者,也是全球唯一一家非盈利性鉴定机构,其颁发的裸钻GIA证书是世界公认的最权威证书。净度---决定钻石内含物的多少。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下钻石的净度。

从高到低依次分为:FL-IF-VVS1-VVS2-VS1-VS2-SI1-SI2-I1-I2-I3,FL的是等级最高(完美无瑕),IF的只能看到极小表面特徵内涵物,VVS1和VVS2的有非常极小内涵物,一个是极难看到,一个是难看到;VS1和VS2有极小内涵物,一个是极难看到,一个是难看到;SI1有小内涵物,极难看到,肉眼难见内含物;SI2有小内涵物,肉眼可见内含物。

-钻石色级

钻石的光彩也叫“火彩”,它能反射出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彩光,尤其以柔和冷艳的蓝光为主,这种现象是钻石色散作用的结果。所谓色散就是折射率的大小随着光颜色的不同而变化。在所有的天然宝石中钻石的色散度是最强的。因此,钻石会出现火焰般冷艳、璀璨夺目的美丽光彩。如果转动钻石,就会发现钻石上的奇彩光芒能迅速改变、闪烁不定、异常的迷人,这种现象又叫钻石的“闪烁”度。

钻石火彩即宝石的色散度。所谓色散是指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俗称“火”、“火头”或“火彩”。色散度又称为色散本领,宝石在红光和紫光下的折射率之差即是该宝石的色散度。表示的是宝石的色散强弱,色散度越高色散就越明显,色散度在003以上称为高色散度的宝石。常见宝石的色散度:

钻石:0044

红、蓝宝石:0018

立方氧化锆:0060

尖晶石:0020

黄玉:00140

水晶:0013

玻璃:0010

钻石能反射出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彩光,尤其以柔和冷艳的蓝光为主,这种现象是钻石色散作用的结果。在所有的天然宝石中钻石的色散度是比较强的(色散值为0044)。

因此,钻石会出现火焰般冷艳、璀璨夺目的美丽光彩。如果转动钻石,就会发现钻石上的奇彩光芒能迅速改变、闪烁不定、异常的迷人。

火彩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宝石材料必须有足够高的“色散”值,其次该材料在加工中必需遵循一定的角度和比例,这一点因材料不同而有所差异。

扩展资料

金刚石有各种颜色,从无色到黑色都有,以无色的为特佳。它们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许多金刚石带些**,这主要是由于金刚石中含有杂质。金刚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强,这就是金刚石为什么会反射出五彩缤纷闪光的原因。

金刚石在X射线照射下会发出蓝绿色荧光。金刚石原生矿仅产出于金伯利岩筒或少数钾镁煌斑岩中。金伯利岩等是它们的母岩,其他地方的金刚石都是被河流、冰川等搬运过去的。金刚石一般为粒状。如果将金刚石加热到1000℃时,它会缓慢地变成石墨。

金刚石矿物晶体构造属等轴晶系同极键四面体型构造。碳原子位于四面体的角顶及中心,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单位晶胞中碳原子间以同极键相连结,距离为154pm。常见晶形有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四面体和六八面体等。

-金刚石

-钻石火彩

钻石的光彩也叫“火彩”,它能反射出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彩光,尤其以柔和冷艳的蓝光为主,这种现象是钻石色散作用的结果。所谓色散就是折射率的大小随着光颜色的不同而变化。在所有的天然宝石中钻石的色散度是最强的。因此,钻石会出现火焰般冷艳、璀璨夺目的美丽光彩。如果转动钻石,就会发现钻石上的奇彩光芒能迅速改变、闪烁不定、异常驻迷人,这种现象又叫钻石的“闪烁”度 钻石闪耀的火彩总是给人们带来梦幻的希冀,钻石的火彩来自哪里钻石的火彩成因又是如何呢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来寻求一下解答。 1、外部火彩(external brilliance) 即光泽,是由光从宝石表面反射所引起,影响光泽强弱的因素主要是反射率,反射率越高,光泽越强。但反射率与折射率呈正相关关系(如下式):即也可以说,钻石的光泽强,其原因在于折射率高。 R0=(n-1)2/(n 1)2 ×100% R0为反射率,n为折射率。 但除折射率外,钻石的光泽还取决于表面质量、平整度和抛光度,钻石表面越平整,抛光程度越高,光泽越强。为了提高钻石的火彩,必须对钻石小面实施良好的切磨和抛光。 2、内部火彩(internal brilliance) 内部火彩由通过钻石的折射光所引起。如果入射到钻石内部的光通过钻石亭部小面全部反射,并从冠部反射出来(图8-1),则钻石显得光彩夺目,烁烁生辉。如果入射到钻石中的光全部或部分从钻石亭部射出,则钻石会显得呆板,就不美。为了充分展现内部火彩,钻石必须被精心设计,面的多少,面与面间原角度都必须服从于钻石的光学性质,这些是钻石切磨必须重点考虑的。 3、色散火彩(dispersive brilliance) 我们知道,自然光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所组成,这些光包括红光(780-640nm)、橙光(640-595nm)、黄光(595-570nm)、绿光(570-500nm)、蓝光(500-400nm)和紫光(400-380nm)。当自然光因一定的光学原因被分开时,将形成一系带颜色的色谱,即自然光色谱。由于自然光中的各种单色光在钻石中的折射率存在差别,因此入射到钻石中的自然光将发生分离。经精心设计的钻石琢型,可将分离的光多次反射进一步分离后再从冠部射出,这样我们就可从钻石冠部看到钻石各种单色光,即出火。钻石加工艺越好,自然光被分离越大,火彩越足,钻石越美,价值越高。 4、闪光火彩(scintillation brilliance) 闪光是宝石被转动或光源被改变时,宝石的颜色、光辉和闪光等也随之发生变化的现象(Verena Pagel - Theisen, 1993)。进入钻石的光被反射的量取决于钻石刻面的数量、大小、几何对称性以及小面被抛光的质量。为了使钻石在转动时或光源被改变时,能产生颜色、光辉和闪光的变化,从而使钻石富有生气,就必须基于钻石的光学特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加工。

从钻石(戒指)的上表面(台面)往底部看啊,看时要用灯光或阳光照明,顺着光线的方向看,同时用手缓缓地转动戒指,不是翻转,而是始终将台面向上对着光源若是好的切工即可看到美丽的火彩,看时最好借助于放大镜看。

切磨标准的钻石成品应呈现出明显的“火彩”,因其璀璨如一团火焰在钻石中流动而得名。从肉眼看,钻石有特别强的光泽,转动钻石可以看到蓝色、橙色的颜色,我们称为火彩;而仿钻石一般看上去比较苍白,没有火彩或则火彩特别强,出现红色颜色。

 

扩展资料:

钻石的火彩能反射出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彩光,尤其以柔和冷艳的蓝光为主,这种现象是钻石色散作用的结果。如果转动钻石,就会发现钻石上的奇彩光芒能迅速改变、闪烁不定、异常的迷人,这种现象又叫钻石的“闪烁”度。

火彩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宝石材料必须有足够高的“色散”值,其次该材料在加工中必需遵循一定的角度和比例,这一点因材料不同而有所差异。

参考资料:

-钻石火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152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