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蕙兰(黄蕙兰有子女吗)

黄蕙兰(黄蕙兰有子女吗),第1张

电视剧《江照黎明》中,黄蕙兰为什么要因为一枚胸针而绑架于红?

电视剧《江照黎明》中,于红在自己和苏睿开的房间里,找到了一枚胸针,这枚胸针她以前见李晓楠戴过,再加上她跟李晓楠和苏睿的三角关系,于红认为李晓楠在苏睿死亡的当晚,来过这个宾馆,并且杀死了苏睿。

于红把这枚胸针的事情告诉了李晓楠的母亲黄蕙兰,声称要报警,这可把黄蕙兰吓坏了。

首先,在苏睿死亡的当晚,黄蕙兰开车出去找李晓楠,在江边发现了浑身湿透、精神恍惚的李晓楠,黄蕙兰内心中认为女儿跟苏睿的死一定是有关联的。

其次就是这枚胸针,黄蕙兰是知道女儿确实有这枚胸针的,而且她还偷摸跑到女儿的房间核实过,胸针真的不在。所以,黄蕙兰真的相信了于红的话,觉得这枚胸针就是女儿李晓楠遗留在现场的。

对黄蕙兰来说,自己俩个女儿,有一个已经不在了,她当然不想这个女儿也出问题,再加上她已经基本确认李晓楠跟苏睿的死是有关联的,所以,黄蕙兰绑架了于红,要从于红那里拿回胸针毁掉,以期帮助女儿脱罪。

但实际上,黄蕙兰也是关心则乱,白白让自己陷入到一起绑架案中。

通过后续的剧情我们知道,李晓楠知道了这枚胸针的事情,但这枚胸针不是李晓楠的,而是李晓楠死去的姐姐的。而她姐姐的所有遗物都在姐夫梁贺禹那里,并且李晓楠看梁贺禹戴过这枚胸针。

结语

其实,随着这枚胸针的出现,这起案子已经很明朗了。杀死苏睿的人就是梁贺禹,他同时还是杀死李晓楠姐姐的人。苏睿大概是知道了梁贺禹的秘密,一直要挟他,被梁贺禹给灭口了。而梁贺禹更是从李晓楠那里偷走了胸针,并故意在现场遗留了一个胸针,以便嫁祸给李晓楠。

传家原型人物

《传家》原型人物具体介绍如下:

1、星华百货。

剧中易兴华一手创办的的“星华百货”,原型就是创办于1918年的永安百货,当时被誉为上海滩四大百货公司之首。

2、唐凤梧。

而《传家》男主角之一的唐凤梧,他的形象和“民国第一外交官”顾维钧十分相似。同样是卓越外交官的身份,唐凤梧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冷静、理智,一丝不苟的行事作风和外交才华,简直就像顾维钧的翻版。

3、易钟玉的原型:黄蕙兰。

黄蕙兰和易钟玉一样,有旅居海外的经历,她经人介绍和顾维钧相识,两人一拍即合、形影不离,据说在唐宝_还活着的时候,她就日夜祈祷唐某早亡。唐宝_死后不久,黄蕙兰就嫁给顾维钧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

4、席维安历史原型:杨虎。

历史上没有叫席维安的人物,但是席维安虽然只是“淞沪警备副司令”,但从他在《传家》中的表现来看,他可以说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了。而现实中的“淞沪警备司令部”也有一个类似于席维安的司令,这个人名叫杨虎。

在杨虎任“淞沪警备司令”期间,由于他与陈群负责了“清党”的工作,所以被人评价为“杀人如麻、人恐如虎”。可能席维安有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杨虎这个人物。

5、易兴华原型:郭标。

“永安百货”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郭标,虽然与剧中的易兴华有着不太相同的人生经历,但他却与易兴华有着类似的家族性经营模式。在《传家》中,易兴华与自己的兄弟易书业一起打理着“星华百货”的相关事宜。而现实中的“永安百货”,也是由郭氏一族共同创建与管理的。

民国第一外交夫人黄蕙兰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黄惠兰出生在爪哇,父母与曾父母都是“华侨”。祖父经商,到父亲那那一辈时黄家已是非常富有,黄惠兰的父亲总共有18个老婆,也有众多儿女,但只有黄惠兰深得父亲的喜爱,经常在深夜陪父亲工作。他的父亲还经常带她去赌场,穿梭于各大交际场所,她的童年时代就像一场《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疯狂而奢华的宴会,极尽奢华。

她从未忘记父亲对她的教导,“不要甘居平庸,要胸怀大志。还有,不要相信人死后会受惩罚做驴马,负重和受苦。

我们永不后退,我们向前进,要向前进,要胸怀大志。也许你达不到目标,但是总要比胸无大志的人爬得高些。”

黄惠兰与顾维钧的结合是其姐姐和母亲的极力撮合,认为是黄惠兰最好的归宿。但婚后的黄惠兰更是顾维钧的得力助手,她以出色的外交才能,将丈夫的事业推向了顶峰。她从小在各国辗转居住,学语言不难。她会说六国语言,举止得体,与宋美龄有长时间的交往,但还是注重礼仪,从未亲昵的直呼其名。

黄惠兰还有一个时尚标签,她给自己的定位是“中国的橱窗”,每次出场都要明艳动人,展示出最美的一面。对服饰有着高水平的审美,不仅创造出新的时装样式,还经常引起时尚潮流,被人追随模仿,她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年冬天我因为皮肤病不能穿袜子而光脚去了上海,我没有告诉别人为什么,然而令我感到可笑的是上海的妇女接二连三在大冷的冬天也把袜子脱掉了,后来我的皮肤病好了,重新穿上袜子,她们一定很奇怪吧。

黄惠兰对外表的追求和顾维钧产生了隔阂,黄惠兰认为装饰门面是外交的一部分,顾维钧则要求她“除了我买给你的饰物外什么也不戴”。再加上顾维钧后来移情一位不幸殉职的外交家杨光_的妻子严幼韵,两人最终分道扬镳,黄惠兰提出离婚。

离婚后,黄惠兰去了纽约。她致死都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顾夫人。后来因为战争,母亲给她留下的财产在伦敦被没收,爪哇被日本人占领,家中财政状况紧缩,黄惠兰开启了另一种生活,独立、简朴,靠演讲赚取生活费用,在演讲中再次认识自我。晚年的黄惠兰对婚姻有抱怨但没有恶语,对生活偶尔感到棘手,但更加从容。

糖王千金黄慧兰,她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经历?

民国时期,佳人辈出,才貌兼并的名媛**如同烟花般绚烂、群星之璀璨。如"宋家三姐妹"、"张氏四兰"这样的姐妹花,陆小曼、林徽因等才女,至今仍被看作是传奇女性的代表。

黄蕙兰也是芸芸美女中的一份子,她曾艳压林徽因,连宋美龄都对她的衣品甘拜下风。只可惜,在青春大好年华遇上了"渣男",是她人生滑坡的起点,也是她愤恨而亡的根源。

黄家有女初长成

黄蕙兰于1893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作为初代移民,她的祖父黄志信早年前往南洋打拼,依靠经商积累了巨额财富,去世时留下的遗产高达700万美元。

黄蕙兰的父亲黄仲涵子承父业,将庞大的家族企业打理得井井有条,凭借着出色的管理才能一度成为印尼华侨首富。他以经营食糖加工制造产业为主,在当地素有"糖王"的名号。

黄家富足阔绰,住宅占地200余亩,内含人工湖泊和马场,光佣人的住宅就有40多栋。此外,黄家主人对饮食条件要求极为苛刻,家中厨房有中式和欧式两个派别,其中欧式的主厨曾是荷兰大总督的御用厨师;每日消耗的肉类和奶制品都是当天从澳大利亚空运来的。主人吃饭时,所用的餐具皆为银制,且必须有6个以上的佣人在旁伺候。

在奢侈至极的家庭中,黄蕙兰出生了。她刚满3岁时,父亲赠送她一条重达80克拉的钻石项链,堪称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但是因为黄蕙兰年纪尚小,每每都被项链坠得抬不起头来,所以她的母亲就代为保管项链,等女儿年纪大了再让她佩戴。但黄蕙兰长大后却从来没有使用过这条项链:她的首饰数不胜数,又何必在乎一个陈年旧物?

情陷才子终不悔

1920年,中国外交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会议期间,代表团成员顾维钧就山东领土主权问题据理力争,凭借着出色的辩论才能在外交界崭露头角,一时闻名遐迩。

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向列强低头,不卑不亢的态度让无数华人华侨深受鼓舞。谈判结束后,巴黎名媛黄琮兰盛情邀请代表团前来家中做客。

在黄琮兰家中,顾维钧看到了钢琴上摆放的一张女子照片,深觉此女气质脱俗非凡,无形中竟产生了爱慕之心。经四方打听,顾维钧方才得知照片中的女子是黄琮兰胞妹黄蕙兰,当即便提出交往的请求。

黄琮兰见顾维钧一表人才,又和妹妹年龄相仿,答应从中牵线。只是顾维钧曾经历过2段失败的婚姻,这让黄仲涵颇为介意。

起初,黄蕙兰也不怎么瞧得上顾维钧。身为贵族阶层的大**,黄蕙兰精通马术,热衷于时尚穿搭,但顾维钧却对这些一窍不通,生活品味单一老套,二人完全没有共同话题。

当时,为了彰显外交人员的尊贵身份,国民政府给他们及家属出行的轿车配备了专门的车牌,并在剧院设立了独立的国事包厢,这种特权满足了黄蕙兰对权势的渴望,她也开始逐渐向往"外交官太太"的头衔。几个月后,她就和顾维钧在布鲁塞尔中国使馆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无缘相爱,一刀两断

黄蕙兰自小和父母周游世界,精通英、法、荷等6国语言。她婚后频繁跟随丈夫出席各种外交场合,出色的表达能力和雍容华贵的气质让无数外国使臣赞口不绝,因此素有"民国第一外交夫人"的美称。相比之下,连"第一夫人"宋美龄都显得逊色三分。

可是,在外风光无限、威风八面的顾维钧,薪水却少得可怜,甚至难以维持家中日常生计。这时,黄蕙兰总会想方设法从娘家请求救济,用钱财支持丈夫的事业。

她曾豪掷20万购买北京陈圆圆故居作为顾家公馆,数次邀请机关政要人员来家中做客,积极开拓人脉关系。此外,她见丈夫工作的波特兰使馆破旧,自掏腰包修葺使馆内建筑,花费甚多。在她的金钱公关下,顾维钧得以平步青云,一路升至外交总长。

然而,对于妻子的所作所为,顾维钧非但不领情,还认为这是她挥金如土、大手大脚的坏毛病。结婚30余载,他只让妻子穿戴素简质朴的首饰,并拒绝更换使馆配备的老旧汽车,种种行为让黄蕙兰十分不满。

没日没夜的争吵和冷战让他们的婚姻走向了尽头。恰逢这时,顾维钧出轨了"严氏三姐妹"中的幼妹严幼韵。于是在1956年,他正式和黄蕙兰提出了离婚,又开始了新一段婚姻。

离婚后的黄蕙兰没有再嫁,而是一个人度过了余生。在百岁寿辰当天,她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身边没有丈夫和子女,只有一条狗的陪伴。世人只记得顾维钧和严幼韵的黄昏恋情,却鲜少知道黄蕙兰的默默付出,实在可悲。

《江照黎明》热播中,史可饰演的黄惠兰,网友如何评价呢?

好喜欢电视剧里面黄慧兰这个角色,为了自己的女儿,什么都能豁得出去。虽然最终还是理性战胜了感性,绑架了于红之后,也没有下黑手,但如果真的把她逼到那个份上,可不要小觑了一个母亲为自己女儿能够付出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步。

史可在这部电视剧里面扮演的是女主的母亲,虽然嘴上一直唠叨她不如自己的姐姐,但是心里面确实十分疼爱李晓楠的,当他发现自己的女儿可能杀了人之后,就想方设法的想要找到证据,为此,不惜一切代价,绑架了那个手里有证据的人。就是想要问出证据的下落,然后销毁证据,本来以为她已经疯狂到了要杀人的地步,他其实也做出了一个煤气罐的动作,但其实就只不过是一个诈人的手段,她根本就没有害人的那个心思,只不过想要保护己的女儿。诚然,最终,她的女儿也并不是杀人凶手,所以她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多此一举。黄蕙兰虽然比较愚蠢,但是我们也可以理解,作为一个母亲的心,她说自己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唯一庆幸的是,他自己并没有杀掉于红,要不然肯定这一辈子都要在监狱里面度过了。

史可是一位非常不错的演员,之前演过很多**或者是电视剧,她的演技真的很好很好。之前在烽火佳人中饰演的是佟毓婉的母亲,而今演的是李晓楠的母亲。这两个母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可以去死,母爱真的还是挺伟大的。不管这个角色有多愚蠢,但是还是挺佩服她的这种母亲的行为,同时也理解他的心情。

史可在这部电视剧里面的哭戏处理的非常棒,当他做出绑架人的决定的时候,也没有告诉自己的女儿,而是去女儿的摊位那边炒了一碗饭,然后交代了几句,就转身离去,再顺着这一瞬间,她的眼泪就出来了,演的真是一个好。

民国是个新旧更替的年代,也是个才子佳人辈出的年代,尤其是那些民国名媛,让民国变得熠熠生辉,多了几分浪漫和妩媚的气息。在很多人印象中,民国女人的美总是意犹未尽、各有千秋。有胡蝶的惊鸿一瞥,有张爱玲的高贵冷艳,更有林徽因的温婉知性。在这么多民国名媛中,就不能不提黄蕙兰。

民国名媛黄蕙兰,外交家顾维钧第三任妻子,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白富美,自带女神光环,在三十多年的交际舞台上,她优雅得体,落落大方,为国也为己争光添彩,一外国友人写诗称她是"远东最美丽的珍珠"。

黄蕙兰,1893年生于印度尼西亚,为华侨首富黄仲涵之女。黄蕙兰的生母魏明娘,祖籍山东,是爪哇中国城内第一号大美女,15岁时嫁给黄仲涵。黄蕙兰从小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父母对她多有娇惯,不到3岁,妈妈就给她一颗有80克拉的钻石项链,少女时代在欧洲度过,结识各国皇室与名流。从小这些经历养成了黄蕙兰桀骜不驯的性格。黄蕙兰虽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但黄蕙兰聪颖过人,不仅会6国外语,还多才多艺,会唱歌,会跳舞,会画画,懂社交,能应酬,可谓民国少见的全能名媛。

黄蕙兰因为独特的审美和时尚嗅觉,她引领着上海的时尚风潮。如果曾经网络发达,黄蕙兰绝对是受万人追捧的时尚博主, 那些网红名人根本不能和她比。黄蕙兰不仅拥有独特的时尚审美,令英国玛丽王太后、摩纳哥王妃、美国杜鲁门妻子、宋美龄等国内外名流都把她视为时尚楷模,可见黄蕙兰当时的影响力有多大。

她出现在社交圈时,名流纷纷拜倒在其裙下,学者、富贾、军阀无一不对黄蕙兰爱慕至极。可黄蕙兰却看中了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黄蕙兰嫁给顾维钧后,活跃在国际政坛,周旋于王公贵族左右。她年轻、美丽、举止高贵典雅,出席各种外交场合,她中西混搭,走到哪儿都自带了聚光灯。

黄蕙兰成了展示中国形象的窗口,人们纷纷对这位东方美女交口称赞。黄蕙兰的爱情并不像童话中那样完美,她曾渴望过童话般的爱情,但最后却被繁华世俗扼杀了。黄蕙兰顾维钧这对才子佳人最终感情破裂,加速这段感情破裂的正是大家闺秀严幼韵。1956年,早已貌合神离的顾维钧和黄蕙兰夫妇协议离婚,并举家搬到了纽约。

离婚后的黄蕙兰一直孤身一人,这时的她早已没了当年的花容月貌,父亲留给她的养老金也被小偷洗劫一空。晚年的黄蕙兰与一条爱狗相依为伴,1993年12月,在纽约公寓里,一代名媛黄蕙兰离世,享年100岁。晚年的黄蕙兰虽不再年轻,可依然端庄大气,惊艳世人。

年轻时代的富贵、热闹、喧哗,晚年隐居于纽约的寂寞和荒凉,黄蕙兰用她的一生诠释了着自身的体面和高傲,这样的女人美到了极致。你觉得黄蕙兰美么

在我国明朝,有一部全民热捧的流行读物,它不但被用来启蒙孩童,更被翻译成册,流传于亚洲及欧洲各国,并获得了世界范围的高度评价。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如此一本传奇之书,居然在清末之时逐渐失传。它究竟是哪本书?又会因为什么原因而失传?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高丽王朝忠烈王时代,曾出现一位著名的文臣,他便是秋适。秋适的曾祖父名秋磕,曾任南宋门下侍中,在宋高宗时代因变故远赴朝鲜,继而在咸兴定居,从此繁衍出秋氏一族。秋氏族中唯秋适最为著名,他自幼精通文章书法,并通晓百家之学,历任高丽王朝官部与民部尚书之职。

忠烈王31年时,秋适任国学教授,在国王的倡议下,他于各种经书与诸子百家的诗赋中摘句擢章,取其中易懂且具有深意的260句话,分成19篇,著成了一部《明心宝鉴》,专门用于启蒙幼儿对古典文化的学习教育。几十年之后,秋适之孙秋濡重返中原,协助朱元璋定鼎天下,旋即成为开国功臣,而《明心宝鉴》也因此传至中国。后经范立本精心编排与整理,《明心宝鉴》中的内容开始规范化,变成了一部大量引用对偶、对仗、排比句式的典籍,不但内容通俗易懂,诵读起来更朗朗上口,尤为适合儿童少年研读学习。

《明心宝鉴》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其实作为一部流行于明朝整个朝代的儿童启蒙读物,该书并非寻常的历史故事讲述,而是一本荟萃中国先圣个人品德修养、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精华之作,属于劝人向善的品德培养类书籍。有明一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无不对其十分推崇,并将其列为必读经典。甚至在1590年左右,外国传教士高母羡还特意将其翻译成册,献给西班牙王子斐力三世,自此被欧洲各国列为中国经典读物,与其国内《金宝链》并列于同等地位,称书中文字“每一句话都是珠光宝气的钻石项链”。

《明心宝鉴》的魅力还不止于此,在各国频繁的文化交流中,该书也在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流行,甚至成为了韩国大长今医女们在学习医术时的第一篇经典课。不过可惜的是,在明王朝灭亡之后,《明心宝鉴》开始逐渐被移出公众视野,最终于清末时期彻底湮没失传。

《明心宝鉴》视野内容极其开阔,糅杂了儒、释、道三家学说,其主旨内容鲜明且耐人寻味,被后人称为“净化心灵之书”。范立本版《明心宝鉴》依内容分为上下两卷,共20个章节,其分别是:继善、天理、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劝学、训子、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几乎涉及囊括了一个人生存于世的哲理与智慧,在待人接物、立身处世、言谈举止等方面给予详细注释,提倡人与人之间宽容相处,鼓励人们遵守传统道德观念,突出诠释了忠、信、礼、义、廉、耻、孝、悌8个方面的主题。

如此一本包含智慧且劝人向善的书籍,为何会在清代逐渐走向落没?这是不少历史学家研究古典文化的重要课题之一。经过反复的研究与探索,他们最终得到出了一个结论,即《明心宝鉴》中的内容太过浅显易懂,并没有足够的蓄量与深度。在清朝至民国时期,相比于《明心宝鉴》,同类书籍《菜根谭》等书似乎更受青睐,以至于其流行程度远远超过前者。

专家得出的结论并非臆测,相反还可以参照二者内容进行对比进行印证,如关于交友的劝世良言中,《明心宝鉴》这样写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泥,不染而黑”,意思是说,蓬草生于麻中,不用故意扶持就能直立,白色的沙子在淤泥中存在,不用经过刻意染色就会变黑。

《菜根谭》中关于交友方面的话语为:“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云。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意思是说,凡是用人之时,要尽量宽厚而不太刻薄,因为用人太过于刻薄的话,即使是想为你效力的人,也会因为受不了你的刻薄而设法离去。交友的时候,要有选择性,而不可太过于浮滥,否则的话,一些逢迎献媚之辈都会趁机接近你。

两相对比可谓高下立判,《明心宝鉴》只是从表面层次阐述了人的修养,而并没有提炼其本质,反观《菜根谭》则不然,其不仅阐释了一个人本身应有的修养,更提供了培养道德品质的方法与途径,这就是为何《明心宝鉴》会被《菜根谭》等书逐步取代的本质原因。

时至今日,诸多考古专家及文学家已经对《明心宝鉴》进行了刊本校阅,并以大量史籍作为参考,大幅度完善了其最初的全部内容,并公开向社会刊印发行。不得不说,如此举措实在是一件文化界的大好事,对于弘扬中国古典文化、培养少年儿童的道德修养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225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