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玛纳斯县

新疆玛纳斯县,第1张

  想知道玛纳斯的什么呢?

  玛纳斯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昌吉州最西部,准噶尔盆地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85°34′至86°43′,北纬43°28′至45°38′。东接呼图壁县、西邻石河子市,南与和静县为界,北邻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县城玛纳斯镇距石河子市15千米。全县总面积915448平方千米,总人口167012人(2003年)。有汉、哈萨克、维吾尔、回、蒙古族等19个民族。

  县情概况 邮编:832200;代码:652324;区号:0994;拼音:Manasi Xian。 玛纳斯县地处新疆腹地,与北部塔城、西部伊宁呈三角鼎立之势,素有乌鲁木齐“西大门”之称。县人民政府驻地玛纳斯县,东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126公里,距昌吉州政府所在地昌吉市91公里。东,[1]地势自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地貌主要分为三大类型:南部山区与丘陵地、中部平原区、北部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主要河流有玛纳斯河、塔西河两大水系。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酷热,昼夜温差大。 截止2010年1月玛纳斯县总人口(含新湖总场、生产建设兵团)167012人,其中,女81917人,占总人口的4905%。少数民族人口30431人,占总人口的1822%;其中,哈萨克族16986人,占总人口的1017%;回族6864人,占总人口的411%;维吾尔族5542人,占总人口的332%。城镇人口115964人,农业人口80104人,非农人口8690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5%。 县境内居住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满族、达斡尔族、东乡族、壮族、藏族、撒拉族、苗族、朝鲜族、土族、布依族、土家族、侗族、瑶族、彝族、白族、裕固族、水族、纳西族、独龙族、傈傈族、黎族、哈尼族等32个民族。

  编辑本段自然条件

  地形

  玛纳斯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玛纳斯县南部为天山山区,北部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部为冲积扇平原。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坡降为:山区平均50/170,平原区为150/200。地貌可分为三大类型:玛纳斯县

  南部为天山山区和丘陵地,海拔在650米至5200米之间,是优良的夏牧场;中部为冲积平原区,海拔在350至650之间,是全县的粮产区;北部为沙漠区,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海拔在280米至400米之间,其沙漠中的湖滨沙地,部分已开垦成农田。〔山脉〕::县境内的山脉属天山依连哈比尔尕山中段。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5座,最高峰海拔52224米。高山冰川面积2909平方公里,有冰川80多条,其中冰川长3公里的就有5条,是天山第二大冰川区。冰川储水量72亿立方米,是玛纳斯河、塔西河的主要水源地。中山地区系森林草甸区,山体阴坡生长着大量云杉,草类植被茂密,覆盖率达90%,是优良的夏季牧场。

  水系

  有玛纳斯河、塔西河两大河系。玛纳斯河流经玛纳斯县、沙湾县、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最后注入玛纳斯湖,全长324公里,年径流量126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0744平玛纳斯县

  方公里。玛纳斯河主要支流有芦草沟、大白杨沟、呼斯台郭勒、哈熊沟和清水河,汇水面积5156平方公里,灌溉面积为309万亩。塔西河全长100公里,年均径流量为23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614万亩。

  沙漠

  境内的沙漠属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共4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其在县境内的面积约5400平方公里,约占沙漠总面积的10%。

  气候

  玛纳斯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日照充足,干旱少雨等特点。年平均气温7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44℃,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84℃,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374℃。:全年无霜期165——172天,最长达190天。年平均降水量1733毫米,最大年份2511毫米,最大日降水量345毫米。年均降雪量74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7%。积雪深度约15——25厘米,最大年降雪量深度33厘米。全年多东风,在6——7月转为西风,平均风速25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

  土壤

  玛纳斯县的土壤共分7个类型,即灌淤土、潮土、灰漠土、栗钙土、棕钙土、风沙土、盐土。七个土壤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域:灌淤土,在全县灌溉农区均有分布,是玛纳斯的基本农田,面积达236227亩。潮土,分布于玛纳斯县中部冲积扇北缘与河漫滩等地形低洼处,当地群众称之为“下潮地”。灰漠土,主要分布在玛纳斯河、塔西河两河冲积扇中部和上部。栗钙土、棕钙土,是半干旱草原地区形成的热带性土壤,分布在县南部前山丘陵地区,其中前山丘陵地区的南半部主要为栗钙土。风沙土,分布于北五岔乡、六户地乡北部及准噶尔盆地的腹地,属于古玛纳斯盆地的一部分。盐土,是玛纳斯县平原地区分布最广的荒地土壤,常与耕作土壤形成复区,面积为3928325亩。

  编辑本段物产资源

  矿产资源

  有煤、黄铁、铜、银、黄金、铂、碧玉、冰洲石、石灰石、石英、长石、紫砂土、盐等。初步探明,煤储量9亿吨,焦煤8592万吨,黄铁矿3365万吨,紫砂土6009万吨,盐1万吨,铜1000吨,砷3000吨。碧玉,在清乾隆年间就有开采,闻名全国。其黄金生产居全州之首。

  生物资源

  野生动物有雪豹、熊、野驴、狼、跑鹿、黄羊、野猪、野兔、狐狸、旱獭、松鼠、雪鸡、鹰、班鸠、等数10种。药用植物有210种,其中分布在山区182种,平原区189种。珠茅蓼、野葱、水芹菜、荠菜等可作蔬菜食用;乌头、狼毒、大戟、白头翁等可制农药;蔷薇、白榆等可炼胶;荨麻、冰草、独话、柴胡、小叶薄荷可提取芳香油。历史上,玛纳斯是西北地区三大药材集散地之一,所产贝母为大宗,产量多,质量好,远销国内外。黄芪品种多,分布广。常用及名贵药材有甘草、大荔子、锁阳、红花、大云、鹿茸等。每年收购药材约50个品种,3万公斤左右。

  林木

  全县林木品种有104种。主要有杨柳科、榆科、杉科、藜科、柽柳科、蔷薇科、忍冬科等种类鐧惧害鍦板浘

很好,不忙。玛纳斯县平原林场位于位于天山山系北坡中段,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是昌吉回族自治州西的一个驻县单位,该单位负责林场的巡检与维护,工作是不忙的。玛纳斯县平原林场总面积8万多亩,是国有林场以林业科研、农业为主。

昌吉回族自治州。

新疆玛纳斯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临哈密地区,西接石河子市,南与吐鲁番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邻,北与塔城、阿勒泰地区接壤,东北与蒙古国交界。

玛纳斯旅游景点有:中华碧玉园、黑梁湾山庄、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石门子水库水利风景区、回鹘寺。

1、中华碧玉园:中华碧玉园30万平方米全球特大情景步行街,北与玛纳斯县政府无缝对接,西与凤鸣湖公园相连,以得天独厚的核心街区地位,尽纳如潮人流。

2、黑梁湾山庄:黑梁湾山庄系玛纳斯供销社投资兴建集餐饮、别墅、客房、娱乐、滑雪、滑冰为一体的天然环境的度假休闲型山庄。地处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南行6公里,距县城16公里。占地面积600余亩,山庄设有四座独特的别墅,风格各异,错落有致。

3、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有夹河子水库、大海子水库、大湾子水库、下桥子三村水库等小型水库及周边流域,是新疆第二大湿地公园。

4、石门子水库水利风景区:石门子水库水利风景区位于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境内,以有着西北地区第一座百米级碾压砼拱坝的石门子水库为依托,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特点侏罗纪砂砾岩地层和丹霞地貌,石门子水库水利风景区内生态保护较好,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稀有植物的天然宝库。

5、回鹘寺:回鹘寺位于北庭古城西700米处,是目前北疆地区仅存的回鹘寺庙遗址,规模宏伟,风格独特,寺庙座北朝南,南北长705米,东西宽438米,共有15个洞龛、8座配殿、4座库房、5座僧舍,组成一个四合院落。

以上内容参考-中华碧玉园-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491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