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和田玉籽料都带有皮吗?

你知道为什么和田玉籽料都带有皮吗?,第1张

了解和田玉的人都知道,和田玉的籽料外面像穿了件衣服一样带有皮,不要小看这层皮,它的存在不仅是帮助人们辨别籽料和山料的方法之一,有了皮色的籽料,玉质细腻,油脂性好,更具有价值。目前,市场上的和田玉籽料大都有皮色,比较珍贵的“皮”有洒金皮、枣红皮、红皮、秋梨皮等。

和田玉的籽料玉也可以称为籽玉或璞玉。古人把蕴藏有玉之石或未加雕琢之玉称之为璞。璞本身就有皮的含义。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也有记载:“凡璞中藏玉,其外皮曰玉皮”。

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些籽料是如何形成的,不同于山料是从岩石中开采的,籽料一般都来自于河水之中,经过千万年的打磨冲刷而形成的。而皮色的形成是因为在数千年的冲刷打磨之中,还发生了地质运动的化学反应。

根据矿物学家的研究,籽料皮色的产生是因为和田玉长期在河床中浸泡,发生了氧化作用,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二铁所形成。大多数和田玉的皮色,都是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经过长期浸泡等条件在籽料外部形成的各种皮色。也有专家学者把和田玉经长期浸泡形成的不同氧化色称为“沁”或“浸”,因此,有人把籽料次生氧化色称为沁色。和田玉的皮色,是在千万年间慢慢形成的,大多产生在玉的质地密度不大、硬度不够,尤其是在有绺裂的地方。籽料皮上的颜色一般是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是由浅至深。

和田玉的籽料一般呈浑圆状,根据其皮色的特点又可以将外皮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如果皮的表面有一层不同颜色的毛毡,这样的籽料多为石皮籽料,这类籽料在10倍的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其表面有无数细小的呈毛毡状的“小砂眼”。

现在市场上的籽料多会保留皮色,一方面是其价值的保障,另一方面玉雕师们也善用巧思根据皮色的不同雕刻出不同极具观赏性的作品。

  第一种:

  磨光料加假皮

  难分辨指数★☆☆☆☆

  内行第一眼就看到那颜色太不自然了,最多的是橘红色,这类料子基本没有汗毛孔,料子也透(青海料居多),大多为各地次品料磨光上色,非和田玉。一般玩家都可以分辨的出,卖家不会在行家面前拿出来,这类东西大多归纳为一个箱子或者穿在绳子上当项链卖,有时也被卖家挂在身上招揽顾客,现在也有玉贩专门做此生意,磨光料一般也可以称作滚料。

  第二种

  次品籽料烧假皮

  难分辨指数★★☆☆☆

  把品象不好很难出手的低档籽料烧出假皮出售,买家会以汗毛孔等方法分辨出是否籽料,从而被艳丽的皮色所吸引,买家心理会有花钱买块皮的想法,所以这样要比没皮时的垃圾料容易出手的多,且价格不低。皮色较第一种自然,可也难不倒有经验的买家,这类假皮浮于表面,或类似糖霜,殊于层次,经常会做出很自然的撒金皮,枣红皮等高档皮色,但可以根据有沁色的地方和外延的色差来辨别,所以大家不要认为垃圾料就不会做假皮。

  第三种

  山料滚成籽料模样加皮掩盖痕迹

  难分辨指数★★★☆☆

  (暂时没有找到)

  一般体现为大件,有时候我们会看见肉质较好的材料,重量都在1公斤以上,可是上了假皮,本来那块料就可以卖上好价钱,但是为什么卖家还会上假皮呢有好几种可能,有的希望卖上更高的价钱,可是行家里手都看的出来是假皮啊!在反复咨询了玉器厂资深师傅以后,毛塞顿开,做这类假皮只是一种障眼法,把行家里手的注意力转移到皮上,使其疏忽了料子的真假,其实这种所谓的籽料是由山料或山流水模仿籽料的样子切割、雕琢,可以说是以假乱真,特别是在卖家那种日光灯下更难辨别,不过经过玉器师傅加工成山籽也就野变凤凰了。

  第四种

  皮上加皮

  难分辨指数★★★★☆

  这类假皮一般做在上等籽料上,在本身带皮,皮色不艳丽的情况下在自然皮上加色,从而达到皮色鲜艳,价格翻倍的效果。也可称为"加强皮"。这类假皮层次分明,有真有假,极难分辨!或许可以带些84洗涤液反复檫洗,不过现在做假皮的原料更新教快,不是所有假皮都可以用84洗掉的,有时行家里手都会被这些皮子所迷惑,举棋不定,可行的办法是用强光照出内在的沁色,观察里面的沁色和外面的皮色颜色是否一致以及外面的鲜艳皮色有无内沁和呼应,特别是出现鲜艳的枣红皮时就要当心了

  也叫二次皮!!!!!!!!!!!!!!!!

  第五种

  用矿物质做物理假皮

  这类假皮是最高档的了,只会运用到高档籽料上,一般为羊脂级的,他利用生成籽料皮的天然矿物质用一种独特的配方缩短皮子形成时间,在很短时间里使材料上形成他想要的各种皮色沁色,如果说前几种皮子还可以用84或其他洗涤用品辨别的话,这种皮子是用什么办法都辨别不了的,属于高级做法,一般卖家都无法获得此配方,顾客购买低端材料时是不会遇到此类情况的。不过这种假皮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属于"真皮"了,假亦真时,真亦假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1044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