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江绿泥石
长江绿泥石主要产于重庆以上的长江中上游(泸州、宜宾等地)地段。长江绿泥石俗称绿豆石、葡萄是或绿泥石,耐磨耐酸碱。
所采集的带绿色、质地细腻、表面光滑、硬度较大(6-65)的怪石卵石,它比较韧,虽然少出画面,但容易成形。因色绿、质细、光滑、圆润,给人以素雅的感觉,而深受各界人士的宠爱。
2、哈密奇石
新疆哈密留有大量硅化木,风凌石、泥石、玛瑙、玉石、孔雀石、火山石、蛋白石、鸡血石、羊肝石、千层石等各类大漠奇石。 这些石料经过上亿年的风吹、雨淋、侵蚀,其造型千姿百态,具有奇石的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险、幽等多个方面的特点。
3、彩泥石
质地比较细腻,具有各种颜色,主要以欣赏画面为主,个别精品具有山水、动物、人物等图案,产量极少。哈密南戈壁,主要分布在南湖煤矿周围产量比较少,主要已彩泥石为主。
4、黄泥石
具有单一的黄褐色,个别有沙漠漆和包浆,造型变化相对比较大,主产自魔鬼城。含有大量的泥沙,由于湖水的消退和蒸发,湖水中的泥质细小颗粒物沉积而形成的。
这些泥岩又经过地壳几千万年的运动,经过挤压、抬升裸露在地表后。在南湖戈壁这样特殊的地质、气候条件下,经过大自然风沙的打磨才最后形成了这种大漠瑰宝。
5、黑泥石
颜色以青、黑色为主,没有其它颜色;泥石表面纹络丰富,极个别的泥石纹络石山面有金**的沙漠漆。分布在南戈壁彩石山一带,比较零散,距七克台200公里,是由七克台农民在本世纪初发现。
-长江绿泥石
-哈密奇石
-泥石
有。风凌石是中国大西北最具特色的典型奇石,分石灰岩、花岗岩和玛瑙质等几大类,具高度收藏和观赏价值。该石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磁性,能吸住磁铁。该石生长在内蒙和新疆戈壁风沙口地带,经上亿年的风吹、雨凌、侵蚀,其千姿百态。
和田玉
和田玉石,出自新疆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巴音郭楞州等地。和田玉石分为山料和籽料,矿采的叫山料,主要产于昆仑山,河里捞的则称籽料,主要产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其最著名的品种就是羊脂玉与和田白玉。羊脂玉:含闪透石达99%,呈脂白色或接近脂白颜色,或稍泛淡青、乳黄等色,质地细腻滋润,油脂光泽,微透明,石花等杂质在10%以下,糖色少于30%。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色泽以白为主,常微带灰绿、淡青、褐黄、肉红或紫灰等色调,质地纯净细腻,光泽莹润,不透明,糖色小于30%;若其中糖色占30~85%者,又称糖白玉。
大漠石
大漠石,又称戈壁石、风凌石、风砺石等,出自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边,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和昌吉州奇台县附近。该石种属典型的荒漠风成石,其原石质地为玛瑙石、碧玉石、玉髓、玄武岩、木化石、千层石等,是在戈壁沙滩特有的地质、地理环境下,经风蚀、沙磨而形成的造型奇特、似景似物、多姿多彩之观赏石。
硅化木
硅化木,又称木化石,主要出自新疆哈密地区的大南湖、沙尔湖、伊吾县的淖毛湖、巴里坤县的三塘湖一带,及昌吉州的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县境内。尤以奇台县将军戈壁北部边缘的石树沟最多,在1165平方公里范围内,裸露于地表的硅化木达近千株。奇台县硅化木群是亚洲地区蕴藏数量最多、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硅化木群。
玛瑙石
玛瑙石,出自新疆哈密火山岩荒漠地区的淖毛湖戈壁和沙尔湖戈壁一带。玛瑙属火山岩产物,由隐晶质纤维状玉髓组成,摩氏硬度约为7,主要生成于中基性熔岩的空洞及裂隙中。新疆玛瑙石属戈壁坡积型风成石,其体量及石肤的天成性,均适宜作奇石观赏。
新疆玛瑙石是在强风蚀、强物理风化等独特环境中生成的,一般体量不大,石体坚硬莹润、色泽绚美、纹理绮丽,色彩主要有红色、琥珀色和白色等,其中以红色为最好。其造型依原生空间和后期风蚀的不同,有山景、动物等,形色俱佳、意境深远者可谓珍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