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变石的介绍

亚历山大变石的介绍,第1张

亚历山大变石(ALEXANDRITE)又称变石,中国古代称“狮负”、“紫翠玉”,英文名称为Alexandrite,俄文名称“Александрит”,是金绿宝石的一个变种,金绿宝石中的猫眼是五大名贵宝石之一。

变石变色的原因从变石的吸收光谱中可找到解释。部分金绿宝石对光有选择性的吸收现象,吸收橙-黄绿色的光,对红光及绿光则基本上不吸收。这样白天阳光中绿色波长的光较强,宝石便呈现绿色,晚上红色波长的光较强,宝石在烛光下便呈现出红色。

影响变石价格的因素主要为变石的变色效果、大小、透明度及瑕疵多少。一般说来,变色效果愈明显,如白天呈翠绿色,晚上呈鲜红色,则价格愈高。但正常情况下,具这样明显变色效果的宝石极少,一般是白天呈暗绿色,晚上呈红褐色,即白天像暗绿碧玺,晚上像石榴红。

今天变石的产量已极为稀少,最重要的来源是巴西和斯里兰卡,。变石和猫眼一样,在矿物学中属于金绿宝石,只是由于具有不同的光学特点而成为两种不同的宝石。变石属斜方晶系,晶体常呈短柱状和板状。可呈变色(绿色、红色),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光率为1745-1754,二色性强,非均质体。硬度85,密度373克/立方厘米。韧性极好。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都可以出现微弱的红光。

变石(亚历山大石)与相似宝石的区别。目前的珠宝市场上用人造刚玉变石、人造尖晶石变石、人工合成变石冒充天然变石出售。肉眼鉴别的主要依据是:多色性、包裹体特征和颗粒大小。天然变石在日光下呈深绿色或萤绿色,粒度小于1厘米。具三色性。具有气、液两相包裹体。人造刚玉变石只具有二色性。人造尖晶石无多色性。人造刚玉变石、人造尖晶石变石具有气、液包裹体和弧形色带。鉴定的最可靠的方法是测定其密度。

变石(亚历山大石)的评价与选购。变石(亚历山大石)应以完美的变色效应为评价与选购的依据。多数情况下,灯光下变石呈深红色到紫红色;日光下呈淡黄绿色和蓝绿色。最佳的祖母绿色和红宝石的红色很少见到。

变石(Alexandrite)的主要产地有斯里兰卡、巴西,其它的有缅甸、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俄罗斯乌拉尔山的矿藏,已几乎枯竭。变色优美的变石(Alexandrite)价格高昂,超过一克拉的优质变石甚至比同等大小的优质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更加昂贵。但即使你有充裕的金钱,也极难获得这样的宝石,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基本信息变石,也称亚历山大石,据传说1830年,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生日那一天,发现了变石,故将这种宝石命名为“亚历山大石”。变石的英文名称为Alexandrite,俄文名称“Александрит”,音译为“亚历山大石”。变石古称紫翠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148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