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木槿属植物)详细资料大全

扶桑(木槿属植物)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扶桑(拉丁学名:Hibiscus rosa-sinensis)别名:佛槿、朱槿、佛桑、大红花、赤槿、日及、木槿、红扶桑、红木槿、桑槿、火红花、照殿红、宋槿、二红花、花上花、土红花、假牡丹、吊兰牡丹、中国蔷薇。

扶桑是中国名花,在华南栽培很为普遍。花期长,几乎终年不绝,花大色艳,开花量多。加之管理简便,除亚热带地区园林绿化上盛行采用外,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为重要的温室和室内花卉。同时也可供药用。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扶桑 拉丁学名 :Hibiscus rosa-sinensis 别称 :佛槿、朱槿、佛桑、大红花、赤槿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锦葵目 科 :锦葵科 属 :木槿属 种 :扶桑 分布区域 :中国南部、东南亚、美国东南部、夏威夷 花语1 :微妙的美,新鲜的恋情 花语2 :纤细美,体贴之美,永保清新之美 形态特征,品种分类,常见品种,同属植物,生长环境,地理分布,繁殖方法,栽培技术,处理方法,换盆修剪,出房管理,病害防治,主要价值,园林套用,药用价值,文献记载,国花市花, 形态特征 叶似桑叶,也有圆叶。腋生喇叭状花朵,有单瓣和重瓣,最大花径达25厘米,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茎直立而多分枝,高可达6米。叶互生,阔卵形至狭卵形,长7~10厘米,具3主脉,先端突尖或渐尖,叶缘有粗锯齿或缺刻,基部近全缘,秃净或背脉有少许疏毛,形似桑叶。花大,有下垂或直上之柄,单生于上部叶腋间,有单瓣、重瓣之分;单瓣者漏斗形,重瓣者非漏斗形,呈红、黄、粉、白等色,花期全年,夏秋最盛。 扶桑花的外表热情豪放,却有一个独特的花心,这是由多数小蕊连结起来,包在大蕊外面所形成的,结构相当细致,就如同热情外表下的纤细之心。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扶桑》:“扶桑产南方,乃木槿别种。其枝柯柔弱,叶深绿,微涩如桑。其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者尤贵,呼为朱槿。” 明·徐渭《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诗之一:“忆别汤江五十霜,蛮花长忆烂扶桑。”清·吴震方《岭南杂记》卷下:“扶桑花,粤中处处有之,叶似桑而略小,有大红、浅红、黄三色,大者开泛如芍药,朝开暮落,落已复开,自三月至十月不绝。” 品种分类 扶桑品种繁多,全球有 3 000种以上,以夏威夷为最多。我国品种不多,习惯上以花瓣为第一级、花色为第二级、花径为第三级分类标准。适于庭院种植的有小旋粉、迷你白、花上花(这种在花丝管上有花瓣的朱槿,中国古代以佛桑、花上花等名称之,见右图)、粉牡丹、粉西施等品种,适于盆栽的有艳红等品种。 常见品种 美丽美利坚(AmericanBeauty),花深玫瑰红色。 橙黄扶桑(Aurantiacus),单瓣,花橙红色,具紫色花心。 黄油球(Butterball),重瓣,花**。 蝴蝶(Butterfly),单瓣,花小,**。 金色加州(CaliforniaGold),单瓣,花金**,具深红色花心。 快乐(Cheerful),单瓣,深玫瑰红色,具白色花心。 锦叶(Cooperi),叶狭长,披针形,绿色,具白、粉、红色斑纹。花小,鲜红色。 波希米亚之冠(CrownofBohemia),重瓣,花**可变为橙色。 金尘(GoldenDust),单瓣,橙色,具橙**中心。 呼拉圈少女(HulaGirl),单瓣,花大,花径15厘米,**变为橙红色,具深红花心。 砖红(Lateritia),花橙**,具黑红色花心。 纯黄扶桑(Lute),单瓣,花橙**。 马坦(Matensis),茎干红色,叶灰绿色,单瓣,花洋红色,具深红色脉纹及花心。 雾(Mist),重瓣,花大,**。 主席(President),单瓣,花红色,具深粉花心。 红龙(RedDragon),重瓣,花小,深红色。玫瑰(Rosea),重瓣,花玫瑰红色。 日落(Sundown),重瓣,花橙红色。 斗牛士(Toreador),单瓣,花大,花径12~15厘米,**具红色花心。 火神(Vulcan),单瓣,花大,红色。白翼(WhiteWings),单瓣,花大,白色。 同属植物 吊灯扶桑 植物名称:吊灯扶桑 别名:吊灯花,吊篮花 学名:Hibiscus schizopetalus 科属:木槿科木槿属 形态特征:同扶桑基本一致,主要区别为花梗细长,大而下垂,花瓣深烈成流苏状,而且向上卷,如同垂吊的花灯;单体雄蕊和雌蕊要比花冠长很多,远伸出花冠外。 原产分布:原产非洲中部。现我国华南地区可露天栽培,北方为温室花卉。 生长环境 扶桑又名朱槿,原产我国南部。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霜.不耐阴,宜在阳光充足、通风的场所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最好,冬季温度不低于5℃。 扶桑系强阳性植物,性喜温暖、湿润,要求日光充足,不耐阴,不耐寒、旱,在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只能盆栽,在温室或其他保护地保持12~15℃气温越冬。室温低于 5℃。叶片转黄脱落,低于 0℃,即遭冻害。耐修剪,发枝力强。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但以富含有机质,pH65~7的微酸性壤土生长最好。 地理分布 国花:马来西亚、巴拿马和斐济群岛共和国 州花:夏威夷 原产地:中国 扶桑在中国栽培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先秦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汤谷上有扶桑”,晋朝嵇含的《南方草木》中则记载“其花如木槿而颜色深红,称之为朱槿”、“深红色,花五出”等。 扶桑的品种较多,异彩纷呈,根据花瓣可分为单瓣、复瓣,根据花色可分为红、粉红、黄、青、白等,其中深红重瓣者略似,不为多见,故有朱槿之名。 扶桑的栽培品种锦叶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 cvCooperi)又名锦叶大红花,以观叶为主,叶子色彩有白、红、黄、绿等斑纹变化,十分美丽。 繁殖方法 常用扦插和嫁接繁殖。扦插,除冬季以外均可进行,但以梅雨季节成活率高。插条以一年生半木质化的最好,长10厘米,留顶端叶片,切口要平,插于沙床,插后约3周生根。嫁接,多用于扦插困难的重瓣花品种,枝接或芽接均可,砧木用单瓣花扶桑。 扦插繁殖:5~10月进行,以梅雨季成活率最高。冬季在温室内进行。插条以正年生半质化枝条最好,长10厘米,剪去下部叶片,留顶端叶片,切口要平,插于沙床,保持较高空气湿度,室温为18~21℃,插后20~25天生根。用03%~04%吲哚丁酸处理插条基部1~2秒,可缩短生根期。根长3~4厘米时移栽上盆。 嫁接繁殖:在春、秋季进行。多用于扦插困难或生根较慢的扶桑品种,尤其是扦插成活率低的重瓣品种。用枝接或芽接,砧木用单瓣扶桑。嫁接苗当年抽枝开花。 重瓣扶桑的嫩枝扦插育苗 温室内塑胶小拱棚嫩枝扦插法生根率高、生根快,是一个高效快速繁殖重瓣扶桑的好方法。 条件准备 在温室地面搭建高05m、长3~5m的塑胶小拱棚,扣膜时让一端始终敞开,其它各端都用砖压好扣严,这样使小棚内的光照、温度和湿度保持稳定状态。扦插基质为蛭石和珍珠岩按照体积比为1∶1混合而成,装入直径10cm、高10cm的塑胶育苗钵,浇透水,摆放在小棚内的畦面上。 生根剂配制方法是:精确称取05g吲哚丁酸纯品加95%医用酒精50ml溶解,加蒸馏水,并且用蒸馏水定容到1L。 扦插 一年四季均可扦插,扦插宜在早晚或阴天进行,随采随插。选择新梢多且生长量大的健壮植株,采集无病虫害半木质化新梢。将新梢剪成长10~15cm,留有3片叶的扦插条,另外为了节省材料也可以剪成短插条,效果也很好。扦插前将插条基部3cm在生根剂里浸泡2秒,晾1~5分钟后扦插。插前必须在基质上用比扦插条略粗的竹棍打孔,深3~4cm,把插条插上,插后将孔口缝隙捏实,每个育苗钵扦插1支插条,使叶片尽可能舒展见光。扦插后立即再喷淋透水,然后洒上2000倍液适量多菌灵药液,消毒,扣好塑胶小拱棚薄膜。 生根期管理 控制稳定良好的生根环境是扦插成败的重要环节,保证白天棚内温度在25℃~29℃,夜间高于15℃,相对空气湿度在80%~90%。通过对温室大环境的控制保证小棚内小环境稳定,冬季阳光温和,利用开窗通风降温和关窗盖苫调节温度。而夏季阳光强烈,高温比较难控制,降温除了通风外还要在小棚上加盖一定透光率的遮荫网(一般透光率在30%~50%),晴天午间是棚内空气温度上升最快的时候,此时一定要做好喷水降温,观察温度变化并经常给棚外喷水。还要经常检查插床,及时捡去死株、烂叶。刚开始第一周,插床要求保持空气湿度90%以上,以后可逐渐降低;扦插15天后开始产生愈伤组织,20~25天即生根。当大部分扦插条根系长到15~20cm时逐步揭开棚炼苗,只在中午高温时短时喷水,以05%尿素+01%磷酸二氢钾作为叶面肥,傍晚喷,7天喷1次。炼苗15天后萌发的新梢叶片转浓绿色时先后揭去塑胶布和遮荫网,一般从扦插到移栽需40~45天。 移栽 当根系长到6cm以上时,已经有褐色的老根形成,此时扦插苗抗逆性提高了,可以适时移栽。移栽最好选择阴天进行,选择露地畦栽。事先整好平畦(12m×50m)。为防止发生立枯病,在畦面上撒多菌灵(3~5g/㎡),然后用平耙耧匀,开深10cm定植沟,10cm一株排列摆好苗,回土扶正踩实。做到根系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尽量短,行距30cm,每畦3行(150株/畦),浇透水,上搭遮荫网。移栽后如遇大晴天和大风天,可在中午用喷雾器往叶片上喷水3~4次。土壤略变硬时,及时用小锄松土,移栽20天后把遮荫网撤去,以后适时锄草、浇水、追肥和打药。 栽后促壮 新栽的幼苗抗病力弱,生长缓慢,需要叶面施肥,具体方法是自栽后1周起,每周喷1次,配方是05%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和005%微肥(含硼酸、硫酸锌、EDTA螯合铁),使苗木迅速缓过来,叶片颜色变浓绿,厚度增加,光合作用能力明显提高,生长健壮。 北方全年管理 在北方地区,重瓣扶桑扦插生根后适宜采用塑胶育苗钵集中栽植,培养2个月根系布满土坨,应移栽到瓦盆。重瓣扶桑不耐低温,在气温低于15℃下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容易落花,5℃以下叶片迅速萎蔫。露地苗应在9月上旬前上盆,北京地区9月中下旬天气转凉就应从室外搬进室内,需要在温室内越冬。冬季如温度等条件有保证,可花开不断。病虫害中以蚜虫、介壳虫和白粉虱最为常见,喷3000倍液18%阿维菌素或2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杀除,挂**黏虫板也有一定效果。 栽培技术 光照不足,花蕾易脱落,花朵缩小,每天日照不能少于8小时。扶桑对肥料需求较大,在栽培中要及时补光。盆栽扶桑,一般于4月出房,出房前换盆,适当整形修剪,以保持优美的树冠,生长期浇水要充足,不能缺水,也不能受涝,通常每天浇水一次,伏天可早晚各一次。地面经常洒水,以增湿降温,防止嫩叶枯焦和花朵早落。10月底天凉后,移入温室,温度保持在12℃以上,并控制浇水,停止施肥。栽培场所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常发生蚜虫、蚧壳虫、烟煤病等,应注意改善环境条件和选择合适农药喷洒防治。 处理方法 扶桑在南方多栽植于池畔、亭前、道旁和墙边,全年大红花开花不断,异常热闹。长江流域和北方常以盆栽点缀阳台或小庭园,在光照充足条件下,观赏期特别长。也是夏秋公共场所摆放的主要开花盆栽植物之一。扶桑在贮运过程中,若低光照、土壤过乾和乙烯存在,均会引起花蕾和花朵脱落。盆栽扶桑必须在贮运前2周喷洒05~08毫摩尔研的硫代硫酸银溶液,贮运温度为20~21℃,相对湿度80%,可忍耐黑暗环境不超过3天。 换盆修剪 盆栽用土宜选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每年早春4月移出室外前,应进行换盆。换盆时要做3件事:一是换上新的培养土;二是剪去部分过密的卷曲的须根;三是施足基肥,盆底略加磷肥。 为了保持树型优美,着花量多,根据扶桑发枝萌蘖能力强的特性,可于早春出房前后进行修剪整形,各枝除基部留2~3芽外,上部全部剪截,剪修可促使发新枝,长势将更旺盛,株形也亦美观。修剪后,因地上部分消耗减少,要适当节制水肥。 出房管理 扶桑时阳性树种,5月初要移到室外放在阳光充足处,此时也是扶桑的生长季节,要加强肥水、松土、拔草等管理工作。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浇水应视盆土干湿情况,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开花。秋后管理要谨慎,要注意后期少施肥,以免抽发秋梢。秋梢组织幼嫩,抗寒力弱,冷天会遭冻害。 及时进房扶桑不耐霜冻,在霜降后至立冬前必须移入室内保暖。越冬温度要求不低于5℃,以免遭受冻害;不高于15℃,以免影响休眠。休眠不好翌年生长开花不旺。凡朝南的保温条件好的家具屋都可以越冬,天气较冷时可盖纸或盖塑胶薄膜保暖。初移室内每天白天要开窗通风,留意盆土干湿变化,适当浇水。最冷天,浇水有预防冻害的作用,但施肥应停止。 病害防治 常发生叶斑病、炭疽病和煤污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刺蛾危害.可用10%除虫精乳油2000倍液喷杀。 美丽的扶桑 扶桑叶黄防治 扶桑又名朱槿牡丹,原产于我国南方,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栽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略偏酸性土壤为好。扶桑于4月底~5月初移出室外,进行修剪、换盆后放在向阳处。生长期每周浇一次稀薄液肥。 扶桑生长期叶如果变黄脱落,主要是浇水不当造成的。扶桑浇水也要见于见湿;盆土常湿,影响根系呼吸,严重时还会烂根,死亡。扶桑在养植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土壤碱化。10月移人室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上,温度低会引起脱叶。 另外,室外扶桑在夏季大暑前后,中午要适当遮荫,立秋后要注意增加喷水次数,降低温度。 主要价值 园林套用 扶桑鲜艳夺目的花朵,朝开暮萎.姹紫嫣红,在南方多散植于池畔、亭前、道旁和墙边,盆栽扶桑适用于客厅和入口处摆设。木槿又名朝开暮落花,原产我国和印度。喜温暖湿润气候,宜阳光充足,也稍耐阴,耐干旱,耐湿,耐瘠薄土壤,抗寒性较强。 药用价值 别名大红花、红木槿、月月红、木花、公鸡花。 来源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以根、叶、花入药。根、叶全年可采,夏秋采花,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 性味甘寒,调经、清肺、化痰、凉血、解毒、利尿、消肿。 根:用于腮腺炎,支气管炎,尿路感染,子宫颈炎,白带,月经不调,闭经,肺热咳嗽、急性结膜炎、鼻血。 叶、花:外用治疔疮痈肿,乳腺炎,淋巴腺炎。 花:月经不调。 扶桑花、叶、茎、根均可入药,主用根部。 用法用量根或叶05~1两;鲜花1两。鲜花、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 《本草纲目》对扶桑的介绍不多,只认为扶桑“甘,平,无毒。”,而主治方面只有“痈疽腮肿,取叶或花,同白芙蓉叶、牛旁叶、白蜜研膏傅之,即散。” 其实扶桑的花,叶,茎,根都可药用,中医主要使用根部。 本草纲目 叶、茎及根可四季采收,花季采花。采后去泥土杂质,晒干备用(茎及根切片),或用鲜品。用于调经、腮腺炎或关节炎则酒炒套用。 通常作汤剂或炖剂。外用则以鲜花或叶捣烂敷患部。 扶桑的花在花季时采,采后去泥土等杂质,可晒干备用或用鲜品,通常作汤剂或炖剂。外用可以鲜花捣烂敷患部。扶桑的花含棉花素、槲皮苷、山奈醇、醋类、矢车菊葡萄糖苷、秸液质、维生素。在中医而言,扶桑的花性味甘寒,有凉血、解毒、利尿、消肿、清肺、化痰等功效,适用于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鼻血、月经不调、肺热咳嗽、腮腺炎、乳腺炎、等病症。 叶及茎 扶桑的叶及茎四季可采,采后去泥土等杂质,可晒干备用或用鲜品,茎需切片,外用则以鲜叶捣烂敷患部。扶桑的叶及茎含萨壳固醇、蒲公英甾醇、乙酸脂类及酶等。扶桑的叶主要用于治理皮肤生疮。 扶桑的根四季可采,采后去泥土等杂质,可晒干备用,根需切片。扶桑的根含支鞣质,功效与花类似,是中医主要的药用部分。 文献记载 《耕园驿佛桑花》宋蔡襄 溪馆初寒似早春,寒花相倚媚行人。 可怜万木凋零尽,独见繁枝烂熳新。 清艳衣沾云表露,幽香时过辙中尘。 名园不肯争颜色,灼灼夭桃野水滨。 佛桑,植物名。灌木。叶卵形。花冠大型,有红、白等色。多栽于我国南方。全年开花,为著名的观赏植物。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扶桑》:“扶桑产南方,乃木槿别种。其枝柯柔弱,叶深绿,微涩如桑。其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者尤贵,呼为朱槿。” 明·徐渭《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诗之一:“忆别汤江五十霜,蛮花长忆烂扶桑。”。 特征形容: 热情豪放,艳丽热情 国花市花 扶桑由于栽培容易,观赏期长,各国人民非常喜爱 亚洲的马来西亚,非洲的苏丹,大洋洲的斐济和美国夏威夷分别定为国花或州花。同时它也是中国广西南宁和云南玉溪的市花 可见扶桑在亚、非等洲的地位。 美国的赫梅特国际公司、斯托克斯热带植物公司。艾格艾(IGI)贸易公司,荷兰的门·范文公司、波索斯植物公司,以色列的亚格苗圃,英国的汤普森·摩根公司,德国的杰利托(Jelitto)公司和澳大利亚的奥斯太平洋公司,在扶桑的育种、繁殖和生产方面都非常有名,尤其是美国的几家公司更为著名。 朱槿——南宁市花 “扶桑”原产我国,我国南方广泛种植。在夏季,扶桑更是花多叶茂,被誉为“朱槿牡丹”。古诗赞颂道:“才飞建章火,又落赤城霞”,“焰焰烧空红佛桑。” “扶桑”是广西南宁市市花,不过这里都用“朱槿”这个名称。因为“扶桑”和“扶丧”谐音,而“吊钟”和“吊终”相谐,更不妙了。南宁人不但喜爱“朱槿”,满街栽种,而且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屋顶也设计成一朵倒吊的特大的朱槿花,每年的中国——东协博览会就在这里召开。 “扶桑”又是马来西亚的国花,不过那里叫“大红花”——班加拉亚。马来西亚人把“大红花”当作马来民族的热情、爽朗的象征,比喻热爱祖国的烈火般的 。 “扶桑”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花、叶、根都可入药。叶性甘乾,有清热解毒作用。花性甘凉,有清肺、化痰、凉血、解毒功效,外敷可治痈肿毒疮。新近发现它还有降低血压作用,茎皮可制绳索和麻袋。

木棉花开花季节

木棉花又叫做木棉、琼枝、斑枝花等,属于春季开花的花卉植物,具体花期是在每年的3-4月份,花期持续时间在15天左右,只有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开花才能更多。

木棉花喜温畏寒,最好在4-5月或者9月进行种植,这时的气候较为适宜,一般在种植后一到两年才能开花,花朵以红色和橙色居多,其他颜色的花较为少见。

不同品种木棉花开花时间

木棉花的常见品种有长果木棉、大腹木棉、龟纹木棉、青皮木棉、爪哇木棉、美人树、大果木棉、非洲木棉等等。

爪哇木棉:爪哇木棉的花期在春季的3-4月,花朵与叶片同时开放,多数簇生,花瓣呈倒卵状长圆形,颜色为白色,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长果木棉:长果木棉的花期在3月,有红色、橙色、**等花色,花朵单生于叶枝的近顶端,花瓣呈肉质,多生长在石灰岩山林内。

不同产地木棉花开花月份

木棉花多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的主要产地有广西、江西、云南、四川、贵州、广东、福建等省份,多见于干热河谷以及稀树草原之中。

云南木棉花:云南盛产长果木棉,产地为镇康、盈江、思茅等地,花期在3月,植株的花药呈卵椭圆形,花朵单生,花色为红色、橙色、**。

贵州木棉花:贵州木棉花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片呈革质,沿脉尤多,花期在3-4月份,花朵颜色多为橙红色。

福建木棉花:福建木棉花多作为行道树栽培,植株的花期在9月至次年1月,花冠为淡紫红色,花瓣反卷,果实成熟后有絮状物长出。

木棉树是一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生长的落叶大乔木,木棉树为木棉科落叶乔木。原产地不明,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台湾在1645年引入普遍栽植。

分布区域:中国、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西亚等国。在我国,木棉树广泛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

木棉树生于海拔1400到17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及稀树草原,也可生长在沟谷季雨林内,也有栽培作行道树的。生命力顽强的木棉籽,即使是极恶劣的生存环境,也能够发芽生长。

木棉花象征:英雄、爱慕对象、珍惜幸福。

木棉树的花期在每年的3~4月份。

木棉树的传说:五指山有位黎族老英雄,叫吉贝,在一次战斗中,被叛徒出卖,吉贝被抓。

最终导致吉贝被敌人残忍杀害。

相传,后来吉贝就化作了那高大挺拔的木棉树,当地人民就将木棉树叫做“吉贝”来纪念这位民族老英雄。

关于木棉树

别称攀枝花、莫连、红茉莉、莫连花、红棉、斑芒树,是一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生长的落叶大乔木,高10~20公尺。

木棉树为木棉科落叶乔木。

原产地不明,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台湾在1645年引入普遍栽植。

木棉树的生长环境

木棉树生于海拔1400(~17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及稀树草原,也可生长在沟谷季雨林内,也有栽培作行道树的。

生命力顽强的木棉籽。

即使是极恶劣的生存环境,也能够发芽生长。

木棉树的分布范围

木棉树生于山地阳坡及村边、路旁。

春季采花,夏秋剥树皮,春秋采根。

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海南、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

攀枝花与木棉花没有区别,木棉花和攀枝花是同一种花,攀枝花是木棉花的另一个别称。

木棉又叫红棉、攀枝花,它是木棉科属的落叶大乔木,原产地在印度,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达十米到二十五米。木棉花是南方的特产,是广州市的市花,五片拥有强劲曲线的花瓣,包围一束绵密的**花蕊,收束于紧实的花托,一朵朵都有饭碗那么大,迎着阳春自树顶端向下蔓延。

早春2、3月份,又是木棉花盛开的季节,长得漂亮,广东有句俗话,木棉花开,冬天不再来,意思就是只要看到木棉花开了,温暖的春天也来临了。早春2月,正是木棉花开的日子,在一些种有木棉树的地方,就会陆续开出灿烂的花朵,远远望去,一树的橙红,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木棉花的花语:

木棉花的花语是: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眼前的幸福,木棉花代表生气、希望和将来。据说四月的第十一天是木棉花开的日子。

木棉花较大,色橙红,极为美丽,可供欣赏。古代广州木棉树种植甚广,其中以南海神庙前的十余株最为古老。每年旧历二月,木棉花盛开,每天来观者达数千人,场面热闹,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庙古木棉花歌》颂之。现在南海神庙仍有两棵古木棉,久经风霜,挺拔依然。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木棉花的别名 5 来源及产地 6 性味 7 功能主治 8 木棉花的用法用量 9 化学成分 10 木棉花的药理作用 11 木棉花药典标准 111 品名 112 来源 113 性状 114 鉴别 115 浸出物 116 性味与归经 117 功能与主治 118 用法与用量 119 贮藏 1110 出处 12 藏药部颁标准 121 拼音名 122 英文名 123 标准编号 124 来源 125 性状 126 炮制 127 性味 128 功能与主治 129 用法与用量 1210 贮藏 1211 附注 13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木棉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木棉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木棉花 1 拼音

mù mián huā

2 英文参考

kapok [朗道汉英字典]

mon bombax flower,flower of silk cott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木棉花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分册记载有此中药的部颁标准。

4 木棉花的别名

攀枝花[1]

5 来源及产地

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Merr的花。主产广东、广西等地。[1]

6 性味

甘,凉[1]。

7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血。治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肺结核咯血,血崩,痔疮出血。[1]

8 木棉花的用法用量

煎服:6~9g[1]。

9 化学成分

本品含鞣质及木棉胶[1]。

10 药理作用

本品有一定抗肿瘤作用[1]。

11 木棉花药典标准 111 品名

木棉花

Mumianhua

GOSSAMPINI FLOS

112 来源

本品为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Merr的干燥花。春季花盛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13 性状

本品常皱缩成团。花萼杯状,厚革质,长2~4cm,直径15~3cm,顶端3或5裂,裂片钝圆形,反曲;外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内表面被棕**短绒毛。花瓣5片,椭圆状倒卵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3~8cm,宽15~35cm;外表面浅棕**或浅棕褐色,密被星状毛,内表面紫棕色,有疏毛。雄蕊多数,基部合生呈筒状,最外轮集生成5束,柱头5裂。气微,味淡、微甘、涩。

114 鉴别

(1)本品粉末淡棕红色。星状非腺毛众多,由多个呈长披针形的细胞组成,为4~14分叉,每分叉为一个单细胞,长135~474μm,胞腔线形,有的胞腔内含棕色物。花粉粒类三角形,直径50~60μm,表面有网状纹理,具3个萌发孔。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酸乙酯25ml,浸泡2小时,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棉花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一丙酮一甲酸(20:4: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15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50%。

116 性味与归经

甘、淡,凉。归大肠经。

117 功能与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痔疮出血。

118 用法与用量

6~9g。

119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1110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2 藏药部颁标准 121 拼音名

Mumianhua

122 英文名

FLOS GOSSAMPINI MALOBARICAE

123 标准编号

WS3BC001295

124 来源

本品为木棉科植物木棉花Gossampinus malobarica (DC)Merr的干燥花。春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25 性状

本品常皱缩成团。花萼厚,杯状,3或5浅裂,裂片钝圆形,反卷,外表面棕褐色,有细皱纹,内表面灰**,密被有光泽的绢毛。花瓣5,椭圆状倒卵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6~8cm,宽25~35cm;外表面灰褐色,密被短星状毛,内表面紫棕色,有疏毛。雄蕊多数,卷曲。花柱稍粗,略长于雄蕊。质脆。气微,味淡、微涩。

126 炮制

除去杂质。

127 性味

苦,凉。

128 功能与主治

清肺热、肝热、心热,助消化。用于心、肺、胆、肝热及消化不良。

129 用法与用量

3~ 6g。

1210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1211 附注

藏本草记载:花瓣能清心热;花萼能清肺热,并治胆病;雄蕊能清肝热。

一、木棉是什么

木棉,又名攀枝花、红棉、英雄树、扳指树等。是一种属于木棉科的大落叶树。它的原产地在印度,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10米到25米之间,掌状复叶。开花时花单生于枝顶叶腋,颜色为红色,有时为橙红色,非常鲜艳,花期观赏价值较高。

二、木棉是花还是树

木棉是属于木棉科的落叶乔木。这不是一朵花,而是一棵树。这棵树的高度在10米到25米之间。主要生长在海拔1400-1700米以下树木稀少的干热河谷和草地,也有山谷季雨林,多作为行道树栽培。它喜欢阳光充足、干燥温暖的生长环境,怕潮湿的水和低温。种植时最好选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的土壤,有利于其生长。

三、木棉花的栽培技术

如果种植在炎热干燥的地区,大部分会先开花后长叶,但如果种植在雨林气候,大部分会同时开花和长叶。苗期需水较多,要使土壤湿润,定期浇水,每月施肥一次。成年后耐旱能力会加强,要减少浇水。

木棉树的果实是棉花,不过这种棉花跟我们做衣服的棉花不一样。做衣服的棉花是另一种,木棉花的棉花会在花掉落之后的几个星期内结出黑色长条的果实,果实裂开就是木棉棉花,种子也在棉花里。

木棉树,别称攀枝花、莫连、红茉莉、莫连花、红棉、斑芒树,拉丁学名:Bombaxmalabaricum,是一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生长的落叶大乔木,高10~20公尺。木棉树为木棉科落叶乔木。原产地不明,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台湾在1645年引入普遍栽植。木棉花可入药,把新鲜掉下来的木棉花晒干,晒干了的木棉花有药用价值,解毒清热驱寒去湿,用干木棉煮粥或煲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956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