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被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刻的那一堆玉玺误导了,两千多年前的玉玺没有那么大,不要说和氏璧做成玉玺了,它不但可以做成玉玺,甚至都还能用余料打两副手镯。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从旧石器时代都已经出现,甚至可以说中国玉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之中。
玉的出现和玉文化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大家可以通过很多不同时代的玉器看到这种演变的过程,这种演变和玉石本身的材质没有多少关系,主要是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和精神追求。
和氏璧的来由就不多说了,中学课本里就有,和氏璧的最终结局是被雕刻成了中国封建王朝王权的象征——传国玉玺。
“璧”是一种用玉石雕刻成的环形礼器,专门用于祭祀用的,那么璧的规格就相对较大,既然用玉璧进行祭祀,那必定是王室才能使用,王室要用玉璧进行祭祀,肯定是玉璧要较大成行,如果太小了,彰显不了王室的威严,更不能突出对祖先的虔诚。同时,祭祀的还有很大的青铜器,玉璧过小,放在青铜器边上就不够协调。
所以,从玉璧的使用功能上看,它是相对比较大的,最为直观的就是玉璧直径大,厚度大。
那么在秦末汉初的时代,玉玺又有多大呢,这是有考古实物为证的,大家看图可以知道基本都很小,造型方正,厚度不高,这其实不是因为材料不够,而是玉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连吕后的皇后之玺都只有这么一点,秦始皇用和氏璧雕刻的传国玉玺应该也不会太大。
上面说过,玉文化的发展不是因为个人喜好而确定的,而是当时整个文化环境,人文喜好而确定,所以秦始皇使用和氏璧雕刻成传国玉玺也是遵循这个基本原理。
玉玺的发展也有很悠远的历史,前期的玉玺也是作为一种礼器存在,实用功能不强,知道汉代开始,玉玺就成为了王权的象征,甚至发展到作为有非常权威功能的皇权印绶,它就完全从把玩功能转变成了实用功能。
玉玺的变大变高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这是由于玉玺附加了皇权的天命属性,既然是代表了皇权象征,肯定是希望玉玺的个头能彰显皇权的威仪,于是在雕刻玉玺的时候,刻意的放大了尺寸。
清中期乾隆皇帝处于对玉玺的钟爱,令人雕刻了许多他喜爱的玉玺,这些就是他纯粹的个人爱好了,当然皇帝下旨,办公专用,传承皇权的还是只有那特定的一枚。
玉玺作为中国玉文化的一种,它带有着浓厚的封建王权色彩,是中国历代王朝传承中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个人认为,和氏璧变玉玺原因有三,具体如下:
1、和氏璧恐怕是一块天然的原形玉坯
和氏璧的出现是一波三折的,和氏为它的被进献,可谓愚忠到底,而见多识广的赵王,也对和氏璧更是狐疑不已,由此可见和氏璧应该是一只“丑小鸭”。
而赵王随后对和氏的凶残更是说明,和氏璧应该不会是一块,不完全是经过人工雕琢的玩物,否则赵王的态度,在确定和氏璧身份后,怎会180度大转弯。
2、和氏璧材质优良,厚薄合适
另外和氏璧的材料规格,应该是厚薄合适,或者质地均匀的。只有这样,再加工时,才可以使得玉玺成形容易,即便是在雕琢后的玉璧进行加工,也不会有太多的麻烦,因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毕竟是有时限性的。
此外当时玉玺的样子,受到书写材质,以及审美的影响,玉玺断然不会像后世亚欧大陆文明频繁交流之后的追求厚重而多样,它应该有的秦汉时代的特色,所以在一块不算大的玉坯上或者是在玉璧上,加工一件玉玺,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3、玉玺脱胎和氏璧,可以彰显神秘和正统
在国人的认知中和氏璧已经不在一块简单的玩物,其被雕成的玉玺,也被赋予王权合法继承的意义。24史中,朝权交替似乎只有对它的拥有,王朝才是秦皇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即便传说中它丢在了成吉思汗的草原,所以神秘的和氏璧只有变为玉玺,才是后人心中最佳的归宿。
据记载,秦始皇的玉玺绿如蓝,温暖而有光泽。它是通过打磨整块玉石雕刻而成的。它的半径是4英寸,大约112厘米。它可以说是非常大的。然而,不要低估和赤壁的大小。和氏璧玉玺有10厘米厚。它非常大。此外,秦始皇的玉玺并不完全用于和氏璧,因为它太浪费了。和氏璧最初是由工匠从玉的最精华部分中提取出来,制成古今闻名的“和氏之璧”
极有可能根据最高规格将胡志碧制成直径为9英寸的墙壁,即和赤壁的直径为18厘米。至于和赤壁的厚度,离考古发掘和现存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璧不到05厘米,就当时的制作工艺和气氛而言,和赤壁不可能比这厚。在李周未完全毁灭的时代,根据礼制,和赤壁的大小直径为18厘米,中间的洞约为6厘米,厚度约为05厘米。
根据南北朝的记载,皇家印章的边长是4英寸的正方形。南朝和北朝有所不同。因为它是在北朝的历史记录中发现的,所以在北朝帝国印章的边长是1英寸,即29厘米。也就是说,皇家印章应该是边长为116厘米的立方体。我不知道圣旨的厚度,但有必要刻上“新教盘龙”,刻上它,还有必要承受王太后郑钧对王莽的陷落,所以厚度绝对不会太薄,否则缺的不是一个角落。
没有历史记载表明传国玉器是由和赤壁制成的。还有记录显示,该法令是由陕西蓝田白玉制成,与和赤壁无关。之所以说和赤壁是为了增加玉玺的神奇色彩。所谓的法令有其始有终,就像历代传下来的法令一样。
和氏璧并没有被做成传国玉玺。只是谣言而已,但传说中的和氏璧至今无人得见。
传国玉玺是秦嬴政命李斯写字,工匠孙寿用蓝田玉为载体雕刻的。并不是和氏璧所做,关于和氏璧做玉玺是不可能的。出土的文物中玉璧最大的仅仅只有15cm厚度,中间有圆孔,就算传说中和氏璧足够大,厚度也是不够的。
一、和氏璧由来
说到和氏璧,首先就应该想到历经两代国君被砍断双腿的卞和,磨难重重,终于被楚国文王发现上好玉石,最终命名和氏璧。而又有楚国婚配,将和氏璧送与赵国一说。秦妄图得到和氏璧假意用十五城交换,蔺相如又机智“完璧归赵”的典故。从而和氏璧的传说流传下来,最终秦灭六国而得到和氏璧。但具体样子却没有人见到,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毁灭了吧!
二、秦开国玉玺传说
相传做和氏璧的玉璞很大,不仅做出了和氏璧,还留有很大的玉料,而秦统一六国之后得到和氏璧以及这块玉料,从而做成传国玉玺与九龙壶和九龙杯。而这块玉玺上雕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象征着神圣不可侵犯,永久昌盛的意思。秦开国玉玺由此而来。这一说法虽是古人传说,但打破了和氏璧做玉玺的谣言。或许很多事物在误导我们判断事情的真相。但想想玉璧做玉玺,是绝无可能的。
三、和氏璧做玉玺终是谣言,大小更不可取
正解应是玉玺由李斯篆字,交于玉匠孙寿用蓝田玉雕刻而成。而环状的和氏璧嬴政也是极为喜爱。又怎会雕成玉玺来用,大小方面也不可能做出玉玺。第一代玉玺也又秦国而生。后世人争霸中也几经流转。终不得见其面。
和氏璧的来历就不说了,“卞和泣玉”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那么根据有限的记载,和氏璧最后没有争议的出现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和氏璧落入秦始皇之手,之后有的史书记载和氏璧被秦始皇做成了传国玉玺,有的则记载传国玉玺乃蓝田玉制作而成,而和氏璧不知所终了。至于哪种说法准确谁也不知道,我们只能去猜测。
那么这里关于“和氏璧制作成传国玉玺”的问题我们就必须明白两点:一是和氏璧的大小,二是传国玉玺的大小。
首先是和氏璧的大小。从现有我国出土的先秦时代的玉璧大小来看,那时候的玉璧通常的尺寸是:用于佩戴的直径在10厘米左右,用于陪葬或礼器的直径在15-25厘米之间,厚度均在1厘米左右。所以如果和氏璧是一块被完整加工过的玉璧,那么按照当时的审美观念的话,和氏璧的厚度最大一定不会超过15厘米,因而这样一块玉璧是根本不可能被做成玉玺的。
但是,根据记载,和氏璧是一块难得一见的美玉,当年有可能从青石中取出后没有经过太精细的雕琢,所以和氏璧也许不是那种常见的玉璧,那么它的尺寸也极有可能比一般的玉璧要大很多,完全有可能制作成玉玺,当然了这也只是猜测。
那么我们再来谈一谈传国玉玺的大小。根据正史记载,传国玉玺当年随着后唐末帝李从珂的自焚而消失,从此不见踪影。如果传国玉玺的大小和今天我们常见到的玉玺大小差不多的话,我觉得和氏璧制作成传国玉玺的可能性太小了,除非就像前面说的和氏璧其实不是一块我们所认知的那种玉璧而是一块几乎没有雕琢过的璞玉!
但是还有一点也很有可能成立,那就是传国玉玺的尺寸本身就很小,因为从现今出土的秦汉时期的玉玺可以看出,那时候的玉玺其实很小,像西汉皇后之玺长28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南越王文帝行玺长31厘米见方,通高18厘米。
所以秦汉时期的玉玺也有比较小的,而且秦汉时期的皇帝有专门处理政事用的“六玺”,而传国玉玺不属于六玺,只是一种皇权的象征,这种象征极有可能只是作为一种随身携带的物品或者是专门收藏的物品,就像传家宝一样。
所以传国玉玺也许不是很大,和氏璧又不是很小,那么和氏璧做成一种可以佩戴的小尺寸玉玺也不是不可能。
但真实的和氏璧和传国玉玺是什么样子,我们根本不知道只能去猜测了。
我来告诉大家,和氏璧是怎么做成玉玺的。
和氏璧这个称呼,来自于它的发现者:善于作死的卞和。
卞和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在荆山里发现了一块璞玉,于是决定去献宝。然后,卞和就抱着这块未经打磨的玉,来找楚厉王了,结果被鉴定为石头,砍了一只脚;武王继位,他又抱着这块璞玉去献宝了,结果又被鉴定为石头,砍了另一只脚;等到文王继位的时候,才终于找人剖开璞玉,证实了这是一个宝贝。
卞和真的是个能人,他能辨认出这块璞玉很极品,说明还是有点玉石知识的。但是,他却丝毫没想过剖开之后献宝……你剖开一点也行啊……
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总之和氏璧很牛,秦始皇得到之后,就让人做成了传国玉玺。
和氏璧应该是个中间带孔的玉盘,怎么能做成方方正正的玉玺呢?▲大家心目中的和氏璧应该是这样的。
其实和氏璧到底什么尺寸,没有记载。璧这种东西,是用来祭祀的,目前考古发现的尺寸比较多。比如良渚文化遗址,出土过20厘米以上玉璧,四川广汉地区的文化遗址,还出土过超过70厘米的璧……
如果和氏璧真的存在(有研究者称和氏璧仅仅是传说),那它的尺寸应该不会小,比较厚也完全有可能。
当然,既然是玉璧,再厚也厚不到哪去,咋能做成玉玺的?▲所以,我们再来说说玉玺。大家心目的传国玉玺,应该是上面这样的吧?
这么大的玉玺才气派嘛,才配得上“传国玉玺”这个称号嘛!
(皇后之玺)
其实,战国和秦汉时期的玺,尺寸真的没有这么大。比如现在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皇后之玺”,就非常小,边长28厘米,高2厘米。《汉旧仪》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
而且,有学者猜测,皇后之玺很有可能就是吕后的玉玺……看看尺寸吧,不算大。
▲(战国玉印,18×18cm,高135cm)
▲(战国玉印,20×20cm,高16cm)
而且,目前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印玺,不管是玉制的还是金属制的,都很小,基本可以判定,秦始皇之前和之后一段时期,不流行大的印玺。
真正的大的玉玺,其实是在隋唐时期才慢慢出现的。到了清朝,就成了硕大的,需要双手才能搬起来的玉玺了……
(《大秦帝国》中的和氏璧)
所以,答案来了,秦始皇时期的玉玺,都很小,那时候根本不流行大的。和氏璧块头很大,打磨一方玉玺,绰绰有余。
剩余的玉料,很有可能还加工了一套别的玉器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