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珊瑚是生物,又有人说珊瑚不是生物?

为什么有人说珊瑚是生物,又有人说珊瑚不是生物?,第1张

珊瑚不是生物,它是珊瑚虫的分泌物,珊瑚虫才是生物,腔肠动物。

珊瑚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珊瑚虫纲( Anthozoa) ,是腔肠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有7000多种,均为海产.珊瑚虫纲又分为八放珊瑚亚纲及六放珊瑚亚纲。

根据骨骼质地和水螅体大小,珊瑚一般分为大水螅体石珊瑚 ( large polyp scleractinian,LPS) 、小水螅体石珊瑚( small polyp scleractinian,SPS) 、软珊瑚以及海葵等几种类型。

繁殖方法

珊瑚既可有性繁殖( sexual reproduction) 也可无性繁殖( asexual reproduction) .珊瑚的有性繁殖具有繁殖力强、 遗传多样性高及不损伤母体珊瑚等优点 。

珊瑚虫的卵和精子由隔膜上的生殖腺产生,经口排入海水中。受精通常发生于海水中,有时亦发生于胃循环腔内。通常受精仅发生于来自不同个体的卵和精子之间。

受精卵发育为覆以纤毛的浮浪幼虫,能游动。

珊瑚纲(Anthozoa)

珊瑚纲是腔肠动物门最大的一个纲, 全部海产。全部是水螅型的单体或群体动物,生活史中没有水母型世代。珊瑚纲的水螅型结构较水螅纲复杂, 身体为两辐射对称。常见种类如红珊瑚(Corallium rubrum )、细指海葵(Metridium )、海仙人掌(Cavernularia )。

已知腔肠动物门约有9000余种,通常分成3个纲,即水螅虫纲(Hydrozoa),约2700种;钵水母纲(Scyphozoa),只有200余种;而珊瑚虫纲(Anthozoa)有6100多种。

珊瑚在腔肠动物中是个统称,日常生活中凡造型奇特、玲珑透剔而来自海产的,人们就冠以“珊瑚(coral)”,凡“红色者”,统统称之“红珊瑚”。珊瑚通常包括软珊瑚、柳珊瑚、红珊瑚、石珊瑚、角珊瑚、水螅珊瑚、苍珊瑚和笙珊瑚等。有人误把体软的海鳃类(Pennatulacea)和群体海葵(Zoantharian)也误称为“珊瑚”。

石珊瑚(石珊瑚目〔Madreporaria或Scleractinia〕)约有1,000种;黑珊瑚和刺珊瑚(角珊瑚目〔Antipatharia〕)约100种;柳珊瑚(或角珊瑚,柳珊瑚目〔Gorgonacea〕)约1,200种;而蓝珊瑚(蓝珊瑚目〔Coenothecalia〕)仅存一种。

石珊瑚是最为人熟知、分布最广泛的种类,单体或群体生活。与黑珊瑚和刺珊瑚一样,隔膜数为6或6的倍数,触手较简单而不呈羽状

黑珊瑚和刺珊瑚呈鞭状、羽状、树状或形如瓶刷,分布于地中海、西印度群岛以及巴拿马沿岸海域。

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空气中一种使珊瑚易死的成分,出现在一些珊瑚区 ,因此,全球珊瑚种类及数量急剧减少。 根据石珊瑚生长的生态环境和特点(表2),又可分为造礁石珊瑚;非造礁石珊瑚(或深水石珊瑚)2类。

石珊瑚中的深水石珊瑚,顾名思义它们栖息在深海。已知栖息最深的记录是在阿留申海沟6296~6328m处发现阿留申对称菌杯珊瑚(Fungiacyathus symmetricus aleuticus)。深水石珊瑚一般以单体为主,少数群体,且个体小,色泽单调。用拖网、采泥器在海洋不同深度的海底都可以采到。

石珊瑚中的浅水石珊瑚分布在浅水区,一般从水表层到水深40m处,个别种类分布可深达60m。绝大多数是群体。在热带海区生长繁盛。它们在水中生活时色彩鲜艳,五光十色,把热带海滨点缀得分外耀眼,故浅水石珊瑚区有海底花园的美称。

在热带或亚热带区的印度-太平洋水域和大西洋-加勒比海区都有浅水石珊瑚生长。但是由于地理障碍(巴拿马地峡在600万年前已形成)这两个海区的浅水石珊瑚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区系。

事实也证明两个海区的石珊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有显著的差别。已知印度-太平洋区系石珊瑚有86个属1000余种(亦有人说是500种、800种),而大西洋-加勒比海区系有26个属68种(或25属50余种)。

浅水石珊瑚正常生长的海水盐度为27~42‰,而且要求水质清洁,又需坚硬底质。在河口,由于大陆径流奔泻入海,携带大量陆源性沉积物质,因而不宜浅水石珊瑚生长。所以,要在河口寻找浅水石珊瑚是徒劳的。

1、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而珊瑚礁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外壳,可以制成石灰或水泥,以做建筑材料。珊瑚也可以做观赏和装饰。

2、扁形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营寄生生活.部分扁形动物靠获取人体内的养料生活。

3、有的腔肠动物营养价值很高,可供人食用,如我们吃的海蜇皮就是一种大型的食用水母,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古珊瑚和现代珊瑚礁可以形成储油层,对开采石油有重要作用等。

4、沿海岸的珊瑚礁形成天然堤埠,能稳固海岸。但在海底的暗礁,则会影响船只的安全航行。

5、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与伤害性,甚至可以导致人死亡。

扩展资料:

腔肠动物物种特点

1大部分为肉食性,少部分种类获得能量来自于体内共生生物行光合作用得来。

2其躯干呈辐射对称,水生,大多固着生活

3体壁有两层细胞组成,表皮(Epidermis)和肠表皮(Gastrodermis),两者之间有一层凝胶状的中胶层(Mesogloea),起支持作用。

4有肠腔,有一围口部(Peristom),既是口也是肛门。

5有超过20种的刺胞,刺胞中含有刺丝囊。刺丝囊一端的鬃样突起的刺针,受刺激时,激起刺丝囊排空。刺胞的表面有突出,胞体内有棍状结构。刺胞内有高尔机体分泌物质,在压力作用下会释放。

6在肠腔中进行胞外消化

7弥散的神经系统,呈网状

8水母体有感觉器官,能感受光和重力

9有雌雄同体或异体。

参考资料:

-刺胞动物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9342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