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中经常看到碎银子,碎银子究竟是怎么来的?

古装剧中经常看到碎银子,碎银子究竟是怎么来的?,第1张

喜欢看古装剧的人应该都看到过这样的场面,一些住旅馆的客人或者吃饭的客人会在消费完后,在桌子上放一些碎银子,并且还会豪气的说不用找了,我们通常所知道的古代的银两是金条、银元宝、铜钱和纸钞,这碎银子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介绍一下碎银子,碎银子指的是比较散碎、大小、重量、形状没有规格,大小多少不一的银块。碎银子的出现就免不了银子的出现,肯定是先有银子后才有碎银子,白银最早出现在秦朝时期,而且也成为了当时的流通货币,但是由于银子的大和贵重,白银只是运用在比较富贵的人家中,一般人家是见不到白银的,碎银子的流行时期是在明清时期,那个时候商业往来频繁,而白银太过于贵重,所以人们便发明出了碎银子。

在一般百姓家中,最经常使用的就是铜钱,铜钱轻薄,便于携带,但是这只适用于带少量的铜钱的基础上,如果带着大量的铜钱,那么就会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带着大量的铜钱首先要背着腰包,将铜钱装在腰包中,这是一件十分显眼的事情,而且古代的时候治安没有如今的好,土匪、劫匪、山匪层出不穷,如果这么显摆,那钱啊一定会被抢走的,而且这么多的钱装在身上是很重的,因此铜钱便出现了局限性,它只适用于少量的带出门,只适用于买小东西。

但是由于铜钱的轻便小巧,所以成为唐宋时期的流通货币,一直流通在市集之中,但是这些对商人来说却比较麻烦,商人是从商的,他们做买卖挣的钱不是小数目,而是大数目,这个时候商人带着大笔的铜钱便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或者说商人要带着一半重量的钱换取一半重量的货,这对商人来说是不划算的,但是如果带着钞票和白银的话又会很难找零钱,所以人们面临着这个难题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做出几种不同重量的银两。

人们将银两做成不同重量的银锭子,有五十两一个的,十两一个的,还有一两的,最后便是碎银子,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在明朝中叶之前,银两只是小范围的使用,因为银两是一种贵重的物品,这个时候的银两并不是作为一种流通的货币,而是在以物换物,在等价的原则下用银两来交欢物品。碎银的出现也是如此,银子的计算方式不是以银钱的计算方法来算的,而是采用重量的方法来计量的,而这就导致了大的白银被分割为了细小的碎银子。

来打个比方,让大家明白碎银子的来历。就像古人拿着五十两去商店买东西,他买了四十六两的东西,这个时候买东西的人会给五十两给商家,商家会拿出自己的天平来秤一下这个银子的重量,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虽然铸造银两的事情是官府在管控着的,但是免不了有人偷偷铸银两,而且掺假,所以商家在接到银两的时候会十分小心,除了秤一下之外,还会用剪子将银两剪开,以防有人在银两中掺假,商家确认这个五十两没有掺假之后,便会开始找钱,东西四十六两,商家便要找四两给这个人,如果商家没有四两的话,他便会从刚刚剪掉的银两种剪出四两的银子,这样碎银子便产生了。

碎银子产生得多了,便到处都是碎银子,大两的白银就少了许多,而且碎银子随着流通会变得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这个时候钱庄便会将这些碎银子收回,然后再重现铸造,因此银子得到了循环利用。

明清时期是碎银子使用的时期,这个时候的人们会随身带着小秤、夹剪和蜡膏,这些工具都是用来辨别银两的真假的,有些人会掺假,银两的重量跟其实际重量不一样,或者会在铸造的时候在银水中掺杂别的东西,这样银两的成色就没有这么好看,为了辨别银两是放久了还是掺假了,人们会用蜡膏来辨别。

在古代社会中,能用得起银子的家庭不多,用得起的也不是一般的家庭,在清朝的时候,一两银子约等于一千两百文,清朝后期,一两银子相当于三千文,银两的涨价从侧面显示出了物价的上涨,有人做了对比,我们现在一块钱就相当于那个时候的一文钱,而这一两银子就是三千元,这说明一两银子在当时已经是十分贵重了,面对着这么贵重的银两,一般人是不肯使用的到的,这些银两只出现在富贵人家中。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上面看到如下的景象,一些富贵人家在酒楼上吃饱喝足后心满意足地下楼,临行前阔气的甩出一块银子结账,喊声“不要找了!”而店小二马上用嘴去咬那块银子检验真伪,接着立刻喜笑颜开,恭恭敬敬的喊声:“客官慢走!”

作为古代的硬通货,银这种金属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最初的几个朝代,实际上还是以铜钱为主进行交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废除各个国家之间的刀币等旧币,采用方孔半两钱流通使用。

随着15世纪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开采大量的银矿,中国又和西方国家有着大量的交流贸易,因此在明朝期间,大量的白银流入了中国的社会,也正是在此期间,银两才成为了官府规定的法定流通货币。

因此银的使用在中国的社会就更加的常见,如今我们所看见的古代所留存下来的银子,基本都是明清时期的产物,到这个时候,白银才有了基本稳定的价值。

很多人对于古达银两的印象,一定是非常光滑而厚重的,呈现为马蹄形的元宝,或者是方便堆放得整整齐齐长方形银块,实际上真实的银子完全不是这样,专门进行考古的专家说会告诉你们,在如今出土的明清墓葬中,除了极少数银两,大多数都是表面布满污垢和牙印,黑不溜秋的碎银子。会颠覆你的想象

大家在电视剧上面看到的元宝,那是专门进献给朝廷,或者是国库的储备银,而这才是市面上流通银子的真实模样,方便找零通换。和一些细碎的小石子一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观。

但凡是利润高的东西,就会收到不法之徒的窥视,古代人自然也有着造假的人,在银子当中参杂水分,很多银子都被动过手脚,有些不法之徒只是在外面简单的包一层银壳,而里面则是灌注的铁或者是铜,这一种还好辨认,有经验的人拿在手上掂量一下重量就能够称得出来,但是还有一种就难以辨认了,一些人在熔铸金属的时候,将锡或者铜一起熔铸到银器里面,这么做从外表重量很难判断真假。

因此检验银子的最好办法咬上一口,银子的质地一般偏软,能够在上面留下牙印,如果觉得硌牙,那一定参与了别的金属,但是也不能太软,不然有可能是放了锡金属。所以我们如今所见,发现银两上有非常多的牙印,实际上就是这么来的。看上去既不美观又不卫生。

就算古代银两没有掺假,因为提炼技术等原因,它的杂质还是很多的,虽然银本身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是经过数百年,它还是会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那些带有杂质的银块反应的速度就更快了,这也就是银子为什么表面会发黑的缘故。

外皮变质发黑,再加上表面布满坑洼牙印,里面混杂物比较多,都极大的影响了这些银两的价值,这才是古代银两的真实面貌,大家还会要他们吗?

古代人一般用铜钱,如果消费很高的话,会使用银子,而一大块银锭带在身上肯定不方便,那么这个时候会怎么做呢?当然是带些碎银子,那么又有一个问题了,碎银子怎么来的?下面列举几种碎银子的来源。

首先呢,第一种方法就是把整块银锭剪碎了用。有很多人会直接将整银子掐碎,或者在整块银子上掐掉这个小角。古人交易的话,如果是小的集市啊摊子啊基本都是用铜钱来交易,人家也没办法给你用银子,除非你非常豪的不要零头了,但是如果你是去了需要用到银子的地方,一般店家都有秤的,像这种地方都是档次比较高的,比如一些茶楼啊、酒楼啊、青楼啊什么的,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银子成色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商家还要换算成色之后来计算,不过如果你遇到一些厉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凭经验手感就能说出你的碎银子是几斤几两,当然了,一般都是两啦。所以有多厉害你能感受到了吧。

第二个就是市场流通啦。这个不能从根本上解释碎银子的由来,但我觉得也是你手中持有碎银子的原因之一吧。打个比方,你是个商人,一些客户到你家来消费,没有小票子,只能给你碎银子。或者仆人给地主打工,薪水比较少,地主不可能给仆人一锭银子吧,所以碎银子也就出现了。

一般老百姓的日常交易很少使用大锭银子,最多就是用点散碎银子而已。

明清的金银比价波动

明清大部分时候,金银比价是一比八、一比十,清朝后期达到一比十五的样子。

仅就白银与铜钱的比价而言,一两官铸纹银(假定这种白银的成色为九五零,也就是百分之九十五的含银量),简单而言大抵可认为,一两银子大致上可兑换一贯钱(一千文),然而实际的古代社会中,一贯钱也是有大贯、小贯之分(小贯,可能一贯钱只有一百文,也可能一贯钱可以有六百文、七百文,这都是说不定的事情,各地习惯不同),何况铜钱跟铜钱的市面实际价值也不一样,一两铸造合格、制造精良的官银有可能可以兑换一千文、两千文、三千文、四千文铜钱都不希奇,因为铜钱有朝廷官铸,有私铸,一个朝代各个皇帝在位时候分别铸造的不同批次铜钱,质量品相千差万别,并不统一,所以一两银子能换多少铜钱,根本没有标准划一的答案。

古人谈的价格,所付的银子,一般都是以“足银”或“纹银”为基准的。由于受到工艺水平的限制,古代的银子,古书上所说的“足银”或“纹银”,其含银量最高也只有935%左右,当时已经算成色最高的,于是作为使用银两的标准成色。还有许多银子根本达不到这么高的成色。不同的作坊,加工出来的银子的成色不同,何况还有故意掺假的,古人交易时,结算相当麻烦,经常发生纠纷。

在实际交易中,银子的成色只能凭目测。有的人交易经验极为丰富,只要看看银子的外观颜色,就知道它的成色高低,令人叹为观止。如果不懂银子的成色,在交易中必然会吃亏。古时的钱庄,他们的业务主要就是兑换银钱,如果在称量和成色上都比较公道,那就会赢得信誉。

在我国,几千年来,铸币只有一种----铜钱。而银子,则始终是采用看成色和称重量的办法来作为流通手段。一直到清朝末年,外国的铸币----银元流入,做交易时,不用称重,也不用看成色,大家感到使用起来真是方便,这才开始了自己的银元的铸造。

从以上可以看出,西门庆的意思是,只有应二的银子成色比较足,一钱二分重的银子含银八成。其余的都掺假很严重,银子颜色看着都不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0057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