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果敢曾为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的地域,明末大量汉族涌入云南省。18世纪,一支汉人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司县。19世纪末,果敢并入英属缅甸,成为缅甸境内以华人为主体的土司县,也开始了百年的**种植历史。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之后,果敢陷入了长期的动乱,直到1989年停战才趋于稳定,成为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绕过滇西惊心动魄的崇山峻岭,经中国云南省镇康县的南伞口岸,跨越一条分界小河,就到了缅甸。这是一块中缅山水相连的坝子,一牌坊上用中缅文写着“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这块名为麻粟坝(“麻粟坝”在傣语里的意思是“最野蛮的地方”,今果敢首府老街的所在地。)的坝子在毒品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它在金三角一带以盛产著名的“麻粟坝烟土”、最早武装护镖贩运鸦片闻名于世。这块长约十余公里、宽不过几公里的坝子,管辖着缅北萨尔温江东岸总面积约5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镇康县、沧源县、耿马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县接壤,边境线长达250公里。今缅甸联邦的这个总人数只有20多万的少数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统是中国的汉族,他们最早来到这片土地的始祖,是一批追随明永历帝朱由榔残存的官兵。
果敢的明清那些事明末,永历帝朱由榔在李定国、白文选等护卫下,先是定都南京(编者注:有网友指出永历帝从未入南京,故不可能定都南京。实则永历帝先为监国,后为皇帝,驻跸之地只称行宫、行在,都城仍是所奉南明的正统首都南京),后败逃到昆明建立“滇都”(又注:定都昆明是在与原大西军将帅合流后。)。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正月初三,吴三桂三路大军数十万人,兵逼昆明。朱由榔带1500余人走腾越西逃,进入当时中国的属国缅甸瓦城(即曼德勒近郊的古都阿瓦),(观望形势的)缅王“慰留贵客于缅北山区”。1661年,缅京老王驾崩,新王莽白继位。他看清形势,派精兵夜袭,砍死了南明数十名遗臣武将,囚禁了永历帝。同年底,平西王吴三桂大军饮马怒江,直逼缅甸。莽白立即献出永历帝。朱由榔被押回昆明,囚禁在篦子坡头的金禅寺(今利民巷)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4月,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南明王朝彻底覆灭。出于对吴三桂叛国降清的义愤,昆明百姓一直称此地为“逼死坡”。清云贵总督认为有损大清声誉,于道光年间,强将“逼死坡”改为“升平坡”,并勒石立碑以宣扬其“升平盛世”。但昆明人至今仍称“逼死坡”。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以“三迤士民”的名义,在逼死坡头立“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一方。石碑一度失落,1983年幸得找回,如今又重立在坡头。永历帝身后的溃兵上千人,逃到了麻粟坝,开始和这一带的掸、克钦和克伦等尚处于刀耕火种原始部族生活的原住民们打客家。原住民打不过这群远来如狼似虎的有谋略的职业军人,迁到周边高山,中国改朝换代的难民们,得以在此休养生息。在果敢采访期间,很多老街(果敢首府)人向记者强调:“我们是汉人,好多人祖上是从南京府过来的。”南京与果敢为什么有如此深的历史渊源?原来最早来果敢定居的那跟随明永历帝南逃至此的兵将,因南明王朝原在南京定都,所以不管他们后来跑到哪里、祖籍何乡,几百年后统统对外说“祖上来自南京府”。果敢公安局的杨忠校举例说:“比如罗星汉的第10代祖先,就是永历帝身边的偏将。本地几大姓如原来的土司王杨姓一支、果敢政府主席彭家声一支,祖上都是跟随永历帝南逃至此定居的。”果敢大庙的守庙老人告诉记者:“其实果敢人就起源于昆明的逼死坡。我们以前的老辈人,到了昆明时,都要去那里看看那块‘永历帝殉国处’的石碑。”“永历帝事件”后,在今腊戍附近的登尼,清政府设立“木邦宣慰司”一职,命一杨姓将领为土司王(祖上南京府人)世守其地。现存果敢大庙附近的封诰碑记载了此事。从此清政府对缅北属地开始统而不治,果敢一带实际成为“化外之邦”。1852年,英殖民者侵占缅甸,中国开始失去对这片土地的控制权。英国人发现这里的土壤气候适合**生长,派人传授种植技术,并指定东印度公司垄断收购。再销往世界各地,后来在鸦片战争中吃了败仗的大清国受害最深。**人称“懒汉庄稼”,每年10-11月播撒在刀耕火种的坡地上,只消间苗一次就不再料理。直至来年3-4月果实成熟,就可以刮浆制膏,女人孩子都能轻松胜任。果敢人也和缅北众多民族一样开始垦荒种烟。百余年后,种贩鸦片成了当地主要经济来源……到1897年,英人与清王朝(时为光绪帝在位)谈判定界,订立《中英续议缅甸条约》,勘边定界后,果敢正式被划入英属缅甸。生活在果敢地区的汉族由此改称为果敢族,汉语改称果语,汉文改称果文。在果敢大水塘(传统鸦片种植区),记者见到了当年用中英文写就的大清与英缅堪界碑,以及1941年由英殖民者颁布土司杨文炳次子杨振材为“印袭官”的敕封碑。英人也从中国制,确立了英缅抗日时代杨家的末代土司地位。离此碑几百米处,建有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抗战时果敢人与中国远征军93师配合,在果敢老街、西山区大水塘一带浴血奋战,使1000多名日寇在此毙命。因为对缅甸抗日保土有功,1947年在缅甸立国的“班弄”会议,土司杨文炳作为“果敢族”的代表参加了民族加盟缅甸联邦政府的签字仪式,缅政府总算正式承认300年来不被接纳的果敢族为其境内合法少数民族。
**盛开的土地事实上到了上世纪20年代,果敢麻粟坝的鸦片已经在金三角一带远近闻名,以交易鸦片的“烟节”,也成了仅次于春节的重大传统节日。手持文明棍的英国绅士,带着印度奴仆,雇请“赶洋脚”的马帮每年从麻粟坝带走烟土不下上千驮。据老一辈果敢人说,果敢是在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开始种植鸦片的。《果敢志》记载:20世纪初期,每至春节后三四月鸦片上市时节,中国川、滇赶来的马帮和印度、泰国来的商贾,都云集果敢老街赶“烟会”,时间为10天到半个月不等。作为果敢政治经济中心地带的老街,当年尽管只是一条小街,却因这一鸦片盛会而声名远播。100余年来,整个果敢及周边地区出产的鸦片,几乎全以老街为集散地。可以说,果敢是金三角地区最早形成的、最负盛名的鸦片集贸地。果敢人也成了最会做鸦片生意的人。在金三角,只要说是果敢人,旁人莫不礼让三分。这不仅因为他们是金三角地区最早的押运大烟土的保镖专业武装,还因为果敢人“一致对外”的强悍武勇与团结。百来年,果敢人靠经营闻名滇缅的大烟集市和贩运鸦片为生。早先的果敢人只是靠充当大烟贩子的押运保镖获取报酬,抗战胜利后,部分当地豪强如杨家土司、金三角地区第一个世界级大毒枭罗星汉等,开始自己涉毒,并武装贩运鸦片牟取暴利。基于专业贩毒的传统,果敢因此产生了不少代表性人物、国际通缉的大毒枭。“鸦片将军”罗星汉就是使金三角毒名扬天下的果敢标志性人物,其祖上是亡国的南明永历帝身边的一个副将,传到罗星汉这一辈刚好是第10代;前些年中国抓获的泛金三角地区新一代大毒枭谭晓林,原来就是盘踞在果敢,后以果敢地区的勐固为基地活动。果敢南面100余里是另一个著名的大毒枭坤沙的老巢莱莫山,果敢与莱莫山之间历来有鸦片贸易往来和民间友好交往的历史。果敢公安局警员刘三透露说:“果敢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人都以罗星汉、坤沙是果敢培养出来的大人物而感到自豪!”
果敢如何培养出了金三角两代毒王?上世纪50年代初,国民党残军93师败逃果敢,在此地开办了“果敢军事学校”。时年14岁的罗星汉和时年15岁、后来的“果敢王”彭家声(缅共创军元老、果敢政府主席)成为该军校首批22名毕业学员之一,罗星汉是其中最小的一个。毕业后他们均被授予“少尉”军衔。比罗星汉、彭家声年纪稍小的莱莫山土司的儿子坤沙,20岁时也到果敢入读这所“果敢军事学校”。老人们说,该校当年的教官是蒋残军系中的老黄埔生,罗星汉、彭家声、坤沙在此学到了黄埔军校系统军事战术,以及中国远征军丛林作战等军事技术。“这对以后三人成年后的创业,起了决定性作用。现在连果敢当地知道罗、彭曾是同窗的人,都已经很少很少了。”果敢公安局干事何峰说。知道两代毒王罗星汉、坤沙竟然也师出同门的人,当然就更少之又少了。
果敢的“小三国”纠葛当地人称果敢有个“小三国”。即果敢在二战结束后初步形成了三大势力主导局面:杨家土司的地方民族武装、受缅政府扶持的罗星汉“自卫队”武装,以及彭家声领导的缅共民族武装。因果敢是金三角地区最早最专业的鸦片贩运地区,果敢政要历来涉毒贩毒,20世纪80年代初,彭也曾被国际社会宣布为金三角毒枭之一。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成立“果敢同盟军”,实行果敢民族自治,实行民族和解,提出了禁毒口号。从此缅甸境内的16支民族武装中,有15支放下了武器与政府讲和。“果敢之父”彭家声一时成了缅甸的“民族英雄”。1992年11月,因推行禁毒,彭家声与掌握兵权、大肆贩毒的副司令杨茂良发生内讧,双方兵戎相见。杨转而向强邻佤邦求助。因果敢历来与南部莱莫山的历史渊源,彭家声与坤沙的关系较为密切,而缅政府军那时正联合佤邦军和坤沙交战,佤邦于是“助杨倒彭”,派出1500人的佤联军支援杨氏兄弟。1993年5月,彭家声被迫退出了果敢地区。杨茂良开始主政果敢。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官员说,在杨茂良主政期间,果敢地区的毒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杨氏兄弟本身就是大毒枭,大毒枭主政果敢,更主要的是他们把毒品出口的主通道,指向了中国境内,一度给中国云南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中国公安部当时把杨氏兄弟列为对中国危害最大的大毒枭。1994年,杨茂贤在潜入中国临沧地区贩毒时被抓获,同年由临沧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其死刑。杨氏兄弟先是宣称要给中国政府出多少多少钱,想赎回杨茂贤的命,中国方面不为所动。杨氏兄弟于是叫嚣要武力报复,杨茂贤的儿子还猖狂地把一尊钢炮架到了相邻的中国南伞口岸海关前,以示威胁。中国方面迅速调集部队,严查封关,这使得果敢的主要经济来源断了(无论是日常消费还是商贸都是靠中国),一下导致果敢民心倒向。1995年11月12日,彭家声与其女婿“果敢东部同盟军”司令林明贤,联合缅政府军数营兵力,入驻果敢。杨氏兄弟被迫从此逃离果敢地区。“果敢王”彭家声重新控制了果敢。而缅政府军则趁机控制了老街至清水河42公里几乎所有的军事制高点。1995年12月20日,缅政府、彭家声、果敢三方成立了“果敢临时政府”。为了调查大烟种植的原生态,2002年4月20日,记者去到果敢西山区大水塘。副区长李树林和派出所所长赵小德带记者到附近山头,看3月底4月初收割了的**地。地里是一片片已经枯干了的**,偶尔还能看见有晚熟的**青果生长。地里堆着一地已经收割过的鸦片果。当时缅政府军和同盟军一直在做铲除种植**的工作。政府人员在大水塘砍掉了种植面积在2000拽左右的**(当地人没有亩的概念,以产鸦片量缅斤“拽”来计数产地面积。“一拽”是指一缅斤,合33市斤)。旧历的八九月间,正是往常种植毒品的时候,缅政府提供了豌豆、麦子种子,改种了1000多拽麦子、蚕豆。但山民还是习惯性种了很多**,政府人力有限,也难以监管到那么偏远的地方。一般只要有四五个劳力的家庭,很容易就可以种上七八亩**,每亩大约可产一拽鸦片。一般四五拽可以生产出一件货(750克)的***。大水塘地区烟农零零星星收了1000多拽鸦片。在没有禁种前,这一地区每年可以产4000多拽鸦片膏。收购者往往在每年下种**的时候就来了,他们赊账给烟农,到收购时再扣除。收购价钱不好时,每拽才卖1600-1700元人民币。年成好时,一拽就可以卖到5000-6000元。年年发财的都是收购者与制造***者,烟农贫穷依旧。
留着余香的**地果敢特区政府承诺在2003年全境成为无毒区,2000年就对烟农下达了禁种令,2001年允许限量种植最后一季**。从2002年起,再不许任何人种植**。记者指着一地晒着的**种子,问:“晒这些种子做什么用?”烟农笑了,说:“那些是晒干了用来磨粉熬芙蓉汤喝的,成熟的**种子完全无毒,鸦片子的含油量超过50%,还可以榨油。真正用来播种的种子是不能晒的。”烟农告诉记者:“一般是每年农历的八月份播种**,一个来月苗就长成绿油油的了。到开花前上坡除一两次草,基本不用再经管。春节过后几十天,就到了鸦片果收获的时候了。”果敢在中国开展的跨境替代种植帮助下,铲除毒品经济,与世界主流文明接轨,重新融入现代社会。记者所著《解毒金三角》一书提到“据云南植物学家多年研究,因生物间奇妙的作用,凡种植过**的土地,改种大叶种普洱茶后,茶叶别具一种香气。”这段话被果敢当地的美乐茶庄拿来当作商标贴注,向中国推销他们在鸦片地里进行的替代种植产品茶叶。烟农反映:替代种植如茶叶的价钱,都远远低于鸦片的收入。果敢坝子上搞的替代种植品是橡胶和甘蔗,因为这几年中国那边糖价下挫,南伞糖厂也不怎么来收购了,茶叶也卖不出去,因此本烟农对替代种植热情不高。是年4月初,中国派出20多人配合缅甸禁毒人员在果敢查抄毒品,当地烟农说,这一行动后“没人敢公开摆卖了,烟价跌到了金三角罕见的低价。”果敢公安局官员承认“禁烟使得毒源地百姓生活水平下降”,但他们说:“禁烟是无条件的。”
对庄翡翠市场在哪里“多宝之城”曼德勒是缅甸著名的古都,被旅缅华侨亲切地称为“瓦城”。瓦城距缅北的翡翠矿区仅300公里,是目前缅甸最主要的翡翠原料交易中心,有着全缅最大的翡翠交易市场。曼德勒国际机场虽然叫国际机场,但是国际航线只有中国东方航空和亚洲航空。昆明-曼德勒航线,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玉商的专用航线。
对庄团队的缅甸之行,第一站就是瓦城。瓦城的翡翠交易分为两种,一是玉器街,二是货主/矿主的工厂/仓库。第二种需要通过专门的中介,中介会判断你是否具有购买力,只有当他们认为你有足够的购买力,才会带你到真正有实力的私场。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怀揣着几十万、几百万的小老板,在瓦城根本看不到高档翡翠。角湾玉器街角湾玉器街并不像国内的平洲玉器街和四会天光墟一类的集散地,是免费开放的翡翠市场。外国人进入角湾玉器街需要缴纳2500缅币的入场费,不分买家和卖家,折合人民币约12元。玉器街内主要分为片料、手镯和戒面区,以戒面为主。
地上摆着很多片料,但是仔细一看几乎没有什么高货。缅甸不缺翡翠,缺的是品质好的翡翠。但凡种细水长,但凡色阳满绿,都不会随意摆上街。
相反,如果没有当地人陪同,或者眼力不够,很容易被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市场迷惑,翡翠、水沫子、八三料、石英岩都混在里面,价格乱七八糟,全凭个人判断。近年来毛料价格飞涨,一向爱开高价的缅甸人更是夸张。走在街上,被小贩扯了衣角,递过来一块料子,开价1000万。
这块还不错的料子,可以赌颜色,心理价位200万左右,货主一开口又是1000万。
角湾的交易方式很有意思,买家坐在椅子后面,等待货主拿货过来。如果货主认为你有足够的购买力,自然会将好货主动递上。在缅甸,高档翡翠可以说是卖方市场,种水、成色好的毛料/成品,有多少卖多少。
我们此行在角湾玉器街主要是想要了解行情,因为对庄在缅甸有专门的供货商。但没想到在戒面区坐了坐,意外收获一个蛋面。
更想不到的是,结算时没注意多给了3万,这位诚信的缅甸货主在离开之后还折返回来,把钱还给了我们。
缅甸的翡翠市场很疯狂,但是对于缅甸人民来说,翡翠依然是上天赐予他们的宝物。对于有心结缘翡翠的人,他们都心怀善意。私人仓库之前说到在缅甸的高档翡翠属于卖方市场,而缅甸商人最看重的,就是买家的购买力了。在玉器街上摆出来的毛料品质一般不会太高,并且不熟识的卖家可能会虚高叫价。因此要找到一手优质货源,最好还是通过另一个渠道:矿主的仓库。对庄在缅甸拥有专属的原石供货商,直连矿区,提供最一手的货源。此次缅甸之行,供货商为我们备了专车,并且一如既往地热情招待。下图是我们拜访的其中一位供货商吴大哥,第四代华侨,在缅甸有属于自己的翡翠毛料公司DH。
对庄的供货商都是真正源头的矿主/货主,除了吴大哥,我们还拜访了另外一个供货商阿古哥。阿古哥既是翡翠矿主,又拥有自己的翡翠工厂和工作室,从原石到成品一应俱全。
在他的私人仓库里,我们看了不少料子。阿古哥表示,今年色料飞涨。有颜色的小料,拿出去随便都开价10亿。
即便是在翡翠矿主的私人仓库里,好料也是凤毛麟角。那又脏又乱的角湾玉器街上满地摆放的毛料,就更不用说了。
买翡翠要找源头,但是我们并不建议翠友们直接到缅甸选购翡翠。第一,缅甸的翡翠行业以原石出口为主,加工业并不发达,除了蛋面和手镯,成品没有多少优势。第二,缅甸翡翠交易由卖家主导,如果没有私人关系或者熟识的中介,一般人是无法和矿主接触,更无法拿到一手货源的。
400公里。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缅甸瓦城离果敢县两地相距400公里,驾车全程需要6个多小时。果敢全称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市,位于缅甸与中国之间的掸邦高原,北面和东面紧邻中国云南省。
对庄上的翡翠不可靠,选购翡翠还是去正规商店购买,如果想赌好的翡翠,可以在对庄的翡翠试试。
瓦城水陆交通便利,从昆明可以直飞抵达,每年都有许多翡翠商到瓦城采购,缅甸大部份翡翠矿主和商家也居住在瓦城。缅甸的翡翠加工业十分落后,能称得上有优势的成品就是蛋面。因此大部分翡翠商到缅甸来进货,主要都集中在原石毛料和蛋面这两类。
瓦城玉器街十分简陋,但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地摊上,放着的可都是价值不菲的原石毛料。缅甸人开价非常高,报价是缅币,所以还价的时候要一直按计算器算汇率,现在人民币兑换缅币大概是1:188,最好提前在国内换好。
翡翠交易主要分两种,一是玉器街的档口,二是中介带去散布瓦城的各个小房间,也叫私场看货。料子大多以半明料为主,数量非常多,品质也参差不齐,非常考眼力和判断力。
玉器街除了玉石商贩还有很多卖衣服、卖早餐、乞讨的人,鱼龙混杂。 为了市场相对安全,专门有一片收费进场看货区,门票要1000缅币一人,入口处有一位穿着红衣服的售票员。
有,目前查询到的是每周二、四、六执飞的航班,从德宏芒市机场飞往缅甸曼德勒机场(瓦城);曼德勒,意为“多宝之城”,系明东王1857年命名;又因缅甸历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缅华侨称它为“瓦城”,是中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海拔76米。人口 533万(1983)。
自1950至1960年代,翡翠原料特别是高档色料,绝大部份是经中、缅、泰边境再转口到香港、台湾或东南亚等地。但从1970至1980年代,随着中缅边境贸易的逐步发展,翡翠原料也大量流入我国云南境内。瑞丽、畹町、芒市、腾冲、盈江及章凤等地。各个商号纷纷开展了玉石贸易,但是由于当时缺乏集中管理,再加上税收及地方政策混乱,云南的翡翠原料贸易发展很不平衡。主要是以公斤料及摆件、手镯料为主体,而高档色料仍在泰国清迈或仰光拍卖会上交易。由于地理和相关政策的原因,泰国清迈在数十年来一直是缅甸翡翠原料的重要集散地。
缅甸翡翠交易中心--瓦城。至1994年左右,缅甸政府逐步放宽了对翡翠原料的国家管制。在矿区,凡是给政府交纳了品贸易税以后,翡翠就可以自由交易并可出口。缅甸北部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瓦城)因离翡翠矿区仅30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绝大部份的翡翠矿主和商家的居住地也在瓦城。瓦城已成为新的缅甸翡翠原料交易中心。
瓦城距仰光仅600公里,从昆明也可直飞抵达。每年翡翠商家除参加政府交易会外,还可多次到瓦城采购。翡翠原料在瓦城成交后,交上佣金和运费即可在香港交款提货,非常便捷。随着瓦城的各项优越条件,当地已逐步取替泰国清迈成为新一代翡翠交易中心。
随着时代及经济不断发展和开放,缅甸人民生活亦逐步改善。翡翠原料的成交量增长快速,连带翡翠饰品在缅甸市场上也有大幅度上升。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加工及贸易市场;缅甸本地市场对翡翠的需求亦与日俱增,成为潜力优厚的翡翠市场。多方信息表明缅甸翡翠原料正供不应求,特别是中高档色料的价格于大幅飙升。
交易
翡翠主要的输入国是我国。产翡翠的缅甸勐拱、密支那一带,距我国云南边境只有150公里。在明朝万历年间,此地曾属永昌府(今云南省保山市)管辖。由于历史的原因,被称为“东方瑰宝”的翡翠经云南腾冲、瑞丽等边城输入我国,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据清朝进士寸开泰撰写的《腾越乡土志》记载:“腾为萃数,玉工满千,制为器皿,发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发往粤东、上海、闽、云南边境地区经营玉石业的时间久远,数百年来形成了特有的玉石声誉。从缅甸到云南的官道上,经常有七八千甚至数万头的马帮运输翡翠玉石等物资。仅云南腾冲海关验货厅每天即摆满了各路货驮。据腾冲海关统计,本世纪初,我国从缅甸进口的玉石已经数量惊人:1902年271担(每担为100老斤,每老斤为16两),1915年628担,1917年801担。各路商家,为率先得到翡翠玉石,纷纷携巨资而来。为此,曾有前人咏道:“昔日繁华百宝街,雄商大贾挟资来。”
云南边境翡翠贸易的盛景在新中国成立后日渐萧条。1949年以后,我国玉石进口量大幅下降,缅甸玉石商不得不舍近求远,将采出的翡翠玉石运往千里之外的泰国清迈,与港商、日商、台商进行交易。久而久之,泰国清迈一改过去几间茅草屋的街市旧貌,变成了一个拥有数万人的、世界级的翡翠贸易中心,其年成交额约占缅甸玉石产量的70%。
直至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恢复了玉石业的贸易及生产加工,中缅边贸随之活跃。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的优势,近十余年来,缅甸玉商纷纷将玉石运入我国云南边界,逐渐形成了畹町、瑞丽、陇川、盈江、腾冲五大交易市场。
特别是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东南亚经济形势好,人们手中有了钱,翡翠的需求增大,于是从香港到台湾,从深圳到昆明,一批批做“石头”生意的人趋之若鹜,演义出许许多多悲喜故事。
做翡翠这种“石头”生意,行内不称为做,而称为“赌石”。
“赌石”可以说是中国第一赌,最能反映出中国人的赌性,其过程虽无声,但确是惊心动魄的。这些,我将在关于“石头”的传奇之三详细述来。
翡翠是矿石,它必然是藏在一种岩层里。但它和一些金属矿石又不同,并不是形成有规律的一片一片的矿床,而是包在一些外表看起来很普通的岩石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