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的工艺品

关于龙的工艺品,第1张

1、战国龙形玉佩

玉料青白色,局部鸡骨白沁。体扁,器呈“S”状,两面纹饰相同。龙小头,张口回首,鼻部有上卷的阴刻旋纹,头顶翘角,身躯饰卷云纹,颈内侧各凸雕一小神鸟。龙身躯中部镂雕一兽头,双角弯曲。器表有明显的拉锯痕,中部有一孔,可穿绳。“S”形玉龙流行于战国,皆龙首蛇身,无爪,与汉以后流行的四足龙不同。

2、龙形黄玉佩

为黄玉制,大部分为黄绿色或黄褐色,侵蚀处呈灰**。虎头,尖耳,枣核目,耳后有卷毛。椭圆形目,宽鼻大口,口微张,下唇内勾,上吻向上卷吻于后背,颈部由下向上卷,回首,头上长角上钩。腹部垂圆,中部上曲,尾部上前折。

前后各一足,下弯,腹下一足有肘毛,后段边沿有折勾状三足。背部和面部各有一系孔,背弓。浅雕阳纹和阴线,边缘主要饰一条丝束纹或扭丝纹。佩体较厚,上半身饰似虎皮斑纹、条纹、节片纹,周边有棱,头及腹部饰似云纹的蚕纹。质系较软,造型奇特,纹饰华丽。

3、汉白玉龙形佩饰

汉白玉龙形佩饰是汉代玉器,1970年出土,现藏山东省博物馆。佩饰作片状弧形,两端镂雕精美的对称龙纹。龙背隆起、龙尾交接,双龙回首遥遥相望。该器玉质精细,透亮光滑,纹饰生动活泼而富有生机。

4、交龙纹鼎

交龙纹鼎是春秋晚期典型的晋地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鼎为典型的晋地作品,足部偏矮,盖顶设有三个环形装置,在器物放置时形成三个支点。鼎上的花纹为蟠曲的交龙纹,体躯扁阔,横向或竖向交缠,显得十分精细。

5、春秋镶嵌龙纹鼎

春秋镶嵌龙纹鼎,上海博物馆藏。高175厘米,口径13-145厘米。1923年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平盖折沿,上置三个突起的兽头,可以却置,环耳,圆底,下承细长的兽蹄足,盖和器身均绕用红铜镶嵌龙纹,龙眼用绿松石点缀,装饰简练,典雅。

--战国龙形玉佩

--龙形黄玉佩

--汉白玉龙形佩饰

--交龙纹鼎

--春秋镶嵌龙纹鼎

1贝类货币  贝类货币:贝壳、贝币可以说是我国使用时间最早而且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实物货币,直到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在沿用这种货币。贝壳成为货币的条件有以下几个:第一是本身有实用的功能(如其装饰品的用途);第二具有天然的单位;第三是坚固耐用;第四是便于携带。尤其是其天然的单位,在熔解金属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具有他独到的天然优势。古代人民使用贝币,多用绳索将它们穿成一串,所以一串也成一单位。贝币最早的货币单位为“朋”,即十枚成一串,两串为一朋。在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贝朋两字常连在一起,贝字的意义,和现在的“财”字差不多。至今中国的文字中,许多与货币意义有关的字,象财、贵、贫、贱等等,都是以贝字作为偏旁。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一)青铜工具:自西周到春秋,由于青铜器制作技术不断提高,青铜制作的生产工具大量出现,青铜工具的重要性已经在于作为装饰品用途的贝壳,所以在交换、贸易的过程中,有些生产工具如刀、铲、纱轮就成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发展成为一般等价物。青铜工具取代贝壳成为货币,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用作货币的贝壳实际数量并不多,已不能应付日益增加的市场需要。第二是因为生产工具的实用价值要比仅能用作装饰品的贝壳要大。 (二)青铜货币:从春秋到战国时期,那些青铜制作的工具渐渐演变成为青铜货币,因为把工具当作市场流通的一般等价物,毕竟太过笨重了,交换太不方便。人们开始接受形似工具的青铜货币。战国时期的货币主要有三大体系:布币、刀币、环钱。 布币 布币不是用布制作的货币,那时没有布,而是仿农具铲类演进而成一种金属铸币。最早的布币,完全保留着铲的形状。布币的流通区域非常广泛,春秋时的晋国,战国时的赵、韩、魏等国都使用布币。 刀币 刀币一看知是实用的刀演变过来的,是当时的一种渔猎工具。刀币的流通范围没有布币广,偏于东部的齐、燕等国。这是因为古代西部地区的人多以农殖为主,所以用农具为货币。东部地区为近海,河流亦多,人民多从事渔猎生活,所以用刀币为货币。 环钱 环钱是圆形的,中间有一圆孔。旧石器时期有过钻孔的石珠,新石器时代有石环、石珠。在我国仰韶古文化遗址上,曾发掘出许多土制、石制的纺轮,都是圆形中间穿孔,和早期的环钱相似,所以,环钱极可能是由纺轮演变而来的。古代的璧就是玉环。环钱大小不等,上面的文字有多有少,它流通的范围比起布币、刀币要小得多,据专家们考证,环钱是秦国早期的货币。 刀币、布币、环钱都是有形的金属货币,信形货币最初是减其重量而存其形态,到后来则改变形态而仅存其名,这类货币是从贝币等自然形态货币向金属铸币过渡的一种倾向体系。在我国,它们的出现,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 秦半两钱  (三)秦半两钱: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秦国的币制推行于全国,以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即二十两,以铜钱为下币,即“半两”钱。黄金之所以为上币,是限于大数目的支付,如帝王的赏赐。而日常的民间交易,则用“半两”钱,秦代“半两”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金属货币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重量名称和货币名称统一的记重货币。 汉代五铢钱 (四)汉代五铢钱:汉王朝建立以后,于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铸五铢钱。一直到隋灭唐兴,五铢钱才消亡。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得最久、最成功的一种钱币。就其重量来说,五铢钱是标准货币,即使在唐武德四年宣布停止五铢的使用后,新钱的重量仍以五铢为标准。 唐代开元通宝 (五)唐代开元通宝:《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钱”从此成为重量单位,十钱一两的进位制由此诞生了。“开元”通宝常让我们望文生义,认为唐太宗开元年间铸造,其实“开元”的意思是“开创新纪元”的意思;“通宝”是“在国内通行宝货”的意思。开元通宝钱的问世,结束了自西汉以来延续七百余年以重量五铢命名铸币的传统,开创了通宝、元宝钱体系,自唐朝起,钱币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了,而改称“宝”,或通宝、或元宝、或重宝、或其他什么宝。自武德四年铸行开元通宝钱起,至1916年“洪宪通宝”止,通宝、元宝钱体系沿用了近一千三百年,其生命力之长久,在世界货币史上罕见。 明朝白银 (六)明朝白银成为法定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恢复和高涨,加上明中后期以来巨额贸易顺差,海外白银大量流入,白银的使用日益广泛,成为主要的法定货币,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银铸币有银两和银元两种。我国长期使用银两,属称量货币,有银饼、银锭、银元宝和零碎银子等各种形制,使用时要看成色、称重量。海外流入的白银多为银元,价值稳定,受到沿海各省商人的欢迎和广泛使用。鸦片战争后,各省纷纷铸造龙洋——带龙图案的银元。白银价格适中而稳定,它的广泛使用便利了商品贸易,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聚。 3纸币 纸币:北宋初年,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贸易也随之增加,“每一交易,动即十万”,这样货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当时市场上流行的货币是铜钱、白银和铁钱,个别地区还盛行铁钱,由于铁钱非常笨重(大的一千个钱重二十五斤,中等的也有十三斤),携带使用极不方便,严重影响了货币的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宋真宗初年,四川成都的十六家富商联合印发了一种比金属币携带方便的纸币──“交子”。“交子”是四川方言,“子”是川语惯用的尾音,“交”是相会、相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起来,就可兑换现钱。它是在一张小纸片上,印上房屋、树木和人物的图画,并作上暗号以防别人仿印:交子的出现代替了铁钱。这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交子既可以在市场上使用,也可以到“交子铺”兑换现钱,新旧交子三年兑换一次。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交子改由政府统一发行,每次发行的数额有限,用铁钱做后备金。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改名为“钱引”,用来代替贬值的“交子”。南宋时,交子改称”关子”、“会子”。元朝时更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推行,是中国历史上纸币流通空前兴盛的时期,也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流通的政权。元朝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第一次出现了不兑换的纸币“中统宝钞”,并在元朝长期使用。公元1294年,这种“中统宝钞”传到了波斯,并由波斯传到其他国家。明清时期,纸币仍在发行,但与金属币同时使用,流通不广。到了近代纸币得到了广泛的流通,并逐渐代替了金属币。

  由于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儒家赋予玉的种种道德文化内涵,所以使得战国时期的王公贵族,皆以佩玉为时尚。从目前考古资料可知,战国玉器较之春秋玉器品种更加丰富,它突破了春秋时期多以小件为主的装饰玉、葬玉等,出现了大型的玉磺、出廓玉壁、龙形佩、带钩等;工艺更加精细,玲咙剔透,并多以楼空、浅浮雕的技法、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造型见长;装饰更加多变,不但有谷纹、云纹等几何纹,还出现了螺璃纹、花叶纹及描写自然生活的图纹。同时战国玉器作品中的神兽造型,均饱含着一种紧张的气势,大大增强了内在的精神韵律,充分显示了战国时期各路诸侯躇踌满志、意欲争霸的凌云气概。

  战国早期玉器以山东鲁国故城和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为代表。其工艺较前复杂,造型亦渐舒展,器体边角尖锐利落,特别是回首挺胸的龙凤形象也开始展示出了一定的动感。装饰图纹则多为较密集的去地隐起的谷纹、卷云纹等。有的谷纹周缘还刻划出一条阴线,甚至使之勾连。此时浅浮雕玉器去地并不彻底,多沿图纹而碾磨,因此产生了一种时隐时现、变化多佯的艺术效果。其中举世瞩目的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节龙凤纹佩,更是战国早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该佩玉料细润,工艺精湛,通体长达48厘米,用5块玉料琢制而成。器面分别雕琢有龙、凤、璃等,并间饰几何纹。同时集阴刻、浮雕、镂空、接榫、碾磨于一器,工艺复杂,难度极大,体现了战国早期高度的治玉水平。

文章转自: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

  古玉鉴定的步骤

  专业人士鉴定多从断代开始,教科书对文饰的研究很多,正统学者深受其害。非专业人士多从真伪开始。但殊途同归。 鉴定有这样几个步骤: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成手远远扫一眼就知有没有,这只能看个大致。鉴定是很严紧的。没有微观就没有断案的证据。[所以鉴定要学会用放大镜] a、古玉包浆说穿了就是氧化膜,其又分为软包浆和硬包浆,软包浆手头有肉涩感(北方话叫肉头儿),硬包浆有明显玻璃光。软硬包浆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手长期盘玩或药液侵泡可做仿包浆。有经验者可区分。自然状态的子料也有包浆,一般硬度较高。 b、沁蚀可分为内沁和外沁,内沁就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晶体酥松,白色絮状[玉内杂质不是沁而是脏,沁和脏要分清]。外沁是外部介质的侵入。内沁由内向外发展,外沁由外向内发展,互相促进,直至钙化。有无外沁的古玉,玉质好可能内沁也不宜查觉。沁蚀状况和玉质密度分布、晶体酥松状况及外部介质性状有关。仿沁浮而真沁沉。沁真也不能断真(如老玉新工)。 c、玉质: 新疆和田玉:是最美观,文化承载量最大的一种玉。商代以后的贵族器物多选此玉。其以今天的俄罗斯玉分子结构一致,仪器无法判别是和田料还是俄罗斯料。俄料多山料、和田多子料。西汉和田料品种最全、质量最好,常见黄玉、羊脂玉等。 辽宁岫崦玉:红山文化器物多采用此玉。古玉多料精工细。[注意区分岫崦黄玉、和田黄玉的区别] 河南独山玉:主要有两种颜色,白青色和白绿色,白青色多做仿古器,白绿色多做抵挡仿翠件。古器中少见此玉。 地方玉:各地产地方玉,多半石半玉。常见于高古器、良诸器、葬器等。 阿富汗玉:密度、硬度低,很像玻璃。古器少见此玉。 玻璃料器:料器装饰物[多战国]有大量出土。说起来是笑话,现在料器做的很像玉,很多行家打眼。[普通试硬度的方法必须在古玉鉴定中删除。古玉有包浆不能破坏之。] d、形神: 如果说神是艺术之魂,那么古人之魂必不同于现在之魂。故再好的工匠也仿不出古人之魂。此魂必丛真品中领悟,不可自以为是。 e、腐蚀: 某些介质对玉表面有腐蚀作用。土中玉器的腐蚀痕迹多为点状分布,像天上的星星或星星的集中;而非连续片状。汉墓中的铁器腐烂后形成的硫酸铁、亚硫酸铁,对玉的腐蚀作用最大。 f、文饰: 文饰千变万化且易仿,不宜作为判断真伪的依据。对文饰的了解有助于断代。 g、刀痕: 刀痕的研究对古玉鉴定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注意是刀痕不是刀工]。刀痕研究首先要掌握一点机械常识,如轴、轴套、转速、同轴度、跳动、偏摆,电动陀具、非电动陀机具结构特征、差别。陀具进化过程等。 (1)陀机具进化简述 同轴度是陀盘中心和转轴中心的误差。跳动是陀盘每转一周的上下位移。偏摆是陀盘每转一周偏离其所处平面的误差。现在机戒有误差,古代机戒误差更大。从理论上讲,陀具应先于玉器出现,无陀具则无玉器。自从有了机器,高难度的玉器加工才有了可能。轴在轴套中转动,轴套是轴的支撑,轴和轴套发生摩擦。转动:古为手动,今为电动,一慢、一快相差数百倍。出土的管状、柱状玉器,很可能就是轴和轴套。商代以前的轴和轴套多为玉石器,商周多为铜器,汉以后多为锻打后的铁器。故汉代陀机具精度大为提高,加工能力明显增强。这不仅表现在轴和轴套的配合上,而且表现在机件加工工艺性能和机戒的结构精度;机戒品种等。汉代出现精美的高浮雕并不奇怪,这是中国玉器史上划时代的一页。唐宋时期陀机具结构、精度、种类更加完善,但少有突破。一直延续到清代,陀机具的精度才又有了新的进步。现代电动陀机具精度高、速度快、刀更硬,进给力大,切削力强,故常显刀痕粗大、崩茬。又因现代陀具精巧、灵活,也不乏精细之做。此类仿品成本必高,各项都仿到位是不可能的。没有仿到位,只有研究不到位。 (2)刀痕鉴别 机戒性能上的区别,必导致工艺方法的不同,刀痕特征不同。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古玉鉴定的利器。这里也是传统古玉鉴定理论的缺憾,即刀痕研究理论的缺失 。战国以前的陀机具大同小异,一般只能进行粗加工。细部都是手工刀具加工的,那时的手工刀具,一刀只能划出一条白痕,一个局部就要千万、万万刀,可见时间和人力的投入。细如发丝的阴刻线,细看也是多刀完成。如此工艺自然精细工整。只有葬器较为粗糙,孔、边未精加工。汉代器物陀痕和手工刀痕交织,工艺能力大幅度提高。唐以后的器物以陀痕为主,仍能看出随着陀具的进步,器物表面痕迹的变化。[古玉即便有抛光,也不足以破坏表面刀痕。]崩茬、刀痕粗大是现在电动工具所为。无刀痕是现代抛光,菊皮状是过化学抛光。钻孔内壁有明显刀痕是电动钻头所为。陀痕和电动工具痕迹的区别只能在实践中逐渐掌握。

  生坑、熟坑和盘玉

  出土后未经过处理或盘玩的叫生坑;否则叫熟坑。盘玉是国人玩玉的传统。盘:把玉攥在手里盘玩。新玉、老玉都要盘,盘过的玉润泽漂亮,盘后古玉比新玉变化更大 。所以有一部分人不赞成盘高古玉。甚至有人不认盘过的高古玉,这和港台的风气有关。以自我的审美去欣赏玉雕,并不为过。以自我的审美去欣赏古玉,就大错特错了,标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古玉好保存,文化承载量大。经过大家的努力,鉴定的问题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古玉鉴定争议多,权威大家要多找找原因。

  鉴定人员资格认证

  现在不仅鉴定人员证有泛滥之势,而且资格认证本身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现在的认证程序是:交学费\完成学时\发证大谬!资历、学历、名气都不是认证标准。书本上的东西没有多少对鉴定有用尤其是现在的教科书茅台酒的味道,说出来就走样。认证不需要纸上谈兵[有些人就会纸上谈兵],要实物实战,用真本事说话资格认证不解决,一切都无从谈起。鉴定人员资格认证标准只有一个-----实物鉴定准确率考核。

  编辑本段鉴别方法

  一般汉代以前的玉器为“古玉”,美英等地的博物馆,以及港台等地的古玉收藏家,均喜欢收藏汉代以前的高古玉器。那么,对于古玉,如何加以初步鉴定呢? 一、藏玉器首先应该认真细读、多读有关古玉的专著,这些学术著作凝聚着丰富的知识。推荐的书籍有:清末吴大徵所著《古玉图考》,对古玉的时代、用途、名称、尺寸均有详尽说明和考释,且绘图精确,颇有参考价值。另外,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玉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玉器全集》,周南泉的《古玉器》,昭明、利群的《中国古代玉器》,张广文的《玉器史话》,香港专家李英豪的《鉴别古玉》、《民间古玉》、《护身玉》、《保值白玉》,台湾专家李更夫老先生的《玉器鉴定全集》等书,皆可拿来认真品读,细细揣摩。 二、直接接触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应该尽可能多地上手细看各门各类的古玉。摸多了就能感觉出其中的区别。真古玉器玉质老旧、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则没有这些感觉。 三、早在宋代时期,就出现了仿古玉,当时有人以虹光草伪造鸡血沁;而清以后的造假情况可谓越来越多,手法上也有不少“创新”,如“狗玉”、“羊玉”、“风玉”等,引人上当。 四、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留心。 五、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面氧化层等,赝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的是火烤的,有的是用化学药水浸蚀的。就此而言,弄清楚真品和赝品在颜色、光泽、厚薄诸方面的差异和区别,显得尤为重要。 六、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形,半圆形和U形等,U形是现代机器工特征。 七、雕刻的线条槽口表面的皮壳,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的,可以初步判断为真品,而线条槽口两侧有毛道崩裂现象,则是现代“机器工”制作的特征。

2001年,在山西侯马市西高村汾河南岸,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东周晋国贵族祭祀场所,面积达12万平方米。遗址东面是晋国都城新田遗址,东南是虒祁遗址,晋平公兴建的祁宫很可能在此。在上万平米的范围内,发现有大量埋葬祭祀物品的土坑,出土遗物有牺牲、玉器、铜器、石器等。其中玉器256件,仅龙形佩就有30多件。每一件玉龙都如同行云一般,变化多姿,是祭祀遗址中最为精美的玉器。

辰龙与人生

一、二月初二龙抬头——龙的传说与故事

⊙龙虎相斗,借角增威

据说,远古时代的龙是没有角的,那时的龙在地上

生活。它凭着自己身强体壮,能飞、善游,想当属相,

也想当兽王,取代虎的地位。于是,人间产生了龙虎斗,

结果是难分难解。最后,玉帝觉得它们斗得太不像话,

下旨叫它们来天宫评理,临行时,龙想到自己虽然高大,

却不及老虎威风,怕玉帝小看自己,当不上兽王也排不

上属相。这时,龙的小弟蜈蚣出主意:“公鸡有一对漂亮

的角,不妨借来戴上,这一定会给龙大哥添几分威风。”

龙听后大喜,便同蜈蚣来找公鸡借角。

公鸡听说龙要借它的角,死活不肯,龙一见急了,

对天发誓道:“如果我不还你的角,回陆地就死。”蜈蚣

也在一旁担保道:“如果龙大哥不还你的角,你一口把我

吃掉。”公鸡见蜈蚣作保,便把角借给了龙。

龙和虎到了天宫,玉帝见龙和虎都十分威风,便下

令龙虎都作兽王,虎为陆地百兽之王,龙作水中水族之 173

王。虎既然可以当属相,龙也可以成为属相,只不过得

排在后面一些。于是,龙和虎皆大欢喜,告辞玉帝回到

凡间。回来后,龙心里想,如果把角还给公鸡,水族们

见我这么丑能服我管吗?于是决定不还公鸡的角,一头

扎进了水中,再也不上陆地了。

公鸡见龙不还角,气得满脸通红,也迁怒于蜈蚣,

蜈蚣吓得从此钻进石缝中。今天我们还可以见到,公鸡

的脸总是红的、蜈蚣也难得爬出地面,公鸡见到蜈蚣总

是一口一个吃掉,并且总是在喊叫:“龙哥哥,还我的角!”

而龙呢,再也没有到陆地上来了。

虽然龙是十二属相中唯一虚构的动物,但中国人对

它却是又敬又怕、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龙的地位之高,

任何动物也无法与之比较,中国人心中,它是一个能呼

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神物。帝王自称是真龙天子、百姓

自称龙的传人。人们发挥出无限的想象力,将龙叙说得

神奇而伟大,把各种动物的形象聚于龙一身,有兽的野

性、人的悟性、神的灵性,并创造了许许多多龙的传说。

这些龙的传说经过民间的加工和文人的润色后,更加令

人神往了。人们敬龙、爱龙、惧龙的心理更升华为一种174

崇拜。也许,这也是龙成为属相的文化因素吧!

⊙真龙天子,龙的传人

龙在动物分类上所属的纲、科、目,是一个很难回

答的问题,因为我们对它太熟悉了。几千年来,它与我

们的关系一直是那么密切,我们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

传人”。帝王更愿意将自己称为“真龙天子”。然而,我

们已经不清楚龙究竟是什么样子,它是否还存在于世上。

从十二生肖动物来看,鼠、牛、虎、兔、马、羊、

猴、狗、猪都是哺乳动物;鸡属于鸟类,可以做为鸟类

的代表;蛇属于爬行类,可以做为爬行类动物的代表;

唯独龙例外,它是什么动物,它又代表着哪一类动物,

这一直是个令动物学家很伤脑筋的问题。

笔者个人认为,龙的原形是鱼,或者更广义更客观

地说,龙是水族类的总称,包括两栖类动物,甚至也包

括能在水中游泳的动物,例如:马、猪、狗、虎、牛等

等动物,其本义是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是水族的代表,

正如鸡(即凤凰,龙凤在古人心目中是同等重要的)是

飞禽的代表一样。因此,在十二生肖动物中,鸡和龙是 175

泛指空中的动物和水中的动物,其余十种动物则是确指

某一种实实在在的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如马、

羊、猴之类。在我国原始动物崇拜中,确实是按空中、

陆地、水里三种空间位置来对动物进行分类的,认为自

己是由鸟(玄鸟、燕子、凤凰)变来的,或是由鱼(龙)

变来的,或是由某种陆生动物变来的。

在云南楚雄一带彝汉杂居的地方,人们将金**的

鱼放到水井里,用来象征龙。关于鱼与龙的关系,最著

名的是“鲤鱼跳龙门”的传说,相传江湖河海的鱼每年

都要汇集到黄河的龙门之下,凡是能跳过龙门的鱼都可

变成龙,跳不过去的往往羞愧愤愤而死,或者等到来年

再显身手。因此,在民间传说中任何一条江河都有龙来

管辖,水族的最高统帅便是龙王。有心的读者会发现,

带龙字的地名在我国彼彼皆是,诸如黑龙江、黑龙潭、

龙头石、九龙瀑、五龙亭、黄龙寺、龙头山、龙泉寺、

青龙寺、盘龙山、老龙潭、白龙寺,举不胜举。

在西安半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有着著名

的人面鱼纹图案,在稍后出土的陶器上又出现了鱼鸟搏

斗的画面(陕西武功和宝鸡),或者是一尾大鱼张开巨口176

吞食鸟头,或者是长嘴的鸟啄食到一条大鱼,似乎反映

了以鱼为图腾的部落和以鸟为图腾的部落之间的斗争。

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在远古的传说时代,我国东部

沿海一带有一个鸟的王国,号称少昊,他们以鸟为图腾,

后来的商族也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由鸟变来的。与此同时,

在我国中原或内陆,还有一个以鱼(龙)为图腾的王国,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

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

颛顼死即复苏。”由此看来,颛顼族很可能是以鱼为图腾

的,在这里鱼已经有了龙的形状(蛇的身躯)。

颛顼,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他办了一件惊天动

地的大事情,即将天和地重新分隔开来,被称为“绝地

天通”,实际上也是一位开天辟地的功臣。据说他是黄帝

的后裔。《山海经.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

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

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

渠股、豚止,取淖(chu o)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所谓

“渠股”是指两脚并在一起。由此看来,颛顼的父亲韩

流已经具备了龙的主要特点。 177

颛顼不但是位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音乐家。《吕

氏春秋.古乐篇》记有“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

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铿铿。帝颛顼好

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

乃令■先为乐倡,■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在这里,颛顼俨然是一位悠然自得的龙王。但是,他的

童年却很不幸。《山海经》记有“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

其琴瑟。”说明颛顼曾作为人质被扣押在少昊族管地,并

被迫放弃了自己心爱的乐器。这则传说也反映了少昊族

与颛顼族的斗争。好在颛顼的后代继承了这项专长,《山

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有摇山,其上有人,号

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

琴,是处摇山,始作乐风。”所谓老童,含有长生不老的

意思。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长寿者彭祖,便是颛顼的玄孙。

综而观之,颛顼身兼首领、乐师、天文学家、死而复苏

的身份和特点,应当是远古最著名的巫师(学者)之一。

颛顼在远古传说中被称为“鱼妇”,遇水便死而复苏。

这种对鱼的崇拜演变成沐浴风俗。《山海经》中“舜之所

浴”、“昆吾之师所浴”、“后稷所潜”、“鲧(g un )潜于渊”、178

“有易潜出”都是同样的意思。沐浴风俗有两重含义,

一为沐浴求子。相传女子国“妇人人浴,出即怀妊”,还

有河伯娶妇的故事都认为通过沐浴可以怀孕生子;一为

消灾求福获得新生。我国傣族的“泼水节”,印度的“圣

水浴”,基督教的“洗礼”,均源于此。太平洋上的伊里

安岛的猎人头部落,每个小孩在成年之前都要经历如下

仪式:他被带到海边,假装衰老和死亡,并被扔入海里

淹没一下,之后,他便获得新生。笔者认为,这种观念

与胎儿在羊水里长大有关,是水孕育了人类,因此成年

时的第二次生命要重新回到水里。这也是人对鱼崇拜和

认同的根本原因。有趣的是,耶酥在拉丁字里是鱼的意

思(NXTNC);在叙利亚的图腾里,耶酥的本貌也是

鱼,与颛顼、后稷的传说不谋而合(《淮南子.坠形篇》

称“后稷垅在建木西,其人死复苏,其半鱼在其闲。”后

稷是周人的先祖,农业的创始人)。我国有学者曾指出,

基督教以十字架代表上帝源于我国殷商时代的祭日风

俗;彝族支系阿细族传说最先造出的男人和女人的名字

叫阿达米和野娃,与亚当和夏娃基本同音;董勋《问礼

俗》记有“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

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与上帝七日创 179

造世界的神话相似《这也是一种生肖文化,即以日为生

肖,与缅甸生肖相似),说明华夏的龙凤文化与世界各地

的许多古老文明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鱼美人的神话

当与对鱼的崇拜有关,人也是会游泳的动物,也可以算

是鱼,何况在胎儿时期他本就是一条鱼(猪、狗、马等

动物都会游泳,因此也有龙猪、龙狗、龙马的称呼)。有

趣的是,《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卷一一四引《云南通

志》称“昔有人善吹笛,牧羊桃树江畔。忽见龙女迎牧

羊者,驱羊随入。其羊皆化为鱼,因号为羊龙潭。”可见

鱼即为龙,龙是水族类的总称,江河湖海中的最高神,

当然也就是海龙王了。

我国侗族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对鱼崇拜的风俗,在

侗族居住的村寨都建有鼓楼,鼓楼上大多绘有太极图。

太极图是八卦文化的核心(参阅拙著《神奇的八卦文化

与游戏》),它反映了阴阳运转、化生万物的哲学思想。

侗族的太极图都画成两鱼相交的图案(开封延庆观内的

太极图亦为两鱼相交),俗称“阴阳鱼”,暗示着古老的

鱼祟拜。侗族的至高无上的女神被称为“萨”,含有圣祖

母或大祖母的意思,还含有老奶奶、婆婆、妻子等已婚180

妇女的意思;而侗族对鱼的称呼恰恰也是“萨”,即认为

鱼是人类的始祖母。事实上,我国古代曾广泛以鱼为女

性、婚姻、生殖的暗语,都是源于对鱼的崇拜和认同。

侗族的许多风俗都与鱼有关;鼓楼象征着鱼窝,婚嫁仪

式中有鱼,祭祖时也必须有鱼,大年初一的早晨必须食

鱼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龙的原型是鱼,是水族类的总

称,因此,龙的种种传说几乎无不与水有关,说它是虹、

云、雷和闪电,源于此;说它是鳄鱼、是蛇,亦源于此。

关于龙的神话传说故事是非常丰富的、我们这里想

介绍一下云南白族的“伸浓止滴”习俗。所谓“伸浓止

滴”翻译成汉语,便是龙生小龙、龙生龙子龙孙。白族

称龙为浓或浓胎,即龙老祖的意思。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东方是飞禽居住的地方,西

方是昆虫居住的地方,南方居住着走兽,北方居住着鱼

虾,中央居住着一只三头六臂的大母猴。居住在四方的

鸟王凤凰、兽王老虎、虫王蜜蜂、鱼王鳌鱼经常与母猴

玩耍、交媾。于是母猴杯孕了,过了97000 年终于

生下了99 个蛋。其中一个蛋里爬出蟒蛇,其他的蛋分 181

别爬出了各种不同的动物和人,其中有十二种动物鼠、

牛、虎、兔、龙、蟒、马、羊、猴、鸡、狗、猪,对人

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人将它们刻成石像来供奉,这就是

十二生肖的起源,最先爬出的蟒蛇被称作浓胎柯吐,即

龙神人祖之意,每年都要为它举行丰富多采的庆典。

农历二月二日,是龙祖的生辰。家家户户都要摆供

焚香祀龙祖(龙祖的象征是一竖立的形状怪异的龙骨

石);制作龙、虎、猴、凤形的馒头并举行“种龙种’的

活动,“种龙种”实际上就是种瓜,因为瓜都要长藤吐须,

形状似龙;然后理发、洗头,象征龙抬头。在这些活动

中都要由生肖属龙的人带头,如果没有,便要从亲友中

借一个。除了家庭祭龙活动外,还有更热闹的集体活动,

由一名年岁最高的生肖属龙的长者舞着宝龙在前引路,

后面是十二名生肖属龙的妇女组成的舞龙队伍,群众尾

随其后边歌边舞,好不热闹。最风趣的节目是锁懒龙,

由12 名男子戴着十二生肖面具,披着兽皮,手拿藤圈,

扮装成十二神,另由一名公认的当年最懒的人扮装懒龙,

在十二神围成的圈子里东躲西藏,十二神则用藤圈去套

他,套住后懒龙要在众人面前悔过自新。182

三月初三,要举行请龙仪式。由十二名生肖属龙的

人舞动草龙来到水泉边,将草龙放人水中沐浴,同时扔

人许多瓜果、面食之类的祭品,并用葫芦灌满泉水。回

来后,草龙要插在村口,葫芦中的水要洒在田地里和瓜

塘(种龙种的地方)中,表示已经请来龙王施水,可望

获得好收成。

立夏日举行开犁祭。用瓜藤按北斗七星的方位缠绕

在犁铧上,象征龙祖,然后便可开犁耕钟,翻出来的蚯

蚓要保护好,并送入泉水中,称为送龙回宫,可保风调

雨顺。

五月举行舞灰祭,将院内外的垃圾烧掉,草木灰撤

到地里的庄稼根部,称为护龙种。

六月举行放灯祭。村口的大树上要高悬吉星九龙灯。

泉水上要放龙子灯,传说六月二十四日是龙视察民间的

日子,点灯是为了照明和引路。

七月二十四日为谢水日。要用瓜藤、瓜叶缠放在泉

水上,并供献各种祭品,请龙神不要再出来,以便在晴

天收割完庄稼(八月八为开镰日,要由属龙的人开第一

镰)。 183

九月九为尝新祭,即尝新谷;十月十为浓胎祭,相

传这一天是龙祖定居的日子;十一月举行开山祭,祭过

龙神便可进山打猎;腊月十二日举行长生祭,当地有一

处风景,有12 座奇石形象酷似十二生肖动物,儿童用

瓜藤编成的龙环套住自己所属生肖的奇石,便被龙神承

认是自己的子孙。正月初一到十五要举行隆重的祭龙祖

活动,并要挨家挨户舞龙,称为送吉,舞完本村还要到

外村。

上述白族的风俗与汉族大体相似,区别较大的是,

白族对十二生肖更为重视,尤其是对属龙的更为尊敬。

另外在远古传说中四方神的成员与中原地区有不少差别

(我们常说的是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

玄武),似乎是更古老的和更原始的,如东方为飞禽居住

的地方,与少吴鸟王国的神话相符,北方为鱼虾居住的

地方,与颛顼(相传居住在北方)的传说相符。

民间对龙的崇拜表现之一是遍布各地的龙王庙。尽

管有龙多不治水的说法,或者大水冲了龙王庙的现象,

龙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水神。《华严经》中记有十大龙王(毗

楼博义龙王、婆竭罗龙王、云音妙幢龙王、焰口海光龙184

王、普高云幢龙王、德义迦龙王、无边步龙王、清净色

龙王、普运大声龙王、无热恼龙王);“八仙过海”和“哪

咤闹海”的故事,这些都与龙王有关,孙悟空的金箍棒

也是从龙王那里借来的定海神针;《历代神仙通鉴》称东

海龙王为沧宁德王敖广,南海龙王为赤安洪圣济王敖润,

西海龙王为素清润王激钦,北海龙王为浣旬泽王敖顺;

《月令广义》称每年的八月十八日是四海龙王会聚之日,

每年七月初七、初九、十五、二十七,西海龙王派鱼鬼

登天诉事,属日午后必有恶风(龙卷风),或有大雨,须

谨慎行船。这很可能是远古对台风的认识。

民间还传说龙生九子,它们的名称很奇特,■■(b

ix i)狻猊(su ānn i)、睚眦(y az i)、霸下、椒图、嘲风、

鸱(ch ī)吻、囚牛、蒲牢,这九子的性格和外貌也各不

相同。狻猊平生好坐,号称坐龙,北京白云观内的铜香

炉便有它的形象,因为它喜好烟火;鸱吻(又作螭(ch ī)

吻、■吻)好望好吞,常出现在建筑物的屋脊上;椒图

好闭,大门上常有它们的形象;■■好负重,俗说的王

八驮石碑,其实是它,而不是乌龟;睚眦好杀,常装饰

在兵器上;蒲牢好鸣,与钟为伴;囚牛喜音乐,与琴为 185

侣;霸下(又作■■)好水,桥涵或建筑物的滴水结构

上常使用它的造型;嘲风好险,多在建筑物的殿角上。

一般人不大注意它们的区别,但是对古建筑师来说则不

能马虎,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阅美学研究者王大有同志

的《龙凤文化源流》一书。

哈尼族在二月二“龙抬头”那天也要举行祭龙活动,

其中最独特的是,那天要挑选两名英俊的青年扮装成美

丽的姑娘,在龙头的带领下,由众人簇拥着周游寨子。

据说很久以前曾有两青年男扮女装消灭了一恶魔,因而

形成了这种风俗。但似乎还应当有更深的原因。苗族有

许多人都以龙为姓,相传是东海龙王的儿子看上了苗家

姑娘,放弃龙宫生活,来到苗寨与姑娘一起生活,他们

的后代便以龙为姓。苗族相信自己的祖先原本居住在东

方,舞龙的风俗是由他们带来的。苗族的舞龙又叫招龙

或接龙。招龙的仪式在初春举行,第一步是请龙,全寨

人都要到村口迎龙,有些人则要走出十几里去请龙,沿

途插着纸剪的小人,往路上撒米,并高呼:“龙啊,请回

来吃饭喝酒啊!”第二步是祭白虎神,第三步才是祭龙。

祭品要分为12 份,因为人们认为当地有12 条龙;祭186

龙完后,妇女要将棉条挂在竹子上,据说这是给龙献衣

服,可保佑她们生儿育女,人们相信龙就是栽在广场上

的竹子。第四步便是全村老少的集体舞蹈,晚上则是男

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光。

古人心目中的龙的形象是不断变比的,商代的龙构

图简单:头方正,无胡须,有四股,爪为三爪;战国时

期的龙,头较扁,身体变长,已有潇洒的神采;汉代的

龙开始丰满起来;唐代的龙,身材短胖,龙角分叉;宋

代的龙,身材修长,头部更为复杂;明代的龙,爪为五

爪(代表五行惧全)只限皇帝使用,其它人只能是四爪

(代表四季)或三爪(代表三才);清代的龙与今天所见

的相去无几;至于商代以前的龙,争论较多。同一造型,

有人说是龙,有人却认为是其他的动物。最有观赏价值

的龙,似乎是九龙壁的龙,我国现存有三座九龙壁,大

同九龙壁,长45.5 米,高8 米,厚2 米;北京北海

公园内的九龙壁,长25.5 米,高6.9 米,厚1.4

米;故宫九龙壁,长29.4 米,高3.5 米。其上九

龙戏珠雕饰,光彩夺人,形象逼真,正是我们心目中的

龙。 187

我国1878 年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即通常说的“大

龙邮票”,又称“海关大龙票”,全套三枚,1 分银(绿

色)、3 分银(红色)、5 分银(**)。当时邮票面值都

以银两计算,1 分银为一两银的1%。这套邮票是由当

时的海关邮政局发行的,其头头是德国人名叫德璀琳。

他利用中国人尚不知集邮价值,在正式发行前,便私自

将许多印好的大龙邮票卖给了外国集邮家,获取暴利。

大龙邮票为神龙戏珠图案,这神龙悠然自得,飘洋过海,

成为国外集邮家争夺的对象,而中国人却浑然不觉。

继大龙邮票发行之后,又发行了小龙邮票,图案仍

是神龙戏珠,唯图幅比大龙邮票稍微小一些,因是得名。

为了防止伪造,小龙邮票所用的纸里面加上了水印图案,

采用了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太极图,一个圆圈里画

着一对阴阳鱼,后来有些外国邮票也用太极图来代表中

国。大龙邮票和小龙邮票是集邮中的珍品,神龙若有知,

亦当感慨万分。188

满饰蟠虺(huǐ)[1]纹的“S”形玉龙的造型是此时龙纹的一大特点,玉龙躯体上所饰蟠虺纹缠绕曲折,变化无穷,鸟纹、兽纹、鸟兽纹、变形云纹等纹饰大量运用到器物上,现得繁密复杂,给人以眼花缭乱之感。1988年山系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的玉剑珌(bì)[2],整器采用立体雕、透雕、阴刻浅雕、减地斜坡等技法,把玉龙、玉蛇等动物雕刻得生动活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玉龙、玉蛇等动物的躯体上,装饰有云纹、“S”形纹、“二”字纹、蟠虺纹等装饰,此器构图极其考究,雕琢工艺精湛。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装饰艺术史上,龙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被广泛地运用在陶瓷、铜器、绘画、服饰、建筑、竹木牙角等个各方面。在历代玉器上,龙纹被玉工们雕成各种形式,形成了一工人独特的发展系统。此次上海博物馆之行,有幸观赏到了自红山、良渚,到明、清的300余件精美的玉器。本文拟对春秋战国时期龙及装饰有龙纹的玉器的梳理,对春秋战国玉器龙及龙纹的形成及其鉴别做一探讨。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乱、变革时代,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逐渐繁荣,市场交易活跃,在这种条件下,玉工们创造出了许多新颖的作品。立体雕、透雕激发的普及,为以后玉雕工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在选料、造型设计、图案布局等方面均超过了前代的水平。

春秋玉器是西周的继续和发展,早期仍善用双阴线来刻划图纹,在装饰上则进一步强化了西周晚期出现的在某一造型内雕琢单一的或相互交缠同体的龙纹图样,从而使细小变形且纠集在一起的众多龙纹,经常出现在主体造型内,同时布局繁密,几乎不留余地。如河南光

山县黄君孟夫妇墓的玉虎,其造型为扁平体的虎形,低首拱背,曲肢卷尾。虽说此虎神态有些呆板,无有太强的动感,但虎身上的装饰却格外引人注目。它除了在腹部、腮部、双肢列有少许几何纹外,通体满饰变形的龙纹,上下交错,左右呼应。这种独特的双阴线工艺及"形中有形"的装饰手法,在春秋早期玉器中极为流行。

战国中晚期,玉器工艺经过不断地发展,越发呈现出一派辉煌的景象。此时玉料选择更加严格,洁白温润的和田玉比供较前增多。治玉工艺更加成熟,而且由于普近采用了金属类工具,所以战国玉器较之早期造型规矩整洁,器物边角犀利见锋,纹饰线条干净利落,决无拖泥带水之处。无论是浅浮雕、透雕,还是阴线刻划,均琢制得精益求精。特别是那张口挺胸、大幅度地扭动躯体的龙凤造型,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刚健遭劲、勇往直前的气势和力度。如我们常见的镂空龙形佩、出廓玉壁和各式玉佩等,那细润的质地、新颖的造型设计、滴水不漏细致入微的雕工以及巧妙灵透的镂空、充满活力的线条和通体生辉的光泽,无不让人拍手叫绝,叹为观止。可以说战国玉器工艺的精细程度,在中国玉器史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转折期,玉器纹样也在这一时期发生里很大的变化。龙角也由商代粗短的蘑菇形,发展为曲层和分枝。出现了龙蛇、龙凤、龙虎以及动物纹与谷纹的组合,空间结构变化为多样。龙纹在战国时期几乎遍及每一种类的玉器。在历史演进中,龙纹或龙的造型由简至丰,有机综合了多种动物形象并渐趋完善,因此获得了十分广阔的形象表现空间,或升腾,或奔驰,或盘踞,或入涧,无一不可。古往今来,龙纹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器物上面,成为装饰纹样中极富生命力的题材,它经久不衰,富有强烈的民族精神感染力。

制造年代: 战国

材料: 黄玉有褐色沁

规格: 高115厘米,长212厘米,厚09厘米

收藏地: 安徽省博物馆

介绍

佩饰。1977年安徽省丰县杨公乡墓葬出土。

佩作一屈曲回首龙形,躯体呈连续s形,并以角、鳍等装饰。龙身两面纹饰相同,器边起沿,器体饰凸起的蚕纹。

玉佩对龙形的表现,较之春秋,其头部更趋向于虎豹的形象。较之汉代,颈部稍短。玉佩设计大胆,打破了春秋时期的对称构图,器形充满动感,变化多端,生气勃勃。战国玉器的艺术造诣是中国玉器史上的高峰标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0458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