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和田玉是籽料、山料还是山流水?

如何鉴定和田玉是籽料、山料还是山流水?,第1张

靠纸上来讲是讲不清的,有的时候行家也要上当的,我只能简单说一下,籽料是一块大石头在河水中经过几千、几亿年的冲刷,剩下了很小的一块,这可以想象这块玉是如何的情况,应该说是玉的精华了。玉质非常致密,所以有一种油润感的,但不是透,太透就要好好看一下了,青海料是非常透的,商家老把它说成羊脂玉,那是在混淆概念。

山流水那是山料分化后,滚落到河中经几百年、几千年冲刷(这是有时间长短的),剩下的精华,玉质也是非常好的,但总归是山料结构,这个最好区分,在没加工之前,它的表面是坑坑洼洼的,成块状。加工后也有一定的油润感。玉质非常好。

山料就复杂了。回为除了山流水和籽料无法取代外,真正的和田地区的山料和俄玉、昆仑玉等一些其它地区的和田玉区分那要凭眼光和经验了,而且它和且未料最相近,那是纸上没法教的,而且和田地区的山料也有好坏之分,(我要提醒你,现在市场上真正的和田地区的和田玉山料也很少很少了)。一般玉质的还不如其它地方好一点的料。我建议你到市场多看,请内行在边上教这是最好的。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不知你满意否。

想分辨一块和田玉是不是籽料,得从三个方面来观察它!

1、 外形

籽料的外形千奇百怪,有水滴形、椭圆形、三角形、圆柱形等等。

但是不论它外形长得多么奇怪,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体态光滑圆润,无棱角,呈鹅卵型,块度大小不一。

2、 皮壳

讲到籽料的皮壳,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籽料表面的毛孔,毛孔可谓是籽料的身份证。

但凡是籽料,表面都有毛孔,或粗或细,或密集分布,或分散分布,是分辨籽料真假的第一步。

除了毛孔,籽料的皮色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重点。

俗话说:千种籽料万种。籽料的皮色多种多样,红的黄的黑的白的等等……

而且,有时候皮色的大小和好坏也决定着籽料的价值,所以市场上还会有很多人给和田玉做假皮,让人防不胜防。

不过,籽料表面除了必不可少的毛孔和皮色,还会有一些奇特的风化纹、撞击痕、腐蚀坑等等,作为区分籽料的依据。

3、 玉质

很多人喜欢籽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籽料的玉质比较好。

虽说不论山料、山流水,还是籽料,都有玉质好的,但是综合来说,籽料的玉质就是比山料和山流水的玉质感更好,把玩起来也更舒服。

1、从质地区分。和田玉质地包含它的透明度、所含的物质、绺裂等因素。首先,质地紧密、油脂细润光滑的和田玉质地肯定是不错的。其次,含有少量纹路、石花、点状物、水线等,面积不大,位置比较偏的价值也可以。除此之外,所含杂物较多、有明显裂开、表皮被腐蚀、所含物质的位置影响美观的和田玉,鉴别的结果相对是比较差的。

2、从颜色上区分。和田玉的颜色严重影响着它的价值,特别是白玉。鉴别和田玉,对光的要求比较高,不能用灯光,采用自然光最好,但不能对着日光直射,辅助使用普通的日光灯,鉴别时选用干净的白布或白纸做背景。薄的和田玉颜色较淡,厚的颜色相对深些,局部杂色少颜色纯的和田玉价值较高。

3、从产状上区分。和田玉的原料产状一般有籽料、山料和山流水料,每种料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鉴别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个方面鉴别时掺杂的个人因素比较多。这块玉石跟人产生了缘分,个人想设计或打造成心中的样子,它的产状比较合适,那它就是一块好玉,不用过多的改动,这是天然的产状,适合就是最好的。

1、和田玉质地细腻。所谓质地细腻,是呈现滋润感。一块好的和田玉,就像一块“凝脂”般润泽,白玉像羊脂、像猪油,黄玉像鸡油。

  2、和田玉肉眼可以看到细密的小云片状、云雾状的玉花,这是和田白玉特有的肌理特征。

  3、和田玉的光泽很温和,这是由于表面有非常细小的凹凸,类似毛玻璃,用10—20倍的放大镜就可看到,所以对光线的反射不是很强。和田玉是“精光内蕴”,如一个儒雅之士,性情温厚,才情内在而不张扬,所以是温润的——这“温润”二字最能概括和田玉的特点,常言“温润如玉”,它代表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

  4、“脉理坚密”除了反映在外观上的细腻之外,另一重要标准是坚硬不吃刀。一块真正的和田玉,用普通刀具在其表刻划,不会留下任何划痕。反之,用刀能轻易刻划的,便不是和田玉。而且它可以划损玻璃,而自身无伤。观察雕件,由于和田玉韧性很强,雕刻时不容易起崩口,其他玉石韧性差,比较脆,容易起崩口。因此,许多石英岩类玉石都是用模子高温压出来的,没有手工雕刻的痕迹。

  5、由于“脉理紧密”,所以重,掂在手上有沉重压手的感觉。

  和田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油脂光泽,份量重。这些特性其实都来自于一点:脉理紧密。因为紧密,所以重,所以细腻而润,所以坚韧,所以不太透明。

  6、看颜色。和田玉因颜色不同,有白玉、黄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之分。质地相近的情况下,黄玉因稀少最贵,白玉次之,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价值就低些。羊脂玉指色极白且质地细腻者,很昂贵。许多白玉都是白中透青或白中带灰。

  7、看皮。和田籽料常带皮。看皮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辨别籽料的依据。现今市场上有大量人工染上皮色的和田玉,一方面由于现在时尚玩皮,另一方面可使人相信是籽料。这种加工多出自新疆、河南。真皮和人工染的假皮的基本区别是:假皮是色浮于表面的,薄薄一层,颜色鲜艳;真皮的色渗透入内,色泽自然,且表面有微微凹凸,行内称“毛孔”。人工染色有染在本来已带皮的和田籽料上的,这样可使皮色加强,更鲜艳悦目,同时也能遮掩瑕疵,这种很难辨别。也有将滚筒滚圆的和田山料染上色的,冒充籽料。其特征是:因在滚筒中滚成,故通体比籽料明显光滑,染皮处无“毛孔”,色明显浮于表面。

1、颜色:颜色是和田玉质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也是和田玉类型分类的主要依据。和田玉的颜色与其主要组成矿物密切相关。当组成矿物主要为白色透闪石时,玉石的颜色为白色,即白玉;当透闪石中阳起石中铁与镁的同构增加时,和田玉将呈现不同深浅的青绿色,即青玉、青白玉等。和田玉的白度是颜色类别和用于判断和田玉玉质的元素。和田玉的美,主要来自细腻和温润。基本上,白色越好,而缺少白色细腻温润是没有意义的。

2、细腻度:细度,细腻度是白玉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也是成品外观和手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有两方面:一是白玉颗粒晶体的大小和均匀性,二是结构的细度,即短云絮体的精细和均匀度。

3、蜡质:蜡质是一种强烈的感觉,实际上说是密度,密度越高,出油越快,则手感越好。因此,玉料具有良好的蜡质特性,看起来像米饭一样光亮均匀,而和田玉具有玉料的蜡质特性,完成后略有阻力。

4、油性: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视觉油润光泽,另一个是手感油润。

5、视觉油润光泽:一般来说,油脂光泽是强的,而光泽是软的。它与密度、硬度和打磨白玉模式相关。密度越高,光泽越强;硬度越高,光泽就越坚硬。因此,如果氧化硅含量太高,光泽的刚性就越大。籽料抛光的大部分是油脂光泽籽料抛光之后。其他一些产地材料将具有玻璃光泽。虽然它也与打磨模式有关,但它也与玻璃中二氧化硅的含量有关。对于打磨,打磨的速度越高,打磨越薄,光泽越强。因此,有些打磨大师喜欢用牛皮在油石打磨,完成后通过。这将出现油润,但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手工制作的油性最好,所以有些打磨是哑光,起初看起来不油腻,但效果更好,但前提是材料足够好。

6、手感油润:油性手感,指的是轻微阻力的油性感觉,就像手里拿着一定重量的油,用手推它,有一种油会融化掉的感觉。和田玉在手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0630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