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结冰后是淡水吗

海水结冰后是淡水吗,第1张

问题一:海水冰冻后的冰块是淡水 盐溶解在水里不是能无限溶解的,而是存在一个溶解度的问题。就是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一定克数的盐。而这个克数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小的。淡水的温度降到0度以下时,盐的溶解度几乎等于零的,也就是都被析出来了。所以冰一般都是淡水冰。

但是难道说海水结冰了里边就没有盐了吗?那是不可能的。海水结冰了里边还是要含有一定量的盐份的,只不过你的嘴尝不出来罢了。 还有一点就是盐水不容易结冰。

冰山上的水一般都是淡水,虽然说,海水结冰后的含盐量很低,但是,比起冰川上的淡水,肯定不如冰川融化后的水,所以他们要到冰川上去找淡水。

问题二:海水结冰后是淡水吗 冬天海水会结冰吗 海水也会结冰的,只是冰点比淡水低。海水的冰点低于淡水,并且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海水表面趋向于结冰温度时,密度增大,海面海水下沉,引起水的垂直对流,进行混合。表层水开始结冰,析出盐类而使邻近水层的盐度增大,使邻近的海水的冰点再次下降。因此,海洋只有混合均匀,从表层到海底各深度的水温接近冰点时,海面才会凝固结冰。所以,海冰不象湖水河水结冰那样容易。

淡水在0℃结冰,叫做冰点。海水的冰点是一个不确定的温度。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所以海水冰点的变化与海水盐度和密度有密切的关系。当盐度达到24695的时候,海水最大密度值的温度和冰点的温度一样,都是-1332℃。

问题三:海水结冰与淡水结冰的过程有何不同 1)有季风和海洋洋流的存在,使得海水能够进行热能量交换,从赤道流向两极的或者从两极流向赤道的,海洋在总体上是相通的,四大洋他们是一个整体,热量有一定的平衡传递2)海水含盐度很高,降低了海水的冰点淡水结冰是在0度,含10‰盐度的水冰点为-05℃,而含35‰盐度的水冰点是-19℃地球上各大洋海水平均盐度为3448‰,因此,海水的冰点在-19℃左右3)海水的最大密度不是在4℃,而是随盐度增加而降低它的降低速度比冰点随盐度增加而降低的速度快从下图可以看出,两条下降线相交于247‰盐度和-133℃的坐标上因为海水平均盐度是3448‰,远远超过247‰,所以海水达到冰点时,尚未达到海水的最大密度因而海水的对流混合作用并不停止,大大妨碍了海水的结冰4)海底火山或者地壳运动带来的能量也是很大的

问题四:海水会结冰吗 海洋难于封冻

我国长江(大约北纬30度)以北的湖泊,冬天都有冰冻现象。但是,在北纬60度以南的大洋面上,几乎难于见到就地生成的海冰。海水结冰要比陆地上淡水结冰困难的多。

首先,海水含盐度很高,降低了海水的冰点。淡水结冰是在0度,含10‰盐度的水冰点为-05℃,而含35‰盐度的水冰点是-19℃。地球上各大洋海水平均盐度为3448‰,因此,海水的冰点在-19℃左右。

再则,海水的最大密度不是在4℃,而是随盐度增加而降低。它的降低速度比冰点随盐度增加而降低的速度快。从下图可以看出,两条下降线相交于247‰盐度和-133℃的坐标上。因为海水平均盐度是3448‰,远远超过247‰,所以海水达到冰点时,尚未达到海水的最大密度因而海水的对流混合作用并不停止,大大妨碍了海水的结冰。此外,海洋受洋流、波浪、风暴和潮汐影响很大,这些因素一方面加强了海水混合作用,一方面也使冰晶难以形成。

凡此种种,都不利于海冰的形成和发展。海洋难于封冻对世界气候大有好处,是气候比较温暖湿润,适于生物的发展。但海洋封冻情况在亚欧大陆东西两岸差别很大。欧洲西岸由于既受西风又受墨西哥暖流的影响,冬季海港不冻。亚洲东岸冬季受大陆季风控制,加上南下的鄂或次克海寒础和日本海寒流的影响,沿海封冻较强。就拿我国渤海之滨的塘沽港来说,所处纬度和葡萄牙首府里斯本相近,可是冬天还会封冻,有时需要靠破冰船来疏通航道,便利海轮进出。

海冰淡化

航海者都知道海冰有一种有益的特性,就是海冰所含的盐度比海水要低得多。海冰年代越老,冰中的盐分就越少。年代久远的海冰顶部几乎是淡水冰,能够融化饮用。为什么海冰会淡化呢

冰是单矿岩,不能和它物共处。水在结晶过程中,会自动排除杂质,以保持其纯活。因此,海水冻结时产生的冰晶,是淡水冰。但是,结冰过程往往较快,会使一些盐分以“盐泡”的方式保存在冰晶之间,冰晶外璧也会粘附上一些盐分,所以海冰实际上不是淡水冰,还是有咸味的。海冰比海水的盐度显然小得多,大致在05‰到l5‰之间,一般为3-7‰左右。

冰晶间的盐泡不是静止不动的,它的浓度高而比重大,因重力而沿冰晶间隙下坠。因海冰顶部要比底部淡。另外,冰中如果存在温度梯度,会使盐泡向高温方向移动。有人作了一次实验,把含盐泡的海冰由上部加热,盐泡竟违反重力规则而向上迁移(图l4)。这由于海水结冰时,气温低于水温,因而盐泡向底部迁移。

留在冰块里的盐泡,在气温升高到融点时,往往互相沟通,使盐汁漏出于冰块之外,这时海冰表面百孔千疮。隔年海在夏季就因这个缘故排出盐分。经过若干年后,多年海冰顶部几乎变成淡水冰。我国西北某些地区干旱而且水质苦咸,那里的人们就创造了结冰法淡化苦咸水,他们在冬天把冰块搬进水窑和农田里,待春暖后再饮用和灌溉。据试验,原先含盐量8-25克/升的苦水经淡化后,含盐量降低到3-7克/升,除盐率达到了60-80%。

封海冰

南北极多年不化的海冰,叫作封海冰。封海冰与海岸相连,面积巨大。北极的封海冰,即使在夏季面积收缩时还有8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大洋洲的面积。南极大陆周围也终年被封海冰封锁。

封海冰破碎后随洋流漂泊四方,南北极不少附冰科学站就以次为根据地研究探索极地的奥秘。航海史上,出现过某些海船被封海冰挟持漂流无法返回大陆的悲惨纪录。1912年由俄国彼得堡开出的海船“圣・安娜”号,在北冰洋上为封海冰所阻,随冰漂流将近两年,直到船只完全被冰毁坏。这场灾难只有两人获救。>>

问题五:海水和淡水结冰有什么区别 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这样的:淡水结冰的温度是固定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零度,0摄氏度;海水结冰的温度是不确定的,要看此海水中盐的浓度;浓度不同,冰点就不同,海水一定是低于0摄氏度的。说的复杂点儿就是这样的:喏,所谓冰点呢,就是水的凝固点,按照物理学的说法就是液态水和固态冰可以平衡共存时的温度。纯水的冰点在1个大气压下为零摄氏度;而海水是不同的,它的冰点除了与大气压力有关之外,还与海水中盐含量的多少有关系,相同的压力下,海水中盐含量越大,海水的冰点越低;反之,海水中盐含量越小,海水的冰点越高。据说,海水结冰分两种情况。1 盐度结冰情况与淡水基本上相同,所差的是冰点比淡水低,结冰就稍难一些。因为它的最大密度值的温度在冰点以上,在上、下层海水都冷却到最大密度时的温度以后,只要表面海水再冷却到冰点就可以结冰了。2 盐度>247的海水:结冰情况与淡水不相同。因为它的最大密度值的温度在冰点以下,海水愈冷愈重,表面海水虽冷却到冰点,这时表面海水密度变大,还要下沉,所以是不能结冰的,只有上、下层海水都冷却到冰点以后,再继续冷却,海面才能结冰。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海洋的深度一般都很大,所以海水不容易结冰。海洋中的冰大致可分为漂浮冰和固定冰两种。漂浮冰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海水冻结而成的海冰,另一类是大陆上的冰河破裂后流入海中的。固定冰的主要形式是陆冰,它与海岸岛屿或浅滩冻结在一起。

问题六:为什么海水结冰后会变成淡水 10分 纯水的凝固点是0度。(1ATM)

但如果不是纯水,0度是不会结冰的。

所以先结冰的是淡水。

因为有盐的存在,它的熔点降低了啊。

海水中有很多盐类,大约占35%,但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离子在溶剂(水)中不停地不规则运动,其速率远大于水分子的分子运动速率,即使水温降到凝固点时,因有离子的运动作用,使水分子不容易形成分子运动更不活泼的晶体状态,所以海水不易结冰。

普通的清水到零度C一定会结冰,而含有杂质的水难结冰,也就是说凝固点低於零度。海水中大约含有百分之35的盐分,所以到了零度也不会结冰,要到温度更低的时候,一部份纯水才能从海水中凝结出来。因此,我们如果有机会尝尝海水结的冰,一定会发现它是淡的。此外,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也比盐水更小,所以海水里的冰总有十分之一会浮在水面,这也就是一般人所看见海面上之冰山了。海水不结冰是因为海水里面有盐。

水结冰是因为到达冰点的温度之后,液态水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同一温度下固态水的饱和蒸汽压,于是产生固态水和液态水的平衡,继续降温则固态水的饱和蒸汽压小于液态水的饱和蒸汽压,平衡向固态水移动,现象就是水都冻成冰块了。

液态水中加入盐也就是电解质后形成溶液,盐的离子束缚了分子态的水,使它们不容易脱离液态进入气态,从而使得同一温度下液态水的饱和蒸汽压降低,液态水饱和蒸汽压降低了,而固态水没有变化,平衡就向液态水移动,现象就是海水不结冰普通的清水到零度C一定会结冰,而含有杂质的水难结冰,也就是说凝固点低於零度。海水中大约含有百分之35的盐分,所以到了零度也不会结冰,要到温度更低的时候,一部份纯水才能从海水中凝结出来。因此,我们如果有机会尝尝海水结的冰,一定会发现它是淡的。此外,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也比盐水更小,所以海水里的冰总有十分之一会浮在水面,这也就是一般人所看见海面上之冰山了。

海水会运动。主要是以洋流的形式。一共有三种,分别是风海流(包括暖,寒流),密度流(盐度的不同),补偿流(包括水平与垂直,一般在寒暖流之间)。至于说北冰洋会结冰是因为气候太寒,但结冰只是表层,海水内部还会运动。

也是结冰的,

只是海水的冰点较低,不易结冰

海水中有很多盐类,大约占35%,但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离子在溶剂(水)中不停地不规则运动,其速率远大于水分子的分子运动速率,即使水温降到凝固点时,因有离子的运动作用,使水分子不容易形成分子运动更不活泼的晶体状态,所以海水不易结冰。

普通的清水到零度C一定会结冰,而含有杂质的水难结冰,也就是说凝固点低於零度。海水中大约含有百分之35的盐分,所以到了零度也不会结冰,要到温度更低的时候,一部份纯水才能从海水中凝结出来。因此,我们如果有机会尝尝海水结的冰,一定会发现它是淡的。此外,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也比盐水更小,所以海水里的冰总有十分之一会浮在水面,这也就是一般人所看见海面上之冰山了。

不同,海水的冰点低于淡水,并且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海水表面趋向于结冰温度时,密度增大,海面海水下沉,引起水的垂直对流,进行混合。表层水开始结冰,析出盐类而使邻近水层的盐度增大,使邻近的海水的冰点再次下降。因此,海洋只有混合均匀,从表层到海底各深度的水温接近冰点时,海面才会凝固结冰。所以,海冰不象湖水河水结冰那样容易。 海水结冰的物理过程比较复杂。寒流天气使海面气温下降,大风搅拌海水,使海水表层散失热量,海水被冷却。海水温度下降。当表层海水的温度接近海水密度最大值时的温度,上层海水比重变大,产生下沉,下层海水比重相对变小,要上升到表层。表层与下层海水就会发生对流混合。结果,降温过程把表层的冷却水带到下层,又把下层形成冰晶时放出的结晶热带到海面,海水再次冷却,直到整个海水下沉上升水层的密度均匀稳定才停止。当海水温度下降到冰点并且继续散热时,海水就开始结冰。海冰的形成可以开始于海水的任何一层,如果混合强烈直达海底,也可以在海洋底部结冰。 淡水在0℃结冰,叫做冰点。海水的冰点是一个不确定的温度。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所以海水冰点的变化与海水盐度和密度有密切的关系。当盐度达到24695的时候,海水最大密度值的温度和冰点的温度一样,都是-1332℃。

海水比淡水的蒸发速度快,但是海水比淡水的结冰速度快。

1先说下蒸发,蒸发速度跟比热容有关系,由于海水中含有盐,(广义上的盐,包括氯化钠),所以海水的比热容较含杂质较少的淡水小(这也是为什么汽车的冷却剂是一般的水,而不是海水、重盐水。)。

而比热容小的物质容易温度影响,所以其升温降温快,比起淡水更容易蒸发。

2看了上面,你可能会认为海水结冰快。其实不然,结冰快慢只与其凝点有关系。

浓度大的,凝点反而高,所一淡水要比海水更容易结冰。(这个可以解释为什么,冬天往玻璃搽些盐后不容易结冰雪。),所以一般北极南极等地方的冰都是淡水,而不是盐水!!!

海水冻结的条件与淡水不同。在海边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初冬时节冷空气来袭,浅水陆上的水池很快就会冻成一层薄冰。在深冬时节,河流都被冻住了,但大海仍然波涛汹涌。只有在频繁的寒流来袭,空气长时间保持低温的情况下,海水才会结冰。海水的冰点是-2℃,比淡水的冰点要低。此外,海水中有许多盐类,大部分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它们在溶剂中不断运动,所以即使在零摄氏度的温度下,水分子也很难凝结成晶体,这是海水不能形成冰的主要原因。

水面的密度与深层的密度不一样,这就在水的内部产生了强烈的对流,使其无法结冰。此外,海冰只有在空气长期寒冷的情况下才会形成,寒流经常发生,使深层和表层的水温都接近冰点。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空气温度低于水温,导致水里的热量大量流失。

第二个条件是,相对于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冰点),已经有了少量的过冷。第三个条件是,在水的凝结核中有悬浮颗粒、雪花和其他杂质。海水的高盐度需要比淡水更低的温度才能结冰。而海水的冰点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海水表面趋于冻结时,密度增加,海水下沉,引起水的垂直对流和混合。表层的水开始冻结,释放的盐分增加了邻近层的盐度,使邻近水的冰点再次下降。所以海面上很难结冰。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31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